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43520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60.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docx

自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核论文开题报告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

 

论文小组组长 张振国 学号09020142 

论文小组成员  周加林学号09020148   

 王仕杰学号09020126 

  余冬海学号 09020136 

   俞玄平 学号 09020137

系别、班级   09物

(一) 

指导教 师   夏春德  

 

2011年5月1 日

一、立论依据

1、小组选择该题的自身理由和优势

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及其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以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下降,但农业的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农业和农村的发展以及农民增收应该得到更多的政策倾斜。

同时,农村地区小康社会建设又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最大制约因素。

中国已经基本解决了粮食短缺问题。

从19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的农业和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新的发展阶段具有新的特征、情况和问题,也必然需要新的目标设定、制度安排和政策调整。

进入21世纪,“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日益突出,如何以可持续的方式保证粮食安全、提高农民收入和实现小康目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我们这篇论文就是抓住中国的农业问题开始,我们都是出自农村家庭,我们比较关心和了解这个方面的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也具有一定实际社会意义和价值。

2、论文写作提纲或基本思路

一、中国农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历史发展概述及破坏)

1.古代发展

2.1949—1978

3.1979—至今

二、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其对策;主要从生态(环境)、经济(作物)、社会(人口)三个方面阐述。

3、论文提要

摘要: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要求既实现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实现后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是事关人类生存与福利的根本性产业,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农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也存在着深深的隐忧,不仅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且还出现了诸如农业资源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极其紧迫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来开篇,接着有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可能的误区及困难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最后对总结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二、研究方案

1、拟采取的论文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描述性研究法、系统科学方法

2、主要参考文献

《促进新时期中国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政策与选择--2004年关注问题报告》

黄季焜胡涛李利锋刘健 Scott ROZELLE 王毅于秀波张林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廖卫东 王万山 江西人民出版社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海金玲 上海三联书社

《关于可持续农业及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思考》

张法瑞

《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存在问题与对策》

顾铭洪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误区浅析》

周润辉张代荣

XX百科及CSSCI学术论文网

三、指导教师意见

 

    导师签名:

       

        年月 日

 

上饶师范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论文

题目: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

论文小组组长 张振国学号  09020142 

论文小组成员 周加林 学号09020148   

王仕杰学号 09020126 

  余冬海学号09020136 

 俞玄平 学号09020137 

系别、班级   09物

(一)   

指导教师   夏春德    

 

2011年5月1 日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及对策思路

张振国 周加林王仕杰余冬海俞玄平

(上饶师范学院09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一班334000)

摘要: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要求既实现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实现后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是事关人类生存与福利的根本性产业,没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我国农业自改革开放以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然而,我国农业的持续发展也存在着深深的隐忧,不仅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而且还出现了诸如农业资源流失、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等一系列新问题,如何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国面前的一个极其紧迫的现实问题。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业的发展历程,结构和特点的认识来开篇,接着有对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思考,又对中国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可能的误区及困难进行了进一步讨论,最后对总结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思路。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发展误区、问题对策

一、中国农业

1、农业

是指国民经济中一个重要产业部门,是以土地资源为生产对象的部门。

它是通过培育动植物生产食品及工业原料的产业。

农业属于第一产业。

2、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

中国农业的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和副业;但数千年来一直以种植业为主。

由于人口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粮食生产尤占主要地位。

3、中国农业发展历程

中国农业发生于新石器时代。

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在长达八九千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农业曾经有过许多领先于世界的发明创造,但也经历过漫长的停滞时期。

近代帝国主义的入侵使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农业日益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结构开始解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半封建半殖民地制度的废除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中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的恢复和发展,中国农业才结束了停滞的历史,进入了发展较快的新时期。

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显著改善,产量水平迅速提高。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中国经济改革序幕之后,农业生产的这种停滞状况才得到根本性改变。

1982年11月,全国实行承包制,农村经济新的格局全面建立。

尽管近30多年来的发展过程中也有过挫折,日见减退,中国以仅仅相当于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几乎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说明还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教育与科技事业也蓬勃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据中国农科院估算,我国农业总产量中科技进步的贡献率由1972—1980年的27%提升到1981—1985年的30%~40%。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4、中国农业的特点

中国农业自然资源状况从全国范围看,中国的气候、土地、水和生物资源分别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①光、热条件优越,但干湿状况的地区差异大。

 ②土地资源的绝对量大,按人平均占有的相对量少。

 

 ③河川径流总量大,但水土配合不协调。

 

  ④生物种属繁多,群落类型丰富多样。

近一时期和未来中国农业将呈现以下新的特点:

❶、农业和农村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日益增强。

❷、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国民经济的互相推动,共同发展的关系越来越紧密。

 

❸、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由过去主要是资源约束变为资源,需求和环境约束。

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专业化程度提高,一体化经营的步伐加快,混合经济的

趋势显现。

❺、科技进步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

❻、农业发展单纯追求产量向产量和质量、效益并存,积极推进农业化经营。

❼、农民收入的增加已由主要靠农产品产量的增加和价格的提高,向根据市场调整结构和发展多种转变。

二、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可持续农业思想的确立:

可持续发展是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而又面临诸如人口、资源、 环境等重大危机的双重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发展思想,可持续农业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农业领域的体现。

可持续农业思想的确立从“自然生态论”到“环境与发展统一论”。

1972年6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是人类关注全球环境问题的一座里程碑,强调人类任何活动应有完善的生态程序,使重视资源环境和自然和谐的自然生态论形成。

在农业领域随之兴盛了替代农业思潮,出现了自然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生态农业等多种替代型农业模式。

所谓替代农业是对现代常规农业的否定尝试。

它们在较好地解决资源与环境问题时,常常得不到满意的产出和效益, 应用范围十分有限。

因此,随着强调环境与发展统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形成(1980年 IUCN 《WorldConservat ionStrategy》提出可持续发展、1987年WCED《OurcommonFuture》 定义可持续发展、1992 年UNCED《21世纪议程》从概念推向行动,等等),可持续农业新思想得以确立。

可持续农业这一概念最早是在美国加州“可持续农业研究教育法”中提出来的。

1987 年7月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云集挪威奥斯陆, 提出“2000年粮食:

转向可持续农业的全球政策” 。

1988年在美国成立了“国际可持续农业协会”(1994年10月在北京农大成立了该协会的中国中心)。

1989年11月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通过了有关可持续农业发展活动的第3/39号决议。

1991年4月FAO在荷兰召开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形成了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SARD) 的丹博斯宣言。

从此可持续农业思潮在全球范围内基本形成。

中国对此做出积极响应, 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

从1991年起,国家开始规划可持续农业科研项目,建立了较大规模的试验示范区。

1994年我国政府批准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 ,确立了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和行动方案。

1997 年1 月18日中国可持续农业学会成立,隶属中国农学会。

(二)中国生态农业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 继续走低水平持续发展的传统农业已不可取。

在奔向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又遇到了无力高投入与资源环境危机的两重困境。

于是, 70年代末引入生态农业概念,形成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农业。

中国生态农业与西方生态农业有何区别, 中国生态农业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是涉及中国可持续农业研究与实践的重大问题。

生态农业这一概念虽源自西方,但中国生态农业是对西方生态农业的扬弃。

西方生态农业主张尽量减少各种人工投入,过分强调农业生产的生物学过程和自我维持,不再将农业的增产作为主要目标。

中国生态农业一开始就主张合理的人工投入,强调产出和经济效益,兼顾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

而且具有综合性、区域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显著特点。

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与西方生态农业有重大区别。

中国生态农业与可持续农业相比较,指导思想一致:

遵循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学理论,运用系统工程学方法, 综合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农业技术,使农业经济发展与农业环境的持续承受能力相适应, 在不危及后代人需要的前提下,寻求充分满足当代人需求的发展途径。

基本目标一致:

强调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同步实现。

中国生态农业发展粮食生产与经济作物生产,发展种植业与林、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