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500024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docx

七年级语文考试试题附作文

2020学年上学期番禺区六校教育教学联合体10月份

七年级语文抽测试题

全卷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散步(sàn)嫩芽(nèn)瘫痪(tān)仿膳(shàn)

B、攥着(zhuàn)怦怦(pēng)烂漫(màn)匿笑(nì)

C、憔悴(qiáo)脸颊(jiá)沐浴(yù)祷告(dǎo)

D、花瓣(bàn)并蒂(dì)攲斜(qī)菡萏(dàn)

2、下面的8个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圈出并改正。

(2分)

焦燥不安自作主张不可抗拒生死决别

感人至深喜出忘外猝然去世翻来复去

()()()()

3、对下列词语在句中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他们不知道,万方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讲义气)

B、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形容人说话啰嗦)

C、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心理难过)

D、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浓荫。

(洗澡)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减负”后,我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5、填入横线的语句,与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父母对子女有抚养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之责任;个人对社会有奉献的责任,同时社会也有对个人的责任。

A、我们要做有责任的人B、人与人之间都要有责任

C、责任是无处不在的D、责任常常是双向的

6、请根据以下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

(材料一)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返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我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反应。

(史铁生《我与地坛》)

(材料二)每天吃过晚饭,往往九点来钟,我们上床睡,母亲则坐在床角,将仅仅20瓦光的灯泡吊在头顶,凑着昏暗的灯光,为我们补缀衣裤。

(梁晓声《母亲》)

(材料三)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折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三鲜馅有人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

啊!

这个人就是娘,这个人就是妈。

(车行《母亲》)

(1)以上三则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母亲辛劳的一则是(2分)

(2)根据材料二或材料三提供的情景,仿照示例,把下面的语句补充完整。

(2分)

示例: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母爱是。

7、默写(①②每空1分,③每空0.5分,共6分)

①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②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对子骂父,。

③《龟虽寿》中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的诗句是,。

,。

8、解释下面文言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

(4分)

①俄而雪骤

②太丘舍去

③下车引之

④尊君在不

二、阅读理解(共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咏雪》一文,完成9-12题(共9分)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9、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白雪纷纷何所似繁花似锦B、公欣然曰悠然自得

C、与儿女讲论文义中华儿女D、俄而雪骤暴风骤雨

10、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2分)

谢太傅寒雪日內集。

11、文中“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3分)

12、对文章的内容理解和写法不正确的是()(2分)

A、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了作者赞赏谢道韫的聪颖和才气。

B、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比前一喻好。

C、公大笑中的笑意有讽刺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不恰当。

D、“柳絮”一喻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有深刻的意蕴。

(二)课内现代文阅读。

阅读《散步》选段,完成13-16题。

(共11分)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

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后来发生了分歧: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

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

我说:

“走大路。

④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

“还是走小路吧。

”她的眼随小路望去: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

”母亲对我说。

⑤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

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竞幼小,自然也轻。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3、选文第①段从记叙的要素看,交代了散步的和。

(2分)

14、下边的文字是从选文中抽出来的,联系选文内容,放在段和段之间最合适。

(2分)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15、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3分)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6、这篇文章写得很美,请用下面例句的格式,对课文进行“美点寻踪”。

(4分)

例句:

文章的开头很美,美在开门见山,美在一开始就是“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有诗意的镜头。

(提示:

可以是用词生动的句段,句式精美的句段,辞格丰富的句段,描写细腻的句段,情感丰厚的句段)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

(共16分)

我的母亲

我是我母亲最小的孩子。

  我记忆中最早的一件事,是提着家里唯一的一把热水壶去公共食堂打开水。

因为饥饿无力,失手将热水瓶打碎,我吓得要命,钻进草垛,一天没敢出来。

傍晚的时候我听到母亲呼唤我的乳名,我从草垛里钻出来,以为会受到打骂,但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我记忆中最痛苦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集体的地理拣麦穗,看守麦田的人来了,拣麦穗的人纷纷逃跑,我母亲是小脚,跑不快,被捉住,那个身材高大的看守人煽了她一个耳光,她摇晃着身体跌倒在地,看守人没收了我们拣到的麦穗,吹着口哨扬长而去。

我母亲嘴角流血,坐在地上,脸上那种绝望的神情深我终生难忘。

多年之后,当那个看守麦田的人成为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在集市上与我相逢,我冲上去想找他报仇,母亲拉住了我,平静的对我说:

“儿子,那个打我的人,与这个老人,并不是一个人。

  我记得最深刻的一件事是一个中秋节的中午,我们家难得的包了一顿饺子,每人只有一碗。

正当我们吃饺子时,一个乞讨的老人来到了我们家门口,我端起半碗红薯干打发他,他却愤愤不平地说:

“我是一个老人,你们吃饺子,却让我吃红薯干。

你们的心是怎么长的?

”我气急败坏的说:

“我们一年也吃不了几次饺子,一人一小碗,连半饱都吃不了!

给你红薯干就不错了,你要就要,不要就滚!

”母亲训斥了我,然后端起她那半碗饺子,倒进了老人碗里。

  我最后悔的一件事,就是跟着母亲去卖白菜,有意无意的多算了一位买白菜的老人一毛钱。

算完钱我就去了学校。

当我放学回家时,看到很少流泪的母亲泪流满面。

母亲并没有骂我,只是轻轻的说:

“儿子,你让娘丢了脸。

  我十几岁时,母亲患了严重的肺病,饥饿,病痛,劳累,使我们这个家庭陷入了困境,看不到光明和希望。

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不祥之兆,以为母亲随时都会自己寻短见。

每当我劳动归来,一进大门就高喊母亲,听到她的回应,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

如果一时听不到她的回应,我就心惊胆战,跑到厨房和磨坊里寻找。

有一次找遍了所有的房间也没有见到母亲的身影,我便坐在了院子里大哭。

这时母亲背着一捆柴草从外面走进来。

她对我的哭很不满,但我又不能对她说出我的担忧。

母亲看到我的心思,她说:

“孩子你放心,尽管我活着没有一点乐趣,但只要阎王爷不叫我,我是不会去的。

  (本文节选自2020年12月8日莫言在瑞士学院的演讲)

17、简要概述选文记叙的事情。

(3分)

(1)

(2)母亲阻拦“我”报复那个曾经伤害过她的人。

(3)

(4)

(5)“我”担心母亲会寻短见。

18、从文章内容看,“我”从母亲那里学到了什么?

(3分)

 

19、联系上下文,说说下面的句子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感情。

(3分)

母亲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只是抚摸着我的头,口中发出长长的叹息。

 

20、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我”的流泪,请分析其原因及表达的感情。

(3分)

 

21、本文以“我最……”的句式回忆了有关母亲的往事。

读完此文,你一定产生了共鸣,那么请用这种句式写一个类似的片段,来表现母爱或父爱。

(不多于80字)(4分)

 

三、作文(40分)

22、请以“家”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②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③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1、B

2、躁、诀、望、覆

3、C

4、B

5、D

6、

(1)材料一

(2)母爱是昏暗的灯光下穿针引线的身影,那份辛劳陪伴我们成长;母爱是童年时亲切的呵护,那份关爱陪伴我们成长。

7、①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②则是无信则是无礼③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①不久,一会儿。

②离开。

③拉。

④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

9、C

10、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

11、“寒雪”“內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出融洽、欢快、轻松、温馨、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气氛。

12、C

13、地点、人物

14、②、③

15、从字面上看,这是形容他们走得小心。

因为走的是小路,唯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经不起摔跌,非稳当不可。

这个形象很有象征意义,文中“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承前启后的责任。

母亲给我们以生命,而儿子又是这生命的延续。

这血脉相连的三代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构成了生命的整体。

整个世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

一个家庭式这样,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

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世界。

本题要求理解语句的深层含义,重点应放在“整个世界”四个字上,兼及其他。

16、文章的描写很美,美在景物描写,美在展现了初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文章的语言很美,美在对称的句式,美在结尾处“……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寓意深刻的话。

17、

(1)我失手打碎了热水壶,可母亲没有打骂“我”。

(3)母亲把饺子给乞讨老人。

(4)我多算了别人的钱,母亲说我让他丢脸了。

18、要有同情心;做人要宽容、诚实;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

19、母亲疼爱“我”以及对生活贫穷的无奈心理。

20、原因:

以为母亲寻短见了。

表达了对母亲的依赖和热爱之情。

21、略

22、参考好句:

家,是一桌热气腾腾的饭菜,你一推开门就用香味把你紧紧来拥抱;家,是夜归时窗口亮起的灯,瞬间消散你独行的寂寞和奔波的疲惫;家,是母亲低回绵长的唠叨,唯恐避之不及又深深迷恋回味不已;家,是父亲下巴硬匝匝的胡须,扎得你脸颊发疼心里开出了花。

家是成长的驿站。

家是心灵的乐园。

家是心灵的港湾。

参考作文:

家庭的温馨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我们这些扬帆出海的小船最好的归宿;家,是一把大大的伞,有风有雨为我遮为我挡;家,也是一首亘古不变的歌谣,是印在我心中最美的音符。

——题记

我的家没有万贯的资财,也没有舒适的小车和豪华的别墅。

有的只是爸爸那发自肺腑的谆谆教悔;有的只是妈妈那无休止的阵阵唠叨;有的只是我们兄妹三人爽朗的笑声和那股始终洋溢着爱的温馨。

父爱

父亲从不把他的爱表露在外,但我却从言语中感受到了那分深沉的爱。

每次打电话回家,父亲总是三言两语,之后便成了我和母亲的“畅谈”。

但正是有了父亲这几声短暂的问候,我的心中才多了些幸福和温暖,也让我懂得了更多做人的道理。

考试成绩的不如意让我坠入了痛苦的深渊,我在电话这头号啕大哭,父亲在那头耐心地安慰我,让我把痛苦和挫折化作奋进的力量。

每天放下电话,我的心情总是倍感轻松,我觉得,天更蓝了,树更绿了,阳光也更加温暖了……

母爱

母亲的爱不像父亲的爱那样发人深省,也不像老师的爱那样令人铭记于心,但它有着更闪光的一面。

天冷时,是她在耳边不停地嘘寒问暖;生病时,是她寸步不离地守侯在我的身旁;夜深了,是她一次又一次地把踢落的被子重新帮我盖好……一路走来,我无时无刻不是在母亲的细心呵护下度过的。

在我远离家乡的这些日子,不知牵走了母亲多少泪水!

初次出门在外,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彼此之间极少有沟通的语言,我畏缩了,害怕了。

这时,是母亲一句句地鼓励我,让我学会了与人交往,学会了勇敢与坚强。

母亲啊,您为儿子付出的太多太多,您的爱,要我何以为报?

儿女情

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真挚的笑脸,无疑不是儿女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父母将所有的憧憬与希望都寄托在儿女的身上,我绝不能让父母失望,我一定要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的爱,让最美丽的笑容在他们脸上绽放。

是这些爱,将父母和我紧紧地连在一起;是这温馨,让家成了游子心中的天堂。

这里,父母用温暖的手为儿女撑起一方晴空;儿女为他们的行动给父母带来一丝慰藉。

这一首首的爱的乐章奏出了家庭的温馨,你感受到了吗?

满分点评:

本文内容充实,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中心。

采用来题记和小标题的形式,这些小亮点在考场作文中具有引人注目的作用。

三个小标题各自独立,但又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很好地表现了“家庭的温馨”这个主题。

素材选择“以小见大”,文章看似平淡,无大是大非,无曲折的故事情节,都是小作者对真实生活的深入挖掘,能反映生活的本质,具有独特性。

 

沟通

前几天,因母亲打扫房间同时看了她的日记,女儿与她大吵一架。

几天来,两人互不理睬。

这天晚上,女儿想了许多许多,终于提笔给妈妈写了第一封信。

妈妈(因与你吵架,故不称你“老妈”):

您好!

为了我们母女的和平共处,我决定写信和您沟通一下,以表示我深深的歉意(但并不说明上次吵架是您对我错)和无比的严肃。

作为女儿,与您吵架是没有礼貌的,是我不对。

对不起,妈妈(深深鞠躬)。

为了避免今后我们母女再爆发冲突,我想了以下几点,作为我们之间的协定:

1.今后的重要东西(特别是日记),请勿随便翻阅。

如有需要,必须征得我的同意(这点很重要)。

2、以后我若把门关上,请勿随便进入。

进入前先敲门,当听到“comin”时,方可进入。

3.学校考试成绩不要天天询问。

如果考试了,我会主动将成绩汇报给您(这是为了减轻我的心理压力)。

4.在家吃零食,如巧克力、薯片等,请不要阻止。

从自己的形象方面考虑,我不会乱吃东西,我会控制自己。

5.今后我们母女之间要加强沟通,平时要以聊天形式进行沟通,关系恶化时以书信沟通。

祝妈妈身体健康!

女儿

上学前,女儿把信悄悄地放在母亲的书桌上。

放学回家,女儿就看见有一封信平平整整地躺在自己的书桌上,心中窃窃惊喜。

女儿(因吵架不再称你“宝贝”):

看到你的信很亲切,很激动。

针对你提出的五大内容,我也说说我的想法。

1.看你的日记,我不是故意的。

在此说声“对不起”(还真有点不习惯)。

这条我完全

赞同,有需要,我会主动向你说明,与你商量。

2.第二条,我基本同意。

但前提是你不能在里面做影响学习的事。

你进我们房间,也要自觉遵守此款。

3.第三条,我基本同意。

前提是你不得欺骗我们,如违反,则此条无效(这点特别重

要)。

4.零食无益,美丽和零食对女孩子不可兼得。

这一条,我保留自己的意见,但我会改变原来的态度和方式。

5.第五条,我完全同意。

只是为了你好,可以做到(可怜天下父母心)。

祝你学习进步!

母亲

看完信后,女儿高高兴兴敲门进了母亲的房间。

满分点评:

首先,题目扣得紧,这一点特别重要。

开头,迅速点题,交代沟通的原因。

两封信,说明了母女沟通的目的,沟通的内容。

结尾含蓄地暗示了母女沟通的结果,呼应了开头。

全文以沟通为线索,行文自然流畅,不蔓不枝。

其次,表现形式新,主体部分是两封书信,它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结合,信中巧妙地运用了一些夹注,也极有创意。

再次语言自然朴素,又不失风趣。

不会变的是亲情

愤怒地甩门而出后才惊觉,走出这个曾以为是一生避风港的家,偌大的世界竟无我容身之处。

惶惑中,我想起了母亲,迎着黑暗,顶着悲风冷雪,踉跄的我敲开了母亲的门。

穿着母亲的睡衣,依偎在母亲身边,一种久违的温暖与安宁缓缓流遍全身。

“你好久没跟我这么亲了。

”母亲的一句话使我泣不成声。

我就像一只小鸟,翅膀硬了就迫不及待地飞向更为广阔的天空,受到伤害才记起母亲的好。

我愧疚地搂着母亲的腰,儿时的记忆像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亲远在新疆,母亲带着体弱多病的我艰难度日,那时候,我常常会不争气地半夜发起高烧来,母亲就要背我到几里外的诊所看病。

记忆中有一段路是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周围是空旷的农田,偶尔冒出一两个插着白幡的坟头,在黑夜里显得更为阴森恐怖。

也许是感应到了母亲的紧张,每走到此,熟睡的我都会被惊醒。

母亲就唱儿歌、讲故事来分散我的注意力。

我紧紧搂着母亲的脖子,在晃晃悠悠中再次进入梦乡。

看病回来,无论是半夜几点钟,母亲都不睡了,她把温度表一直夹在我的腋下,每隔几分钟拿出来看一下,直到我完全退烧,她悬着的心才稍稍放下。

天刚放亮时,母亲就起来熬米粥,不知过了多久,朦胧中听到有人在耳边轻声唤我,接着感觉自己被轻轻抱起。

我睁开眼,看到母亲一手揽着我端了碗,一手拿着勺子,舀了一勺粥在唇边吹了吹,送到了我的嘴边。

时至今日,我都忘不了那碗粥的味道,更忘不了漆黑的夜里蜷在母亲背上的感觉,那是我童年最依恋的地方。

第一次离家读书,是在百十里之外的寄宿学校。

记得开学那天,母亲细心地帮我打理一切,当她含泪离去后,我所有的坚强顷刻间土崩瓦解,无助的我跑到校园外的围墙下痛哭流涕。

那时,我天天盼着过大星期,回家的行李几天前就收拾妥当。

后来才知道,期待那天的不止我一人——母亲早把我的归期用红笔醒目地圈在挂历上,很早就去赶集,买菜、割肉,做很多我最爱吃的,床铺也晒得暖暖的。

可惜,我那时还不能体会母亲的心情,只想着家里的伙食比学校好,我心里还很不平衡呢。

事实上,母亲一个月不见一点晕腥,才省下了那一天的伙食费。

一旦想起这些,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十恶不赦的罪人,深深的愧疚积在心底形成淤血,至今不散。

随后的我参加工作,为人妻,为人母,一切都那么顺理成章,羽翼渐丰的我只顾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向往的生活,丝毫没有想起去安慰母亲的不舍和痛楚,可宽容的母亲仍一如既往地待我。

我过月子时,十月的天,风已凉得刺骨,不会骑车的母亲早上步行来我家,晚上再离去,三十天没有一天间断。

洗衣做饭、洗尿布、烤尿布、抱孩子、照顾我,母亲忙得像个陀螺,在我整个月子里她没有安安稳稳吃上一顿热饭。

现在想来,让双鬓斑白的母亲如此劳累,如此牵挂,我于心何忍。

为了不让母亲看到我的泪眼,我把自己更深地埋进母亲怀中,小小的心里除了感动与自责,生平第一次懂得了心疼的滋味。

凝聚

无数滴小水珠凝聚起来,欢呼着东流入海;亿万座星辰凝聚起来,撑起夜幕中一片璀璨的星穹。

而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则用他们的关怀,为我凝聚了爱的力量。

清晨的一抹阳光仓促地投向墙壁上鲜红的6月24日,而我睁着朦胧的睡眼往笔袋里塞着考试用具。

心脏卡在嗓子眼里,窗外焦躁的蝉鸣声合着杂乱的心跳,成为了这幅“兵荒马乱”之画面的配乐。

人生中遇到的第一个关隘,我渴望能够顺利通过。

妈妈把昨夜就准备好的早餐推到我面前。

“不吃了。

”我茫然地摇摇头,大脑一片空白。

“吃吧,一定要保证在考场上大脑供血正常。

”妈妈微笑着看着我说,又加了一句,“而且,这里面还有我放的幸运剂呢。

吃了就能考好。

”声音轻巧。

我没再拒绝。

温热的牛奶顺着咽喉缓缓流下,延伸到心底融化开一片淡淡的温暖。

奶奶不知什么时候也出来了,站在餐桌旁边看着我吃东西,收拾用具,半天没有说话。

自始至终奶奶才说了一句:

“别忘带东西,好好考。

”她的声音里略带着一些沙哑,我记得昨夜很晚我出来的时候奶奶的房里仍然亮着灯……一丝不知名的感动慢慢涌出来。

我从中奶奶的声音里听到了莫大的鼓励和信心。

我点点头,感到自己冰冷的手掌里又多了一分气力。

“我爸呢?

”我收拾好书包,问。

“你爸到停车场开车去了,他过会儿要直接把车停到楼下。

”奶奶回答。

餐厅里是一片沉寂,阳光照到餐桌上,妈妈和奶奶都默默地站在我背后看着我。

彼此无言,只有凝聚起来的力量和鼓励慢慢酝酿在空气里,渐渐消除了内心里寒冰一样的紧张和不安。

站在门口的我向身后望去,她们安静地对我微笑,带着几分鼓励,几分沉着。

“用我送你吗?

”妈妈轻声问。

“不用了,有我爸呢。

”我笑着说。

然后餐厅里持续着坚定和沉默,我知道她们正在用这种安静而有力的方式为我凝聚起一片爱的力量,以及走向考场的信心。

爸爸已经将车停在了楼下。

手指触到门把手的刹那,我听到背后传来妈妈温暖的声音:

“你没问题的,好好考,等着听你的好消息。

”那一刻,感动和一种神圣的使命感涌上了心头,我不禁转过头,对妈妈和奶奶绽开了一个笑容,走出门,同时将餐厅中那凝聚着爱的画面烙在心底,阳光温柔而灿烂。

大海的深沉是因为水滴的凝聚;夜空的璀璨是因为有了星辰的凝聚。

而这份凝聚的亲情,则给予我无尽的信心,鼓励着我,感动着我,伴随我勇敢地迈过未来之路,走过那些人生的坎坷。

我走下车,满怀信心地向考场的方向走去,微笑着抬起头。

树叶间筛下的金色阳光,照耀着这个充满了爱的世界。

而我,则将那份凝聚的亲情,悄悄隽藏在心底。

凝聚

夜深人不静。

全因为所有的施爱和被爱,所有的付出和回报都在此时凝聚。

在我久攻一个数学或是物理“堡垒”而不得克,且正欲缴械投降时,一股热烫的气流从桌子底下冲出来,把我的镜片弄得有些模糊。

“干什么呀,你!

”母亲没声响地举动起初总会引起我的小烦,我吵嚷的语气里甚至有些责备。

“这是今天新买的泡脚木桶,试试怎么样!

”母亲做事从来不多做解释,我也已经习惯,任凭她一如既往地麻利地脱了我的袜子、挽起我的裤腿,我保持着原来的坐姿,自然地看着蹲在桌子底下的母亲。

然而她并非教科书或是文学作品中所写的母亲那样老:

她的头发依然是那么乌黑而且亮泽,她的皮肤仍然是那么青春而且富有弹性,她此时正在试水温的手依然还是那样温润而且细腻!

她太年轻了!

我对自己有些不满了!

不一定头上有一根白发了才是母亲,不一定鱼尾纹爬上眼角了才是母亲,也不一定一天到晚只是唠叨的才是母亲,恰恰相反:

此时蹲在桌子底下因为女儿而消耗掉青春的她才更是母亲!

“不能一下子放进去的!

”母亲一手拿着我的脚,一手撩着仍有些烫的水朝我脚心里泼!

痒痒的、暖暖的,熨帖到了身上所有的部位。

热水快乐地在桶中打着旋儿,热气缭绕在桶的周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木头特有的香味儿。

两只脚在母亲的手里被轮换着用水撩着,我很顺从地任由母亲操纵着我的脚,因为这时的木桶属于我们母女,这时的温度是我们母女的温度!

水流如丝缎般包裹着我的双脚,我只觉得一股暖流由脚底直沁心头,一天的酸胀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除了幸福还是幸福。

“舒服吧?

”妈妈仰起头,“要中考了,功课紧、作业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