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305095 上传时间:2022-11-2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docx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

田志刚讲企业知识管理.txt婚姻是键盘,太多秩序和规则;爱情是鼠标,一点就通。

男人自比主机,内存最重要;女人好似显示器,一切都看得出来。

田志刚《小崔说事》说知识管理(视频)时间:

2009-07-2412:

24:

41来源:

KMCenter作者:

KMCNews田老师分析了国内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并将知识管理通俗易懂语言的阐述出来。

最后田老师围绕个人知识管理的五个问题,分享了个人的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个人知识利用和创新里面的具体操作方法、常用工具和应注意的事项。

7月24日11点,应ZDNetCIO频道《小崔说事》栏目邀请,知名知识管理专家、知识管理中心(KnowledgeManagementCenter)创始人兼高级顾问田志刚与网友一起畅聊知识管理,并在节目进行中回答了广大网友的问题。

田老师分析了国内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并将知识管理通俗易懂语言的阐述出来。

最后田老师围绕个人知识管理的五个问题,分享了个人的学习、知识保存、知识共享、个人知识利用和创新里面的具体操作方法、常用工具和应注意的事项,并重点分析了隐性知识如何学习。

在节目进行中,网友提问积极,时长为半小时的节目延长至一个小时。

 

主持人:

探讨CIO关注话题,倾听业内专家言论。

大家好,欢迎收看这次的小崔说事。

我们今天探讨的话题是知识管理,爱你在心口难开。

我们都知道2008年是中国知识管理的十年,今年算是中国的第二个十年。

这十年,知识管理沉沉浮浮,不温不火,通过十年的理念传播实践,企业收获了很多的经验,也收获了不少教训。

对企业来说,想爱都不敢爱,又不敢放手的去爱。

今天我们请到中国知识管理中心创始人田志刚老师,很有幸能邀请到您。

欢迎您。

田志刚:

大家好,我是田志刚,网名叫村长。

主持人:

既然中国知识管理发展了十年,您一直也从事着知识管理这个领域。

您能不能聊一下知识管理在中国是不是有一个阶段的代表过程?

田志刚:

知识管理刚开始也是从实事研究的角度开始,从98年开始讲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宏观层面的东西,整个社会的运转以知识为基础。

具体到微观企业的层面,或者政府、组织各种机构的层面的知识管理。

在这种状态下,起码我知道到2002年以前这个阶段,基本上都在研究,很少有实践,而且有一些实践我了解了,曾经有人跟我讲,中国最早的知识管理项目现在已经完蛋了,他们单位的人也不了解这个事情,基本上也没有什么效果。

从03年开始才算一个结点,到05、06、07年这是知识管理的实施阶段,这当中有很多的经验和教训,这个阶段我觉得教训占的比重。

因为,你没有做过这个东西,你去尝试,去发现,这些教训到底我们这条路是走不通的,下次再走的时候会可以走得更好,而且这是知识管理本身的特性决定的。

知识管理,知识是什么?

知识在哪?

你可以在大街上拉一百个人说,肯定有五十个人都搞不清楚。

它这个本身的特点,决定了知识管理它是一个变革,巨大的变革,在将来来看,在二十世纪整个管理学有一个最大的作用,整个管理学界比较认同的,他体育劳动者的生产率提高了30

主持人:

刚才您也讲了知识管理的特点,决定了知识管理在国内一线并不是很成熟。

这种不成熟是企业的不成熟?

还是本身研究的成果不成熟?

田志刚:

应该是都有。

但是,我觉得本质上的原因可能还是咱们企业对这个东西了解得不够,研究上的问题也有,研究基本上是闭门造车,因为是管理层的研究,这种单纯的研究是没有用的。

但是,我觉得这个问题还不是很大,主要的问题还是在企业实践这块。

企业实践这块说白了,没有几家企业把它作为一种真正能改变企业基础的管理工作。

主持人:

咱们说到需求的问题,像有些ERP,或者财务软件,这种需求很具体。

我上财务软件,我可以把我的财务帐管得很好。

田志刚:

而且财务国家是有规定的,你不做,就没法通过国内的萨班斯法律。

主持人:

像ERP,它可能解决制造或者库存的问题。

田志刚:

解决基础的问题。

从知识管理角度来讲,在全球来看,它都是从走向卓越的企业工作,我要做好了,做得再好,做得最好,最优秀的企业,从优秀到卓越。

而你要达到优秀,没有ERP搞不定,没有财务软件搞不定。

而大部分中国企业来优秀都没有达到。

主持人:

通过这些问题,咱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知识管理现在一个主要的问题在什么地方?

为什么企业现在没有知识管理?

是因为企业还没有到各大优秀的层面吗?

田志刚:

那个是基础的原因,整个社会的发展,任何发展,都抛不开社会环境。

剩下主要的原因分几个,第一个它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它遇到类似的问题了,它有大量的人员流失,它招聘大量的新员工,需要快速的扩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把原来历史的知识管理沉淀下来,这是能帮助它做大的原因。

但是,在历史上,在它的记忆里,从来没有听说过知识管理这个概念。

在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下,它不可能去做。

有人讲,他死于无知。

咱们的教育系统告诉他们知识管理,启发了一部分人。

但是对于大量的企业,是没有人启发的。

我觉得这是媒体的一块责任,起码要让人知道世界上有这个东西,他了解了之后,他可以选择,也可以不选择。

但是他现在是不知道它的存在。

现在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外部的环境他们摆脱不了,另外看你挣钱的领域是靠人头还是靠劳力、脑力,咱们的媒体绝对是靠脑力的。

这是你挣钱的部分。

像奇瑞汽车,它是做制造的。

但是我觉得它的核心竞争力也不在做制造环节,当然制造环节很重要。

它可能更重要的是品牌、渠道、市场、研发,这些都是靠脑袋的。

第二个,看你管理的对象,管理的是哪一波人,这波人是知识工作者?

还是体力劳动者?

这样用这三个标准来看,即便是制造企业,他们也在寻找这个东西。

主持人:

谈了这么多。

您能不能用比较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一下我一听到知识管理这个词就知道做什么?

它是干什么的?

田志刚:

知识管理有两个作用。

第一个就是黄健翔说的那句话,让你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就像我今天跟你聊天,你是代表你这个组织,但是你这个组织在国外有好多人,在国内有好多人,你这个组织有多少年的经验、知识、积累,传承给你。

其实咱们整个企业任何组织的作用,为何要建立一个企业,为何不各自在各自家里干,目的其实也是想十个人加起来的力量大于十个人。

因为没有知识管理,许多时候是做不到的。

你这个职位来了以后发现,原来什么也没有给你留下。

第二个就是创新,它是创新的基础。

IDG有一个报告,它说所谓的创新,90%别人已经做过了。

你在这创新还美着呢,其实,你隔壁那哥们儿早就做了。

你可能花半年,那就是成本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说白了是什么?

创新必须是在了解之前做过什么,哪些路是走不通的,哪些路是正确的。

而且知识管理是一个基础,任何企业,一个出版社总编讲世界上有两个基础,一个是人力资源,一个就是知识管理。

人力资源,在中国的这种情况下,人是会走的,而且从社会发展来看,人不可能永远留在这个岗位上,不可能永远在这个部门。

所以说,我为什么特别热爱知识管理的原因。

我觉得是这个有价值的东西,所以我想分享给大家,希望中国更多的企业组织机构,更多的个人能通过知识管理能有所得。

主持人:

回答两个网友的问题。

我看网上有位朋友肯定跟你很熟,直接称你“村长”。

他问了一个问题,请问村长你认为知识管理在中国的本地化是怎样的?

田志刚:

管理必须要本地化。

假如我很讨厌把国外的东西拿过来,然后用名词解释名词,解释赋予显得很高深的方式去传播过去。

主持人:

原来八路军在宣传的时候,也会有很流通的快板书去传播。

田志刚:

但是是挺难的。

主持人:

还有一个网友问你一个问题,在企业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是人的问题大呢?

还是整个系统的问题大?

田志刚:

管理就是人的问题。

我在企业里,遇到问题,有许多因为不了解我们,才恋爱、结婚,结婚完以后发现有问题。

知识管理是一个新东西,而且是很大的变革,在这种状态下,如果你不了解,而且它所有方面都能牵扯到,因为它是基础管理,要帮助你做得好,帮助市场做得好,帮助研发做得好等等,所以这块必须是人的问题。

而且知识这个玩意儿比较讨厌,它大部分在脑袋里。

如果我不愿意说,那你打死我也不行,你杀了我也不行,而且我共享出来,你还不知道是对的还是错的。

我在关键的地方改一把,你还看不出来。

其实,我们实际上研究证明,知识管理到最后还是一个利益的分配,而这又涉及到你做知识管理最重要的方面,尊重、信任,你要尊重这些员工,把员工当你的财产,还是当你的雇员,换句话说你是爷爷还是孙子。

这是第一个层面,尊重信任。

第二个,你要了解怎么做管理,咱们现在网上也好,出了许多的书、杂志,不能说是胡说八道,但是都是有误导的,把知识管理讲得云山雾罩的,有的把知识管理讲得特简单,没有这个软件肯定不行。

这样的人,一律放到忽悠的行业里。

主持人:

直接拉黑。

田志刚:

知识管理做好,要靠企业管理的能力,还有你掌握的理念、能力,要找出很多适合你自己的方式。

主持人:

也有网友问,一个人的知识是自己的,如果他不愿意共享出来,你伤害他,他也不愿意共享出来。

在一个组织机构里,如何让这些人很愿意把这些东西分享出来,这样行吗?

田志刚:

在这块有一个误区,就是等着人共享。

前两天看到一个报纸写的一篇文章,叫我需要你共享。

类似你小崔,我给你一百块钱,你帮我买点东西,你一定会问我买什么?

咱们企业里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这个,我不知道共享什么?

不知道共享给谁看?

相当于你去买东西,回来,你可能买包烟,买瓶水,买张纸、杯子什么的。

这种情况为什么不做共享?

我们做过一千多个样本的研究。

真正打死不说的人超不过10%,大部分是我不知道谁需要,我不知道谁知道。

假如我出去参加一个培训,我出去参加一个市场活动,回来你让我写一个市场报告,那我写啥都行。

我可以写个散文,写今天北京的天气不错。

但是这些东西,即便写出来也没用。

我遇到很多这种情况下,它的知识有好多的内容,但是基本上这些知识是没有用的。

所以这些知识你要控制它,你要这些知识难度非常大。

因为要求每个人写东西是不现实的,假如做媒体行业还擅长写。

还有许多人,官越大,知识越多的人,没空写。

假如你问李嘉诚说咱们怎么赚钱?

这是首富嘛,每个人都想问。

但是你问他这个问题,他也没法回答。

这就类似于咱们企业要求人家共享,不去问人家你怎么发财。

你要想让李嘉诚回答,你必须告诉他你有什么失败的教训,有什么成果,你想有什么预期,这样的话,李嘉诚可能会给你一些回答。

我觉得真正打死不说的人是少数,更多的是我不知道共享什么,我不知道谁会用。

主持人:

前段时间,因为我一直在这个领域做。

我觉得在国内业界有一个说法,ERP的实施力很低。

我前段时间看一篇文章,知识管理的成功率比ERP还低。

田志刚:

这个肯定跟ERP还不一样,ERP它是一个系统,知识管理首先是一个理念的变革。

我们的想法,它不是失败,它是一个尚未成功,走在成功的路上。

如果它开始尝试这个事情,它绝对是取得了一部分成果,但是可能没有它原来预期那么大的成果,而它原来的预期可能是不对的。

在这种情况下,是不大可能的。

我们总结的知识管理三个字,现在的状态是在路上,大家都在往前走,每个知识员工涉及到每个管理者深刻的变革,不是一步能达到的,而是我们不断接近这个理想状态的过程。

知识管理不是一个系统的东西,你再牛的系统,没有人往里面放东西,买了也没有用,所以这不是系统的问题,是管理的问题。

在这种状态下,知识管理路子对的哪些人,现在也谈不上成功,都是在成功的路上。

主持人:

刚才一个网友问了一个问题非常好,在企业内部,因为实施也出现了那么多的问题,在企业内部怎么有效的宣传,合理的引导,让每个员工使用这个知识管理,觉得这个东西确实有用,也知道我供应给谁,怎么去做。

田志刚:

这是很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大家要认可知识管理,并且要参与知识管理。

如果大家完全拒绝这个事,老板说了,我做知识管理就是不怕你跳槽了,把你的知识留下来,那我一想,肯定不干。

其实知识管理是可以帮助每个人成长的,假如你在你的企业里,你可以带出来你的手下,这样对你的成长是有价值的。

所以我们的思路,就是怎么从思想这块有三个路子。

第一,对具体操作知识管理的人,比如知识管理经理等等,为他们来说,他们可能要掌握知识管理的方法,大量企业知识管理的框架,他们要了解这些东西。

第二,知识管理是每个部门的事情,做知识管理的时候,应该让每个管理者认识到你不仅仅把这个任务完成了,你要考虑我这个公司,你这个部门,或者具体你这个项目组怎么有一个可持续。

这些管理者,他要了解什么是知识管理,知识管理是他作为管理者应有的一项职责,他要负责他这个部门,培养人员成长,他不成长的话,活都让你干了,让他们认识到他们应该有这个责任,让他们掌握一些工具和方法,然后去参与。

第三,个人知识管理怎么帮助他们个人的成长。

个人知识管理它最重要的几块是它需要让别人知道,比如我们谈合作,我愿意跟我了解的人合作。

对于这样的人,你缺少,要让他认识到他的竞争力不是他肚子里这点油水,而是他掌握的知识。

这里面涉及到知识管理的流程的分析,如果你要分析你是在做什么岗位,你是在做什么流程。

主持人:

现在这个时代是知识爆炸的时代,并不缺知识。

现在大量的信息,怎么通过知识管理来整理这些信息,使他们变得有价值的信息。

田志刚:

我要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得到合适的知识。

如果这个知识我不需要,它给我了,我也不需要。

假如今天咱们做这个访谈,你要做准备的时候,你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因为你有需求,因为你有具体的工作。

如果能分析清楚,你能解决你具体需要解决的问题。

还有,如果结合岗位,结合流程,结合具体的人,它的工作需要是什么?

还有,信息汇合的工具,知识搜索、企业搜索,知识发现这些工具要做,这些工具的基础还是里面的内容是真正的知识,真正有价值的。

如果是垃圾,从垃圾里找不出珍珠的。

所以,要想做好的的,真是一个变革,因为要分析每个流程的人,他应该产生什么,他需要什么。

如果把这个工作做好了,那你企业的管理水平绝对不是上一个两个三个台阶的问题,那是一个脱胎换骨的变化。

主持人:

不管怎么说,它是一个理念也好,因为它最终要归结到实践,这个实践是需要有信息系统的。

国内的信息系统是不是很成熟?

田志刚:

现在咱们在互联网上用的东西,要比在企业里用的东西好得很多。

在企业里用那么麻烦的东西,企业里的信息系统完全围绕着项目和任务展开的,但是,知识管理需要人的尊重。

在IT里面里,怎么体现对人的尊重,这是很重要的问题。

原来咱们第一代的知识管理也好,第一代的互联网业好,就是我发布,你看。

而第二代的知识管理系统,其实有许多可需要进一步的。

这就涉及到咱们前面提到的问题,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的难度太大了,让我写文档太难了。

有没有更好的共享方式,假如我告诉你哪一本书要比较好?

如果你信任我的话,那你去买这本书。

为什么?

因为我了解。

这是不是一个共享?

假如说,在每个企业、每个部门都有一百文档,这当中绝对有八十篇不常用,你肯定不知道哪二十篇是常用的。

这个时候,我们知识管理提到一个理念,就是降低知识共存的难度,共享知识形成的过程。

我遇到许多人,你让他写很难,但是你可能写一个东西,他可能很容易看出来哪个地方不行,哪个地方没说清楚,这就是尊重。

这种人没有价值吗?

绝对有价值。

你怎么让所有人都可以更简单的参与知识管理,简单的参与知识共享。

主持人:

有一个问题,咱们刚才谈了这么多企业和知识管理的关系或者管理的过程。

有一个问题我想问题,假如我企业想上这种知识管理,想把我的知识独特的管理起来,我需要做些什么?

我到达什么样的高度?

田志刚:

我有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的朋友,中小企业也都在用,假如三五十个人,百八十个人,他们做得更好一点。

为什么?

这点东西不难,是人为的把它难了。

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一到十个人,给我打电话,说我们想做知识管理怎么弄?

我说那简单了,多跟员工吃吃饭,聊聊天。

对于比较大型的企业,首先你要了解知识管理是干什么的?

不要把它想得太强大。

知识管理它也是慢慢实践的过程。

首先,你第一步要了解什么是知识管理,别被人忽悠了。

比如买本书,有真说田老师我买什么书吧?

其实,你要找到把这个能讲得简单明白的,在个人知识管理里面有一句话,如果这个东西你不能用通俗的语言讲明白,证明你没有了解。

你要找一些通俗的语言你能看懂的东西去了解,再从小的地方起步,你可以用开源的软件搭建这个系统,更重要的是你要让老板和员工都了解,你要找到需求。

如果它这个部门,我就遇到一个哥们,做技术总监的,给我打电话说我最近招人特别多,招来的人我都得给他培训,他说你给我想想知识管理有什么办法。

其实这个东西,第一个就是了解掌握形成对正确知识管理的认知。

第二个就是假如你是小企业的老板,对企业关注四个方面,第一个就是战略,通俗一点就是解决什么问题,不说你自己感觉了,你要让业务部门,假如你的市场部、销售部,让他们感觉。

接下来就是人,依据你自己了解的情况下,你要让每个人了解知识管理对他们的价值。

第三个就是流程和制度。

第四个就是IT平台。

主持人:

有个网友问,所谓企业家对什么是管理,还有多少包含着方便意识的管的这种概念,村长是不是对他这个看法有认同?

田志刚:

我认同。

这其实是中国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什么是干部?

干部就是服务,这是《邓小平文选》上82年的时候说出来。

我觉得在市场竞争的情况下,如果有竞争,那么企业所有者或者管理者想把企业做好的话,它一定要利用好知识管理。

主持人:

电视剧里《我的兄弟叫顺溜》,其中有一句话干部干部,就是先干一部。

你说的第二代知识管理,我不知道第二代和第一代有什么区别?

田志刚:

在原有基础上,第一代知识管理是围绕文档展开,要求人要写文档。

主持人:

说到这个,说一个笑话,前一段时间我们聊天,我们知道有一个企业每天老板要让日记,就是周一装车、周二卸车,…。

你说有什么意义?

田志刚:

所以知识共享上面,第一个要围绕文档展开。

第二个主要围绕系统展开。

这个比较明显的例子,我们有一个报道,如何选择知识管理系统。

你听到这个名字会感觉到是什么样人买吗?

是准备上系统的人会买。

其实不是这样的,是已经上了系统的人会买。

如果每没有需求的话,去哪都是不需要的。

所以,主要要围绕文档,完全以系统为主。

第二代知识管理里面,更回归它本意,对人的尊重,刚才咱们讲这是它的基础,对知识工作者的尊重,更重视社区的作用,因为隐性知识的共享是需要环境的。

这次我们定位的,什么叫知识管理系统,有两句话,第一句话就是对显性知识进行管理,第二句话为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创造环境。

这个在第二代知识管理里面,共享知识形成的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的结果。

有的人可能没有能力写出一个文档,但是他总要知道哪个文档对他是有价值的,如果你会用的时候,你把它收藏一下好吗?

他收藏的时候,想的是帮助别人吗?

想的是共享吗?

完全没有。

但是客观上他也帮助了别人,假如我来一个地方,我能看到你在看什么,你是我的老板,你是我的领导,我知道你水平高。

还有,知识社区的作用在第二代知识管理里面也很重要。

像SNS社区,也有一些企业内部的社区。

主持人:

中国很多这种管理软件,比较大的管理软件他们都用比较大的开源的SNS。

田志刚:

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像康盛那个,它从知识管理角度来讲,它是有作用,但是也有许多是需要改进的。

主持人:

针对企业本身的需求做快速。

田志刚:

因为它还是一个分离的,跟别的系统分离的,它完全是把部门什么导进去,如果有做这个行当的朋友,咱们可以交流交流。

在企业里面要做基于问题的知识共享的方式,必须要跟人结合。

你不能等着他去回答。

假如你是一个领导,起码你也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不算很额外的要求。

就是说,要能做到什么?

在提出问题的时候,要能够匹配谁是回答这个问题的领域专家。

这个要求,我们内部已经有了人物的专家黄页,而我们在知识管理里面不讲专家黄页,我们说任何知识工作者都是他所在领域的专家。

假如你把它放到考核里,因为你作为老员工,你有帮助新员工的资格,你有帮助人成长,你要带人,你怎么去带人?

你通过这个东西,我给你提出来。

主持人:

针对企业本身的需求做快速。

田志刚:

因为它还是一个分离的,跟别的系统分离的,它完全是把部门什么导进去,如果有做这个行当的朋友,咱们可以交流交流。

主持人:

企业开展知识管理需要什么样的资源,什么样的物理和人力,还有财力?

田志刚:

穷有穷的做法,富有富的做法。

知识管理不论你做不做,这个事它是存在的,这个实践你也是有的。

假如我提出做知识管理,我只不过把它做得更系统、更科学,获得更大的收益。

对付什么样的人,要有相对的方法,比如某个人不爱说话,要把他激发出来。

所以对于有钱的企业,你可能需要做大部分的培训,大部分理念的统一,大部分的调研,还有大部分的流程分析;对于没钱的企业,可能对你的关键业务,我就是销售为主的公司,我怎么通过知识管理帮助销售人员提升业务。

帮助销售人员干什么,他们就是到外面见人的,你怎么搞定人,怎么能说到点子上,就需要把这个人的祖宗八代搞清楚,他这个人有什么特点要搞清楚,喜欢抽烟还是喝酒等等这些都要搞清楚。

假如是一个中小企业做的话,它也要做这些东西,它如果掌握这套东西,统一这个思想,大家都认识这个事有价值,就可以这么做。

主持人:

有网友说,现在企业有三种流,您刚才讲的知识管理是不是对它的信息流做了一个疏理和更新?

或者再提炼、加工和使用的过程?

田志刚:

其实这块是知识和信息的区别问题。

假如你做客服,问题来了,但是你不知道怎么回答,可能这个问题知识库里有,但是你不知道怎么表述。

这一块,在做知识管理的时候,许多时候出现很大的问题,最后知识库就是信息库,这样就导致两个结果。

第一,没有内容的时候,谁也不看。

第二个,有了内容太多了,也是麻烦。

如果人们在企业里找知识的时候,是希望最快速的进入,而且简单明了就能明白。

我有一个文章说,用一个例子说明什么是数据信息知识,大家可以搜一下去看看。

这个我觉得很重要,比如很多企业,一上来大量的往库里放东西,这个还是信息知识没有区分,还有搞不清楚谁在谈的问题。

主持人:

刚才您也聊了,不管知识管理还是整个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人的问题是最大的,改变了人的潜在的规则,改变了人的利益。

可能原来我要签字,现在通过系统,或者通过管理,整个都透明化了,我原来想做的一些小动作都做不了了,可能压力就在这一块。

田志刚:

这些有很多做得比较好的。

假如我给你举个例子,有一个做运营维护的,做服务器的,大批的服务器,它有一个专门的部门负责这个运维。

这个时候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就是服务器出问题了。

主持人:

这是需要有一个知识库的支撑。

田志刚:

这里面有一个机制,假如你第一次遇到的问题,知识库还没有,你会请教高手,请教完以后,有没有要求,你必须第一时间把这个回答出来,然后输入到知识库里。

这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人后来通过知识库的建设,企业运维的人减少了,效率也提高了,最后知识库可以产生标准的维护手册。

主持人:

听了你这个有一个感触,知识管理很害人,到最后大学本科能干的活,现在高中生也能干了,这个怎么办?

田志刚:

整个社会进步就是这样。

原来开拖拉机,开汽车,不都是专门的岗位,很牛的。

像八几年的时候,开车是很赚钱的,老司机很牛的。

这是整个社会在进展,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发展。

主持人:

把IT运维的成本就下来了。

田志刚:

可以节省好多钱。

主持人:

另外,咱们今天聊了这么多,最后我请教一个问题,假如我怎么来做我个人的知识管理?

田志刚:

个人的知识管理分五步,我最近在写一本书叫你的知识要管理。

第一步,学习,现在的人,你不学习没法混。

学习里面,现在大家也会发现问题,学什么呢?

这是最主要的问题,怎么学?

现在知识太多了,你的兴趣也太广了。

这里面有一个学习的原则,你要在一个深度上积累。

俞敏洪曾经说过一句话,我曾经想过能在学英语上做到全国前一百名,后来发现搞不定。

后来,我细化一下,不是英语了,单词行吗?

从整个大的英语,到单词,细化,我能做到前一百名。

他说,现在我出的单词的书,挣的版税,比我现在的薪水还要多。

这就是你一定要在一个方向上,正向的积累。

假如你干这行,你能做到全国前一百名,一定是有饭吃的。

还有,你学习学什么?

第一个就是基础,咱们见面不可能一上来就讲很严肃的事,肯定是先扯淡,但是跟你扯淡没法扯,跟你讲世界杯,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