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5143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docx

高三上学期份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语文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京剧青衣唱腔流派纷呈:

梅派雍荣华贵,婉曲逶迤,(透露/流露)着大气;尚派阳刚挺拔,顿挫分明,(喻/寓)峭险于深厚;荀派俏丽轻盈,清秀俊美,泼辣谐趣;而程派幽咽婉转、跌宕起伏的唱腔则是京剧界公认的旦行中的最高水平。

这些,谁又能____________?

唱青衣的人很多,喜欢青衣的人也很多;然而真正懂得青衣意蕴的人却不多。

青衣不同于花旦___________,也不同于老旦一暮秋水的波澜不惊。

青衣有着细腻柔婉的闺中情愫,又有绵长如缕的缱绻愁思和哀怨。

岁月的风霜(消磨/消耗)了她曾经的明媚,也赋与了她繁华脱尽见真淳的独有气质和韵味。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无误的一项是

A.雍荣华贵意蕴婉曲逶(wēi)迤B.清秀俊美情愫幽咽(yè)婉转

C.跌宕起伏赋与闺中情愫(sù)D.波澜不惊真淳缱绻(juǎn)愁思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透露寓消磨B.透露喻消耗

C.流露寓消耗D.流露喻消磨

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A.悟得深、讲得透、吃得准绚烂妩媚的三月繁花

B.吃得准、悟得深、讲得透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

C.吃得准、讲得透、悟得深绚烂妩媚的三月繁花

D.悟得深、讲得透、吃得准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

4.下列成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画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梦想是一个民族保持生机、激发活力的源泉。

没有梦想的民族是可悲的,对美好梦想没有和矢志不渝精神的民族同样没有前途。

、坚忍不拔是中华民族固有的精神基因。

回望历史,面对列强的坚船利炮,中华民族奋起抗争;面对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中国人民;面对现代化征程中的困难与挑战,中华儿女怀揣中国梦,一路高歌前行。

梦想的太阳,已经在东方地平线上喷薄而出,灿烂的朝霞正光耀在我们的眼前……

A.坚贞不屈自强不息百废俱兴奋起直追

B.坚定不移自强不息百废待兴奋发图强

C.坚贞不屈生生不息百废俱兴奋发图强

D.坚定不移生生不息百废待兴奋起直追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9月开始,推行4到5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反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5月9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有近3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二、(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汉字蕴含的美学

骆冬青

传说,仓颉造字,“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后世“敬惜字纸”的意识中凝聚着华人对“文字”的共通感。

汉字的诞生无从考据,可是,从古人刻画的留痕中,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那种鲜活灵动的精神。

这种精神凝聚在汉字中,凝聚在书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

中华民族一项最伟大的创造,无疑是汉字这一文化符号。

身在中国文化浸润之中,却最容易忘记这一点。

这是因为,汉字与西方拼音文字比起来,似乎在文化形态的比较中,已经落了下风。

黑格尔曾断言:

“拼音文字自在自为地最具智慧。

”这表达了赤裸裸的西方中心主义,表现了一种傲慢与偏见。

可是,这种观念,却被一些现代中国文人所接受。

这无疑是受一种进化论式的想法所支配,认为文字的发展要经历四个主要阶段,即图画文字、象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

在这样的序列中,似乎清晰地显示了一种文字所处的文化地位,最晚形成的表音文字自然属于最高级的文字。

那么,汉字处于什么位置?

从文字的起源来看,即使是拼音文字,亦需以一定形体作为“符号”来展示“声音”。

也就是说,在根本意义上,形、音的合一,是所有文字必然的归宿。

只不过,西方的拼音文字是以“字母”为基本元素的,“字母”作为表音的基础,生成为“单词”,方才成为西方语言书面表达的意义元素。

汉字则不然。

许慎的《说文解字序》曰:

“仓颉之初作书也,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

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

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①而浸多也。

”这里,着重指出了“象形”的重要性。

“文字”获得了一种哲学意义,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与“字母”的不同在于,它是以“形声相益”的复合形态出现的,从而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中学联盟网

所以,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似乎完成了一种飞跃。

但在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并非是一种单线的进化,“图”进一步形式化,“画”进一步抽象化,从而使“字”逐渐“象形化”“文字化”。

也就是说,汉字,正如公认的,是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

于是人们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

从以上提到的关于文字形态的进化论思路来看,从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个序列,选择一个恰当位置定义汉字,似乎最佳选择就是表意文字;若从“字母”来说,则西方“文字”表音说似乎可通。

但“字母”与中国“汉字”的地位明显不对等。

“字”对应的是西方的“词”。

而西方的“词”难道不是“表意”的吗?

所以,把汉字说成是表意文字是一种概念错置,一种颇为荒唐的指称错乱。

汉字的复杂性,在这样的单线进化论思路中被忽视了。

汉字作为一种合形、音、义为一体的文字,其为人诟病处在“象形”。

可是,正因为“象形”,汉字才具有了独特的审美属性,才衍生了世界上最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即书法。

汉字是一种具有文化丰富性的符号,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图画、象形、表意、表音,这四种“文字发展阶段”,都智慧地凝结在“汉字”这种独特的符号之中,并且能够自由自在地表达,从而成为一种美学上的奇迹。

汉字美学之提出,正在于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

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

  山东中学联盟 

    (选自《文史知识》2015年第4期  有删改)

【注】①孳乳:

繁殖、派生。

6.下列有关汉字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现在人们已经无法从文献中准确得知汉字是如何诞生的,不过那些优美的汉字依然能带给我们很多想象和美感。

B.汉字的形、音、义为一体让人们认定汉字是表意文字,形成这个观点是基于文字发展的“图画、象形、表意、表音”四种阶段的观点,却忽略了汉字的复杂性。

C.《说文解字序》认为,汉字是以“文”“字”两种“形声相益”的关系出现的,这种关系与根本意义上也是形音结合的拼音文字相同。

D.汉字被诟病的原因是汉字的象形性,不过汉字的象形性使汉字这种文化符号具有独特审美属性,衍生出世界上独特的书法艺术。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仓颉造字的传说体现了古人对文字创生的复杂情感,古人对写有文字纸张的尊敬、爱惜之情表现了他们对文字本身惊怖、推崇、敬仰的感情。

B.从文字的起源分析,所有文字都需要形体作为“符号”来表示字的读音,不过汉字与拼音文字的区别在于汉字以“形声相益”的形态出现,因此具有了一种生态学意义上的“生生不息”的创发性。

 

C.汉字独具的文化特质使得汉字蕴含美学,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完全忽略了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

D.汉字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是一次重大的飞跃,体现在此时的汉字特点是“图”更加形式化、“画”更加抽象化,这些让文字更加的象形。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拼音文字的基本元素是“字母”,然后生成表意的“单词”,这与汉字的“字”功能对等,有些人把汉字的“字”与拼音文字的“字母”对等是错误的。

B.汉字的产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这种创造的过程现在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C.“依类象形,故谓之文”是说仓颉造字时首先是按照事物的特征画出形体,这就是所谓的“文”,这是“物象之本”,是造字的重要方法。

D.汉字能够把不同模式、不同媒介的信息综合为一,是把图画、象形、表意、表音等内容智慧凝结在一起并能够自由自在表达的文化符号。

三、(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孝文帝从代来,即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御无所增益,有不便,辄弛以利民。

尝欲作露台,召匠计之,直百金。

上曰:

“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上常衣绨衣①,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

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南越王尉佗自立为武帝,然上召贵尉佗兄弟,以德报之,佗遂去帝称臣。

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然令边备守,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

吴王诈病不朝,就赐几杖。

群臣如袁盎等称说虽切。

常假借用之。

群臣如张武等受赂遗金钱,觉,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以愧其心,弗下吏。

专务以德化民,是以海内殷富,兴于礼义。

后七年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

遗诏曰:

“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糜不有死。

死者天地之理。

物之自然者,奚可甚哀。

当今之时,世咸嘉生而恶死,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

且朕既不德,无以佐百姓;今崩,又使重服久临,以离寒暑之数,哀人之父子。

伤长幼之志,损其饮食,绝鬼神之祭祀,以重吾不德也,谓天下何!

朕获保宗庙,以眇眇之身托于天下君王之上,二十有余年矣。

赖天地之灵,社稷之福,方内安宁,靡有兵革。

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维年之久长,惧于不终。

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山东中学联盟

孝景皇帝元年十月,制诏御史:

“孝文皇帝临天下,通关梁,不异远方。

除诽谤,去肉刑,赏赐长老,收恤孤独,以育群生。

减嗜欲,不受献,不私其利也。

罪人不帑,不诛无罪。

除宫刑,出美人,重绝人之世。

朕既不敏,不能识。

此皆上古之所不及,而孝文皇帝亲行之。

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

”中学联盟网

太史公曰:

孔子言“必世②然后仁。

善人之治国百年,亦可胜残去杀”。

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③乡改④正服⑤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呜呼,岂不仁哉!

(选自《史记·孝文帝本纪》,有删改)

【注】①绨衣:

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

②世:

古代以十年为一世。

③廪廪:

犹庶几,渐进。

④乡改:

更改历法。

⑤正服:

更改服色。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示敦朴,为天下先先:

做榜样

B.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靡:

倒下

C.以离寒暑之数离:

遭遇

D.德厚侔天地侔:

比得上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匈奴和亲,匈奴背约入盗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上乃发御府金钱赐之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C.专务以德化民不赂者以赂者丧

D.善人之治国百年邻之厚,君之薄也

1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B.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C.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D.诚哉是言/汉兴/至孝文四十有余载/德至盛也/廪廪乡改正服/封禅矣谦让/未成于今

12.下面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注重休养生息,反对大兴土木。

他打算建造一座高台,召来工匠一计算,造价要上百斤黄金,就自动停止了。

B.文帝率先垂范,以身作则。

他平时穿的是质地粗厚的丝织衣服,甚至严格限制慎夫人穿衣用度,为民做节俭的榜样。

C.孝文皇帝有着比较进步的生死观,他认为死是事物的自然归宿;对待丧葬也主张节俭,反对厚葬等奢侈攀比的习俗。

D.孝文皇帝功德显赫,恩惠遍及四海。

他去世后,后人给予他很高的历史评价,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无溢美之词。

卷(共114分)

四、(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百金中民十家之产,吾奉先帝宫室,常恐羞之,何以台为!

(5分)

(2)今乃幸以天年,得复供养于高庙,朕之不明与,嘉之,其奚哀悲之有!

(5分)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

(8分)

菩萨蛮•宿水口[南宋]洪瑹

断虹远饮横江水,万山紫翠斜阳里。

系马短亭西,丹枫明酒旗。

浮生常客路,事逐孤鸿去。

又是月黄昏,寒灯人闭门。

(1)上阕如何描写景物的。

(4分)

(2)简析词的下阕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4分)

15.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春天是古代诗人常咏叹的季节;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海上明月共潮生”,韦应物《滁州西涧》“,野渡无人舟自横”,冯延巳《蝶恋花》“风乍起,”,叶绍翁《游园不值》“,一枝红杏出墙来”等。

(2)《阿房宫赋》中说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的句子是“,

”。

16.请写出横线处所填句子的正确顺序。

(4分)

我爱祖国的文化。

有时候我朗读中国诗歌的名句,,,

,。

,。

当它触动到我心灵的深处时,我就不觉流下了眼泪。

①领略到其中言外的神韵

②想象到其中优美的图景

③当我读到得意的时候,就不觉反复吟哦,悠然神往

④体会到其中最细微的感情

⑤感触到其中铿锵的节奏、婉转悠扬的韵律

⑥捕捉到其中耐人寻味的思想

17.某省高考作文阅卷组对考生作文失分的原因进行了随机抽查,结果显示如下:

(4分)

项目名称

具体内容

所占比例

思想内容

观点、材料、分析

43.30%

层次结构

层次、过渡

11.35%

语言表达

词汇、句子、修辞

39.45%

其他

书写、标点

5.90%

(1)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不超过25字)(2分)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今年参加高考的同学提出建议。

(不超过40字)(2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4分)

某翻译家在《文艺报》上撰文指出:

有人说中国人称自己的国家为“中国”,表示自己是坐镇在世界中央的天朝,说明中国人自傲。

但从国名的中文翻译来看,译名却能够表达中国人的情感。

例如,“英国”为什么不译作“阴国”?

“美国”为什么不译作“霉国”?

“德国”为什么不译作“歹国”?

这是因为中国人要从同音字中选出具有最美好含义的字来命名这些国家。

用什么字呢?

用“英雄”的“英”、“美丽”的“美”、“道德”的“德”、“法理”的“法”、“芬芳”的“芬”、“祥瑞”的“瑞”……而外国,比如英国,用英文译别国的国名,只用音译,译名中不含有褒贬意义。

请简要概括该翻译家的观点,不超过30个字。

六、(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吊  炕

许福元

 吊炕,就是将土炕吊起来。

行吗?

去了“吗”就行。

 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

 靳书记是农村出身,小时是睡过土炕的,对土炕有天然亲切感。

他很有兴趣地问泥瓦匠:

“你这节能吊炕和传统土炕,有何区别呢?

 “靳书记您请看这吊炕:

就是砌砖腿做烟道当过梁,上铺水泥板,将炕悬起来,热气的比重轻,烟往高处走嘛,火苗就顺着炕面舔。

几掐柴火,炕就热了。

整个炕面,就是一个大散热片。

炕沿四周镶上白瓷砖,跟睡双人床似的,土炕不土。

  现在当书记的都得有经济头脑,靳书记问:

“连工带料,一盘吊炕多少钱能拿下来?

 “长两米乘宽两米的,七百块钱,足矣。

 “七百块钱?

还不够买一吨大同块原煤的呢!

”靳书记转身对县电视台摄影记者说,“为国家节约不可再生的能源。

这是一个亮点。

”中学联盟网

  当天晚上,县电视新闻就播出了,靳书记下到基层农民家中做调研,为农民办实事,帮助农民建新型节能炕——吊炕,节约煤炭资源,云云。

第二天,本县时讯的报纸,也刊登了通讯、照片及编者按语,说领导干部就要像靳书记那样,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

  县委书记做出批示:

此是利国利民之事,资金要向三农倾斜;请财政局研究,出台相关经济鼓励政策。

每家农户做一个吊炕,补助九百元。

  半年以后,靳书记因政绩突出,就升迁到县发改委,任副主任。

有人说和吊炕有关,也许吧。

  斗子峪乡又新来的尚书记有大专学历,学的专业是环境保护。

新官上任三把火,他第一把火就将吊炕给烧掉了。

他历数吊炕的几大罪过:

“烧掉植被,污染环境,制造一氧化碳,加速全球气候变暖,贻害子孙,阻碍可持续发展。

”最后对记者强调:

“新农村建设,不能搞村村点火,户户冒烟,这不符合中央提倡的科学发展观。

这是一个亮点。

”电视,这回是市电视台;报纸,这次是市委机关报;批示,这位是市主管农业的副市长。

都支持尚书记的高论。

很快,这回是市财政为支持新农村建设,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出台奖励政策:

每拆掉一盘土炕,奖励一千元。

三个月以后,尚书记又上调了,任县环保局局长。

有人说与吊炕有关,也可能。

  尔后,斗子峪乡这次新来的是石书记,村委会主任出身。

说来也怪,上任伊始,他也瞄准了吊炕。

石书记用了一个月时间,一个人跑遍了全乡十八个村庄,考察四百盘吊炕的使用情况,最后在乡党委扩大会上阐述自己的观点:

“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农村,吊炕还是很需要的,农民冬天里用山柴做饭、取暖,比烧煤要经济实惠得多,如果烧烟煤,污染更大。

在平原地区,有的也需要,如养殖户,种植户,他们有秸秆。

有的就不需要,因为他们家里本来就装有土暖气。

所以,好多户得了双份钱:

大喇叭一喊,报名登记说搭吊炕,先得一个九百;大喇叭又一喊,报名登记说拆吊炕,又得了一千。

实际上,好多家根本领了材料就没做。

有的户,搭了吊炕也没睡。

你们算算看,全县这好几百万,不是打水漂了吗?

这好几百万要放在农村改水、修路和帮助农村失学儿童,会更有意义吧。

  在座党委成员一听,觉得石书记的领导风格和前两任就是不一样。

石书记对乡党委的工作是这样定位:

“我们是做基层工作的,上边千条线,下边一根针。

我们必须把线认真地穿到针鼻里去。

所以,我们的工作要因地制宜。

  最后,石书记提议:

我们以乡党委的名义,写一个关于吊炕的调研报告,送给上级领导做参考。

我看到一个资料,利用秸秆粉碎,做光能秸秆气化炉的能源,至于效果如何,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

干事不要起哄,一哄而起,一哄而下。

也不要轻易上电视,登报纸,咱们哑眯的干点实事得了。

山东中学联盟

  到现在,石书记在斗子峪乡都干两年多了,还没有一点高就升迁的迹象。

靳书记、尚书记和石书记本来是初中时的老同学,一次聚会时,靳书记和尚书记都替石书记惋惜:

“论真本事,你都在我们之上,可你怎么就抓不住亮点呢?

  石书记淡然一笑:

“要亮点干吗?

刚才有雾,你们来时开车才打开雾灯;白天有霾,自然会亮起大灯;摸黑夜行,才需要灯笼火把。

这都是亮点。

现在青天白日,阳光灿烂,到处都是亮点啊。

  靳书记、尚书记听了,似懂非懂。

但还是关切地对石书记说:

“咱们是老同学。

我们说实话,到现在,这吊炕就如十五个吊桶,还在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你呢?

  石书记听毕,头往椅子后背一仰,哈哈大笑:

“我心中本无吊桶,何来七上八下?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

19.简析小说中石书记的性格特征。

(4分)

20.小说中多次写到电视、报纸的宣传,有什么作用?

(4分)

21.赏析小说中画线的句子。

(4分)

  

(1)斗子峪乡新上任的党委靳书记眼睛一亮,盯着吊炕转来转去。

  

(2)咱们是老同学。

我们说实话,到现在,这吊炕就如十五个吊桶,还在我们心里七上八下的,你呢?

22.这篇小说题为“吊炕”,有人认为也能以“亮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

请阐明理由。

(6分)

七、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上世纪四十年代,诗人鲁藜以“泥土”为题写了这样一首小诗:

老是把自己当作珍珠

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

把自己当作泥土吧

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道路

  这首小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却富含哲理,启人深思。

读这首小诗你产生了哪些联想?

又有怎样的感受和认识?

请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要求:

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聊城一中2013级2015—2016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

语文答案

1.B(A雍容华贵,C赋予,D绻quǎn)2.A(“透露”,显露;“流露”,指意思、感情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喻”,是通晓、明白的意思;“寓”,是寄寓。

“消磨”,指使意志、精力等逐渐消失;“消耗”,多指精神、力量等因使用或受损而渐渐减少)3.B(“吃得准、悟得深、讲得透”即指判断准确、理解深刻、讲解透彻,属递进关系。

“三月繁花的绚烂妩媚”与下句对称协调)

4.B5.C

6.C 原文中提到“作为‘物象之本’的‘文’和‘形声相益’的‘字’构成的‘汉字’”,其中“形声相益”指“字”而不是“文”和“字”的关系。

7.B(A.“天雨粟,鬼夜哭”,古人对文字的创生充满惊怖和景仰之情,“敬惜字纸”体现不出古人对文字的惊怖之情C “但有些人把汉字的美学当作落后的象征”错误,文中说“在一些人看来的‘落后’,却恰恰是汉字伟大的地方”中的“落后”指汉字的象形性,不是汉字蕴含的美学;同时,“汉字因为其美学特质才得以长久发展的问题”于文无据。

D.过于肯定,原文“从图画文字到象形文字,汉字似乎完成了一种飞跃”。

8.B “创造的过程还保存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错误。

文章第一段的意思是说,汉字的精神(汉字蕴含的美学)保留在了古人刻画的留痕中,“凝聚在甲骨、青铜器、竹帛中”,而不是“汉字的创造过程”保存在其中。

9.B(没有,不)

10.D(D项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项介词,和/动词,结交;B项于是,就/才;C项介词,用/连词,因为)

11.B

12.D(D项中“没有哪个皇帝堪与他比”错,应为“没有哪个人不曾得到他的好处”。

13.

(1)百斤黄金相当于十户中等人家的产业,我承受了先帝留下来的宫室,时常担心有辱于先帝,还建造高台干什么呢?

(判断句、产、奉、羞、“何以台为”,每点1分)

(2)如今没想到能侥幸享尽天年,被供奉在高庙里享受祭祀,我如此不贤明,却能有这样的结果,我认为就很好,还有什么可悲哀的呢!

(每句1分)

14.

(1)①构图上由远及近,由远处的彩虹、万山,到近处的短亭、丹枫、酒旗,层次分明。

②色彩上绚烂明丽,词人选取了彩虹、紫中带翠的山岭、青旗(酒旗色青,亦称青旆)、红枫等意象,织就了一幅灿烂美丽的画面。

③运用拟人手法,“饮”字表现彩虹横跨长江的景象。

(评分标准;共4分。

答对两条即可得4分。

(2)①词的下阕抒写了羁旅愁思和孤独寂寞之感。

(2分)②前两句,谓词人旅途奔波,一事无成,“浮生”一词意为漂泊不定的经历,表示了对羁旅漂泊的厌倦;“事逐孤鸿去”,意为往事不可追寻,不能再返。

(1分)③结尾两句更透出了羁旅夜晚、黄昏来临、空屋寒灯的凄凉。

一个“又”字,尤其能说明词人漂泊的漫长,尝尽了千愁万苦。

(1分)

(评分标准:

共4分。

第1条中两个情感各占1分。

第2、3条的分析,意思对即得分。

15.

(1)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潮带雨晚来急吹皱一池春水春色满园关不住

(2)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6.④⑥②⑤①③(解析:

按各句陈述对象分类:

四“感情”六“思想”可作一类,且先感情,后思想,二“图景”五节奏韵律。

二在前因句式与四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