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781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docx

请务必下载心理C证面试须知供参考

 

心理健康教育上岗C证面试

 

复习材料(供参考)

 

三溪中学心理辅导室

 

关于《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上岗资格证》

C证面试的有关内容及要求

一、面试主要内容:

1、自我分析:

对自己的心理素质做一个简要分析,包括:

性格、气质、情绪、思维特点等,并简述自己申请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理由。

时间:

5分钟。

2、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说课):

根据所指定的内容范围(经现场抽签决定),以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构思、设计一堂心理辅导活动课,并简述各项设计安排的主要理论依据。

说课的主要内容:

本活动课的主题、目的,课前需准备的内容,活动的主要过程,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等。

时间不超过10分钟。

二、面试评价:

运用基本理论是否得当;辅导过程设计是否得当;语言思维表达是否得当;情绪行为表现是否得当;对自我分析的综合印象;其他(仪容仪表、综合素质等)。

三、面试的程序:

面试分批进行,每批10人左右,分别在10个考场。

程序如下:

1、抽签,确定活动课的主题和考场顺序;

2、准备,30分钟。

在指定的准备室里备课,可携带参考书籍;

3、面试,15分钟左右。

四、面试前准备:

1、面试前写好自我分析的材料。

面试时最好能脱稿,对自己的性格、气质、情绪等的分析要准确、到位。

2、自学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的理论知识,了解活动课的主要原理和基本要求。

3、查阅有关心理辅导活动课的优秀教案,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主题的设计,可准备一些资料以便备课时参考。

 

面试程序和规定

1.首先集中“休息室”,登记、领取并填写《面试评分表》。

2.其次依据序号顺序到准备室参加试题抽签,将抽到的题目贴在评分表背面,准备时间为30分钟,准备时可带笔、纸和心理健康教育参考资料;

3.最后依据考生抽取的题号到指定的面试室参加面试。

面试时间为每人15分钟。

注意面试时不准携带参考资料进场。

只能留一张32开便签,由本人手写的提纲。

4.请凭身份证准时到指定试场参加面试。

 

自我个性分析涵盖的内容(仅供参考)

对自己的心理素质(包括性格、气质、情绪、思维等)作简要分析。

1.了解你自己的气质类型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你能否顺利和成功与心理素质的好坏有很大关系。

我们常常发现人和人不一样:

有的人容易激动,做事雷厉风行;有的人机智灵活;有的人天生慢性子;还有的人非常脆弱,经不起风浪。

这种性格的差异就是“气质”。

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内在气质与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心理素质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人的气质带有先天遗传的性质,它能影响人的行为方式、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各种气质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只有充分了解自己的气质类型,才能发挥优点、克服缺点,实现自己心理素质基础的一定程度上的转化。

胆汁质

强而不平衡。

这样的人情感和情绪发生迅速,爆发力很好。

同时,情感和情绪消失得也快,情绪趋于外向。

智力活动灵敏有力,但理解问题容易粗枝大叶。

意志力坚强,不怕挫折勇敢果断,但容易冲动,难以抑制。

工作热情高,表现得雷厉风行,顽强有力。

多血质

强而平衡,灵活性高。

这种人情感和情绪发生迅速,表露于外,极易变化,灵活而敏捷,动作活泼好动,但往往不求甚解。

工作适应力强,讨人喜欢,交际广泛。

容易接受新事物,也容易见异思迁而显得轻浮。

粘液质

强而平衡,灵活性低。

这种人情绪比较稳定,兴奋性低,变化缓慢,内向、喜欢沉思。

思维和言行稳定而迟缓,冷静而踏实。

对工作考虑细致周到,不折不扣,坚定地执行自己已经做出的决定,往往对已经习惯了的工作表现出高度热情,而不容易适应新的工作和环境。

抑郁质

弱性,易抑制。

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不易外露。

对事物有较高的敏感性,能体察到一般人所觉察不到的东西,观察事物细致。

行动缓慢、多愁善感,也易于消沉,干工作常常显得信心不足,缺乏果断性。

交往面较窄,常常有孤独感。

2.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自己的特点

(1)基本方面:

内外向性格:

内向:

极端内向,典型内向,内向偏外,

外向:

极端外向,典型外向,外向偏内。

情绪稳定程度:

稳定型、不稳定型、峰谷型

价值取向:

艺术型,经济型,道德型,混合型。

价值程度:

苛求型、适当型、随意型、

人际态度:

热情、温暖、平淡、冷漠。

理解与表达能力:

听和说的能力。

(2)社会能力:

生存能力,学习能力,工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3)个人感情结构:

爱人,亲人,知心朋友,好朋友,玩友。

(4)兴趣爱好

(5)自我管理能力

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

开心能力,积极转化能力

自我的目标管理能力

自我的行为能力和行为管理能力

(6)智力状况。

 

自我个性分析中考官可能问的问题(仅供参考)

在对话的过程中考官会注意观察被试的人格特点,是否具备尊重、同感、真诚等心理辅导教师的特质,所言与行为表现是否一致、理论与实际是否一致,在整个面试过程中所表现的个性和所表述的内容是否前后和谐统一。

看被试是否客观全面地看待自己,实事求是评价自己。

所问问题如:

(1)你觉得自己个性中比较适合做心理辅导老师的优势是什么?

哪些个性特点会阻碍你的工作生活,尤其是心理辅导工作?

(2)说说你的气质类型,性格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

(3)说说你的认知特点:

思维敏捷(迟缓)、条理性、想象力

(4)说说你的情绪情感特点,比如:

热情开朗、有激情、冲动、稳定、感情丰富、体验深刻------

对于情绪问题如何处理?

(5)说说你的意志特点:

比如果断性、坚韧性、独立性、主见、坚强---,对于自我主张与现实有矛盾的情况,如何处理?

(6)人际关系和谐或有冲突,对人际关系冲突如何处理?

(7)你觉得这些个性特点的形成与什么有关?

(8)你的重要他人是谁?

或在你的生活中对你影响比较大的人是谁?

对你性格、为人处事方面的影响在哪些方面?

(9)你在前面表述的个性特点中,有(消极的情绪体验),能否举个例子,说说那次消极情绪体验是怎样处理的。

(10)用几个形容词来表达你的个性特点。

(11)为什么申请参加C证考试?

(个性上的优点,如耐心、细心、热心、真诚、坦率、守信、体谅人理解人、乐于助人;心理学技巧对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带来的巨大促进作用,学生能敞开心扉跟你沟通,便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好学生;现阶段学生的需要。

因而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学生提供帮助,同时自身也得到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构思与设计内容(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共22题,由被试抽签。

请根据所指定的活动内容范围,以自己所在学校的学生为对象,构思与设计一堂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并简述各项设计安排的设计意图。

叙述中应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本堂活动课的主题;

2.本堂活动课的主要目标

3.课前准备的主要内容;

4.活动的主要过程(各个环节的设计)

5.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心理辅导活动课设计(说课)中考官可能会问的问题(仅供参考)

主要了解面试教师:

是否了解所教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主要问题,是否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是否体现心理辅导的理念,如突出学生主体体验,小学注重以游戏和活动为主,初中以活动和体验为主,高中以体验和讨论为主。

平时有无上课,今后是否准备上课,如何安排等。

所问问题如:

(1)你上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吗?

听过心理辅导活动课吗?

你在学校里上什么课?

是班主任吗?

上几年级课?

(2)你抽到的题目是?

放到几年级上?

对于这样的范畴,你在与学生接触和理论学习中,估计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与课的主题有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原因是什么?

是普遍现象吗?

当中可能会需要解决的心理困惑有哪些?

(3)这个环节这样设计的目的(意图)是什么?

你觉得这堂课的重要环节是什么?

课堂操作这个环节时,你准备怎么提问?

(4)你课中提到的这些方法是你告诉学生的,还是通过活动或讨论让学生自己体验和得到?

(5)你觉得在课堂操作过程中可能会发生哪些问题,你准备怎么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6)辅导活动课的特点是什么?

主要方式有哪些?

(7)心理辅导活动课与思品课和班会课的区别是什么?

(老师价值中立,全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与心理感受)

(8)有人说考C证其实没什么用,你怎么看待?

(9)如果这次面试没有通过,你会怎么对待?

(10)与抽到的课题相关的一些知识。

(知多少说多少,不需要太理论,如果不是很清楚,可以谦虚的坦白告知,因为接触时间不是很长,会继续学习。

心理辅导活动课说课(设计)主题范围

1如何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2如何帮助学生正确评价自己?

3如何帮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4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

5如何帮助学生调控消极情绪?

6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某一种学习能力?

7如何帮助学生改善学习方法?

8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学习意志?

9如何帮助学生养成某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10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考试焦虑?

12如何帮助学生与同伴更好地交往?

13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亲子关系?

15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抗挫折能力?

16如何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或游戏机?

18如何帮助学生学会合理消费?

19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自我中心意识?

20如何帮助学生懂得珍惜生命?

21如何帮助学生学会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

22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自控能力?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流程

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

团体暖身阶段——团体转换阶段——团体工作阶段——团体结束阶段。

1、团体暖身阶段

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情绪接纳”,要营造一种轻松、温暖、安全的氛围,帮助团体在当下形成一个具有凝聚力的实体。

具体来说包括:

(1)通过热身游戏或其他媒体手段,促成团体成员初步的互动。

(2)充分展现教师的“尊重、接纳、关爱”的辅导态度。

(3)必要时,明确告知团体基本规范及辅导活动的注意事项。

如要倾听、积极参与讨论、对事不对人,保密等。

2、团体转换阶段

此阶段肩负着由“团体凝聚力初步形成”向“运用团体动力解决团体共同关心的某一发展问题”转移的重要任务,这是一个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成员探索成长困惑的欲求、逐步催化团体动力的过渡时期。

这一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展开主题”,具体来说包括:

(1)以形象具体的方式(如案例、小品表演、游戏、影视片断、歌曲等),将问题情境呈现在学生面前,提出某一个被团体成员共同关心的问题,引出团体成员中不同观点和不同的认知方式、行为方式的碰撞和冲突,催化团体动力。

(2)鼓励全体学生参与互动讨论,积极面对他人的意见予以回馈。

(此阶段要把握好,若团体互动氛围不能有效地激活,后一阶段的团体动力就可能受阻)

3、团体工作阶段

团体工作阶段是团体基本成熟后进入解决实质性问题的关键时期。

这一时期在一节心理辅导活动课中所占的比例最大,约20分钟左右。

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问题探索”。

具体来说包括:

(1)设置更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更能反映学生成长困惑的活动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体验、思考。

(2)继续催化正向的团体动力,促进学生的自我开放。

(3)鼓励团体成员之间不同观点的交换、在支持与面质之间取得平衡。

(4)注重团体的组织调控,引导学生关注团体目标,鼓励学生相互倾听,共同探讨有效对策。

4、团体结束阶段

团体结束阶段是心理辅导活动课历程的最后阶段,结束阶段的团体经验对团体的成效有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结束得好,学生有欣喜、激动、感慨等正向情绪,而不是不屑和愤怒,他们就比较愿意将在团体中所学带入现实生活中,心理辅导活动课才有效果。

这一阶段工作的重点是“问题解决”。

具体来说包括:

(1)引导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澄清团体经验的意义。

(2)鼓励学生将认知、经验加以生活化与行动化,使自己的收获向课外延伸。

(3)设置富有新意、余音袅袅的团体结束活动,(如具体化的优点轰炸、赠言、寓意深刻的名言、感人肺腑的歌曲等)为本次主题探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堂好的心理辅导活动课的四个阶段,恰如“起、承、转、合”,美妙而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