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42671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3.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docx

助理社工师综合能力考点15页文档资料

考点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

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目标、对象及主要领域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1、社会工作的含义:

(社会工作)是在一定的社会福利制度框架下,根据专业价值观念、运用专业方法帮助有困难的人或群体走出困境、获得发展的职业性服务活动。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

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结合国内外经验,有关部门指出,社会工作是(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社会工作的特点:

A专业助人活动B注重专业价值C强调专业方法D注重实践E互动合作

F社会工作是多方协同的过程(考点)

4、服务对象层面的目标:

A解救危难B缓解困难C激发潜能D促进发展

5、社会层面的目标:

A解决社会问题B促进社会公正(考点)帮助困难群体促进不公正制度为困难群体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更多保障。

6、文化层面的目标:

A弘扬人道主义B促进社会团结

7、社会工作对服务对象的功能:

A促进服务对象正常生活例题:

无法上学,后来社工协商,减免费用,可以上学

B恢复弱化的功能C促进入的发展D促进入与社会环境的相互适应

社会工作分析问题的基本观点是“人在环境中”促成人与社会环境的良性互动

8、社会工作对社会的功能:

A维持社会秩序社会工作通过服务来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从而达到维持社会秩序的效果。

(考点)

B建构社会资本C促进社会和谐D推动社会进步

9、社会工作的要素:

A服务对象B社会工作者C社会工作价值观D专业助人方法E助人活动

10、服务对象(也称受助者、案主或工作对象)

11、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包括个人、家庭、群体的社区。

(考点)

12、社会工作的基本对象是最边缘、最困难、从道义上来讲最需要帮助的人。

A孤儿、无依无靠的老人和残疾人B精神病患者C因失业而沦为生存困难者

13、社会工作扩大对象是(社会公众)(考点)

14、社区工作者的直接服务角色:

A服务提供者物质帮助、劳务服务、心理辅导、政策信息的提供

B治疗者对有困难、有问题的社会成员的困境诊断和治疗

C支持者助人自助激发能力、信心、增权

D关系协调者E倡导者提倡某种合计行为并指导其成功

15、社会工作者的间接服务角色:

A行政管理者过程控制、科学管理、设计

B资源筹措者物品、劳务服务

C政策提供者建议、制定、修订和完善政策

16、社会工作价值观的最核心的部分是(助人自助)。

17、(专业助人方法)是社会工作者的基本功。

18、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能力:

(新增内容)

A沟通与建立关系的能力B促进和使能的能力C评估和计划的能力

D提供服务和干预能力E在组织中工作的能力

19、学校社会工作主要有三种模式:

A治疗型学校社会工作“问题学生”

B变迁型学校社会工作帮助学生适应剧烈的社会变迁

C社区学校社会工作延伸到学校之外多方协同

20、(价值观)是社会工作的灵魂。

21、解决社会问题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目标之一。

社会问题是(老人服务)。

(考点)

22、社区教育主要体现的是社区社会工作和教育工作的结合。

从运行体制的角度看,社区教育的实施由两个取向:

A学校本位的社区教育B社区工作本位的社区教育。

即建立在社区居民的互助关系为基础,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提高社区居民的觉悟,进而改善生活质量,建设一个互相尊重和团结的社区。

23、社会工作的主要领域:

儿童及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矫正社会工作、优抚安置社会工作、社会救助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学习社会工作、社区社会工作、医务社会工作、企业社会工作。

24、矫正社会工作包括在监狱中的服务和社区中的服务。

第二章社区工作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1、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世界上第一部有关社会保障的完备法案,促进了欧洲乃至其他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发展。

2、社会工作最初的服务是(救助贫困者)

3、社区工作价值观的作用(新增知识点)

A保护服务对象的权益B帮助社会工作者解决伦理难题(价值观是社会工作者的实际能力、价值观可以指导社会工作者的实践、价值观是维系社会期望和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关系的关键)C促进专业的健康发展D促进社会服务机构的能力建设E维护社会正义

4、国际社会工作界认同的专业价值观:

A服务大众B践行社会公正C强调服务对象个人的尊严和价值

D注重服务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性E待人真诚和守信F注重能力培养和再学习

5、我国社会工作价值观:

A以人为本,回应需要B接纳和尊重C个别化和非批判D注重和谐,促进发展

E平等待人,注重民主参与F权利与责任并重G个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

6、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主要内容:

A社会工作者对服务对象的伦理责任B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C社会工作者对服务机构的伦理责任D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E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F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

7、社会工作者对全社会的伦理责任包括(社会福利)、(公民参与)和(社会行动)。

8、伦理难题处理的基本原则:

A保护生命原则B差别平等原则C自由自主原则D最小伤害原则E生命质量原则F隐私保密原则G真诚原则

9、社会工作伦理守则的基本内容:

A服务B社会正义C人的尊严和价值D人类关系的重要性E正直F能力

第三章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对家人的关心宗教信仰知心朋友

D尊重的需要内部自尊外部尊重自信心E自我实现的需要理想抱负潜能成就感

2、阿尔德弗尔的ERG理论:

A生长E的需要B关系R的需要人际关系C成长G的需要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3、成长需要对应的是尊重和自我实现需要

4、德国勒温在1951年提出著名的人类行为公式:

B=f(P.E)表达了人类行为的基本原理B行为P个体E环境

5、人类行为的类型:

A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根本行为的起源

B亲社会行为和反社会行为作用的积极、消极

C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

6、正常行为和偏差行为的标准:

A统计学标准B社会规范与价值标准C行为适应性标准D个体主观体验

7、人类行为的特点:

A适应性B多样性C发展性D可控性E整合性

8、社会环境的特点:

A多样性B复杂性C层次性D稳定性E变动性

9、社会环境的主要构成要素:

A家庭B同辈群体C学校D工作单位E社区F文化G大众传媒

10、家庭是人最原始、最根本的环境,也是人接触社会生活的基础。

11、家庭教养模式:

A娇纵型盲目溺爱疏于管束自我中心小霸王反社会人格

B支配型过分溺爱与严加管束结合怯懦意志薄弱清高孤傲

C专制型缺少爱心或耐心粗暴管理自卑消极暴躁懦弱依赖

D放任型无爱心、耐心缺乏责任感缺乏自信自制力差

E冲突型成员紧张不和谐导向不一致缺乏安全感意志薄弱冷酷反社会

F民主型互相尊重平等交流既有约束,又有鼓励自尊自信自律创造性社交能力

12、纵向—家庭背景和家庭中过去的事件(宏观)横向—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微观层面)

13、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基本关系:

人在环境中

A人们要适应社会环境B社会环境影响个人行为

C社会环境和生物遗传共同对人类行为产生影响

D人类能够改变社会环境E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关系的非平衡性

14、(母婴依恋)的形成是儿童情绪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15、人生发展阶段:

A婴幼儿阶段(0-3岁)B学龄前阶段(3-6岁)C学龄阶段(6-12岁)D青少年阶段(12-18岁)E青年阶段(18-35岁)F中年阶段(35-60岁)G老年阶段(60岁-死亡)

16、学龄前自闭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

A社会交流障碍明显B言语障碍十分突出C兴趣狭隘,行为刻板重复,强烈要求环境维持不变

D大多智力发育落后及不均衡E多数患儿存在感觉异常的问题

17、中年阶段个体的固定智力继续上升,流动智力缓慢下降。

(考点)

18、中年人早衰的原因主要有:

A工作压力大B家庭负担重C不良的生活习惯

19、老年阶段的主要特征:

A生理发展退化B心理发展认知-成熟、稳定+衰退回忆往昔C社会性发展角色转换失落感

20、老年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失智和失能)、(精神健康)、(死亡和被歧视)、(被虐待)等。

21、应对老年阶段应注意:

维护老人权益,恢复老人功能;完善老人社会保障政策

22、学龄前儿童的自我意识主要由(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三方面因素构成。

23、(青年阶段)是个体的生理发展完全成熟,处于生理发展上的“黄金时期”。

第四章个案工作方法

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理论假设:

A对人的成长发展的假设生理、心理和社会三个因素相互作用

B对服务对象问题的假设服务对象问题与服务对象感受到的压力有关

C对人际沟通的假设十分重视人际沟通交流的状况,认为它是保证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交流的基础,也是形成个人健康人格的重要条件

D对人的价值的假设每个人都是有价值的有待发展和潜力的个体

2、个人与他人的互动中,沟通是不可缺少的媒介物。

3、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诊断包括(心理动态诊断)、(缘由诊断)和(分类诊断)。

4、直接治疗直接对服务对象进行辅导、治疗的具体方法

间接治疗通过辅导第三者或者改善环境间接影响服务对象

5、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的特点:

A注重从人际关系的场景中了解服务对象B运用综合的诊断方式确定服务对象问题的原因C采用多层面的服务介入方式帮助服务对象

6、危机的发展阶段:

A危机最初阶段B解组处于极度的情绪困扰C恢复D重组

7、危机介入的基本原则:

A及时处理B限定目标C输入希望D提供支持E恢复自尊F培养自主能力

8、危机介入模式的特点:

A迅速了解服务对象的主要问题B快速作出危险性判断

C有效稳定服务对象的情绪D积极协助服务对象解决当前问题

9、行为治疗模式的治疗技术:

A放松练习紧张—松弛放松B系统脱敏克服恐惧C满灌疗法(快速脱敏法)解除焦虑症状D厌恶疗法放弃不适应的行为E模仿榜样的示范模仿练习

10、个案工作常用技巧:

倾听、关注、简洁、同理、接纳

应注意的是:

避免将服务对象问题化

11、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各技巧之间的关系图:

12、制定一个完备的服务计划,社会工作者需要做到以下五点:

A准确分析服务对象的需要和问题B明确服务工作的目标、阶段和方法C熟悉服务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D清晰认识社会工作者具备的能力E了解服务对象拥有的资源

13、服务协议可以是书面,也可以是口头的。

基本内容是:

A服务目标B服务的内容和采用的方法C服务双方应有的权利和义务

D服务的地点、时间、期限和次数E服务双方的签字

14、专业角色的扮演:

A使能者B联系人C教育者D倡导者E治疗者

15、跟踪服务:

结案并不意味着服务的结束,社会工作者还需要根据服务对象的情况安排跟踪服务。

任务是:

A安排结案之后的练习,巩固服务成果B调动服务对象的资源,增强服务对象的社会支持

C持续评估服务工作的效果

16、收集资料:

A会谈的运用B调查表的运用C观察的运用D现有资料的运用

17、建立关系的技巧:

与案主初次接触建立相互信任的专业合作关系,以便个案工作后续的顺利进行。

第五章小组工作方法

1、小组工作的类型:

A教育小组:

学习新知识、新方法B成长小组:

鼓励和支持成员的健康发展C支持小组:

同质性,相互支持D治疗小组:

心理治疗小组

2、小组工作的特点:

A小组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

认同感,相互依存和影响,特定的小组文化和社会关系氛围B强调小组组员的民主参与:

积极参与到小组活动中来C运用小组治疗性因素D注重团体的动力:

存在的价值在于组员问题的共同性或相似性,以及组员对解决问题的内在需求

3、社工在开展互动模式下的小组工作时的工作原则:

A开放性的互动:

目标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更正个人、小组、环境等之间的开放和互动B平等性的互动:

沟通、理解、互动达成共识,共同实现目标C面对面的互动

4、确定工作目标:

总目标:

指导思想、总体任务。

具体目标:

沟通目标、过程目标、实质目标和需求目标。

沟通目标:

促进小组组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接纳从而实现互动和分享的重要环节。

过程目标:

阶段目标、阶段任务的具体化。

实质目标:

解决的问题及其具体范围。

需求目标:

针对组员的具体需要而设计的任务。

5、开始阶段组员的一般特点:

A矛盾的心理与行为特征B小心谨慎与相互试探C沉默而被动(观望、等待、进程缓慢)D对社会工作者的依赖性

6、中期转折阶段:

组员关系走向紧密化的时期,也是小组内部权力竞争开始的时期。

社工的工作重点在于,通过专业辅导,协调和处理组员之间的竞争及各种可能的冲突,促进小组内部的良性竞争与和谐,推动小组关系走向紧密化。

7、中期转折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A处理抗拒行为:

帮助组员了解小组是分享和表达感受的重要场所,营造开放气氛,鼓励承认并解决犹豫和焦虑情绪B协调和处理冲突:

包容、冷静和理性的态度,协助组员让冲突成为他们正向成长的经验C保持组员对整体目标的意识:

小组目标或与小组目标不一致的个人目标D协助组员重新建构小组:

小组的建构从以社工为主导转向以组员为主导,组员担负起重构小组的全部责任E适当控制小组的进程:

引导组员以小组为中心的互动,创造一个以小组为中心的环境解决情境,已期更好地实现小组目标。

8、协调和处理冲突:

A帮助组员澄清冲突的本质,特别是背后的价值观差异B增进小组组员对自我的理解,和对他人处境的敏感度C重新调整小组规范和契约D协助组员面对和解决由冲突带来紧张情绪和人际关系紧张E运用焦点回归法,将问题抛回给组员,让他们自己解决。

9、后期成熟阶段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A小组的凝聚力大大增强:

凝聚力的最高的是“我们”B组员关系的亲密程度更高C组员对小组充满了信心和希望D小组的关系结构趋于稳定:

决策机制基本成型,权力结构基本稳定,小组领导,次小组的领导已被组员认同,不会再有权力与控制之争。

10、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A维持小组的良好互动B协助组员从小组中获得新的认知:

进一步地自我表露,自我探索,自我认识,对环境、对自己与环境的关系有更新的认知C协助组员把认知转变为行动D协助组员解决有关问题:

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并付诸实施

11、后期成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A信息、资源的提供者和连接者B小组及组员能力的促进者C小组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12、结束阶段小组及组员的一般特点:

A浓重的离别情绪:

采取逃避的态度否定小组即将结束的事实;退化行为,以期能够延长小组的日程B小组关系结构的弱化:

小组规范的约束力、影响力减弱,组员联系松散,互动频率和强度降低,情绪转移,寻找新资源以适应实际生活,避免提早离组或减少对小组的感情投入

13、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任务:

A处理组员的离别情绪与感受:

告知每一位组员小组结束的日期,处理矛盾伤感,帮助认识离开小组、进入现实生活的必要性和积极意义B协助组员保持小组经验:

模拟练习;树立信心;寻求支持;鼓励独立;跟进服务;(转介、跟进聚会、探访)

14、结束阶段社会工作者的角色和责任:

A引导者的角色B领导者的角色:

规划好小组结束的活动,安排好每一步骤,协助完成理想的结束过程

15、小组工作技巧:

A沟通与互动技巧B小组讨论技巧C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16、社工小吴筹划一个施暴者矫治小组,在设计活动时,他考虑的因素:

A治疗性B组员的情绪和行为特点C适应性与可行性D组员的性别与年龄

17、与组员沟通的技巧:

A营造轻松、安全的氛围B专注与倾听C积极回应(表达鼓励支持、高度重视,积极给予回应,促进互动交流)D适当自我表露E对信息进行磋商F适当帮助梳理G及时进行小结

18、促进组员沟通的技巧:

A提醒组员相互倾听B鼓励组员相互表达C帮组组员相互理解D促进组员相互回馈E示范引导

19、小组讨论的事前准备:

A选择合适的主题B注意讨论主题的措辞(措辞最好能够引起其他小组组员的讨论,要有继续进行讨论的余地,要有范围的限度)C选择合适的讨论形式(公开讨论、陪席式讨论、座谈会和质询会)D安排活动的环境E挑选合适的参与者F准备好讨论草案(讨论的目标,讨论安排哪些素材,讨论场地及设施的准备,讨论时间的掌握、重点问题与次要问题的时间分配)

20、主持小组讨论:

A开场的技巧B了解的技巧C提问的技巧(封闭式“是不是”;深究回答型“描述、告诉、解释”;重新定向型“刚才小李提到了这个问题,其他组员对这个问题是怎样想的?

”;反馈和阐述型“谁能对此总结”;开放式“怎样、为什么”)D鼓励的技巧E限制的技巧(用“是不是”询问其他组员,及时切断话题,给予适时的打岔,限定发言时间,调整发言的次序)F沉默的技巧(沉默的技巧主要包括两方面:

可以适时在小组中形成真空,使组员自己进行判断;在接受意见和建议后,请组员自己进行判断)G中立的技巧(避免与组员争论,不偏袒或属意任一方;不判断;仅提供问题,不给予答案;提供资料信息,不予决断,仅做利弊分析或事实论述)H摘述的技巧(社工的摘要发言简要明晰,征求发言组员的意见)I引导的技巧(注意把握小组讨论的程序;妥善处理讨论中发生的冲突,避免指定发言,避免轮流发言,防止出现没有准备好而简单应付或产生抵触情绪,避免单刀直入和刨根问底)J讨论结束的技巧(归纳组织,形成结论,对主要意见阐述、分析、评价、研究、总结方法)

21、小组活动设计技巧:

A扣紧小组目标(小组活动只是实现小组工作目标的中介性工具,必须注意方案的逻辑性和内在联系,保持小组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的一致性)B考虑组员的特征及能力(生理、心理、情绪、教育程度等个体性特征,社会关系背景、文化背景,成长经历问题,综合考虑,设计出针对性,适合组员能力的活动,有效和精彩)C小组活动的基本要素(目标、参与者、规模、时间分配;组员的角色扮演和角色互换;环境设计;资源供应与经费预算;强度分布;预期结果;处理意外事件的预案;总结与奖励)D经验分享环节(小组活动都应该包含经验分享环节,预留一定的时间让组员分享彼此的经验,鼓励发表感受,讨论彼此成长经验,总结有益启示)

22、小组工作的评估类型分为(过程评估,又称形成性评估;结果评估)

第六章社区工作的方法

1、社区是指居住于某一地理区域的一群人。

具有共同关系、社会互动及服务体系的一个人群。

特征:

A社区是一个人群,他们住在相互邻近或衔接的地区,彼此常有往来B具有多方面的共同利益,彼此需要支持C具有许多共同的服务,如交通、学校、商店等D有相同的生活方式和文化E有多种共同需要,如生活的、心理的、社会的等。

2、社区的功能:

A经济的功能B社会化的功能C社会参与的功能D社会控制的功能E互动的功能

3、社区工作是三大直接工作方法之一。

社区工作是以社区为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手法。

它通过组织社区成员参与集体行动去界定社区需要,合力解决社区问题,改善居民生活环境及生活质量。

在参与的过程中,让社区成员建立对社区的归属感,培养自助、互助与自决的精神,加强他们在社区参与及影响决策方面的能力和意识,发挥其潜能,以形成更有能力、更和谐的社区

4、社区工作的特点:

A分析问题的视角更加趋于结构取向B介入问题的层面更为宏观(社区工作善于从社会结构、社会政策、制度和资源分配角度分析和处理社区居民问题,资源分配,社区工作较多涉及社会政策分析和社会制度的改变,注重资源和权力分配时公正)C具有政治性D富有批判和反思精神

5、社区工作目标的分类:

A任务目标,是指解决一些特定的社会问题,修桥铺路、安置无家可归者B过程目标,促进社区居民的一般能力。

增强能力、信心和技巧

6、社区工作的具体目标:

A推动社区居民参与B提高社区居民的社会意识C善用社区资源,满足社区需求D培养相互关怀和社区照顾的美德

7、社区工作的主要模式:

A地区发展模式B社会策划模式C社区照顾模式

8、地区发展模式的特点:

A较多关注社区共同性问题(共同性问题是指对社区中绝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造成影响的问题,最宜作为开展服务的介入点)B注意通过建立社区自主能力来实现社区的重新整合(社区居民对社区事务漠不关心、居民之间关系淡薄、居民普遍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等问题)C在地区发展模式中,过程目标的地位和重要性超过任务目标D特别重视居民的参与(参与解决社区问题的一种方法,自决自助)

9、地区发展模式的实施策略:

主要集中于推动社区成员的参与和互动合作,改善沟通和合作的渠道,更好地运用地区资源,解决现存的社区问题。

A促进居民的个人发展(促进居民个人发展主要是针对社区居民之间的冷漠和疏离所采取的策略)B团结邻里(团结邻里主要是针对社区中部分邻里关系不良而采取的策略)C社区教育(解决的是居民对社区资源部熟悉、社区认同感不强的问题)D提供服务和发展资源(针对的是社区服务和社区资源缺乏的问题)E社区参与(主要是处理社区面对的部分共同问题,如环境设施)

10、社会策划模式的特点:

专家、权威——自上而下

A社会策划模式注重任务目标的实现B社会策划模式强调运用理性原则处理问题C社会策划模式体现的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改变D社会策划模式控制和指导者社区未来

11、社会策划模式的实施策略:

A了解组织的使命和目标B分析环境和形势C自我评估D界定和分析问题E确定社区需要F确定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标准G寻找、比较并选择好的方案H测试方案I执行方案J评估结果

12、评估需要的主要方法:

A参与性方法B社会指标方法C服务使用情况方法D社区调查方法

13、社会策划模式中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A技术专家(手机资料,进行分析、诊断、调查,服务策划、组织运作和评估)B方案实施者(执行方案,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