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974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1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docx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版知识要点汇总1

气瓶检验员(QP-1)培训教材2016版

学习知识要点汇总

张晓琪

1.特种设备概念:

《特种设备安全法》所称特种设备,是指对人身和财产安全有较大危险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适用该法的其他特种设备。

2.我国特种设备种类、类别、品种:

《特种设备目录》将特种设备分为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压力管道元件、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附件十个种类。

3.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概念:

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的政府行政机关为实现安全目的而从事的决策、组织、管理、控制和监督检查等活动的总和。

决策、组织-高层行政机关;管理-中层行政机关;控制、监督、检查-底层行政机关。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的作用:

禁止或限制导致特种设备事故发生的行为;特种设备事故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设备(即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是世界各国通用做法。

5.特种设备法规标准体系:

ABCDE五个层次,A-E文件数量逐级增加,E-A法律效力逐级升高。

A层次法律,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B层次行政法规,总理签署国务院令公布;C层次部门规章,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规章(较大的市)注:

较大的市是指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经济特区所在地的市和经国务院批准的较大的市

;D层次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TSGZ0001-2009;E层次技术标准,国标GB、能源NB、机械JB。

6.气瓶设计的监督管理:

气瓶设计文件鉴定的实施机构为国家质检总局核准的检验机构;执行的安全规范为《气瓶设计文件鉴定规则》TSGR1003-2006。

7.对气瓶检验机构的要求:

制造出厂前-实施监督检验,使用后-实施定期检验。

8.特种设备事故分级与界定:

特别重大事故

重大事故

较大事故

一般事故

亡人

⊙≥30

30>⊙≥10

10>⊙≥3

⊙<3

重伤

⊙≥100

100>⊙≥50

50>⊙≥10

⊙<10

经损

⊙≥1亿

1亿>⊙≥5000万

5000万>⊙≥1000万

1000万>⊙≥1万

9.金属材料性能的基础知识:

金属材料具有各种不同的使用性能,包括机械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工艺性能。

对于气瓶用金属材料来说,其中最重要的是机械性能。

下面简要介绍一下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

10.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

金属抵抗外加载荷引起的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包括强度、硬度、塑性、韧性等

11.金属材料的强度:

是表征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金属材料的强度指标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持久极限等;

12.屈服强度: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当载荷达到某一值时,载荷不变而试样仍继续伸长的现象,称为屈服。

材料开始发生屈服时所对应的应力,称为屈服点、屈服强度或屈服极限,我国标准规定取钢材的下屈服点值,用ReL表示。

13.抗拉强度:

试样拉伸时,在拉断前所承受的最大载荷与试样原始截面之比,称为强度极限或抗拉强度,用Rm表示。

14.持久极限:

持久极限又称持久强度,是指材料在规定温度和规定时间内发生断裂的最大应力。

常用符号σ(T,t)来表示在试验温度T时,持久时间为t的应力,即所谓持久极限。

15.金属材料的硬度:

硬度是表示固体材料表面抵抗局部变形,特别是塑性变形、压痕或划痕的能力,或者说是材料对局部塑性变形的抵抗能力,是衡量金属软硬的力学性能指标。

硬度与强度有着一定的关系,一般说来,金属的硬度越高,则强度越高,而塑性和韧性越低。

(间接反映强度性能)。

16.金属材料的塑性:

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称为塑性。

金属材料的塑性指标包括延伸率、断面收缩率及冷弯性能(金属材料在常温下承受弯曲而不破裂的能力,为冷弯性能)等。

•延伸率A:

金属材料在拉伸试验时,试样断裂后,其标距部分的总伸长△L与原标距长度L0之比的百分比,成为伸长率,也称延伸率,用δ表示。

按试样长度不同,有长试样和短试样之分。

其对应的断后伸长率分别以A10和A5表示。

•δ=△L/L0

•  断面收缩率Ψ:

金属试样在拉断后,其缩颈处横截面面积的最大缩减量与原横截面面积的百分比,成为断面收缩率,用Ψ表示。

塑性材料的断面收缩率较大,而脆性材料断面收缩率较小。

Ψ=△S/S0

17.金属材料的韧性:

指金属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

18.冲击韧性:

试样在冲击试验力一次作用下折断时所吸收的功称为冲击吸收功,冲击试样缺口底部单位横截面面积上的冲击吸收功成为冲击韧度。

单位为J/cm2

19.金属的晶体结构:

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

(体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具有较高的强度、硬度熔点,而塑性、韧性较差,且具有冷脆性。

面心立方晶格的金属具有较好的塑性、韧性,没有冷脆性。

密排六方晶格强度低且塑性韧性差,一般不用做结构材料。

20.铁碳合金:

通常把钢和铸铁统称为铁碳合金,这是因为钢和铸铁的成份虽然复杂,但基本上是铁和碳两种元素组成的。

其中含碳量小于2.11%为钢,含碳量2.11%~6.69%为铸铁。

钢的性质是强而韧,而铸铁的性质是弱而脆;钢的熔点高而铸铁的熔点低。

铁碳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和含碳量及温度有关,钢的在常温下它的基本结构有:

铁素体(常用代表符号F)、渗碳体(常用代表符号Fe3C)、珠光体(常用代表符号P)、奥氏体(常用代表符号A)、马氏体(常用代表符号M)。

20.合金的相图:

就是表示合金系统中,合金的状态与温度、成分之间关系的图解,铁碳合金相图的组元为Fe与Fe3C。

也就是说,铁碳合金相图实际上是Fe-Fe3C相图。

21.临界温度:

又称为临界点,是指钢加热或冷却时发生相变的温度。

22.常用热处理方法:

1)退火:

指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2)正火:

指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或Acm(钢的上临界点温度)以上30~50℃,保持适当时间后,在静止的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的工艺。

3)淬火:

指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钢的下临界点温度)以上某一温度,保持一定的时间,然后以适当的冷却速度,获得马氏体(或贝氏体)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4)回火:

指钢件经淬硬后,再加热到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的目的:

主要是消除钢件在淬火时所产生的应力。

5)调质:

指将钢材或钢件进行淬火+回火的复合热处理工艺。

6)固溶处理:

指将合金加热到高温单相区恒温保持,使过剩相充分溶解到固溶体中后快速冷却,以得到过饱和固溶体的热处理工艺。

7)沉淀硬化(析出强化):

指金属在过饱和固溶体中溶质原子偏聚区和(或)由之脱溶出微粒弥散分布于基体中而导致硬化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8)时效处理:

指合金工件经固溶处理,冷塑性变形或铸造,锻造后,在较高的温度放置或室温保持,其性能,形状,尺寸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

)消除应力热处理:

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及冷作硬化,焊后热处理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种,目的是改善焊缝及热影响区的组织。

23.钢制气瓶常用主体材料:

碱性转炉冶炼的无时效性镇静钢。

24.无缝气瓶常用主体材料:

碱性转炉冶炼的无时效性镇静钢。

25.常用合金元素的作用:

铬:

铬能改善钢的抗拉强度并提高伸长率,淬透性和耐腐蚀性,气瓶用钢中Cr的含量一般为0.8~1.2%。

镍:

提高强度,改善缺口韧性,低温冷脆及临界温度;钼:

提高强度,改善回火脆性。

26.焊接:

将两块分离的金属其欲结合部位局部加热到熔化或半熔化状态,采取施加压力或填充其他金属、利用原子间的扩散与结合,使它们联连结成为整体的过程。

27.常见的焊接方法:

电弧熔化焊(焊条电弧焊、埋弧自动焊、熔化极气体保护电弧焊、钨极氩弧焊、等离子电弧焊、电渣焊、电子束焊接、激光束焊接)气焊、摩擦焊、爆炸压力焊接等。

(目前气瓶及其他承压类特种设备常用的焊接方法主要是熔化焊,并且气瓶主体制造要求使用全焊透机械焊接方法或全自动焊接方法。

28.焊接接头形式:

通常分为对接接头对接焊缝、T形接头对接焊缝、角接接头对接焊缝、锁底接头对接焊缝、角接接头角焊缝、T形接头角焊缝、搭接接头角焊缝、对接接头角焊缝等。

29.对接接头的坡口形式:

不开坡口、V型坡口、X型坡口、U型坡口及双U型坡口等。

气瓶由于大多壁厚较薄且结构简单,多采用不开坡口及V型坡口。

30.焊接接头的组成:

焊缝(OA)、熔合区(AB)和热影响区(BC)三部分。

31.焊缝余高:

焊缝余高并不能增加整个焊接接头的强度,因为余高仅仅使焊缝截面增大而未使熔合区和热影响区截面增大,相反,由于余高的存在恰好在熔合区和热影响区粗晶区部位造成结构的不连续,从而导致应力集中,使焊接接头疲劳强度下降。

32.焊接缺陷:

焊接过程中在焊接中产生的金属不连续、不致密或连接不良的现象。

33.焊接缺陷的分类:

GB/T6417将缺陷按性质分为六大类。

第1类:

裂纹,包括纵裂、横裂、放射状裂纹,弧坑裂纹、间断裂纹群、枝状裂纹和微观裂纹。

第2类:

孔穴(包括球形气孔、条形气孔、虫形气孔、链状气孔、局部密集气孔、均布形和表面气孔等),缩孔(包括结晶缩孔、微缩孔、枝间微缩孔、弧坑缩孔等)。

第3类:

固体夹杂,包括熔渣的夹渣、焊剂或熔剂夹渣、氧化物夹杂、金属夹杂等。

第4类:

未熔合和未焊透。

第5类:

形状缺陷:

包括连续或间断咬边、缩沟、余高超标、下塌、焊缝成形不良、焊瘤、错边、棱角过大、下垂、烧穿、未焊满、焊缝宽度不齐、表面不规则、根部收缩、焊缝接头不良等。

第6类:

其他缺陷,包括电弧擦伤、飞溅、表面撕裂、磨痕和凿痕等。

34.

34.焊接裂纹分类:

根据裂纹尺寸大小分为宏观裂纹(肉眼可见的裂纹);微观裂纹(在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裂纹);超显微裂纹(在高倍数显微镜下才能发现的晶间裂纹和晶内裂纹)。

根据裂纹延伸方向,可分为:

纵向裂纹(与焊缝平行);横向裂纹(与焊缝垂直);辐射裂纹等。

根据裂纹发生部位,可分为:

焊缝裂纹;焊道下裂纹;弧坑裂纹等。

根据发生条件和时机,可分为:

热裂纹、冷裂纹、再热裂纹、层状撕裂。

35.热裂纹:

一般是指在焊缝稍低于凝固温度时产生的裂纹,焊接完毕即出现,即液态金属一次结晶时产生的裂纹。

这种裂纹多贯穿在焊缝表面,裂纹面上呈氧化色,失去金属光泽,亦有的出现在热影响区。

这种裂纹沿晶界开裂,又称结晶裂纹。

(含硫量较高)

36.冷裂纹:

指在焊缝冷至马氏体转变温度(200~300℃)以下产生的裂纹,一般是在焊后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甚至更长)才出现,又称延迟裂纹,延迟裂纹主要是氢的作用。

(扩散氢的存在和富集)

37.焊接工艺评定的流程:

(1)提出焊接工艺评定的项目

(2)草拟焊接工艺方案(3)焊接工艺评定试验(4)编制焊接工艺评定报告(5)编制焊接工艺规程(工艺卡、工艺过程作业指导书)。

38.钢铁成分鉴定方法:

化学成份分析、光谱分析法、火花鉴别法。

39.气瓶在制造和检验等过程中最常见力学性能试验:

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冲击试验、硬度试验等。

40.硬度单位:

布氏硬度、维氏硬度、洛氏硬度、显微维氏硬度等。

瓶材料硬度试验采用压入法测量硬度。

41.金属腐蚀:

是指材料与其环境产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所造成的破坏,通常腐蚀破坏所针对的材料是金属材料,而金属材料具有高导电率,因此其与环境的反应本质上大多是“电化学反应。

42.腐蚀分类:

按腐蚀机理可分为:

化学腐蚀(干燥环境)和电化学腐蚀(潮湿环境);按腐蚀破坏形式可分为均匀腐蚀和局部腐蚀(点腐蚀、缝隙腐蚀、电偶腐蚀、晶间腐蚀、应力腐蚀、磨损腐蚀、腐蚀疲劳、选择性腐蚀等);按腐蚀环境进行分类:

酸腐蚀、碱腐蚀、硫化氢腐蚀(盛装天然气气瓶中最常见的一种)、海水腐蚀等。

43.应力腐蚀开裂:

金属在应力和腐蚀介质协同作用下发生的破裂,称为应力腐蚀破裂(SCC)。

44.气瓶中经常遇到应力腐蚀:

氯离子会引起奥氏体不锈钢气瓶的应力腐蚀破裂;天然气中含有的杂质硫化氢会造成钢瓶的应力腐蚀开裂;

45.气瓶常见的化学腐蚀类型:

酸腐蚀(盐酸腐蚀)。

46.气瓶腐蚀的发生规律和特点分析:

气瓶的外壁腐蚀一般属于大气腐蚀;气瓶的下封头,特别是在底座部位尤其容易发生腐蚀。

该结构易于存水,尽管有些气瓶在底座上设计了通气孔和除水孔,但该部位仍是腐蚀易发区域。

这是因为底座与地面接触,除了积水、潮湿,不通风外,接地电流的作用也是腐蚀的重要原因。

(实操过程中注意此项检查)。

47.瓶装气体的物理、化学特性:

物质的分子有着不同的聚集状态,其宏观表现为物质的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在多数情况下,物质的三态分别只以一相存在,故常把物质的气态、液态和固态称为气相、液相和固相。

当容器中的介质是液体时,逸出液体表面的分子由于受液体分子的引力和气体压力的作用,将有一部分返回液体中去。

当由液体表面逸出的分子与从气相空间返回液体的分子数量相等时,此物系达到了一个动态平衡,使气液两相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存状态。

这种状态就称作饱和状态,此时的液体称为饱和液体,蒸气称为饱和蒸汽,其压力亦称为饱和蒸气压。

(饱和蒸气压是一与气体性质和环境温度有关的重要参数。

某种物质液态时在某一温度下就有一与之对应的饱和蒸气压。

当温度升高时,分子所获得的动能增大,使逸出液面的分子数量增多,而液体受热膨胀,又使得

气相空间减小,这都使气相密度增大,饱和蒸气压增高。

反之,温度降低,饱和蒸气压也降低。

)注:

饱和蒸汽与温度、介质有关,与容器的大小无关。

48.临界温度:

当气体所处的温度低于临界温度时,只要压力等于或大于该温度下的饱和蒸气压,就可以使气体液化。

而高于临界温度要使气体液化则是不可能的。

因此,可使气体液化的最高温度。

49.临界压力:

在临界温度时使气体液化的最低压力。

50.临界状态:

容器内气液不分的状态。

此状态是气液相变中得一个特有现象。

51.压缩气体:

气体的临界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气瓶内的介质以气体形式存在。

临界温度低于-50℃。

52.低压液化气体:

气体的临界温度高于环境的最高温度时,那么装瓶后的气体始终是液化气体状态。

其气瓶内的压力就是环境温度所对应气体的饱和蒸气压。

临界温度高于65。

53.高压液化气体:

由于环境温度是有一定的范围的,低可在—20℃以下,高可能超过40℃。

如气体的临界温度在这之间,当环境温度低于气体的临界温度时,气瓶内是液化气体。

当环境温度高于气体的临界温度时,气瓶内的液体将立即全部气化变为压缩的气体状态。

气瓶内的压力就会由液化气体的饱和蒸气压变为由气体压缩程度所决定的压力。

临界温度小于等于65℃大于等于-50℃。

54.低温液化气体:

气体的临界温度低于环境温度,通过制冷过程将气体液化。

55.溶解性气体:

乙炔加压后,其热力学性质很不稳定,极易发生聚合和分解反应。

如果像永久气体和液化气体那样装瓶的话,只要稍给能量(如碰撞或震动)就可能会发生爆炸。

将生产的气体压缩充装至填有多孔填料装有溶剂的钢瓶内,使气体溶解于溶剂液体中,当使用时将气体从溶剂中放出,这样的气体称“溶解性气体”,如溶解乙炔等。

56.瓶装气体的分类:

TSGR0006-2014《瓶规》将气体的分类分为:

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低温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吸附气体、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及混合气体。

57.燃烧性:

在《瓶规》和GB/T16163中规定的可实行瓶装的108种气体中,可燃气体有54种,占总数的50%。

因此,燃烧性是瓶装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之一。

58.瓶装气体危险特性的综合评级:

为能综合的反映一种气体的危险性,在GB/T16163《瓶装气体分类》中提出了气体危险程度的编码(FTSC)。

FTSC态和腐蚀性的首字母。

它是在大组分类的基础上,标示小组内逐个气体的安全性能和危险程度。

用四个数字编码分别标示燃烧性、毒性、状态和腐蚀性的危险程度,其中值最高者表示该气体的主要危险特性。

以0~6的7个数来标示气体潜在的危险性,0表示基本上无危险,5则表示危险性最严重。

依次表示危险程度的增加。

如一氧化氮的“FTSC”编号为4341,即表示一氧化氮的危险性为:

强氧化性、剧毒、酸性腐蚀的压缩气体。

59.气瓶定义:

《气瓶安全监察规程》(TSGR0006-2014)中对于气瓶的定义:

本规程适用于正常环境温度(-40~60℃)下使用的、、公称容积为0.4~3000L、公称工作压力为0.2~35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盛装压缩气体、高(低)压液化气体、低温液化气体、溶解气体、吸附气体、标准沸点等于或者低于60℃液体以及混合气体(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无缝气瓶、焊接气瓶、焊接绝热气瓶、缠绕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以及气瓶附件。

60.气瓶分类:

气瓶分类

按结构

无缝气瓶、焊接气瓶、缠绕气瓶、焊接绝热气瓶、内部装有填料的气瓶

按公称压力

高压气瓶

⊙≥10MPa

低压气瓶

⊙<10MPa

按公称容积

小容积气瓶

⊙≤12L

中容积气瓶

12L<⊙≤150L

大容积气瓶

⊙>150L

61.公称工作压力:

(1)盛装压缩气体的气瓶,系指在基准温度(20℃)下,瓶内气体达到完全均匀状态时的限定压力;

(2)盛装液化气体的气瓶,系指温度为60℃时瓶内气体压力的上限值;(3)盛装溶解气体的气瓶,系指瓶内气体达到化学、热量以及扩散平衡条件下的静置压力(15℃);(4)焊接绝热气瓶,系指在气瓶正常工作状态下,内胆顶部气相空间可能达到的最高压力。

62.水压试验压力:

气瓶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工作压力的1.5倍。

63.气密性试验压力:

气瓶的气密性试验压力应为公称工作压力,当相应标准对气密性试验压力有特殊规定时,按其规定执行。

64.容积变形试验:

用水压试验方法测定气瓶容积变形的试验。

65.外测法容积变形试验:

用水套法从气瓶外侧测定容积变形的试验。

66.内测法容积变形试验:

从气瓶内侧测定容积变形的试验。

67.容积全变形:

气瓶在水压试验压力下瓶体的总容积变形。

其值为容积弹性变形与容积残余变形之和。

68.容积残余变形:

瓶体在水压试验压力卸除后不能恢复的容积变形。

69.容积残余变形率:

瓶体容积残余变形对容积全变形之百分比。

70.凹陷:

气瓶瓶体因钝状物撞击或挤压造成的壁厚无明显变化的局部塌陷变形。

71.凹坑:

由于打磨、磨损、氧化皮脱落或其他非腐蚀原因造成的瓶体局部壁厚有减薄、表面浅而平坦的洼坑状缺陷。

72.皱折:

无缝气瓶收口时因金属挤压在瓶颈及其附近内壁形成的径向(或略呈螺旋形)的密集皱纹或折叠;焊接气瓶封头直边段因冲压抽缩沿环向形成的波浪式起伏亦称皱折。

73.点腐蚀:

腐蚀表面长径及腐蚀部位密集程度均未超过有关标准规定(通常指长径小于壁厚,间距不小于10倍壁厚)的孤立坑状腐蚀。

74.线状腐蚀:

由腐蚀点连成的线状沟痕或由腐蚀点构成的链状腐蚀缺陷。

75.气瓶型号表示方法:

气瓶型号的命名方法目前按照2011年新修订的标准GB/T15384-2011《气瓶型号命名方法》进行。

气瓶型号命名原则如下:

76.气瓶型号:

气瓶型号由气瓶代号、气瓶类型和特征数组成,必要时增加类型序号和底部结构型式。

77.气瓶代号:

(1)气瓶代号用有代表性的大写字母表示。

(2)各种气瓶代表字母(钢质焊接气瓶(包括非重复充装气瓶)HJ;溶解乙炔气瓶RYP;液化石油气YSP;钢质无缝气瓶W;复合缠绕气瓶CRP;焊接绝热气瓶DP;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CNG;车用液化天然气焊接绝热气瓶LNG;车用液化石油气钢瓶CYSW;HJL表示立式使用焊接气瓶;HJW表示卧式使用焊接气瓶;WM碳锰钢制正火处理的无缝气瓶,WZ碳锰钢制淬火处理的无缝气瓶;WG铬钼钢钢制的无缝气瓶;DPL表示立式使用焊接气瓶,DPW表示卧式使用焊接气瓶。

78.气瓶类型:

(1)气瓶类型用大写罗马数字(Ⅰ、Ⅱ、Ⅲ、Ⅳ)表示。

大写字母和罗马数字连续书写,字母间不留间隔。

(2)对于车用压缩天然气气瓶分为I、Ⅱ、Ⅲ类。

意义如下:

I—为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气瓶;Ⅱ—为车用压缩天然气钢质内胆环向缠绕复合气瓶;Ⅲ—为车用压缩天然气铝合金内胆全缠绕复合气瓶。

(3)对于钢质无缝气瓶按工艺类型分为I、Ⅱ、Ⅲ类。

意义如下:

I—为钢坯冲拔拉伸式钢质无缝气瓶;Ⅱ—为钢管旋压收底收口气瓶;Ⅲ—为钢板冲压式钢质无缝气瓶。

(4)对于钢质焊接气瓶分为I、Ⅱ类。

意义如下:

I—为一道环焊缝焊接气瓶;Ⅱ—为二道环焊缝焊接气瓶。

(5)对于复合缠绕气瓶为Ⅱ、Ⅲ类。

意义如下:

Ⅱ—环缠绕式气瓶;Ⅲ—为金属内胆全缠绕式气瓶。

(6)仅有一种制造方式的气瓶,气瓶类型代号类型可空缺,不得使用其它字母代用。

79.特征数:

第一特征数,气瓶的公称直径(内径、外径或内胆公称直径),以mm为单位。

第二特征数,气瓶(内胆)的公称容积,以L为单位。

第三特征数,气瓶的公称工作压力,以MPa为单位。

80.底部结构形式:

底部结构形式用来表示一个系列中某一个规格气瓶的底部结构设计,在第三特征数后空一字母间隔书写,符号的含义

底部结构形式

凹形底

凸形底

H形底

两头收口

代表字母

A

T

H

S

81.气瓶型号应用示例:

钢制无缝气瓶

车用压缩天然气瓶

铝合金无缝气瓶

82.气瓶的主要参数:

充装介质及公称工作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公称容积、公称直径、设计壁厚、名义壁厚等。

83.气瓶检验色标:

在气瓶检验钢印标记和检验标记环上,应按检验年份涂检验色标,每10年一个循环周期。

小容积气瓶和检验标记环上的检验钢印标志可以不涂检验色标。

84.气瓶制造中对批量的规定:

小容积气瓶的批量,一般不大于200只加上用于破坏性试验的数量。

中容积气瓶的批量,一般不大于500只加上用于破坏性试验的数量。

大容积气瓶的批量,一般不大于50只加上用于破坏性试验的数量。

85.无损检测方法:

X射线拍片或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86.钢质无缝气瓶按其端部结构可分为五种型式:

凹形底钢质无缝气瓶(A);凸形底钢质无缝气瓶(T);带底座凸形底钢质无缝气瓶(T);H形底钢质无缝气瓶(H);双口形钢质无缝气瓶(S)。

87.对钢质无缝气瓶主体材料的基本要求:

①具有足够的强度,有较高的屈强比,以降低气瓶重量,并充分发挥材料潜力。

②有一定的塑性、韧性。

③有较好的低温性能,以适应气瓶流动性大和使用环境复杂的特点。

④有较好的耐腐蚀性能。

⑤便于制造加工,应有较好的可锻性。

88.钢质无缝气瓶的制造方法有三种:

冲拔拉伸法,管子收口法,冲压拉伸法。

89.钢质无缝气瓶的热处理方式:

正火(或正火后回火)和调质。

90.《钢质无缝气瓶制造质量要求》:

内外表面检查、拉伸试验、金相试验、弯曲试验、压扁试验、冲击试验、水压试验、气密性试验、水压爆破试验等。

91.壁厚测量:

是主要的质量检验项目。

应采用超声波测厚仪或专用测量工具进行检测。

壁厚测量点的数目,由制造单位确定。

要测出近口部瓶壁厚度,也要测出近底部瓶壁厚度,还要测出底部的厚度。

如果瓶体上有沟痕或局部凹坑,则在其周围测出壁厚还要减去缺陷的深度。

局部缺陷可修磨去除,修磨后应重新进行壁厚检查。

合格标准:

瓶体任意一点的壁厚不应小于设计壁厚,底部的厚度应符合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