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452919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PPTX 页数:24 大小:4.2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

《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家庭美德-(精选·公开·课件).pptx

,家庭美德,机电1309调查展示,概念家庭美德:

是指人们在家庭生活中调整家庭成员间关系、处理家庭问题时所遵循的高尚的道德规范。

家庭美德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美德“孝”为先,“孝”字是指:

“孝敬”、“孝顺”父母。

“孝”,是和谐家庭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家庭责任的具体表现,是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也是人生的大道理。

家庭美德“孝”为先,二十四孝,具体内容,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尊老爱幼,我国自古以来就倡导“老有所终,幼有所养”,形成了尊老爱幼的良好家庭道德传统。

因此,尊老爱幼,不仅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道德准则,也是每个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和法律义务。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第一个老字是动词赡养、孝敬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老字是名词老人、长辈的意思;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第一个幼字是动词抚养、教育的意思,第二及第三个幼字是名词子女、小辈的意思;两句中的及都有推己及人的意思。

整句话的意思是“在赡养孝敬自己的长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亲缘关系的老人。

在抚养教育自己的小辈时不应忘记其他与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小孩。

”,男女平等,男女平等,是指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女子和男子人格独立、地位平等,享有同等的权力,负有同等的义务。

要摒弃“重男轻女”的传统思想,使家庭中的男女享有教育、就业及财产等方面的同等权利。

要实现男女平等,当然需要男性的理解、支持和尊重,妇女自己也应当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强”。

夫妻和睦,夫妻是家庭关系的核心,夫妻和睦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前提和保证。

夫妻关系应以平等互爱为基础。

“大男子主义”、“妻管严”等倾向,都是不可取的。

许多家庭夫妻不和,实际上都是由一些“小事情”引起的,作为夫妻,应该努力做到互敬、互爱、互信、互帮、互谅、互让、互勉。

中国历来用“相敬如宾”、“琴瑟和鸣”,以及“比翼鸟”、“连理枝”等来比喻和形容夫妻之间的和睦关系。

勤俭持家,勤俭持家,同样是我国的家庭美德。

我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勤俭持家的格言,如“勤是摇钱树,俭是聚宝盆”、“一粥一饭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念物力维艰”等等。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但是我们仍应该珍惜劳动果实,继承和发扬勤俭持家的传统美德。

邻里团结,良好的邻里关系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等各方面都大有益处。

我国劳动人民一贯重视邻里关系,民间流传着许多名言,如“邻里好,赛元宝”、“远亲不如近邻”等。

“孟母三迁”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

加强邻里团结,建立良好的邻里关系,着重要做到“四互”:

互尊、互助、互让、互谅。

互尊,就是要尊重邻居的人格,尊重邻居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切忌搬弄是非。

还要尊重邻居的合法权益,如看电视、听音乐等声音要适当,浇花、养鸟等不要给邻居带来麻烦。

互助要破除“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旧观念,视邻里的事情如自己的事情,视邻里的困难为自己的困难,从小事做起,积极主动地为邻居做好事,帮难处。

互让邻里之间长时间相处,难免会有磕磕碰碰的时候。

邻里相争往往是进一步“狭路相逢”,退一步“海阔天空”。

只有我们以“让”字去调剂邻里关系,就一定能使邻里和睦相处。

互谅要了解邻居的生活习惯,理解邻居的职业,谅解邻居的苦衷。

对邻居要少一点抱怨,多一点宽容;少一点指责,多一点赞扬;少一点斤斤计较,多一点热忱关怀。

接下来请看案例分析:

案例一:

百里负米,子路,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靠吃粗粮野菜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

于是,小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案例二:

赤足赴丧,陆陇其,原名龙其,字稼书,清浙江平湖人;曾担任过嘉定、灵寿的知县。

陆陇其素以孝闻名。

据说,他父亲去世的时候,他正在京城考试,一听说父亲去世了,立刻赤足步行往家赶。

到了家里,日夜哭泣,每天也不入内室,只是席地而卧。

他在灵寿当知县的时候,为政清简,深得人民爱戴。

有一天,一位老妇人来告她的儿子不孝,那是一个20岁左右的青年。

陆陇其对老妇人说:

“我还没有仆人,你的儿子可以来帮忙,如果我找到合适人选了,我就给他施用杖刑然后遣送回家。

”从此以后,这位青年每天侍奉在陆陇其左右。

每天早晨,陆陇其都恭候在自己老母的门外,等母亲起来了,就照应着母亲洗漱、吃早饭。

午饭的时候,他在旁边服侍着,时常逗母亲开心;母亲吃完了,他才吃剩下的东西。

晚饭也是这样。

如果有点空余时间,就陪母亲说笑,讲些故事让母亲高兴。

过了几个月,这个青年跪在陆陇其面前,请求回家看望母亲,陆陇其问:

“你不是和母亲不和,为什么还要看她呢?

”这位年轻人哭着说:

“过去我不懂事,对母亲不好,现在好后悔啊!

”于是陆陇其让他们母子相见,两人抱头痛哭。

青年和母亲回家后,与以前判若两人,后来因为孝顺在乡里闻名。

案例三:

一家之主,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

朱邦月-一家之主这个奇特的家庭,集中了世界上最多的苦难,也凝聚了人间最真的情感。

头发花白,面带微笑,这个温和而坚定的老人,胸中盛满四十年的艰难。

他这支拐杖,是一家人的翅膀。

他这双肩膀,扛住了生命的重量。

总结,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是调节家庭内部成员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关系的行为规范。

家庭生活还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谐。

谢谢大家!

机电1309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