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46187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426.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docx

墩身模板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中铁七局集团娄邵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三分部负责施工段内的邵水河1号特大桥,泥湾里大桥,邵水河2号特大桥,封渡街大桥设计均为双线铁路T梁混凝土圆端形桥墩,线间距为4.4~4.55m,设计最大墩高为18.5m。

桥墩施工时均采用定型钢模板一次性拼装成型,一次性连续浇筑墩身、托盘及顶帽混凝土成型。

施工模板采用大块拼装式定型钢模板,面板采用6mm厚钢板,模板背向加强肋采用10#槽钢,对拉加劲肋采用16号槽钢背靠背,对拉筋采用φ25对拉杆,模板接缝为企口接缝形式,采用φ20螺栓连接。

2.编制依据

邵水河1号特大桥施工图《娄邵施(桥)-27》

泥湾里大桥施工图《娄邵施(桥)-28》

邵水河2号特大桥施工图《娄邵施(桥)-29》

封渡街大桥施工图《娄邵施(桥)-30》

时速200公里双线铁路T梁混凝土圆端形桥墩设计图《肆桥设(2005)4042》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5-2003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4】8号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

《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收评定标准》—TB10425-94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3-2009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

3.编制原则

遵守国家法律及铁道部、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

执行设计规范、新验标、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注重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加强环境保护,不出现环境污染事故;

确保工期,争取提前完工;

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工程完工无人身伤亡事故;

充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4.计划工期

为满足娄邵线铺架工期及总体工期要求,邵水河1号特大桥,泥湾里大桥,邵水河2号特大桥,封渡街大桥墩身施工计划2013年5月1日开工,2014年3月31日完工,总工期335天。

5.人员配备

5.1.管理人员配备情况

中铁七局娄邵铁路工程指挥部第三分部组织机构框图

施工组织机构图

领工员

刘密柱

工班长

赵彩金

架子队总工:

姜勇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情况表

作业项目

人员类别

配备数量(名)

备注

墩身施工

架子队

1

架子队长1名

技术负责人

1

安全员

1

技术员

1

质量员

1

领工员

1

工班长

1

每个墩身

5.2.劳动力组织计划

主要劳动力的配备根据不同阶段对各技术工种人员的要求,在保证这些劳动力配置充足的条件下,配备技术等级高、身体素质和思想素质好的工人参加施工。

劳动力组织计划表

工种

人数

钢筋工

10

电焊工

4

架子工

15

砼工

8

普工

25

合计

62

6.材料组织计划

根据墩身施工工期计划要求,计划8套墩身模板用于施工。

墩身模板选择有资质的厂家制作。

施工所需的钢材、水泥为甲控物资,将根据工程施工进度和工程预算进行编制并分批安排进场,以保证施工需要。

采用汽车运输到工地。

当地建材运输:

砂用汽车运至施工现场;石料可由附近指定的石场供应,汽车运至工地。

建立严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采购、进场验收及存放管理制度。

建立原材料采购制度:

原材料采购计划应按工程技术部提出的施工总进度计划、分项施工计划、施工图纸和技术要求来组织采购。

选择的物资供应商,严格审查其资质及资格信誉,报建设单位审查后确定合格供应商。

进场验收制度:

对采购进场的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按照监理要求,由中心试验室组织有关人员按照规范或规定进行验收。

对检查验收不合格的原材料、成品和半成品,马上清除出场,不得在场内存放。

7.主要设备机具组织计划

按机械化作业、工厂化生产的原则组织施工。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的配备要重点选择能够适应施工要求的专项设备,确保施工能力和质量要求。

施工机械配置详见下表“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

主要机械设备使用计划表

名称

规格

数量

汽车泵

2

混凝土罐车

T815-2

6

电动空压机

L2-10/8

2

电焊机

BX350

2

钢筋切断机

GQ40-1

1

钢筋弯曲机

GWJ40-A

1

钢筋调直机

GT4-8

1

插入式砼振捣器

ZN25-ZN50

10

8墩身施工工艺

墩身施工采用整体钢模板一次性支立成型,一次性连续灌注成型。

混凝土在搅拌站集中拌和,由混凝土罐车运输到施工现场。

混凝土灌注采用汽车泵送入模。

8.1工艺流程图

墩台施工工艺见下“墩台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墩台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8.2施工准备

8.2.1接茬面凿毛处理

墩身施工前应将承台顶面冲洗干净,承台顶面与墩身连接范围内进行凿毛、清理,整修连结钢筋,凿毛应凿除表面浮浆及松动部分,以凿出新鲜混凝土面及碎石为准且不得存有积水。

8.2.2测量放线

承台施工完成后,由技术人员组织墩身纵横十字轴线放样,复核桥跨、对承台顶水准测量以便控制墩身高度,施工作业人员根据十字轴线和水准测量结果放出结构外轮廓线并将基底找平,保证模板拼装后的垂直度及轴线位置符合规范要求。

8.2.3脚手架搭设

脚手架搭设施工方法

(1)地基处理

墩身外侧脚手架搭设前,应回填承台周围土体并夯实整平,在搭设脚手架的位置铺设10cm厚碎石,脚手架立杆下搭设枕木。

脚手架的柱距、排距按要求进行放线、定位。

(2)放置纵、横向扫地杆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离底部下不大于200mm处的立柱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

(3)立柱的搭设

相邻立柱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在高度方向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

(4)纵、横向水平杆的搭设

纵向水平杆设于横向水平杆之下,在立柱的内侧,并采用直角扣件与立柱扣紧。

纵向水平杆的搭接接头应交错布置,相邻接头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00mm,并应避免设在纵向水平杆的跨中,搭接接头长度不应小于1m,并等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每一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并采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纵向水平杆上,该杆轴线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操作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撑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柱距的1/2。

(5)剪刀撑、横向支撑等的设置

剪刀撑、横向支撑应随立柱、纵横向水平杆同步搭设,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柱的根数宜在5~7根之间,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度~60度之间。

剪刀撑斜杆的接头除顶层可以用搭接外,其余各接头均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连接要求同立柱。

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柱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横向支撑的斜杆应在1~2步之内,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布置,斜杆应采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立柱或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上。

(6)扣件安装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

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不应小于40N.m,并不大于65N.m。

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或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支撑等扣件的中心线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

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7)脚手板、栏杆及挡脚板的搭设

脚手板一般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架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并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以防倾覆。

脚手板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其探头应采用直径3.2mm的镀锌钢丝绳固定在支撑杆上。

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以防止滑动。

栏杆和挡脚板应搭设在外排立柱的内侧。

上层栏杆高度1.2m,中间栏杆居中设置。

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50mm。

8.2.4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前的准备工作

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脚手架拆除前全面检查其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

根据检查结果,补充完善拆除顺序,报经分部总工程师批准后方可实施。

拆除安全措施,应由单位工程负责人逐级技术交底。

(2)脚手架的拆除

拆除顺序应逐层由上而下进行,严禁上下层同时作业。

脚手架各配件必须及时分段集中运至地面,严禁抛扔。

运至地面的构配件应按有关要求及时检查整修与保养,并按品种、规格随时码堆存放,置于干燥通风处,防止锈蚀。

8.2.5模板准备

模板设计加工

墩身外模采用整体钢模板,模板须经过检算,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才可进行生产。

外模根据墩身高度分节,每节6块,由两块直模,4块圆模组成。

每节高有1m及1.5m,模板框架采用型钢,加劲肋采用扁钢。

在模板设计时要考虑到机械吊装,并为吊装需用设计吊点,以防吊装时模板变形。

模板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厂家制作,以保证加工精度,模板加工完成后在厂家试拼组装,我方技术人员确认模板尺寸无误且接缝严密、表面平整度符合规范要求后方可托运至现场。

钢模板表面处理

墩身模板表面处理直接影响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外观质量,处理必须经过九道工序,这九道工序是清洗、打磨、灰浆抹面(至少三遍)、打磨抛光、干燥、均匀涂刷、凉干、3小时后重新涂刷、保养3天。

处理后的模板必须用彩条布覆盖,模板打磨应认真仔细,脱模剂根据我公司以前的施工情况我们选用ZM-90长效脱模剂。

严禁漏刷,涂刷后需做好防水、防尘工作。

模板支立加固

模板拼装采用人工配合汽车吊装。

在接缝处平齐钢模内表面粘贴双面止浆带以保证钢模接缝密贴不漏浆。

每吊装一节模板要检查一次模板的垂直度及几何形状,无误后才能继续拼上层。

模板支立完成后紧固每个加固螺栓。

对拉杆采用Φ25高强度对拉螺栓外套PVC管,且与模板接触或中间接头的位置用胶带密封严密防止漏浆。

模板安装好后,由测量人员对模板位置偏差和顶面水平进行检查,经调整满足施工规范要求后用缆风绳对钢模加固,缆风绳依据墩高度分四角对称设置4~8根,缆风绳采用钢管打入地面,地质差的地方施工地垅固定。

缆风绳的调节采用手拉葫芦处理(不小于3T)。

保证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模板不变形、不移位。

墩台模板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句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2

测量检查

5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

-5

测量检查

6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8.3钢筋及预埋件安装埋设

8.3.1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件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钢筋混凝土用余热处理钢筋》(GB13014)等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环氧涂层检验应符合标准。

钢筋保护层垫块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垫块的抗压强度不应低于结构本体混凝土的设计强度。

钢筋的加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详见钢筋绑扎焊接作业指导书。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墩身钢筋、顶帽、支承垫石及制作成半成品并自检合格后,报监理检查合格后使用。

对以上钢筋试装,检查预埋件是否与钢筋接触,如果发现问题马上调整钢筋间距,不得对预埋件的位置做出调整,“U”型螺栓改为对拉式对穿,模板外用螺帽锁死固定,外露丝口保持不变,支承垫石钢筋在墩身混凝土灌注时预埋到位。

8.3.2冷却循环水管、测温管安装

墩身混凝土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按设计要求和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为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水化热而引起的内外温差,在钢筋绑扎过程中,分层区埋设好冷却水管网,冷却水管要做到密封、不渗漏,并在指定部位设测温管,冷却水管采用内径25mmGB镀锌自来水管。

循环冷却系统的设置是根据混凝土水化热计算情况、工程前期试验墩混凝土温度变化规律统计以及以往公司多年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进行设计,基本结构为多排连续W型。

根据墩身厚度和高度调整循环水管体系尺寸,具体安装参考墩身循环水冷却系统技术交底进行。

系统安装完毕后要用水对管路进行试压,保证管道各连接处密实不漏水。

8.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浇筑采用臂架式汽车输送泵泵送入模,浇筑混凝土前应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承台顶面混凝土浇水洗净、湿润无积水。

浇筑前,先浇筑一层同标号的砂浆,高度不大于3cm;严格按实验室出的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不应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

运到现场混凝土的和易性、坍落度应随时检查,不合要求的混凝土坚决退换。

混凝土浇筑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必须采用串筒施工,底节串筒下口距浇筑部位不得大于2m,以保证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超过2m。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严禁踩踏对拉钢筋,以防其弯曲影响拔出。

混凝土浇筑速度控制在1.0m/h。

混凝土浇筑方法采用整体分层连续浇筑,不留施工缝,分层厚度为不大于30cm(每次5~6方)。

为了使混凝土不出现冷缝,要求前后浇筑混凝土间隔时间控制在1小时以内。

混凝土振捣人员要由有丰富混凝土施工经验的专业人员操作,振捣时采用70型插入式振动棒垂直振捣,振捣时要做到快插慢拔,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控制在5~10cm,墩身两侧同时振捣。

振动棒与模板间的距离不得小于20cm。

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为30cm~50cm,移动方式采用行列式。

振捣时要掌握好振捣时间,忌强振和漏振,应视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无气泡、泛出灰浆为准,振捣时不得触碰钢筋及对拉杆件。

浇筑混凝土面出现泌水时,应及时排出,同时要求浇筑面四周比中间高,泌水往混凝土中间集中,当混凝土中间比两边高时,采用人工用铁锹把混凝土倒扣在四周,先弧端后直端,混凝土灌注完1小时后在顶帽顶按5cm收坡,并做好收面工作防止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干缩裂缝。

浇筑时必须有专人全过程监护模板、拉筋的变化,如发现变形、位移时,立即停止浇筑,并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好。

8.5混凝土拆模及养护

8.5.1拆模

拆模时间采用双控指标:

a、不早于5天;b、同条件下养护试块强度达75%以上;C、混凝土内部和表面、表面和环境的温度差不能大于20摄氏度。

拆模时要轻敲轻打,以免损伤主体砼的棱角或在砼表面造成伤痕。

大风或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

在寒冷季节,若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

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拆模宜按立模顺序逆向进行,不得损伤混凝土,并减少模板破损。

当模板与混凝土脱离后,方可拆卸、吊运模板。

8.5.2温度控制

循环水温调整

循环水温伴随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变化而变化,当混凝土体内外温差超过20℃时,要专人对循环水进行部分更换,每次换水只能调整5℃左右,不能使循环水骤然降温。

通过循环水降温系统,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与外部温度温差小于20℃。

混凝土测温

混凝土内部前1~5天温度波动较大,最高温度多数发生在浇筑后的3天左右。

当混凝土内部与表面温差过大时,就会产生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导致混凝土开裂。

因此温度控制的核心内容就是控制混凝土的内部与表面温差,我们要求其差值不得大于20℃。

在墩身内部布置3个混凝土测温管,自浇捣完毕的二天期间内每隔二小时测温一次,以后每六小时测温一次,直到混凝土温度无明显变化时循环水及测温方可停止。

8.5.3混凝土养护

施工前措施

天气情况不同,措施不同。

夏季气温高于30℃时,模板周围预先悬挂一层草袋,浇筑完成后,定时向草袋浇水降温;气温低于30℃时,浇筑完成后可直接向模板表面浇水降温。

冬季当天气当气温在5~10℃之间时,模板表面悬挂一层草袋进行墩身保温;当气温在0~5℃之间时,悬挂双层草袋进行墩身保温;当气温在0℃左右时悬挂两层草袋,在外层用彩条布包裹保温;当气温在0℃以下时且持续时间较长,则搭设温棚进行保温养护。

冬季施工中,如风力过大,草袋保温层外均需用彩条布包裹防风。

拆模后的养护

根据气温情况设置相应养护措施。

夏季当气温高于30℃时,墩身用塑料薄膜进行包裹,周围悬挂一层草袋,定时对外模进行浇水降温。

冬季当10℃以上时,墩身用塑料薄膜包裹即可;当气温在5~10℃之间时,墩身首先用塑料薄膜包裹,然后悬挂一层草袋;当气温在0~5℃之间时,墩身用塑料薄膜包裹,然后悬挂两层草袋;当气温在0℃以下时,要用塑料薄膜包裹墩身,悬挂两层草袋,然后再用彩条布整体包裹进行养护,如天气风力过大,墩身外均需外加彩条布包裹防风。

9.墩台沉降观测

9.1观测断面及观测点的设置

每个桥墩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承台观测标:

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墩身观测标:

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2处,位于墩身两侧。

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水位1.0m左右。

当墩身较矮立尺困难时,桥墩观测标位置可降低或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

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如图2所示:

图2承台与墩身观测标设置

桥台观测标:

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处,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背墙两侧(横桥向)。

1、承台观测标

沉降观测桩:

选择Φ20mm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高出埋设表面3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图3承台观测标设置

2、墩身观测标:

采用φ14mm不锈钢螺栓。

见下图所示:

图4墩身观测标设置

1)从承台施工完成后,就要开始进行沉降首次观测,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随施工的逐步进行依次进行墩身、桥台、梁体的变形观测。

2)沉降观测设备的埋设是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的,施工单位的桥梁施工要与设备的埋设做好协调,做到互不干扰、影响。

观测设施的埋设及沉降观测工作应按要求进行,不能影响桥梁施工质量。

3)观测精度要求:

桥涵基础沉降和梁体徐变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01mm。

4)观测频次要求:

墩台基础沉降观测一般根据下表中要求的时间间隔进行。

表2墩台基础沉降观测频次表

观测阶段

观测频次

备注

墩台施工完成

/

/

设置观测点,进行首次观测

墩台混凝土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

承台回填时,临时观测点取消

预制梁桥

架梁前

全程

1次/周

 

预制梁架设

全程

前后各一次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

 

桥位施工桥梁

制梁前

全程

前后各一次

 

上部结构施工中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

 

附属设施施工

全程

荷载变化前后各一次或1次/周

 

架桥机(运梁车)通过

全程

前后各一次

 

桥梁主体工程完工~无碴轨道铺设前

≥6个月

1次/周

岩石地基的桥梁,一般不宜少于2个月

无碴轨道铺设期间

全程

1次/天

 

无碴轨道铺设完成后

24个月

0~3个月

1次/月

工后沉降长期观测

4~12个月

1次/3个月

13~24个月

1次/6个月

注:

1、观测墩台沉降时,应同时记录结构荷载状态、环境温度及天气日照情况。

2、架桥机(运梁车)通过时观测要求:

第一次通过和第二次通过前后均需要观测,其后每1次/1天,连续2次;其后每1次/3天,连续3次,以后1次/1周。

10.质量保证措施

所有施工工点的导线测量、高程测量都必须在设计院交桩复测满足要求的基础上进行,也必须在各管区内自己设置的加密点、加密网精度满足要求和报监理审批的前提下进行,测量必须建立现场和数据复核制度,严禁在测量上出现任何问题。

在安装模板时必须稳固牢靠,接缝严密,不得漏浆,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必须清理干净并涂刷脱模剂,需大面平整。

9.2-1墩身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前后、左右距中心线尺寸

±10

测量检查每边不少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3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3

相邻模板错台

1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4

空心墩壁厚

±3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5

同一梁端两垫石高差

2

测量检查

6

墩台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5

水准仪测量

7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纵横两向尺量检查

墩身钢筋种类和数量较多,需按照设计的钢筋品种、规格、数量进行绑扎,墩身、承台、及与桩基的综合接地钢筋及预埋件在每个桥墩及基础上均设置,按照通用图京沪桥通22进行设置。

表9.2-2墩身钢筋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名称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受力钢筋排距

±5

尺量,两端、中间各1处

2

同一排中受力钢筋间距

基础、板、墙

±20

柱、梁

±10

3

分布钢筋间距

±20

尺量,连续3处

4

箍筋间距

绑扎骨架

±20

焊接骨架

±10

5

弯起点位置(加工偏差±20mm包括在内)

30

尺量

6

钢筋保护层厚度c

c≥35mm

+10,-5

尺量,两端、中间各2处

25mm

+5,-2

C≦25mm

+3,-1

混凝土浇筑过程质量控制是保证墩身质量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因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运输设备的运输能力应适应混凝土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的需要,保证浇筑过程的连续性,运输过程中应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漏浆、严重泌水及坍落度损失过多等现象,混凝土应分层浇筑,不得随意留施工缝。

墩身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应进行塑料薄膜包裹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至少达到14天。

表9.2-3墩身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墩台前后、左右边缘距设计中心线尺寸

±20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2

空心墩壁厚

±5

3

桥墩平面扭角

20

4

表面平整度

5

1m靠尺检查不少于5处

5

简支混凝土梁

每片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3

测量检查

每孔混凝土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差

4

6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10

7

预埋件和预留孔位置

5

墩身混凝土每100方检查试件不少于1组,且砼标准养护试件必须符合设计强度等级。

11.安全保证措施

11.1.安全保证措施

墩身钢筋模板安装前,必须搭脚手架平台、栏杆及上下扶梯。

人工搬运和绑扎钢筋应相互配合,同步操作,不得随意抛扔。

模板就位后要立即用撑木固定,以防倾倒伤人,模板调整应用撬棍等工具,不得徒手操作。

灌注减速漏斗,应以吊具固定在平台方木或钢构件上,不得用扒钉或铁丝拴挂。

漏斗、串筒的挂钩、吊环均应牢固可靠。

拆除模板之前应设立禁区。

模板、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高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