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71575 上传时间:2022-12-0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2013四川省成都市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新高考新题目

2013-03-312059

成都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7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信札/包扎   哺育/追捕   挫折/厝火积薪

   B.会计/市侩   奶酪/旱涝   惬意/锲而不舍

   C.嗜好/谥号   氛围/分量   噱头/空穴来风

   D.庇护/奴婢   伶俜/娉婷   嗔怒/瞠目而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歉收   形号   焕然一新   世外桃源

   B.通牒   砂糖   事必恭亲   谈笑风生

   C.诀窍   坐标   各行其是   甘之如饴

   D.和蔼   砝码   水泄不通   独书己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年前,成都市民在九眼桥拍摄白鹭时,发现   还有海鸥在此停留,看来,成都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鸟儿也恋上了它。

   ②林丰正在致辞中说道“非常感谢各位专家   的有关闽南文化研究的书籍,希望能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闽南文化的丰厚底蕴。

   ③在整个世界文学的范畴中,中国的文学   ,其美学境界和“文以载道”的理念是整个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一笔难以估价的精神财富。

   A.居然 敬赠 标新立异   B.果然 惠赠 独树一帜

   C.果然 敬赠 标新立异   D.居然 惠赠 独树一帜

   4.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21世纪的今天,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载体,逐渐面临边缘化的境遇一方面是追求诗歌精神的静谧深远,     。

        ,或许到了该为诗歌说点什么的时候了。

     。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喧嚣时代的生活中去发现诗意,复活诗歌曾经的荣光吧!

   ①另一方面则是远离人间四月的引吭高歌

   ②另一方面则是直面世俗诱惑的喧哗浅短

   ③两难的境地使诗歌面临进退维谷的状态

   ④诗歌就在这两难的境地中进退维谷

   ⑤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曾说“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之上。

"

   ⑥我国现代诗人何其芳说“诗饱含丰富的思想和感情。

"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⑤   D.①④⑥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读书,我们会注意,但读地图,我们不问。

我们认为是一个无偏无私公正中性的无名好人,我们只面对同样是无偏无私公正中性的好图。

其实,每张地图都呈现了的权力、意志、成见、偏私、好奇心、焦点、注意力、学识等等。

地图在编绘时,编者之间要反复争论,最后画上去的可能是主编一人的见解,而读者却视地图为毫无疑义的公众真理。

伍德称这是“人文内容的自然化”。

在我们满怀信心地追求图面注记与真实世界一对一的准确关系时,莫门尼亚提醒我们警惕地图中的“白色谎言”,并提醒我们在地图中寻找“被压抑的经验”与“意识形态性扭曲”。

   中国古代地图种类多样,各有侧重,求准确的方面也各自不同。

一般来说,大抵有形势图与实用图两大类。

《周官》中“天下之图”、“土地之图”就已经大致区分了这两大类地图,它们的用处有别。

“天下之图”属于形势图,即所谓“九州之图”、“天下大图”之类。

“形势图”只要表现大势,求势而不拘细节,在意识形态上,其主旨是宣扬“声教所及”、“舟车所至”、“普天之下”、“大一统”、“华夷之限”等王朝观念。

南宋黄裳曾作《地理图》进献宋宁宗,目的就是使宋宁宗技图则思祖宗境土半陷于异域而未归。

形势图的法统立场,常常不承认“蛮夷”一时占据“中国”的实际性,对它们视而不见,在图上不予表现。

故南宋《地理图》不画女真“贼区”的建制,在金人占据并更名为南京的开封仍标“东京开封府”。

这种保持正统的传统做法,被俞樾修《上海县志》时所沿用,故县志附图对于“西夷”占据的“洋场”视而不见。

“土地之图”一类刘趋于实用,绘时主要追求实际地上事项的准确,范围具体,《尚书》所记“洛邑图”、荆轲所献《督亢图》、萧何在秦宫所收图等均属此类,用途是“地讼争以图正之”,“具知厄塞户口多少强弱处”。

   地图编制是地理学的组成部分,由地图而地理,我们同样联想到中国古代地理学的政教本质与思想内涵。

中国古代地理学的主流是围绕治国平天下的使命发展的,可称其为“王朝地理学”。

为安排好庞大帝国的空间秩序,古人既树立了王朝社会地理的理想主义观念,也解决了王朝社会地理的实际问题。

观念包括“九州”、“五服”、“山河两戒”等一系列思想原则,这是古人所理解与追求的“普天之下”。

实际问题则包括州郡县体系的创立和道路关隘运河的建设,这是对“莫非王土”的实践治理。

在古代地理学思想中多“地理”与“地里”为不同的二者。

观念与问题构成“地理”,而“地里”仅指道里远近。

若以为古人只晓得道里远近,只记录各类地面事物的“四至八到”,而没有思想观念层面的建树,则是无视古代思想家、政治家的深刻作为。

关于地图,朝廷向来重视,所谓内府“版图”、朝廷“大簿”等,都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官方文件,对于地图的编制、呈送都有严格要求,而皇帝本人将地图悬于左右、日夜观查的例子也不乏记载。

侯仁之先生早已指出,古代的许多地理“志书”都有行政管理意义。

中央朝廷的主管官员常常亲自插手地理之术多或收集图籍(汉朝萧何),或编纂地理志书(唐朝丞相李吉甫),目的都是欲以“纽”天下的纲纪,“制”世上的群生。

迄今大多数中国地图史研究,多注重绘图技术的发展、提高,注意研究比例尺使用问题、投影问题、所绘河流走向、海岸线走向的准确性问题等,对地图的文化思想背景则相对注意得很少。

因而,地图史多被认为属于科学技术史的一部分,而不是文化思想史的一部分。

   (节选自《地图中的权力、意志与秩序》)

   5.下面对“地图”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地图体现出了的好恶、学识、个性、权力、意志等,也可以表现思想家和政治家的深刻作为。

   B.地图因为侧重不同而不同,中国古代地图从用途分有“天下之图”和“土地之图”两类。

   C.地图可以用来宣扬意识形态,可以用于解决实际事务,所以地图历来都是王朝管理不可或缺的文件。

   D.地图的编制、呈送、使用等,往往能体现出中国古代地理学“治国平天下”的政治使命。

   6.下面的内容不能体现中国地理学的“政教本质”的一项是

   A。

古人借助“九州”、“五服”、“山河两戒”等思想原则,树立了“普天之下”的理想主义观念。

   B.创立州郡县的体系,建设道路关隘运河,这些做法是古人以实际行动来实践“莫非王土"这一思想。

   C.古人用“地里”一词来指道里远近,只记录各类地面事物的“四至八到”。

   D.朝廷的主管官员通过收集图籍、编纂地理志书等方式,来达到统领天下纲纪、管理全体百姓的目的。

   7.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有学者认为地图中有“白色谎言”,是因为有些地图不拘细节只求形势,影响了地图内容的准确性。

   B.南宋黄裳作《地理图》进献宋宁宗,俞樾修《上海县志》时不表现“洋场”多都是借地图体现王朝观念。

   C.形势图在表现内容时一般不关注实际事项和追求具体细节,实用图在绘制时的追求则与之相反。

   D.认为地图承载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时代的文化思想背景,因而地图史应该作为文化思想史的一部分。

 三、(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9题。

 景公疥遂痁①,期而不瘳。

诸侯之宾问疾者多在。

梁丘据、裔款言于公曰“吾事鬼神,丰于先君有加矣。

今君疾病,为诸侯忧,是祝史②之罪也。

诸侯不知,其谓我不敬,君盍诛于祝固、史嚚以辞宾?

   公说,告晏子。

晏子对曰“日宋之盟,屈建问范会之德于赵武,赵武曰‘夫子家事治,言于晋国,竭情无私,其祝史祭祀,陈言不愧;其家事无猜,其祝史不祈。

’建以语康王,康王曰‘神人无怨,宜夫子之光辅五君,以为诸侯主也。

   公曰“据与款谓寡人能事鬼神,故欲诛于祝史,子称是语何故?

   对曰“若有德之君,外内不废,上下无怨,动无违事,其祝史荐信,无愧心矣。

是以鬼神用飨,国受其福,祝史与焉。

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

其适遇淫君,外内颇邪,上下怨疾,动作辟违,从欲厌私,高台深池,撞钟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暴虐淫纵,肆行非度,无所还忌,不思谤讟③,不惮鬼神,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其祝史荐信,是言罪也;其盖失数美,是矫诬也;进退无辞,则虚以成媚,是以鬼神不飨,其国以祸,祝史与焉。

所以夭昏孤疾者,为暴君使也,其言僭嫚于鬼神。

   公曰“然则若之何?

   对曰“不可为也。

山林之木,衡鹿④守之;泽之萑蒲,舟鲛守之;薮之薪蒸,虞候守之;海之盐蜃,祈望守之。

县鄙之人,入从其政;逼尔之关,暴征其私;承嗣大夫,强易其贿;布常无艺,征敛无度;宫室日更,淫乐不违;内宠之妾肆夺于市,外宠之臣僭令于鄙;私欲养求,不给则应。

民人苦病,夫妇皆诅。

祝有益也,诅亦有损。

聊、摄以东,姑尤以西,其为人也多矣!

虽其善祝,岂能胜亿兆人之诅!

君若欲诛于祝史,修德而后可。

   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

公疾愈。

   (《晏子春秋·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

   【注释】①疥,疥疮。

痁(shān),疟疾的一种。

②祝史,祝官和史官。

古代祭祀活动中掌祝祷记事的人。

后文“(祝)固”、“(史)嚚(yín)”指祝官,史官的名字。

③谤讟(dú)诽谤,怨言。

④衡鹿与下文的“舟鲛”、“虞侯”、“祈望”都是官职名。

   8.下列句子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作辟违,从欲厌私   厌满足

   B.神怒民痛,无悛于心   悛悔改

   C.县鄙之人,人从其政;   鄙浅陋

   D.承嗣大夫,强易其贿       贿财物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丰于先君有加矣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B.私欲养求,不给则应 如有地动,尊则振龙

C.输掠其聚,以成其违  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D.岂能胜亿兆人之诅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23分)

 四、(31分)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所以蕃祉老寿者,为信君使也,其言忠信于鬼神。

(5分)

 

(2)公说,使有司宽政,毁关去禁,薄敛已责。

公疾愈。

(5分)

 

 11.结合文意,谈谈晏子认为鬼神没有保佑景公的原因。

(4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

(3分)

 张延隽之为晋州行台左丞,匡维主将,镇抚疆场,储积器用,爱活黎民,隐若敌国矣。

群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既代之后公私扰乱周师一举此镇先平齐亡之迹,启于是矣。

(《颜氏家训·慕贤》)

   13.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春草

杨基

嫩碧柔香远更浓,春来无处不茸茸。

六朝旧恨斜阳里,南浦新愁细雨中。

近水欲迷歌扇绿,隔花偏衬舞裙红。

平川十里人归晚,无数牛羊一笛风。

   

(1)从诗歌体裁来看,此诗是   。

(1分)

   

(2)简要分析首联的作用。

(3分)

   (3)诗歌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6题,6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

”(孔子《论语》)

   

(2)策扶老以流憩,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3)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4)   ,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

(6)安得广厦千万间,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

(苏轼《定风波》)

(8)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5-18题。

神奇的自来水

秦德龙

天立医院的医生为我做了检查。

检查的结果,令人吃惊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

我怎么会得这种怪病呢?

   我对医生说了实情。

几年前,我到一个边远山区挂职锻炼,吃住都在老乡家。

说实在的,山里很穷,很落后,老乡有了病,也只是喝碗白开水,顶多熬点稀粥喝。

这里的人,靠天吃饭,吃水要到山里去挑,山里有山泉。

当然,山里吃的喝的都是绿色环保食品,绝对不会有任何污染。

   山区是没有自来水的。

可我怎么会得上自来水依赖症呢?

   “问题就出在这里。

几年来,你一直喝的是山泉吧?

   “那当然,我一直喝的是山里的水,吃的是山里的饭和菜。

我一天都没离开过山区!

   “你还没听懂我的意思。

我是说,正因为你没离开过山区,一直用山里的水烧饭,你才会得上这种怪病。

   我愕然了。

   医生吩咐护士给我挂瓶子输液。

“输液吧,输几天水,你就好了。

”   

   护士很快就给我挂上了吊针瓶子。

然后,拍拍我的手背,让血管鼓起来,一针攮了进去。

扎上吊针后,护士又调了调流速,让药液缓慢有序地滴入我的身体。

   我忍不住问护士“请问,您给我输的是什么药?

   护士爽快地答道“自来水。

   我大吃一惊“自来水?

怎么不给我打药呢?

   护士笑道“这就是药啊,你得的是自来水依赖症啊。

你体内缺少自来水,所以,才给你输自来水!

   真是气死我了。

我输自来水干什么?

我到医院干什么来了?

我就是来打针吃药的呀!

我拔掉针头,找到了医生。

   医生望着我,笑道“你几年没喝自来水了,也没吃自来水煮的饭了,当然要给你输自来水了。

为什么不叫你端杯子喝呢?

那样治病,看起来快,实际上慢。

自来水,必须进入你的血管,才能全面吸收。

你明白吗?

   我目瞪口呆。

暗暗承认医生说得有道理。

可我似乎还是不明白,自来水真的能治病吗?

   医生让护士重新为我扎上了针。

既来之,则安之吧。

我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打完针,我决定去查查自来水的功能,也许能得出结论。

   化验室主任接待了我。

她耐心地为我讲解了自来水的构成,还写出了分子式让我看。

她特别强调自来水里都放有漂白粉,而漂白粉的成分就是药物。

她还说,城里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了,漂白粉的指标需要不断地修改,否则的话,就遏制不住日益严重的水污染。

   原来,几年前,我已经喝惯了城里的水,吃惯了城里的粮食和蔬菜。

我的身体,早就对城里的自来水产生依赖了。

到山区挂职后,不吃城里的自来水了,改变了饮食结构,我的身体反倒不适应了。

所以,医生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给我的身体补充城里的自来水。

   山区的老乡很挂念我,房东老弟特意进城来看望我了。

他提来了一个很大的篮子,用毛巾盖着。

我猜想,里面都是我爱吃的东西,小米啊、红薯啊、山果啊。

可我没想到,篮子里只有一瓦罐泉水。

   房东老弟指着山泉说“这是让你润嗓子的。

多喝点泉水,好得快。

泉水甘甜,没有任何污染!

   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能据“实”相告“放这儿吧。

今天,我输了很多水,肚子已经饱了。

   房东老弟走了,留下了那罐子泉水。

   我提上瓦罐,将里面的泉水倒掉了。

不这么做,我的身体怎能复原呢?

我不需要再喝山里的泉水了。

每天,我都要到医院排队输水,输自来水。

过了些日子,身体状况明显好了。

看来,自来水真是神奇。

病好后,我没有再到山区去,却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我”得了自来水依赖症,看似荒诞实则真实,完全符合现实生活情理。

   B.“我”将房东老弟送来的那罐子泉水倒掉,表明我采纳了医生的治疗建议。

   C.结尾“我”“经常盯着空空的瓦罐发呆”这一细节描写虽然简略,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

   D.小说围绕“我”得自来水依赖症这一事件,按看病、治疗、病愈的情节推进。

   E.以“神奇的自来水”为标题,“神奇”一词褒词贬用,讽刺了自来水的效果。

   16.请概括小说中“我”心理的主要变化。

(4分)

   17.小说叙述了“我”生病前在边远山区的生活,从全文看,这一情节有什么作用?

(6分)

   18.本文意蕴丰富,请结合文本任选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8分)

  六、(10分)

 19.下面是苏雪林对沈从文作品的评价,请用一句话来概括其主要内容。

(不超过40个字)(5分)

   他的作品却不是毫无理想的。

不过他这理想好像还没有成为系统,又没有明目张胆替自己鼓吹,所以有许多读者不大觉得,我现在不妨冒昧地替他拈了出来。

这理想是什么?

我看就是想借文字的力量,把野蛮人的血液注入到老态龙钟颓废腐败的中华民族身体里去使他兴奋起来,年青起来,好在廿世纪舞台上与别个民族争生存权利。

   20.下面是某同学参加高校自主招生面试时的自我陈述,其中有5处表述不妥,请写

出句子序号并修改。

(5分)

   尊敬的某大学自主招生领导

   您好!

   ①我叫张晓涵,今年18岁;现就读于XX中学的毕业生。

②很感谢您能给我这个机会,聆听我的陈述。

   ③选择贵校是因为贵校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并且社团活动很有特色。

④我活泼开朗,阳光率直,喜欢在严酷的各种各样的挑战中不断超越自己。

⑤比如,在校期间,我先后创办了“戏剧社”和“志愿者社”,并参与策划了“模拟联合国”等大型活动。

⑥因此,希望贵校能慧眼识珠,我定将倍加珍惜,谢谢!

   

   七、作文(60分)

   21.(60分)

   在使用电脑时,人们常常会清空回收站。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也需要“清空”呢?

请以“清空”为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