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未来出版社.docx(4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未来出版社
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2017至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校:
教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三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
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教学目标:
1、懂得邻居之间要和睦相处,和睦相处不仅大家都愉快,还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
2、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3、认识在我们生活的周围,有许多普通的劳动者,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
4、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关注理解身边处境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培养爱心,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四、教学难点:
能利用简单的图形画出学校的平面图,知道学校的发展变化,在了解学校的空间、体察学校内在精神和传统历史的基础上,激发对学校的亲切感、认同感、归属感,增强小主人意识,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建设。
五、教学措施:
1、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尊重儿童的差异与感受。
如:
在涉及到家庭、父母、亲情的教学时,要考虑自己班上是否有离异家庭,怎样做才能使部分学生的自尊不受到伤害。
2、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要让班上所有学生都有参与教学过程的机会。
学生的平等参与不仅是为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对自己的期望。
3、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发展的资源。
根据学生需要的差异考虑教学资源的分配,为所有孩子的发展提供他所需要的教育服务。
六、教学活动:
通过开展辩论会、调查实践活动、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七、学情分析:
1、两年来的变化
知识目标:
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能力目标:
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情感目标:
正确认识自己的长大,感悟长大是一个丰富的过程。
懂得感激,形成热爱家庭的态度。
教学重点:
知道有关自己长大的事情,全面理解长大的含义
教学难点:
学会测量身高、体重的方法学习使用简单测量工具,会填写成长记录卡。
教法:
培优辅差: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幼时的出生证、出生纪念卡、纪念册等反映自己成长的照片、幼儿用品等。
2、布置学生向家长调查自己的童年趣事。
3、了解学生准备情况。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补充
一、创设情景——感受“长大”
1、播放儿时的音乐,请两位同学穿上幼时的服装走一走,
2、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
3、交流感受。
4、揭示话题。
师:
“同学们已经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虽然大家的姓名不同,生活经历也不一样,但每个人都有一个温暖的家,每个同学都是从一个小娃娃成长为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长大的历程。
”(板书:
我长大了)
二、小组合作——探究“长大”
1、那我们和刚上一年级相比,我们有哪些变化,先看书上这两个同学在干什么?
2、师:
“每位同学都和课本上的小朋友一样,经历了一个成长的过程。
今天我们一起来开展一个有趣的活动——我的‘昨天’和‘今天’。
”
1)小组测量。
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评一评。
各小组向全班介绍:
自己小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3)填写书上的成长记录卡。
三、交流故事——分享“长大”的快乐
1)教师事先布置的任务: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讲给大家听,尤其是那些令爸爸妈妈和自己难忘的事。
选择一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2)小组交流
四、活动:
比比谁的本领大。
师:
同学们通过两年的学校生活,随着年龄的增长,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生活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学会了很多本领,下来我们就来比一比,看谁的本领大。
游戏一:
系鞋带。
游戏二、记忆单词。
学生活动
1、尝试体验。
全班同学尝试。
2、交流感受。
3、学生阅读教材。
1)、小组测量每个人的身高和体重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作比较。
2)、小组成员互相评一评哪位同学体重增加最多,哪位同学身高增加最多。
小组交流自己幼年时期最有趣的事情,展示一件自己幼年时期的用品。
每组请一位同学代表回答
(其他组选择不同现象回答)
五、小小交流会
1、探究活动:
让学生阅读课本插图。
同桌互相来说说妈妈说了些什么孩子会说些什么?
2、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了解一下家长的工作,你们了解吗?
同学互相说一说。
3、讨论交流:
哪些事情我们三年级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做了,可以让爸爸、妈妈下班回来后多休息一会儿,能让他们感到高兴。
”举例说一说自己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4、老师调查同学们在家里做得不好的地方例如:
撒娇、任性、在学校不懂礼貌。
欺负同学等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我们同学应该怎么做?
请一位同学写一个准备在今后执行的小计划,可以参考刚才大家讨论过的,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教师要说明计划的要求:
一定是自己力所能及的、经常需要做的日常生活家务劳动,而且要求一旦写
了,今后就要坚持下去,不能“三分钟热气”直到现在为止,还是爸爸、妈妈在做
的家务劳动。
内容不要过多,一两项就可以了,最多不超过三项。
师:
大家制定了计划,就要按照计划去做,而且实现不要告诉爸爸、妈妈,给他们一个惊喜。
他们一旦发现,一定会非常高兴,一定会夸奖说:
“我们的孩子真的长大了!
5、教师总结。
“爸爸、妈妈为了家庭的生活而操劳,工作很辛苦。
我们已经是三年级的学生了,应该懂事了,要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
6、补充资料:
“母亲节的由来”,并介绍父亲节。
六、教师总结:
“通过今天的课堂活动,我们知道了每一位同学从呱呱坠地的婴儿到今天,都长大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同学们比以前更深刻地懂得了‘长大‘的含义。
希望同学们经常想到这一点,像个‘长大’的孩子。
”也希望大家在以后有更大的进步。
七、布置作业
落实自己的计划,并且了解家长的反应。
落实计划几天后,完成课本P13右上角“我的感受”。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母亲节的来历”。
板书设计:
我懂事了
要减轻爸爸、妈妈的负担,做一个好孩子
2、我的优点与不足
知识目标:
知道人各有所长,懂得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道理。
能力目标:
观察同学身上的闪光点,学会欣赏和尊重别人。
情感目标: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有意识地发扬优点和克服不足。
教学重点:
敢于和同学交流彼此之间的优点与缺点。
教学难点:
设计和书写调查问卷,能正确评价和书写。
教法:
培优辅差:
教学准备:
1、请学生准备能代表或证明自己优点的物品,如证书、奖状、照片等以备展示自己的优点时使用。
2、为小小辩论会准备正方和反方两个牌子。
3、根据班级人数,准备相应的纸条,其中若干张写有“被评价人的字样以备抽签时使用。
4、请学生准备好若干张调查问卷。
5、与各科教师协商,请他们帮助评价学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补充
一、教师导入:
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存在不足,只有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点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才能使自己的优点越来越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评价自己要实话实说。
二、小组交流:
同学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回忆,挖掘自己身上的闪光点,寻找薄弱点,在小组内充分交流,使每位同学的优点大家都能共同分享,不足都能引以为戒。
三、优点展示:
请每组选出若干名同学,模仿教材第6页同学们的做法,在班上展示自己的优点,并指出自己的不足。
活动一:
小小辩论会
1、教师将教材第6页男孩思考的问题,作为辩论题,写在黑板上,并规定正方观点是“平时爱开玩笑,管闲事是优点”;反方观点是“平时爱开玩笑,管闲事是缺点”。
2、请赞成此观点是优点的同学坐到正方一边;认为此观点是缺点的同学坐到反方的一边。
正反方各推荐一名主辩,在规定的时间内率队友展开辩论,陈述各自的理由。
3、教师对同学的表现予以鼓励,同时结合“图文分析”中的内容,对辩论会进行总结,指出问题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活动二:
请你说说心里话
1)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若干名同学,为全班同学评价的对象。
将他们的名字公布出来,请大家思考如何评价他们。
2)请被批评的同学依次到前边来,倾听同学们的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看同学的长处,评价时以讲述别人的优点为主。
请同学将课前准备好的调查问卷,发给你的好伙伴,请他们填写。
收回之后,要认真阅读,虚心接受,并真诚感谢对方。
活动三:
教师眼中的我
1、指导同学利用课后时间,请一位对自己比较了解的任课教师评价一下自己,并将评语写到教材第8页上。
2、课堂上,教师先请同学之间相互传看、交流老师的评语,再请学生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大家介绍老师对你的评价。
四、教师总结:
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如何,取决于你平时的表现,希望大家积极努力,把握住一切机会,争取给别人留下一个美好的印象。
活动四:
用笔记一记
1、教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评价、体现的评价及教师的评价整理归纳一下,然后分优点和不足两个方面,选择主要的记在课本上。
2、要求学生将自己整理的记录,拿给家长看看,请家长也来参与评价,把评语写在教材第9页空白处。
五、布置作业:
请你去采访你的任课老师,看看老师眼中的你是什么样的,注意和老师交谈时的语气要有礼貌。
板书设计
我的优点与缺点
实话实说评自己
小小辩论会
3、我的兴趣和特长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
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健康的兴趣,培养文明行为和高尚情操。
懂得具有一种特长,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学生的自尊、自信,明确成功需要克服困难和持之以恒。
教学难点:
通过学生认识自己的兴趣、特长,培养与同学沟通、交流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法:
培优辅差: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名人兴趣爱好广泛的小故事。
2、学生准备能展现自己特长的作品。
3、搜集海伦•凯勒的故事。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补充
一、动画导入,畅谈兴趣
教师创设情境:
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
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认识他吗?
讲海伦•凯勒的故事
教师提问:
谁愿意先说说你最感兴趣的事?
学生畅所欲言,谈自己的兴趣爱好。
教师根据学生发言,及时评价。
小结:
听了大家的话,老师心里特别高兴。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因为从你们的发言中,老师了解到大家的兴趣是健康的、有益的。
这些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利于我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中,你最拿手的是什么?
和你志趣相投的朋友结成小组,在一起说一说,看一看。
一会儿每个小组选出最棒的同学在全班展示。
二、小组合作,展示自我
学生根据兴趣结成小组,交流自己的特长和作品。
三、师生互动,因势导行
教师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特长:
谁愿意第一个到前面来亮亮你的绝活儿?
学生展示特长:
舞蹈、绘画、书法、唱歌、弹琴……
教师相机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认识到广泛的兴趣可以给生活带来乐趣。
而要使兴趣发展成为特长,需要讲究方法,持之以恒。
对于性格内向、不敢发言的孩子,教师要及时给予鼓励,并相机讲述《海伦•凯勒的故事》。
使学生知道只要肯尝试、肯努力,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四、体验成功,树立自信
同学们,学校是一个大家庭,咱们班是一个小家庭。
正因为同学们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才使我们这个家庭的生活丰富多彩,才使我们在这个家庭中生活得如此快乐。
好了,同学们,让我们走上台来,带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给我们这个小家庭留一张全家福吧!
板书设计:
我的兴趣特长
发展个性全面发展
4、相信我能行
知识目标:
懂得只有相信自己,敢于表现自己,才能使自己得到锻炼得到进步的道理。
能力目标:
能正视自己及他人的优点和不足,初步形成正确的评价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懂得发挥自己的优势,树立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帮助学生排除烦恼,战胜胆怯、自卑的心理,逐步铸就学生相信自我,展示自我,敢于尝试的良好意志品质。
教法:
培优辅差: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补充
一、创设情境,导入活动
1、教师以两种方式和学生问好(一种不自信“上…上…上…课”,一种精神饱满地“上课”)。
2、师:
你们喜欢老师的哪一次问好方式?
为什么?
3、师:
老师对付自己的不自信是有方法的,我在放弃、退缩的时候,就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三个字,你们猜是哪三个字?
(认可学生所猜,板书:
我能行!
)
4、师小结:
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做好,首先要相信自己,只要相信自已行,才会我能行!
二、开展活动,体验情感
活动一:
“丁丁和甜甜的苦恼”
1、师:
在许多事情中,为什么有的同学敢于表现自己,有的同学却自我放弃和退缩呢?
今天,老师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带有苦恼的小朋友。
2、出示课件:
丁丁和甜甜的苦恼
3、师:
你对于丁丁和甜甜的表现有什么看法?
4、我们帮着他们出出主意好吗?
5、师:
同学们的方法可真多啊,真是赛过小诸葛,你们在生活中怎样解决问题,排除烦恼呢?
——生讨论。
老师这儿还有一些排解烦恼的小方法,送给大家。
课件出示:
①多运用“我能行”、“我会继续努力”等语言激励自我。
②把烦恼讲给身边的人听。
③面对镜子微笑1分钟。
④闭上眼睛深呼吸2分钟……
活动二:
正视不足,明理导行
1、导语:
老师在教学中也遇到了小朋友有苦恼的情况,他把苦恼讲给我听,我给他出了个小主意。
2、教师讲教材P13“张小波的故事”。
3、分步引导:
你在课堂上有没有不敢举手发言的时候,在学英语时有没有单词记不住,觉得自己特别笨,不想学的时候,在跑步中有没有因为落后而不想跑的时候?
……
(1)原因是什么?
(生说原因)
(2)长期这样下去会怎么样呢?
(生说不自信的危害)
(3)今后准备怎么做?
(生畅谈想法)
4、小结:
同学们找到了自己的不足,了解了缺乏自信的原因,认识到了缺乏自信的危害,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
请同学们听听好朋友大嘴青蛙的忠告:
(课件出示学生读)要想让自己各方面得到锻炼,就要敢于表现,把自己展示出来。
5、哪些同学愿意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
师小结:
展示自己,表现自己,我能行。
三、拓展、升华情感
1、师:
读得真好!
能不能告诉老师你的收获?
2、升华情感
(1)出示舟舟图片
(2)简介舟舟:
智残儿,不认字,不识谱,但却能指挥世界顶极乐团演
(3)总结:
板书设计:
相信我能行
无论做什么事情,要想做好,首先要相信自己,只要相信自已行,才会我能行!
第二单元我爱我家
5、说说我的家
知识目标:
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和个性特点,以及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能力目标:
学习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情感目标:
关爱家人,了解家人。
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庭成员的组成,初步了解家人的民族\职业\爱好\和个性特点,以及家人和亲属的社会关系。
教学难点:
学习调查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类推的方法进行问题分析。
教学准备:
1、教师及学生家人的全家福
2、学生事先了解自己的家庭成员
3、家庭成员与亲属的关系结构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补充
一、谈话导入:
师:
同学们,你们都认识王老师,可是你们知道每天下班老师要和哪些人生活在一起?
你向知道他们是谁吗?
老师出示全家福照片,并简单介绍家庭成员.
二、学生介绍家庭成员组成
师:
谁愿意像老师这样也把自己的家人介绍给大家呢?
1)请1~2名学生到前面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学生出示自己家人的照片并像老师一样进行介绍.
2)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你家里有哪些成员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
三、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
1)贴照片,将学生准备的全家福贴在书上.
2)引导学生发现一般规律,并认识不同的家庭结构
将小组同学的教科书竖着摆成一排,然后观察每个家庭成员组成情况,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
学生可去别的小组进行参观,也可在本小组内进行讨论.
四、介绍家庭成员
1、指导学生填写家庭调查表:
从成员人数,年龄,民族,职业,兴趣爱好等方面进行介绍
2、选择5~6名学生进行汇报
五、了解成员与亲属的关系
师:
在家庭中你是爸爸妈妈的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又是谁的孩子呢?
与爸爸妈妈同辈的还有谁?
1、指导学生看家庭成员与亲属的关系表.
2、师生配合一问一答:
如: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生: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了解类似姥姥姥爷的孩子.
3、指导学生填写书中的问题.
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的是家庭成员与亲属的关系,你们明白了吗?
六、小结: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但每个家庭成员结构是不一样的,大家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其乐融融.
七、作业布置:
将未完的书中作业填写完整.
板书设计:
我爱我家
和睦相处,互相关心、互相爱护
6、我是怎样长大的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体验,学习透过现象表面看事物本质,发现和理解生活的丰富内涵学习搜集处理、分析和运用信息,并能够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
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家庭成员间的亲情懂得感激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
教学难点:
能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尊敬和感激,懂得关心和孝敬父母长辈。
教法:
学法:
培优辅差:
教学准备:
1、学生儿时用的纪念品。
2、学生的影集。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补充
一、感受长大
1、活动一:
猜猜他是谁?
教师出示:
几张学生小时侯的照片,让学生猜猜照片中的孩子是谁?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取出自己儿时的玩具互相交流感受。
3、指名一到两位同学到前面来说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玩具,这里有没有什么纪念意义。
小结:
同学们,通过看这些东西你们是不是发现自己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那你可知道爸爸妈妈是怎样把你这个小不点养这么大呢?
二、我是怎样长大的
过渡:
回忆过去,儿时的记忆仿佛就是昨天的事,比一比才知道原来我们是那么小,什么都不会现在长大了学会了很多东西,你知道自己是怎样长大的吗?
1、在相册中寻找成长的足迹
一张张珍贵的照片,就是成长的足迹,一本小小的影集就是生活的缩影记录着孩子们成长的历程,孩子的点滴成长凝聚了家人的无限关爱,首先在小组内看相册,组长负责轮流进行。
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重点介绍
2、介绍自己成长中的一片日记
3、讲一个难忘的成长故事:
1)看教材上介绍的故事
2)学生讲述自己的故事。
三、活动:
学会感谢
1、师:
爸爸妈妈这么辛苦,我们作为孩子的应该怎样感谢爸爸妈妈呢?
2、学生分别谈自己的感谢的方法,给孩子充分的空间尊重他们的个性。
3、书上也有两位同学谈了谈自己的看法,你们讨论一下他们感谢父母的方式有几种?
师:
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分为两方面,一方面对自己作好自己应该做的事另一方面则是对家人孩子在家庭中应该懂事,学会孝敬父母长辈。
。
4、交流汇报一下,你是哪一种?
5、给爸爸妈妈一个惊喜。
1)请同学们把书翻到22页,看看这里的孩子怎样给自己父母一个惊喜的。
学生谈看后感受。
2)说说你准备怎样给父母一个惊喜呢?
6、记住这些特殊的日子
1)你知道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2)你知道你们的家日吗?
3)你还知道一些重要的节日吗?
如:
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
学生看书,指名的同学说图意。
同桌互相说故事会。
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各组选派的同学在会上发言。
学生来谈自己如何感谢父母。
将感谢的方法分为两类。
四、教师小结
小结:
在成长的纪念册里和成长日记里你们发现了什么?
我们不仅发现自己长大了,而且发现养大一个孩子是这么不容易,从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孩到一个英姿飒爽的少年,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知凝聚了家人的多少心血呀!
板书设计:
6、我是怎样长大的
母亲节父亲节老人节
(学会感恩)
7、爸爸妈妈真辛苦
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学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能力目标:
能够体察父母的辛苦。
情感目标:
对父母的辛苦能理解,并愿意承担一部分家务。
减轻父母的负担。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探究活动,使学生能感受父母的辛苦。
教学难点:
能够体察父母的辛苦,了解父母的烦心事,并能想法给父母减压。
教学准备:
1、跟随父母一天,认真观察父母的工作和做家务的情况。
2、小调查,调查了解父母的内心烦恼。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课堂补充
活动一、了解爸爸妈妈的辛苦
1、阅读教材第25~26页的文字和插图。
2、在小组内交流(像书上的同学那样介绍自己爸爸妈妈工作特点和辛苦程度以及做家务的情况。
)
3、出示照片
4、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到前面交流(结合自己爸爸妈妈的实际情况,分别介绍他们的工作和承担的家务活。
)
5、思考:
爸爸妈妈为什么要这样辛苦?
不这么做可以吗?
活动二、了解爸爸妈妈的烦心事。
思考:
爸爸妈妈不仅要努力地工作,还要抚养子女,照顾老人,有时还会遇到一些烦心事,爸爸妈妈有哪些烦恼呢?
1、教师引领学生阅读教材第27页(指导学生分析图文,启发学生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想一想爸爸妈妈有什么烦恼。
2、根据课前调查情况,学生在组内简单交流。
3、3至5名学生一组在班级交流。
思考:
哪些烦恼是因你而起的?
4、学生看教材第28页,认真反思,将爸爸妈妈因自己的烦心事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上。
5、汇报由自己为父母招来的烦心事。
思考:
爸爸妈妈本来已经很辛苦了,生活压力这么大,有时因为我们不懂事,爸爸妈妈还要操心,烦恼,你们有什么想法呢?
6、学生谈感受
活动三:
我能为家做些什么
1、小组讨论:
老师刚才提出的问题。
2、各小组汇报交流。
翻到教材第29页,教师引导学生分别从学习\生活和消费等角度给学生提供线索,并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适度展开。
左上图:
孩子决定从此以后自己整理房间,此图代表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生活中哪些事情是应该自己做的?
中上图:
孩子要帮助父母拖地板,此图代表孩子要力所能及帮助父母做家务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帮助爸爸妈妈做哪些家务活?
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