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90481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docx

九年级化学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导学案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一)

杨成超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现象和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会初步判断一种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2.在实验过程中,学会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3.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

【师生共同探究,总结】: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实质: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本身不变,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运动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

很多同学会把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混淆,其实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而化学变化有(如铜生成铜绿的过程就是化学变化)(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等)

●化学变化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生成。

化学变化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物理变化。

在化学变化过程中通常有发光、放热、也有吸热现象等。

按照原子碰撞理论,分子间发生化学变化是通过碰撞完成的,要完成碰撞发生反应的分子需满足两个条件

(1)具有足够的能量和

(2)正确的取向。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可燃性、毒性、活泼性等)

●化学变化里一定包含物理变化,物理变化里一定没有化学变化。

定义:

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常伴有光、热、气体、沉淀产生或颜色气味改变等表现现象发生,可以参照这些现象来判断有无化学反应发生。

但要注意跟物理变化的区别。

物理变化也常伴有发光(电灯)、放热(摩擦)、放出气体(启开汽水瓶盖)、颜色变化(氧气变成液氧)、产生沉淀物等,只是没有新物质生成,这是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化学变化(chemicalchange)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

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

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

●从微观上可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没有变化,仅仅是原子与原子之间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

例如对于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就是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可以利用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法来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制取新的物质。

●燃烧必然伴随发光、放热的现象,但是不一定有火焰。

  如果是可燃性气体燃烧,就会产生火焰,

  如: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的燃烧,硫磺和蜡烛在燃烧时会产生硫蒸气和石蜡蒸气,也有火焰;

但是木炭在燃烧过程中始终是固态,不能产生可燃性蒸气,所以没有火焰。

燃烧不一定都有火焰

可燃物燃烧时之所以有火焰,那是因为可燃性气体在燃烧,例如氢气、一氧化碳燃烧时都有火焰。

木材燃烧时,烈火熊熊,因为木材燃烧时能挥发出可燃性气体。

酒精、汽油燃烧时也有火焰、因为酒精、汽油燃烧时,也能挥发出大量的可燃性气体。

而细铁丝在纯氧里燃烧时就没有火焰,因为它不能挥发出可燃性的气体。

木材干馏以后制得的木炭,燃烧时只发红光,没有火焰,因为木材在干馏过程中,可燃性气体跑掉了。

光是一种能量,有发热现象的一般就有光,所以燃烧一般都有光。

只有气体燃烧才有火焰,有的固体燃烧看起来也有火焰,其实那时固体气化后燃烧的结果,本质上还是气体的燃烧

●爆炸较复杂,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由于燃烧放热散不掉,在有限空间内体积膨胀产生的爆炸,它是化学变化,

  例如:

H2与O2混合点燃爆炸,爆竹爆炸等;

  另一种是由于气压引起的爆炸,

  例如:

气球爆炸,轮胎爆炸等,是物理变化。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可通过反应条件判断。

“点燃”为放热;“高温”为吸热。

●物质的基本三态变化,并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出来,所以属于物理变化。

铁水铸成铁锅,NaOH等无机盐、碱的潮解,冰的融化,研碎胆矾等。

查找浏览了相关资料我们还知道: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变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因为它变成了另外一种单质。

但也有些同素异形体的转化是物理变化,如单斜硫和斜方硫。

物理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变、组成不变、化学性质也不变。

这类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的聚集状态(间隔距离、运动速度等)发生了改变,导致物质的外形或状态随之改变。

●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做化学反应。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现象:

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实质的理解

物质的变化形式实质上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发生变化的宏观表现,在微观上,化学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发生了变化,而物理变化的实质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粒子之间的间隔有所变化。

●物理变化的三种常见形式:

(1)状态(固、液、气)的改变;

(2)形状的改变;(3)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特征

没有生成新物质

生成新物质

伴随的现象

只有外形、状态发生变化

有时可能有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一种或多种现象出现。

实质

物质的组成、结构没有变化

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

联系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物理变化,而在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中不会发生化学变化。

●试管

1、普通试管可以直接加热。

装溶液时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2,加热时不超过试管的1/3。

加热时必须用试管夹,夹在接近试管口部位。

加热时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在试管底部加热,并不断移动试管。

这时应将试管倾斜约45°,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

2、主要用途:

(1)盛取液体或固体试剂;  

(2)加热少量固体或液体;  (3)制取少量气体反应器;

(4)收集少量气体用;  (5)溶解少量气体、液体或固体的溶质。

3、使用注意事项:

(1)盛取液体时容积不超过其容积的1/3;

(2)加热使用试管夹、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加热盛有固体的试管时,管口稍向下倾斜约45°;(3)受热要均匀,以免暴沸或试管炸裂;

(4)加热后不能骤冷,防止破裂。

(5)加热时要预热,防止试管骤热而爆裂。

(6)加热时要保持试管外壁没有水珠,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爆裂。

(7)加热后不能在试管未冷却至室温时就洗涤试管。

●铁架台

铁架台用于固定和支持各种仪器,铁圈可代替漏斗架使用。

一般常用于过滤、加热等实验操作。

是实验中使用最广泛的仪器之一。

常与酒精灯配合使用。

●胆矾

五水硫酸铜也被称作硫酸铜晶体。

俗称蓝矾、胆矾或铜矾。

具有催吐,祛腐,解毒;

五水硫酸铜,化学式为CuSO₄·5H₂O(是纯净物),为蓝色晶体,其分子式的量为249.68。

是无水硫酸铜吸水后形成的。

五水硫酸铜在常温常压下很稳定,不潮解,在干燥空气中会逐渐风化,加热至45℃时失去二分子结晶水,110℃时失去四分子结晶水,称作一水硫酸铜。

200℃时失去全部结晶水而成无水物。

无水物也易吸水转变为五水硫酸铜。

无水硫酸铜(白色或灰白色粉末)吸水后反应生成五水硫酸铜(蓝色),常利用这一特性来检验某些液态有机物中是否含有微量水分。

二者注意区分。

将五水硫酸铜加热至650℃高温,可分解为黑色氧化铜、二氧化硫及氧气(或三氧化硫)。

 

胆矾是天然的含水硫酸铜,是分布很广的一种硫酸盐矿物。

它是铜的硫化物被氧分解后形成的次生矿物。

胆矾产于铜矿床的氧化带,也经常出现在矿井的巷道内壁和支柱上,这是由矿井中的水结晶而成的。

胆矾的晶体成板状或短柱状,这些晶体集合在一起则呈粒状、块状、纤维状、钟乳状、皮壳状等。

它们具有漂亮的蓝色,但如果暴露在干燥的空气中会由于失去水而变成不透明的浅绿白色粉末。

同时胆矾极易溶于水。

胆矾是颜料、电池、杀虫剂、木材防腐等方面的化工原料。

●氢氧化铜

蓝色或蓝绿色凝胶或淡蓝色结晶粉末,难溶于水,微显两性,溶于酸、氨水和氰化钠,受热至60-80℃变暗,温度再高分解为黑色氧化铜和水

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取氢氧化铜

实验室使用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过滤制取氢氧化铜和硫酸钠(产生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如下:

 CuSO4+2NaOH====Na2SO4+Cu(OH)2↓氢氧化钠与硫酸铜混合

●石灰石

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

石灰和石灰石大量用做建筑材料,也是许多工业的重要原料。

石灰石可直接加工成石料和烧制成生石灰。

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CaO,一般呈块状,纯的为白色,含有杂质时为淡灰色或淡黄色。

生石灰吸潮或加水就成为消石灰,消石灰也叫熟石灰,它的主要成分是Ca(OH)2。

熟石灰经调配成石灰浆、石灰膏、石灰砂浆等,用作涂装材料和砖瓦粘合剂。

水溶性:

几乎不溶于水在含有铵盐或三氧化二铁的水中溶解,不溶于醇。

状态:

白色粉末。

无臭、无味。

露置空气中无反应,不溶于醇。

性质:

遇稀醋酸、稀盐酸、稀硝酸发生泡沸,并溶解。

高温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

●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指氢氧化钙稀溶液,浑浊石灰水则指碳酸钙和氢氧化钙的水溶液。

澄清石灰水:

溶质为Ca(OH)2,溶剂为H2O。

石灰水:

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氢氧化钙[CaCO3,Ca(OH)2],水(由澄清石灰水发生Ca(OH)2+CO2==CaCO3↓+H2O制得)。

二氧化碳浸入水中,生成了碳酸氢根离子,碳酸氢根离子少量的分解为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了碳酸钙,碳酸钙是不溶于水的固体,于是石灰水变浑浊。

而继续加入二氧化碳,则又会发现石灰水又变得澄清。

反应为:

CaCO3+H2O+CO2=Ca(HCO3)2

●大理石

大理石主要由方解石、石灰石、蛇纹石和白云石组成。

其主要成分以碳酸钙为主,约占50%以上。

其他还有碳酸镁、氧化钙、氧化锰及二氧化硅等

【提高练习】: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B.水变成冰C.菜刀生锈D.汽油挥发

2.下列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铜器生锈B.粮食酿酒C.冰雪融化D.食醋除垢

3.下列变化中,与其它三种有本质区别的一种是

A.汽油燃烧B.食物霉变C.煤气中D.酒精挥发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云雾消散        B.滴水成冰       C.铁杵磨针      D.蜡炬成灰

5.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B.牛奶变酸C.铁锅生锈D.氢气燃烧

6.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改良酸性土壤B.积雪渐渐融化C.粮食用来酿酒D.食醋除去水垢

7.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B.水分蒸发C.烟花燃放D.粮食酿酒

【追击训练】1、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干冰升华钢铁生锈B、牛奶变酸矿石粉碎

C、酒精挥发石油蒸馏D、光合作用蜡烛融化

2、下列语句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石B、积沙成塔C、曾青得铁则为铜D、铁杵磨成针

3、下列成语所描述的变化与对该变化的判断不符合的是()

A、沙里淘金物理变化B、滴水穿石物理变化

C、百炼成钢化学变化D、火树银花化学变化

4、古诗词是古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

下列诗词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5、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了震惊世界的海啸,在海啸灾难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树木折断B、房屋倒塌C、铁轨生锈D、道路冲毁

6、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液化气燃烧B、面粉发酵C、把土豆切成丝D、菜刀生锈

7、化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生产资料,下面的做法中,利用了化学变化的是()

A、海员蒸馏海水获取淡水B、工匠融化玻璃吹制各种玻璃

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氮气

D、大棚蔬菜生产施用二氧化碳气体提高产量

8、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

9、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

10、下列物质敞在空气中所发生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碳铵消失B、盐酸减少C、烧碱增多D、铁片增重

1、(11•北京)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矿石粉粹B.纸张燃烧C.酒精挥发D.冰雪融化

2、(11•天津)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汽油挥发C.湿衣晾干D.木柴燃烧

3、(11•上海)常见的实验只是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墨水中的色素B.氢气燃烧

C.无水硫酸铜检验水D.稀盐酸除铁锈

4、(07•重庆)下列工艺制作过程中包含了化学变化的是()

A.红纸剪成窗花B.泥土烧成瓷器C.冰块制成冰雕D.木板制成模型飞机

5、(08•重庆)节日里的下列景象伴随有化学变化的是()

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

C.变化无穷的音乐喷泉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

6、(09•重庆)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

A.木柴劈成块B.西瓜榨成汁C.残雪化成水D.高粱酿成酒

7、(10•重庆)下列变化中没有生成新物质的是()

A.燃放烟花B.食物腐烂C.剪贴窗花D.钢铁生锈

8、(11•重庆)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

9、(11•江西)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

10、(11•南京)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化学性质相关的是()

A.用铜制电线B.用石墨制笔芯C.用活性碳净化水D.用盐酸除锈

11、(11•河北)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拧干衣服B.写粉笔字C.燃放烟花D.粉碎废纸

12、(11•河南)在生活中发生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食物腐烂C.汽油挥发D.石蜡熔化

13、(11•山西)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粮食酿酒C.工业炼铁D.火箭点火

14、(11•山西)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医疗急救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铜、铝用于制作导线D.汽油用于衣服除油

15、(11•武汉)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冰雪融化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D.分离液态空气

16、(11•黄冈)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吸附冰箱的异味B.干冰汽化C.点燃蜡烛D.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

17、(11•长沙)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其中一种变化与其余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

A.酒精挥发B.铁棒磨成针C.食品腐烂D.花香四溢

18、(11•广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浓盐酸挥发,形成白雾B.干冰升华形成白雾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烟D.加热水到沸腾,产生水蒸气

19、(11•兰州)下列生活中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粉笔折断C.纸张燃烧D.车胎爆炸

20、(11•哈尔滨)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活性炭净水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霓虹灯发光D.水的电解

21、(11•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制冰块B.菠萝榨汁C.食物腐烂D.蔗糖溶解

22、(11•乌鲁木齐)下列变化中,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蜡烛燃烧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C.粮食酿酒D.铜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在0℃时结冰B.煤气燃烧C.铁熔成铁水D.瓷碗破碎

2.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密度B.可燃性C.沸点D.熔点

3.下列铁的性质叙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A.铁能传热.导电B.铁能与酸反应生成H2

C.铁生锈D.细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

7.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A.铁锅生锈,液化石油气燃烧B.冰融化成水,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

C.汽油挥发,暖水瓶胆爆炸D.火药爆炸,碘的升华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具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

B.化学变化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C.炉爆炸和煤气罐爆炸都是化学变化

D.没有明显现象的变化就不是化学变化

9.把某种金属用小刀轻轻切下一小块,用镊子夹取放入盛水的小烧杯中,可看到金属与水发生了剧烈的反就并放出大量的热,而本身熔成银白色的小球浮在水面上,试根据以上叙述,推测该金属的性质:

①硬度②密度③熔点

④状态⑤颜色⑥化学性质

1000ml=cm3=m3

1Lcm3=mL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下列现象那些是化学变化?

哪些是物理变化?

A.铁熔成铁水。

B.冰块直接升华成气体。

C.石蜡融化。

D.成都公交车自燃。

E.铁生锈。

F.打碎玻璃杯。

G.晒干衣服。

H.气球爆炸。

I.牛奶变质。

3.请你为什么说点燃的蜡烛既有化学变化有物理变化?

请思考出空气有哪些物理性质?

水有哪些物理性质?

4.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放出能量B.电灯通电发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电能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热量

5.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A.是否发光发热B.是否有气体放出

C.是否颜色改变D.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6.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7.A.水结成冰B.纸张燃烧C.玻璃破碎D.汽油挥发

8.2、下列现象与其他三种变化不同的是()

9.A.干冰升华B.电灯发光C.矿石粉碎D.粮食酿酒

10.3、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11.A.车胎爆炸B.钢铁生锈C.粉笔折断D.木材制成桌椅

12.4、我们的祖国有着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古诗句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13.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4.C.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D.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5.5、人类的生活需要热量,下列热量中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16.A.物质间相互摩擦产生的热量B.太阳能热水器中的水所吸收的热量

17.C.煤燃烧放出的热量D.白炽灯的灯泡通电放出的热量

18.6、“白色污染”通常指的是()

19.A.冶炼厂的白色粉末B.塑料垃圾C.白色涂料D.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20.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21.A.锌粒与稀盐酸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

22.B.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23.C.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24.D.无色酚酞试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