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琵琶行.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47006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6.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4琵琶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4琵琶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4琵琶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4琵琶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4琵琶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4琵琶行.docx

《4琵琶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琵琶行.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4琵琶行.docx

4琵琶行

琵琶行(节选)

【教学目的】:

1.领悟诗人用诗歌如何表现琵琶弹奏的技巧。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3.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顺畅地诵读全诗并背诵,诵读入境,感知诗意;潜心涵泳,体味情感。

2.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教学课时】: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谁能说出一些古代与音乐有关的故事?

《诗经》:

“琴瑟友之,钟鼓乐之。

”高渐离易水送别荆轲。

俞伯牙钟子期高山流水的故事。

司马相如向卓文君求爱弹奏《凤求凰》:

“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皇,有一艳女在此堂,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由交接为鸳鸯。

”稽康悲奏《广陵散》。

《西厢记》莺莺听张生弹琴:

“其声壮,似铁骑刀枪冗冗;其声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声高,似风清月朗鹤唳空;其声低,似听儿女语,小窗中,喁喁。

他那里思不穷,我这里意已通,娇鸾雏凤失雌雄。

他曲未终,我意转浓,争奈伯劳飞燕各西东,尽在不言。

”《红楼梦》第八十六回“寄闲情淑女解琴书”黛玉论琴:

“琴者,禁也。

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

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气血和平,才能与神合灵,与道合妙。

所以古人说‘知音难遇’。

若无知音,宁可独对着那清风明月,苍松怪石,野猿老鹤,抚弄一番,以寄兴趣,方为不负了这琴。

……”《三国演义》诸葛亮演空城计时焚香弹琴以示其闲静而惑乱司马懿。

金庸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中也有刘正风与魔教长老琴箫合奏而为知己的故事。

马志远曾据《琵琶行》作《江州司马青衫泪》杂居。

叙述白居易和裴兴奴恋爱故事。

二、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

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

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

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写下了以《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讽喻诗”。

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

著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一卷,今存书近三千首。

2.简介写作背景

白居易任左拾遗官职后,由于得罪了官僚及皇帝,43岁被改职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宰相武元衡上朝时被地方军阀派人刺死,白居易认为是国辱,上书请求捕贼。

一些权臣早因为他的政治讽喻诗而仇恨他,便给他加上了越职奏事的罪名,先被贬为江州刺史,又被贬为江州司马,《琵琶行》就写于第二年秋天。

诗人正是借琵琶女的遭遇共鸣自身天涯沦落的不幸。

这首叙事诗,主要记叙白居易贬谪江州时,在一个萧瑟的秋夜,送客浔阳江头,偶逢琵琶女,从其苦难的身世联想到自己政治上的坎坷失意,顿时触发了天涯沦落的痛苦心境,悲怆之意油然而生,他饱蘸满腹辛酸之泪,尽情倾述悲愤之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琵琶行》。

诗一问世,即广为传送,远扬塞外,直至今天,虽历时千载,仍传不衰。

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就修建了琵琶亭。

于是琵琶亭永远的记载了白居易和琵琶女之间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浔阳江水又将这个美丽的故事千古的流传下来。

现在我们学习这篇课文。

《琵琶行》是一首七言长篇叙事诗,继承了汉乐府叙事诗的传统,是初唐以来七言歌行的代表作,带有很强的抒情性。

由于叙事与感情的结合,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优美动人,可以说是我国古典叙事诗又一新的高峰,在诗人生前,就被广为传诵,所谓“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歌唱《琵琶行》。

”时至今日,千百年过去了,但仍然感人肺腑。

3.本文属于乐府诗,简介乐府:

乐府本是汉武帝刘彻开始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关,任务是制定乐谱、采集歌词、训练乐工,以备朝廷举行祭祀,召开宴会或举行其他仪式时演奏。

另外,还有一项任务就是采集民歌,供统治阶级“观风俗”。

后来其含义有了变化,指一种合乐的诗歌,即“乐府诗”,简称“乐府”。

乐府诗有广狭两种意义:

狭义的指汉以下入乐的诗,它包括文人创作的和采自民间的;广义的包括词曲和没有入乐而袭用乐府旧题,或摹仿乐府诗体裁的作品。

这首诗属于后者。

4.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行,又叫“歌行”,它源于汉魏乐府,是乐府名曲之一。

篇幅较长,句式灵活,平仄不拘,用韵富于变化,可多次换韵。

三、提问讲述

1.“沦落”的具体含义?

2.白居易: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什么使素不相识、萍水相逢的诗人和琵琶女联系在一起?

音乐(琵琶声),音乐是沟通诗人与琵琶女情感的桥梁。

一个独守空船,借乐诉怨;一个送客江头,有酒无乐。

一个善弹,一个善听,演绎出一出千古传诵的知音故事。

这正如浔阳楼楹联所言:

枫叶四弦秋,枨(chéng,触动)触天涯迁谪恨;

浔阳千尺水,句(gōu,勾)留江上别离情。

3.根据原诗文相关诗句,感受“沦落”之情。

1)原诗小序与第三节,讲述了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

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

而今:

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

京倡商妇怨

2)原诗小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讲述了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

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而今:

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

京官谪官恨

3)共鸣点

同忆京城,天涯人对天涯人;

同叹年华付流水,苦情人对苦情人;

同感处境悲凉,断肠人对断肠人;

同滴辛酸泪,流泪人对流泪人;

同泄音乐情,知音人对知音人;

同望天涯明月,寂寞人对寂寞人……

四、指导朗读

1.教师范读,注意读音。

浔阳(xún)荻花(dí)枫叶(fēng)瑟瑟(sè)拨弦(xián)掩抑(yì)

声声思(sì)捻(niǎn)抹(mǒ)霓裳(nícháng)间关(jiān)幽咽(yè)

冷涩(sè)乍(zhà)迸(bèng)帛(bó)舫(fǎng)秋月白(bó)

2.听配乐朗读。

3.导读《琵琶行》(见附导读)

(1)初读,

要求a、正确发音、断句、体会其于诗句中抒发的感情。

b、着重体会诗人对音乐描写的段落。

(2)再读“转轴拨弦三两声——四弦一声如裂帛”一段。

(3)三读理清诗歌的叙事思路。

4.品读

5.指名朗读。

6.齐读。

五、设疑自探

要求学生阅读课文提出问题,可能提出很多问题教师在学生设疑的基础上,归纳出以下的问题:

1.《琵琶行》是一首叙事诗,叙了什么事?

2.通过叙事塑造了哪几个人物形象?

共同点?

3.概括各段大意。

六、解疑合探

学生自行解决上面的问题,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1.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江边,巧遇琵琶女之事。

2.琵琶女和诗人自己。

“同是天涯沦落人”。

3.把握梳理课文内容结构。

节选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

江东送客(浔阳——江浸月)。

第二部分:

江上聆曲(邀见歌女;演奏名曲;听者陶醉)。

七、熟读背诵

八、课堂小结:

检查背诵。

九、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琵琶女白居易

京倡京官

商妇——音乐——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四、作业:

朗读并翻译。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二、范读全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

三、简单翻译节选部分

秋夜我到浔阳江头送一位归客,冷风吹着枫叶和芦花秋声瑟瑟。

我下马和客人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要饮却无助兴的管弦。

酒喝得不痛快更伤心将要分别,临别时夜茫茫江水倒映着明月。

忽听得江面上传来琵琶清脆声;我忘却了回归客人也不想动身。

循身轻轻探问弹琵琶的是何人?

琵琶停了许久却迟迟没有动静。

我们移船靠近邀请她出来相见;叫下人添酒回灯重新摆起酒宴。

千呼万唤她才羞答答地走出来,还怀抱琵琶半遮着羞涩的脸面。

转紧琴轴拨动琴弦试弹了几声;尚未成曲调那形态就非常有情。

弦弦凄楚悲切声音隐含着沉思;似乎在诉说着她平生的不得志;

她低着头随手连续地弹个不停;用琴声把心中无限的往事说尽。

轻轻抚拢慢慢捻滑抹了又加挑;初弹霓裳羽衣曲接着再弹六幺。

大弦浑宏悠长嘈嘈如暴风骤雨;小弦和缓幽细切切如有人私语。

嘈嘈声切切声互为交错地弹奏;就象大珠小珠一串串掉落玉盘。

清脆如黄莺在花丛下婉转鸣唱;幽咽就象清泉在沙滩底下流淌。

好象水泉冷涩琵琶声开始凝结,凝结而不通畅声音渐渐地中断。

象另有一种愁思幽恨暗暗滋生;此时闷闷无声却比有声更动人。

突然间好象银瓶撞破水浆四溅;又好象铁甲骑兵撕杀刀枪齐鸣。

一曲终了她对准琴弦中心划拨;四弦一声轰鸣好象撕裂了布帛。

东船西舫人们都静悄悄地聆听;只见江心之中映着白白秋月影

四、赏析第一部分:

浔阳江边闻琵琶。

提问:

第一段在全诗中有何作用?

点拨:

“浔阳江头夜送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再用“枫叶获花秋瑟瑟”叙述秋夜江边送客时的环境,秋夜江边,枫叶、荻花,色调暗淡,“瑟瑟”二字点情,景物成了溢满悲凉情感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令人顿觉秋凉袭来,渲染了送别时人物凄凉愁惨的心情和一种悲凉诉气氛,为全诗定下了基调。

“主人”四句,写饯别时的凄凉情景。

“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一个“惨”字点出了凄凉环境,也暗示沦落。

“别时茫茫江浸月”叙述别时的情景。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无不弥散着作者的离愁别绪,仿佛作者的心情融化其中。

借江边月影,烘托出主客相对无言,黯然神伤的心情。

点染出哀伤之别。

同时为水上琵琶声的出现准备好氛围。

“忽闻”两句对忽然传来的琵琶声悠然神往,从感情上由忧转喜,引起下文。

五、第二部分是重点精彩诗节,浓墨重彩地描写了琵琶女的出场、弹奏情形和乐声变化。

1.找出描写琵琶女出场的名句,体会琵琶女的形象特征。

琵琶女出场,举止端庄,神态含羞,似有满腹辛酸心事。

2.诵读描写弹奏情形的诗句。

3.鉴赏具体描写乐声的诗句:

我们是否能够从琵琶曲调的起伏变化中,捕捉到琵琶女情感和生活变化的轨迹呢?

[明确]整个曲调可以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是“前奏曲”: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浔阳江边,风寒月冷,琵琶女独守空船,孤单凄凉。

所以其出场弹奏时旋律低沉抑郁。

而白居易则是一个听曲的高手,他通过听琵琶女的演奏,由琵琶女的遭遇联想到自己遭贬,心情十分低落,因而最后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慨,所以这两句写出了漂泊流浪之恨,写得特别入神。

强烈的生活反差又自然勾起她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于是音乐进入第二乐章。

第二乐章“欢乐曲”: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这时欢快明朗、清脆悦耳的琵琶声,忽高忽低,交织起起伏生动的乐章,唱出了琵琶女火红的青年时代。

青年时代的她,可谓色艺超群,名噪京华,“五陵年少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成功的荣誉与醉酒欢歌构成她生活的全部。

这一切怎不令她留念,故而旋律一转为清脆圆润、轻快舒徐。

而“大珠小珠落玉盘”更如往日盈盈笑语,让人过耳不忘。

然而,好景不长,时光不再。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女“年长色衰”,生活变故,门庭冷落。

迫于生计,她“老大嫁作商人妇”。

回忆到这儿,琵琶女怎不肝肠寸断?

所以旋律又进入第三乐章。

第三乐章“沉思曲”:

“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旋律变得“冷涩”“凝绝”,音乐之声“暂歇”(由于心情沉痛,越来越低沉,以至于停顿),命运的变化使此时的琵琶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

最后一乐章是“悲愤曲”: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这段音乐情绪高涨起来,绝非柳暗花明,重见天日,而是以刚劲急促、震撼人心的节奏,表达琵琶女对命运的不平之感与愤懑之情。

琵琶女受伤的心灵本渴望爱情的抚慰,但薄情的丈夫“重利轻离别”,让她时常空船独守。

这现实更使她痛不欲生,悔恨交加,故而音乐之声如“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高亢激越的旋律正是她对世人重色轻才和丈夫重利寡情的愤怒控诉。

收拨一划,“四弦一声如裂帛”(帛裂也是心碎),这是琵琶女的心的碎裂,愤激的哀号,也是诗人被贬九江之后,他的伟大抱负被撕裂,是愤激的哀号。

总之,诗人不但写出了琵琶女音乐技艺的高超,而且通过乐曲的变化,表达出演奏者内心情感的起伏变化(也和诗人的遭遇有相通之处,作者深深领悟其中的感情),让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正如诗人所云:

“我闻琵琶已叹息。

”悲愤的曲调,令普天下伤心人闻声一哭!

白居易和琵琶女,一个笔下写忧怨,一个弦上弹忧怨,他们都有一样的愁怨,诗人用湿漉漉的诗行写出了用湿漉漉的眼泪浸泡得湿漉漉的心。

4.“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何作用?

白描的景致衬托琴声的凄惋,无尽的怅然。

它给我们(造成了)一种视觉和听觉的美感:

琵琶女的演奏停息了,东船西舫悄然无声,这是美妙绝伦的琵琶声引人入胜,引发了每一个人内心的郁闷和苦痛的结果;在茫茫的江水上,江面微波荡漾,落花慢慢漂流,只看到倒映在水中的明月,它盛满忧愁,弥漫着凉意,将人们引入一个凄清和悲凉的意境。

它渲染了当时凄清的气氛又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余音绕梁的感觉。

5.读了这一段,你能想到当时是怎样的社会现实?

尘世太污浊、黑暗,诗人(包括如诗人一样的有志之士)报国无门,请缨无路,他只能在诗歌世界成为士大夫。

凭他的才华,他本来应该是这个尘世王国中的一个宠儿,结果却成了尘世的遗弃儿。

他满怀的愁怨,就算是甘醇的杜康酒也化解不了,诗人的命运是苦楚的,即使醉了也不能一醉方休而沉醉千年,醒来后又只能继续走他飘泊的人生路。

6.找出通过写演奏者动作神态、描写音乐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

“转轴拨弦”是弹奏前试弦调音的动作。

“低眉信手续续弹”是弹奏的神态。

“拢”、“捻”、“抹”、“挑”和“收拨”、“画”是弹奏时的指法,如此细腻地描写动作神态,交代了音乐的层次,从而更好地引导读者领会音乐,也表现了歌女技艺的熟练高超和作者高度的音乐修养。

六、景物描写

诗歌往往少不了风物的描写,同样,本诗歌前后贯穿了几处风物描写的文字。

这些风物有什么作用呢?

[明确]篇首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了江东送客时的环境。

秋夜的江水、枫叶、荻花,构成清晰如画的意境,令人顿感秋凉袭身,曲曲传达出诗人凄凉愁惨的心情,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景中含情。

茫茫江水,溶溶月色,无不弥散着诗人的离愁别绪,仿佛诗人的心情融化其中,与自然风物有了感应。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

音乐结束,但其感情仍在扩散,一直渗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为音乐中的感情所打动。

情景交融,烘托了音乐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

总之,一枝一叶总关情。

诗歌中的风物成了溢满感情的意象,叠加在一起,使《琵琶行》整个诗境恍若沉浸在浔阳江头那一派忧郁的月光里,凄美哀人。

板书设计

(一):

琵琶行(节选)白居易

琵琶声——尽诉心中悲悱情

第一乐章“前奏曲”

第二乐章“欢乐曲”

第三乐章“沉思曲”

第四乐章“悲愤曲”

风物意——一枝一叶总关情

“枫叶荻花秋瑟瑟”,叙述江东送客时的环境——凄凉愁惨

“别时茫茫奖浸月”,叙述别时景象,——离愁别绪

“唯见江心秋月白”,写音乐结束时寂静的环境——情景交融

板书设计

(二)

调弦校音,情随声出(序曲)

演奏名曲,倾诉悲情(总写)

珠落玉盘,急切愉悦(第一乐段)

演奏琵琶曲幽咽凝绝,幽愁暗恨(第二乐段)

铁骑突出,激越雄壮(第三乐段)

曲终收拨,戛然而止(曲终)

江心月白,余韵无穷(魅力)

第三课时

一、检查复习

二、作者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

这些手法有何好处?

1.比喻(找出比喻句并分析各比喻句描摹出了音乐的什么特点?

并分析比喻描写的好处。

附:

[奥地利]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

对音乐作品的一切富有幻想力的描写、性格刻画和解释性的说明,都是比喻性的。

大弦嘈嘈如急雨(粗重急促)

小弦切切如私语(亲切细柔)(轻柔尖细、委婉缠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错落有致、清脆圆润)

间关莺语花底滑(婉转优美)(悠扬婉转、悦耳动听)

幽咽泉流冰下难(低沉凝涩)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激越雄壮、高亢激昂)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凄厉)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这里写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D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好处:

把抽象无形的音乐变成形象可感的实体。

诗人成功地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不仅调动了读者的听觉和视觉,而且能激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叠词和联绵词:

叠词:

弦弦、声声、续续、嘈嘈、切切

联绵词:

间关(叠韵)、幽咽(双声)

好处使音节悦耳动听。

3.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

①正面描摹: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②侧面烘托:

东船西舫悄无言,惟见江心秋月白。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好处写听众的反映,突出了琵琶曲感人的艺术效果。

4.情曲交融:

以听者的感受衬托音乐的声情并茂。

琵琶曲如此感人,除了琵琶女弹奏之技艺高超之外,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感情。

琵琶女是带着感情了弹奏的,而诗人也是带着感情来听、来描摹的。

(找出有关感情的诗句):

琵琶女以情演曲:

“未成曲调先有情”、“似诉平生不得志”、“说尽心中无限事”。

诗人以情绘声: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相似的身世遭遇使然: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所以,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也是本诗描摹音乐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附:

说一句题外话,古人有的责备白居易不该于谪居中夜入离妇之船,认为有违礼法。

我们倒认为,白居易能冲破封建的等级观念,平等地看待一个地位卑贱的琵琶女,将自己的仕途坎坷同她的昔为倡家女、今为商人妇的遭遇作类比,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我国古代诗人虽有自比美人芳草的传统,但大都比的是纯洁的少女或者高尚的贵妇,自比歌伎是较少见的。

三、小结:

描写特色:

A.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

B.巧用拟声词和叠词;

C.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

D.带着感情去描摹音乐。

四、小结:

一千多年前,一个文人骚客,一个天涯歌女,因为音乐,让他们演绎了一曲千古不衰的知音绝唱,在这个不朽的夜晚,浔阳江的悠悠江水,瑟瑟秋风,清冷的月光,飘飞的荻花,永远记住了这个美丽而忧伤的故事——诗人白居易也在这个不朽的夜晚,踏着湿漉漉的诗行,平平仄仄地走着,一路洒下两行滚烫的泪水,沾湿了历史的脸庞,永远都无法抹去。

六、作业:

课后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比喻特征变化

如急雨粗重急骤

如私语幽细委婉急促——愉悦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莺语花底宛转流畅

泉流冰下阻塞压抑轻快——停顿

冰泉冷涩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

铁骑突出高亢雄壮爆发——高昂

如裂帛短促急迫戛然而止

课后小记:

附:

《琵琶行》朗读指导

浔言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以叙事口气读这几句,没有悲凉的感觉,只有到“举酒欲饮”之后略停,“无管弦”三字要读出遗憾的语气。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这两句承上面,读出一种失落感。

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

这里语气突转,略快,读出惊喜。

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弹者谁要读出疑问的语气,欲语迟则须语气凝重;重开宴一句有兴致重回的感觉,略有喜色;千呼万唤要强调,重,慢;半遮面,略轻,慢,有羞涩感。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三两声读得要有跳动感,接下来一句则是要读出感慨。

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

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这几句是描述的语气,告诉人家当时的情形,语气长而平和,你平时要说这几句话什么语气就是什么语气。

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

这几句最叫功夫。

前面两句用语气模仿动作产生的声音,但不可以失了诗本身的节奏,注意裳和么的发音;大弦一句重而急,小弦一句轻而缓;接下来的两句你也来个轻重缓急错杂,落玉盘要轻脆圆润;花底滑轻高,水下滩低缓。

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渐歇。

重缓,后句个字顿动,音断而意不断,给人水流艰难停顿的感觉。

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叹息的语气,句后略长停顿。

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喷薄而出,激越雄壮,高亢激越。

突然,加急,读得要猛烈,句尾语气急收。

记住,发力要突然,听的就是这几句。

嘎然而止,思之不及,又思之切切。

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突然变缓,慢悠悠的语气送出这两句,我象电影的空镜头一样,描写静态,要有为电影配话外音的感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