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335602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docx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

《生产物流》课程标准

课程类别:

理论+实践课程/专业课

适用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

授课系(部):

现代物流与管理学院学时(学分):

64

执笔人签字:

焦振娟审核人签字:

一、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同时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教学中要求理论必须与实践密切结合,一方面要重视理论学习,另一方面要重视实践环节。

课程的作用:

本课程旨在向学生介绍生产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实践,使学生能正确理解和掌握生产物流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以《物流管理基础》、《管理学原理》为基础,要求学生在通读指定教材的同时,还要经常浏览相关的物流网址及报纸期刊,时时关注国内外物流管理的运作,了解国内外物流管理的动态,并要求学生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办法。

(二)课程基本理念

根据物流管理专业所涉及到的生产物流管理基础知识内容,分解成若干教学活动。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主要介绍生产物流管理概念、特征及发展趋势、工厂布置物流、生产库存物流管理、生产物流成本管理、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生产方式与生产物流、准时生产物流、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生产物流组织与管理等知识模块,课程内容以够用为度。

同时在生产物流管理实训和校内实习、校外顶岗实习中加深对专业知识、技能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专业能力:

1、了解生产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2、了解生产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3、熟悉生产物流系统的相关知识;

4、掌握工厂布置的物流管理方法;

5、掌握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6、掌握库存物流的ABC管理法;

7、理解物料需求计划(MRP)基本原理;

8、掌握各种定量的计算方法以及各项图表的编制;

9、熟练应用不同生产方式下物流管理的重要方法;

10、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11、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有关知识;

12、理解准时生产的概念,掌握准时生产的管理方法;

13、掌握生产物流控制的内容和程序;

14、理解生产物流系统的绩效评价;

15、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和内容

方法能力:

1、能够充分认识生产物流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并研究生产物流的基本原理,能够对生产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对象进行分析;

2、能够根据需要编制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3、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库存的订货批量和订货点;

4、熟练应用不同生产方式下物流管理的重要方法;

5、能够编制三种生产方式图表;

6、会在实践中灵活实施5S、六西格玛质量管理的方法;

7、能够将准时生产物流核心思想运用到生产企业中;

8、学会生产物流的组织和控制;

9、会对生产物流信息系统应用和分析

社会能力:

1、养成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积极主动、不畏困难的工作态度;

2、能够根据合格生产物流管理人员的要求找出自身的不足及规划努力方向;

3、能正确理解并自觉遵守企业的生产物流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4、培养具有质量意识和成本意识;

5、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

6、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

7、能够根据合格生产物流管理人员的要求找出自身的不足及规划努力方向。

三、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课程内容

按照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相应职业资格标准确定课程内容(学习情境)。

学习情境

学习单元

学时

情境名称

情境描述

情境1生产物流基础

1.了解生产系统和物流系统的概念

2.认识生产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区别联系

3.掌握生产物流系统的特征和生产物流管理的内容与对象

4.了解生产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生产物流系统的相关知识

 4

了解生产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4

情境2生产系统规划布局的物流管理

1.掌握厂址选择的方法;

2.掌握工厂布置的物流管理方法;

3.掌握车间布置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4.掌握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

 3

车间、仓库布置与物流管理

3

定置管理与物流管理

2

情境3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1.了解从MRP、MRP‖、ERP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

2.会做简单的生产计划;

3.会库存物流的ABC管理法;

4.能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库存的订货批量和订货点

5.能够根据需要编制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

6.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库存的订货批量和订货点

生产计划的编制

3

物料需求计划(MRP)编制

3

库存物流管理方法

2

情境4生产物流成本管理

1.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有关知识

2.了解物流成本管理新模式

3.掌握物流成本分析方法和控制方法,尤其目标成本法的相应计算

4.理解物流成本的绩效评价的先关指标

物流成本管理模式

2

标准成本

2

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方法

2

物流成本的绩效评价

2

情境5生产物流质量控制

.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了解物流质量、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

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概念、要点、特点和主要因素

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方法

生产物流质量控制概述

2

生产物流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

1

六西格玛与生产物流质量控制

1

情境6生产方式与生产物流

1.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2.了解物流质量、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

3.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概念、要点、特点和主要因素

4.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方法

大量生产的物流管理

2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物流管理

1

单件小批量生产类型物流管理

1

情境7准时制生产物流

1.理解和掌握准时生产的概念、内容、过程及其实施条件

2.掌握看板管理的内容以及对于准时生产的重要性

3.理解看板管理的类型和使用

4.理解准时物流的管理方法。

准时生产的核心思想

2

准时生产的管理工具——看板

2

准时物流的管理方法与应用

4

情境8柔性制造系统

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柔性制造系统工作原理和制造过程;详细掌握柔性制造系统中物流系统、储存系统组成及其特点,熟悉他们的运行要求,了解柔性制造系统控制方法和管理内容。

柔性制造系统概述

1

柔性制造系统的加工系统

1

柔性制造系统的物流系统

1

柔性制造系统的控制与管理系统

1

情境9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了解物流信息的功能与基本原理,掌握物流信息的特点;了解物流信息基本工作;了解物流信息网络的基本条件;掌握信息基础平台的主要内容;理解共用物流信息平台的要点;掌握物流信息系统各项资源的要点

概述

0.5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0.5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1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1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0.5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0.5

情境10生产物流组织与管理

掌握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了解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基本内容,了解生产物流系统的业绩评价内容和体系。

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2

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

2

生产物流控制的内容和程序

2

第四节生产物流系统的业绩评价

2

(二)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情境

情境1:

生产物流基础

学时

8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了解生产系统和物流系统的概念

方法能力目标:

认识生产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区别联系

社会能力目标:

.掌握生产物流系统的特征和生产物流管理的内容与对象,了解生产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1-1生产物流系统的相关知识

物流系统的构成、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4

1-2了解生产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

现代生产物流系统的结构、生产物流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等相关内容。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4

学习情境

情境2:

生产系统规划布局的物流管理

学时

8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厂址选择的方法;

方法能力目标:

掌握工厂布置的物流管理方法;掌握车间布置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社会能力目标:

掌握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工厂布置与物流管理

厂址选择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3

车间、仓库布置与物流管理

工厂布置的物流管理方法;车间布置物流管理的目标和原则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定置管理与物流管理

定置管理的基本理论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3

学习情境

情境3:

生产物流计划与控制

学时

8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1.了解从MRP、MRP‖、ERP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会做简单的生产计划;

方法能力目标:

会库存物流的ABC管理法;能运用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库存的订货批量和订货点

社会能力目标:

能够根据需要编制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根据经济订货批量模型确定库存的订货批量和订货点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生产计划的编制

生产计划的类型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3

物料需求计划(MRP)编制

MRP、MRP‖、ERP的发展历程及基本原理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3

库存物流管理方法

ABC管理法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学习情境

情境四:

生产物流成本管理

学时

8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物流成本管理的有关知识;了解物流成本管理新模式

方法能力目标:

掌握物流成本分析方法和控制方法,尤其目标成本法的相应计算

社会能力目标:

理解物流成本的绩效评价的先关指标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物流成本管理模式

物流成本管理的有关知识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标准成本

物流成本分析方法和控制方法,目标成本法的相应计算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物流成本的分析与控制方法

能够针对具体的企业分析物流成本,以及掌握如何降低成本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物流成本的绩效评价

物流成本绩效评价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学习情境

情境五:

生产物流质量控制

学时

4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了解物流质量、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

方法能力目标:

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概念、要点、特点和主要因素

社会能力目标:

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方法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生产物流质量控制概述

1.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生产物流质量管理控制的方法

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概念、要点、特点和主要因素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六西格玛与生产物流质量控制

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学习情境

情境六:

生产方式与生产物流

学时

4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了解物流质量、物流质量管理的概念

方法能力目标:

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概念、要点、特点和主要因素

社会能力目标掌握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方法: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大量生产的物流管理

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多品种小批量生产的物流管理

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概念、要点、特点和主要因素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单件小批量生产类型物流管理

生产物流质量控制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学习情境

情境七准时生产物流

学时

8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1.理解和掌握准时生产的概念、内容、过程及其实施条件;掌握看板管理的内容以及对于准时生产的重要性

方法能力目标:

理解看板管理的类型和使用

社会能力目标:

理解准时物流的管理方法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准时生产的核心思想

理解和掌握准时生产的概念、内容、过程及其实施条件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准时生产的管理工具——看板

掌握看板管理的内容以及对于准时生产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准时物流的管理方法与应用

能够将准时生产物流核心思想运用到生产企业中,懂得看板管理是如何应用的。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4

学习情境

情境八:

柔性制造系统

学时

8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了解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掌握柔性制造系统工作原理和制造过程

方法能力目标:

掌握柔性制造系统中物流系统、储存系统组成及其特点,熟悉他们的运行要求

社会能力目标:

了解柔性制造系统控制方法和管理内容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柔性制造系统概述

柔性制造系统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柔性制造系统的加工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工作原理和制造过程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柔性制造系统的物流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中物流系统、储存系统组成及其特点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柔性制造系统的控制与管理系统

柔性制造系统控制方法和管理内容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学习情境

情境九: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学时

4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多媒体教学方法

方法能力目标:

掌握生产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内容

社会能力目标:

能够联系实际运用生产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的各要素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概述

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0.5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生产物流信息系统的系统分析内容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0.5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方法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1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0.5

生产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运行管理

能够联系实际运用生产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分析物流信息系统的各要素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0.5

学习单元

情境十:

生产物流组织与管理

学时

8

学习

目标

专业能力目标:

掌握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方法能力目标:

掌握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基本内容

社会能力目标:

了解生产物流系统的业绩评价内容和体系

学习单元

内容描述

教学条件

教学方法和建议

课时

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合理组织生产物流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

生产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基本内容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生产物流控制的内容和程序

生产物流控制的内容和程序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生产物流系统的业绩评价

生产物流系统的业绩评价内容和体系

多媒体教学

理论讲授,案例分析

2

四、课程实施

(一)教学条件

1.软硬件条件

校内实训基地条件,课程对校内生产性或物理仿真(实物模拟仿真)、半物理仿真(混合仿真)和计算机仿真(数字仿真)实训基地条件的要求,主要配套的教学仪器设备与多媒体要求。

校外实训基地及条件要求,工学结合、社会资源等。

网络资源建设,如精品课程网站、网络课程资源。

2.师资条件

要求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生产物流管理知识(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课程开发能力、基于学生能力培养的教学能力、为社会提供科技服务的能力等,以利于教学和课程的改革。

另外,本门课程的实训条件要求有教学做一体化的综合实训室,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以及与课程相应的软件作支持。

校外要求有与学校长期合作的企业做实训基地,满足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二)教学方法建议

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应立足于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项目教学,以任务驱动型项目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本课程教学须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两种资源,学校专职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教学相结合,采用现代多媒体教学与企业现场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学做结合,边讲边学,“教”与“学”互动,做中学,学中做,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岗位职业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创设工作情境,强化实际操作训练;要紧密结合职业技能证书的考核,在操作训练中,使学生掌握生产物流管理与作业的相关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仿真平台、实训软件、实物教学、生产企业现场教学模式。

尽量采用小班化教学。

学校专职教师应具有双师型工作能力,具有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生产物流作业与管理能力,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企业兼职教师应具有一定的普通话基础,并掌握一定的教学、教育相关知识,在进行示范性教学时,能充分表达所教学的内容。

(三)教材及参考书选用(或教材编写)

1、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

2、校企联合编写适合工学结合的教材,教材编写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目标,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力求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内容应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和管理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为企业所欢迎的高技能应用性生产物流管理经营和操作人才。

3、建议为教材配置专门的多媒体光盘,以方便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自学。

五、课程评价、考核方式

(1)改革传统的学生评价手段和方法,应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注重评价的多元性,结合学生听课态度、课堂提问、作业完成、案例讨论等多种形式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手段。

(3)应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组成部分

学习单元成绩

督导评价20%

教师评价20%

学生评教60%

 

 

 

 

  考核方式:

闭卷考试;学生总成绩=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

六、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习资料资源:

如教材、实训指导书、学习参考书;

信息化教学资源:

多媒体课件、网络课程、多媒体素材、电子图书和专业网站的开发与利用。

七、其他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小学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