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5953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46.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docx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

高速公路通信系统设备施工方案

1.1.1干线光缆

光缆敷设的匸作内容包括光缆单盘测试、光缆配盘,通信管道疏通、子管敷设、光缆敷设、接续、测试等。

光缆敷设是本项工程的重点及控制工程,其直接制约着整个系统的开通,为了确保工程保质、保量的按期完工,施工中三个作业队将集中力量,同时展开干线光缆工程的施工。

根据设讣要求,光缆敷设在通信管道和隧道两侧的槽道内,硅芯管敷设完毕后,采用气吹法完成全线光缆的敷设。

光缆敷设结束后,将组织有丰富接续经验的技术工人,进行光缆的接续、和测试。

隧道内敷设光缆时,首先对电缆槽道进行清理,若有其它单位同期施工,提前与这些单位进行联系,尽量避免相互干扰;

施工时在距施工地点两端30m处分别设置“前方施工车辆慢行”标志,并派专人进行安全防护,所有施工人员穿反光背心。

1.1.1.1干线光缆敷设施工工艺框图

1.1.1.2施工方法

1)线路定测

山技术负责人、技术员组成线路定测小组,配备测量用车1辆,配备测量所需的测量绳、皮尺等,沿通信管道和隧道通信槽道丈量光缆的长度、确定人孔位置、防护方式、接头位置和余留数量、地点等,编制光缆径路定测台帐,准确详细记录测量结果;整理测量台帐,并与设计单位共同确认。

2)光缆单盘测试

根据订货合同及到货清单在开盘前核对光缆规格、程式、盘号和盘长,检查出厂的质量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单是否齐全,检查出厂技术指标是否符合设计与合同要求,检查光缆外观有无损伤,端头封装是否良好,并对缆盘进行统一编号。

光缆单盘测试方法如下:

(1)开盘检验光缆端面,确定A、B端;

(2)测试加强芯与护套的绝缘电阻;

(3)用OTDR测试光纤衰减常数、光纤长度,观察后向散射曲线的平滑度和有无反射峰并记录;

(4)单盘检验完毕后,恢复光缆端头的密封包装及缆盘包装。

3)光缆配盘

光缆配盘方法如下:

(1)审核单盘测试记录,挑选出各项指标、衰耗特性合格的单盘光缆进行配盘,在同一中继段配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结构、材质的光缆;

(2)将合格光缆的单盘测试指标填写在配盘卡片上,按配盘原则及技术要求,排列单盘光缆的顺序;

(3)根据径路定测台帐,按光缆长度、预留长度核算进行配盘,核算接头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配好的光缆是否符合配盘技术要求,检查无误后,将配好的光缆

卡片从中继段的A端向B端进行编号,制成配盘表。

1丄1・3人工牵引法敷设光缆

(1)光缆运至敷设现场后,进行人员分工,并检查光缆的端别,全线光缆按光缆端别顺序敷设;

(2)支放、固定线盘支架,调整水平;将光缆头用钢丝套牢固的绑接在钢丝绳上,用穿管器带动钢丝绳穿过管道到达相邻人孔的管道出口,再用人力牵引将光缆缓缓穿入管道;

(3)继续用穿管器牵引钢丝绳前进,重复上述操作,敷设光缆;

(4)敷设光缆时,各人井内必须有人,各井人员必须听从统一指挥,向光缆牵引方向统一用力拉光缆,以分散光缆前进阻力;

(5)若光缆较长或路山拐弯较多时,光缆敷设时将考虑中间向两端敷设,此时,选择合适的盘位,以便两端光缆敷设。

可选择管道中间人孔,依照上述方法,先敷设完一端后,将余下的光缆呈“8”字形盘放在地上,按同样的程序敷设;

(6)牵引光缆的人不宜过多,不能突然启动或停止,速度控制在15111/miii以内;敷设光缆的弯曲半径不小于护套外径的20倍;

(7)按设计及施工规范做好接头处、特殊点的光缆余留,接续后余留2〜3m,各引入口外两方向各余留2〜3m,机房外人井余留3〜5m;

(8)光缆敷设过程中及完成后,及时检查光缆外皮,如有破损则立即修复;

(9)光缆敷设后,及时使用光时域反射仪OTDR检查确认光纤良好,然后将光缆端头做密封防潮处理;

(10)人孔内光缆的固定:

将光缆盘绕在人孔内规定的托架上,并用扎带将光缆固定;光缆在人孔内接续前,将两边光缆头用防水胶带密封,并分层盘留在托架上,并用扎带将接头固定。

1.1.1.4气吹法敷设光缆

1)光缆吹送前的准备事项

检查塑料管道的密封性:

对塑料管道进行密封性试验,确认塑料管道不漏气后方可进行光缆的吹送作业。

具体检测方法如下:

(1)进气接头拧入被检测的塑料管,接头必须拧紧可靠;

(2)检测装置的一端接头与压力进气管连接好;

(3)在被检测塑料管的另一端拧入锥形堵头,同样须拧紧可靠;

(4)缓慢打开进气球阀,使压缩空气进入被检测塑料管道内:

(5).检测塑料管道的密封性:

根据YD5025-96《长途通信光缆塑料管道工程设计暂行技术规定》的要求,当塑料管内的气压加压到IMPa时,关闭进气阀,若压力减弱的速度大于0.05MPa/mm,则表示该管道系统的密封有问题,须找出漏气点,修复后方能使用。

反之认为是合格的,可以进行气吹作业;

(6)检测完毕后打开放气阀,释放塑料管内的压缩空气;

(7)待空气压缩机侧气阀关闭后,拆下与进气管连接的管接头;

(8)最后拧出塑料管两端的进气接头和锥形堵头;

(9)将所有零件擦拭干净,装入工具箱,以备下次测试使用。

2)光缆的安装

(1)光缆在吹缆机上依次穿过导向机构、测速轮、输送机构、吹缆头,光缆头部通过光缆网套与气封活塞连接。

(2)调整各部分机构,设定好各控制参数。

3)吹缆机吹送光缆的操作

当以上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可开始进行吹缆作业。

因为吹缆机工作的主要参数是控制光缆的气吹敷设速度和气封活塞的牵引力及输送机构的输送力,具体操作中应注意如下儿点:

(1)缓慢打开压缩空气进气球阀,通过改变阀门开口大小来控制气封活塞对光缆的牵引力。

当光缆送进的距离较近时,阀门进气口开启要小,以后要逐渐加大直至完全打开。

(2)操纵控制台上的调速手柄用来控制光缆的敷设速度,通过这种方法,当光缆前端的牵引力过大时可以牵制光缆的进给速度,当气压显得不足时乂能提供辅助的推力,使光缆在行进时所用的吹力更小。

(3)当光缆被输送的距离较远时,可以通过调节操纵控制台上的调压手柄

来增大液压马达的输出扭距,从而可以获得适宜的输送力。

(4)当光缆到达预定点后,即气封活塞已从管内出来(此时空气压力将急剧减小),位于管端的观察人员应及时提示吹缆机的操作人员马上停机,停止向管内输送光缆,即完成一段光缆的气吹敷设作业。

(5)倒缆作业,即向“光缆倒线装置”内输送光缆,LI的是将原线缆盘上剩余的光缆倒岀,找出另一个端头,为向反向吹送光缆作准备。

采用

“光缆倒线装置”可以省去人力倒盘“8”字的工作,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

倒线作业中应注意不要弄脏光缆,以免影响光缆后续气吹施工。

4)开机与停机及注意事项

(1)开机与停机顺序:

开机时,先开吹气阀门,再启动输送机构;停机时,先停输送机构,再关闭吹气阀门。

(2)当光缆吹放到位后,应及时停止输送机构的输缆工作和关闭进气阀门。

5)气吹敷缆的质量控制要点

(1)一般光缆外径与硅芯管内径之比取0.35—0.6范围内,大于0.6时,气吹光缆时可能需要更大的液压推力,而且安装距离会受到影响;小于0.35时,光缆在硅芯管内有发生折叠的潜在危险。

(2)适宜的作业环境温度是6・32°C。

环境温度低于6°C建议使用空气管路加热器;环境温度高于32°C时,过热的压缩空气对光缆及塑料管有害,这时建议使用压缩空气冷却器。

(3)气吹设备必须选用适合工程特点的机型,压缩机出气口气压0.6MP-1.5MP,气流量大于10m3/min,气吹机的液压驱动推进(或气流驱动推进)装置的推进力符合要求。

(4)管道在吹缆前应进行保气及导通试验,确认管道无破损漏气或扭伤、无泥土等污物后方可吹缆。

(5)吹缆前应将润滑剂加入管内,加入量视管孔内壁光滑程度、管道径路复杂程度、一次吹放长度、润滑剂的型号等而定。

润滑剂加入量直接关系到吹缆长度及速度。

(6)管道径路爬坡度较大的情况下宜釆用活塞气吹头敷设方法,以增加光

缆前段的牵引力。

(7)管道径路比较平坦,但有个别地段管道弯曲度较大的情况下,宜采用无活塞气吹头敷设方法。

(8)光缆在吹放过程中应不间断进行清洁处理,防止泥土、水随同光缆进入管内增大摩擦力。

(9)光缆吹放速度宜控制在60-90iw'min之间,不宜超过lOOm/min,否则施工人员不易操作,容易造成光缆扭伤现象。

(10)光缆吹放中遇管道故障无法吹进或速度极慢(lOiw'min以下)时,应先查找故障位置处理后在进行吹放,防止损伤光缆或气吹设备。

(11)吹缆时管道对端必须设专人防护,并保持通信联络,防止试通棒、气吹头等物吹出伤人,防护人员同时做好光缆吹出后的预留盘放。

(12)光缆在吹放、“8”字预留盘放时,应确保安全,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规定的要求。

(13)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按章操作,以确保人身、设备、光缆的安全。

1・1・1・5光缆接续、引入及成端

(1)光缆接续

•接续准备:

检点接续工具材料及OTDR,架设接续帐篷,整理光缆将光缆两端穿入帐篷内;

•开剥光缆:

用管切割刀将聚乙烯外护套及螺纹钢管同时切断并取下,露出铝塑防护内护层,再用切割刀切割内护层,露出缆芯,用酒精棉将光纤上的油膏清洗干净,并用胶带将光纤按排列顺序编号;

•安装收容盘:

先把收容盘固定在螺纹钢管上,然后将A,B两端加强件分别紧固在收容盘上,再用橡皮自粘带将钢管切口缠包两层;

•制备光纤端面:

用酒精纱布擦拭清除光纤表面的灰尘或油污,再用被覆层开剥钳剥除光纤被覆层,用酒精纱布轻轻擦拭纤芯,用光纤切割刀制备光纤端面,预留充足,收容余长^1.2m:

•光纤接续:

将制备好的光纤套上带加强芯的热缩管,放入熔接机V型槽内,放下磁性压板,按熔接机操作程序,调整X,Y,Z三个方向,使两端光纤对中,然后按下熔接键,进行光纤熔接,通知测试点测试,达标后热熔加强芯,填写接续卡片一式两份;

光纤接续测试采用OTDR进行双向监测(如下图所示):

•光纤收容:

光纤盘绕时收容板两端盘绕弯曲半径不小于40mm,加强芯安装牢固,光纤纤序一一对应,收容排列整齐;

•接头盒组装及固定:

用酒精纱布清洗接头盒密封槽及内表面,嵌入密封胶条,接头盒内放入袋装防潮剂和接头责任卡后,紧固螺栓,热熔接头防护套,固定接头盒。

(2)光缆引入及成端

•制作光缆爬架,包括测量、除锈、刷漆等并进行安装、固定;

•挖开并清理预留的引入孔(钢管或塑料管);

•光缆在室外预留充足后通过引入孔穿入室内,在中心需经过光缆爬架引入,并在其上绑扎固定;将缆拉到成端位置,留够余量,然后固定、开剥;

•光缆开剥将光缆的纤芯按设计要求留够余量后与单头尾纤用光纤熔接机熔接相连,将剩余的尾纤盘留到光缆终端盒的收容盘上,尾纤一端从终端盒引出并按设计要求在光配线架相应的端子上,做好标记,然后用OTDR或光万用表进行测试;

•对于光缆引入如设计有规定还需进行绝缘引入,即在引入室将光缆纵剖开,出端的光缆需剥去外护套,剥除轧纹钢管,并剪断加强件及铝

塑防护内护层。

光纤在接头盒中直接通过;

•测试光、光缆的特性是否满足指标要求。

1.1.1.6光缆线路测试

对每个光中继段采用OTDR测试A-B方向和B-A方向全程衰耗。

方法如下:

1)将测试人员送到中继段的一端,测量单方向全程衰耗:

将成端好的尾纤直接连接到OTDR的光纤连接口上,观察其衰减台阶及反射峰值,记录仪表上显示的全程衰耗,并打印出后向散射信号曲线图;

2)将测试人员送到中继段的另一端,测量另一方向全程衰耗,方法同上。

3)也可使用光万用表用插入测试法进行光纤损耗测试:

将测试人员分别送到中继段的两端,双方建立通信联络;光万用表调零;将成端好的尾纤直接连接到光万用表的发送端或接收端;在每根测试光纤的一端分别发送、接收光信号,在对端接收、发送光信号,记录发送、接收的功率值;将两端记录的值汇总,发送光功率减去接收光功率即为全程衰耗值;记录并整理测试结果。

光纤线路衰减“插入法”测试示意图

1.1.2传输系统设备

传输系统工程主要包括:

分中心及无人站传输机柜安装、传输节点机安装、传输网管终端设备安装、单机测试、传输网络应用接口测试以及传输网络开通测试。

1.1.2.1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工艺框图

1.1.2.2施工方案

在部分干线光缆工程结束后,房建工程具备开工条件时,组织设备安装小组人员及足够的施工机具,进行传输系统设备的安装。

本分项匸程施工分安装、单机调试和系统调试三个阶段。

根据工程进度和现场的施工条件,灵活组织和调配施工人员和机具。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并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

根据配置,分别安装每个机架的支架、单元板、电路插板、跳线环或其它附

配件,采取自上而下逐个安装;

线缆布放先布放主线,再布放列内线,后布放机架内部线;先布放地线,再布放电源线;先布直流电源线,再布交流电源线,布放完成后进行捆扎,并制作连接头;根据设计图纸,插接光纤连接器、电缆插头、同轴连接器等;

按施工图检查室内配线并在通路中有关插塞或接头做插断试验,检查布线是否正确,有无错配、漏配现象;

进行通路检查,包括室内布线的核对及布线绝缘电阻测试、室内电源布线的核对及设备电源端子电压变动范围的检查。

检查并完善设备安装、线路施工质量、工艺等有关的安装质量符合设计及验收标准要求后即可进行单机调试和系统联调。

1.1.2.3施工准备

1)现场调查,核对机件的安装位置和设计文件是否相符合,检查机房内装修是否满足设备安装条件,预埋件、沟、槽、孔位置是否准确无误、无遗漏,照明、施工用电源、室内温度是否符合设备及设计要求,消防器材是否齐全有效;

2)熟悉施工设讣图纸(平面布置图、安装及配线图等)和设备结构、安装尺寸;

3)检查综合接地系统是否完成,并用地阻仪测试,接地电阻小于1Q;

4)加工机柜底座,制作光电缆走线架等安装辅助件并安装到位,要求符合设计要求、整齐美观;

5)设备运送到位。

1.1.2.4传输系统安装

根据设计要求,定位划线、确定设备的安装位置;安装设备固定支架,随后安装设备;

布放、邦扎、焊接各种配线;配线可靠、美观;

设备安装严格按照设讣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并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尤其满足以下条件:

1)机架(柜)安装与地面垂直、平稳,倾斜度小于1/1000;

2)固定符合设计规定,固定螺丝、垫片和弹簧圈按要求紧固,不漏装;

3)走线固定方法、走线架安装、支架加工符合设讣规定及安装要求;

4)插拔有防静电要求的电路板需戴防静电手腕或穿防静电服。

1.1.2.5安装工艺检查与系统测试

1)安装工艺检查

主要进行设备安装位置、尺寸、配线的检查。

2)系统测试

根据设计文件、规范、供货商提供的要求,进行测试,主要包括:

(1)系统误码性能测试;

(2)系统抖动性能测试;

(3)公务联络功能测试:

公务联络设置、呼叫方式和延伸话机等各种功能测试。

(4)光通道测试,光通道衰减指标应符合工程设讣要求;

(5)激光器保护功能;

(6)选择和切换定时源的功能:

(7)保护倒换准则:

光缆线路系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立即倒换。

•信号丢失(L0S):

•帧丢失(L0F):

•告警指示信号(AIS);

•超过门限的误码缺陷。

(8)网络管理功能

•告警管理、光接口、电接口和电源等;

•性能管理;

•配置管理;

•安全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