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3117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0.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数学春季教案 一年级14 速算巧算.docx

数学春季教案一年级14速算巧算

第14讲小小神算手

——速算、巧算

[教学内容]

《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春季版,一年级第14讲“小小神算手——速算、巧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熟练掌握能凑整的两数的特点,在计算过程中快速找出能凑整的两数;

2.使学生掌握加减速算与巧算的方法,选用合理、灵活的计算方法,简便运算过程,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使计算又快又准确。

数学思考

在计算活动中,建立数感,符合意识,初步形成运算能力,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问题解决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发现加减运算简便方法的基本规律,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

使学生在计算学习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连加运算和加减混合运算的简便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简便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预设材料与教学路径

学生活动

方案说明

一、情境引入

师:

大家好,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测试大家反应能力的小游戏(凑十小游戏)。

相加和为10的两个数字是好朋友,那请你告诉我:

1的好朋友是?

……9

2的好朋友是?

……8

……

师:

知道了成对的好朋友,那现在测测大家的反应能力:

我出7(教师伸出7个手指)

生:

我出3(学生伸出3个手指)

师:

我出5(教师伸出5个手指)

生:

我出5(学生伸出5个手指)

……

师:

同学们反应真快啊,巧用这些结果进行凑整,可以使计算又对又快。

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走进速算、巧算比赛现场,用自己聪明的大脑,看谁最有实力获得“小小神算手”称号吧!

清脆的铃声打破了校园的宁静,学校举办的速算、巧算比赛开始啦!

考场内秩序井然,只听见簌簌的落笔声,这其中的多多、欢欢和乐乐谁最有实力,谁就能获得“小小神算手”的称号,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探索新知

(一)教学探究一

他们卷面上的第一道题是这样的:

例1小朋友们,你能帮助小鹿妹妹计算下表中所有数的和是多少吗?

(1)学生独立尝试计算

(2)组织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从左到右(或从上至下)的顺序依次相加;也可能先计算和等于10的两个数。

(3)讨论

师:

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呢?

为什么?

提示

(只出声音不出文字)把相加和是10的两数先加起来比较好算。

把表格中的数字复制移出来然后动画出下面的连线。

答案1+2+3+4+5+6+7+8+9

=(1+9)+(2+8)+(3+7)+(4+6)+5

=10+10+10+10+5

=45

(4)小结

师:

你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为什么?

生:

凑十法,因为这样计算又快又准。

(二)做变式训练

计算:

1+3+5+7+9+10

提示:

动画连线,如下图。

(1)学生尝试解答

(2)组织交流

师:

你是怎样算的?

为什么这样算?

(3)师生共同小结

在计算时,一定要仔细观察算式中的各个加数,把和等于10的两个数看成一组先计算,这样组合相加可使计算又快又准哦!

(三)教学探究二

例2下表是学校一、二、三年级小朋友参加速算、巧算比赛的人数统计表。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15人

18人

25人

你知道,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参加比赛吗?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师:

从表格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要求三个年级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参加比赛该怎样列式?

(指名回答,板书:

15+18+25)

(2)小组交流算法

师:

这道算式你会计算吗?

先独立计算,再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算法。

(组织学生交流)

学生可能出现两种算法:

方法一: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方法二:

凑成“整十数”再计算。

(3)讨论比较,优化算法

师:

比较这两种计算方法,你更喜欢哪一种?

为什么?

(4)小结

师生归纳总结:

观察算式中各个加数,把能凑成整十数的两个数先相加,再计算比较简便。

方法一15+18+25

=33+25

=58(人)

方法二15+18+25

=(15+25)+18

=40+18

=58(人)下一步

(佳佳女童音)小朋友,哪种方法更简便?

为什么?

(四)做“变式练习”

计算:

(1)15+26+25

(2)32+16+34

提示:

直接在原式上连线,如下图:

(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己练习本上。

(2)集体核对时,让学生说说思考的过程。

三、巩固练习

(一)完成“大胆闯关”第1题

1.数枣。

秋天到了,熊伯伯的枣园大丰收。

胖嘟嘟的枣儿压弯了枝头,熊伯伯乐呵呵地在丰收的枣园里溜达。

忽然,他看到枣树底下有许多枣子。

原来是大风吹落了枣子,熊伯伯想知道损失了多少个枣子,可是他数了几遍也没有数清。

你能帮帮他吗?

(1)学生齐读要求后尝试计算

(2)在本组里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和过程,优化算法

(3)组际比较,谁的数枣方法更科学,更简便。

(点击图片出数字)

下一步把和为10的两数圈起来。

如下图:

(二)完成“大胆闯关”第2题

2.巧算三个数的和。

你能很快说出每组气球上三个数的和吗?

(1)独立计算

学生独立思考后,再在练习本上写出计算过程。

(2)汇报交流

师: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结果是多少?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预设材料与教学路径

学生活动

方案说明

一、复习铺垫

1.抢答小比赛:

比比谁算得快。

板书:

23+54+1735+19+312+4+6+8+10

汇报交流说说先算什么,体会“凑整法”的思想。

(板书:

凑整法)

2.师生对口令。

师:

23,你能说出哪些数和23凑成整十数?

生:

7、17、27、37、…、77。

师:

看来数学计算中还藏着不少学问,可不是那么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继续研究一下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方法。

二、学习新知

(一)教学探究三

乐乐用凑整的方法很快完成了比赛的前两道,现在他已经领先做到了第三题,这是一道生活中的应用题:

例3

(1)根据题意列出算式

师:

同学们根据例题这幅图再算一算“现在汽车上有多少人”会列式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板书:

方法一:

35-18+25

方法二:

35+25-18

师进一步提问:

你能说出每步算式所表示的意义吗?

(2)指名学生板演,列出计算的过程。

(3)组织学生观察比较

组织学生交流:

比较这两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1:

答案相同;

生2:

第二个算式容易计算。

(4)师生概括总结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运算的顺序,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种方法叫做“带符号搬家”。

方法一:

动画出示35-18+25的过程下一步计算结果

方法二:

动画出示35+25-18的过程下一步计算结果

小结

(欢欢男童音)我发现35-18+25与35+25–18的计算结果是相等的。

为方便凑整,可以带着符号搬家。

(二)做变式训练

计算:

(1)45+27-25

(2)52-25+48

提示:

直接把原题上数字复制下来,带着符号搬家。

动画慢一些。

(1)学生独立在自己的作业本上练习

(2)集体核对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追问: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三、练习巩固

(一)完成“大胆闯关”第3题

3.算一算,填一填。

2+4+6+8+10=_______。

67+12-27=________。

26-25+24-23+23-22+22-21=________。

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后,展示过程。

(二)完成“大胆闯关”第4题

4.青山小学一年级有4个兴趣小组在活动。

这4个兴趣小组一共有人。

(1)学生独立在自己的作业本上解答

(2)集体核对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并追问:

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

(三)完成“大胆闯关”第5题。

5.在下面的□中填上5个连续的数,使等式成立。

□+□+□+□+□=30

小组合作动手尝试着计算:

1+2+3+4+5=15

2+3+4+5+6=20

3+4+5+6+7=25

4+5+6+7+8=30

四、反思评价,课堂总结

学了推理知识,你有什么感受和收获?

本讲教材答案:

探究一:

1+2+3+4+5+6+7+8+9=45

变式训练:

35

探究二:

15+18+25=58

变式训练:

(1)66

(2)82

探究三:

35-18+25=42(人)

变式训练:

(1)47

(2)75

大胆闯关:

1、熊伯伯损失了60个枣子。

2、887989

3、30524

4、8+6+5+7+3+5+2+2=38(人)

5、4+5+6+7+8=3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