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521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docx

开题报告样例单丽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模式研究

报告人姓名:

单丽

研究方向: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学科专业:

教育技术学

年级:

2007级

指导教师:

钟绍春

所在学院(所):

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

 

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制

2008年11月26日

 

填表说明与要求

1.开题时,报告人应向开题报告审查小组提供一定数量与论文选题直接相关的参考文献实物,具体数量由各学科专业自行确定。

2.文献综述一般应包括与论文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的进展、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等。

文科不得少于5000字,理科不得少于3000字。

3.参考文献格式参照学位论文。

4.论文开题时间一般应不晚于入学后第三学期中。

5.开题报告通过后,由学院留存并作为毕业审核材料之一。

6.开题报告的格式和内容可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作适当调整。

7.开题报告中的字体均用宋体五号字,用A4纸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一、研究问题与文献综述(研究背景与问题、相关文献综述、主要参考文献)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对于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我们经历了逐步推进的过程,从整体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到信息技术与具体学科课程的整合。

在学科层面上,又按不同的课型进行了整合研究,例如,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综合学习等。

对于语文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其内容体系划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几大部分。

其中,阅读教学又包括了不同的文体,由于不同的文体有其各自的特点,信息技术与其整合的方法也会有所不同,因此本研究针对于说明文这一文体来进行整合的研究。

(二)文献综述

1.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九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无一不强调“要用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并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

教育信息化需要成百上千亿元的资金投入,而且其最终成效必须体现在学科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显著提升,否则教育信息化将没有任何意义,这就要求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必须强调要运用信息技术去优化教学过程,以促进教学效果、效率与效益的最大化。

这将涉及几百万乃至上千万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并且要求广大教师应能有效地将信息技术整合于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即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效整合。

(1)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初,著名的计算机教育应用学者罗伯特.泰勒(RobertTaylor)曾把计算机应用于教育的基本形式概括为三种:

Tutor(计算机作为辅导教师)、Tutee(计算机作为学习者)和Tool(计算机作为工具),简称3T模式。

由于在八十年代初,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曾被推崇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和第二文化,所以计算机作为程序设计语言学习者的Tutee模式在当时占据了主导地位。

但随着计算机教育应用的深入,过份夸大程序设计语言作用的观点很快被否定,计算机教育应用的主要模式也就随之转向Tutor和Tool模式。

到了九十年代,随着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技术的普及,传统的计算机教育逐渐被含义更广的信息技术教育所取代(信息技术是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信为标志的技术)。

所以到九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国际上普遍是采用Tutor和Tool(尤其是Tool)——特别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学习者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认知工具。

换句话说,到九十年代以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基本形式,或者说整合的主要内涵,国际上的绝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工具论”去论述,而不是从“环境论”(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或数字化的教学环境)去论述。

包括罗布耶专著的立论依据也是基本上按照Tool模式去描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相整合的过程及作用。

自九十年代E-Learning逐渐流行以来,国际教育界占统治地位的教育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主要的教学观念是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教师的主导作用则被视为束缚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消极因素而遭到排斥。

然而,经过九十年代将近十年的网络教育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E-Learning(数字化或网络化学习)由于具有无限丰富的信息资源,可实现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并有很强的交互性(便于人机交互、师生交互、生生交互),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因而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传统教学方式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但是教师的言传身教、优秀教师的人格魅力、传统校园的人文氛围等优势,也是E-Learning以及其他学习方式所无法取代的。

因此,进入21世纪以后,一种新的、被称之为BlendingLearning(或BlendedLearning,一般简称B-Learning)的概念逐渐流行。

Blending一词的意义是混合或结合,B-Learning的原有含义就是“混合式学习”或“结合式学习”,即各种学习方式的结合。

(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也在逐步发展。

在美国众多的研究论著中,有两部较重要的著作较系统、完整地论述了整合的理论与方法:

一个是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的第3个年度报告(2000年),另一个是罗布耶(Roblyer,M.D)的专著“教育技术整合于教学”《IntegratingEducationalTechnologyintoTeaching》(于2003年出版)。

这两部著作不仅理论体系较完整、论述较深入,而且在美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其中,罗布耶的专著已于2005年被我国教育部高教司作为优秀原版教材引进,让高校有关专业直接采用。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解决如何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问题,CEO论坛的第3年度报告中没有像传统那样从工具角度去认识整合的内涵,而是在国际上首次从创建数字化学习环境的角度去界定整合的内涵,其中还提出了进行有效整合的步骤、方法如下:

步骤1:

确定教育目标,并将数字化内容与该目标联系起来;步骤2:

确定课程整合应当达到的、可以被测量与评价的结果和标准;步骤3:

依据步骤2所确定的标准进行测量与评价,然后按评价结果对整合的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便更有效地达到目标。

在罗布耶专著中,关于如何有效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首先强调各种教与学理论对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学相整合的意义与作用;接着介绍并分析不同教育思想指引下的三种主要整合模式所使用的原则与策略。

三种主要整合模式是:

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主导型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的“建构型模式”、以及教师讲授与学生探究相结合的“混合型模式”;最后再给出不同学科运用各种原则与策略实施有效整合的具体案例。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发展,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学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途径与方法”的认识,开始重视整合的指导思想(理论基础)、整合中的教学设计和相关软件及工具(即教学资源)的运用与开发问题。

在我国,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是当前实施信息化教育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也越来越重视。

2000年10月25日,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

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也提出:

“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我国学者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解:

《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的定义: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和课程有机结合,建构有效的教学方式,促进教学的最优化。

东北师大理想信息技术研究院钟绍春教授的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提高课程实施的质量和效率。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一个要素是信息技术,另一个要素是课程,在这一整合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整合,信息技术是教学支撑条件。

北京师范大学刘儒德的观点《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黄荣怀的观点:

整合是一个系统内各要素的整体协调、相互渗透,使系统各要素发挥最大效益的过程。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何克抗教授的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主导——主体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李克东教授的观点: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它的基本思想包括三个基本点:

要在以多媒体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化环境中实施课程教学活动;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信息化处理后成为学习者的学习资源;利用信息加工工具让学生知识重构。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祝智庭教授的观点:

课程整合是指把技术以工具的形式与课程融合,以促进对某一知识领域或多学科领域的学习。

技术使学生能够以前所未有的方法进行学习。

只有当学生能够选择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获取信息、分析与综合信息并娴熟地表达出来时,技术整合与课程才是有效的。

技术应该像其他所有可能获得的课堂教具一样成为课堂的内在组成部分。

(3)整合的现状

美国和西方国家学者的主流观点认为“中国非常重视在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而美国更多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工具,主要应用于课前、课后以及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合作。

”在这种主流观念的指引下,多年来美国(乃至整个西方)教育界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直是在课前及课后下功夫,而较少在课堂上(即课堂教学过程的几十分钟内)去进行认真的探索;我们中国则相反,我们认为课堂教学是主阵地,所以历来比较重视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有效运用。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采用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模式是WebQuest和JustintimeTeacing两种。

至于其他的模式,例如基于问题的学习(Ploblem-basedLearning)、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Learning)和基于资源的学习(Resources-basedLearning)等等,若从本质上看,则和WebQuest一样都是属于基于网络探究的同一类模式。

Teaching&Learning杂志评选的2003年度全美十佳教育技术应用项目基本上都属于WebQuest模式。

据美国《教育媒体与技术》发布的2004年教育技术报告,信息技术对于绝大多数教师来说,只是用来作为查寻资料准备教案(课前应用)、与同事和家长沟通以及保存管理记录的工具(课后应用),很少将信息技术直接应用于或整合于课堂教学;对于少数能将信息技术整合于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他们最常用的两类整合方式是:

第一,利用技术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作为奖励的游戏活动;第二,利用技术进行巩固性操练、练习和文字处理。

我国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也在推进着整合的进程,从几年的整合实践看,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我们的教学,但目前还没有数据统计显示整合是否真正促进了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我们的整合正在进行中。

对于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一种文体,说明文,还没有运用整合点理论进行系统研究的案例。

2.存在问题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尽管在国内外已开展多年,但迄今为止,在广大教师中(乃至整个教育界)仍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存在种种片面甚至是错误的认识,归纳起来,涉及以下三个方面: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意义)不清楚——不清楚为什么要整合?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实质)不了解——不了解什么是整合?

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途径(方法)没掌握——不知道如何实施有效的整合?

具体体现在:

国外:

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用途最多的是学生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报告,做作业;教师讲课多数是展示为主;资源主要集中在专题性学习资料方面;缺乏统一的资源;缺乏统一的、可共享的课程资源。

国内:

大多数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是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应用,不管怎样,一定要用上,这必然导致应用的盲目性。

还有人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只应局限在教师与学生的具体活动之中。

这显然过于狭隘,说明这种整合没有真正从课程的视角去思考,因此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课程整合。

在整合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在设计课时将信息技术作为一个教学要素直接纳进来考虑,与教学内容、学生、教师和其他教学条件一同来考虑。

这样做的结果好与差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综合设计能力,更多的是灵感。

但信息技术普及到学科教学中毕竟是近几年的事情,教师很难准确把握设计过程,很难有更好的灵感,因此,所作的整合教学设计很难做到科学有效的程度。

教师所作的教学设计往往缺乏设计的依据,显得有些牵强,更多的是想当然的,或者是照葫芦画瓢的。

因而带来一系列问题:

教师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普遍做法是想尽一切办法尽可能将一节课变成多媒体。

而且普遍认为技术难度越大教育信息化的效果就越好,往往更多地关注课件当中信息技术的含量,这样做的结果导致人们越来越困惑;大部分多媒体教学设备使用率低,多数作为电子黑板;没有形成系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模式、应用方法以及有效的体系化支撑资源及软件;缺乏有效的应用支撑体系;缺乏科学的有引导性的评价体系,如什么样的课是好的整合课。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教学整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重视。

2、教师对陌生的科学领域知识储备不足。

只关注文章的写作方法,忽略相关的科普知识的教学。

3、学生对文章内容难理解,学习兴趣不高,感到乏味枯燥。

4、缺乏语文味。

过于重视说明对象而忽视说明文的文学特质。

本研究将运用整合点理论对说明文整合进行系统的研究,解决第2、3、4问题。

3.发展趋势

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则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成是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根本措施(美国教育部2000年“教育技术白皮书”),而21世纪人才的核心素质则是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以及合作精神与合作能力。

这说明不论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都是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看作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乃至根本措施。

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落实大批创新人才的培养。

这既是我们国家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也是当今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标,这正是西方发达国家之所以大力倡导与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原因所在。

我们只有站在这样的高度来认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才有可能深刻领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重大意义与深远影响,才能真正弄清楚为什么要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绝不是简单的纳入或功能的叠加,也不仅仅是工具或技术手段层面的应用,而是如何将信息技术实际地融入到学科课程的有机整体中,使其成为一个新的统一体。

使之成为教师的教学工具,学生的认知工具,重要的教材形态,主要的教学媒体。

也可以称为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

在各学科教学中,有效地融入信息技术,将教学系统中的各种教学资源和各个教学要素有机地集合起来,将教学理论、方法、技能与教学媒体很好地结合起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保持协调一致,并发挥系统的整体优势以产生聚集效应。

信息技术与课程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整合,信息技术是教学支撑条件。

在课程目标方面,信息技术的引入,可能引起了课程目标范围的扩充,比如借助网络和计算机完成作文的能力,就属于语文能力培养目标的扩充。

但这种扩充属于学科范畴的,并非信息技术范畴。

在课程内容方面,信息技术的引入可以改变课程内容承载的介质以及呈现形态,使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多彩。

在教学设计方面,由于信息技术的引入使得教学条件和环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课程内容呈现形态有了质的变化,因此,在教学模式的设计,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步骤的安排以及教学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

在课程实施方面,信息技术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撑平台,诸如为讲授、自主与协作学习、交流、反馈等教学活动提供有效支撑环境。

在课程评价方面,信息技术能够从多个方面为评价的实施提供有效的支撑手段,诸如自我评价、学生评价、社会评价等。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具有双向性,应该是双向整合,即信息技术整合于学科课程和学科课程整合于信息技术,两者应该做到各取所需,前者是研究信息技术如何改造和创新课程,后者是研究课程创新中如何开发和利用信息技术。

这个问题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建构信息文化背景下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新形态,以及如何利用各学科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的问题。

(三)主要参考文献

1.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刘儒德.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3.何克抗.教育技术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4.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钟启泉,高文.教学模式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6.皮连生,金洪源.学科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7.全国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委员会.现代教育技术研究与应用(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8.解月光.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

9.潘天士.课件制作理论与技巧[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

10.钟启泉,李其龙,张可创.研究性学习国际视野[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1.钟启泉,邓小丽,方明生,孙可平.研究性学习案例解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12.赵经成,李贝贝,钟小平,杨彦明.网络教学课件制作[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

1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李志厚.学习论与新课程学习理念研究[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15.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

16.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学——走向信息化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

17.黄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

18.施良方.学习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19.王德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M].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

20.闫寒冰.学习过程设计: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视角[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

21.祝智庭.信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2.祝智庭.网络教育应用教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3.周小山,严先元.新课程的教学设计思路与教学模式[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年.

24.教育部基础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5.黄汲.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6.高凌飚.新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理论与实践[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年.

27.加涅.教学设计原理[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

28.谢幼如.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M].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

29.戴维·H·乔纳森主编,郑太年,任友群译,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30.吉尔伯特,萨克斯著,王昌海等译.教育和心理的测量与评价原理[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31.梅雷迪斯,D,高尔,沃尔特,R,伯格,乔伊斯,P,高尔著,许庆豫等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

32.查有梁.新教学模式之建构[M].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33.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34.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理论构建与实践例说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5.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有效方法与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07(10)

36.钟绍春.关于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

37.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资源与方法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3).

38.钟绍春.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J].ACEJournal,2004.

39.钟绍春.智能导学系统设计[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3),

40.钟绍春.教学资源的个性化搜索引擎研究[A].第二届全国学生计算语言学会议论文集[C].2004(8).

41.钟绍春.中小学教学资源管理系统[J].电化教育研究,2003.

42.钟绍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型与方法[J].中国电化教育,2003年(9).

43.荆永君,钟绍春.现代远程教学模式及支撑平台分析[J].教育技术研究,2003(4).

44.钟绍春.基础教育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A].全球华人第七届计算机大会论文集,2003年.

45.钟绍春.Web挖掘在远程教育个性化服务[A].全球华人第七届计算机大会论文集,2003年.

46.钟绍春.现代远程教学支撑平台分析[A].全球华人第七届计算机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7.钟绍春.基于遗传算法的多代理规划优化方法[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

(1).

48.钟绍春.中小学如何开展信息技术教育[A].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年会,2002年.

49.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

50.唐文和,刘向永,徐万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中国远程教育,2003(5).

5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3、4),1998

(1).

52.何克抗.关于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与哲学基础——对建构主义的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04(7).

53.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

(1).

54.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

55.何克抗.从Blending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

56.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

57.张屹,祝智庭.信息时代全球化教育的知识结构[J].全球教育展望,2001(11)

58.吴健强.远程教育自主学习模式的实践探析[J].中国远程教育,2004(6).

59.李红美.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模式的探讨[J].电化教育研究,2004(4).

60.赵海霞,陈毓超,乐建兵.基于网络的协作式自主学习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4

(2).

61.汪琼,陈高伟.构建未来在线学习环境——一个在线交互虚拟学习环境构建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