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432经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910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9.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交大432经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交大432经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交大432经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交大432经验.docx

《交大432经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大432经验.docx(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交大432经验.docx

交大432经验

因为我是二战,公共课有一些经验,所以2011年是10月份才开始准备的,一月7、8号考试。

但是实际上准备的时间也并没有满满的三个月。

当时有朋友劝我选择上交作为考点,所以11月中旬的时候我是去的上海现场确认信息,当时来回的时间花了一个礼拜左右。

在这三个月中,我又有意无意花了些时间看完了两个电视剧。

到十二月份的时候确实还是感觉时间比较紧,不是很够用。

在此声明一点就是我的经验是二战的经验,仅供大家参考,切勿轻易模仿。

选择上交:

一战虽然也是考的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的),但是各个教材不一样,所以专业课上可以算是没有什么经验。

第二年选择上海交通大学缘于一些巧合,本来不打算考统计学了,但是快到十月份的时候,还是很想继续学自己本科的这个本专业,所以就查哪些学校的统计学是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很多学校的统计学考数分高代或者是经济学),当时就查到上财和上交,其中上交是第一年设这个专业,在此之前,统计学属于数学的大类,也是考数分高代的。

因此,这就意味着没有任何的资料,但是相比之下,我认为可能选择上交的风险比上财更小(后来事实证明也是如此,据说上财的专硕考试都非常的难)。

准备初试:

第一年考上财就是因为轻视了专业课,因此我的重点在专业课上,当时由于没有往年的试卷作为参考,不知道重点在哪里,因此只能每个知识点、每个细节都不放过。

我的复习模式大致就是按小节来,然后做后面的习题,实在不会的就先放着。

就这样专业课看得非常慢,原计划一个半月过完第一遍,但是实际上11月底才结束第一遍。

然后十二月开始第二遍。

第一遍的重点在理解上,包括一些概念、方法的原理,附带着练习习题;第二遍的重点在练习习题上,想要在考试的时候发挥好,习题是不能练得太少的。

上交给了两本参考书,但我实际上只用到一本(如果时间充足,也可以两本都看下),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概率论语数理统计教程》第二版(2011年2月出版),作者:

茆诗松、程依明、濮晓龙。

这本书有对应的习题册,但是习题册还没有更新,仍旧是第一版的。

教材第二版较第一版有些改动,习题总量增加了100多道,

至于其他几门公共课:

数学我先是看的数学全书,因为时间不够,所以只看了知识点和例题,甚至连复习全书后面的习题都没有做,平时每天看一点,扫完知识点时已经是十一月底,十二月开始做真题,每天一套,按考试的时间上午8点半做到11点半,有时候大致对下答案,若没有时间就第二天对答案。

这样真题大概做了半个月,剩下的时间到考前就是查漏补缺,然后就是对比真题发现规律,并保持一定的练习。

考研的数学卷子规律性很强,基础好的话其实不用做太多的联系,真题一般是考知识点且较灵活,集中做真题的时候我就发现,比如前年这个知识点考了选择,去年这个知识点考的可能是填空。

有些知识点几年都没有考了,就要特别注意,今年很可能考。

还有大题也是,反复考的主要就是那几个大的知识点,大家可以自己做完后对比一下。

英语在前期还是要花时间记单词的,因为是过来人,深知英语提分并非易事,所以第二年我也没有在英语上花太多的时间,主要就是做了真题(实际上十年的真题还没做完)和市面上卖得很好的黄皮的最后五套题,那五套题比总体比真题偏难,但风格确实跟真题较像。

政治我是十二月份才真正开始看的,当时是很快地扫完了任汝芬的序列一,然后就是做了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其他的都没有时间做了,最后背大题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我当时主要是背的《20天20题》和田维彬的《…10道题》,效果还可以,《20天20题》预测中了历史题的第二问,田维彬的《…10道题》也预测中了一些知识点。

实际上《…10道题》虽然是一个小册子,但是该有的知识点都有了,字也很多,所以多少能预测中一些。

根据我的经验,我认为考研有一点非常重要,心态。

我接触多一些研友或者同学,他们也花了很多时间和努力但是结果却不理想,很多都是没有发挥好,我想这个跟心态关系很大,考研的人很多,大家付出的其实也差不多,加上三门公共课有太多的资料,我们只要按照通常的方法付出一定的时间去复习,效果不会有太大的偏差,所以良好的心态很重要,哪怕在考场上心里紧张或者感到无从动笔,也要花半分钟的时间给自己打气加油,让自己冷静下来。

最后要说的就是专业课,我自己是二战过来的,两次都是在没有任何专业课的真题和更多资料的前提下进行复习的,我有时候也非常乱,不知道重点,有时候感觉复习起来没有方向,动力也就不足,因而两年的复习就让我有了两次极端的经历,第一次考上财过度轻视专业课,只按照考纲给出的知识点复习,然后做一些简单的练习。

第二年考上交我就书上的一个知识点也不放过,复习得非常细致,课后练习更是不想漏到任何一题,这样大面积撒网其实也不好,毕竟时间有限,即便复习得很细,知识点一多也就容易忘记,总结又是最费时间的一件事。

所以考前,对于专业课我还是没有底,感觉大脑一片混乱,不知道主次,在考专业课的前一天我还在看到处翻看,着实抓不住重点。

好在上交今年是第一年考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一共是9个题。

考试内容和分数分布:

1.前7题是概率论的内容、后2题是统计的内容;

2.前三题没题各十分,后六题没题20分,总分150分;

3.第6、7题为证明题,都较难;其他为计算题,有的较简单,有点难度适中

复试:

分数下来的时候心里很没底,尽管我考了379,不算很低,但不清楚总体的状况,心里始终是没底。

上交是不给排名的,打电话询问教务处的老师也只告诉说基本可以进复试,其他的消息就打听不到了,包括招多少人,保研名额占了多少,有多少人进复试都打听不到。

直到复试的时候跟同来复试的同学交流才了解到一些信息。

上交数学系招生分四个方向:

数学类、理工结合类、统计学类、应用统计硕士类。

每一类据说是招15个人。

当时参加复试的一共是30多个,统计学类是有7个人进复试,应用统计硕士的人比较多,有十来个。

最后实际上只刷掉4个人,我记得统计学这个方向的7个人都被录取了。

上交数学系招生虽然分四个方向,但是分数线是统一的,都是310分。

实际上我觉得,310的线,进复试线的人才30多个,说明可能报考的人就不是很多。

但是复试的时候也有听大家议论说,上交数学系也是最近两年逐渐比较火,生源也较从前要好,所以准备报考的同学也切不可掉以轻心。

至于分数,统计学类上线的七个人最高分是390多,我379应该是第二,其他的分数大约在330到360之间。

当时有传言其他方向有400多分的,可能是应用统计硕士类的或者理工结合类的。

但是有一点就是,最后被录取的同学当中也有可能只有310多分的,被刷掉的同学也未必是分数最低的,我想最后的结果应该是要参考复试表现的。

复试的时候笔试和面试不在同一天,笔试在前,笔试有两道程序:

英语翻译和专业笔试。

英语翻译是让翻译一篇有关数学发展史的短文,一个小时完成,专业笔试是六道题,分别是数学分析(10分)、概率论(10分)、数理统计(20分)、回归分析(20分)、随机过程(20分)、多元统计分析(20分),都比较基础。

第二天从上午九点开始面试,分成两组,统计学和应用统计硕士是一组,顺序是抽签的,我运气比较差,我是我们这组最后一个面试的,当时还是比较紧张,连午饭都也顾不上去吃,一直等到下午三点多才轮到我面试。

等的时间虽然长,但也有好处,每个出来的同学都会比较兴奋,也会有很多人过去打听是什么情形,复试过的同学就会透露老师问了些什么问题,几个人下来就会发现复试的老师主要围绕那么几个主要的问题,问得最多的就是中心极限定理相关的东西,还有时间序列分析里面的几个模型,老师可能会让你写出具体哪个模型的表达式是什么,因此从这一点上说,我运气又算是比较好的。

面试的时候大概六七个老师吧,到我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有老师可能上课去了,所以当时只剩下5个老师。

据前面面试的同学说,进去之后一般是英语的自我介绍,但是一般说了不到一分钟老师就会打断你让你停下,然后开始问专业问题。

到了最后几个人,老师就不让做自我介绍了,进去之后直接开始用英文不停地问你问题,但问题都还算简单,比如你叫什么、来自哪里、有什么爱好、为什么选择上交等等,问几个问题之后开始专业问题。

进去之前我很紧张,但是进去之后就一点也不紧张了,因为是在一个小教室里,老师坐的位置不是那么集中,不像我想象的那样坐成一排,气氛还算比较轻松,复试的时候总的来说表现得谦虚、好学、大方得体不紧张就可以了,老师问到的不懂的问题切不可不懂装懂,老师是最反感这个的。

有一点要提醒大家,上交数学系面试还是按程序来的,有的学院听力测试还没有进行,录取名单就出来了,当时我就误以为听力测试是不重要的,结果就一点都不重视,复试的时候才知道,我们笔试的成绩和英语听力测试的成绩都在老师们手里,所以当时有个老师问了一句:

“听你口语还可以,为什么英语听力那么差?

”我当时一听就囧了,笑着说了句,“听力的时候状态不好,特别想睡觉…”。

所以复试的时候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了。

之前有很多学弟学妹跟我打听考试的相关信息,非常抱歉到现在才写出这篇总结来,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思绪有限,若有不足之处或者诸位还想了解而文中并未涉及之处,敬请诸位能提出来,我再尽我所能作以解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