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2357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新人教版I.docx

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I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I)

一、识字与写字(10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选做5个题,共5分)

(1)匿()笑

(2)脸颊()(3)犄()角

(4)分歧()(5)徘徊()(6)心怦怦()跳

2.根据拼音写汉字。

(选做5个题,共5分)

(1)nèn芽()

(2)dǎo()告(3)水波línlín()

(4)zuàn()着 (5)瘫huàn()(6)qiáo悴()

二、经典诗文积累(25分)

3.依据原文填空。

(9分)

(1),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曹操《龟虽寿》)

(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兄女曰“”

(3),把酒话桑麻。

(孟浩然《过故人庄》)

(4),切问而近思。

《论语十二章》

(5)学而时习之,。

(论语十二章)

(6),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十二章)

(7)绿树村边合,。

(孟浩然《过故人庄》)

4.根据提示默写。

(6分)

(1)阐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

(2)写一句珍惜时间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述而》篇中论述君子对富贵的正确态度是:

5.默写诗文。

(共10分,

(1)5分;

(2)(3)题选做其一,5分。

不写题目和作者)

(1)李商隐《夜雨寄北》

(2)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3)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三、阅读与理解(55分)

(一)阅读《羚羊木雕》,完成6—10题。

(17分)

羚羊木雕张之路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

”妈妈突然问我。

妈妈说的羚羊是一件用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那是爸爸从非洲带回来给我的。

它一直放在我桌子角上。

这会儿,我的心怦怦地跳了起来,因为昨天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好朋友万芳。

“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

”我小声地说。

“我知道给你了,可是现在它在哪儿?

”妈妈的目光紧紧地盯着我。

我发现事情不像我想的那么简单。

“我把它收起来了。

“放在哪儿了?

拿来我看看。

”妈妈好像看出我在撒谎。

因为我站在那儿一动不动,低着头不敢看她。

“要说实话„„是不是拿出去卖啦?

”妈妈变得十分严厉。

“没有卖„„我送人了。

”我觉得自己的声音有些发抖。

“送给谁了?

告诉我。

”妈妈把手搭在我的肩膀上。

“送给万芳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现在就去把它要回来!

”妈妈坚定地说,“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

要不我和你一起去!

“不!

”我哭着喊了起来。

爸爸走了进来,听妈妈讲完事情的经过,他静静地点燃一支烟,慢慢地对我说:

“小朋友之间不是不可以送东西,但是,要看什么样的东西。

这样贵重的东西不像一块点心一盒糖,怎么能自作主张呢?

”爸爸的声音一直很平静,不过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您已经给我了。

“是的,这是爸爸给你的,可并没有允许你拿去送人啊!

我没有理由了。

我想到他们马上会逼我去向万芳要回羚羊,心里难过极了。

他们不知道,万芳是个多么仗义的好朋友。

上幼儿园的时候我们就在一起。

她学习很好,人一点也不自私。

我们俩形影不离,语文老师管我俩叫“合二而一”。

上星期一次体育课,我们全班都穿上刚买的新运动衣。

跳完山羊,我们围着小树逮着玩。

一不小心,我的裤子被树叉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

我坐在树底下偷偷地抹眼泪,又心疼裤子,又怕回家挨说。

万芳也不玩了,坐在我旁边一个劲地叹气。

忽然,她跳起来拍着屁股说:

“咱俩先换过来,我妈是高级裁缝,她能把裤子上的大口子缝得一点儿都看不出来。

当时,我觉得自己得救了,就把裤子和万芳换了。

后来,我听说为了这件事,她妈妈让她对着墙壁站了一个钟头。

“为什么你不说裤子是我的?

她嘿嘿地笑着:

“我妈是婆婆嘴,她要是知道,早晚也会让你妈知道。

我要把裤子换过来。

她却满不在乎地说:

“算了吧,反正我已经站了一个钟头,要是再换过来,你还得站两个钟头„„”直到现在,我身上还穿着她的运动裤。

每次上体育课,看见她裤子上那条长长的伤疤,我就觉得对不住她。

昨天,万芳到我家来玩。

我见她特别喜欢我桌上的羚羊,就拿起来递到她的手上说:

“送给你,咱俩永远是好朋友„„永远!

”她也挺激动,从兜里掏出一把弯弯的小藏刀送给我。

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

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

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

“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啊!

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

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像是在等待着什么。

我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

屋子里静极了。

奶奶突然说:

“算了吧,这样多不好。

”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

“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

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

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

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

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

”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

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

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

“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

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

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

“哎呀!

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

”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

“阿姨!

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

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

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

“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

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

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6.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内容。

(3分)

7.有人认为,万芳的父母是见利忘义的人。

假如你是这种观点的反对者,会用文中哪些内容去说服对方?

(4分)

8.具体谈谈“插叙”的内容对情节发展的作用。

(3分)

9.朗读下面两个句子时,重音各应放到哪个词上?

结合语境,说说理由。

(4分)

(1)爸爸不是说给我了吗?

(2)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10.本文开头、结尾的写法有怎样的特点?

谈谈自己的认识。

(3分)

(二)阅读《第一次抱母亲》,完成11—15题。

(11分)

第一次抱母亲文/林雪

(1)母亲病了,住在医院里。

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母亲。

轮到我守护母亲的那一天,护士进来换床单,叫母亲起来。

母亲病得不轻,下床很吃力,我赶紧说:

“妈,您别动,我来抱您。

(2)我左手揽住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

没想到母亲身体很轻,我用力过猛,差点仰面摔倒。

(3)护士在后面托了我一把,责怪地说:

“你使那么大的劲干什么?

”我说:

“我没想到我妈会这么轻。

”护士问:

“你以为你妈有多重?

”我说:

“我以为我妈有100多斤呢。

”护士扑哧一声笑了,说:

“你妈这么矮小,别说病成这样,就是年轻力壮的时候,我猜她也到不了90斤。

”母亲笑着说:

“你真有眼力,我这一生,最重的时候只有89斤。

(4)母亲竟然这么轻,我听了心里很难过。

护士取笑我说:

“亏你和你妈生活了几十年,上力竟这么差。

”我说:

“如果你跟我妈生活几十年,你也会看不准的。

(5)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年复一年,直到我们长大。

我们长大后,可以干活了,但每逢有重担,母亲总让我们放下,由她自己来挑。

我一直以为母亲力大无穷,没想到她是用80多斤的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负荷。

(6)我望着母亲瘦小的脸,愧疚地说:

“妈,我对不住您啊!

(7)护士也动情地说:

“大妈,您真了不起。

(8)母亲笑一笑说:

“提那些事干什么?

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9)护士把旧床单拿走,铺上新床单,又很小心地把边边角角拉平,然后回头吩附我说:

“把大妈放上去吧,轻一点。

(10)我突发奇想对母亲说:

“妈,您把我从小抱到大,我还没有好好抱过您一回呢。

让我抱您入睡吧。

”母亲说:

“快把我放下,让人看见了笑话。

”护士说:

“大妈,您就让他抱一回吧。

”母亲这才没有作声。

(11)我坐在床沿上,把母亲抱在怀里,就像小时候母亲抱我那样。

为了让母亲容易入睡,我将她轻轻地摇动。

护士不忍离去,坐在椅子上看我抱着母亲。

(12)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

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准备把她放到床上去,可是,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选自《德育报》)

11.为什么当知道“母亲身体很轻”,“我”心里很难过呢?

(2分)

12.第(8)段中“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请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2分)

13.文章最后说:

“我忽然看见,有两行泪,从母亲的眼里流了出来。

”母亲为什么在儿子的怀抱里流泪了?

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分)

14.第一次抱母亲,“我”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

(2分)

15.读罢全文,忽然想起前不久看到的一篇小文章,写的是一名老师给学生出了这样一道家庭作业题:

给自己的母亲洗一次脚。

此举让家长、学生感慨颇多。

是啊,我们在平时是否应该为父母做些什么呢?

请你也来说一说,并列出几点你应该做的事。

(3分)

(三)阅读《萌芽》,完成16—18题。

(11分)

萌芽

在院子里乘凉,老是看见邻家的一个小男孩吃葡萄时把葡萄核埋在一个装满土的花盆里。

起先,我并不在意,看久了,便问:

“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

”他头都不抬。

“可种葡萄是用葡萄藤插栽呀,你这样种不出来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

”我好奇了。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

我想创造奇迹。

”孩子抬起头,眼里贮满希望。

过后,总看见男孩精心地为他种下的葡萄浇水,然后就蹲在花盆前发呆,眼中尽是希望,以至于院子里其他小孩叫他去玩,他也不理。

显然,他沉浸在他的希望里。

男孩的家长几天后才发现男孩的古怪。

这天,家里正好酱油用完了,男孩正蹲在门外,他父亲叫他买酱油,连叫了几声,没人应,出去一看,发现男孩呆呆地蹲在花盆前,父亲便说:

“你蹲在这里干什么?

叫你几声都听不见,你心到哪去了?

买酱油去!

”说着,便递钱给了孩子。

过了很久,男孩还没有把酱油买回来,孩子的父亲慌了,忙走出去。

一出门,就见孩子还蹲在门口的花盆前,手里捏着他给的钱。

孩子的父亲生气了,过去一把扯着孩子的手,呵斥道:

“你怎么搞的?

叫你去买酱油,你还死在这里?

孩子的心思还在花盆里,葡萄核栽进去很久了,还没发芽,孩子有些失望了,他说:

“我在想,这葡萄怎么不发芽?

孩子的父亲听了,更气了,大声说:

“以前就给你说过,你这样做没用,你真是执迷不悟。

”说着打了孩子一个耳光,并举起花盆,把它摔碎了。

孩子看着满地的泥土与碎片,哭了。

男孩毕竟还小,他在沉默了几天后,又恢复了以往的活泼,又开始和院里的小孩一起玩。

一星期后,也在乘凉的时候,我看见院里的一个女孩吃葡萄时也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我想过去告诉她葡萄核长不出葡萄,但还没等我过去,男孩也看见了,男孩走了过去,跟女孩说:

“你怎么老把葡萄核埋在花盆里?

“我想种出葡萄来。

“种葡萄要用葡萄藤插栽,你这样种不出的。

“知道。

“那你干吗还这样?

“种葡萄非要用葡萄藤吗?

我想创造奇迹。

”女孩抬起头,眼里贮满了希望。

男孩说:

“真的,你这样做没用,我以前也这样做过,没用的。

“种下去要每天浇水,你知道吗?

”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

几天后,女孩的花盆里居然长出嫩嫩的葡萄藤来,女孩开心极了。

我看见她把院子里的小孩都叫去看,她叫了男孩,但男孩没去,男孩在一群孩子围着花盆时,一个人躲在一边流泪了。

我看见男孩流泪,走过去,我说:

“你怎么在这里流泪?

男孩说:

“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了。

男孩又说:

“她父亲真好。

”说着,男孩呜呜地哭了。

16、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两件事的内容。

(4分)

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

17、这篇文章的题目含义丰富,引人深思。

作者为什么要以“萌芽”为题呢?

谈谈你的理解。

(3分)

18、阅读下面的语句,试着回答问题。

(4分)

①男孩点点头,张开嘴,还想说些什么,但什么也没说就跑回屋子。

假如你是这个男孩,此时还想说些什么呢?

写在下面。

②男孩说:

“葡萄藤是女孩的父亲插下去的,我看见了。

男孩又说:

“她父亲真好。

”说着,男孩呜呜地哭了。

男孩为什么要称赞女孩的父亲“真好”?

(四)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19—22题(16分)。

19.解释加点字。

(4分)

(1)与友期行期:

(2)去后乃至乃:

(3)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去:

(4)尊君在不不:

20.翻译(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1.根据课文回答问题(6分)

(1)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

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

(3分)

(2)学习本文,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3分)

22、我们古代有不少像谢道韫,元方这样机敏的孩子,请你另外举两个这样的人及相关的故事。

(2分)

四、写作(60分)

23.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

(1)以“亲情的力量”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2)鲜花的身后是绿叶,幼苗的身后是泥土,小溪的身后是山峰。

身后的爱抚,身后的温暖,身后的坚强,支撑着我们走过一个又一个

冬季。

请你以“有在我身后”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叙述描写相结合,适当穿插议论和抒情;③半命题作文要补充完整,字数不少于600;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班名和人名。

题目: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