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322546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63.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第2单元 课外自读.docx

鲁人版语文唐诗宋词选读第2单元课外自读

课外自读

韦应物 《赋得暮雨送李胄》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这首诗通过描绘送别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深的离别之意。

2.艺术特色

(1)动静结合,画面有立体感

从描写的景物看,有动态,有静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远,浦树渺茫,显其邃邈。

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

(2)情景交融

景的设置,总是以情为转移的,所谓“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吴乔《周炉诗话》)。

在这首诗里,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固然是诗人着力渲染的,以求与自己沉重的心境相吻合;就是那些用来衬托暮雨的景物,也无不寄寓着诗人的匠心,牵动着诗人的情思。

【随堂练笔】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的江边。

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解析】 这首诗前文写离别之情十分含蓄,将离愁别绪寓于景中,但在尾联中诗人的离别愁绪喷涌而出,改“含蓄地表达送别之情”为“直抒胸臆”。

C项的赏析中却说这首诗“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显然不太恰当。

【答案】 C

2.本诗的颔联与颈联写景富有特色,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细雨湿帆,帆湿而重;飞鸟入雨,振翅不速。

虽是写景,但“迟”“重”二字用意精深。

下面的“深”和“远”又着意渲染了一种迷蒙黯淡的景色。

四句诗,形成了一幅富有情意的画面。

从景物状态看,有动,有静;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海门、浦树为静,但海门似有波涛奔流,浦树可见水雾缭绕,这又显出相对的动来。

从画面设置看,帆行江上,鸟飞空中,显其广阔;海门深,浦树远,显其邃邈。

整个画面富有立体感,而且无不笼罩在烟雨薄暮之中,无不染上离愁别绪。

【名句鉴赏】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鉴赏】 尾联一改含蓄之风,直抒胸臆;又在结句用一个“比”字,把别泪和散丝交融在一起。

“散丝”,即雨丝,晋张协《杂诗》有“密雨如散丝”句。

这一结,使得情和景“妙合无垠”“互藏其宅”(王夫之《姜斋诗话》),既增强了情的形象性,又进一步加深了景的感情色彩。

从结构上说,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全诗四联,一脉贯通,浑然一体。

戴叔伦 《除夜宿石头驿》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这首诗真切地描写了除夕之夜诗人独自滞留他乡逆旅的情景,蕴蓄着无穷的感慨和凄凉之情。

2.艺术特色

(1)对比手法

“一年将尽”本该一家人团团圆圆,欢聚一堂,而现实却是自己离家万里,独对“寒灯”,美好的愿望和残酷的现实构成鲜明对比,表达诗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2)衬托方法

独身一人,远离亲人本就使人悲伤;而回想往事,痛定思痛,更加使人辛酸。

“明日又逢春”,春天是美好的,然而它又能给诗人带来什么呢?

【随堂练笔】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

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1.“支离笑此身”中的“笑”字用得好不好?

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笑”字用得好。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写出了沉思追忆和忆后重又回到现实时的自我嘲笑。

诗人一生,抱有济时之志,然而不但没能实现,反落得病骨支离,江湖漂泊,这怎能不感到可笑呢?

这“笑”,蕴含着多少对不合理现实的愤慨不平,是含着辛酸眼泪的无可奈何的苦笑。

2.请结合全诗,分析最后一句“明日又逢春”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年伊始,万象更新,可是诗人的愁情苦状却不会改变。

一个“又”字,写出诗人年年待岁,迎来的只能是越来越可怜的老境,一年不如一年的凄惨命运。

这个结尾,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和不尽的凄苦况味。

【名句鉴赏】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鉴赏】 上句点明题中“除夜”,下句则吐露与亲人有万里相隔之感。

清人沈德潜说此句“应是万里归来,宿于石头驿,未及到家也。

不然,石城(‘石头城’的简称)与金坛相距几何,而云万里乎?

”(《唐诗别裁》)这固然是一种理解。

但不能因石头驿与金坛相距不远,就不能用“万里”。

只要诗人尚未到家,就会有一种远在天涯的感觉。

“万里”,似不应指两地间的实际路程,而是就心理上的距离说的。

这一联,摒弃谓语,只用两个名词,连同前面的定语“一年将尽”“万里未归”,构成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性和广漠的空间感对照并列在一起,自有一种暗中俯仰、百感苍茫的情思和意境,显示出诗人高超的艺术概括力,具有深沉的形象感染力。

韩愈诗二首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这首诗抒写了诗人的不幸遭遇,表现了诗人刚正不阿的品质和凄楚难言的愤激之情。

2.艺术特色

(1)借景抒情

主要体现在颈联上。

此两句一回顾,一前瞻。

云横而不见家,亦不见长安: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诗),何况天子更在“九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

他此时不独思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

“马不前”用古乐府“驱马涉阴山,山高马不前”意。

他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

“马不前”三字,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2)沉郁顿挫

沉郁指其风格的沉雄,感情的深厚抑郁;而顿挫是指其手法的高妙,笔势纵横,开合动荡。

全诗大气磅礴,卷洪波巨澜于方寸,能产生撼动人心的力量。

【随堂练笔】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 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诗的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是如何表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诗人上表谏诤,却“朝奏”而“夕贬”,两相对照,说明得罪之速。

“九重天”借指皇宫九重、天威莫测。

“路八千”极言贬谪之远、之严厉。

君王昏庸,忠奸不辨,诗人忠于王朝却被远贬,令人怨愤和痛心。

故这两句诗紧扣诗题中的“左迁”,点明了被贬的原因,又对比鲜明地抒发了诗人的怨愤和痛心之情。

2.简述这首诗叙述的事件,并分析韩愈诗歌“以文为诗”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容:

我不惜残年向皇上进谏而被贬到潮州,路途遥远家乡难回,你就在瘴江边收拾我的尸骨吧。

分析:

韩愈以文名盛,作诗也重铺陈排比,以文入诗,风格独特。

这首七律以“文章之法”行于格律之中,感情诚挚深厚,笔势纵横开阖,有“文”的笔法,更有盎然的诗意,这是此诗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色。

3.诗的三、四两句“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该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此两句中“欲为”和“肯将”对举,紧承诗的一、二句,进一步表白自己为国上书的心迹和冒死进谏的精神,抒发了自己终而获罪的悲愤和老而弥坚的勇气,表明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不自悔的光明磊落的襟怀,突现了诗人刚正不阿的人格。

【名句鉴赏】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鉴赏】 “云横”两句借景语表达情思,云横秦岭,雪拥蓝关,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

“秦岭”指终南山。

“家何在”喻将远走,“马不前”喻前途艰辛。

冰天雪地之中,诗人立马蓝关,不独心系家人,更伤怀国事,景物描写中,流露出英雄失路之悲。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此诗描绘了早春独特而美好的景色,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之情。

2.艺术特色

(1)描写传神

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的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

远远望去,地上满是绿色,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

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形象传神。

(2)对比手法

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

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回春、万象更新的勃勃生机。

而烟柳呢?

已经是“杨柳堆烟”的时候,何况“满”城皆是,不稀罕了。

到了暮春三月,色彩浓重,反倒不那么惹人喜爱了。

像这样运用对比手法,为的是突出春色的特征。

【随堂练笔】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①(其一)

韩 愈

天街②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③。

【注】 ①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②天街:

指皇城中的街道。

③皇都:

指京城长安。

1.韩愈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早春如画的美景。

诗中的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是作者经过细致的观察和体会才发现的。

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这首绝句耐人寻味的主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早春比暮春风光更好。

2.请你谈一谈这首绝句所揭示的一般性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切美好的事物,最好的时节就是在它的萌生阶段,它正朝着极盛方向前进,给人以希望和盼头。

【名句鉴赏】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鉴赏】 “草色遥看近却无”是诗中绝妙佳句。

试想:

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

连影儿也不见。

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

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

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

喜。

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

这景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

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

而小雨又滋润如酥,酥就是奶油。

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

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李贺 《马诗(其四)》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这首诗托物言志,通过写马的品质和不幸遭遇,委婉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2.艺术特色

托物言志。

这首诗表面写马的形态、素质,实际上是写诗人自己,表达诗人的身世之感。

诗歌通过写马,创造出物我两契的深远意境。

诗人怀才不遇,境况凄凉,恰似这匹瘦马。

他写马,不过是委婉地表达出郁积心中的怨愤之情。

【随堂练笔】 

马诗(其四)

李 贺

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1.诗人笔下的马是什么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瘦骨嶙峋,但并不软弱,铮铮硬骨,击之有铜声。

2.这首诗构思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联想丰富,由凡马联想到天马,想象奇特,以虚写实,寓意深刻。

运用托物言志,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怨愤。

3.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托物言志。

借素质超群却境遇不好的“马”的形象来抒发自己才华超群却不被重用的怨愤之情。

(2)虚实结合。

“瘦骨”写形,表现马的处境,“铜声”写质,反映马的素质;化虚为实,将内在的东西外现为可闻、可见、可感、可知的物象,形象描绘出诗人恰似这匹瘦马般虽才情卓绝却景况凄凉的现状。

(3)夸张。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一句中,马虽“瘦骨”却“带铜声”,用夸张的手法着力表现马的剽悍无比,素质超群。

这匹马也是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的诗人的写照。

【名句鉴赏】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鉴赏】 天马,铜马也。

此诗言马非凡马,但却未得好的待遇,因而瘦骨嶙峋,但并不软弱,铮铮硬骨,击之有铜声。

《晋书·天文志》:

“房驷星,亦曰天驷,为天马,主车驾。

房星明,则王者明。

”李贺此诗以马喻人之意显然:

非凡杰出之才,未遇明主。

而良马不用,则时危主殆矣。

“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两句,苍劲凝重,力度非凡,质感强烈鲜明,以虚写实,是出神入化之笔。

刘禹锡诗二首

《乌衣巷》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本诗通过乌衣巷今昔的变化,表现了作者对昔盛今衰、沧海桑田变化的无限感慨。

2.艺术特色

对比手法。

这首诗将今日乌衣巷的寂寥、惨淡和昔日的繁华喧闹做对比,诗人的无限感慨就蕴藏其中了。

语言浅显,却有一种含蓄之美。

【随堂练笔】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是作者最得意的怀古名篇之一。

从全诗看,“野草花”“夕阳斜”反映的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荒凉冷落衰败的景象。

2.事实上,是不可能有四百余年前“王谢堂前”的老燕如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唤起读者想象,暗写乌衣巷昔日的繁荣,起突出今昔对比的作用,引起世事沧桑的感慨。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乌衣巷》一诗语言含蓄深沉,通过对野草野花在曾经繁华的朱雀桥边肆意蔓延和斜阳残照笼罩着曾经繁华而今冷落凄凉的乌衣巷的今昔对比描写,寓情于景,借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同时赋予燕子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抒发了诗人对人世沧桑、兴衰无常的深沉感慨。

【名句鉴赏】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鉴赏】 乌衣巷原是六朝贵族居住的地方,最为繁华,如今有名的朱雀桥边竟长满野草,乌衣巷口也不见车马出入,只有夕阳斜照在昔日的深墙上。

诗人没有直接描写乌衣巷一带的萧条景象,只写野草、夕阳、燕子。

他出人意料地忽然把笔触转向了乌衣巷上空正在筑巢的飞燕,让人们沿着燕子飞行的去向去辨认,如今的乌衣巷里已经居住着普通的百姓人家了。

为了使读者明白无

误地领会诗人的意图,作者特地指出,这些飞入百姓家的燕子,过去却是栖息在王谢权门高大厅堂的檐檩之上的旧燕。

“旧时”两个字,赋予燕子历史见证人的身份。

“寻常”两个字,又特别强调了今日的居民是多么不同于往昔。

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作者对这一变化发出的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

飞燕唤起了读者的想象,从侧面暗示了乌衣巷的衰落,而历史兴亡之感也就在乌衣巷的今昔对比中表达出来,笔调含蓄蕴藉,使人读起来余味无穷。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这首诗写自己的不幸遭遇,既表现了诗人的怅惘心情,又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仕宦沉浮的豁达襟怀。

2.艺术特色

(1)运用典故

使用典故“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说自己在外二十三年,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地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而已。

此番回来恍如隔世,觉得人事全非,不再是旧日的光景了。

后一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的长久,又表现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含意十分丰富。

(2)比喻手法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明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乐观。

沉舟侧畔,有千帆竞发;病树前头,正万木皆春。

他针对白诗的“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而发,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寂寞、蹉跎而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随堂练笔】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颔联说自己如今回来,许多老朋友都已去世,只能徒然吟诵“闻笛赋”表示悼念。

接下来用王质烂柯的典故,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太长,又表示了世态的变迁,还写出回归后的生疏和惆怅之情,含意十分丰富。

(答出大意即可)

2.颈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今人常常引用这两句诗,赋予它以何种新的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2)今人常赋予新义:

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名句鉴赏】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鉴赏】 诗人以沉舟、病树比喻自己,表明自己固然感到惆怅,却又相当乐观(或豁达)。

反而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忧伤,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表现出豁达的襟怀。

元稹诗二首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整体感知】

1.主旨内容

此诗写诗人在听到朋友被贬消息时的悲伤之情,表达了对朋友的深挚情意。

2.艺术特色

(1)情景交融

作者贬谪他乡,又身患重病,心境本来就不佳。

现在忽然听到挚友也蒙冤被贬,内心更是极度震惊,万般怨苦、满腹愁思一齐涌上心头。

以这种悲凉的心境观景,一切景物也都变得阴沉昏暗了。

只因有了情的移入,情的照射,情的渗透,连风、雨、灯、窗都变得又“残”又“暗”又“寒”了。

“残灯无焰影幢幢”“暗风吹雨入寒窗”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是以哀景抒哀情,情与景融为一体,“妙合无垠”。

(2)含蓄蕴藉

元稹这首诗所写的,只是听说好友被贬而陡然一惊的片刻,这无疑是一个“有包孕的片刻”,也就是说,是有千言万语和多种情绪涌上心头的片刻,是有巨大的蓄积和容量的片刻。

作者写了这个“惊”的片刻而又对“惊”的内蕴不予点破,这就使全诗含蓄蕴藉,情深意浓,诗味隽永,耐人咀嚼。

【随堂练笔】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元 稹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

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

1.首句的景物描写,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