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3738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docx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

健康教育讲座底稿三篇

篇一:

XX市XX医院健康教育讲座底稿

结核病、疟疾、碘缺乏病防治知识讲座

结核病防治知识

肺结核俗称“肺痨”,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

结核分枝杆菌可能侵入人体全身各种器官,但主要侵犯肺脏,称为肺结核病。

结核菌侵犯什么脏器叫什么脏器的结核,如侵犯脑膜叫脑膜结核,侵犯骨骼叫骨结核,侵犯肾叫肾结核等。

肺结核病占各种类型结核病的80%以上,且肺结核是结核病传染的主要类型。

肺结核病的危害

肺结核常见症状是咳嗽咯痰,痰中带血,其他常见症状还有低烧、夜间盗汗、午后发热、胸痛、疲乏无力、体重减轻、呼吸困难等。

咳嗽咳痰两周或痰中带血,可能得了肺结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肺结核严重影响患者个体的身体健康,若不彻底治疗会丧失劳动能力,甚至造成死亡。

除此之外,肺结核通过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危及他人的身体健康。

一名涂阳肺结核患者若不加以治疗,一年平均可感染10-15名易感者。

肺结核疫情若不加以控制,还将对国民经济造成重大影响。

由于大部分肺结核患者是青壮年,处于最具生产能力的年龄段,据估计仅此就使国民生产总值每年直接损失90亿元以上。

耐多药肺结核对个人和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则更大。

与普通肺结核相比,耐多药肺结核因诊断、治疗所需时间长而导致其传染期更长,患者迁延不愈,四处流动,则大大增加了耐多药菌传播的机会和范围,而被感染者一旦发病即直接成为耐多药肺结核患者。

此外耐多药肺结核所需治疗时间长达2年之久,治疗费用昂贵,仅抗结核药品费用就高达3-4万元,是普通结核病费用的100倍,将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肺结核的诊断

肺结核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肺结核最常见的症状为咳嗽、咯痰2周以上,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痰中带血,也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午后低热(一般不超过38℃)、盗汗、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无力等症状。

结核菌侵犯肺部后会造成哪些改变?

结核菌一旦被吸入到人体的肺部,如果个体的抵抗力较强,结核菌的繁殖过程会受到抵抗力的抑制,通常不会大量繁殖造成严重的破坏,也就不会发生结核病,或仅仅发生很轻微的结核病;这类结核病,有的人甚至完全没有感觉,在检查时发现肺部有结核病侵犯后自行痊愈而产生的钙化点。

对于抵抗力较差的人,或一次性吸入了很大量的结核菌的人(如果一个结核病患者正在打喷嚏而没有转过头去,你正好面对着他,距离又很近时),身体内的抵抗力可能就不足以抑制或杀灭入侵的结核菌的繁殖。

此时结核菌在体内会迅速地繁殖生长,并侵犯肺组织,造成一部分肺的坏死,坏死的肺组织随着痰咯出体外后,甚至可能在肺内形成一个空洞。

还有的情况下,一部分结核菌会进入被破坏了的肺部血管,随着血流到达全身的各个部位,如脑(造成脑膜炎或脑结核瘤)、骨(造成骨结核)、肾(造成肾结核)等等。

怎么才能诊断出肺结核?

肺结核的诊断目前主要依靠两种手段,一种是痰结核菌的检查,另一种是胸部拍X光片。

当结核菌侵入人体后,往往会因为大量繁殖而造成肺部的病变,此时,繁殖的结核菌以及破坏后坏死的肺组织,会随着痰液被咳出来。

对这些痰进行涂片,并经过染色,有可能发现痰液中存在的结核菌而诊断为肺结核(被称为菌阳肺结核)。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患者,虽然也有肺部的病变,但由于痰液留取方法不正确、细菌量过少等各种原因,查不到结核菌,这部分患者可以通过拍摄胸部X光片,发现肺部被结核菌破坏的影像,从而诊断为肺结核(被称为菌阴肺结核)。

什么样的人是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

通常,与传染性肺结核有密切接触的人,被称为肺结核密切接触者,这些人很可能与患者的近距离接触而被感染上了较大量的结核菌,因此比其它的人更容易发病,应该引起特别的注意。

密切接触者应经常注意自己是不是出现长期咳嗽、咯痰的症状,一旦出现的话,应尽快到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以免延误诊断和治疗的时机。

密切接触者通常包括几类人员:

(1)与患者共同居住的家属,或密集居住空间里的共同居住的人(如民工宿舍、学生宿舍、监狱监舍等);

(2)与患者共用办公室的同事;

(3)与患者短期在密闭空间接触的人,如长程航空飞行中与患者距离很近的人。

结核病的治疗

治疗肺结核常用哪些药物?

治疗非耐药性肺结核最常用的药物包括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B)、吡嗪酰胺(PZA)、链霉素(SM)五种,这五种药物被称为一线药物,对80%以上新感染的肺结核患者治疗都有效;

而当患者体内的结核菌,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对一线药物的治疗耐药性时,则必须更换为二线药物,包括卡那霉素(KM)、丁胺卡那霉素(AM)、卷曲霉素(CM)、氧氟沙星(Ofx)、左氧氟沙星(Lfx)、莫西沙星(Mfx)、丙硫异烟胺(Pto)、环丝氨酸(Cs)、对氨基水杨酸(PAS)、阿莫西林/克拉维酸(Amx/Clv)和克拉霉素(Clr)。

肺结核治疗的疗程一般是多长时间?

初次患病的肺结核患者一般治疗的疗程为6个月,复发的肺结核患者一般治疗的疗程为8个月,而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疗程一般为24个月,广泛耐药肺结核患者的疗程为36个月。

治疗肺结核中服药应注意什么?

(1)遵医嘱治疗,不能自行停药。

肺结核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按照医嘱开始正规的治疗,且治疗期间不能轻易停药或自行调换药物。

如果出现头晕、胃肠不适、恶心、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时,应立即到医院或结防机构就诊,由医生通过检查判断是否这些症状是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引起的,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2)按时复查。

治疗期间应按照医嘱定期送痰复查,医生会根据痰结核菌检查的结果决定治疗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治疗。

定期复查还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其它的疾病或是否是耐药肺结核,以便进行进一步检查或及时做出相应的治疗改变。

肺结核能治好吗?

绝大部分的肺结核患者都是可以通过规范的治疗获得痊愈的,但是前提是医生的用药遵循治疗的原则,患者也可以积极配合,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及复查。

结核病的预防

卡介苗对结核病有哪些预防作用?

卡介苗是一种类似于流感疫苗的注射剂,它可以通过人工的方法,使人体产生对结核菌的抵抗力,进而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我国幼儿已经普及了卡介苗接种。

卡介苗对预防儿童结核病,尤其是严重的结核性脑膜炎、粟粒型肺结核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这种抵抗力会逐渐减弱直至消失。

而且研究显示,成年后再重新种卡介苗,并不能预防结核菌的感染及结核发病。

集体生活场所如何预防结核的传播?

集体生活场所,如民工宿舍或学生宿舍,由于人员居住密集,一旦出现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就很容易相互传染而造成结核病暴发流行。

因此,在未发现结核病患者之前,应注意房间内居住人员的密度不要过多,此外,要注意采取房间通风等措施来预防结核。

在发现本房间有传染性的结核病患者之后,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尽快地使肺结核患者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的抗结核治疗;

(2)对本房间进行居室消毒;

(3)保持通风及阳光充足;

(4)同室居住的人员都属于密切接触者,应注意自身是否有咳嗽、咯痰的症状,尤其是这些症状超过2周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检查,一旦诊断为肺结核,应立即治疗。

接触过肺结核患者的人就一定会得肺结核吗?

并非所有接触者肺结核的患者的人都会得肺结核病。

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首先要看这个肺结核患者的痰中是不是会带有肺结核菌,有一部分患者是不带有结核菌的(称为“菌阴肺结核”),他们没有传染性;

其次,既使患者的痰中带有结核菌,也要看你接触时吸入的结核菌的量有多大;距离近或者患者正在咳嗽、打喷嚏时,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吸入更多量的结核菌,因此应当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而一个人,无论自己是不是肺结核患者,如果要咳嗽或打喷嚏时,也应该尽可能转过头去,并用手或纸巾捂住口鼻,以避免传染别人;

第三,既使你已经吸入了比较大量的结核菌,也还需要看你自身抵抗力的高低;如果你的抵抗力够高,可以抑制结核菌在体内的繁殖,并杀死它们,而如果抵抗力不高,则结核菌会大量繁殖生长,对肺部造成破坏,形成肺结核。

因此,一些抵抗力较低的人,如老年人、服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抵抗力低下的艾滋病患者,都更容易患上肺结核。

什么是结核病的筛查和预防性治疗?

由于结核病具有传染性,且更容易传染给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因此我国出台了政策,对具有传染性的肺结核患者(涂阳肺结核)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筛查,以帮助更早地发现这些人中的肺结核患者。

医生会询问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亲属或同事的情况,尤其是这些亲属或同事是否出现了咳嗽、咯痰超过2周的结核病可疑症状,如果已经出现可疑症状,国家有免费为他们进行检查的相关政策。

对于未出现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尤其是儿童,可以通过进行结核菌素试验来测试是否感染了结核菌。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果经检查已经明确感染了结核菌的人,即使他们没有症状,也可以通过短期服药来进行预防性治疗。

这些人群包括:

(1)艾滋病毒感染者;

(2)与涂阳肺结核患者接触密切,而且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的幼儿和青少年;(3)结核菌素试验结果阳性,并且是糖尿病、长期使用激素、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

(4)结核菌素试验结果强阳性者。

疟疾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疟疾?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

在我国,主要有间日疟和恶性疟两种。

目前我国主要是以输入性为主。

疟疾的主要症状包括发冷、发热、出汗、全身酸痛等,有时还伴有呕吐、腹泻、咳嗽。

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谵妄、昏迷和休克,以及肝、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救治,有可能因病情延误而危及生命。

二、疟疾是怎样传播的?

疟疾主要通过按蚊叮咬人传播的。

一般来说,人感染疟原虫到发病的潜伏期约为9-14天。

三、疟疾主要在哪些国家和地区流行?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全球86%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9%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其余5%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

我国疟疾主要流行于海南、广西、云南、贵州等南部地区。

到上述国际国内疟疾流行区生活、居住过的公民,如出现发冷、发热、出汗、乏力等症状,应当尽快去医院检查。

四、“三热”病人是指哪三种病人?

疟疾的最简单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是什么?

“三热”病人是指疟疾病人、疑似疟疾病人、不明原因发热病人。

疟疾的最简单可靠的检查诊断方法:

血液涂片(溥片或者厚片)染色查找疟原虫。

当然还可进行骨髓涂片染色查疟原虫,阳性率较血片高。

五、如何预防疟疾?

预防疟疾最有效的办法是防止蚊虫叮咬。

尽量避免在蚊虫活动高峰期(黄昏和夜晚)到野外活动;如必须在户外作业,可穿长袖衣和长裤,皮肤暴露处可涂抹驱避剂,防蚊叮咬;睡前可在卧室喷洒杀虫剂或点蚊香;睡觉时使用蚊帐或长效蚊帐;房屋安装纱门、纱窗。

六、如何治疗疟疾?

间日疟患者一般采用磷酸氯喹加磷酸伯氨喹治疗,在第二年春季还要采用伯氨喹再进行一次抗复发治疗;非重症恶性疟患者可口服青蒿素类复方制剂,如双氢青蒿素哌喹片、青蒿琥酯/阿莫地喹片、复方磷酸萘酚喹片和复方青蒿素片等进行治疗;重症恶性疟患者应采用青蒿琥酯或蒿甲醚针剂进行抗疟治疗。

七、我国有哪些消除疟疾相关政策?

20XX年5月,卫生部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XX-20XX年)》,提出到20XX年要在全国范围内消除疟疾。

为实现上述目标,将通过开展发热病人血检,加大疟疾病例发现力度,同时,对可能发生传播的疟疾疫点进行疫点处置。

目前,中央财政和中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对疟疾流行区开展发热病人血检予以补助,在所有疟疾流行区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可领取到免费抗疟药品。

八、医务人员要重视疟疾的监测:

1.对从非洲、中南美洲、东南亚各国返回,且有发热症状的患者要警惕疟疾。

2.发现疟疾病例要依法报告。

3.对于确诊的疟疾病例,如无疟疾药品,应当尽快与属地疾控中心联系协调解决。

九、我国将每年的4月26日确定为疟疾宣传日。

碘缺乏病防治知识

碘缺乏病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和受危害人数最多的一种地方病。

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碘的国家之一,碘缺乏病流行范围广,发病人数多,而且病情较重,甚至造成智力缺陷。

为了做好碘缺乏病防治工作,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有关碘缺乏病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有关联疾病的总称。

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

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等一样是作为一种营养素存在于人体。

他在人体的含量仅为20—50毫克,为身体重量的两百万分之一,它属于70种微量元素之一的一种。

尽管含量低,却是各个系统特别是神经系统发育所不可缺少的。

碘在人体内每天都在进行代谢,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

人体的碘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提供,而且必须每天摄入,所以是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

缺碘能引起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影响人体正常生理功能,还能引起流产、早产、死胎、先天性畸形、聋哑,更重要的是胚胎期和婴儿期缺碘会引起智力障碍。

碘缺乏病的主要危害可以归纳为:

A:

儿童缺碘——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智力低下,体格发育落后;

B:

孕妇缺碘——引起胚胎、胎儿、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迟缓、发育分化不全或有缺陷,成为克汀病患儿;

C:

成人缺碘——甲状腺肿大,无力,易疲劳,劳动能力低下。

预防碘缺乏病的方法

长期坚持使用合格碘盐,食用合格碘盐是消除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

购买、存放和食用碘盐应注意:

A:

购买带有防伪标识的碘盐,不购买或不使用非碘盐。

B:

盛放碘盐的器皿应为避光的或有盖的陶瓷罐。

C:

碘盐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日光照射和吸潮。

D:

碘盐存放时间不宜过长。

E:

炒菜、烧鱼肉和煮汤菜时,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

F:

不要把碘盐放在锅里炒,更不能放锅里煎炸。

G:

制作腌菜或泡菜时要用碘盐腌制。

篇二:

健康教育讲座

治流感不如防流感

主讲人:

一、教学目的:

让社区人员正确认识流感。

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达到防治一体。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1、正确认识流感

2、流感的预防原则

3、生活预防流感小知识

4、流感的中医预防方法

三、教学过程: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

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

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显著乏力,全身肌肉酸痛,而鼻塞、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卡他症状相对较轻。

本病具有自限性,但在婴幼儿、老年人和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二)正确认识流感: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属正粘病毒科,系RNA病毒,直径80~120nm,呈球形或丝状。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

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为人类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可感染人类,引起爆发或小流行。

丙型较稳定,可感染人类,多为散发病例,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发病机制:

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后,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坏神经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体暴露。

甲、乙型流感病毒通过血凝素(HA)结合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染。

嗜人类流感病毒的2,6受体存在于上、下呼吸道,主要是在支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Ⅰ型细胞,而嗜禽流感病毒的2,3受体存在于远端细支气管,肺泡Ⅱ型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

丙型流感的受体为9-O-乙酰基-乙酰神经氨酸。

流感病毒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在病毒包膜上含有M2多肽的离子通道在胞内体中被酸性pH值激活,使核衣壳蛋白释放到胞浆(脱壳)。

核衣壳蛋白被转运到宿主细胞核,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转录和复制。

病毒核蛋白在胞浆合成后,进入胞核和病毒RNA结合形成核壳体,并输出到细胞质。

病毒膜蛋白经完整加工修饰后,嵌入细胞膜内。

核壳体与嵌有病毒特异性膜蛋白的细胞膜紧密结合,以出芽方式释放子代病毒颗粒(芽生)。

神经氨酸酶(NA)清除病毒与细胞膜之间以及呼吸道黏液中的唾液酸,以便于病毒颗粒能到达其他的上皮细胞。

最后,宿主的蛋白酶将HA水解为HA1和HA2,使病毒颗粒获得感染性。

流感病毒成功感染少数细胞后,复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感染其他细胞。

季节性流感病例中只有极少数有病毒血症或肺外组织感染的情况。

在人H5N1禽流感感染病例中,下呼吸道的病毒载量要比上呼吸道高,咽喉部的比鼻腔的高,有时会出现病毒血症、胃肠感染、肺外传播,偶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可在心、肝、脾、肾、肾上腺、肌肉、脑膜中检出病毒,也可从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脑脊液中检出病毒。

流感病毒感染后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和肺功能的异常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肺功能研究也可发现有限制性和阻塞性换气功能障碍、伴有肺泡气体交换异常、一氧化碳弥散能力的降低、气道高反应性。

流感临床症状可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趋化因子有关。

流感病毒体外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可导致IL-6、IL-8、IL-11、TNF-、RANTES和其他介质的产生。

临床人体感染试验中,鼻腔灌洗液中的一系列细胞因子都会升高,包括:

IFN-、IFN-γ、IL-6、TNF-、IL-8、IL-1β、IL-10、MCP-10和MIP-1/MIP-1β,血液中的IL-6和TNF-也会升高。

人H5N1禽流感死亡病例中MCP-1、IP-10及MIG等细胞因子往往过度表达,这可能是造成人禽流感患者重症肺炎和多器官损伤的部分原因。

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即流感患者在讲话、咳嗽或打喷嚏的过程中,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群吸入而引起传播),也可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也可能引起感染。

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认。

流感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天,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

临床上可分为四型。

1、单纯型:

起病急,有畏寒、高热、剧烈头痛、腰痛,全身酸痛。

头痛、头昏、眼球后痛,食欲减退,有时发生鼻衄,咽喉部疼痛,出现干咳。

体温持续2~3天后渐降,少有长达4~5天者,此型最为常见,预后良好。

2、支气管炎和细支气管炎型:

病人常有气管炎(胸骨下有痛感,痰带血丝),支气管炎(咳嗽伴有大量粘液、脓样痰液,有时有咯血),及细支气管炎(常伴有气急、紫绀及心力衰竭)。

3、肺炎型:

肺部出现病灶,高热不退,患者有气急、紫绀、阵咳、咯血、盗汗,极度疲乏等症状,大多数因心血管衰竭及肺水肿死亡。

4、其他类型较少见:

(1)胃肠型,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及腹痛,较少发现。

(2)脑炎或中毒型:

有严重中毒症状,如高热及明显的神经系统和心血管受损现象,晚期可出现中毒性心肌损害,病死率甚高,预后不良。

(三)流感的预防原则:

(1)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健康行为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身体抵抗力的重要保证。

倡导生活中保持健康行为,如睡眠充足、营养充分、注意锻炼身体等。

(2)勤洗手勤洗手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提倡勤洗手,尤其是在咳嗽或打喷嚏后、就餐前或接触污染环境后要洗手。

(3)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家庭和工作场所环境清洁和良好通风状态。

经常打扫居室,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开窗通风。

(4)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在冬春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以减少可能与患病人群的接触机会。

(5)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6)发病后及时就医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传染病有关症状,应尽早前往医院就诊,以及时获得有效治疗。

(7)接种疫苗疫苗接种是个人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最重要手段。

为保护个人健康,适龄人群应按国家扩大免疫程序,接种麻疹、腮腺炎、流行性脑膜炎、卡介苗等国家计划免疫疫苗,也可自愿接种流感、B型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水痘等疫苗预防相应的呼吸道传染病。

(四)生活预防流感小知识:

热水泡脚,常泡常好

在抵御感冒病毒的战斗中,我们还可以选择一种非常舒服的方法,那就是泡脚。

脚部上有着连接身体里各个部位的经络,是人体的第二心脏,因此,脚暖和了身体自然也就暖和了。

在泡脚的时候,应选择较热水,泡15-20分钟即可。

在泡的时候如果可以,最好再对脚部加以按摩,就更加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预防感冒。

按摩按摩,才不得病

预防感冒,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外部疗法,如按摩就是不错的选择。

这里说的按摩不是专业的按摩,而是用我们的两只手手掌对搓,待掌心热后按摩身体的一些易感部位。

比如鼻梁两侧、脸颊、耳朵等等。

通过一段时间的按摩就能够充分的预防感冒了。

护好口鼻,利人利己

感冒流感病菌主要还是通过飞沫传播的,也就是通过口鼻进入的。

因此,戴上口罩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不被病毒侵袭,同时,对于已经染上感冒的人群,戴上口罩既是防止寒流进一步对自己的刺激,还可以防止病毒的外传,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盐水漱口,护身法宝

感冒病菌是通过口鼻进入人体的。

因此,我们可以在每天回家之后,用淡盐水来漱口,用以清除口腔里的大量病菌,是非常有效的预防方法。

当然,如果没有淡盐水,用清水漱口同样可以保护我们不受到侵袭。

如果仰着头,在口里含着漱口水,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这样的效果最佳。

控制病源,及早治疗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流感呼吸道传染性比较强,发现病源应及早隔离,积极治疗。

一般隔离时间为1周,至使主要症状消失就可以了。

切断传播途径

1.、流行期间,避免集会或集体娱乐活动,老幼病残易感者应少去公共场所,住房、办公室注意通风,必要时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

2、医护人员戴口罩、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3;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综合预防:

洗鼻+洗手

洗鼻法:

以清洁温水兑不含碘的优质食盐,浓度为0.9%。

通常以4.5克盐兑500毫升温水。

灌入专门的洗鼻用具,如洗鼻壶中,分别对两边的鼻孔进行冲洗,直到鼻腔无异物为止。

此法可重复数次,以保持鼻腔无过多分泌物为度。

洗手法:

涂抹普通肥皂或杀菌皂,搓洗双手各个部位。

然后以流动不循环使用的水将手清洗干净。

(五)流感的中医预防方法:

中医流感的概念:

时行感冒,以憎寒、发热(39-40℃)周身酸痛、疲乏无力,全身症状重。

伴鼻塞、流涕、咽痛等呼吸症状。

较一般感冒重。

少数病人可有腹泻,水样便。

流行性,四季皆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

病因病机:

1.外感风邪疫毒:

外感邪气或疫毒,从皮毛或口鼻侵犯人体,使肺卫失和而发病。

2.正气虚弱,肺卫功能失常:

起居不慎、寒温不调、过度疲劳皆使肌腠不密,肺卫失调。

关键: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素问·评热病论》)

“非其时而有其气”(《诸病源候论》)。

生活起居预防:

(1)“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及时增减衣物,以适寒温。

(2)“食饮有节,不过不失”,饮食要适时、适量、适温,少进食刺激之品。

(3)“起居有常,行止适度”,作息要有规律,多动、早睡。

(4)“精神内守,病安从来”,保持心态平衡,祛除对流感恐惧心理。

饮食预防:

1.茶饮系列

鸭梨(去核)、绿豆适量煮水代茶饮;

莲藕、白萝卜、罗汉果各适量煮水代茶饮;

葱白、白萝卜、香菜适量加水,煮沸热饮。

2.保健粥系列

薄荷、带皮鸭梨、大枣(去核),加水适量,煎汤过滤。

用小米或大米煮粥熟后加入薄荷梨汤,再煮沸即可食用,平时容易上火的人可吃。

百合、薏米、绿豆和小米或大米共同煮粥。

药物预防措施:

1.补气解表方。

组成:

党参10克苏叶10克荆芥10克

适用人群:

用于平时体弱易感人群。

服用方法:

将上3味药放入杯中,加500mL开水,加盖闷泡30分,代茶饮。

2.温中散寒方。

组成:

生姜10克大枣15克防风10克

适用人群:

用于普通人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