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416602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0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docx

必修1第一单元第3讲

第3讲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考纲清单] 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

一、郡国并行制

1.时间:

西汉初期。

2.内容:

继承郡县制的同时又在部分地区分封诸侯王,地方上郡县、封国并存。

3.后果:

诸侯王势力逐渐强大,动摇中央集权。

4.解决:

汉武帝时期基本解决王国问题,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

1.职能: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

2.评价: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

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保证了皇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

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的运转

三、元朝的行省制度

1.措施

(1)中央直接管理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区,其余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2)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行省行使权力受中央节制;

(3)实行省、路、府、州、县五级行政区划。

2.作用

(1)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2)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中国省制的开端。

►素养感悟

家国情怀——行省制度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逐渐形成

行省制度把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府管辖之下,便于民族间友好相处和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使中华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加强,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四、选官制度的变化

1.察举制:

汉代实行,孝廉成为做官的主要途径。

2.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实行,依靠门第选官。

3.科举制

(1)演变

①隋朝:

隋文帝时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官;隋炀帝时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唐宋元:

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③明清:

实行八股取士。

(2)影响

①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来源。

②有利于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

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④对后世影响深远。

图示明史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考点一 从汉至元中央官制和选官制度的演变

中外朝制度

中外朝制度示意图

西汉时期的中央官制在汉武帝时期形成。

“中朝”又称“内朝”,由皇帝的亲信近臣组成,负责决策。

“外朝”是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组成的执行机构。

这一制度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1.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和弊端

(1)特点

①相权三分:

中书省制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②职权分明:

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③加强皇权:

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④节制君权:

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

(2)弊端:

相权分属三个部门,造成“有宰相之职,而无宰相之权;有宰相之权,未必有宰相之责”的局面,及至中唐,出现宦官专权、朋党之争等弊政。

2.全面认识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合功能

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巩固国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

推动世界文明发展

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于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查,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思想

强化儒学正统地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抑制了新知识、新学科的渗透和发展;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针对练1

 王定宝在《唐摭言》中提到:

“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化。

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

”该材料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  )

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B.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

D.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中平民通过科举制发迹,显贵之家依靠科举制延续其地位,可知科举制是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有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作用,故B项正确。

考点二 从汉至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郡国并行制和行省制

郡国并行制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

该制度使分封制局部死灰复燃,但这一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依然是中央集权制度。

行省制是元朝开创的以省统领多级地方行政区的地方行政制度。

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

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的节制,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1.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

2.为什么说行省制度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1)机构和官员设置有玄机,从制度设计层面防止割据。

元代的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中央通过行省对全国实行分区统治。

(2)分权更集权。

中央赋予行省更多的权力,但行省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例如: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呈报枢密院。

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不能更改赋税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中央以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还采取省官互迁等形式加以控制。

(3)地方区划从山川形便到犬牙交错。

秦汉以来,地方行政区划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线或历史传统等因素来确定。

政区的自然属性与经济、文化一体化趋势较强,但极易产生割据局面。

从元代开始,行省区划主要以中央军事控制为目的,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任意将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这样削弱了地方的经济、文化认同感,从而失去了扼险而守、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中央比较容易控制。

针对练2

 (2019·苏州1月模拟)《元史》记载:

“行中书省……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

……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对材料中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A.元朝设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边疆地区

B.中统、至元年间,行省正式成为常设机构

C.“都省”指中书省,“省官”指地方行省的长官

D.行省长官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大权

答案 D

解析 行省“统郡县,镇边鄙”不能说明元朝设立行省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边疆地区,A项错误;“因事设官,官不必备”表明行省并不是常设机构,B项错误;元朝“都省”是指行中书省,C项错误;“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表明行省长官掌管地方军事、财政、行政等大权,D项正确。

材料 北宋时期,科举入仕者逐渐增多,对文官队伍知识结构、能力素质之改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儒学思潮的振兴,促使“治学”与“从政”的沟通蔚然成风。

以“天下”为胸怀的士大夫们,以“天道”“公议”为旗帜,作为凝聚群体的号召、制约君主的力量,坦坦荡荡地宣布自身之政治权利,参与治理国家政事。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要求:

根据材料,概括北宋科举制度对当时政治的影响。

信息:

 

答案 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使大批知识分子入伍,文官队伍壮大;出现士大夫与君主“共治国事”的局面。

材料 在秦及西汉初年,皇帝行使权力,将意志化为诏书,见诏实行,程序比较简单;或与宰相议定,交御史起草、下达;或直接命令御史起草、下达,即可生效。

宋代下诏书需经中书、门下之制度更加完备,因而反对内批,反对君主独裁专行的理由,也就更加充足。

或从制度上、道理上批评滥用内批是违反“礼”“正”“道”;或从历史经验教训上批评滥用内批会导致“祸”“乱”;或从道德上批评滥用内批是出于“私”心。

——摘编自祝总斌《试论我国封建君主专制权力发展的总趋势》

观点

思考方向

历史结论

角度1

君主行使权力的变化

角度2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角度3

君主专制与官僚政治的关系

答案 角度1:

中国古代君主行使权力越来越制度化并很少受到制约。

角度3:

中国古代官僚制度在一定程度上能限制君权,但同时又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材料 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

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

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

——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发现问题:

西周分封和汉代分封在形式和实质上都有所不同。

思考:

为什么说“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

试答:

  

答案 汉代受封的诸侯国以下仍是郡县制;受封的列侯其侯国直属中央,地位相当于县。

1.(2018·江苏高考,3)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

“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

”由此可见,尚书省(  )

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

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

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

答案 D

解析 D对:

题干信息“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尚书省已经发展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其地位非常重要。

A错:

唐朝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没有剥夺中书省与门下省的权力。

B错:

唐代负责起草诏令的是中书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

C错:

唐代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尚书省不能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

2.(2017·江苏高考,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

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

这表明(  )

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

B.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

C.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

D.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

答案 C

解析 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一直未被废除。

B项错误,三省长官地位的变化,特别是执掌行政权的尚书省地位的下降,不能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

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和决策职能部门地位的提高,反映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C项为正确选项。

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不等于决策权的扩大,D项错误。

3.(2016·江苏高考,4)“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

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

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

”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 A

解析 材料“糊名考校,一决文字而已”说明采用密封考试形式,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取士科目有所减少”的信息,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亦贵进士科”说明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录取人数的变化,故D项错误。

4.(2018·课标全国Ⅲ,25)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 B

解析 B对:

从材料表格中可以看出,北宋时期,宰相中祖辈无官职的占据三分之一以上,南宋时期,这一比重增加到一半以上,结合所学可知,这主要是因为宋代科举制进一步发展,为没有贵族身份的人跻身社会上层创造了条件,从而导致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5.(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 D

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故A项错误;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道德水平,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入仕,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1.(2018·如东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检测)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

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

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

A.加强君主专制B.稳定政治局势

C.削弱中央集权D.解决王国问题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郡县官吏消极观望……刘氏子弟发兵讨伐……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等关键信息可知,汉初实行封国制度有利于稳定政治局势,所以答案选B,排除A。

C材料没有涉及。

封国制度到了后来形成了地方割据,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D。

2.(2018·南通市高三期末调研考试)唐初三省制下,中书省的具体工作为批答奏章和起草诏书、是决策出令的第一道程序。

门下省对诏令的审议封驳,成为决策出令的又一道重要程序。

门下省审复的诏令,经皇帝“画可”、加盖皇帝印玺后,再下达尚书省执行。

材料反映的三省运行机制(  )

A.有利于官僚政治的建立

B.强化了尚书省的决策权

C.削弱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D.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

答案 D

解析 秦朝推行郡县制,标志着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排除A;尚书省掌执行,排除B;三省分工协作,但必须“加盖皇帝印玺”,说明皇权依然至上,排除C;三省分工协作,推动了中央决策合理化,故选D。

3.(2018·泰州中学高三模考)唐代的科举制有“投牒自举”一项,就是自学有成就的人可以书面提出申请,经考试合格后,再由州县送尚书省参加考试。

而宋代的科举制建立了糊名和眷录制度,既糊住举人试卷上的名字、乡贯,也糊住初考官所定的等级。

对于唐宋科举制变化的理解,下列正确的是(  )

A.唐代考生只能通过“投牒自举”方式参加科考

B.宋代糊名和眷录制度从根本上杜绝了舞弊现象

C.反映了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机制上的进一步僵化

D.严格选拔途径和手段从而使人才选拔更加公正

答案 D

解析 宋代糊名和誊录制度是对科举制的发展,加强了对官吏的选拔,有利于选拔结果的更加公正,D项正确。

4.(2019·常熟高三模考)《新唐书百官志二》载:

“给事中四人,正五品……凡百司奏抄,侍中既审,则驳正违失。

诏赦不便者,涂窜而奏还,谓之涂归。

”赋予给事中“涂归”权力的主要目的是(  )

A.制衡行政运作程序

B.保障君主独断之权

C.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D.剥夺丞相行政权力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的“诏敕不便者,涂窜而奏还”意在强调这是在平衡、制衡行政运作程序,A项符合题意;材料不涉及君主独断的权力,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办事效率的问题,排除C项;D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

5.(2018·徐州市重点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一次模考)史书记载:

“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

材料反映了行省(  )

A.代表中央治理地方

B.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

C.与都省相互制衡

D.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

答案 A

解析 据材料“行中书省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常赋岁钞四百万锭,各省备用之外,入京师者二百八十万锭”,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行省代表中央治理地方,故A项正确。

元朝的最高行政机关是中书省,排除B项。

材料无法体现与都省相互制衡,排除C项。

行省不是征收赋税的专门机构,排除D项。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南通模拟)西汉平定“七国之乱”以后,朝廷令诸王不得治民,官员皆由朝廷任命,不得自置王侯,在封地仅能收取租税,成为一批不劳而食的寄生虫。

由此可推断西汉政府(  )

A.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彻底解决了分裂问题

C.强化了郡国并行体制

D.消除了地方割据根源

答案 A

解析 解题关键在于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为“诸王不得治民,官员皆由朝廷任命”“王侯在封地仅能收取租税”,由此可见“七国之乱”以后地方诸侯的权力已削弱,中央集权大为加强,故A项正确。

2.范文澜先生曾考证,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考察封国国王,有罪状便奏闻。

不法的国王因此受到惩罚。

据此推知,汉武帝设置刺史(  )

A.旨在削弱国王势力

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重在整肃地方吏治

D.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汉武帝设置刺史以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削弱国王势力,故A项错误;汉武帝设置刺史以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以加强对封国国王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正确;汉武帝设置刺史是对封国国王进行监察,并非对地方官员进行监察,不在于整肃地方吏治,故C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刺史考察封国国王的一条规定,不能说明使监察制度趋于完善,故D项错误。

3.(2018·宿迁模拟)汉武帝即位后,改变了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的传统,开始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

汉武帝此举(  )

A.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

B.强化了相权对中央集权的控制

C.削弱了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

D.化解了相权与君主集权的冲突

答案 A

解析 抓住“以前专用功臣列侯及其子弟为相”,注意汉初以来,丞相作为三公之首、百官之长,位高权重,对皇帝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因此汉武帝“擢用没有政治背景的一般士人为相,拜相后始封侯”,这样就加强了丞相对皇帝的依赖性,便于汉武帝控制,故A项正确。

4.王符《潜夫论·考绩》:

“群僚举士者,或以顽鲁应茂材,以桀逆应至孝,以贪饕应廉吏,以狡猾应方正……以轻薄应敦厚……名实不相副,求贡不相称,富者乘其材力,贵者阻其势要,以钱多为贤,以刚强为上。

凡在位所以多非其人,而官听所以数乱荒也。

”材料反映出(  )

A.察举制弊端日益暴露

B.孝廉的标准不适应社会的发展

C.九品中正制难以持续

D.分科取士难以选拔高素质人才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富者乘其材力,贵者阻其势要”等信息,可知察举制改变了以孝、廉为选官的标准,贪得无厌、富贵者等趁机趋炎附势,导致了察举制失去举荐的公平性,故选A。

5.(2019·南京调研)《旧唐书·穆宗纪》:

“(唐穆宗想破格提拔)前检校大理少卿、驸马都尉刘士泾为太仆卿。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上谕之曰:

‘士泾父昌有边功,久为少列十余年,又以尚云安公主,朕欲加恩,制官敕下。

’制命始行。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唐代给事中具有封驳权

B.给事中应隶属于中书省

C.给事中可否决皇帝诏令

D.相权可与皇权相互制衡

答案 A

解析 “给事中韦弘景、薛存庆封还诏书”表明唐代给事中有封驳权,故A项正确。

6.(2018·苏锡常镇四市调研)贞观四年,唐太宗问政于张玄素。

玄素曰:

“臣观自古以来,未有如隋室丧乱之甚,岂非其君自专,其法日乱。

向使君虚受于上,臣弼违于下,岂至於此……如其广任贤良,高居深视,百司奉职,谁敢犯之。

”材料表明,张玄素(  )

A.痛陈隋室苛法之弊B.反对君主独断专行

C.主张实行分权制衡D.建议扩大取士范围

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张玄素认为隋朝出现动乱是由于君主独断专行所致,表明张玄素反对君主专制,故选B。

7.有学者认为,三省合用的办公场所“政事堂”(后来改为“中书门下”)的出现明显与“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驰。

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现(  )

A.迎合了强化皇权的需要

B.破坏了原有的决策程序

C.提升了中书省的法定地位

D.体现相权集中扩大的趋势

答案 D

解析 三省合用的办公场所“政事堂”与分割相权背道而驰,说明政事堂的出现集中了相权,故D项符合题意;A、B、C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D。

8.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

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

这一制度的变化(  )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

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

答案 B

解析 三省六部制强调的是皇权与相权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体现了三省的协调性不断强化,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B项正确;政事堂和中书门下的设置,可以有效牵制皇权,故C项错误;材料仅涉及三省变迁,没有涉及六部,故D项错误。

9.(2018·无锡模拟)据《旧唐书·刘祎之传》记载:

宰相刘祎之得罪了武则天,武则天命人“宣敕示祎之”。

祎之见敕文未经中书门下副署,遂说:

“不经凤阁(中书)鸾台(门下),何名为敕?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武则天时相权在与皇权的斗争中处于上风

B.唐代三省六部制度有效约束了君主的专权

C.武则天的做法违背了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

D.唐代皇帝的诏令、制敕需经中书门下批准

答案 C

解析 唐朝权力中枢的运行程序是中书草拟、门下审核和尚书执行,武则天的敕令没有经过这些运行程序,故C项正确。

10.中国近代学者罗振玉在评价某制度时说:

“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

……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

”这一制度(  )

A.最早开创于夏商时期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实现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可知该制度为人才选拔制度即科举制,故A项错误;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故B项错误;科举制将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上升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故D项错误。

故选C。

11.(2018·苏北四市调研)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

“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

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

”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

杨绾认为科举制(  )

A.考试内容有失偏颇B.选拔标准不合时宜

C.选才路径沿袭传统D.录取原则公平公正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恢复古代察举孝廉”可知作者认为考试内容没有体现沿袭传统有失偏颇,故A项正确。

12.(2018·邳州3月模拟考试,25)宋代路、州、县的官员都由中央官兼任,属于差遣性质,所谓“以京、朝官权知,三年一替”。

这一做法(  )

A.缓和了中央与地方对立

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