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402300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5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docx

文化版权质押实例

《集结号》版权质押引发的思考

作者:

乔肖雅日期:

09/08/06

      文化创意产业是“基于版权的产业”(Copyright-BasedIndustry)。

版权是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要素,版权质押贷款不仅能对文化创意企业增强融通资金能力、规避银行放款风险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同时也为政府建立健全版权质押规范体系提供一定的参考。

      文化创意企业发展历史较为短暂,市场处于培育期,未形成相对成熟的运营模式和持续盈利能力,风险难以评估。

虽然可能带来的未来收益附加值很高,但是这种高收益存在着相当的不确定性,市场风险极大。

另一方面,针对版权的评估目前缺乏权威的标准和方法,版权本身的无形性所决定的估值难、法律风险高、变现能力弱等难题都使得银行难以认同版权质押这项新业务。

以上两个方面造成了银行对文化创意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企业)放款的不积极。

 

一、电影《集结号》版权质押引发的思考

       2007年,电影《集结号》的成功融资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引发了我们对版权质押贷款的再思考。

华谊兄弟的《集结号》是国内第一个无实产抵押、也没有第三方担保机构,仅用版权做的质押。

债权方招商银行主要对本案例采用了三点风险审查与控制。

       招行列出的三个核心风险点为:

拍摄许可风险、拍摄完工风险、影片销售风险。

招行的风险管理和审批部门人员经过对风险仔细研究后认为,对于饱含兄弟情感和英雄气概的战争片来说,获得拍摄许可证问题不大;拍摄完工风险方面,华谊公司提供完工风险担保;至于影片销售环节,则需要采取《集结号》的全球版权作为质押。

       为了彻底打消招行对项目风险的担忧,《集结号》还出让项目的财务控制权。

《集结号》总投资1亿元,华谊兄弟投资5000万元。

根据招行和华谊公司的协议,华谊公司的自筹资金必须先用完,招行的贷款才被允许支出。

因此,该笔资金前期实际“有投无入”。

资金实际如何使用,也在监管之列。

招商银行以每笔1000万元的方式发放了五笔贷款。

最后一笔贷款发放时,《集结号》外景已经拍完,特技队也撤了,开始进入后期剪辑(目前国内电影30%到40%的支出是电脑特技制作)。

       招行的风险约束手段是控制现金流,循环报账制。

为了监管资金用途,招行派出专人,全程跟随商业大片的拍摄。

根据授信审批的要求,招行专人到《集结号》的拍摄地跟踪贷款用途。

同时还开立了资金监管账户,以循环报账的方式,要求对方每月出预算,并以发票的形式报销。

结清上月的账目后,再发放下月的贷款。

       影片上映之后,根据双方的协定,票房收入的回款陆续打入招行的专项账户,并且偿还招行贷款。

第一笔贷款从2006年8月开始发放,利率在央行的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了10%。

至2008年第一季度,整个项目结束时,华谊兄弟连本带利归还招行5500万元左右。

 

招商银行对《集结号》贷款的风险控制图:

 

二、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构建

     《集结号》版权质押的成功只能算是个案,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招商银行在整个贷款实施过程中也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试图探索出一种可推广应用的成功模式。

笔者经过研究、讨论,首次设想构建了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

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CopyrightPledgeAssessmentRiskControlSystem,简称CPARC)是针对银行在版权质押贷款的版权评估过程中规范、有效进行评估风险控制所设计的系统。

CPARC系统的构建主要从基本组成、整体可实现的功能、技术要素以及运作四个角度进行说明。

      

(一)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组成

      为实现系统目标,CPARC系统应包括四个基本组成部分:

目标体系、组织机构、评估技术以及调整策略。

      1.目标体系

      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目标应与资产评估的目标相一致,即客观公正、公允合理。

建立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最直接的目标是,在识别评估对象风险的基础上,对评估对象的价值进行准确评估,有效控制版权质押可能带来的评估风险,以保障银行对企业的质押贷款的顺利进行。

      2.组织机构

       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人员及组织机构对CPARC系统功能的发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组织构成中的三大部分--风险评估小组、版权评估小组、专家咨询小组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三个部门紧密相连,共同实现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目标。

      3.评估技术

      从原始资料的搜集到决策结果的得出,必须要合理的分析论证、科学的评估运算。

为了提高资产评估效率、降低资产评估风险,在分析风险及评估版权时,应针对具体评估对象的特点,有选择、有次序地运用评估途径及具体的技术方法,合理地确定有关经济技术参数,即:

①版权自身的条件与状况。

该版权是处于创作阶段还是经营阶段、是处于正常市场条件还是非正常市场条件等。

②评估人员所掌握的资料及数据情况。

如版权市场参照物情况、与收益预测及风险预测相关的数据、成本数据等。

      4.调整策略

       版权质押是一项高风险与高回报并存的业务,风险一旦成为现实,对银行相当不利。

所以,银行应及时关注、研究质押贷款的风险情况,对客户发展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发现客户潜在的经营风险,并适时进行调整策略,选择相应的对策来控制风险,以将损失降低到最低。

在中介评估机构评估过程保守、谨慎,评估结果客观、真实的基础上,银行通过以下两个措施可以有效规避风险:

一是再度审查评估结果,确保其客观公正;二是调整认定贷款比例,如最高不得超过70%。

      

(二)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功能

       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识别、预测、评估、控制等方面。

      1.识别即对版权质押评估风险的成因、影响版权质押评估风险及其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述评,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指标体系。

通过指标值的变化明确风险来源,为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提供依据。

识别风险是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的基础。

       2.预测通过一系列的预测技术对风险的变化趋势、版权未来收益进行分析、预测。

只有对版权未来收益及风险进行准确预测及评价,才有可能正确评估版权价值,对尚未发生的风险未雨绸缪,及时采取措施。

      3.评估是CPARC系统中最核心、也是最重要的功能,可以说,识别以及预测功能的实现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评估这一功能的实现。

借助于科学的分析以及合理的估算,CPARC系统对评估对象做出客观公正、公允合理的价值评估,这是整个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

      4.控制是经过风险识别与评价,对评估对象做出初步结论后进行的动态监督与调整的过程。

这是为了保证版权质押评估在后期不至于因为环境条件等外在因素引起的风险变化而导致价值发生重大改变,从而给银行带来巨大损失而采取的事后监督与纠正措施。

      (三)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技术要素

       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三大主要技术要素如下:

      1.评估方法系统如何搜集整理版权相关信息资料与数据,进而分析、评估版权,并得出结论的逻辑思想方法,称为评估方法。

评估方法是整个系统的“灵魂”,规定了系统内各有关要素如何协调以共同实现系统功能。

      2.风险指标体系系统是为风险阈值的分解所采用的指标群。

在形成风险阈值前,风险指标体系系统通过对版权评估具体风险的衡量与分析,得到不同风险的分类指标。

风险指标体系是风险阈值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针对性寻找风险根源的对策依据。

      CPARC系统主要是针对版权质押可能面临的评估风险所设计,根据下表对评估风险组成部分的分析,风险指标体系也就相应地由版权归属不确定性风险指标、评估人员专业素质风险指标、评估过程不确定性风险指标以及评估制度风险指标四个部分组成。

 

       关于各指标的详细说明及衡量见下表:

风险分类

详细说明

风险评级

版权归属不确定性

版权已经过登记或公证,可出示经公证的版权归属证明文件;版权归属人的身份证明确定无疑;授权书真实有效;被授权人身份证明确定无疑

A

版权未经过登记,但有证据证明归属人明确

B

版权未经登记,归属两者或以上;证明其财产权利具体分配情况不够详细

C

版权归属不明确,无法确定其合法性与真实存在性

D

评估人员专业素质

评估机构信誉优良;评估小组成员均持有资格证书;评估小组负责人持有注册评估师证且经验丰富;小组成员部分或全部此前参与评估过类似案例且评价良好

A

评估机构信誉良好;评估小组成员持有资格证书;参与评估人员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

B

评估机构合法经营;评估小组主要成员持有资格证书;没有发生过违反职业道德的现象;

C

评估机构没有合法资质;评估人员不符合从业要求

D

评估过程不确定性

版权创作团队能力突出;版权创作预期可按时完工;版权题材具有广泛受众市场;版权运作方实力雄厚、营销方案可行性高

A

版权可按时完工;版权题材有一定的受众;版权运作方有一定的实力、营销方案可行

B

版权创作有时间规划;版权题材合法;版权运作方能够提供营销方案

C

版权创作预期不可完成;版权题材具有争议性;版权运作方无法提供可行的营销方案

D

评估制度

资产评估法律完善;版权保护法律完善;对可用于质押的版权评估有详细的制度或指引进行规范;

A

资产评估法律与版权保护法律已经制定,但尚不完善;版权评估准则不够详细,引导性不强

B

资产评估法律与版权保护法律法规已制定

C

没有相关立法意识,法制混乱

D

 

      3.风险阈值用以对版权评估面临的风险做出客观评判的数量标准,又可称为风险界限。

如果某版权质押贷款项目的综合风险值没有超过风险阈值,则可进行下一步的版权评估过程;否则视为风险过大无法接受该项目而放弃。

     (四)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运作

      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的有效运作是版权质押得以顺利完成的有力保障,应围绕评估风险控制目标,根据风险预测,以完成有效评估风险控制的目的。

      应对风险指标进行分解说明,对在各种情况下所应采取的贷款利率及质押率都进行了列示。

在对各种情况进行风险评定后,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见下表:

组合列示

质押率

贷款利率

AAAA

70%

基准利率

AAAB

70%

基准利率上浮10%

AABB

60%

基准利率上浮10%

ABBB

60%

基准利率上浮20%

BBBB

50%

基准利率上浮20%

BBBC

50%

基准利率上浮25%

BBCC

45%

基准利率上浮25%

BCCC

45%

基准利率上浮30%

CCCC

40%

基准利率上浮30%

说明:

评级中有一项结果为D的,则拒绝此项质押贷款。

 

 

 

 三、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在《集结号》中的应用分析

      

(一)CPARC系统识别功能的发挥

      识别功能主要体现在对《集结号》版权评估风险的成因、影响《集结号》版权评估风险及其变化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与述评,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风险指标体系。

我们从上述背景介绍可以看出,招商银行主要进行的是贷款风险的成因分析与控制,对版权评估风险几乎没有考虑。

       运用CPASC系统对《集结号》的版权评估风险进行分析可以得出,银行在对其版权贷款审核时可能面临的版权评估方面的风险主要有:

       版权归属不确定性风险(AttributionUncertaintyRisk)。

版权的存在依赖于对法定要求的满足:

是否经过登记或公证、何时真正产生以及何时权利效力消失等,而这些条件可能随时会遭到质疑,一旦发生上述情况将导致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

       版权评估人员专业素质风险(ProfessionalQualitiesRisk)。

中介评估机构在对《集结号》版权价值进行专业评估时,对于此项版权的未来市场与收益、可能面临的受众差异等诸多因素是否能够客观全面地考虑,从事评估的专业人员的理论素质、实践经验等是否可以胜任,这些人为的主观因素也是影响版权评估价值的重要风险因素。

       评估过程不确定性风险(AssessmentProcessRisk)。

外界变量影响因素的增多,可能也会为《集结号》的版权评估过程带来较大的不确定性。

《集结号》的题材能否通过广电局的审核从而进入电影发行市场、此类题材是否对受众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版权所属方—华谊兄弟是否拥有足够的实力进行市场推行等,都极大影响着评估过程。

       评估制度风险(LawsandRegulationsRisk)。

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但针对版权方面尚未出台单独的准则指引,即使是现有的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也面临着在实践运用中可操作性较弱的问题。

没有明确的可衡量标准,中介机构对《集结号》版权价值的评估可信度究竟有多大,也是银行需要识别的风险之一。

      

(二)CPARC系统预测功能的发挥

       预测功能主要在两个方面体现:

     一是评估风险的预测与评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集结号》面临的评估风险主要有四个方面:

归属不确定性风险、评估人员专业素质风险、评估过程风险以及评估制度风险。

      二是《集结号》版权未来收益的预测与分析。

对于影视版权的未来收益预测,一般是通过对其未来的票房市场收益来进行预测。

未来票房收益的不确定性很大,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如演员阵容、导演号召力、制作班底、片方的运作能力、故事所反映的情感与主题、上映档期、同期影片竞争力的强弱等。

      (三)CPARC系统评估功能的发挥

      

(1)风险评估方面。

结合已识别的和可预测的评估风险,对风险因素逐一评估分析。

版权归属不确定性风险(AttributionUncertaintyRisk)。

《集结号》制片方是华谊兄弟,归属争议不大。

版权评估人员专业素质风险(ProfessionalQualitiesRisk)。

涉及到资料来源限制,我们无法得知为《集结号》版权价值进行评估的是哪家中介评估机构,但是对于评估人员专业素质风险的评估主要可从评估机构资质认定、机构在业界的信誉、项目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参加过的类似项目实践经验等方面进行。

       评估过程不确定性风险(AssessmentProcessRisk)。

《集结号》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浓厚的战友情感与兄弟情怀,情感色彩丰富,广电总局的审核拍摄许可证不是问题;现实世界中人们对真情的向往与追求,也使得本片具有广泛的受众市场;华谊兄弟作为发行方,历史悠久、资本雄厚、宣传力影响力都已是有口皆碑。

此外在《集结号》的拍摄主场—中国,治安良好,地理环境优越,这些都将拍摄过程中的风险维持在低水平,也使得版权未来的可获得性与可收益性确定性增强,有效降低了评估过程风险。

       评估制度风险(LawsandRegulationsRisk)。

由于中国现有的评估准则不规范,导致评估机构对现有的版权评估可供衡量的标准难以确定,这也是一个大的环境,影响国内的所有版权评估实务操作。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集结号》的评估制度风险很大。

      

(2)版权评估方面。

需要强调的是,CPARC系统中的版权评估的主体是银行,和中介评估机构对版权价值的评估不属于一个概念。

出于公正性的考虑,中介评估机构对贷款申请企业的质押标的物进行评估是任何一笔质押贷款都必须进行的步骤。

中介评估机构作为第三方,不包括在针对银行主体设计的CPARC系统中。

       我们发现,在《集结号》案例中,并没有提出招商银行对于版权的评估结果再评估审核的步骤,这有可能是招行在对评估机构进行审核后认定评估风险极小。

无论如何,CPARC系统要求银行对版权评估结果再审核评估,这主要是出于保护银行资金安全的考虑。

      (四)CPARC系统控制功能的发挥

      控制功能主要体现在动态监督与调整方面,主要是事中控制与事后控制。

控制功能的实现是对版权质押贷款后续的追踪与监督纠正。

      在《集结号》版权质押贷款案例中,招行主要在控制这方面做了很大的努力。

在事中控制方面,招行采取了要求出让演员核定权及财务控制权、全程资金监控等措施,要求制片方随时向银行报告制作进度、财务状况等,而且要求华谊兄弟在自有的五千万资金尚未使用完时,不得动用银行贷款。

这些事中的控制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银行的资金安全。

      《集结号》与华谊兄弟属于优质项目与优质贷款企业,所以招行主要采取的是监督控制手段,如果一旦项目发生重大变化,例如导演更换、演员辞演等非常规事件,银行就应采取紧急调整措施,如要求提前还款、调整后期贷款发放额度与贷款利率等,保证版权评估价值在后期不至于因为无法预期的事件而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也避免了因此可能会给银行带来的巨额损失。

四、对银行的操作与控制的后续建议

      

(一)评估风险控制措施

     价值评估风险是版权质押贷款面临的主要风险。

     首先,版权的存在仅仅归因并局限于法定框架下的标准,其存在依赖于对法定要求的满足,而这些条件是否完全满足却有可能随时被质疑,其归属的法定依赖性决定了版权的不确定性风险极大。

      其次,版权本身存在很强的专业性和复杂性,版权质押评估中版权资产具有可移性、变现性、风险性及地域性等特征,这些复杂因素都要求评估人员有极高的专业素质、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否则难以胜任。

如前所述,不同方法下的评估差异并非方法本身的问题,很可能是评估人员运用方法时的某些偏差造成的。

      第三,版权质押评估在具体操作中,除对传统业务知识产权价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外,还应考虑额外的价值影响因素,如前面所提到的法律因素、经济因素、风险因素、目前以及未来经济效益、企业综合实力等等,影响因素的增多带来了变量的增多,也为评估过程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第四,质押下版权的占有是一种虚拟而非实际的占有,在市场化方面又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因而其价值评估与有形资产的评估存在较大差异,其真实内在价值很难把握和估价,这种价值评估的不确定性也会对银行的信贷资产直接构成风险。

       最后,评估制度不完善所带来的风险。

2006年1月,财政部、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若干问题的通知》,对知识产权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该《通知》规定,评估机构应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与行业管理制度,正确理解和执行资产评估的规范,合理运用有关的技术标准和专业判断,遵循资产评估的工作程序,对知识产权资产价值做出准确的评估报告。

在知识产权质押评估的准则规范方面,目前我国虽然制定了无形资产评估准则,但准则的可操作性较弱,而且对于版权方面没有单独的评估准则。

由于各类知识产权的特性有着显著的不同,没有系统的评估标准,评估水平难以衡量,造成公众难以信任评估结果,也使行业管理部门难以有效地对评估报告的质量进行监管。

      针对上述版权质押贷款可能带来的评估风险,银行可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风险控制:

      一是要求提供版权相关的归属认定及进度控制认定,例如电影和电视系列节目的制片人、导演、演员阵容、制作预算、制作时间表、完片保证人或按时按预算完成项目的保证书、发行合同等,确认版权归属以及版权完工保证。

      二是要求贷款企业为版权作全面保险。

通过保险将银行面临的不可控风险转移到保险机构,将银行可能面临的损失有效降到最低。

      三是谨慎对待中介评估机构的评估结果。

选择有资质的评估机构为申请版权质押贷款的标的物进行价值评估,利用中介机构的评估结果确定质押比例可以参照房地产评估并适当下调,例如可设置为50%-60%之间。

      四是积极配合政府建立版权评估体系与版权质押信贷规则。

我国评估体制的不完善导致评估风险加大,评估风险成为制约版权质押贷款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

银行应努力开拓创新,积极研发风险控制新工具,配合政府建立健全版权评估体系与版权质押信贷规则,推动我国版权质押事业发展,为自己寻找新兴业务利润增长点。

      

(二)事后风险控制措施

       银行除了对信用风险与评估风险加强事前与事中控制外,还应加强版权质押贷款的后续追踪与管理。

文化产业贷款退出的关键在于把握好风险退出的“临界点”。

因此银行对客户以及项目情况的收集、掌握相当重要,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客户发展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及时发现客户潜在的经营风险。

对出现潜在风险,但尚有一定现金流量的,要立即实施退出;对于现金流量不足以归还贷款的,除制定还贷计划外,鼓励客户通过寻求其他融资渠道,逐步退出,并在此过程中完善新的担保方式,不断提高信贷资产保障程度。

      另外,建议银行将版权质押权行使到拍摄完工阶段,拍摄完工后,即以投资项目收益权替换版权质押权。

而在其他一些细节上,例如《集结号》全球片花的销售上,银行可以追加一些条款保障银行利益。

      政府主要在产业指引方面完善法律法规、规范管理;评估机构配合政府管理措施,积极对自己进行规范整改,规范自身业务操作技术与流程;银行应积极配合政府与版权质押评估机构建立健全版权质押评估体系,加强对评估风险的控制。

政府、评估机构与银行三方协同努力,共同将我国的版权质押贷款业务推向更成熟、理性的发展阶段。

       五、结束语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质押贷款方面的研究目前还不成熟,本文针对银行的评估风险控制构建了版权质押评估风险控制系统,只能作为版权评估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研究发展中下列趋势非常明显:

       

(一)政府引导的版权评估体系的建立

       目前已经有创意产业测评中心获得多方面支持,开始着手成立课题小组,探讨研究版权评估体系的建立。

从国外较为成熟的案例以及评估成果中吸取经验,总结先进的技术方法,有望提出见解独特、适合我国国情的政策性建议及措施。

      

(二)重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成果具有无形性、难以预测收益性、难以评估性等特殊性,目前多数研究还只是停留在定性分析的层面上,在定量分析的层面突破不大。

我们可以看到发展较为成熟的学科无一不是经历了从定性分析到定量分析再到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成长之路。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质押贷款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待其研究进入成熟阶段,应是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并重。

      (三)创新技术的积极运用

       社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人们观念的推陈出新都使得科学研究技术更新迅速,新技术在各个领域广泛交叉使用。

例如,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研究领域,分形(Fractal)与混沌(Chaos)这两项跨学科研究的重大发现为其提供了新的工具;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s,ANN)等理论和方法的出现也为诸多学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版权质押贷款的研究也可以借鉴最近涌现的新发现与新技术,寻找新思路、新方法,在未来能有更大的突破。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部分参考文献:

1、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无形资产,2001.

2、姜楠,《无形资产评估理论和管理体制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3

3、严太华、战勇,《商业银行银企信用风险新论》,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7

4、吴许均,《中国商业银行贷款定价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10

5、国内银行首次“触电”拓展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