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382248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 第5讲.docx

版高考物理一轮人民版通史复习古代史专题二第5讲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政策

内容

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经济基础

古代中国纺织业、陶瓷业和冶铸业生产长期领先世界,产品享誉海内外。

在自然经济时代,官营、家庭和私营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官营手工业占有特殊地位

古代中国商业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相辅相成。

城市、“市”和商人等商业元素不断发展。

古代商业长期受到重农抑商政策的压制,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存在

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代封建王朝推行的最基本的经济政策。

前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后期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抑制和阻碍了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错失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机遇

主旨

中国古代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基础,手工业和商业依附于农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

[考纲要求] 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第5讲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一、耕作方式的演进与影响

1.过程:

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演变过程。

前者是原始农业的耕作方式,后者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采用。

2.生产工具、技术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形成。

(2)汉代牛耕逐渐普及全国,东汉出现了一牛挽犁。

(3)汉代铁制农具的数量远超前代,曲柄锄、大镰和播种工具耧车的出现,说明农具有所改进。

(4)唐代出现曲辕犁,标志着我国古代农耕技术的成熟。

3.影响

(1)耕作技术的改进,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

(2)小农户个体经营使农业耕作技术难以实现革命性的发展。

[图示总结] 耕作方式与农业经营方式演进的互动关系

二、贫者无立锥之地(土地制度)

1.主要土地制度

(1)商周时代:

井田制具有土地所有形式由公有向私有过渡的特征。

(2)战国时期:

商鞅变法肯定了土地的私人占有。

(3)北魏到唐:

均田制实质上是封建的土地国有制。

2.土地兼并及影响

(1)土地高度集中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宋代以后尤其严重。

土地私有制是造成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

(2)疯狂的土地兼并导致农耕生产秩序严重破坏,社会动荡不安。

(3)使“平均”口号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经济意识中的重要内容。

[误区警示] 封建土地私有制与土地兼并

土地兼并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直接因素;国家限制土地兼并,保护自耕农经济,而豪强地主力量的壮大是地主土地私有制发展的一个结果,土地私有、允许买卖才是根源。

三、沉重的赋税和力役

1.赋税名目繁多,田亩税和人头税是主要形式。

2.农户缴纳的赋税,是专制王朝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徭役是强制民众承担的无偿劳动,多至农民无法忍受,以致引发社会动乱。

四、水利事业的发展

1.水利文献:

主要有《河渠书》《沟洫志》等。

2.水利工程

(1)战国时期,李冰主持的都江堰和郑国主持的郑国渠。

(2)汉代关中农民创造的“井渠”至今还流行于吐鲁番、哈密一带的干旱地区。

(3)东汉王景治理黄河,基本解除水患。

3.灌溉工具

(1)隋唐五代:

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高转筒车。

(2)宋代:

水转翻车利用水力为动力。

(3)明清:

出现了风力水车。

[易错提醒] “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的区别

(1)小农经济属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农业生产为主、以家庭为生产单位,是我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但不是唯一模式。

(2)小农经济在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存在。

自然经济产生于原始社会,其生产不以交换为目的,是相对于商品经济而言的。

[教材断点补遗] 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的原因

(1)中原人口的南迁,不仅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劳动力,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3)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藏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

主题一 中国古代耕作方式的发展演变

史料一 夫范、中行氏……将耕于齐,①宗庙之牺为畎亩之勤。

——《国语·晋语》

解读 史料一反映了春秋时期出现了牛耕技术。

解读史料时注意对“宗庙之牺”与“畎亩之勤”的解读。

①处“宗庙之牺”是指用以祭祀的牛;“为畎亩之勤”意为用作耕地的动力。

说明当时已经用牛耕地。

史料二 战国时《吕氏春秋》总结了利用土地的十大问题,内容涉及②整地、用地、改土、耕作、保墒、除草、通风、生长、健壮、高产等方面,一一形成较为深刻的技术认识。

——李群《农业科技史》

解读 史料二反映了战国时期的农业技术状况。

②处说明农业技术非常细致,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

史料三 

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

解读 史料三反映了汉代关中地区水利工程状况。

解读图片信息时,注意从图中提取关键信息,如该图中郑国渠、白渠等。

史料四 《尚书·禹贡》据称是夏朝的古文献,这一先秦文献将当时认识到的黄河与长江流域分为九个大的区域即“九州”,该文献根据适合农业与否,③将各地土壤分为上上至下下九个等级,称以渭河平原为中心的雍州“厥土惟黄壤,厥田惟上上。

史料运用

以上史料反映出我国古代农业有何特点?

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特点:

精耕细作。

体现:

出现牛耕技术;农业技术精细;农业灌溉水平高。

精耕细作在古代农业发展中的表现

(1)耕作方式发展:

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经不断完善而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进步:

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善,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

(3)改善农业环境:

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

主题二 小农经济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史料一 (20世纪初)①所食者率皆本地所树之粟,所衣者率皆本地所出之棉,男耕女织,终岁勤劳,常见农民自顶至踵所用衣、袜、鞋、带皆由自力织成者。

——民国河北《元氏县志》

解读 史料一体现了小农经济经营形态的特点。

解读史料时注意从整体上把握,了解其基本结构。

由①处“所食”“所衣”“所用”可以得出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由“男耕女织”得出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特点。

史料二 (王景)迁庐江太守。

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

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

②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

是岁,牛疫。

京师及三州大旱,③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

——摘自《后汉书》卷七十六、卷三

解读 史料二体现了政府官员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干预。

②处从官员引导、改进技术等方面描述了官员对农业的重视,即“重农”思想。

③处体现了政府在天灾时减赋赈灾。

史料运用

根据以上史料总结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

答案 有利因素:

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不利因素:

自身具有脆弱性,受自然条件制约。

1.小农经济的特点

(1)分散性: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

(2)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市场交换少。

(3)落后性:

注重精耕细作,但容易催生满足的社会心态和民族性格。

(4)脆弱性:

由于天灾人祸的影响,小农很容易破产。

(5)保守性:

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

2.影响小农经济成长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使用:

如铁农具、牛耕的普及。

②农民自身因素:

拥有一定的生产资料,生产积极性提高;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③封建政府的扶植:

采取重农政策,扶植小农经济。

(2)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受到沉重的封建剥削,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②历代封建王朝后期,随着统治的腐败,每遇灾荒瘟疫,小农经济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

主题三 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看:

我国古代农业经济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

使用牛耕、改良生产工具、改进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方式日益完善。

3.从生产方式的角度看:

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传统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4.从土地所有制的角度看:

实行以地主所有制为主导的封建土地私有制。

5.从国家对农业生产的干预情况看:

一方面国家集中大量人力、物力修建水利工程,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国家在农业上征收的赋税成为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此外在赈灾、救灾方面,国家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

2012年

T24,汉代政府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抑制豪强兼并土地)

2013年

(卷Ⅱ)T25,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2014年

(卷Ⅰ)T40,小农经济对古代科技文化的影响

2015年

(卷Ⅰ)T24,小农经济的形成

(卷Ⅰ)T26,宋代东南沿海经济的发展

(卷Ⅰ)T27,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卷Ⅱ)T26,唐宋经济重心南移

2016年

(卷甲)T27,清代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入台安居(卷乙)T25,汉代田庄经济

例题

 (2016·课标全国卷乙,25)

右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

[思路点拨]

定位知识

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汉代庄园经济)

解读题干

信息:

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

主旨:

汉代豪强地主把持的庄园中农民集体生产的情景

辨析选项

此图反映的是集体劳动的场景,而非个体农户分散的生产劳作状态,故A项错误;此图没有反映出耕作技术的进步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因此不能说明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故B项错误;汉代封建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故C项错误;此图反映出汉代豪强地主在庄园内驱使农民集体生产的情形,故D项正确

答案 D

[答题感悟] 本题易错选B项。

错选B项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形:

第一,题干材料显示的时间信息是“汉代”,认为汉代已经实现了精耕细作。

第二,没有真正理解精耕细作的含义。

精耕细作指的是通过耕作技术的进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上图只是提供了集体生产的信息,没有反映出精耕细作。

1.(2015·课标全国卷Ⅰ,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

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

答案 A

解析 材料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农夫可以养活五口甚至九口人”,说明农业收益的增加促进了一家一户的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故选A项。

农业的发展是手工业和商业发展的基本条件,故B项错误;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能促进农业收益的增加,C项因果倒置,错误;农业收益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促使地主兼并土地,促进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D项错误。

2.(2015·课标全国卷Ⅱ,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

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D.海外贸易拓展

答案 C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

从东汉末年开始,受中原地区战乱等因素的影响,中原人民开始南迁,为南方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南宋时经济重心完全转移到南方,因此农业技术的进步是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C项符合题意。

3.(2015·课标全国卷Ⅰ,27)下表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河南

15

16

2

1

江苏

7

8

17

49

此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答案 B

解析 表格体现了从唐宋至明清时期,河南地区状元人数逐渐减少,而江苏地区的状元人数逐渐增多,这种变化本质上反映了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地处东南的江苏经济发展超过了地处北方的河南,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故选B项。

宋明理学对河南、江苏都有影响,故A项错误;虽然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但是并不表明中原地区的经济衰退,C项错误;明清时期的政治重心仍在北方,故D项错误。

4.(2016·海南高考,6)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  )

A.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

B.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

C.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抑制农业的进步

D.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

答案 A

解析 由“宁可少好,不可多恶”可看出作者的目的是反对粗放式的滥种,要求把每一块土地达到最理想的产出,故A项正确;作者反对扩大种植面积的目的是把每一块土地精耕细作,不浪费有限的土地资源,大土地所有制的产生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度的必然结果,故B项错误;一家一户的生产单位恰好适合在有限的土地上精耕细作,与“抑制农业的进步”不符,故C项错误;在北魏时期,人地矛盾还没有达到尖锐的程度,明清时期比较明显,故D项错误。

5.(2015·四川高考,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

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

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代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原本人烟稀少的广大山区,因为“老林初开,包谷不粪而获”和番薯“备荒第一物”的特性,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

“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传入对明清中国的影响。

答案 促进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

改变了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活习惯。

土地资源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解析 注意从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分析。

积极影响是促进了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

消极影响根据材料“棚民租山垦种……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归纳出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自然环境。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

感恩节作为美国的传统民俗节日是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丰收。

二者共同反映出(  )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世界

B.农耕经济决定社会生活

C.各地的节日起源于民族文化

D.节日文化排斥祖先崇拜

答案 C

解析 “社日”突出中国传统农耕社会对丰收的期盼,而感恩节则源自于基督教文化对神的虔诚,分属各自不同的文化孕育产生,故C项正确。

2.(2016·淄博一模)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

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

这体现了(  )

A.政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

答案 C

解析 15岁到30岁,不能算是早婚,故A项错误;民间习俗是找年纪比男子大的女子成婚,并未体现对政府政策的抵触,故B项错误;政府通过鼓励结婚,民间习俗娶年纪较大的女子,都是为了增加直接进行生产的劳动力,故C项正确;材料中是政府政策的引导,故与传统伦理观念无关,故D项错误。

3.(2016·潍坊一模,25)《汉书·食货志》认为,“治田勤谨则亩益三斗”。

东汉王充提出了“勉致人工,以助地力”。

南宋陈旁认为,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可使土地更加精熟肥美。

这反映了古代农业(  )

A.需要大量劳力B.适时增加肥力

C.提倡精耕细作D.善于积累经验

答案 C

解析 材料没有强调劳力,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对待不同土壤对症下药,增加肥力只是一个方面,故B项错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勤谨则亩益”“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对待不同土壤只要对症下药”等,分析判断选项,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精耕细作,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积累经验,故D项错误。

4.武则天在位期间,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

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颁行天下。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准确信息是(  )

A.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

B.武则天时期实施重农抑商政策

C.唐朝加强对农业的技术指导

D.古代农业在唐朝已经基本定型

答案 A

解析 材料信息说明武则天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建国之本,必在于农”“家足人足,则国自安”。

“她还命人撰成农书《兆人本业记》”可见体现了古代以农立国的思想,故A项正确。

5.(2016·大连二模)元代王祯《农书》描述曲辕犁:

“南方水田泥耕,其田高下阔狭不等,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

”这说明曲辕犁(  )

A.在元朝开始用于农业B.只适合南方水田

C.使传统耕作技术成熟D.变革了耕作方式

答案 C

解析 曲辕犁是唐朝发明并用于农业生产,故A项错误;曲辕犁虽然出现于长江下游一带,但是技术可以传播与交流,且曲辕犁具有普遍适用性,“只”字太绝对,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一犁一牛挽之,作止回旋,惟人所便”可以看出,使用曲辕犁的方便性,故C项正确;曲辕犁只是使犁的构造发生改变,并不能改变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故D项错误。

6.(2016·商洛二模)古代中国的游牧与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与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是由于二者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导致其历史趋势是在冲突中(  )

A.版图扩张B.间歇互动

C.走向融合D.相互对峙

答案 C

解析 古代中国的游牧和农耕两种异质性文明圈的互动和演进,首先表现为文明的冲突,但二者在经济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会使得两种文明不断冲突、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走向融合,版图扩张是阶段性特征,故A项错误;间歇互动是两种异质性文明圈互动和演进的阶段特征,故B项错误;走向融合是历史趋势,故C项正确;相互对峙是阶段特征,故D项错误。

7.下列图文材料反映了(  )

凡粪田若撒枯浇泽(指,给稻田施肥),恐霖雨至,,过水来,肥质随漂而去。

谨,视天时,在老农心计也。

凡,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然后施肥,则土质匀碎,而,其中膏脉(指肥分)释化也。

《天工开物》节选

①农业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大 ②铁犁牛耕开始出现 

③耕犁没有突破性的创新 ④农业精耕细作的特点

A.①③④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 根据题干中“谨视天时”可知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故①正确;《天工开物》成书于明代末期,而铁犁牛耕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故②错误;根据图片内容可知在明代人们使用的耕作技术依然是铁犁牛耕,说明耕犁技术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故③正确;根据题干中“一耕之后,勤者再耕、三耕”可知其特征为精耕细作,故④正确,选择A项符合题意。

8.美国历史学家珀金斯指出,14~20世纪中期,中国的人口、耕地面积和农业总产量都在增长,但劳动生产率却没有提高。

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经济的简单再生产形式

B.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农业的发展

C.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D.传统科学技术不能提高劳动生产率

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小农经济的突出特征是精耕细作,这一模式并非采用机械化生产或扩大再生产模式,所以这种生产模式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生产率,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保护了小农经济的发展,当然传统科学技术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动力,选择A项符合题意。

9.《管子·大匡》载:

“赋禄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

”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B.赋与税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

C.承认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D.改革赋税制度发展农工商业

答案 C

解析 在材料中看不到法律,无法体现“以法律形式确立”,故A项错误;赋与税是田租和各种徭役、兵役等杂税的总称,并不都是以田为征收对象,故B项错误;“案田而税”说明按田亩的多少收税,实际上等于国家承认个人对土地的所有权,故C项正确;“工商业”材料中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

10.(2017·开封模拟)下图为宋朝画家王居正的《纺车图》,并有元朝赵孟

题诗云:

“田家苦作余,轧轧操车鸣。

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

”下列对此评述,正确的是(  )

A.体现了宋元时期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B.反映我国古代社会经济形态多样化

C.民营手工业的进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

答案 D

解析 结合“母子勤纺织,不羡罗绮荣”可知该作品体现了小农经济下普通民众勤劳安宁的生活状态,故D项正确。

11.(2016·益阳一模)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全国兴修水利工程10793处,其中两浙路修建1980处。

此外,还在东南沿海修筑了长达500余里的江北捍海堰和浙江捍海石塘、钱塘江工程等。

这反映了(  )

A.连年暴雨导致严重涝灾

B.水利政绩成为擢升依据

C.江南经济发展推动水利建设

D.人口大量增加需要新耕地

答案 C

解析 题干中并未提到连年暴雨和严重涝灾,故A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官员的擢升,故B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人口增加,故D项错误。

12.(2016·上饶二模)清代初期,赋税分为地赋和丁赋,分别征收。

地赋是农民交纳的地税,丁赋是百姓向政府提供的徭役折银,规定民间十六岁至六十岁为丁,按人头缴纳丁银,田赋和丁赋都是用银两折算,称为地银和丁银。

雍正帝继位后,实行地丁银制,把丁赋平均摊入田赋中,按田亩纳税,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地丁银制度的推行(  )

A.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D.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

答案 C

解析 地丁银制度的确立改用货币征收赋税和徭役,进一步松弛了农民对封建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13.研究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的农贷问题,是理解中国农村经济生活中“国家—农民”关系的一把钥匙。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汉时期部分国家赈贷及其用途类别

时间

史料

出处

类别

文帝三年

贷种食未入,入未备者,皆赦之

《汉书·文帝纪》

生产和消费并贷

元狩三年

徙贫民,衣食皆仰给县官,假予产业

《史记·平准书》

生产和消费并贷

本始四年

遣使者赈贷困乏

《汉书·宣帝纪》

生产性借贷

清康熙年间部分国家赈贷

年份

地区

事由

贷放措施

赈贷物

康熙三年

浙江海宁

刮飓风、修海塘

动款

货币

康熙五年

广东

旱灾

动支通省积谷散赈

谷物

康熙十年

淮扬

民饥

截留漕粮6万担,开仓米4万担

粮米

——据《中国历代自然灾害与历代盛世农业政策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