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8765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docx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

八种蔬菜栽培技术

一、甘蓝棚栽技术

1、选用早熟、高产、抗病品种,适时播种。

年12月下旬温室或阳畦育苗,每亩用种50克,播前用20~30度温水浸种2~3小时,捞出后放在20~25度条件下催芽3天。

种子露白尖播种,播后覆细沙土0.5厘米,然后覆盖塑料薄膜。

    2、幼苗管理。

幼苗出齐至第一片真叶展开,白天保持18~20℃,高于20℃,中午要放小风,三叶期以前,促壮苗防徒长,白天保持20~25度,夜间不低于2~3度。

土壤湿度以保持湿润、不裂缝为宜。

幼苗长到二叶一心时按2.5~3寸的距离进行分苗,三叶期后增温保温,防先期抽薹,分苗后白天保持23~25℃,夜间不低于12℃,以后逐步放风,使温度保持18℃,当植株长到4~6片叶时,将苗带土铲起,囤苗2~3天,即可定植。

    3、定植前的准备。

采用4米中棚覆盖栽培,一般棚长为20~30米,跨度2.5~2.8米,0.9~1米,4米竹片做拱架,4.5米的塑料薄膜,两根竹片之间距离62~80厘米,定植前深翻整地、按50厘米的行距开沟,4米中棚栽6行,提前3~5天插好竹片、盖好薄膜,进行烤地。

也可采用2米小拱棚覆盖栽培。

    4、定植。

采用4米中棚覆盖栽培,日平均气温达到6℃时为定植适期,一般在3月上旬定植。

采用2米小拱棚覆盖栽培,因甘蓝成熟期较短,一般在3月下旬定植。

应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撒可富50~60公斤,每亩株、行距为40~50厘米,亩栽3300~3500株,定植后立即浇水,使土壤洇透,浇水后立即盖上薄膜。

以防冻害,有利于缓苗。

    5、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的10天内为缓苗期,当棚内温度超过25℃时开始通风炼苗,莲座期中耕1~2次。

4月上旬撤膜,撤膜前浇一次水,并在包心期结合浇水,追肥两次,每次每亩追尿素20~30公斤。

以后5~7天浇一水。

5月初即可收获上市。

  二、春辣椒棚栽技术

  1、品种选择:

早杂、汴椒一号、湘研11号。

  2、育苗:

浸种催芽从10月下旬开始即可分期进行。

用55℃温水处理种子10分钟后降至30~33℃,继续浸种6~8小时,洗净后放人28~30℃恒温箱内催芽3~4天。

播种:

利用大、中棚套小棚采用温(冷)床或电热线加温育苗,播前将苗床用多菌灵或百菌清消毒〈每亩用药量为1.5千克〉,并以塑料薄膜覆盖好苗床畦面,7天后即可揭膜播种。

    3、移苗:

播种后35天左右,当幼苗长到2叶1心时,将幼苗假植1次。

当幼苗长到3~4片叶时,再用直径8~10厘米的大营养钵移苗1次。

定植前6~7天适时揭膜炼苗。

    4、整地作畦施底肥:

选择l~2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深耕细作,给合整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500千克,加复合肥100千克,碳铵100千克。

按1.2米下裁作畦,在定植前7天每亩用48%氟乐灵(0.15千克)喷雾除草,盖膜待栽。

    5、定植:

地膜栽培3月下旬定植,小棚覆盖3月中旬定植,矮中棚3月上旬定植。

若大、中棚内套小棚可提早到2月下旬定植。

宽行80厘米,窄行40厘米,株距16~17厘米。

定植时用肥土护根,亩栽5000株左右。

    6、追肥:

定植时,用清粪水压根,活苗后施人粪尿1500千克作提苗肥,并且每隔10天以0.3%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共3次。

以后每采收2~3次,每亩施尿素l0千克。

开花结果期用辣椒灵保花保果。

一般每亩用量6~8克,每克兑水6~8千克喷施。

    7、采收:

辣椒成熟后必须适时采收,如果后期果实不及时采收,就会大量消耗养分,影响以后花果的发青,甚至造成落花落果和间歇结果,影响产量。

8、病虫害防治:

辣椒主要病害为炭瘟病、疫病等,可用0.5%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600~700倍液或50%百菌清700倍液,每隔7~10天喷1次。

虫害主要有小地老虎及烟青虫,可用50%宝路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防治烟青虫。

  三、春萝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春季栽培萝卜,要求品种具有耐寒,冬性强不易抽苔、不易糖心、肉质脆嫩、产量高,生育期短(全生育期60~75天)等优良特征特性。

目前适用的品种有白玉春、大棚大根、白光、醉仙桃、春红一号、春白1号等品种。

    2、播种期。

春萝卜播种过早容易抽苔,播种太迟容易发生病虫草害,在长江流域,温室大棚栽培可在12月份开始播种,春节前后上市。

露地栽培2~4月份均可播种,其中以2~3月份播种地膜覆盖栽培最佳。

具体播期可结合本地茬口按排及市场要求来确定。

    3、整地作畦。

春萝卜品种一般生长期较短,最好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疏松的地块,同时要进行精细耕整并施足底肥。

耕翻不少于3次,耕地深度20厘米以上。

为了使种萝卜的地块充分冬冻熟化,元月份最好深耕两次。

底肥应在最后一次整地施下去,亩施三元复合肥35公斤,厩肥2000公斤或饼肥120公斤,拌匀撒施。

根据土壤墒情及时作畦。

作畦规格:

1米下裁,整成畦宽0.65米,沟宽0.35米的高畦,畦面略带脊形。

每30米左右开一条腰沟,在田边开好围沟以利于排灌。

    4、播种方法。

一般采用点播,每畦播两行,生活力强的种子每穴播1~2粒种子,行距35厘米,株距20厘米,播后覆盖地膜。

亩用种量90克左右。

    5、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

播种后10天左右,萝卜子叶平展,就需要进行破膜露苗、间苗、补苗。

破膜露苗就是在萝卜苗子上面的地膜用竹签划一条破口,让萝卜幼苗的地上部分露出地膜外面生长。

操作时应注意两点:

第一、地膜破口不宜过大,只要苗子能露出即可,并及时随抓一把细土将地膜破口封严。

第二、晴天地膜内外温差较大,破口处容易产生热气流,这种情况下苗子露出地膜能使苗子水分代谢失调而萎蔫,因此破膜露苗应在阴天或下午进行。

  

(2)水肥管理。

春萝卜一般不缺水,当时正处春雨季节,应做好排除田间渍水,降低土壤湿度。

严重缺水会影响产量和降低品质,如出现畦沟发白发裂应灌跑马水,水不能上畦面。

    追肥共分两次进行,播后30天左右,大部分萝卜露肩追第一次肥,亩用复合肥25公斤兑成0.5%液肥灌根,第二次施肥在播后45天左右进行,用量同第一次。

土壤湿度较大,追肥可用穴施和枪施,距萝卜根10厘米,两次追肥分别施在不同位置。

    (3)病虫草防治。

春萝卜的主要害虫是黄曲跳甲和蚜虫,用敌敌畏1000倍、乐果1000倍交替喷雾于叶背,还可用菊酯类农药防治。

    四月份气温升高,春萝卜也可能有病害发生,主要是霜霉病,用农业防治方法是清沟排渍,不灌大水。

化学防治选用甲霜灵、可杀得、代森锰锌交替使用。

    土壤湿度大,地膜里面杂草生长较快,有时还能顶破地膜造成草害,采用清沟土壤镇压,使杂草无光少气死亡。

    6、采收。

春萝卜一般播后60~70天采收,四月份播种,气温升高,播后50天左右可采收。

采收时留萝卜樱3厘米,就近供应洗净上市,远距离运销不要清洗。

  四、大白菜栽培技术要点

    1、播种育苗。

露地育苗。

选择肥沃疏松地块耕翻、耙细、整平,施足肥,做成宽1.2米的小畦,进行撒播,6平方米播50克,可1亩左右,一般间苗1~2次,施水粪1次和适当浇水,保持幼苗长生稳而不旺。

苗龄30~40天,株高15厘米,6~7片真叶。

    2、定植。

大白菜退茬后,抢晴天深耕整地,并施足基肥,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氮磷钾复合肥50千克,1.2米开厢作畦,按株行距40×40厘米定植,定植浇定根水。

    3、田间管理

(1)追肥:

追肥五次。

苗期施一次提苗肥,莲座叶生长初期施一次腐熟人粪尿,亩施1000千克;莲座生长旺期窖一次重肥,亩施磷酸二铵30千克,加尿素20千克,结合灌水,在结球前期和结球中期各追肥一次,亩施尿素15千克,结球后期停止追肥。

(2)灌水:

结合追肥进行,保持土壤不断潮,灌水要随灌随排,叶球停止生长后,停止灌水。

(3)病虫害防治:

主要虫害有菜青虫、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用10%除尽2000倍加2.5%氯氰菊酸2000倍液或5%卡死克2000倍液防治,交替使用。

    4、采收。

叶球充分紧密时采收。

采收时留2~3片外叶保护叶球。

    图为:

昨日,省农业厅将拍摄50套CD、VCD抗灾技术光盘发放给部分受灾县。

止目前,省农业厅已累计向灾区发放抗灾技术光盘3万套。

  五、大葱高产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四季大葱或章丘大葱

    2、播种与育苗

    

(1)苗床准备:

大葱忌连作,宜选用未种过葱蒜类蔬菜或3年以上轮作的土地作苗床。

前茬作物收获后,667平方米施4000公斤腐熟圈肥或人畜粪尿,混施50公斤过钙作底肥,深翻耙平后,作成宽1.2米的平畦,并取出畦土过筛堆放,备作覆土。

    

(2)适时播种:

无论春播或秋播,其播种期的原则是要将假茎生长旺盛期安排在冷凉季节.日平均温度为13~20℃,促使假茎长大,避免假茎未充分长成前植株已通过春化阶段而发生先期抽苔。

尤其秋播不能太早或太迟,本地播种期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秋分至寒露)。

播种前,畦内灌足底水,水渗后将种子均匀撒播.667平方为用种量45公斤。

播后覆土l~1.5厘米,出苗前一般不浇水。

    (3)苗床管理:

苗出齐后洒水,洒水后加盖细土,只要育苗期不过于干旱,应尽量少浇水,勤除草,促进大葱苗根系生长.有蓟马、潜叶蝇等为害时,可喷800~1000倍氧化乐果或灭蚜松等药剂防治,连喷2~3次;葱蝇幼虫(蛆)为害大葱苗时,可用敌敌畏加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灌根。

大葱苗2片真叶期,若育苗畦地力较差,秧苗生长缓慢时,每667米2可追施10公斤的硫酸钙,并浇水。

若秧苗生长偏旺,则不要追肥,并控制浇水避免秧苗长得过大。

一般育苗1份面积,可定植8~10份面积。

    3、适时定值

    本地宜在11~1月.秧苗3~5片真叶,株高12~15厘米,假茎直径为0.4~0.5厘米时定植。

大葱需软化栽培,应选择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翻耕后作成畦宽(连沟)1.3米,不施基肥,定值时畦面开3条15厘米深种植沟,按株距4.5~6厘米把苗排好,用土将幼苗基茎完全埋入至叶片的分枝点,栽后浇20%腐熟的人畜粪尿,并在沟内每667米2施草木灰共1000~1500公斤,定植苗23000~25000株。

    4、田间管理

    

(1)追肥:

秋栽大葱前期追施少,抑制地上部分生长;至越冬前追施1次粪水,促使根系生长良好,安全越冬;翌年开春后葱叶迅速生长,应连续追肥2~3次,667米2施人畜粪尿1500~2000公斤。

    

(2)培土软化:

大葱一般都进行软化栽培,在产品器官(葱白)生长期间,随假茎(葱白)伸长可行培土4次,一般每半个月1次。

第1次培土是在生长盛期之前,培土约为沟深的一半;第2次培土是在生长盛期开始以后,培土与地面相平;第3次培土成浅垄;第4次培土成高垄。

每次培土以不埋没葱心(即叶片与叶鞘连接的地方)为度。

    (3)病虫防治:

主要的病害有紫斑病、葱锈病,虫害有葱蓟马。

紫斑病用75%的百菌清500~600倍液或70%的代森锰锌500倍液喷雾,葱锈病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喷雾,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喷雾,葱蓟马用40%乐果乳油1200倍液或50%马拉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每5~7天喷1次,连续2~3次。

  六、大棚厚皮甜瓜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品种应以早熟、中熟优质品种为主,辅助适量中晚熟品种。

目前大棚生产应用的品种主要有伊丽莎白、银蜜子、网纹香以及国内外的一些适宜的早熟、中熟品种。

    2、培育壮苗

    

(1)播种期 一般大棚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便可定植。

甜瓜育苗期大体1个月左右,所以再往前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即是播种期。

播种育苗常在加温温室和温床内进行。

我国南方大棚甜瓜的播种时期是2月上中旬,如果保温条件好也可提早到元月份育苗。

    

(2)种子处理和催芽 备播的种子经去杂去劣去秕,晾晒后再进行种子处理。

用甲基托布津或多菌灵500~600倍浸种灭菌15分钟,捞出放入清水中洗净,用浓度15%磷酸三钠溶液浸种30分钟以钝化病毒。

再用50~60℃温水浸种,搅拌至30℃,任其浸泡6~8小时,捞出擦净种皮上的水分,用清洁粗布将种子分层包好,放置于30~32℃恒温下催芽(催芽方式多样,可在恒温箱,或用电热毯、发酵粪堆以及在锅炉房的温水桶内等处进行)。

24~30小时露出胚根,即可播种。

  (3)营养钵制作与播种 营养钵可以自己制作也可购买不同规格的塑料营养钵。

营养钵的规格可以是10厘米×10厘米或8厘米×8厘米或8厘米×10厘米,最小不小于6厘米×6厘米。

配制营养土是为满足甜瓜幼苗生长发育对土壤矿质营养、水分和空气的需要。

营养土应疏松透气、不易破碎,保水保肥力强,富含各种养分,无病虫害。

    营养土是用未种过瓜类作物的大田土、园田土、河泥、炉灰及各种禽畜粪和人粪干等配制而成。

一切粪肥都须充分腐熟。

配制比例是大田土5份,腐熟粪肥4份,河泥或砂土1份。

每立方米营养土加人尿素0.5公斤、过磷酸钙1.5公斤,硫酸钾0.5公斤或氮、磷、钾复合肥1.5公斤。

营养土在混合前先行过筛,然后均匀混合。

采用方块育苗的即可铺入苗床内使用,采用纸筒和营养钵育苗的则可装入纸筒或营养钵内紧排在苗床里,此项工作应在播种前几天完成,以保证在播种前有充足时间浇水、烤床。

    苗床的营养钵用喷壶喷一次透水,晾晒4~6小时后即可播种。

每一营养钵内放1粒催芽种子,播种后覆土1~1.5厘米。

然后盖地膜,保持床土湿润,提高营养钵的温度,幼苗出土时立即除去地膜,以便幼苗出土。

  (4)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是以掌握温度为中心,出苗前要密闭不通风,此时床温以保持30~35℃为宜。

一旦幼芽开始出土就应适当注意放风透气,因为从幼苗出土至子叶平展,这段时间下胚轴生长最快,是幼苗最易徒长的阶段,所以要特别注意控制甜瓜苗的徒长,其措施有三:

第一,床温降低到15~22℃;第二,尽量延长光照时间,保证幼苗正常发育;第三,降低床内空气和土壤湿度,空气相对湿度白天50%~60%,夜间70%~80%。

当真叶出现后,幼苗不易徒长,因此床温应再次提高到25~30℃。

幼苗两片真叶后,应降低床温,控制浇水,进行定植前的锻炼。

另外,实践证明,采用昼夜大温差育苗,是培养壮苗的有效措施。

当幼苗真叶出现后,白天床内气温30℃左右,夜间最低气温15℃左右,这样有利于根系的生长,有利于培育壮苗

    3、定植

  

(1)定植 当幼苗长到两片真叶一心,苗高10厘米左右,叶片肥大,叶色浓绿时即可定植在大棚内。

大棚定植期与大棚内当时地温有密切关系,因此各地定植期有所不同。

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在3月上中旬。

大棚定植时气温较低,应在定植前10~15天扣棚,以利于提高棚内温度。

  

(2)整地作畦、栽植密度 大棚内土壤在前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每亩施3500~400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先用2/3翻地时撒施,施后整平,按1.4米畦距做高20厘米、宽80厘米的畦(呈龟背型高畦),畦底施入剩余的1/3基肥。

浇一次底水,晾晒后铺上地膜。

为便于采光,南北走向大棚顺棚方向作畦,东西走向大棚要横着棚向作畦。

栽苗前,用制钵器按一定距离在高垄中央破膜打孔,将幼苗栽到孔内,单蔓整枝,每畦栽两行,双蔓整枝可定植一行。

大棚立架栽培的密度为:

单蔓整枝,大果型品种(如银蜜子)1500~1800株/亩,小果型品种(如伊丽莎白)1800~2000株/亩;双蔓整枝1000~1200株左右/亩。

    行距确定之后(平均0.7米),定植时依密度调整株距。

    通常大棚高畦上只铺地膜即可,但有时在定植后的短期内还加盖小棚,以利保温,促进缓苗,促进幼苗的迅速生长。

  (4)立架栽培 为适应大棚甜瓜密植的特点,多采用立架栽培,以充分利用棚内空间,更好地争取光能。

常用竹竿或树棍、尼龙绳为架材。

架型以单面立架为宜,此架型适于密植,通风透光效果好,操作方便。

架高1.7米左右,棚顶高2.2~2.5米,这样立架上端距棚顶要留下0.5米以上的空间,利于空气流动,降低湿度,减少病害。

    4、田间管理

  

(1)棚内温、湿度管理 甜瓜在整个生育期内最适宜的生长发育温度是25~30℃,但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温度要求也不同。

定植后,白天大棚保持气温27~30℃,夜间不低于20℃,地温27℃左右。

缓苗后注意通风降温。

开花前营养生长期保持白天气温25~30℃,夜间不低于15℃,地温25℃左右。

开花期白天27~30℃,夜间15~18℃。

果实膨大期白天保持27~30℃,夜间15~20℃。

成熟期白天28~30℃,夜间不低于15℃,地温20~23℃。

营养生长期昼夜温差要求10~13℃,坐果后要求15℃。

夜间温度过高容易徒长,对糖分积累不利,影响品质。

    适于甜瓜生长的空气相对湿度为50%~60%。

而在大棚内白天60%,夜间70%~80%也能使甜瓜正常生长。

苗期及营养生长期对较高、较低的空气湿度适应性较强,但开花坐果后,尤其进入膨瓜期,对空气湿度反应敏感,主要在植株生长中后期,空气湿度过大,会推迟开花期,造成茎叶徒长,以及引起病害的发生。

当棚内温度和湿度发生矛盾时,以降低湿度为主。

降低棚内湿度的措施:

第一是通风,生育前期棚外气温低而不稳定,以大棚中部通风为好;后期气温较高,以大棚两端和两侧通风为主,雨天可将中部通风口关上。

在甜瓜生长的中后期要求棚内有一级风。

第二是控制浇水:

灌水多,蒸发量大,极易造成棚内湿度过高,所以要尽量减少灌水次数,控制灌水量。

  

(2)水肥管理 在整个生长期内土壤湿度不能低于48%,但不同的发育阶段,对水分的需要量也不同。

定植后到伸蔓前瓜苗需水量少,叶面蒸发量少,应当控制浇水,促进根系扩大;伸蔓期可适当追肥浇水;开花前后严格控制浇水,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开始进入膨瓜期,水分供应要足。

成熟期需水少。

在膨瓜期配合浇水每亩可追施硫酸钾10公斤。

通常大棚甜瓜浇一次伸蔓水和1~2次膨瓜水即可。

注意浇膨瓜水时水量不可过大,以免引起病害。

  (3)整枝

    为使厚皮甜瓜在最理想的位置结果,使结果期一致,摘心、整枝为栽培上必须的手段。

大棚甜瓜,多采用单蔓整枝。

少量也有双蔓整枝的。

    单蔓结果整枝法:

此法操作简单,管理方便,成熟期提前,结果集中,但产量稍低。

具体作法是:

主蔓先不摘心,直到25~30叶时才摘心。

主蔓基部第1~10节位的子蔓全部摘除,选留主蔓上第11~16节位上所发生的子蔓作为结果蔓,秋季高温期留结果蔓多在11~13节,春季低温期结果蔓多在主蔓13~16节上为宜。

结果蔓留3条各留2片叶摘心,其它子蔓全部摘除。

结果后主蔓基部的老叶可剪掉3~5叶,以利通风。

结果蔓上的腋芽(孙蔓)也应摘除。

    双蔓结果整枝法:

此法可获得较高产量,但瓜成熟较晚,而且成熟期不太集中。

整枝操作是:

幼苗3~4片真叶展开时摘心,待子蔓长15厘米左右时,从中选留长势健壮,整齐的子蔓2条,摘除其余的子蔓,子蔓第20~25叶时摘心。

低温期结果位置不宜太低,在第10节左右发生的孙蔓上坐瓜;高温期结果位置宜低,以第6节以后发生的孙蔓使其结果。

预定结果蔓以内的侧蔓及早摘除,预定结果蔓留2叶摘心,子蔓最先端3节发生的侧蔓摘除,其它非结果蔓的孙蔓枝视植株生育情况而定。

生育旺盛时,非结果蔓全部留1叶摘心,生育稍弱或分枝力弱的品种,其非结果枝放任之。

    无论哪种整枝方式,摘心工作应及早进行,防止伤口过大。

主蔓摘心应在叶片没展开之前摘除,结果子蔓或孙蔓摘心须在花蕾未开放前进行,以促进坐果和果实肥大。

整枝摘心宜在晴天进行,并可适当喷洒农用链霉素防止伤口感染。

  (4)人工授粉:

保护地内种植厚皮甜瓜必须人工授粉,阴雨天尤为重要。

授粉一般在上午8~10时进行。

授粉时将当天盛开的雄花摘下,确认已开始散粉,摘掉花瓣,将花粉轻轻涂抹在雌花柱头上。

一般一朵雄花可涂抹2~3朵雌花。

  (5)选瓜留瓜 坐果后5~10天当幼瓜长到鸡蛋大小时,选留节位适宜、瓜型圆正,符合本品种特点的瓜作商品瓜,早熟小型果品种留两个,留两个瓜的要选节位相近的,以防出现一大一小的现象;中晚熟大型果留1个。

当幼瓜长到0.5公斤左右时,要用塑料绳吊在果梗部,固定在竹竿或支柱的横拉铁丝上,以防瓜蔓折断及果实脱落。

    5、病虫害防治

    大棚内温湿度较高,植株生长旺盛,茎叶郁密,病虫害容易滋生,因此应很好地控制灌水,注意通风换气,调节好棚内的温湿度,并及时防治病虫害的发生。

下面介绍几种主要病虫害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1)病害

    猝倒病和立枯病 苗期主要病害是猝倒病和立枯病,猝倒病在气温低、土壤湿度大时发病严重。

其症状是:

发病初期,幼苗在近地面处呈黄色水渍状病斑,以后病部变黄褐色、干枯、缢缩、倒伏,幼苗一拔就断,病害发展很快,子叶尚未凋萎,幼苗即突然猝倒死亡。

立枯病在春季及温室育苗期常与猝倒病相伴发生。

其症状是:

幼苗出土后,染病则在根部茎基部出现黄褐色长条形或椭圆形的病斑,病斑凹陷逐渐环绕幼茎,缢缩成蜂腰状,病苗很快萎蔫、枯死,但病株不易倒伏呈立枯状。

有时在病部及茎基周围土面可见白色丝状物。

防治方法:

严格选用无病菌新土和营养土育苗;药剂拌种,用药量为干种子重的0.2%~0.3%。

常用农药有拌种双、敌克松、苗病净、利克菌等拌种剂;药土盖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5公斤加细土100公斤制成药土,播种后覆盖1厘米厚;加强苗床管理,采用快速育苗,避免低温、高湿的环境条件出现;出苗后发病时可喷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喷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也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还有药剂广枯宁、立枯净、多抗宁等。

枯萎病 其典型症状是萎蔫。

开花结果后发病,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萎蔫,似缺水状,中午更为明显,早晚尚能恢复,数日后整株叶片呈褐色枯萎下垂,不能再恢复正常,叶片干枯,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主要实行轮作换茬。

药剂防治:

发病前期或在发病初期,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40%瓜枯宁10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农用抗菌素120~200倍液、70%敌克松1000倍液灌根,隔7~10天1次。

    疫病 疫病是全生育期病害。

根颈部发病初期产生暗绿色水渍状病斑,病斑迅速发展环绕茎基呈软腐状,有时长达10厘米以上,全株萎蔫枯死,叶片呈青枯状,维管束不变色。

    防治方法:

增施叶面肥,喷磷钾肥和微肥;药剂防治可用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百菌通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00~300倍液,或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每株灌药0.25千克,隔7~10天一次,一旦发现中心病株,则每5天喷药1次或用药液灌根。

连续防治3~4次,药剂应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药性。

    蔓枯病 在瓜的整个生育期,地上各部位均可受害。

以叶片、瓜蔓受害最为严重,但主要危害茎基部。

    防治方法:

发现中心病株立即喷药,或涂茎。

药剂可选用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20%防霉灵烟剂,也可用50%抑蔓枯粉尘。

掌握在发病初期,全田用药,隔7~10天1次。

不同药剂交替使用。

    白粉病 瓜类白粉病是一种分布十分广泛,危害较重的病害。

俗称“白毛病”

    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及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药剂防治,常用药剂有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倍液;或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也可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