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25696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docx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精修订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

常见气体的爆炸极限

气体名称化学分子式/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体积分数)/%

下限(V/V)上限(V/V)

乙烷C2H6

乙醇C2H5OH19

乙烯C2H432

氢气H275

硫化氢H2S45

甲烷CH415

甲醇CH3OH44

丙烷C3H8

甲苯C6H5CH37

二甲苯C6H5(CH3)2

乙炔C2H2100

氨气NH315

苯C6H68

丁烷C4H10

一氧化碳CO74

丙烯C3H6

丙酮CH3COCH313

苯乙烯C6H5CHCH2

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

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

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或大于%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

甲烷的爆炸极限是%~15%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15%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克/米*或是毫克/升)。

     爆炸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1)它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

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是10%的可燃气体划为一级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

     

(2)它可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例如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厂房通风系统等,都需要知道该场所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数值。

     (3)它可以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

在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为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应严格将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

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时,应根据可燃气(蒸气、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和其它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通风、置换、惰性气体稀释、检测报警等。

第1楼:

游客6301[2007-6-2913:

00:

48]

什么是爆炸极限

 

(一)定义

    可燃物质(可燃气体、蒸气、粉尘或纤维)与空气(氧气或氧化剂)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其浓度达到一定的范围时,遇到明火或一定的引爆能量立即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下限,最高浓度称为爆炸浓度上限,爆炸浓度的上限、下限之间称为爆炸浓度范围。

  

    可燃性混合物有一个发生燃烧和爆炸的浓度范围,即有一个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混合物中的可燃物只有在其之间才会有燃爆危险。

  

    可燃物质的爆炸极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如可燃气体的爆炸极限受温度、压力、氧含量、能量等影响,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受分散度、湿度、温度和惰性粉尘等影响。

  

    可燃气体和蒸气爆炸极限是以其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表5—3中一氧化碳与空气的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12.5%~80%。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其在混合物中所占的比重(g/m3)来表示的,例如,木粉的爆炸下限为409/m3,煤粉的爆炸下限为359/m3可燃粉尘的爆炸上限,因为浓度太高,大多数场合都难以达到,一般很少涉及。

例如,糖粉的爆炸上限为135009/m3,煤粉的爆炸上限为135009/m3,一般场合不会出现。

可燃性混合物处于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时,爆炸所产生的压力不大,温度不高,爆炸威力也小。

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表中的30%)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

反应当量浓度可根据燃烧反应式计算出来。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其爆炸危险性越大,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越多。

爆炸下限越低,少量可燃物(如可燃气体稍有泄漏)就会形成爆炸条件;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器,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件。

生产过程中,应根据各可燃物所具有爆炸极限的不同特点,采取严防跑、冒、滴、漏和严格限制外部空气渗入容器与管道内等安全措施。

应当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然不会着火和爆炸,但当它从容器里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因此,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

      

    

(二)爆炸反应当量浓度的计算      

    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和助燃物质的浓度比例恰好能发生完全化合反应时,爆炸所析出的热量最多,产生的压力也最大,实际的反应当量浓度稍高于计算的反应当量浓度。

当混合物中可燃物质超过化学反应当量浓度时,空气就会不足,可燃物质就不能全部燃尽,于是混合物在爆炸时所产生的热量和压力就会随着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浓度的增加而减小;如果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浓度增加到爆炸上限,那么其爆炸现象与在爆炸下限时所产生的现象大致相同。

因此,我们说的可燃物质的化学当量浓度也就是理论上完全燃烧时在混合物中该可燃物质的含量。

  

    根据化学反应计算可燃气体或蒸气的反应当量浓度。

  

    例如,求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反应当量浓度。

  

    解:

写出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式:

  

    2C0+02+3.76N2=2C02+3.76N2  

    根据反应式得知,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体积为2+1+3.76=6.76。

若以这个总体积为100,则2个体积的一氧化碳在总体积中所占比例为  

    X=2/×100%=29.6%  

    (三)爆炸极限的影响因素  

    爆炸极限通常是在常温常压等标准条件下测定出来的数据,它不是固定的物理常数。

同一种可燃气体、蒸气的爆炸极限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随温度、压力、含氧量、惰性气体含量、火源强度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1.初始温度  

    混合气着火前的初温升高,会使分子的反应活性增加,导致爆炸范围扩大,即爆炸下限降低,上限提高,从而增加了混合物的爆炸危险性。

  

    2.初始压力  

    增加混合气体的初始压力,通常会使上限显著提高,爆炸范围扩大。

增加压力还能降低混合气的自燃点,这样使得混合气在较低的着火温度下能够发生燃烧。

原因在于,处在高压下的气体分子比较密集,浓度较大,这样分子间传热和发生化学反应比较容易,反应速度加快,而散热损失却显著减少。

压力对甲烷爆炸极限的影响。

在已知的气体中,只有CO的爆炸范围是随压力增加而变窄的。

  

    混合气在减压的情况下,爆炸范围会随之减小。

压力降到某一数值,上限与下限重合,这一压力称为临界压力。

低于临界压力,混合气则无燃烧爆炸的危险。

在一些化工生产中,对爆炸危险性大的物料的生产、贮运往往采用在临界压力以下的条件进行,如环氧乙烷的生产和贮运。

  

    3.含氧量  

    混合气中增加氧含量,一般情况下对下限影响不大,因为可燃气在下限浓度时氧是过量的。

由于可燃气在上限浓度时含氧量不足,所以增加氧含量使上限显著增高,爆炸范围扩大,增加了发生火灾爆炸的危险性。

若减少氧含量,则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例如甲烷在空气中的爆炸范围为5.3%~14%,而在纯氧中的爆炸范围则放大到5.O%~61%。

甲烷的极限氧含量为12%,若低于极限氧含量,可燃气就不能燃烧爆炸了。

  

    4.惰性气体含量  

    爆炸性混合气体中加入惰性气体,如氮、氧、水蒸气、二氧化碳、四氯化碳等,可以使可燃气分子和氧分子隔离,在它们之间形成一层不燃烧的屏障。

这层屏障可以吸收能量,使游离基消失,链锁反应中断,阻止火焰蔓延到其他可燃气分子上去,抑制燃烧进行,起到防火和灭火的作用。

  

    混合气体中增加惰性气体含量,会使爆炸上限显著降低,爆炸范围缩小。

惰性气体增到一定浓度时,可使爆炸范围为零,混合物不再燃烧。

惰性气体含量对上限的影响较之对下限的影响更为显著的原因,是因为在爆炸上限时,混合气中缺氧使可燃气不能完全燃烧,若增加惰性气体含量,会使氧量更加不足,燃烧更不完全,由此导致爆炸上限急剧下降。

  

    5.点火源与最小点火能量  

    点火源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长,会使爆炸范围扩大,增加燃烧、爆炸的危险性。

      最小点火能量是指能引起一定浓度可燃物燃烧或爆炸所需要的最小能量。

混合气体的浓度对点火能量有较大的影响,通常可燃气浓度稍高于化学计量浓度时,所需的点火能量为最小。

若点火源的能量小于最小能量,可燃物就不能着火。

所以最小点火能量也是一个衡量可燃气、蒸气、粉尘燃烧爆炸危险性的重要参数。

对于释放能量很小的撞击摩擦火花、静电火花,其能量是否大于最小点火能量,是判定其能否作为火源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重要条件。

      6.消焰距离      实验证明,通道尺寸越小,通道内混合气体的爆炸浓度范围越小,燃烧时火焰蔓延速度越慢。

这是因为燃烧在一通道中进行时,通道的表面要散失热量,通道越窄,比表面积越大(通道表面积和通道容积的比值),中断链锁反应的机会就越多,相应的热损失也越大。

当通道窄到一定程度时,通  道内燃烧反应的放热速率就会小于通道表面的散热速率,这时燃烧过程就会在通道内停止进行,火焰也就停止蔓延,因此把火焰蔓延不下去的最大通道尺寸叫消焰距离。

          各种可燃气有不同的消焰距离,消焰距离还与可燃气的浓度有关,也受气体流速、压力的影响。

      所以,消焰距离是可燃物火焰蔓延能力的一个度量参数,也是度量可燃物危险程度的一个重要参数。

  

第2楼:

游客6301[2007-6-2913:

01:

38]

爆燃、爆轰与爆炸

目前,很多安全工程技术中的概念并没有统一。

这里只是一种解释。

   

一、燃烧过程可以产生爆炸,燃烧导致的爆炸可以按照燃烧速度分为两类:

  

1  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火焰波以低于声速传播的燃烧过程称为爆燃;  

2  爆炸性混合气体的火焰波在管道内以高于声速传播的燃烧过程称为爆轰。

(注:

声速的绝对数值取决于介质,例如空气中的声速和氢气中的声速当然是不一样的。

)  

二、爆炸可以是化学爆炸(例如由燃烧产生)和物理爆炸(例如快速蒸发引起的爆炸),但是它的共同物理本质就是压力骤变形成压缩波,按照爆炸传播速度分为三类:

  

1  轻爆    爆炸传播速度数量级~10m/s;  2  爆炸(狭义)  爆炸传播速度数量级10~1000m/s;  3  爆轰    爆炸传播速度大于1000m/s。

  这里的“爆轰”定义包涵了燃烧过程中的爆轰。

第3楼:

游客6301[2007-6-2913:

05:

03]

爆炸与防爆

第4楼:

游客6301[2007-6-2913:

07:

15]

爆炸极限

爆炸极限之一 当可燃性气体(蒸气)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并达到一定浓度时,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

这些可燃物质与空气所形成的爆炸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做爆炸极限。

通常用可燃物质在爆炸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比来表示,有时也用每立方米或每升混合物中含有可燃物质若干克来表示。

爆炸极限说明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有可能发生爆炸的,它有一个最低的爆炸浓度棗爆炸下限,和一个最高的爆炸浓度棗爆炸上限。

只有在这两个浓度之间,才有爆炸的危险。

如果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由于空气所占的比例很大,可燃物质浓度不够,因而遇到明火,既不会爆炸,也不会燃烧。

如果可燃物质在混合物中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由于含有大量的可燃物质,空气不足,缺少助燃的氧气,遇到明火,虽然不会爆炸,但接触空气却能燃烧。

 爆炸极限之二一种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和空气的适量混合物组成爆炸混合物,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叫爆炸极限。

空气里含有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或蒸气(如乙醇蒸气、汽油蒸气等)时,在一定体积分数范围内,遇火花(或催化剂)就会使火焰蔓延而发生爆炸。

爆炸混合物中可燃性气体或蒸气遇火爆炸的最低体积分数称为低限(或下限);最高体积分数称为高限(或上限)。

体积分数低于这个限度时,遇空气和明火也不表现为燃烧,体积分数高于这个限度时遇空气和明火能进行安全燃烧。

总之体积分数低于或高于这一范围,遇明火都不会发生爆炸。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在爆炸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来表示。

在可燃物的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时,都必须注意其爆炸极限,以保证安全。

第5楼:

shaoys[2007-6-2913:

15:

05]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

空气中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测定方法

GB/T12474—90

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09-10批准  1991-09-01实施

   爆炸极限应用于可燃气体危险性的分类。

有爆炸性危险的工艺设备内允许可燃气体的浓度,爆炸性气体环境的通风和供热系统的计算,动火作业时安全浓度的确定等都同这一参数有关。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爆炸极限与以下因素有关:

   a. 可燃气体的种类及化学性质;

   b. 可燃气体的纯度;

   c.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均匀性;

   d. 点火源的形式、能量和点火位置;

   e. 爆炸容器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f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压力和湿度。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爆炸极限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常温常压下测定可燃气体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值。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其他安全技术参数。

   注:

按照本标准规定的方法点燃混合气后未形成火焰传播,不能认为该混合气不会爆炸,具体情况由有关专家予以   解释。

2 术语

   爆炸范围 explosionrange

   可燃气体与空气的混合气中,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与爆炸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范围。

3 试验方法

3.1 试验装置

   爆炸极限测定装置见示意图。

主要由反应管、点火装置、搅拌装置、真空泵、压力计、电磁阀等组成。

装置的主要部分是一个用硬质玻璃为材质的反应管,管长1400±50mm,管内径φ60±5mm,管壁厚不小于2mm,管底部装有通径不小于φ25mm泄压阀。

装置安放在可升温至50℃的恒温箱内。

恒温箱前后各有双层门,一层为普通玻璃,一层为有机玻璃,用以观察实验并起保护作用。

爆炸极限装置示意图

1一安全塞;2一反应管;3一电磁阀;4一真空泵;5一干燥瓶;6一放电电极;7一电压互感器;8一泄压电磁阀;9一搅拌泵;10一压力计;M1、M2一电动机

   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利用电火花点燃,电火花能量应大于混合气的点燃能量。

放电电极距反应管底部不小于100mm处位于管的横截面中心,电极间距离为3~4mm。

   注:

建议采用300VA电压互感器作为点火电源,产生高压为10kV(有效值),火花持续时间为左右。

3.2 试验步骤

   先检查装置的密闭性,将装置抽真空至不大于668Pa(5mmHg)的真空度,然后停泵。

经5min压力计压力下降不大于267Pa(2mmHg),认为真空度符合要求。

按分压法进行混合气配制,为了使反应管内可燃气在空气中均匀分布,配好气后利用无油搅拌泵搅拌5~10min,停止搅拌,然后打开反应管底部泄压阀进行点火,并观察火焰是否传至管顶。

点火时恒温箱的有机玻璃门应处在关闭状态。

   每次试验后要用湿度低于30%的清洁空气冲洗试验装置,反应管壁及点火电极若有污染应清洗。

用渐近法通过测试寻找极限值,如果在同样条件下进行三次试验,点火后火焰均未传至管顶,则可改变进样量,进行下一个浓度的试验。

测爆炸下限时样品增加量每次不大于10%,测爆炸上限时样品减少量,每次不小于2%。

新组装的测定装置应做10次左右的试验再进行正式测定。

3.3 测试结果计算

   通过实验找到最接近的火焰传播和不传播两点的体积分数,并按下式计算爆炸极限值。

式中:

φ——爆炸极限;

       φ1——传播体积分数;

       φ2——不传播体积分数。

   注:

反应管内可燃气与空气混合后被电火花点燃,形成火焰面并燃烧至管顶定为传播,如未燃烧至管顶定为不传播。

4 试验结果说明

4.1 重复性

   同一个测试人员测得的重复试验结果,误差不应大于5%。

4.2 再现性

   不同实验室测得的重复试验结果的平均值,误差不应大于10%。

5 装置的考察

   安装后的装置进行正式测定前,用纯度不低于%的乙烯考察(乙烯的爆炸下限值为,爆炸上限值为,如测定结果符合第4.2条即认为装置运转正常。

6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a. 可燃气体种类及主要物理化学性质;

   b. 试验时可燃气体和空气混合气的温度和大气压力;

   c. 爆炸极限值;

   d. 若试验操作与本标准规定有偏离应加以说明;

   e. 试验日期。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消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学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宋玉池、赵培华、张鸣辰。

 可燃气体或蒸气――分子式―――――――――爆炸极限(%)

  ――――――――――――――――――下限--------上限

  氢气--------H2----------------75

  氨-----――--NH3---------------27

  一氧化碳------CO---------------

  甲烷--------CH4----------------14

  乙烷--------C2H6----------------

  乙烯--------C2H4----------------32

  乙炔--------C2H2----------------81

  苯------――-C6H6----------------

  甲苯--------C7H8----------------

  环氧乙烷------C2H4O---------------

  乙醚--------(C2H5)O--――-----------

  乙醛--------CH3CHO--――-----------

  丙酮--------(CH3)2CO--------------

  乙醇--------C2H5OH---------------

  甲醇--------CH3OH----------------36

  醋酸乙酯------C4H8O2----------------9

爆炸极限的意义

可燃物质(、蒸气和)与空气(或氧气)必须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均匀混合,形成预混气,遇着火源才会发生爆炸,这个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或爆炸浓度极限。

例如与空气混合的爆炸极限为%~80%。

可燃性混合物能够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和最高浓度,分别称为和爆炸上限,这两者有时亦称为着火下限和着火上限。

在低于爆炸下限和高于爆炸上限浓度时,既不爆炸,也不着火。

这是由于前者的可燃物浓度不够,过量空气的冷却作用,阻止了火焰的蔓延;而后者则是空气不足,导致火焰不能蔓延的缘故。

当可燃物的浓度大致相当于反应当量浓度时,具有最大的爆炸威力(即根据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的浓度比例)。

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

混合系的组分不同,爆炸极限也不同。

同一混合系,由于初始温度、系统压力、惰性介质含量、混合系存在空间及器壁材质以及点火能量的大小等的都能使爆炸极限发生变化。

一般规律是:

混合系原始温度升高,则爆炸极限范围增大,即下限降低、上限升高。

因为系统温度升高,分子内能增加,使原来不燃的混合物成为可燃、可爆系统。

系统压力增大,爆炸极限范围也扩大,这是由于系统压力增高,使分子间距离更为接近,碰撞几率增高,使燃烧反应更易进行。

压力降低,则爆炸极限范围缩小;当压力降至一定值时,其上限与下限重合,此时对应的压力称为混合系的临界压力。

压力降至临界压力以下,系统便不成为爆炸系统(个别气体有反常现象)。

混合系中所含惰性气体量增加,爆炸极限范围缩小,惰性气体浓度提高到某一数值,混合系就不能爆炸。

容器、管子直径越小,则爆炸范围就越小。

当管径(火焰通道)小到一定程度时,单位体积火焰所对应的固体冷却表面散出的热量就会大于产生的热量,火焰便会中断熄灭。

火焰不能传播的最大管径称为该混合系的临界直径。

点火能的强度高、热表面的面积大、点火源与混合物的接触时间不等都会使爆炸极限扩大。

除上述因素外,混合系接触的封闭外壳的材质、机械杂质、光照、表面活性物质等都可能影响到爆炸极限范围。

爆炸极限与可燃物的危害

可燃性混合物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下限越低和爆炸上限越高时,其爆炸危险性越大。

这是因为爆炸极限越宽则出现爆炸条件的机会就多;爆炸下限越低则可燃物稍有泄漏就会形成爆炸条件;爆炸上限越高则有少量空气渗入容器,就能与容器内的可燃物混合形成爆炸条件。

应当指出,可燃性混合物的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虽然不会着火和爆炸,但当它从容器或管道里逸出,重新接触空气时却能燃烧,仍有发生着火的危险。

爆炸极限的表示

爆炸极限的单位气体或蒸气的爆炸极限的单位,是以在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来表示的,如氢与空气混合物的爆炸极限为4%~75%。

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是以混合物中所占体积的质量比g/m^3来表示的,例如铝粉的爆炸极限为40g/m^3。

可燃性蒸气的爆炸极限值是由可燃液体表面产生的蒸气浓度决定的。

对于可燃液体而言,爆炸下限浓度对应的闪点温度又可以称为爆炸下限温度;爆炸上限浓度对应的液体温度又可以称为爆炸上限温度。

可燃气体或蒸气      分子式                    爆炸极限(%)

                                          下限                    上限

氢气                  H2                                      75

氨                    NH3                                  27

一氧化碳              CO                                    

甲烷                  CH4                                    14

乙烷                C2H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