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32879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

《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奉贤区第十二届.docx

奉贤区第十二届

奉贤区第十二届

教学节现场活动

交流发言材料

科研领先研训一体提高职初教师的教学能力

——奉贤区解放路幼儿园尤丽娜

培育优质的教师队伍,是一所学校有序发展、滚动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

作为一所示范园,培育优质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我园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而对占幼儿园在岗教师37%的15位职初教师的继续教育与培养,使她们尽快地成长,更是我园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我们以“一年入门、两年熟悉、三年胜任、五年成才”为培养目标,以“关心教师的思想、关注教师的专业、关爱教师的生活”为工作方法,以“科研领先、研训一体,不断提升职初教师的教学能力”为工作策略,对职初教师进行了积极、有效的职后培养,使她们较快的胜任了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缩短了成熟期,为幼儿园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一、科研引领树立职初教师科研意识

教育科研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是解决教育新问题的“法宝”。

为此,我园提出了“示范性幼儿园的教师都应该成为研究型教师”的教师发展要求。

而对职初教师教育科研意识与能力的培养,我们选择了“问题驱动——专题研究——习惯养成”的工作方略。

1、以问题为驱动,激发职初教师参与研究的兴趣。

在幼儿园教学研究的基点是问题,有了问题才能进行研究。

而职初教师因教学经验的

不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以问题驱动,是我园激发职初教师教学研究兴趣的有效方式。

一是发现问题:

我们通过进班听课、以“课堂观察”的手段,从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组织、环节安排、师幼互动、资源利用、教学创新等方面,积极地关注职初教师课堂教学中的“真实问题”。

二是反思评析:

我们把发现的问题,以课例的形式呈现在职初教师课后的反思评析活动中,把“反思”与“问题”联系起来,研究出现“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三是行为跟进:

我们采用“一课多研”、“同课异构”等方式,不断改进职初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职初教师参与研究的积极性。

2、以专题促研究,提高职初教师参与研究的能力。

在我们幼儿园,提倡的是“人人有专题,个个在研究”,职初教师也不另外。

我们把职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或困惑罗列出来,选择必须解决的问题,上升为研究专题,指导职初教师开展有计划、有目的教学研究。

对职初教师的专题(小课题)研究,我们提出了“真、实、小”三字要求。

“真”——职初教师专题研究要有针对性和现实性,要围绕改进课堂教学、促进幼儿成长的真实情景和真实事件,带有共性的困惑和疑难问题。

“实”——职初教师研究专题要源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际,要注重行动,特别强调一定要“做起来”。

“小”——职初教师研究专题主要是梳理个人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选择能够链接新课程理念的、切实可行的、可以通过反思和行动改变行为的“小”课题。

到现在为此,我们幼儿园的15位职初教师人人确立的自己的研究小课题,并在园科研室的指导下,积极地开展了小课题的实践研究,使职初教师的教育科研的意识得到了加强,研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表一:

解放路幼儿园职初教师2007年—2008年小课题研究情况

序号

姓名

小课题内容

教研组

指导教师

1

朱莹莹

创设适宜环境培养大班幼儿合作能力的实践研究

大班组

宋丽梅

2

钟玲英

师幼沟通的策略与技巧的实践研究

大班组

朱赛红

3

季莹璀

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的实践研究

大班组

吴敏

4

方夏艳

幼儿成长档案内容选择的实践研究

大班组

范静

5

邬嗣霁

在个别化操作中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中班组

朱赛红

6

诸珺

中班情境性环境创设的实践研究

中班组

吴秀英

7

王晓英

通过家园合作建立新型的家园关系的实践研究

中班组

沈颖

8

华丁

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实践研究

小班组

吴敏

9

李婕敏

小班阅读活动中内容选择的实践研究

小班组

鲁蓉

10

奚旭丹

利用多媒体互动平台提高教师互动交流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小班组

吴敏

11

王奕君

小班活动区域设计的实践研究

小班组

鲁蓉

12

郑佳娴

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小班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小班组

宋丽梅

13

朱洁

利用多媒体互动平台开展家园互动交流的实践研究

小小班组

朱赛红

14

沈洁

小小班幼儿个别化游戏材料投放的实践研究 

小小班组

倪华

15

沈丹

家园合作纠正幼儿不良生活习惯的实践研究

保健组

翁雪

3、以习惯抓养成,改进职初教师教学研究的方式。

通过参与教学研究,开展小课题研究,我们的职初教师在骨干教师的引领下逐步养成了遇事查资料、看书、做调查、找证据、分析、比较、归纳、提炼、写案例等习惯,有效地改进了工作方式,形成了“在研究中教学、在教学中研究”的良好的研究氛围。

如作为幼儿园引领性课题《虚拟社区幼儿园的实践研究》,我们通过开放的校园网络平台,向社区、家庭提供信息化支持平台,使幼儿园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网络平台”得到了无限的扩容,实现了社会参与下的幼儿教育的整合。

在课题的实践研究过程中,职初教师参与的积极性高涨,她们主动承担制作网页、课件与幼儿园教育资源库的任务,还坚持网上值班,与家长、社会参与者交流、沟通,与幼儿一起网上学习、游戏,并及时地按课题研究要求收集信息、积累资料,保障了课题的顺利开展。

有效的教学研究唤醒了职初教师自我学习、自我研究、自我发展的动力,提升了职初教师群体的研究素养。

案例:

我的校园网络情结

背景:

随着我们幼儿园校园网络的发展与成熟,我们构建了“参与——生成——互动式的‘虚拟社区幼儿园’网络平台”,得到了家长、社会的充分关注。

幼儿园的立项的国家级研究课题“多媒体信息技术下的虚拟社区幼儿园的实践研究”,实现了幼儿园管理、教研、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取得了非常好的研究成果。

作为课题研究组的成员之一,我感触颇深,收益良多。

实录一:

晚饭后,我登录班级网页,进入邮箱查收电子邮件。

一封标题为“妈妈的烦恼”的信件引起了我的注意,打开一看,原来是轩轩妈妈写来的。

信中她苦恼地问道:

“怎么才能让轩轩不事事依赖大人呢?

”我感到非常疑惑,在幼儿园,轩轩是个聪明能干的好孩子,不仅自己能吃饭穿衣,还会帮助别的小朋友。

看了我的回信,轩轩妈妈十分惊讶。

为了使轩轩妈我,我通过互动平台向它发了一段班级孩子生活活动的录像传了过去。

看到轩轩在幼儿园的表现,轩轩妈妈感叹道:

完全是两个宝宝。

对于轩轩在家在园不一样的行为,我向轩轩妈进行了解释和指导,又寻找、搜集了相关的经验文章,发到了轩轩妈妈的邮箱里。

看到孩子在幼儿园的表现,又获得了老师具体的指导,轩轩妈妈不再头疼了。

她从每个细节入手,不娇宠不溺爱,在孩子每次进步时不吝表扬,信箱里一次次收到轩轩妈妈成功的反馈。

终于有一天,轩轩妈妈高兴地发来一封邮件,标题为“在家在园一个样的好宝宝”。

分析:

现代家庭,年轻的父母因工作繁忙,在缺少时间照顾孩子的同时,又感觉愧对了孩子。

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往往事事迁就孩子,满足他们各种各样的要求,导致孩子养成了任性、依赖的不良习惯。

而在幼儿园则不一样,孩子需要关注,就会有意识地在各方面表现自己,凸显自己的能力。

如果没有轩轩妈妈的来信,我怎么也想不到轩轩在家的行为。

而轩轩的父母也由于工作原因,很少有时间和老师面对面交流。

通过班级信箱,家长们能畅谈孩子的表现,或进步的或需要帮助的,老师们也更加了解孩子了。

在一次次的互动交流、沟通理解过程中,不仅提高了我与家长交流、沟通的艺术与能力,也使我和家长的距离拉近了。

实录二:

在多媒体互动平台上,我正在和一个孩子一起绘画时,耳边突然听到一个熟悉的招呼声“奚老师,晚上好。

”一看视频,原来是班里的小雨。

我马上也回了个笑脸,并和她聊了起来。

平台上的小雨似乎变了一个人,她一会说自己的好朋友,一会谈自己喜欢的画画。

在老师的鼓励下,她用鼠标画了一个可爱的气球,在期盼的目光中得到了老师欣喜的赞美。

这个美妙的开始让我们有了第二次的相约,以及后来的一次次快乐互动。

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小雨登录多媒体互动平台的积极性更高了,性格也更加开朗了。

一点一滴地影响,幼儿园里的小雨也渐渐地改变了,变得更大胆了,更主动了,更受小朋友欢迎了。

分析:

幼儿园里,一个老师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方方面面,有一定难度。

很多在某方面表现突出的孩子,比较能引起老师的注意,而那些乖巧懂事但不主动的孩子,则往往不容易获得老师的瞩目。

小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互动平台上那个活泼健谈、开朗主动的小雨和幼儿园里安静腼腆、内向不自信的小雨实在是个太大的反差。

从中我发现,原来平时我对小雨的关注欠缺了,而互动平台,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小雨,也成就了幼儿园里活泼主动的小雨。

实录三:

阳光明媚的星期天正是出游的好天气,正打算浏览一下校园论坛就赴同学聚会的我,却看到了两个家长的求助贴。

距离同学会的时间有点紧,这个帖子看还是不看呢?

心中虽然还在犹豫,手却不受控制地点击打开。

仔细浏览,反复思量,谨慎回复。

心急的家长还在线,看到我的回复又高兴又感谢,接着提出了各种难题。

正当我在网上为她查找资料时,同学的来电打断了我的注意力,也让我突然意识到时间的流逝。

电话里同学既失望又期待的口气让我左右为难。

毕业两年多了,各自忙于工作,好容易定下聚会时间,应该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啊。

可是,焦急的家长还在等我的帮助,我能这么让她失望而归吗?

在我的迟疑中,同学明白了我的决定,只能失望地叹口气,改约下次。

分析:

幼儿园老师的工作是辛苦忙碌的,常常需要牺牲个人的休息时间。

当别人在旅游时,我们在培训;当别人出去放松时,我们可能在加班布置环境。

虽然辛苦,但是,看着自己的努力获得了相应的成果时,巨大的喜悦和成就感会一扫之前的辛劳。

我们的尤园长说得好:

选择了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

我愿意为我的孩子、家长,我的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一点一滴的小事能给家长留下更好的映象,也能使老师在家长心中的变得可敬、可信、可亲。

思考: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流,也激励着新时代的人们积极主动地学习、掌握新技术。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如何结合自己的工作,使自己更好的成长?

一直是我思考的问题。

之参与幼儿园课题的实践研究后,我在课题组长尤老师与课题组骨干教师的关心、指导下,进步了,成长了。

在思想上,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教师,恪守职业道德规范。

我经常问自己:

我是谁?

我准备做怎么样的教师?

我该怎么样发展自己?

每天晚上休息的时候再问一下自己:

今天我做了什么?

我朝自己定的短期目标有什么发展?

有什么进步?

对着自己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我明天做什么?

只有这样,我就不会被社会上的浮躁风气所迷惑,不断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成为一名自己理想中的优秀教师。

除了在思想上对自己有明确的要求外,对自己专业能力我也也制定相应的目标。

我要通过3—5年的努力,使自己加入幼儿园骨干教师的行列。

在网络平台与家长、孩子、老师们的交流沟通、互动学习中,我掌握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的方法,学会了与家长沟通交流的艺术,学会了观察、记录、分析孩子,学会了独立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只有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督促自己不断学习,脚踏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21世纪的新教师。

(案例由职初教师奚旭丹提供)

二、教研强化提升职初教师教学能力

教研组、备课组是教师学习、研讨的阵地,实践、展示的平台,更是职初教师专业成长的摇篮。

我园积极倡导教研是一种平等的对话、一种专业的对话、一种人格的对话的教研新理念,通过多途径、多样化的教研方式,让职初教师在事业上互相鼓励,在人格上互相支撑,共同研究,使教研组、备课组切实成为职初教师互相支持、共同成长的集体。

1、在加强教研组建设中融入团队。

教研组是一个团队,是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组织。

职初教师要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必须真正地融入教研组。

我们的做法是:

一是营造团结、互助的教研氛围。

我园十分重视营造团结互助、和谐的教研氛围,鼓励职初教师大胆地发表自己的问题与见解,开展同伴间交流与研讨。

同时,我们把“非正式”的教研活动(非教研时段教师间的自发交流)看成与“正式”是教研活动同样重要的作用,要求骨干教师利用带教职初教师机会,经常与职初教师进行交流与分享,如每天上班来园后就当天要开展的活动与打算进行交流,带班后下班前交流活动的感受与花絮,我们叫其为“每日反思八问”即:

教学活动前的准备做好了吗?

活动中我组织教学的效果如何?

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如何?

活动中有哪些比较精彩的片段?

活动中我投入激情了吗?

活动中师生互动的有效性如何?

我的活动设计在教学中落实了吗?

为什么?

明天我要做哪些工作等等?

久而久之使职初教师形成了良好的反思习惯。

团结、互助的环境与氛围,使职初教师真正地融了进来,成为了“学习共同体”。

二是着力抓实抓活教研活动。

教研活动是教研组存在的价值所在,也是职初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途径。

我园以教研活动的“目标化、经常化、多样化、专题化”为要求,通过理论学习、专题讨论、专业引领、自我反思、课例研究、经验借鉴等有效的活动样式抓实抓活了教研活动。

如“专业引领”式研讨活动,是教学骨干依据自己的教学专长列出引领主题,职初教师根据自己在教学实际中的问题与困难,进行菜单式的自主选择,参与研究。

在骨干教师引领下,职初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问题进行逐一解剖,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使教研活动成为了职初教师内在的需求,提升了职初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在激活教研机制中参与教研活动。

我园通过创新教研活动样式、开展主题教研活动等方法来推进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使职初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教研活动。

一是创新教研活动样式。

我园积极开展了教师参与式、鱼缸式、咬尾巴、案例分析、录像观摩、网上教研、“互动式”教研、实践反思式教研等多元化的教研活动。

如我园的“互动式”教研活动是由骨干教师引领、全体职初教师参加的教研活动。

分大教研与小教研两种形式,小教研每周一次,职初教师根据实际自主参与小教研组活动,并在骨干教师的指导下轮流组织小教研活动;大教研每月一次,由业务园长或教研组长主持,主要针对小教研活动中的共性问题开展教研活动,把教研活动引向深入。

二是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主题教研活动是以明确的主题研究为载体,围绕主题开展各项教研活动。

每学期初,各教研组根据课程教材、幼儿发展需要与教师专业发展需求等确立教研主题,进行主题教研活动。

如我们先后开展了“如何充分发挥集体活动的价值、优质的集体活动的要素有哪些”、“区域活动如何进行设置与材料投放?

教师讲评又如何推动幼儿的发展”、“如何在主题背景下开展多种形式的艺术活动”、“情境性课程化环境的创设”等主题教研活动,使职初教师在参与主题教研活动的过程中切实有效地解决了教学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激发了职初教师的主体意识,形成了敢于想,敢于说,敢于做,互相合作的研讨氛围,激发了职初教师学习、实践、研究的内在动力与参与教研活动的积极性。

3、在聚焦课堂教学中提升教学能力。

职初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和教学能力的提高,必须聚焦课堂教学,积极研究课堂教学。

我园通过“备课与说课、上课与观课、反思与评课、写课与教学再设计”等四个环节,使职初教师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逐步达到观念的内化与迁移,教育行为的转化,教学能力的逐步提升。

备课与说课。

每学期,在教研组研究专题确立后,职初教师根据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问题申报上课的主题与内容,教研组长审核通过后,开始备课。

整个备课过程备课组成员始终集体参与,反复研讨。

备课成型后在教研组进行说课,通过教研组集体研讨,达到集思广益、精益求精的教学准备,为上好课打好基础。

上课与观课。

上课开始了,园课改领导小组、考核小组主动参与。

我们要求执教是职初教师尽量按活动设计上课,以检验备课的有效性,又不能拘泥于教案,要学会随机性、注意幼儿生成中有价值的内容。

观课的教师在教研组长的要求下,有目的的对上课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不同侧面的客观记录,有时还借助现代教学手段,为评课提供依据。

反思与评课。

评课时,教研组长要求执教的职初教师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分析反思,然后有教研组老师从结构、优势、发展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进行评析:

结构评析主要是对课堂教学的目标定位、内容选择、环节呈现进行客观的评述,优势评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特色、亮点等进行具体的阐释,发展分析主要是对课堂教学如何改进的细致点拨。

写课与再设计。

职初教师在评课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以课堂教学案例的形式予以记录,形成案例。

并对教学活动进行再次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感悟教学规律,提升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力与教学能力。

职初教师带着问题聚焦课堂、研究每一节平常课,不但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也使幼儿园出现的一批好课,较好地完成了《在情境中学习》系列园本教参,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园课堂教学质量。

案例:

“每日八问”助我成长

实录:

又是一个下班时间,原本热闹非凡的幼儿园里渐渐安静了。

只有我们三楼教师办公室里的灯还亮着。

此时办公室里两位师傅、小霁和我正围坐在一起,就今天的教学活动进行探讨。

吴老师亲切地问我:

“小英,你认为你今天教学活动的效果如何?

活动中有没有精彩的片断跟我们一起分享呢?

”我马上回忆起我令我感触比较深的场景:

“我今天的教学活动是‘三只熊’,主要是在游戏情景中开展的,我和孩子们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参与的兴趣非常高昂。

最让我感动的是我们班级的小惠惠,她原本是一个不愿意交流,性格比较内向的孩子,可是今天她也很高兴的参与了,而且表演的也特别好,我还奖励了她一个五角星”我的搭班师傅宋老师很有感触的接过了我的话:

“小英,你已经开始慢慢地了解小班幼儿年龄的特征,游戏确实是小班孩子最喜欢的活动,装扮、模仿又很适合小班孩子,这是你今天活动成功的重要因素。

那么,今天你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效果怎么样?

”坐在旁边的小霁老师皱着眉头抢过了话题:

“这次活动我准备了很多教具,孩子们也非常感兴趣,可是为什么我的问题不能引发他们的同鸣呢?

”针对这个问题,吴老师告诉了我们一个小诀窍:

“师生互动就像在相互之间抛接球,老师抛球的时候要把握住“度”,这样孩子才能接住,接得好,也能找到她们的兴奋点,然后他们也会抛给你。

明天你们两个来听听我的教学活动,看看我是怎么进行的师生互动的”。

我和小霁欣喜若狂,连连谢谢两位师傅给我们的机会。

渐渐天已经黑了下来,可我们还在进行热烈的讨论着……最后,宋老师还亲切的问到:

“小英、小霁,明天的活动你们准备好了吗?

有什么不懂的及时问,及时解决。

”我很感动地说了:

“谢谢你,谢谢你,吴老师,宋老师。

分析:

我们幼儿园对职初教师倡导的“每日八问”,对我们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每日八问”告诉我们开展好每一个活动的要素,帮助我们了解应该从哪几个方面提高每一个活动的有效性。

我每天将自己的成功点和困惑点记录在了小册子上,及时的向带教的师傅与有经验的老师询问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本小小的册子记录成了我的成长过程,记录了我的进步,也记录了我的困惑。

原本什么都不会的我,现在能较顺利的带班、组织教学活动,是“每日八问”助我进步。

在办公室里,教师们围绕某一教材或教学内容展开研讨交流,以求化解教学疑难、探讨教法学法,针对某一班级现象或某一幼儿的某一方面表现进行现象透析、探讨教育之方;这些不起眼的形似“聊天”的行为和过程,却使我们职初教师尝到了非正式教研活动的“甜头”。

“每日八问”看似简单,学之也容易,但持之以恒并不容易、并不简单,只要你坚持了,效果一定不会错。

(案例由职初教师王晓英提供)

三、培训实抓促进职初教师专业发展

在解幼,园本培训内容是广泛的,来源于教师的实践,积极地体现了实效性、针对性、全面性、多元性的特色。

针对职初教师,我们采取了“加强专业教育——提高专业能力——促进专业发展”等行之有效自培方式,提升了职初教师专业化水平。

1、在培训中厚实专业基础。

为了使园本自培更适合职初教师,我园通过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个别访谈,实践调查、需求问卷,以及网上园长信箱等多种形式,积极地了解职初教师的培训需求,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园本培训。

一是基础性培训。

针为初露枝头的嫩叶,我们的培训目的是让其尽快熟悉并适应解幼的土壤,适应我们的教学工作。

因此,职初教师上岗前,我们开设的岗前培训内容有:

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解幼的历史与发展、解幼的团队与教师、解幼的课程编制与实施、解幼的管理制度等等。

职初教师通过为期一周的集中培训来了解解幼、走进解幼。

同时,为确保培训内容能应用于实践工作之中,我们的“新教师带教项目小组”会正式启动带教方案:

师徒结对牵手、签订带教协议、制定带教方案、落实带教内容。

二是专题性培训。

在基础性培训的基础上,每学期,我们都要对职初教师开展“走进新课程”等专题性培训。

围绕《幼儿园课程指南》中的教育理念与目标、组织与实施等,我们开展了“师幼互动”、“预设与生成”、“整合与综合”、“计划与记录”、“课程化环境的创设与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等内容的自培,使职初教师在实践、研究、反思中规范教育教学。

三是技能性培训。

针对职初教师专业技能普遍滑坡的现象,围绕职初教师的专业要求,我园对职初教师开展了一系列的技能性培训。

如教学技能类的培训,我们开展了职初教师弹、唱、跳、画、写等职初教师教学基本功的培训;专业化的培训,我们先后对职初教师开展了“观察、分析、评价孩子发展的能力、创设教育环境的能力、进行教育实践研究的能力、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游戏指导的能力、家长工作的能力”等多种专业能力的自培,为职初教师成为一名合格幼儿园教师奠定了一定的专业基础。

2、在培养中提升专业能力。

对职初教师,我园还逐步健全了一系列自培机制,通过“师徒帮带”、“即时反馈”、“专家指导”、“交流评比”等自培模式,加强了职初教师的培养。

“师徒帮带”模式:

请园内业务能力强、思想素质好的骨干教师全方位的对职初教师进行“一对一”的带教。

通过带教,缩短了职初教师对岗位、教育教学常规、过程的熟悉与适应期,帮助其更快地了解幼儿、了解教育,并在职业意识、责任感、事业心等方面受到优秀教师的积极影响,教快地融入解幼生活。

“即时反馈”模式:

在职初教师本人学习、思考、实践的基础上,由园领导组织有经验的教师共同观摩其教育教学、师幼互动等过程,进行自评、他评、反馈,然后再实践、再反馈等,形成了一个“学习—思考─实践─评析─再实践─再评析”的循环过程,使职初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行为得到及时的、有效的反馈和调整。

“双线交叉”模式:

我们要求职初教师同时进行多种培训,如参加职初教师的任职资格或学历进修等外培,幼儿园还开展了职初教师岗位技能、现代信息技术与教科研能力等多项的园内自培,要求职初教师在参加培训后及时总结学习所得,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加以运用。

“交流评比”模式。

幼儿园根据教育教学的需要与职初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每学期都要在职初教师中开展“六个一”活动(活动的内容每一学期不尽相同)。

即设计一个教学活动,开放一次实践活动,进行一次课堂评析,主持一次教研活动,进行一次专题论坛,制作一

个教学课件等一系列交流评比活动,使我园职初教师的专业能力有了一定的进步。

案例:

我“走近了新教材”

背景:

解放路幼儿园是一所示范性幼儿园,近几年不断有新教师慕名而来,为园内注入了许多新鲜的血液,但同时也对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提出了考验。

对于二期课改的理念、新课程的主旨等等,职初教师都还一知半解。

因此,安排一系列有目的性、针对性的新课程培训活动,加大对职初教师培训力度成为当务之急的任务。

从提升职初教师的专业能力入手,培养职初教师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能力等,采用骨干教师带教、专题讲座、自主读书学习、技能评比、观摩研讨、岗位培训等多形式的培养,希望通过新课程培训的开展,能够引导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活动,初步形成“在体验、观察和模拟生活的过程中建构知识、获得有意义经验”的幼儿园情境性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