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3293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docx

工程施工测量方案

山湖花园(横山安置房)小区南区一期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龙元集团有限公司

日期:

龙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审批单

P06-R001NO:

工程名称

山湖花园(横山安置房)小区南区一期

施工负责人

建设地点

图影经济开发区

编制人

方案名称

施工测量专项方案

部门科室审核意见:

审核人:

日期:

年月日

总工程师审核意见:

审批人:

日期:

年月日

施工测量专项方案项目部审批表

工程名称

山湖花园(横山安置房)小区南区一期

建设单位

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北京中联环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

龙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编制人

编制日期

2013年4月20日

施工员意见

签名:

年月日

质量员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安全员意见

签名:

年月日

项目工程师

审查意见

签名:

年月日

项目生产经理

审查意见

签名:

年月日

项目经理

确认意见

(公章)

签名:

年月日

1编制依据…………………………………………1

2工程概况…………………………………………1

3测量准备工作……………………………………4

4测量放线质量标准………………………………5

5测量方法…………………………………………7

6质量保证措施……………………………………15

7测量复核措施……………………………………17

8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8

9测量管理制度……………………………………18

10安全保护措施……………………………………19

1.编制依据

1.1山湖花园(横山安置房)小区南区一期工程施工图

1.2山湖花园(横山安置房)小区南区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1.4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1.5湖州市建筑安装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

1.6建设工程监理规程(DBJ01-41-2002)

2.工程概况

山湖花园(横山安置房)小区南区一期工程,位于长兴县图影经济开发区。

由长兴环太湖经济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开发,设计单位为杭州博合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为北京中联环建设工程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由龙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承建。

建筑规模:

本工程为33栋5层住宅楼带3栋商业服务用房组成。

占地面积为68781m2,总建筑面积为108917.5m2。

其中地下总建筑面积18228.8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90490.7平方米。

3、4、5、6#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518.3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2520平方米、架空层自行车库249.50平方米,建筑层数6层,檐口高度17.600米。

7、8、11、12、18、21、22#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521.8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2501.60平方米、架空层自行车库276.60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7.600米;

9、10#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268.4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1250.80平方米、架空层自行车库139.50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7.600米;

19#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662.9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2919.40平方米、架空层自行车库272.60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7.600米;

20#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468.7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2106.30平方米、架空层自行车库208.50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7.600米;

27、28、29#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521.8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2501.6平方米、架空层自行车库276.60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6.000米;

30#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348.9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1680平方米、架空层自行车库166.70平方米,建筑层数6层,檐口高度17.600米

31、42#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9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348.9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1644平方米、半地下自行车库348.90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5.300米;

32、33、34、41#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9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521.8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2473.60平方米、半地下自行车库521.8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5.300米;

39、40#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9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662.9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1815.20平方米、半地下自行车库662.90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5.300米;

43#楼±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6.6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436.7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1934.60平方米、架空层自行车库193.40平方米,建筑层数5层,檐口高度17.600米;

S-1#商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1134.6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3284.50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檐口高度11.050米;

S-2#商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852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2109.3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檐口高度11.050米;

S-3#商铺±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842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2107.1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檐口高度11.050米;

服务用房(开闭所)±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0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647.50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1795.30平方米,建筑层数3层,檐口高度11.050米;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6度,屋面防水等级二级,半地下室防水等级二级,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

地下车库±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5.90m(黄海高程),建筑占地面积14118平方米,建筑面积地上部位14118平方米,建筑层数地下1层,地下车库层高3.70米,顶板覆土0.4~0.8m,地下室防水等级:

Ⅱ级(种植顶板为Ⅰ级)地下室分类;特大型。

3.测量准备工作

3.1测量器具准备

测量仪器配备一览表

序号

测量器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

1

电子经纬仪

DJD2—PG

2

检测合格

2

自动安平水准仪

AL332

4

检测合格

3

激光垂准仪

D2J3

2

检测合格

4

钢卷尺

50m

4

检测合格

5m

10

检测合格

5

水准标尺

5m

2

检测合格

6

标准弹簧拉力秤

0—150N

2

检测合格

7

阳光伞

2

3.2人员准备

姓名

岗位名称

资格

技术负责人

工程师

质检员

持证

放线员

持证

放线员

持证

3.3技术准备

熟悉设计图纸,详细了解各轴线与各墙体之间的关系,明确建筑物与建筑红线间的位置关系,复测测绘院的测量成果,并做定位桩点的保护措施。

4.测量放线质量标准

依据《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DBJ01—21—95。

4.1轴线竖向投测的允许误差符合下表1:

表1

项目

允许偏差(mm)

每层

规程要求

本工程要求

3

3

总高(H)

30m<H≤60m

10

5

60m<H≤90m

15

10

90m

20

15

4.2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测细部轴线,平面角度校核闭合差不大于10″,量距精度不低于1/10000。

各部位放线允许误差符合表2。

项目

允许偏差(mm)

规程要求

本工程要求

外廓主轴线长度(L)

L≤30m

±5

±3

30m<L≤60m

±10

±5

60m<L≤90m

±15

±10

90m

±20

±15

细部轴线

±2

±2

承重墙、梁、柱边线

±3

±3

非承重墙边线

±3

±3

门窗洞口线

±3

±3

表2

4.3标高的竖向传递,应用钢尺从首层起始标高线竖直量取,当传递高度超过钢尺长度时,应另设一道标高起始线,按每段三个点分别向上传递标高,以备校核。

标高允许误差符合下表3。

表3

项目

允许偏差(mm)

规程要求

本工程要求

每层

±3

±2

总高(H)

30m<H≤60m

±10

±5

60m<H≤90m

±15

±10

90m

±20

±15

5.测量方法

5.1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5.1.1定位依据的校核:

依据测绘院提供的4个建筑物轴线交点坐标反算其边长及夹角;对现场的桩点进行实测实量,当测设结果达到误差1/40000时,则可作为本工程的测设依据。

5.1.2从场地的实际情况看,场地四周离建筑物在10m以上(西北角③轴附近离围墙6m),故对布设控制点无影响,所以东侧控制点距轴6m,西侧控制点距①轴8m,南侧控制点距轴6m,北侧控制点距轴5.5m,组成四边形控制网。

5.1.3控制线测设及引桩的制作

根据规划局给出的四角轴线交点坐标,精确定位出各轴线。

再据单位工程特点,确定细部控制线,制定控制线原则应避开墙、柱,引控制线采用直角坐标法。

本工程在距轴、轴、轴、轴、③轴、⑥轴、⑩轴、轴、轴各1m处设置九条主控制轴线,并向外引测控制轴线点,及设四个角点,控制点均在地下预埋地桩,设置轴线点,控制轴线点加以妥善保护。

布设的轴线控制点要求通视,引桩制作如图1,控制点布置图附图1。

5.1.4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2(52.416院内东南墙根下)、BM3(51.804院内东北大门门墩下),二点高程控制点数据(具体数据详见测绘成果资料),向建筑物引测固定高程控制点,东北侧1个,西北侧1个。

水准点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施测。

5.1.5所有控制点必须设专人保护,定期巡视,并且每月复核一次,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

5.2基础定位和垫层放线

5.2.1打降水井前,施工测量人员按基坑开挖平面图进行施工放线,用白灰撒出建筑物的边坡线,并在白灰线上每间隔10m钉一个50×50×300的小方木,方木上刷红色油漆,经质量科验收后,报监理签字认可。

5.2.2开挖前,校核小木桩尺寸,按小木桩撒白灰线,在机械开挖过程中,让专职测量放线员负责看坡,在边坡开挖中,按撒的白灰线和测量施工方案中的坡度,严格控制每层土的下口线,用挖土机慢慢修坡,严禁超挖。

5.2.3当机械挖至-5.5m时,安置仪器于轴线控制桩上,后视同一条轴线的另一控制桩,测定主轴线,放出护坡桩中心线,进行护坡桩施工。

5.2.4主楼当机械挖至槽底500mm时,测出轴、轴、轴、轴的控制线后进行CFG施工,完成CFG桩以后进行人工清槽。

裙楼机械挖至槽底上300mm,人工及时跟上清至槽底上200mm,放出基础钎探点。

基础钎探点,横距1500㎜,纵距1300㎜,保证点与点间距1500㎜。

5.2.5当人工清至槽底标高时,重新测出主轴线的垫层边界线。

当垫层砼施工后,用以上方法,测设主轴线,严格检查主轴线之间的尺寸误差,合格后,再放防水墙线。

5.3平面控制

5.3.1基础施工轴线控制,直接采用基坑外控制桩两点通视直线投测法,向基础平台投测轴线(采用三点成一线及转直角复测),再按投测控制线引放其他细部施工控制线,且每次控制轴线的放样必须独立施测两次,经校核无误后方可使用。

5.3.2地下轴线投测

第一次投测为地下室底板防水保护层上的投测,根据场区控制轴线桩点将主要轴线控制点逐个投测到基础防水保护层面上,然后在保护层面上进行轴线网的校核,当校核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再进行细部小线的测放,地下一层及首层(±0.000)楼面的定位操作方法同上。

5.3.3首层楼面轴线投测

在首层楼面板砼浇筑前,在砼楼面轴线控制交点的位置上预埋240×200×10钢板,注意钢板与结构面埋平。

利用经纬仪对场区轴线坐标再次进行校核,无误后把控制主轴线投测到首层平面上,然后对各轴线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及距离的核对,边角的各项精度指标不得低于下表所示:

等级

测角中误差(’’)

边长相对中误差

建筑物高度60—100m

10

1/1000

首层楼板根据校核好的轴线控制网进行细部放样,完毕后在钢板埋设位置的一纵一横控制线交点上,用1mm钻头打孔,镶入铜丝,并要对其做好保护,作为以上各楼层平面控制的基准点。

这些点所组成的方格网即为±0.000以上各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内控点控制网见附图2。

在±0.000以上各楼层楼板施工的过程中,要预先在内控点区上方相应位置预留一个150×150的孔洞(激光洞),用于内控点的竖向传递。

首层各内控点的1m2范围内严禁堆放各种材料及杂物,激光孔洞严禁堵塞,以保证测量工作的顺利进行,直至结构封顶。

5.3.4首层以上楼层轴线投测

投点引测:

将激光垂准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标明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上,对中整平垂准仪后,打开发光电源并调整激光束,直至接收靶标明到的光斑最小、最亮。

慢慢旋转铅直仪,接收把将得到一个激光圆,当该圆直径小于3mm时,圆心即为该控制点的接收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

轴线放样:

利用光学经纬仪和50m钢尺对待测楼层的接收点所组成的方格网进行角度、距离的测量,满足精度要求后,即作为该楼层的平面控制网,其次进行各轴之间的细部放线工作。

5.4高程控制

5.4.1±0.000以下高程的传递

基础施工,与基槽开挖同步进行,用塔尺逐步向下传递标高,以控制挖土深度。

基槽开挖至槽底上500时,采用悬吊钢尺法将标高导入护坡桩上,校核塔尺导下的标高,且基坑四周不低于四点(每一个方向不低于一点),校核无误后方可引测其他控制标高后,必须两点以上后视且两后视点标高差在规定范围之内。

5.4.2±0.000以上高程的传递

当施工至首层后,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在首层外墙上下通视的大角建筑1m线上,作为该工程的常用水准点,并且每一施工流水段的水准点不应少于三处,且相互闭合,每层均采用首层统一高程点向上传递,不得逐层向上丈量,且层层校核。

然后在待测楼面层用水准仪将引测上来的水准点作闭合,当误差在3mm以内取平均值作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次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5.4.3层间标高水平传递

各层墙体、柱钢筋上相对标高1米线的抄测。

在绑好墙筋、柱筋、合完模后,将上一层的楼板上皮建筑标高1米控制点抄测到每个房间四角的墙体钢筋上(或每个柱子的四角钢筋上),用红漆做出明显标记,便于控制墙体砼浇筑高度,上层楼板砼浇筑厚度,及门窗洞口钢筋绑扎控制和水电专业的使用。

墙体、柱子拆模后各层建筑1m线的抄测。

墙、柱拆模后,及时在每道墙两侧和柱四周抄测建筑1米线,并弹好墨线,为后面支顶板、大梁、钢筋绑扎、门窗安装、水暖电管件安装及地面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依据。

建筑1米线要做到墙墙有线,不得缺失。

5.4.4沉降观测

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根据有关规范,在施工区附近(变形范围外)采用统一标准埋设供沉降观测使用的3个水准基点。

根据该项目新建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共布设32个沉降观测点,其中1#楼、2#楼各布设8个沉降观测点,3#楼布设16个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埋设具体位置见“沉降观测点点位布设示意图”(附图NO:

2)。

沉降观测点埋设在±0.00层承重墙体、柱子上(距地坪约+0.25米左右)。

采用钻孔埋入统一的成品标志,并在埋设后采用相应保护措施加以保护,观测点连续编号,成品标志结构见下图。

成品标志结构图

初始值观测在首层拆模、观测标志埋好、现场条件允许后即进行,建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每2~3层左右观测一次,主体封顶后每隔1~3个月观测一次(出现异常情况适当增加观测次数),直至沉降达到规范所规定的稳定标准为止。

5.5装修测量

5.5.1二次结构施工以原有控制轴线为准,引放其他墙体、门窗洞口尺寸。

主要的建筑1米线以各楼层原有的1米线为准,同一水平线的标高误差控制在3mm以内,在不便于用水准仪的地方可用透明水管施测。

5.5.2外墙四大角以控制轴线为准,保证四大角垂直、方正,线锤投测下下贯通,竖向垂直线供玻璃幕墙控制校核。

5.6轴线及高程点放样程序

5.6.1基础工程

 

5.6.2地下结构工程

5.6.3地上结构施工

各层在竖向墙、柱模板拆除后立即抄测建筑1米水平控制线标高并报验,以便检查浇筑后质量及下一步施工。

5.6.4二次结构及装修工程

6.质量保证措施

6.1严格执行GB50026-93规范及DBJ01-21-95规程,执行项目部制定的各项测量管理制度。

测量前,认真熟悉设计图纸,明确建筑物与红线、各轴线与墙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校核各项的尺寸。

6.2根据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定位和水准点的引测,必须以测绘院给定的桩位进行,并事先对桩位进行复核,经甲方及监理确认后,方可使用。

6.3主轴线控制桩要采用砼灌注桩进行保护,标高点做好明显标志,放线人员要妥善保护,以免桩位碰动,给测量及施工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6.4测量时仪器要精平,对中要准确。

测角以长边定短边,测高程仪器支在两点之间,保证前后视等长。

6.5测量工作要步步校核。

测角采用复测法,盘左盘右取平均值;高程引测采用附合测法,即由已知点BM3引测各点位到现场后,再回到另一已知高程BM2进行附合。

测量时,每个读数都要由两名放线员分别读数;计算数据时,经两人复核。

主轴线采用量对角线的方法进行检查,细部尺寸放线完毕后,放线人员互相对换,进行检查门窗口、洞口、独立柱的位置数量,墙边线和每道墙体控制尺寸是否正确。

1米线抄测,要看其四角及门窗两侧是否交圈。

6.6每次轴线及标高的抄测完成后,必须经质检员、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工程师验线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6.7测量放线人员做好原始数据记录和计算记录,将测量工作的内容、成果等详细填入测量资料里,并签字。

6.8减少测量误差方法:

6.8.1.经纬仪:

1)采用盘左、盘右复测法

2)以长边定短边

3)选用DJD2-PG电子经纬仪

4)注意保养仪器,在检定期内使用并每星期自检

6.8.2.水准仪

1)采用附合测法

2)前后视线等长

3)塔尺要扶正,保证顺直

4)高差(或应读前视)要算对、测准,用红蓝铅笔紧贴尺底划线

5)现场引测标高采用精密定平法

6)相邻测点间距<3m,一根柱要抄测4个点

7)小线要细(1mm),墨量适中,弹线要绷紧。

8)在检定期内使用,并每星期自检

6.8.3.钢尺量距:

1)丈量两点间定线要直,以保证丈量的距离为两点之间直线距离。

2)丈量时尺身要水平,以保证丈量的距离为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

3)前后测手拉力要准(用标准拉力100N),要稳。

4)前后测手动作配合要齐,对点与读数要及时、准确。

6.8.4.仪器的使用与维护:

1)测量器具必须由专人负责保管,非测量人员不得擅自使用测量仪器。

2)仪器要防震、防潮、防晒,保护目镜,保护物镜。

3)钢尺要防折、防踩、防轧、防潮、防电、护尺面。

4)仪器搬运要轻拿轻放;器具每次使用后,要作必要的清洁工作。

7.测量复核措施

7.1.1.本工程的测量复验主要采用互检,复查,复验。

轴线及水准控制(1米线)主要由每段测量负责人组织测放,由经理部测量责任人组织各段测量负责人复查,两次较差应控制在3mm以内。

7.1.2.每段的细部测量由各段技术测量人员配合测量负责人测放,由每段测量负责人复测,误差也不应超过3mm。

7.1.3.全部放测完成后,由技术主管、质检员、测量主管检查验收,合格后报请监理复验,以确保无误。

7.2.资料管理

7.2.1.施工测量记录按《湖州市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要求编制,编号,根据资料内容和数量进行装订。

7.2.2.施工资料内容:

1)工程定位图纸(总平面图、首层建筑平面图、基础平面图)。

2)交接桩记录。

3)设计变更文件及图纸。

4)现场平面控制网与水准点成果表。

5)《施工测量记录》。

6)竣工验收资料、竣工图。

7)沉降变形观测资料。

8.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8.1.仪器实行专负责制,建立测量仪器管理台帐,由专人保管、填写。

8.2.所有测量仪器必须每年校准检定一次,具备合格的计量检定证书,并由项目测量负责人每半月自检一次。

8.3.仪器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应干燥、无尘土。

8.4.仪器使用完后,必须进行擦拭。

8.5.仪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止置于有振动的车上。

8.6.仪器现场使用时,测量员不得离开仪器。

8.7.水准尺不得躺放,三角架水准尺不做工具使用。

9.测量管理制度

9.1.所有测量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上岗前认真学习测量的相关规范。

9.2.到现场放样前必须先熟悉图纸,对图纸技术交底中的有关尺寸进行计算、复核,制定具体的方案后方可进场。

9.3.所有测量人员必须熟悉控制点的布置,并随时检查控制点的保存情况,如有破坏及时纠正。

9.4.及时掌握图纸变更、洽商,并及时将变更内容反映到图纸上。

9.5.工作中应严格、认真、负责、及时校核,避免因测量出现大误差,影响施工质量、进度,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9.6.及时收集、整理、保管各种测量原始资料。

9.7.对于施工测量,应主动、及时,不得延误。

10.安全保护措施

10.1.测量放线人员进入现场内,严格遵守工地制订的各项规章制度,服从工地安全小组的领导。

10.2.工地定期进行切实可行的安全教育,以及现场三级安全教育。

10.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内必须戴好安全帽,测量放线人员在高空引测外墙轴线点及标高点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注意脚下,防止踩空,不得违章作业。

10.4.易出危险处做好明显的危险标志,放线人员更要注意,危险地段引线不可单独行动,至少两人,必须提高警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