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3681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5.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docx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

临床病理病案讨论

病例

(1)

病史摘要:

35岁男,农民,10天前与本村村民打架,被对方用木棍击打至左小腿后侧腓肠肌处,该处皮肤略有损伤,小腿很快出现肿胀,且疼痛难忍。

事后第2天左小腿局部红肿热痛明显,第3天体温升高达39℃。

第4天左下肢高度肿胀,最大周径为48㎝,疼痛更甚,在皮肤裂口处流出血水。

肿胀蔓延到左足背。

当地医院用抗生素治疗后效果不良。

第6天,左足拇趾呈污黑色。

第10天黑色达足背,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随后到上级医院就诊,行左下肢截肢术。

病理检查:

左下肢高度肿胀,左足部污黑色,与正常组织分界不清。

纵行剖开动、静脉后,见动、静脉血管内均有暗红色与灰白色相间的固体物阻塞,长约10㎝,与管壁粘着,固体物镜检为混合血栓。

讨论题:

(1)写出病理诊断

(2)讨论该病变的发生经过及临床表现。

病例

(2)

病史摘要:

患者男,37岁,以“规律性上腹痛二年,加重一周”为主诉入院。

查体:

上腹部剑突下偏左有压痛。

胃镜检查提示“胃窦部溃疡”。

经给予甲氰咪胍等制酸剂和氢氧化铝凝胶等胃粘膜保护剂治疗,症状逐渐缓解,8周后复查胃镜见溃疡已愈合。

讨论题:

在胃溃疡愈合过程中都有哪些组织的再生?

其中哪些组织的再生属完全再生?

哪些是不完全再生?

病例(3)

病史摘要:

男,56岁,因患肺癌入院。

住院近半月来,一直安静卧床休息,做各项化验检查及术前准备。

一日,去厕所时突然晕倒,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

营养状况尚好,无明显恶病质。

心脏:

冠状动脉未见粥样硬化,未见心肌梗死及心脏破裂。

肺脏:

左肺上叶近肺膜处可见一7㎝X6㎝X5㎝肿块。

切面灰白色,剖开肺动脉,可见一大的血栓阻塞于肺动脉主干,镜下肺内肿块为细支气管肺泡癌。

左下肢深部静脉内有一固体质块形成呈红、白相间,部分已脱落,镜下为混合血栓。

讨论题:

就所提供的病史及病理资料,根据你学过的病理知识,试分析患者死亡原因,写出病理诊断,并讨论此病人各种病变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

病例(4)

病史摘要:

某一大面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输液时曾行大隐静脉切开插管。

患者后因感染性休克而死亡。

尸检发现髂外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讨论题:

(1)该患者血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血栓是何种类型并描述其大体及镜下特点?

知识点扩充:

烧伤面积是指皮肤区域占全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数,烧伤面积估计有两种方法,新九分法和手掌法,其中新九分法成人和儿童各有不同。

成人新九分法:

头、颈、面各占3%,共占9%;双上肢(双上臂7%、双前臂6%、双手5%),共占18%;躯干(前13%、后13%、会阴1%)共占27%;双下肢(两大腿21%、两小腿13%、双臀5%、双足7%)共占46%。

儿童新九分法:

儿童的躯干和上肢所占体表面积的百分率与成人相同,头大下肢小,并随着年龄增大而改变,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头面颈部面积%=9+(12-年龄),臀部及双下肢面积%=46-(12-年龄)。

手掌法即将伤员手掌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

一般用于小面积烧伤,特别是散在分布的烧伤面积的估计。

病例(5)

病史摘要:

男,37岁,因外伤性脾破裂而入院手术治疗。

术后卧床休息,一般情况良好。

术后第9天,右小腿腓肠肌部位有压痛及轻度肿胀。

医生考虑为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嘱其安静卧床,暂缓活动。

术后第11天傍晚,患者自行起床去厕所后不久,突感左侧胸痛并咯血数口,体温不高。

次日胸痛更甚,听诊有明显胸膜摩擦音。

X线检察左肺下叶有范围不大的三角形阴影。

患者年初曾因心脏病发作而住院,内科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

经治疗后,症状缓解。

讨论题:

(1)右小腿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因素有哪些?

(2)左肺可能是什么病变?

与前者有无联系?

(3)肺内病变的病理变化及发生机制是什么?

病例(6)

病史摘要:

男,44岁,工人。

半年前于工地施工中,不慎左脚面被钉子刺伤,局部感染化脓,下肢红肿,约2周后脚面外伤逐渐恢复,但左小腿仍有疼痛和肿胀感。

2个月前左小腿疼痛肿胀达到膝关节周围,经治疗症状有所减轻。

4天前左下肢肿胀,疼痛加重,并伴有发冷发烧,渐开始咳嗽,咳痰,咳痰带有少量血液入院。

入院查体:

除发现左下肢浮肿外,其它未见明显异常。

今日中午12点左右患者由厕所回病房途中大叫一声倒在地上,医务人员赶到时见患者四肢痉挛、颜面青紫、口吐白沫、瞳孔散大,抢救无效,于下午2点50分死亡。

临床诊断:

急死、死因不清。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

左下肢广泛肿胀,以膝关节以下为显著,左脚面有一外伤愈合的小瘢痕,剖开左腿见左股动脉及其分支无明显异常改变。

左股静脉:

大部分变粗变硬,从腘窝至卵圆孔一段股静脉内完全被凝固的血液成分堵塞,该血液凝固物长约40厘米,大部分呈暗红色,表面粗糙,质较脆,与血管壁连接不紧密,在股静脉远端有部分呈灰白色与血管壁连接紧密。

肺动脉主干及左右两大分枝内均被凝血块样的团块堵塞,该团块呈暗红色无光泽,表面粗糙、质脆,与肺动脉壁无粘连。

左肺内较小的动脉分枝内也有血凝块样物质堵塞。

显微镜检查:

左股静脉主要为红色血栓结构(纤维素网内充满大量红细胞),股静脉远端部分为混合血栓结构(可见血小板梁),靠近血管壁处有肉芽组织长入血栓内。

肺动脉主干及两大分枝内大部分为红色血栓结构。

左肺小动脉分枝内血凝块样物仍为红色血栓,靠近血管壁处血栓有肉芽组织长入。

讨论题:

(1)左股静脉内有什么病变?

为什么股动脉无此改变?

(2)肺动脉内病变形成过程?

死因原因?

病例(7)

病史摘要:

男,63岁。

劳动时右足背皮肤刺伤,未及时处理。

第三日起,该足背皮肤大面积潮红、肿胀,局部温度增高,疼痛,行走站立时尤甚。

右腹股沟淋巴结亦肿疼,全身发热,头疼不适,家人给局部热敷,内服消炎药后,右足背红肿范围略缩小,质地变软,全身症状亦见好转。

因患者治愈疾病心切,遂以针尖强行刺破局部,并施挤压试以排脓。

当日下午局部红、肿、疼范围扩大,全身寒战,高热40.5℃。

八日后,治疗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

右足背处皮下松软呈蜂窝状,镜下:

弥漫性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坏死出血、结构破坏,炎症区域内的小静脉壁有化脓性炎,静脉腔内见脓性炎性血栓形成,右腹股沟淋巴结充血肿大,大量炎细胞浸润,两肺有多个急性局限性化脓性炎症病灶。

讨论题:

就所提供的病史及病理资料,列出所有的病理诊断和死亡原因,并讨论此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和结局,指出该患者在炎症局部处理上的主要错误。

病例(8)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转移性右下腹部疼痛24小时入院。

24小时前,突然上腹部及其周围持续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8小时前疼痛转至右下腹部,呕吐1次,畏寒发热,急诊入院。

体检:

体温39℃,脉搏95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4.7/10.0kPa(110/75mmHg)。

右下腹壁紧张,麦氏点压痛、反跳痛明显,化验: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急行阑尾切除术。

病理检查:

阑尾一条,长6.5cm,明显肿胀,末端直径达1.5cm,阑尾表面高度充血,覆于黄白渗出物,阑尾腔内充满脓液。

镜下发现阑尾壁各层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弥漫浸润,粘膜部分坏死脱落,腔内大量脓细胞,浆膜面覆以大量纤维素及中性粒细胞。

讨论题:

(1)患者阑尾发生了什么类型炎症?

病变特点如何?

(2)若不及时手术可能会发生什么后果?

病例(9)

病史摘要:

患者男,12岁,两周前左侧面部长一疮疖,数天后,其母用针扎穿并挤出脓性血液。

两天后发生寒战、高热、头痛、呕吐,经治疗未见好转,且病情加重,昏迷抽搐而入院。

体检:

营养不良,发育较差,神志不清,T39℃,P140次/分,R35次/分。

左侧面部有一3㎝-4㎝的红肿区,略有波动感。

化验:

白细胞总数升高,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培养金葡菌阳性。

入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

营养不良、发育较差,左侧面部有3㎝—4㎝的肿胀区,切开有脓液流出。

大脑左额区内见一椭圆形病灶,由大量灰黄色脓液填充,有4㎝×4㎝×5㎝的脓腔形成,镜下观察,病灶脑组织坏死,是由大量中性粒细胞、脓细胞及溶解、液化的坏死组织构成的脓性渗出物,形成脓腔;周围见有肉芽组织增生。

讨论题:

(1)根据资料写出所有病理诊断

(2)脑部病变是怎样引起的?

病例(10)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42岁,上腹部隐痛2年,经胃镜检查为慢性胃炎。

近半年来腹部疼痛加剧,经常呕吐,食欲差,近半月症状加重,且出现低热而入院。

体检:

消瘦,体温38℃,脉搏80次/min,血压13.3/10.7kPa(100/80mmHg),两侧颈部、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肝大,脐下两指。

X线检查:

双侧肺叶可见许多直径1-3cm大的致密阴影,边界较清楚。

B超:

肝内有数个直径2cm左右的结节,边界较清楚。

入院后经治疗数日不见好转,半小时前排出黑色大便,呕吐大量鲜血,昏迷,经抢救无效死亡。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

双侧肺表面、切面可见数个直径1-3㎝大小灰白色肿块,质硬,边界清楚。

胃小弯侧有一4㎝×4㎝×5㎝肿块,质硬,沿胃壁浸润生长,中央有溃疡、出血。

胃周围淋巴结、颈部、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质硬,灰白色。

肝大,表面、切面可见数个直径2㎝大小灰白色肿块,质硬,边界清楚。

腹膜表面较粗糙,可见数个直径0.5㎝—1㎝大小灰白色结节。

镜检:

胃小弯侧的肿块是由大小不等、形态不规则呈腺管样排列的肿瘤细胞组成,已浸润至胃壁浆膜层,肿瘤细胞异型性大,核大小不一,染色质分布不均,核分裂象多见。

胃周围、颈部、左锁骨上淋巴结的正常结构消失,代之与胃部肿块相同的组织。

肺部、肝部肿块及腹膜上结节的镜下结构也与胃部肿块结构相同。

讨论题:

(1)本病例的病理诊断是什么?

直接死亡原因是什么?

(2)肺部、肝部肿块及腹膜上的结节是什么?

是如何形成的?

病例(11)

病史摘要:

女,15岁。

1年前开始出现左大腿间歇性隐痛,后转为持续性疼痛伴局部肿胀。

半年前不慎跌倒,左下肢不能活动。

体格检查:

左大腿关节上方梭形肿胀,活动度差。

X线检查:

诊断为左股骨下段骨质溶解,病理性骨折。

经牵引治疗无效,行截肢术。

截肢愈合出院后并予随访。

4个月后患者出现胸痛、咳嗽、咯血,实验室检查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截肢局部无异常。

病理检查:

左股骨下段骨皮质和骨髓腔大部分破坏,代之以灰红色、鱼肉样组织,镜下,肿瘤细胞弥漫分布,血管丰富,细胞圆形、梭形、多边形。

核大深染,核分裂象多见,可见片状或小梁状骨样组织。

讨论题:

(1)本例左大腿肿块属什么性质病变?

请根据病理特点做出诊断。

(2)局部疼痛和病理性骨折是怎样发生的?

截肢术后4个月,出现胸痛、咳嗽、咯血又如何解释?

病例(12)

病史摘要:

患者男,65岁,以“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半小时”主诉入院。

半小时前患者在用力排便时突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无缓解,伴大汗、烦躁不安。

入院后心电监护提示:

V1-V6导联ST段呈弓背向上型抬高。

立即给予吸氧、硝酸甘油、抗心率失常等药物治疗,病情缓解不显,且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给予速尿、硝普钠等利尿剂和扩血管药物治疗,未见好转,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

既往史:

一个月前曾感胸部不适,活动后心悸、气短,到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予扩冠治疗后症状缓解。

尸体解剖主要所见:

身长165厘米,体重85公斤,肥胖体型,口唇、指(趾)甲紫绀。

心脏重350克,左心室壁厚1.2厘米,肉眼颜色不均匀,右心室壁厚0.3厘米。

左心室及室间隔多处取材光镜下见大片心肌细胞核溶解消失。

左冠脉主干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75%以上。

讨论题:

(1)请写出该病例的主要病理诊断及诊断依据。

(2)指出患者的死亡原因。

(3)如果患者存活,机体将如何修复损伤部位?

为什么?

病例(13)

病史摘要:

患者男性,69岁,患高血压二十多年,半年前开始双下肢发凉,发麻,走路时常出现阵发性疼痛,休息后缓解。

近一个月右足剧痛,感觉渐消失,足趾发黑渐坏死,左下肢逐渐变细,三天前生气后,突然昏迷、失语,右半身瘫,渐出现抽泣样呼吸。

一天前呼吸心跳停止。

尸体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