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小儿推拿.ppt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2703501 上传时间:2022-11-0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5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小儿推拿.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教学小儿推拿.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教学小儿推拿.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教学小儿推拿.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教学小儿推拿.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学小儿推拿.ppt

《教学小儿推拿.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小儿推拿.ppt(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学小儿推拿.ppt

小儿推拿小儿推拿ChildMassageCommonly-usedPointsAndManipulations小儿生理特点:

小儿生理特点: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小儿病理特点:

小儿病理特点:

抵抗力差,容易发病;传变迅速,易趋康复。

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推拿与成人有所不同。

2小儿的推拿辩证小儿的推拿辩证:

(1)四诊。

(2)八纲。

3第一节第一节小儿推拿常用手法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一一.手法要求手法要求轻快柔和,平稳着实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Commonly-usedManipulations4二二.与成人手法的区别与成人手法的区别

(一)与成人手法不同的手法是:

推法、掐法、捏法、运法推法、掐法、捏法、运法。

其中同名不同操作的是:

推法、捏法推法、捏法。

(二)小儿特有的手法是:

掐法、运法掐法、运法。

5三三.常用手法常用手法

(一)推法推法(见图6-1、6-2、6-3)以拇指桡侧或指面,或食中二指指面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分旋推、分推。

(二)揉法揉法(见成人推拿手法图5-1-3)以中指或拇指指端,或掌根,或大鱼际,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分鱼际揉、掌根揉、指揉。

6(三)按法按法以拇指或掌根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

(四)摩法摩法以手掌面或食、中、无名指指面附着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环形移动摩擦。

(五)掐法掐法(见图6-4)用指甲重刺穴位。

7(六)捏法捏法(见图6-5)1.三指捏:

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2.二指捏:

食指屈曲,用食指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七)运法运法(见图6-6)以拇指或中指指端在一定穴位上由此往彼作弧形或环形推动。

8第二节第二节常用穴位常用穴位小儿推拿常用穴位除了十四经穴及经外奇穴外,还有许多特定的穴位,这些穴位不仅有点状的,还有线状、面状的。

小儿常用穴位以两手居多,故曰“小儿百脉汇于两掌”。

小儿推拿操作的顺序一般是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最后是下肢。

当然,依患儿病情的不同,可灵活掌握。

9一一.头面部穴位头面部穴位PointsontheHeadandFace

(一)攒竹定位:

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线状)。

操作:

推攒竹,两拇指自下向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

主治:

发热、头痛、感冒、精神不振、惊惕不安。

10

(二)坎宫定位:

自眉头起沿眉梢成一横线。

(线状)操作:

推坎宫,两拇指自眉心向眉梢作分推,推3050次。

主治:

外感发热、惊风、头痛、目赤痛。

(三)太阳定位:

眉后凹陷处。

操作:

两拇指桡侧自前向后直推,称推太阳。

用中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

推揉3050次。

主治:

发热、头痛、惊风、目赤痛11(四)山根定位:

两目眦之中。

操作:

掐山根即拇指甲掐,掐35次。

主治:

惊风、抽搐。

(五)人中定位:

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界处。

操作:

掐人中。

掐五次或醒后即止。

主治:

昏厥、抽搐、惊风。

12(六)迎香定位:

鼻翼两旁开0.5寸,鼻唇沟内。

操作:

揉迎香,用食中二指揉,揉2030次。

主治:

鼻塞或鼻流涕。

(七)牙关定位:

耳下一寸,下颌骨陷中。

操作:

按牙关即用拇指按,或揉牙关,用中指揉。

按揉510次。

主治:

按牙关主治牙关紧闭;揉牙关主治口眼歪斜。

13(八)囟门定位:

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骨陷中。

操作:

推囟门,两手扶儿头,两拇指从前发际向囟门穴交替推,(囟门未闭时仅推至囟门);揉囟门,拇指端轻揉之。

推或揉均50100次。

主治:

头痛、惊风、神昏烦躁、鼻衄、鼻塞。

(九)百会定位:

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14操作:

按或揉百会,用拇指或中指按揉。

按3050次,揉100200次。

主治:

头痛、惊风、脱肛、遗尿、目眩、惊痫。

(十)耳后高骨定位:

耳后入发际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

揉耳后高骨,用两拇指或中指端揉。

揉3050次。

主治:

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十一)风池定位:

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之间,平风府穴。

15推膻中,食中二指自胸骨切迹推至剑突。

推或揉均为50100次。

主治:

胸闷、咳喘、痰鸣、呕吐。

(三)胁肋:

(线状)定位:

从腋下两胁至天枢处。

操作:

搓摩胁肋,用两手掌从两胁腋下搓摩至天枢(脐旁开2寸),又称按弦走搓摩。

(四)中脘:

定位: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

16操作:

拿风池,用拇、食指拿。

拿510次。

主治:

感冒、头痛、发热、颈项强痛、目眩。

(十二)天柱骨(线状)定位:

项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

用拇指或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称为“推天柱骨”。

或用汤匙边蘸水自上而下刮。

推100500次,或刮至皮下轻度瘀血为止。

主治:

呕吐,恶心,项强,发热,咽痛,惊风。

17头面部穴位主治归纳:

头面部穴位主治归纳:

1.治疗外感表证:

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揉迎香、拿风池。

其中推攒竹、推坎宫、揉太阳、揉耳后高骨主疏风解表;揉迎香主治鼻塞流涕;拿风池主发汗解表、祛风寒。

2.治疗惊风、抽搐:

掐山根、掐人中、推揉囟门、按揉百会、揉耳后高骨、推天柱骨。

其中按揉百会有升阳举陷的作用。

3.治疗牙关紧闭、口眼歪斜:

按揉牙关。

18二、胸腹部穴位二、胸腹部穴位

(一)天突:

定位:

胸骨上窝正中。

操作:

按或揉天突,用中指端按或揉。

按揉1015次。

主治:

痰壅气急、胸闷、咳喘、恶心呕吐。

(二)膻中:

定位:

前正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处。

操作:

揉膻中,用中指端揉;分推膻中,两拇指自膻中穴向两旁分推至乳头;19操作:

揉中脘,用指端或掌根按揉,揉100300次;摩中脘,用掌心或四指或全掌轻摩之,摩5分钟;推中脘,用食中二指自中脘向上直推至喉下或自喉下直推至中脘推100300次。

主治:

揉、摩中脘主治腹胀、食积、呕吐、泄泻、食欲不振;推中脘自上向下主治呕吐、嗳气。

(五)腹:

定位:

腹部。

(面状)20操作:

摩腹,用全掌或四指轻摩之;分推腹阴阳,用两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部向两旁分推。

摩5分钟,分推100200次。

主治:

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

(六)脐定位:

肚脐。

操作:

揉脐,用中指端或掌根揉;摩脐,用四指或全掌轻摩;抖脐,用拇指和21食、中指抓住肚脐抖。

揉100300次,摩5分钟。

(七)天枢定位:

脐旁2寸。

操作:

揉天枢,用食中二指揉之;捏挤天枢,用两手拇指、食指捏挤天枢至皮下轻度瘀血为止。

揉50100次。

主治:

腹泻、便秘、腹胀、腹痛、食积不化。

22(八)丹田:

(面状)定位:

小腹部(脐下2寸与3寸之间)。

操作:

用全掌或四指摩或揉,揉50100次,摩5分钟。

主治:

腹泻、腹痛、遗尿、脱肛、疝气、尿潴留。

(十)肚角定位:

脐下2寸旁开2寸大筋。

操作:

拿肚角,用拇、食、中三指拿之;按肚角,用指端按。

主治:

腹痛、腹泻。

23胸腹部穴位主治归纳:

胸腹部穴位主治归纳:

1.主治宽胸理气主治宽胸理气:

按揉天突、推揉膻中、搓摩胁肋、揉乳根、揉乳旁。

2.主治消化系统疾病主治消化系统疾病:

揉中脘、摩腹、分腹阴阳、揉脐、揉天枢、摩揉丹田拿、按肚角。

其中摩腹可用于消化功能紊乱,治疗腹泻、便秘,有双向调节作用。

揉脐、摩揉丹田可温阳散寒,治疗下焦虚寒,可治疗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病症。

24三.腰背部穴位腰背部穴位

(一)大椎:

定位:

第七颈椎棘突下。

操作:

揉大椎,用中指端揉,揉2030次。

主治:

感冒、发热、项强、咳嗽。

(二)脊柱:

定位:

大椎至长强成一直线。

操作:

推脊,用食中二指自上而下直推,推100300次;捏脊,用三指捏或二指捏,自下而上,捏35遍。

25(三)七节骨定位:

第四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线。

操作:

推上七节骨,用食中二指或拇指桡侧面由下向上直推;推下七节骨,自上向上直推。

推100300次。

主治:

推上七节骨能温阳止泻,主治泄泻;推下七节骨能泻热通便,主治肠热便秘。

(四)龟尾定位:

尾椎骨端。

26操作:

揉龟尾,用拇指或中指端揉之,揉100300次。

主治:

腹泻、便秘、脱肛、遗尿。

腰背部穴位主治归纳:

腰背部穴位主治归纳:

肺、脾、肾三俞穴能调治本脏疾病。

揉大椎、风门可祛风解表、清热。

捏脊可主治消化系统疾病,推脊可清热。

27四、上肢部穴位四、上肢部穴位

(一)五经定位:

手指末节罗纹面,从大拇指至小指分别为脾、肝、心、肺、肾经。

操作:

补法,旋推为补,其中肾经的补法为由指根向指端方向直推;泻(清)法,用拇指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泻。

补或泻100500次。

主治:

主治本脏所主疾病。

(二)胃经定位:

拇指掌面近掌端第一节。

28操作:

补胃经,旋推为补;清(泻)胃经,由指端向指根方向直推。

补、清均为100500次。

主治:

食欲不振、呕恶、嗳气、烦渴善饥、吐血衄血。

(三)大肠定位:

食指桡侧缘,自食指尖至虎口成一直线。

操作:

补大肠,从食指尖直推至虎口;清大肠,从虎口直推至食指尖。

补清均为100300次。

主治:

补大肠主治腹泻、脱肛;清大肠主治便秘、食积、身热下痢。

29(四)小肠定位:

小指尺侧边缘,自指尖到指根成一直线。

操作:

补小肠,自指尖直推向指根;清小肠,自指根直推向指尖。

补清均为100300次。

主治:

本穴多用清法,主治小便赤涩、水泻、遗尿、尿闭。

(五)肾顶定位:

小指顶端。

操作:

揉肾顶,以拇指或中指端按揉。

揉100500次。

主治:

自汗、盗汗、解颅(脑积水)。

30(六)肾纹定位:

手掌面,小指第二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

揉肾纹,用拇指或中指端按揉。

揉100500次。

主治:

目赤、鹅口疮、热毒内陷、瘀结不散之高热、呼吸气凉、手足逆冷。

(七)四横纹定位: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第一指间关节横纹处。

操作:

推四横纹,患儿四指并拢,医者用拇指从患儿食指推向小指横纹处;掐四横纹,用拇指甲掐。

推100300次,掐5次31主治:

推之主治疳积、腹胀、气血不和、消化不良等症;掐之能退热除烦、散瘀结,主治惊风等。

(八)小横纹定位:

掌面食、中、无名、小指掌指关节横纹处。

操作:

推小横纹,用拇指桡侧面推;掐小横纹,用拇指甲掐。

推100300次,掐5次。

主治:

推掐小横纹可退热、消胀、散结,主治脾胃热结、口唇破烂、腹胀等,对肺部干性罗音有一定疗效32(九)掌小横纹定位:

掌面小指根下,尺侧掌纹头。

操作:

揉掌小横纹,用拇指或中指端揉,揉100500次。

主治:

咳喘、百日咳、肺炎、口舌生疮,对肺部湿性罗音有一定疗效。

(十)板门:

定位:

手掌大鱼际平面。

操作:

揉板门(运板门),用拇指端揉之,揉100300次;板门推向横纹,用推法自指根推向腕横纹;反方向为横纹推向板门33主治:

腹胀、食积、呕吐、腹泻、嗳气、疳积等。

板门推向横纹可止泻,横纹推向板门可止呕吐。

(十一)内劳宫定位:

掌心中,屈指时中指、无名指之间中点。

操作:

揉内劳宫,用中指端揉;运内劳宫(水底捞明月),自小指根掐运起,经掌小横纹、小天心运至内劳宫。

揉100300次,运1030次。

主治:

揉内劳宫可清热除烦,主治心经有热之口舌生疮、发热、烦渴等;运内劳宫主清虚热,对心、肾二经之虚热最宜。

34(十二)内八卦定位:

手掌面,以掌心为圆心,从圆心至中指根横纹约2/3处为半径所作圆周(线)。

操作:

运(内)八卦,用中指或拇指掐运,顺时针方向,运100300次。

主治:

胸闷、纳呆、痰喘咳嗽、腹胀、呕吐等。

(十三)小天心定位:

大小鱼际交接处凹陷中。

操作:

揉小天心,用中指端揉;掐小天心,用拇指甲掐;捣小天心,用中指尖或屈曲的指间关节捣揉。

揉100300次,掐、捣520次。

35主治:

揉小天心可清热、利尿、镇惊、明目,主治心经有热之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惊惕不安、小便短赤等,还对新生儿硬皮症、疖肿、疮疖、遗尿、黄疸、痘疹欲出不透有一定疗效。

掐、捣小天心可镇惊安神,主治惊风、抽搐、夜啼等。

(十四)运水入土、运土入水定位:

手掌面,大指根至小指根,沿手掌边缘一条弧形曲线。

操作:

用拇指或中指自小指根,沿手掌边缘,经小天心运至拇指根部,称运水入土;反方向称运土入水。

运100300次。

主治:

运水入土可健脾助运、润燥通便,常用于久病、虚证;运土入水可清脾胃湿热、利尿止泻,常用于新病、实证。

36(十五)总筋定位:

掌后腕横纹中点。

操作:

揉总筋,用拇指或中指按揉;掐总筋,用拇指甲掐。

揉100300次,掐35次。

主治:

揉总筋主治口舌生疮、潮热、夜啼、牙痛等,揉之可通调周身气机;掐总筋主治惊风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