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43954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

《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设计竹竿舞.docx

教学设计竹竿舞

全国体育教学

课时计划优秀成果评比

竹竿舞

授课教师:

王利强

单位:

石家庄市长安区翟营大街小学

性别:

教龄:

七年

授课年级:

水平三五年级

指导教师:

高俊霞

竹竿舞教学设计

一、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新课程标准精神,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使教学内容体现生活性、大众性、娱乐性和实效性。

在教学中我选择了民族民间体育运动项目“跳竹竿”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

将其引进体育课堂教学中,是充分考虑到此项运动的特点:

舞者在敲动的竹竿中来回跳动穿梭,人、声、竿三者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极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

通过对它的学习与尝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灵敏、力量、耐力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动作的节奏感和协调性,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体育的快乐!

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内容分析:

通过水平二的学习,学生已经对韵律操和舞蹈有了一定的基础,水平三舞蹈教学中要体现民族舞蹈的特点,不仅要形象的模仿,更要了解舞蹈的精神,通过对民族舞蹈的学习发展学生灵活性、协调性、模仿能力、记忆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表现力,能初步的表现民族舞蹈的风格和特点。

三、教材分析:

竹竿舞是来源于我国黎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它利用竹竿有节奏地进行来回敲击,舞者在敲动的竹竿间轻快地来回穿梭舞蹈,极具趣味性和挑战性,而且简单易学,它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过程中享受美、创造美。

将民族民间“竹竿舞”引进体育课堂中,通过对它的学习与尝试,有利于加深对我们民族文化,民族风情的了解;有利于发展学生身体的弹跳、灵敏、耐力、协调等素质,特别是有利于提高身体的灵敏感、协调性和动作的节奏感,发挥弹跳力。

另外,“竹竿舞”跳法多样,竹竿的开合变化灵活,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的能力;能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能培养学生间的相互合作能力、创新意识。

此舞蹈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因此,将其作为教学的载体。

游戏“救护车”让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

四、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能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乐于学习对体育活动有浓厚的兴趣,并能在活动中对愿意表现和展示自我有很高的愿望和热情。

竹竿舞的特点恰好符合了她们的身心特点,动和美的结合。

通过竹竿舞教学让学生从中体会自编、自创、自演、自导的快乐。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了解竹竿舞的常识,基本跳竿和打竿的节奏。

2、技能目标:

通过竹竿舞发展学生的灵活性、模仿能力和下肢的弹跳素质,增强动作的节奏感和学生的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参与体验中,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勇敢精神,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体会跳竹竿的乐趣。

六、教学重难点

重点:

跳竹竿与打竹竿的节奏。

难点:

步伐与竹竿节奏协调配合。

七、教学流程:

水平:

三年级:

六年级学生人数:

40人授课教师:

王利强第1课时

教学

内容

1、竹竿舞。

2、游戏“救护车”

教学

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竹竿舞的基本常识和跳竿、打竿的基本节奏。

2、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竹竿舞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开-合-开开-合”的节奏及跳法,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

在参与体验中,克服恐惧心理,培养勇敢精神,学会合作、与同伴友好相处,体会跳竹竿的乐趣。

重点

跳竹竿与打竹竿的节奏。

难点

步伐与竹竿节奏协调配合。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组织教法及要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指导

学生

活动

组织与要求

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

2、报告人数

3、师生问好

4、宣布本课教学内容及要求。

5、队列练习:

①三面转法

②原地踏步走

③齐步走、立定。

1、集合整队、检查人数、师生问好。

2、宣布本课内容,提出课堂要求。

3、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教师强调注意安全

1、集合迅速、遵守纪律。

2、认真倾听

3、听从老师指挥。

四列横队:

▼—教师

XXXXX-男生

XXXXX

○○○○○-女生

○○○○○

要求:

①精神饱满

②认真练习

③动作整齐

④口号响亮

4分钟

1次

热身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成一路纵队慢跑,跑动过程中模仿老师的动作。

①“开-合”击掌练习

②后踢腿跑

③“1-2-哒哒哒”节奏的后踢腿跑

2、“开-合-开开-合”的节奏练习

3、下肢节奏练习:

“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4、两人一组面对面,一人手脚同时打“开-合-开开-合”的节奏,一人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的动作。

然后交换练习。

1、教师下达口令带领学生慢跑,跑动过程中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教师讲解并示范动作,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巡回指导。

1、学生听从教师指挥进行练习。

2、学生体操队形集体练习。

3、学生按老师要求两人一组自由练习。

队形:

组织:

学生跟随教师跑成一路纵队。

要求:

注意听讲,模仿老师动作。

队形二:

体操队形

XXXXX-男生

XXXXX

○○○○○-女生

○○○○○

▼—教师

组织: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做动作。

要求:

①听从指挥

②认真模仿

③认真练习

队形:

学生

▼—教师

6分钟

1

2

3

2

学习跳竹竿舞:

1、学习打竹竿:

开-合-开开-合。

2、跳静止竿:

节奏(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3、学习跳动态竿:

(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4、分层次练习:

动作熟练的学生尝试连续过4组竿,动作还不是特别熟练的学生继续2组竿的练习。

6、游戏:

“救护车”方法:

学生分为四大组,每组10人,5名学生为一小队,第1、3、5名同学抬竿为“救护车”,第2、4名学生在竿上做支撑动作为“伤员”。

每一小队先练习一遍,在比赛一次。

先到达终点的“救护车”为胜。

1、教师示范并讲解打杆动作。

2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练习。

1、教师示范并讲解跳静止竿动作

2、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观察、指导学生练习

4、教师和学生一起练习

1、教师示范并讲解跳动态竿动作。

2、教师组织学生练习

3、教师观察学生练习

4、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动作,带领学生练习

1、教师设置2个不同场地

2、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练习

3、教师帮助节奏不熟的学生练习熟练后晋级到4组竹竿的场地,

1、教师讲解游戏方法并组织示范

2、教师组织学生练习和比赛。

1、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学生在教师带领下练习

1、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学生分组进行练习

3、男、女同学分别进行展示

1、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熟练程度,选择不同场地练习。

2、不太熟练的学生,练习熟练之后可以晋级。

1、学生认真听讲仔细观察

2、练习时学生仔细体会

3、比赛时另一小队学生为进行比赛的小队加油

队形:

女生男生

组织:

学生成四路纵队,横排四名同学一组一组练习,最后大家一起练习。

打竿练习时每两排八名同学为一组练习打竿,然后换下一组。

要求:

打竿时要注意节奏握竹竿的侧面以免打到手。

跳竿练习时打完一组竿后换下一组打竿

要求:

认真模仿、练习,互相提示动作要点,互相帮助、互相学习。

(注意安全,跟随节奏跳动,防止把脚夹伤)

队形:

组织:

熟练的学生尝试跳4组竿;不太熟练的学生跳2组竿。

要求:

根据自己熟练情况选择场地。

队形:

终点

起点

学生

组织:

每一小队在完成比赛后把竹竿交给下一小队进行比赛

要求:

听从指挥,积极愉快的完成游戏。

28分钟

28分钟

2

4

4

3

2

结束部分

放松:

“跟我这样做”(摸摸你的头呀,学习不用愁呀;捏捏你的肩呀,心情要放宽呀;拍拍你的背呀,单词不用背呀呀;揉揉你的腰呀,我要吃豆捞呀)

最后组织学生抖抖腿进行放松。

教师小结

组织学生回收器材

下课

教师组织,语言引导(教师和体委一起放松并示范)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念顺口溜并放松。

学生帮助教师回收器材。

队形:

▼-教师和体委

学生

组织:

每队后一名同学为前一名同学放松,然后反过来放松。

要求:

气氛愉悦,心情舒畅跟随教师放松。

3分钟

1次

场地器材

场地一块

长竹竿12根

练习

密度

35%-45%

线

心率(次)

150

140

130

120

110

100

90

80

510152025303540时间(分钟)

本节课同学们都能够学会跳竹竿的节奏“左-右-左右-左,右-左-右左-右”

90%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过竿,剩下的学生在教师带领下也能够过竿,完成效果较好,课堂节奏把握合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氛围较好。

八、课后反思:

本竹竿舞教材,我采取单元式教学,共4节课,在课堂教学中与学生沟通和教学感受,我重点解决两个问题:

一、学生打竹竿的节奏要鲜明,节奏感要强,节奏要准确,要把竹竿舞普及到课堂中去,首先要让学生喜欢竹竿舞。

1、我首先为学生展示精彩的图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对竹竿舞产生兴趣。

2、在竹竿舞教学中,由易到难,一个一个节奏学习,注重节奏和步法的练习,同时满足个别有能力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

3、教师正确引导,避免出现一些颓废的影子,和负面影响。

二、在本单元3、4节课中,进行2种或几种节奏的结合,使学生有攻克难关的探索感和成功感。

1、我采取教师示范,教师引导,分组讨论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作为主体,积极主动探索学习。

2、教师同时要组织学生加强基本步法的练习,加强打竿和跳竿节奏的配合,争取使每位学生都能够一展自己优美的舞蹈。

竹竿舞单元教学计划

水平:

水平三年级:

五年级授课教师:

王利强

教材名称

竹竿舞

总课次

4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竹竿舞,能够初步的表现竹竿舞的风格和特点。

2.技能目标:

熟练掌握跳竿、击竿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灵活性、协调性和模仿能力。

3.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合作互助学习,激发全体学生学习兴趣。

重、难点

重点:

跳竿的节奏

难点:

跳竿步伐与打竿节奏协调配合

课次

课时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评价

重、难点

教学内容

教与学法

1

初步掌握跳竹竿舞的基本步法的跳法,和打竿的节奏

1、熟悉基本打竿的节奏和跳竹竿舞的基本简单步伐。

2、能够完成简单的跳竿和击竿的动作配合。

重点:

跳竹竿的节奏。

难点:

简单步伐与打竿协调配合。

1、学会(开-合-开开-合)的节奏跳法。

2、游戏“救护车”支撑练习。

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法、体验法、模仿法、竞赛法。

2

熟悉上节课的动作,熟练地过竿。

学习另一节奏(开开-合合)。

1、学习(开开-合合)的节奏。

2、通过练习能够熟练地过竿。

重点:

跳竿和打竿协调配合。

难点:

进竿节奏时机的掌握。

1、学习新节奏(开开-合合)的跳法。

2、游戏“抬花轿”。

悬垂练习。

尝试法、讲解法、示范法、模仿法、分组练习法、游戏法、体验法、竞赛法。

3

熟练掌握2种跳竹竿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