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8932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0 大小:166.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1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docx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2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Ⅱ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撰写协作组

预防手术部位感染

  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

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siteinfection,SSI)。

  一、手术部位感染的定义及诊断标准

  SSI是指围手术期(个别情况在围手术期以后)发生在切口或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如切口感染、脑脓肿、腹膜炎)。

SSI约

占全部医院感染的15%,占外科患者医院感染的35%~40%。

SSI的概念比创口感染要宽,因为它包含了手术曾经涉及到的器官和腔

隙的感染;又比“手术后感染”的概念要窄而且具体,因为它不包括那些与手术没有直接关系的感染,如肺炎、尿路感染等。

  表1列出了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的修订意见]

表1 手术部位感染的诊断标准

一、切口浅部感染

 术后30d内发生、仅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切口浅层有脓性分泌物

  2.切口浅层分泌物培养出细菌

  3.具有下列症状之一:

疼痛或压痛,肿胀、红热,因而医师将切口开放者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浅部感染

  缝线脓点及戳孔周围感染不列为手术部位感染

二、切口深部感染

 术后30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累及切口深部筋膜及肌层的感染,并至少具备下述情况之一者:

  1.从切口深部流出脓液

  2.切口深部自行裂开或由医师主动打开,且具备下列症状体征之一:

①体温>38℃;②局部疼痛或压痛

  3.临床或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发现切口深部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切口深部感染

 感染同时累及切口浅部及深部者,应列为深部感染

三、器官和腔隙的感染

 术后30d内(如有人工植入物*则术后1年内)、发生在手术曾涉及部位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通过手术打开或其他手术处理,并至少具备以下情况之一者:

  1.放置于器官/腔隙的引流管有脓性引流物

  2.器官/腔隙的液体或组织培养有致病菌

  3.经手术或病理组织学或影像学诊断器官/腔隙有脓肿

  4.外科医师诊断为器官/腔隙感染

 注:

*人工植入物指人工心脏瓣膜、人工血管、人工关节等

二、手术切口的分类

  SSI的发生与在手术过程中手术野所受污染的程度有关。

既往多将手术切口分为三类:

Ⅰ类清洁切口、Ⅱ类可能污染切口及Ⅲ

类污染切口;然后将切口愈合情况以及是否感染分为甲、乙、丙三级。

这作为手术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指标之一沿用已久。

在实践中

发现这种分类方法不够完善。

为了更好地评估手术切口的污染情况,目前普遍将切口分为4类(表2)。

表2 手术切口分类

类别

分类标准

 Ⅰ类:

清洁切口

手术未进入炎症区,未进入呼吸、消化及泌尿生殖道,以及闭合性创伤手术符合上述条件者

 Ⅱ类:

清洁-污染切口

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

 Ⅲ类:

污染切口

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胃肠道内容有明显溢出污染;术中无菌技术有明显缺陷(如开胸心

脏按压)者

 Ⅳ类:

污秽-感染切口

有失活组织的陈旧创伤手术;已有临床感染或脏器穿孔的手术

按上述方法分类,不同切口的感染率有显著不同:

据Cruse统计清洁切口感染发生率为1%,清洁-污染切口为7%,污染切口为20%,污

秽-

感染切口为40%。

因此,切口分类是决定是否需进行抗生素预防的重要依据。

  三、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

  最常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属、肠杆菌、克雷伯菌属等)。

次,在发达国家,肠球菌占据了第3位,在国内则肠球菌相对少见,绿脓杆菌相对多见。

国内暂无有关SSI致病菌的大组监测报告,但据近

年大城市医院外科感染致病菌的调查结果,前三位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绿脓杆菌。

  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病人本身的皮肤、黏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皮肤携带的致病菌

多数是革兰阳性球菌,但在会阴及腹股沟区,皮肤常被粪便污染而带有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

手术切开胃肠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

革兰阴性肠道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如肠球菌),在结直肠还有厌氧菌(主要是脆弱类杆菌)。

表3显示不同类型手术时最有可能引起SSI

的病原菌,可据此推荐预防用抗菌药物。

表3 各类手术最易引起SSI的病原菌及预防用药选择

手术类型

最可能的病原菌*

预防用药选择

心脏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呋辛

神经外科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曲松

血管外科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乳房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头颈外科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经口咽部黏膜切口的大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甲硝唑

腹外疝外科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应用植入物或假体的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呋辛

矫形外科手术**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

头孢拉定或头孢唑啉;头孢呋辛

胸外科手术(食管、肺)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革兰阴性杆菌

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头孢呋辛;头孢曲松

胃十二指肠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链球菌,口咽部厌氧菌(如消化链球菌)

头孢呋辛;头孢美他醇

胆道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

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头孢呋辛

阑尾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

头孢呋辛或头孢噻肟;+甲硝唑

结、直肠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厌氧菌(如脆弱类杆菌)

头孢曲松或头孢呋辛或头孢噻肟;+甲硝唑

泌尿外科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

头孢呋辛;环丙沙星

妇产科手术

革兰阴性杆菌,肠球菌,B族链球菌,厌氧菌

头孢呋辛或头孢曲松或头孢噻肟;+甲硝唑

注:

*各种手术切口感染都可能由葡萄球菌引起;**包括用螺钉、钢板、金属关节置换

四、SSI的抗生素预防

  1.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

抗生素对SSI的预防作用无可置疑,但并非所有手术都需要。

一般的Ⅰ类即清洁切口,应注意严格的无

菌技术及细致的手术操作,大多无需使用抗生素。

预防应用抗生素主要适用于Ⅱ类即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污染较轻的Ⅲ类切口。

已有严重

污染的多数Ⅲ类切口及Ⅳ类切口手术(如开放创伤、消化道穿孔等),应在手术前即开始治疗性应用抗菌药物,术中及术后继续应用,不列为

预防性应用。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具体适应证是:

(1)Ⅱ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Ⅲ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

女性生殖道的手术;

(2)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人工关节置换术、腹壁切口疝大块人

工材料修补术;(3)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

脾切除术;(4)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营养不良等。

  此外,经检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SSI发病率异常增高时,除追究原因外应针对性预防用药。

  2.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

选择抗生素时要根据手术种类的常见病原菌(表3)、切口类别(表2)、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综合考虑。

原则上应选

择广谱、有效(杀菌剂而非抑菌剂)、能覆盖SSI大多数病原菌的抗菌药物,并兼顾安全、价廉。

头孢菌素是最符合上述条件的。

心血管、头颈、

胸腹壁、四肢软组织手术和矫形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葡萄球菌,一般首选第一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唑啉、头孢拉定。

进入腹、盆腔空腔脏器的

手术,主要感染病原菌是革兰阴性杆菌,则多使用二、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

下消化道手术、某些妇产科手术及经口

咽部黏膜的头颈手术易有厌氧菌感染,需要同时覆盖肠道杆菌及厌氧菌。

一般是在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基础上加用针对厌氧菌的甲硝唑;或用同

时具有抗厌氧菌活性的哌拉西林。

肝、胆系统手术,可用能在肝、胆组织和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的头孢曲松或头孢哌酮。

表3所列药物可供选药

时参考,但不同地区和医院SSI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存在差异,选择预防药物时应充分考虑各自的特点。

  病人对青霉素过敏不宜使用头孢菌素时,针对葡萄球菌、链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可用氨曲南,或二者联合应用。

国外不主

张把具有耳、肾毒性的氨基糖苷类作为预防药物。

但因其价廉易得,在我国耐药情况不严重的基层医院,在密切监控防止不良反应的情况下,氨

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仍有实用价值。

  万古霉素一般不作预防用药,除非有特殊适应证,例如已证明有MRSA所致的SSI流行时。

  喹诺酮类在国内滥用造成恶果,革兰阴性杆菌耐药率高,一般不宜用作预防,除非药物敏感试验证明有效。

  下消化道手术除术中预防用药外,术前1日要分次口服不吸收或少吸收的肠道抗菌药物(如新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并用口服泻剂或灌

肠清洁肠道。

不主张术前连用数日。

  3.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

(1)给药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手术开始前20~30min(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污染前血清及组织中的

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90)。

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2)应静脉给药,20~30min内滴完,不宜放在大瓶液体内慢慢滴入,否则达不

到有效浓度。

(3)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为了保证药物有效浓度能覆盖手术全过程,当手术延长到3~4h,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

还可用第3次。

需长时间的手术可选用半衰期长达7~8h的头孢曲松,则无需追加剂量。

(4)一般应短程使用,择期手术后不必再用。

若病人有明

显感染高危因素及应用假体及植入物时,可再用一次或数次,但继续用数天甚至直到拆线是没有必要的,并不能进一步降低SSI发生率。

  五、预防SSI的其他措施

  尚有较多因素能影响SSI发生率,须采取综合预防措施:

(1)做好手术前准备工作,使病人处于最佳状态,如控制糖尿病、改善营养不良状况、积极治疗原有感染等。

(2)严格遵守手术中的无菌原则,细致操作,爱护组织,彻底止血。

切口的感染与失活组织多、残留有异物、血块、死腔等关系密切。

(3)传统的术前1日剃毛已证明是外科领域中的一个误区。

剃毛后细菌会在皮肤表面的小破损处定植,成倍地增加SSI的机会。

在毛发稀疏部位无须剃毛。

在毛发稠密区可以剪毛或用电动剃刀去毛。

必须用剃刀剃毛时(如开颅手术),应在手术开始前在手术室即时剃毛。

(4)局部用抗生素冲洗创腔或伤口无确切预防疗效,不予提倡。

(5)尽量缩短手术前住院时间,减少医院内固有致病菌定植于病人的机会。

应用抗菌药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导意见(草案)Ⅲ

中华外科杂志2003年8月第41卷第8期

       治疗腹腔感染的指导意见

       各种原因引起的腹腔感染是外科常见病与多发病。

抗菌药物的使用是仅次于手术的重要治疗措施。

临床医生在治疗腹腔感染时,应结合腹腔感染的病因、类型、严重程度和抗感染药物的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特点,合理选择药物,制定用药方案。

       一、腹腔感染的分类和评估

       腹腔感染表现为腹膜炎和(或)腹腔脓肿。

腹膜炎从不同角度可分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