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KS混凝土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408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9.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WKS混凝土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WKS混凝土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WKS混凝土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WKS混凝土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WKS混凝土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WKS混凝土方案.docx

《WKS混凝土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WKS混凝土方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WKS混凝土方案.docx

WKS混凝土方案

1.编制依据

名称

编号

施工图纸

结施、建施、水施、电施、空施

《施工组织设计》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

GB175-1999

普通混凝土用砂

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和卵石

JGJ53-92

用于水泥和砼中的粉煤灰

GB1596-91

混凝土外加剂

GB8076-97

粉煤灰砼应用技术规程

GBJ146-90

混凝土防冻剂

JC475-92

混凝土膨胀剂

JC476-1998

粉煤灰砼和砂浆中的应用技术规范

JGJ28-86

混凝土减水剂质量标准和试验方法

JGJ56-84

预防混凝土工程碱集料反应技术管理规定

京TY5-99

预拌混凝土

GB14902-94

混凝土强度检验标准

GBJ107-87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程

JGJ55-2000

J64-2000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J10-89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J186-2002

商品混凝土质量管理规定

DBJ01-06-90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

JGJ/T10-9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

JGJ104-97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86

《建筑施工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

建设部《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实行见证取样和送检的规定》

建建[2000]211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暂行规定

京建法〔1997〕172号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试验实行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的暂行规定的补充通知

京建法〔1998〕50号

2.工程概况

2.1设计概况

 

具体工程概况见下表:

1

层高(m)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地上各层

3.6

4.8

2.9

3

柱网尺寸(mm)

7800×7200、6600×9800、6600×5700、6600×9000

4

柱截面尺寸(mm)

500×500、500×700、500×800、500×900、800×700、800×500、600×1900、550×1300、800×1300等

5

墙体尺寸(mm)

600、300、250、200、180、160、

6

梁断面尺寸(mm)

600×900,600×850,600×700,600×600,600×500,800×650,600×750,600×400,250×700,250×500,400×1200,250×750,300×750,400×1100,500×500等

7

楼板厚度(mm)

250,200,160,140,100

8

砼强度等级

部位

-2层

-1层

1-2层

3-12层

13-15层

墙体

C35

C35

C40

C30

C30

C50

C50

C40

C35

C30

梁板

C30

C35

C30

C30

C30

2.1砼强度等级要求

2.1.1地下室外墙砼抗渗要求不应低于P6,其中砼中需掺加砼防水剂

2.1.2设计框架柱砼强度等级高于框架梁砼强度等级

2.1.3梁、柱交接处的砼强度同柱的砼强度等级

2.1.4顶板与外墙交界处砼强度等级同顶板砼强度等级

2.2顶板与墙体交接处处理

地下室外墙墙体及连墙柱砼强度等级均为C40P6,地下二层顶板强度为C35,地下一层为C35(通廊部位)、C40(主体部位)。

顶板与墙体交接处可作如下处理,见右下图所示:

3.施工安排

3.1施工部位及工期要求

本方案混凝土施工部位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封顶时间为2004年4月底。

3.2混凝土供应

主体结构全部采用预拌混凝土进行施工,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共同考察后,确定预拌混凝土供应商为北京第二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混凝土分公司。

3.3劳动力组织

人员组织

序号

施工单位

管理人员

施工人员

1

江苏苏中

12

60

3.4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流程

前道工序经验收合格

核算砼工程量

分包技术、生产核对签认

传真供货协议给搅拌站

搅拌站核对后签认并回传

上报监理浇灌申请

电话通知搅拌站供货

混凝土资料检验(核对种类、运输时间、部位)

混凝土质量检验(和易性、塌落度)

混凝土进场检验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供货协议

砼养护记录

预拌砼施工记录

砼分项报验

商品砼合格证

模板拆除、混凝土表观检查

填写现浇结构分项检验批验收目录

4.混凝土施工准备

4.1技术准备:

4.1.1根据本工程混凝土施工特点及技术要求,由技术部门在混凝土工程施工前与搅拌站签订技术协议。

技术协议主要内容如下:

①材料要求

水泥、掺和料(粉煤灰)、砂、石、外加剂、水等材料的技术要求。

②技术要求

对混凝土供应,混凝土初、终凝时间,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入模温度,本技术协议适用范围进行明确规定。

③技术资料规定

对混凝土搅拌站需提供的砼小票、混凝土配合比申请单、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单及水泥试验报告等资料提出要求,并提出资料填写内容要求及其它资料的分级管理要求。

④其它规定:

对混凝土的调度,现场指挥及其它注意事项进行规定。

技术协议内容确定后,必须加盖双方单位公章并分别保存原件一份。

4.1.2编制好有针对性的季节性施工方案。

4.1.3技术部根据图纸、方案及混凝土的有关规定做好对施工员的技术交底。

4.1.4做好混凝土施工前隐预检工作。

4.1.5做好试验工的岗前培训工作。

4.2生产准备:

4.2.1混凝土工长根据方案中要求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和安全工作交底。

4.2.2为保证浇筑连续性,对每次浇筑的混凝土用量和使用工具准备齐全。

4.2.3对所用机具施工前进行试运行检查,准备好应急措施,确保人力、机械、材料满足混凝土浇筑的要求。

4.2.3现场泵车支设牢固、平稳,准备好照明、水源、电源,搭好泵车棚。

4.2.4注意天气预报,做好混凝土的防冻、防雨措施。

4.2.5对模板及其支架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检查,对模板内的杂物应进行清理及模板上口标高、垂直度进行检查。

4.2.6做好混凝土浇灌申请记录。

4.2.7现场做好混凝土标养箱、试模及坍落度测试工具的准备工作。

4.2.8机具准备:

砼施工前,一切施工用的机具如:

砼泵、输送管、布料杆以及尖锹、平锹、混凝土吊斗、插入式振捣棒、木抹子、铝合金长刮杠等准备充足。

所有机具均应在浇筑砼前进行检查,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

机械设备数量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性能

1

固定式塔吊

F0/23B

1

臂长50米

2

固定式塔吊

TC-6020

1

臂长60米

3

混凝土地泵

HBT-80

1

电泵

4

砼布料杆

半径15m

1

5

砼振捣棒

50、30

25

6

砼平板振捣器

1

楼板浇筑

4.3.混凝土搅拌站的准备

4.3.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为保证砼的质量,砼搅拌站必须根据所选用的各种原材料,结合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混凝土试配,优化配合比,并把试配结果报送项目经理部,由技术部负责人审核后,报监理审查认可。

砼外加剂的性能和种类,必须选用北京市建委规定范围内的品种和生产厂家,并报监理工程师认可后方准使用。

4.3.2砼原材料要求

4.3.2.1水泥:

P042.5普通硅酸盐水泥(低碱型),水泥使用前应具有产品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存放期在3个月内。

4.3.2.2砂子:

采用天然中砂,含泥量小于2%,泥块含量小于1%,细度模数2.3—3.0。

4.3.2.3石子:

采用5-25mm连续级配碎卵石,含泥量小于1%,泥块含量小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大于10%。

4.3.2.4掺合料:

普通混凝土掺加Ⅱ级粉煤灰,掺量通过试验确定,粉煤灰应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条件要求,对水泥无不良效应,其烧失量应小于8%。

4.3.2.5水:

饮用水。

4.3.3砼的技术参数要求:

4.3.3.1混凝土塌落度要求:

本工程采用泵送砼施工,对坍落度的要求要加强检查。

现场每车均测定混凝土塌落度,对混凝土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勒令退回。

混凝土塌落度要求如下表所示:

 

浇筑部位

塌落度允许范围

备注

井筒墙体

200±20mm

对超过允许偏差允许范围的混凝土拒绝使用。

井筒墙体砼坍落度在冬施期间为180±20㎜。

C50柱

180±20mm

水平构件

160±20mm

4.3.3.2混凝土初凝、终凝要求

为了保证混凝土浇筑不出现冷缝,要求商品混凝土初凝时间不得低于6-8小时,终凝时间不得大于10小时。

还须根据季节变化和交通堵塞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4.3.4砼的运输

4.3.4.1结构施工阶段以施工段为单位计算砼的供应量,根据供应量和浇筑时间的要求,确定每次浇筑所需配备的运输车辆数,确保现场砼浇筑连续进行,避免在施工过程出现冷缝。

场内砼运输采用塔吊和砼地泵以及布料杆来完成垂直和水平运输,把砼直接送到浇筑面。

4.3.4.2搅拌运输车在运输途中,搅拌筒应保持3-6r/min的慢速运转。

4.3.4.3砼运输延续时间:

考虑到本工程混凝土供应量较大,混凝土中需掺加外加剂,混凝土的运送延续时间不能超过所测得的砼初凝时间的1/2。

4.3.4.4季节施工:

在风雨或暴热天气运输砼,罐车、地泵及泵管上要加遮盖,以防进水、水分蒸发或砼温度过高。

冬期施工砼要注意保温,以保证砼入模温度符合冬施方案要求。

4.4泵送设备的准备

4.4.1砼泵及输送管路的现场布置

经计算,在施工现场周围共布置1台HBT80型地泵进行浇筑,砼地泵的计算、布置及泵管的走向等详见《五棵松澳林住宅小区-6号楼砼泵送施工方案》。

4.4.2混凝土施工时泵管布置原则

地上水平段架设于地面,泵管水平段每5米做钢管支架固定(做法见下图),垂直段下部弯头处设钢支撑承受垂直管重量,钢支撑采用双脚手管搭设,垂直段泵管在楼板离筒体墙外50cm处予留直径30cm洞穿过,在每层楼板予留孔处设置固定架。

 

 

混凝土泵布置透视图见如下图所示

 

混凝土泵管固定及节点做法如下图所示

4.4.3砼泵的使用要求:

4.4.3.1混凝土泵送前应先用适量与混凝土内成份相同的水泥砂浆润滑泵管内壁,混凝土泵送应连续进行,当因故暂停时,应每隔5-10min开泵一次,或逆向运转一至二行程,然后再顺向泵送。

泵送时料斗内应保持一定量的混凝土,不得吸空,当预计泵送间歇时间超过混凝土1/2初凝时间时应立即用压力水冲洗管内留混凝土。

4.4.3.2混凝土输送泵应专人操作,专人布置、接管、移管、专人指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

4.4.3.3砼浇筑完毕后,应及时冲洗管道。

5.主要施工方法

5.1施工段划分

底板砼施工流水段的划分见附图

底板砼以25-26轴,11-12轴之间的后浇带划分为三个施工段,在每一施工段内有A轴-2/A轴后浇带划分为两小段。

底板及基础梁导墙等均连续一次性浇筑,不留施工缝。

每一段内砼的浇筑沿短方向分小段连续浇筑。

砼的初凝时间为6-10小时。

地下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图见附图

地上结构施工流水段划分图见附图

5.2混凝土浇筑

底板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砼采用分层浇筑,每层浇筑厚度为35cm左右,当第一浇筑段形成浇筑平台后,口分段定点,一个坡度,薄层浇筑,循序推进一次到顶的方式向前浇筑。

在每一端内浇注砼时,如砼浇注接近集水坑及电梯井坑时,先将坑底底板砼浇注到位,然后再开始浇注基础底板砼,即采取先浇注较低

5.2.1剪力墙、柱砼浇筑

5.2.1.1砼浇筑前,应先浇筑同配比减石子砂浆30-50mm。

5.2.1.2砼浇筑在布料杆回转半径内分批同步进行,采取分层下料分层振捣的浇筑方法,分层高度450mm,采用标尺杆进行控制,四周交圈上升,下料点布置均匀,间距不大于1米。

转角处及门洞间应设置下料点。

5.2.1.3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柱四角及柱边必须振捣,振动棒移动间距为400mm,呈梅花型布置。

5.2.1.4砼振捣时间确定:

砼振捣时,以混凝土不再下沉,表面泛出灰浆,且不再冒气泡为止,然后再进行第二层砼浇筑,直至规定标高。

5.2.1.5浇筑上一层砼时将振捣棒插入下层深度不小于50mm进行振捣。

5.2.1.6混凝土振捣过程中,振动棒应快插慢拔,以确保振捣棒所在位置混凝土的密实度。

5.2.1.7当砼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用泵送软管伸入柱内下料,但不应碰及钢筋和模板。

5.2.1.8墙体门洞两边混凝土应同时对称下料,为避免因混凝土高差太大,混凝土侧压力引起门洞模板移位。

5.2.1.9由于墙体采用的是大钢模板,为尽量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气泡,应适当延长振捣时间,在浇筑第二层混凝土时,采用二次振捣法,但必须在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5.2.1.10冬施期间,为了防止大钢模内外温差过大而引起混凝土表面收缩裂缝,钢模外侧应采取保温措施。

(具体保温措施见冬施方案)

5.2.1.11框架柱在梁板节点处砼强度等级不一样,在浇筑时注意浇筑的先后顺序;先浇筑高强度等级砼后浇筑低强度等级砼。

5.2.1.12墙柱砼浇注时根据钢筋上的50cm线控制砼浇注高度超过顶板底3-5cm,然后剔凿留3-5mm。

5.2.2梁、板及楼梯混凝土

5.2.2.1梁、板混凝土浇筑应由远到近,其浇筑方向应顺着次梁方向推进。

5.2.2.2梁中混凝土采用分层斜面浇筑,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振捣棒的移动间距为400mm,板中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棒与平板振捣器相结合的方法。

5.2.2.3楼梯混凝土浇筑同梁、板,且必须安排专人进行平整,放置埋件。

5.2.2.4在顶板面墙柱根部20cm范围内按标高找平并压光。

5.2.3构造柱、抗震扁带砼浇筑

5.2.3.1构造柱砼浇筑前,先将构造柱两侧的粘土空心砖墙砌筑完毕,在构造柱其他侧面支设模板,再浇筑构造柱砼,构造柱砼应分层浇筑,每一层厚度控制在45cm。

构造柱振捣要密实,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度(为使上下层砼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砼5cm)。

要注意不要碰撞各种埋件。

5.2.3.2抗震扁带砼浇筑前,要支设扁带侧模板,检查钢筋、模板的位置是否准确,浇筑抗震扁带砼时从一端开始向另一端浇筑。

抗震扁带、构造柱砼方量较小,只能采用人工送料,用48×3.5钢管搭设操作平台,塔吊运送的砼临时堆放在操作平台上,工人再用铁锹入模。

因此每次每罐砼将要浇筑完后,再提下一车,控制砼罐车进场速度,防止砼罐车等待时间过长而砼不能使用。

5.2.4后浇带砼浇筑

地下沉降后浇带在A-2/OA轴/2/OA轴-41轴之间,该后浇带在主体完工后进行浇筑,混凝土强度较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

地上结构后浇带在2/01轴-1轴、11-12轴、25-26轴之间。

该后浇带在相应层顶板混凝土施工完40d后再进行浇筑。

混凝土强度较两侧混凝土提高一级。

5.3施工缝的留置及处理措施

5.3.1砼施工缝留设:

5.3.1.1竖向结构施工缝留设:

柱水平施工缝设置于梁底及板面,墙体水平施工缝设置于板底及板面,有梁处在墙体中留设与梁等宽或比梁截面小5mm的梁豁,墙体垂直施工缝设置于门窗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或纵横墙交接处。

施工时墙、柱先施工至梁、板底上50mm,而后再剔除软弱层至梁、板上3-5mm。

5.3.1.2水平结构施工缝的留设

(1)各层楼梯板施工缝做法如下图:

 

(2)顶板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

顶板施工缝留设于跨中1/3范围内,施工缝必须留直槎。

5.3.2混凝土施工缝的处理

混凝土浇筑后应先将接槎部位弹控制线并沿线切割后剔除软弱层及松动石子,用空气压缩机清理干净,并将接茬面喷水湿润,但不应有积水。

(墙上梁豁处理方法同上)

5.4混凝土的养护

5.4.1常温施工混凝土养护

竖向结构模拆除后,应立即对混凝土进行浇水养护,混凝土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为避免板混凝土表面裂缝,板混凝土在终凝前,对表面应进行2—3遍搓压处理,然后用塑料布覆盖,待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浇水或蓄水进行养护,并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5.4.2冬季施工混凝土的养护

冬季施工采用综合蓄热法进行养护,板面覆盖塑料布及防火草帘,竖向结构拆模后及时涂刷养护液并用塑料布及防火草帘包裹养护。

6.冬、雨季施工混凝土的浇筑

冬季施工混凝土中应掺加防冻剂,同时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作好测温记录,混凝土浇筑完后及时覆盖塑料布并在上面覆盖防火草帘来保温,详细要求见《冬季施工方案》。

大雨天气不得进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浇筑前需及时了解天气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如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降雨时,视情况进行混凝土停止浇筑,留置临时施工缝或用塑料布随浇随盖。

7混凝土试块制作、养护及坍落度测定

7.1混凝土坍落度试验:

混凝土坍落度设专人测定和监视,测定次数每车测一次,将测试结果详细记录。

7.2混凝土试块留置

7.2.1试块制作详见《五棵松澳林住宅小区-6号楼检验试验计划》。

7.2.2.冬季施工的砼试块的留量应符合常温规定外尚应增设不少于两组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分别用于检查受冻前的砼强度和转入常温养护28天的砼强度。

7.2.3见证取样数量为混凝土试验总量的30%。

7.2.4结构实体检验用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

混凝土结构工程按国标GBJ50204-2002,留置结构实体检验。

根据本工程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同一强度等级的同条件养护试件留置不少于10组。

7.3试块养护

7.3.1现场建立试验室,并设置专职试验员负责试验工作。

7.3.2凡是标养试块,拆模后做好标识,立即放到标养箱养护,彼此间隔10~20mm。

标养箱温度20±2℃,湿度95%以上,凡是现场同条件养护试块放置在现场所在区段,并与楼面同条件养护,由专职养护人员负责与现浇构件同时养护。

8质量保证措施及要求

8.1标高的控制

8.1.1柱、墙标高控制:

模板支设前根据柱、墙钢筋上50线返至柱、墙上口标高上5cm处,红色油标标记。

8.1.2梁、板标高控制:

根据墙、柱插筋50cm线,拉线控制,卷尺测量,刮尺找平标高,如果相邻两根竖向钢筋相距较远需在中间增加竖向钢筋以协助拉线控制标高。

找平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复测,严格控制板面标高。

8.1.3混凝土接头部位清除混凝土浮浆及松动石子,以加强混凝土粘结。

8.1.4在浇筑前将所有机械设备进行试运转,确保浇筑顺利进行。

8.1.5冬期混凝土浇筑前备足草帘和塑料薄膜,供覆盖保温保湿用。

8.1.6将柱、墙混凝土分层浇筑的标尺杆做好,标尺杆标记500mm一道,用于控制混凝土的浇筑厚度。

标尺杆使用完后,要及时擦洗干净,以备下次使用。

8.1.7浇筑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现场挂牌施工,标明浇筑负责人和质量要求等。

8.2混凝土的进场检验

8.2.1混凝土进场后,混凝土工长核对混凝土供应小票内容是否为本部位所需之混凝土。

8.2.2检查混凝土的出站时间,出站时间与混凝土的浇筑时间差不得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的1/2。

8.2.3混凝土工长目测检查混凝土的和易性,检查随车所带资料是否符合要求,并由实验工实测混凝土的塌落度作好相应记录,冬季施工时测量混凝土的出罐、入模温度,由混凝土工长记录混凝土的四个时刻,即:

1砼出站时刻(由搅拌站填写);2到场时刻;3下料时刻;4浇筑完时刻;六个时间,即:

1运输时间;2等待时间;3浇筑时间;4出站到浇筑完时间;5间隔时间;6初凝时间。

8.3.混凝土结构偏差控制

混凝土结构允许偏差(mm)如下表所示: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0

尺量检查

柱墙梁

5

2

标高

层高

±5

全高

±30

3

截面尺寸

基础

±5

柱墙梁

±2

4

垂直度

层高

5

铅垂仪

全高

H/1000且≤30

5

表面平整度

3

线坠、尺量

6

角线顺直

3

角尺

7

预留洞中心线位置

5

尺量检查

8

预埋件、管、预应力筋

支撑板中心线位置

3

尺量检查

9

预埋螺栓

中心线位置

2

外露长度

±10,-0

10

楼梯踏步宽、高

±3

11

电梯井筒

井筒长宽

对中心线

±20,-0

井筒全高垂直度

H/1000且≤30

铅垂仪

12

雨罩位置

±5

尺量检查

8.4保证不漏浆措施

8.4.1墙柱底部漏浆控制:

首先保证楼板平整,在楼板混凝土施工时,柱、墙边20cm范围要求使用平靠尺将楼面撮平并用铁抹子压光。

楼板与墙体交接处加设海绵条的方式堵浆。

注意海绵条设置应严格按照模板线粘贴,严禁嵌入混凝土中。

8.4.2模板接缝漏浆控制:

模板底部加设海绵条将缝隙堵死,保证墙体根部不漏浆。

模板拼缝处通过裁边刨平刨光、硬拼堵缝,阴阳角处设定型钢角模。

8.5使用分层标尺杆控制分层厚度

制作分层标尺杆用于控制混凝土的分层下料厚度,夜间施工时要求有足够的照明,保证混凝土下料工能够看清标尺杆的标志。

通过分层下料厚度和分层振捣,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控制不漏振和不过振,保证混凝土中的气泡上排,保证混凝土表面的观感质量。

8.6控制振捣点和振捣时间

通过在现场钢筋上布设振捣点的标记来控制振捣点的间距,通过专人分区域振捣和根据振捣点逐一振捣来控制漏振现象,通过控制分层下料厚度和控制振捣时间来保证不过振和少振。

8.7窗洞模板底板穿洞透气

在窗洞底模板上穿透气孔,使混凝土中的气体有效排除,保证混凝土表面观感质量。

8.8预防烂根措施

墙柱根部混凝土接槎部位应剔凿清理干净,并将墙柱根部20cm用铁抹子压光,以防模板空隙漏浆,浇筑混凝土时先浇筑3-5cm厚同配比砂浆,而后再浇筑混凝土,混凝土振捣时应均匀分布振捣点,不得过振。

8.9养护控制措施

混凝土浇筑完后立即挂牌,标示牌上写明混凝土工长、养护组负责人、浇筑日期及养护截止日期、限制上人上料时间。

8.10其它保证措施:

8.10.1加强对图纸规范、操作规程、技术交底工作,使工人对施工过程及过程质量控制要求心中有数,严格按要求施工。

8.10.2及时收集整理各项资料,尤其是混凝土施工记录,确保齐全、真实、有效。

8.10.3加强项目部对质量的监督管理,实施质量跟踪和质量控制。

8.10.4严禁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振捣棒敲振预埋件、预埋管盒。

8.10.5模板拆除应保证不损坏混凝土表面和棱角,不得乱扒硬撬,梁、板应满足强度要求后,方可拆除。

8.10.6泵送混凝土浇筑楼面时,混凝土堆集高度不得大于300mm,以保证支架稳定性。

8.10.7在混凝土浇筑完毕强度未硬化及发白前,不得在其上踩踏,堆放杂物,钢筋、模板或安装模板支架。

8.10.8柱、墙模拆除后应及时浇水养护,楼面混凝土要在混凝土表面发白后浇水养护,并保持湿润状态,墙柱模应控制拆模时间。

8.10.9及时用废旧模板覆盖后浇带,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