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4554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docx

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

2021年高考文言文一轮复习:

“准确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提升练

一、【2020·天津一中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大讷①,字敬叔。

县人周恭肃王元俨②之十世孙也。

起家译曹掾,调泉州录事。

大盗起,宁都泉之无赖男子啸众应之,遂谋来攻城。

大讷作栅以御其冲,盗为引去。

迁兴化录事,转龙溪尹。

俗尚鬼,垒石作祠,以奉紫衣神,黠民将为奸利,必牲犬以祭。

大讷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

庭县多山畲洞獠,官稍侵之,辄弄兵暴掠,至烦。

大将出屯,经年不解,大讷调御得其术,服从如良民。

邑大姓怙势杀人,郡守受其财出之。

大讷抱案诣府,历指其奸。

守怒,阴中以他罪,大讷略无所慑。

俄迁永嘉,永嘉计口赋盐,民以为病,大讷建请令富商转售之瑞安。

猾吏伪为官书,诬平民盗贩,民自杀者三人。

府下大讷讯之,大讷徙之临汀。

州城枕大江,水暴,岸善崩。

大讷列植巨木,先以萁芒杀浪势,然后实土,以石甃之,岸凡数千尺得不坏。

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

乡饮酒之礼久废,大讷讲而行之,宾主就位,献酬有节,揖拜有容,观者叹悦。

在官二年,告老解印绶而归,时至正八年夏六月也。

大讷性刚直,不惮大吏,屡典剧县,皆有能声,卒胥无敢出乡。

宿猾元豪亦相告远遁,数平反冤狱,民为立生祠。

或以事如远乡,父老携子弟聚观曰:

“此赵侯也!

”其为人爱慕如此。

大讷同时,有金德润君泽者,亦县人,由湖南廉访司掾,历官至嘉兴推官,亦以政事称果毅有为,议者谓不如大讷云。

赞曰,丈夫之以功名自见者,岂必藉祖父之势战?

藉祖父之势而成者,世岂无之?

终不足谓之丈夫,必也。

奋自布衣,卓然有立,小或作州牧,大或闻国政,使德泽简在人心,声闻流于后世,然后始无愧于斯名,善矣哉!

小或作州牧,大或闻国政,使德泽简在人心,声闻流于后世,然后始无愧于斯名,善矣哉!

(选自[明]宋濂《浦阳人物记》)

[注]①赵大讷,元朝人。

②周恭肃王元俨。

指宋太宗赵匡义的第八子赵元俨,封周王,谥恭肃。

11.文中加点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盗为引去引:

拉,牵引B.辄弄兵暴掠,至烦烦:

频繁

C.民以为病病:

困顿不堪D.或以事如远乡如:

去,往

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大讷作栅以御其冲不赂者以赂者丧

B.盗为引去。

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

C.告老解印绶而归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丈夫之以功名自见者凌万顷之茫然

1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

B.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

C.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

D.除温台等处/海运千户/遭母丧/改知永新州/州民素豪势/出守吏上/闻大讷至/皆畏服不敢吐气

1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表示官职变动的词语有很多,其中“除”,是任命的意思。

“调”,是调动官职。

“迁”是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也指贬官。

B.揖拜是我国传统礼仪,分揖与拜两类。

揖即拱手礼,多用于平辈、陌生人之间:

拜即跪拜礼,常用于对君主、上级、长辈。

C.立生祠是古代一种民俗,即老百姓自发的为活人修建祠堂并加以奉祀。

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D.篇末“赞曰”中的赞是纪传体史书中篇末的评论性文字,是对文中人物的总结性的评价,不一定都表示赞美。

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大讷在要冲之处置栅垒,抵御攻城的盗匪,令其知难而退;修孔庙,兴教化,调御有术,使蛮獠顺服。

B.不论是面对收受贿赂、包庇大姓豪族的郡守大员,还是诬陷平民,使平民自杀的胥吏,赵大讷都严格执法。

C.赵大讷多次治理政务繁重的县域,又多次平反冤假错案,百姓爱慕他,在他活着的时候就为他建立了祠堂。

D.赵大讷虽然是凭借祖辈父辈的势力进入仕途,但在此以后,奋发作为,广布德泽,卓然有立,终于成就美名。

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邑大姓怙势杀人,郡守受其财出之。

(2)猾吏伪为官书,诬平民盗贩,民自杀者三人。

(3)然后始无愧于斯名,善矣哉!

17.概括本文是怎样表现赵大讷这一人物形象的?

 

【答案】

11.A

12.D

13.B

14.C

15.D

16.

(1)当地有大姓豪族仗势杀人,郡守接受了豪族的钱财把凶手放走。

(2)狡猾的胥吏假造了公文,诬陷平民偷偷地私自贩卖食盐,有三个因此自杀的百姓。

(3)这样以后才能无愧于大丈夫这一称号,达到最好的人生境界啊!

17.通过典型事例,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其他人物烘托,精当评论。

【解析】

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本题往往涉及多义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偏义词及词类活用等知识点。

文言实词释义题答题技巧:

实词理解题不完全在于考是否记得实词意思,更主要是考是否会利用上下文进行推测。

所以除了死记硬背还应该掌握常见的理解和推断实词在文中含义的方法:

(1)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

(2)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3)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4)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5)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6)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7)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

A项,“盗为引去”的意思是盗贼因此撤退离开,“引”,应该解释为“撤退”。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常见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对于虚词的学习重在从词性、在句中充当的功能等角度进行积累。

在具体阅读过程中,要善于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揣摩词语的意思。

A项,第一个“以”,目的连词,来;第二个“以”,介词,因为。

B项,第一个“为”,介词,因为;第二个“为”,介词,给。

C项,第一个“而”,表承接的连词;第二个“而”,表转折的连词。

D项,两个“之”都是定语后置的标志词。

故选D。

1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

明辨句读,是阅读古文最基本的能力。

平时,我们就重视文言文的诵读,目的就在于能通过熟读培养文言文学习的语感。

而文言文断句的基础在于对通篇文章的领会,因此诵读就显得尤为重要。

碰到断句题,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力求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也可以使用排除法,先找出四个选项断句的不同处,一般有两处,然后再结合一些技巧,比如语法知识、人名地名、借助虚词、对称结构等,排除选项。

本题句意为:

后他又担任温州、台州等地的海运千户,遭逢母亲去世,改任永新州,州民向来豪横,气焰盖过了守吏,但听闻赵大讷到来,都畏惧驯服不敢大声喘气。

“温台等处海运千户”是官职名称,中间不能断开,故排除A、D两项;“势出守吏上”是一个完整的句子,翻译为“气焰盖过了守吏”,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项。

故选B。

14.本题考查考生文化常识的理解识记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考生根据平时积累掌握的知识作出答案,文化常识的积累有助于解读文言文,文化常识一般包括官职、宗教礼仪、服饰、年龄称谓、有特殊意义的专有名词等,学习过程中注意准确积累。

C项,“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说法错误,下级官员也有出于阿谀奉承的目的给上级官员立祠,所以其对象不一定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故选C。

15.本题考查考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

命题主要着眼于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言行等。

选项设计特点多是先概括人物某方面的品质、特点,再结合材料中的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印证。

解答此类题要求考生在全面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上,找到选项在文中的信息区域仔细比对。

选项设错,包括信息错位(具体事件在时间、地点、人物、原因、方式的错误)、翻译错误、无中生有等多种情况。

D项,“虽然是凭借祖辈父辈的势力进入仕途”说法有误。

结合原文内容可知赵大讷“起家译曹掾”,再联系赞语“丈夫之以功名自见者,岂必藉祖父之势哉?

藉祖父之势而成者,世岂无之?

终不足谓之丈夫,必也”可知,他并未凭借祖辈父辈的势力,而是靠自己的能力成就美名。

故选D。

16.本题考查考生翻译句子的能力。

要做好这类题,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见的八种句式:

省略句、判断句、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被动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义词语、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识等。

最后还要找好有助得分的关键词。

第一句重点字词:

怙,依仗;受,接受;出,动词使动用法,使……出走。

第二句重点字词:

伪为,假造;“诬平民盗贩”后省略了宾语“食盐”;“盗”,私自,偷偷地;民,百姓;“民自杀者”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是“自杀者民”。

第三句重点字词:

然后,这样以后;始,才;斯,代词,这;善,好的。

17.本题考查分析作品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的能力。

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两种:

(1)正面描写(直接描写),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作直接描述;

(2)侧面描写(间接描写),通过对其他人或环境的描写,从侧面烘托所写人物,从而收到“烘云托月”的效果。

解答此题,首先要翻译并理解文章内容;然后从直接、间接描写两个角度思考文章所用手法;最后结合内容分析作答。

本文是一篇人物传记,传主是赵大讷。

首先,根据文体特征并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通过写赵大讷“作栅以御其冲,盗为引去”“投神江中,移石以修孔子庙……大讷调御得其术,服从如良民。

……大讷抱案诣府,历指其奸”“大讷列植巨木……凡数千尺得不坏”等事迹,直接展现人物形象特点。

其次,文中还写了“大讷同时,有金徳润君泽者,亦县人,由湖南亷访司掾,历官至嘉兴推官,亦以政事称其果毅有为,议者谓不如大讷云”,通过侧面衬托来展现赵大讷的形象特点。

文章还通过结尾“赞”的评价来展现赵大讷的形象特点。

据此整理作答即可。

【参考译文】

赵大讷,字敬叔。

他是我们浦阳县的(宋朝)的周王赵元俨的弟第十代传人。

起初进入仕途就做了译曹掾,后调任泉州录事。

大盗兴起,宁都泉游手好闲的男子啸聚在一起,招呼众人响应盗贼,于是他们谋划来攻打泉州。

赵大讷在要冲之地修建栅垒来防御他们,盗贼因此撤退离开。

后来,他迁任兴化录事,转任龙溪尹。

龙溪的风俗崇尚鬼神,当地有人堆砌石块建造神祠,来供奉紫衣神,狡猾的人想要通过这谋取非法利益,一定要用牲畜和狗做祭品。

赵大讷把神像扔到江中,把建造神祠用的石头搬走,用来修建了孔子庙。

下属的庭县有很多住在山间的蛮族,官府稍微冒犯他们,他们就拿起兵器暴动抢掠,非常频繁。

朝廷虽然派出大将带兵镇守,但多年未能解决这一难题,赵大讷运用当地人能接受的合理方法对他们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像忠厚的百姓一样服从赵大讷的管理。

当地有大姓豪族仗势杀人,郡守接受了豪族的钱财把凶手放走。

赵大讷抱着案卷到州府,逐一指明其中的非法之处。

郡守大怒,暗地里用其他罪名中伤他,赵大讷一点都不畏惧。

他不久后迁任永嘉,永嘉按照人口来收盐税,老百姓因此困顿不堪,赵大讷请求富商将食盐转卖到瑞安。

狡猾的胥吏假造了公文,诬称平民偷偷地私自贩卖食盐,有三个百姓因此自杀。

郡府下令大讷审查这件事,赵大讷把造假的胥吏流配到临汀。

永嘉州城临靠大江,江水一旦暴涨,江岸就容易崩塌。

赵大讷先把巨大的木桩排列着栽在江岸,先用柴草扼住水浪,然后再填充上泥土,用石块砌上。

江岸共有几千尺得以不被损坏。

后他又担任温州、台州等地的海运千户,遭逢母亲去世,改任永新州,州民向来豪横,气焰盖过了守吏,但听闻赵大讷到来,都畏惧驯服不敢大声喘气。

乡饮酒之礼长期以来废止了,赵大讷讲授并推行它,宾主就位,饮酒时主客互敬,合乎礼节,一揖一拜,仪表端庄,观看的人都感叹悦服。

在职二年,辞职回家,时间是至正八年的六月。

大讷秉性刚直,不畏惧大吏,屡次管理政务繁重的县邑,皆获得了能干的声誉,吏卒无没有敢到乡间为非作歹的,一贯奸猾的人和大的豪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