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27981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629.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docx

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通信系统设备行业分析报告

 

2015年11月

目录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5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6

1、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概况6

2、上游行业情况7

3、下游行业情况7

三、行业竞争程度及行业壁垒8

1、行业竞争程度8

2、行业壁垒9

(1)较好的客户关系与营销网络障碍9

(2)技术壁垒10

(3)工艺壁垒10

(4)人才壁垒11

四、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11

1、监管体制11

2、行业协会12

3、行业主要政策12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3

1、有利因素13

(1)国家政策扶持13

(2)应用范围不断拓宽14

(3)移动互联网、企业级网络建设的促进14

(4)市场的不断拓展15

2、不利因素15

(1)行业发展现状的制约15

(2)核心技术的限制16

六、行业风险特征16

1、技术更新换代的风险16

2、产品市场变化的风险16

3、国家政策变动的风险17

4、技术流失的风险17

通讯市场,尤其是光通讯市场空间巨大。

截止到2011年,全球光通讯设备企业的收入已经达到1700亿美元以上,2013年则达到了1950亿美元。

近几年来,国内光通讯系统设备商与国外公司的差距也正逐步缩小。

我国从2013年就开始在接入应用层10G光模块,并预计其渗透率在2016年能达到75%。

国内的华为已成为全球前三的光传输设备供应商,烽火在全球率先将40GBIT/sX80波长的高速大容量系统用于实际工程。

但在光电子器件方面,国内光通信系统设备商对国外的依赖程度很高,其所需的核心光电子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

这也就形成了我国光通信系统中核心光电子器件的一个“空芯化”现象。

从国外相关通信光电子器件上市公司,反观国内电子器件行业,大部分厂商陷入了“依靠低成本竞争、或成为没有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ODM工厂”的局面,长期只能靠仿制、低劳动成本生存。

发展光电子器件核心技术,实现光通讯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已迫在眉睫。

一、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光通讯市场处于快速增长期,全球通讯制造业也逐渐向中国转移。

大量外资企业加速国内并购步伐,以扩大市场份额;优秀民族品牌企业逐渐向外资企业看齐,行业整体水平快速提高,民族品牌市场份额具有巨大上升空间。

又因网络业务对于网速的要求越来越高,光通讯的普及已经成为重点。

世界各国均提出了相应的发展战略,中国也提出了“宽带中国”的发展战略。

光模块是光通讯产业链中的重要部分,在政策的推动下,光模块的需求量正不断提升,运营商也对光模块保持着高度重视。

随着40G和100G光网络设备的部署,社会对高速宽带的需求愈来愈迫切,整个行业中光通讯制造企业的作用更加凸显,因此高速光模块的需求量随光通信产业发展而迅速增长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

从产品速率的未来走势看,目前10G产品仍是全球光通信市场上的主流,但随着运营商新建区域和长途网络转移到相干结构,10G的部署将开始下滑。

未来几年,运营商将持续朝40G、100G网络的转移,高速率高集成40G、100G器件产品将成为行业发展的热点。

二、行业上下游的关系

1、行业及上下游产业链概况

2、上游行业情况

行业所需主要原料为光收发芯片、电子元器件等。

首先,光模块属于光器件的一个子类,处于光通电讯的产业链的中上游,金属期货价格的波动对光模块的生产成本有一定影响,导致光模块价格受国际与国内期货市场金属期货价格影响较大。

其次,我国虽然是电子元器件的生产大国,电子元器件的供应充裕,但是我国并不具备生产芯片的核心技术,该技术主要为国外以及台湾企业所掌握。

近年来,我国也在进行自主芯片的研究,但由于产品调试期长、没有具体的参数指标、国内生产技术制约等原因,国内大多企业还是继续购买国外的芯片。

最后,从整体来看,行业的上游产业已经完全市场化,目前各类原材料的产能充沛、供应充足,尤其是武汉、江浙等地区聚集了国内众多光模块生产商,大批上游产业纷纷靠拢,行业配套能力发展得相当成熟,这个也为行业的稳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保障。

3、下游行业情况

行业的下游客户主要是通信运营商和通信设备集成商及其他客户。

光模块是光通讯设备的核心部件,光通讯设备和光纤电缆在共同满足着广大用户的光纤通讯需求。

而通信运营商是通信设备使用的最终客户,运营商可以直接采购部分设备,也可以通过通信设备集成商打包采购通信设备系统。

由于光电通信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所以各国对通信行业均实施严格的牌照管制,这使得通信运营商具有较高的行业集中度及市场地位,在商品采购时处于强势地位,议价能力较强。

随着各行业对通讯能力要求的提高,智能电网和移动通讯等多个领域开始对传统的电讯系统进行升级,并逐步选用性能更为良好的光通讯系统,可见光电通讯行业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三、行业竞争程度及行业壁垒

1、行业竞争程度

光器件产业是一个全球化的市场,世界各国有众多的厂商,整体看来属于完全竞争的市场,但已具一定的市场集中度。

近年来,行业集中度逐渐加强,业内合并现象普遍。

目前来看,国外厂商在业内相对领先,前五大厂商均为外国企业,占有将近50%的国际市场份额。

SourcePhotonics、新飞通、WTD、Avago、海信宽带和华工正源等,这几家公司产品线比较齐全,综合竞争力较强,可在多个领域同公司开展竞争。

虽然这些厂商大部分在我们国内设立了生产工厂,但其管理和研发机构主要集中在国外,管理和研发费用相对较高,从而导致这些厂商的生产成本整体较高。

随着国内通信设备集成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其对应的市场话语权与议价能力也相对提高,对行业造成了一定不利影响。

在国际市场上,除了光讯科技和海信的市场份额进入前十外,其他国内厂商的市场份额非常小,绝大多数不及1%。

但是通信设备集成商市场竞争程度在不断加剧,毛利率也在不断降低,驱使电信设备集成商更加关注成本控制,高性价比的中国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开始逐渐增强。

2012年光器件厂商市场份额

2、行业壁垒

(1)较好的客户关系与营销网络障碍

光模块制造企业对上游的物料供应商以及下游的客户存在着较大的依赖性。

企业产品必须通过通信运营商或通信设备商的相关试用和认证、成为合格的产品制造和供应商后,才有资格和具有品牌效应的供应商以及客户形成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

通常而言,该等认证需要3-4年以上的时间,市场开发周期长,加大了外部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难度。

且通信运营商一般只确定3-4家为特定区域的中标供应商,以各省市子公司招标结果为依据,具体执行当年实际采购需求。

因此,各省市营销服务网络的建立、完善和维护对于产品的实际销售和市场拓展显得十分重要。

行业新进入者要获得客户的信任与认同需要很长时间,很难在短期内全面打开市场。

(2)技术壁垒

通信运营商不但对集采产品本身的性能与质量要求很高,而且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要求较高。

光模块作为光通信设备的重要部件,拥有较高的技术含量。

其技术涉及到光学与光电子学、电子通信、材料、信息技术、机械工程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

通信行业技术日新月异,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对技术更新的需求,预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并开发出与之相适应的产品。

所以,没有规模量产的加工生产线、产品调试和测试等综合能力、以及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的厂商很难获得生存空间。

而这些都将对新进入的企业形成一定的壁垒。

(3)工艺壁垒

由于光模块的规模量产需要熟练、精细的制造工艺技术,并且其生产需经过多道生产工序,只有经验丰富的核心技术人员、熟练的产业技术工人以及经过技术调试的自动化生产设备等相互配合,才能根据市场需求生产出可靠、稳定的合格产品。

大多数中小企业因无法解决生产工艺瓶颈,产品一致性差,性能不稳定,很难进入主流市场。

通信行业的技术革新步伐在不断加快,客户的专业化的定制生产需求也越来越高,更需要企业拥有长期的经验积累,使工艺与技术得到较好的匹配。

(4)人才壁垒

光模块是集研发生产制造为一体的产品,这就必然需要一批软、硬件研发、生产工艺设计以及对专业的检测人员等领域优秀的人才。

高质量的软硬件研发不仅需要技术人员具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具有丰富经验,且整个研发生产过程都需要有一支配合默契的跨行业的技术队伍才能共同协作完成。

除优良的生产工艺外,还需要优秀的管理人员进行持续的市场分析、工艺改进等宏观方向的综合管理。

所以,想要组建、磨合好这样的核心人才队伍,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专业人才,更需要长期的实践以及经验积累。

因此,行业新进入者普遍面临较为严峻的人才壁垒。

四、行业监管体制和政策

1、监管体制

通信设备制造业行业主管机构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其职责是:

拟订实施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对通过认证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进行质量跟踪和监督抽查产品认证制度,并公布抽查结果。

未通过认证的产品不得在电信传输网上应用。

2、行业协会

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属行业企业根据其生产产品不同,可自主选择加入中国电子元件行业协会、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中国通信工业协会、中国通信企业协会、中国TD产业联盟等。

行业协会履行自律、协调、监督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协助政府部门加强行业管理和为企业服务的职能。

3、行业主要政策

近年来,我国把通信在内的信息产业列为国家鼓励发展的战略性行业,颁布了一系列鼓励扶持行业发展的支持政策。

在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扶持下,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行业获得了较快发展。

以下是行业相关的主要政策及法律法规:

五、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国家政策扶持

光通信行业在我国发展近三十年以来一直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

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通信业“十二五”规划》:

国家将通过实施“宽带中国”战略,使通信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更加突出,并且将加快物联网产业化进程、推进三网融合全面展开等。

并且,国务院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把信息技术和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分别纳入总体部署的7大重点领域和“十二五”时期国家建设重点,并强调具有大宽带的信息通讯能力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基础。

随着光通信行业进一步技术升级,作为光通信行业的核心部件之一光模块行业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2)应用范围不断拓宽

4G的开闸意味着通信设备行业新一轮资本投入正式启动。

2014年6月27日,工信部批准联通和电信各自在16个城市进行TD-LTE和LTEFDD混合组网试验,这意味着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终于可以在小范围内建设它们期待已久的LTEFDD4G网络,正式杀入4G战局。

在光通信为基础的通信网络成为4G基站建设的首选之后,光通信也正继续拓宽使用范围,日后将逐步在物联网、智能电网、三网融合等领域得到应用。

作为光通信领域核心部件的光模块势必也将得到长足发展,其所处行业亦存在大量发展机会。

(3)移动互联网、企业级网络建设的促进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前瞻》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

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完善,移动网民的数量呈现爆发趋势增长。

企业级网络建设的加强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一样,都依托于物理层面,即有线宽带网络的大规模建设。

移动互联网、企业级网络建设等应用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宽带网络的建设,这也成为了促进各种连接设备技术更新的重要推动力量。

(4)市场的不断拓展

国外市场的发展拓宽,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但加快了宽带网络建设,更为国内通信设备制造商提供了重大的机遇。

对于国内的通信设备制造商而言,发展中国家市场已经成为其业绩增长的重要来源。

目前,非洲、东南亚及印度等市场都在推进电信或移动网络建设,这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