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9361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80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届高三历史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安徽省名校2018届高三历史10月大联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本卷命题范围:

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孔子把“仁”说成是“至德”,而把“孝悌”“忠信”礼”等都从属于“仁”的原则之

下。

以“亲亲”为出发点,认为孝梯是“仁”的根本,又由血亲之爱推及开大。

孟子提出“仁

义礼智”、“孝悌忠信”,“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些均反映出

A.儒家统一信仰和社会规范

B.儒家用仁政掩盖等级秩序

C.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相糅合

D.儒家用礼义道德遏制人欲

【答案】C

【解析】“孝悌”“血亲之爱”“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实质上都体

现出了宗法血缘关系的特征,说明儒家思想与宗法制结合体现,故C项正确;儒家思想并不

是统一的信仰,故A错误;仁是维护等级秩序体现,不是掩盖,故B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

遏制人欲思想,故D错误。

【点睛】.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

(1)宗法制影响了后世人们对列祖列宗的崇拜。

(2)后世的百家姓系列丛书、家族家谱的修订、各地宗祠家庙的建立以及民间存在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祭祖扫墓等社会风俗,都是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3)当今,其重视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等思想,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4)但它过分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使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2.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先秦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史实是

A.春秋战国“百家争响”局面的出现

B.先秦时期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春秋战国时期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先秦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

【答案】B

【解析】《管子》中引文是对市场的规定,《国语·齐语》对于民众住所的规定;《商君书》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史记·货殖列传》是重农抑商政策体现,都说明国家对于经济实行干预的措施,故B正确;《史记》是西汉时期,故A错误;土地私有制材料没有体现,故C错误;材料中主要是对农业重视,故D错误。

3.以天文历算之学而论,“中国先哲们对于天文学的要求只是‘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易·贲卦传》)和‘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尚书·尧典》)。

至于宇宙的性质怎样,

日月星辰为何东升西落。

则以‘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故但言其所然,而不复求其所

以然’。

”这主要体现出中国古代天文学

A.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B.存在浓厚的神学和迷信色彩

C.具有明显的实用性特征

D.和算学整合为统一研究领域

【答案】C

【解析】“观乎天文,以察时变”主要说明天文对于时令变化,“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

测”说明对于宇宙讨论很少,体现出古代科学的实用性,故C正确;儒家思想材料中没有体

现,故A错误;迷信色彩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材料只涉及天文学,没有算学,故D错误。

4.秦朝正式开启了中国千余年的封建王朝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个里程碑。

但马克思却形象

地比喻其为:

“好像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

马克思这番话旨在强调

A.先秦分封制催生了中央集权

B.秦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结合

C.秦官僚政治存在着严重的弊端

D.秦表面的统一掩盖不了“分散”的现实

【答案】D

【解析】“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所集成的那样”说明整体上是一致的,中间是分

散的,故D项正确;秦朝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故A错误;B是行省制的特点;官僚政

治弊端不是材料体现主旨,故D错误。

5.汉代皇帝有“六尚”,“尚”是掌管意,“六尚”是尚衣、尚食、尚冠、尚席、尚浴与尚

书。

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只有“尚书”是管文书的,其职权地位本不高,

后来才愈用愈大。

这反唤出汉代

A.承继秦制,“国”与“家”同构

B.制度创新,奠定三省六部制根基

C.皇权至上,缺乏有效制约体制

D.风尚变迁,影响到后世皇家生活

【答案】A

【解析】“五尚都只管理皇帝私人的衣服饮食起居”说明官员为皇帝私人服务,它体现出“家国同构”思想,故A正确;三省六部制是隋朝出现,故B错误;材料中体现不出制约信息,故C错误;皇家生活并不因为风尚变迁而改变,故D错误。

6.下图是考古发掘出的唐代越窑青瓷“喀喇沁摩羯纹葵花形银盘”。

盘内底的大鱼化龙图案

为摩羯(印度神话中一种长鼻利齿、鱼身鱼尾的动物)纹,大鱼作翻腾状,口大张,鼻上卷,

“眼后螺旋状大羊角盘绕一较小的牛耳”,张大的口中刻划出数道上下翻卷的曲线,头顶至

颈、背竖立粗壮的鳍。

划到鳞片的尾部呈上翘状。

以下相关解读最准确的是

A.唐代制瓷业十分发达

B.唐代的对外贸易繁荣

C.唐代手工业的民营化趋势明显

D.唐代文化呈现出中外融合的特征

【答案】D

7.在中国古代,一代一代的诗人们用磅礴的气势,有力的语言,唱出了无数振奋人心的黄钟

大吕之声。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这是鲍照的决心和誓

言。

“大鹏一日从风起,扶摇真上九万里”,这是李白的宏伟之志。

对于这类诗词所创造的

意境,唐代诗僧皎然用“忠”、“志”、“力”去标举它。

这反映了

A.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

B.儒学精神融入社会生活

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

D.儒家思想受到普遍认同

【答案】B

【解析】儒家倡导“仁义礼智信”,崇尚孝顺和忠心,材料中“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体现出儒家思想对于社会生活的影响,故B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影响,故A错误;经世

致用是明清时期思想主张,故C错误;D中普遍认同说法绝对。

8.在2016年浙江省博物馆“中兴纪胜:

南宋风物观止”"特展上,布展的工艺美术品中有江

西省博物馆戴新近出上的银鎏金魁星(即廿八星宿的奎星,后人附会其能主文运)盘,盘心

是安放杯盏的菱花形凸校框,框外盘底则是图案,其右侧一树桂花盛开,隐喻“蟾官折桂”。

此盘反映出南宋时

A.科举影响民俗心态

B.海上丝绸之路兴盛

C.冶金制作工艺高起

D.经济重心完成南移

【答案】A

【解析】该展品无论从制作的程序和体现的艺术都十分的精美,故A项正确;“蟾官折桂”

与科举制无关,故A错误;海上丝绸之路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经济重心与材料

中手工工业制作不符合,故D错误。

9.徐中约指出,“这样一种高度的集权,在康熙、雍正和乾隆辈足智多谋的君主统治下尚能

运转良好,一旦最高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

在此,徐中约着重强

A.皇权专制暗含统治危机

B.康乾盛世值得后世铭记

C.皇帝勤政事关国家存亡

D.晚清君主统治脱离国情

【答案】A

【解析】“首脑踌躇徘徊时,这艘国家之舟便放任自流了”说明君主专制统治不力之时,社

会危机便会随之而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于康乾盛世的功绩,故B错误;材料中强

调的是君主专制,不是皇帝个人行为,故C错误;晚清政治仍然是按照封建制度模式运转,

故D错误。

10.明清时期的江南市镇,农民上街带着自己的农副产品,在桥头、茶馆店前现卖换钱,再

买回所需物品回乡,甚至还通融用实物顶钱买回所需物品„„有的街道仅一根扁担的宽度,

有的宽至三米;有的一河一街,有的一河二街,有的两河交织呈十字街,有的东南西北还有

小市;以开设的商铺计,有的仅数十家,有的数百家、近千家。

这表明当时的江南市镇

A.形态不一,功能不同

B.因地制宜,自然生成

C.名不副实,多为草市

D.统一规划,特色鲜明

【答案】B

【解析】材料说明江南市镇街道的长度和宽度以及规模并不是统一规定,而是按照地势自然

形成,故B项正确;集市的功能大体相同,故A错误;材料中是市镇,不是农村集市,故C

项错误;统一规划不符合材料主旨,故D错误。

11.伯里克利说“不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

它毋需公民有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

”这反映了在古代雅

A.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B.对个人利益极不重视

C.重视培养公民参政意识

D.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答案】C

【解析】材料要求公民必须有参政的意识,“不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

说明雅典对于不参政人的鄙视,故C项正确;材料中只是鼓励公民参政,并不是强制,故A

和B项以及C项均错误;

12.美国学者斯科特·戈登指出:

“我们很难相信由一年召开40次、每次仅有几个小时的超

过6000人的公民大会来制定一般政策是有效率的。

温和的理性怀疑论就能表明这种每个人都有发言权和提议权的公民大会将很快就会蜕变为暴动。

”该论点实质上反映出古代雅典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

B.公民大会行政效率低下

C.民众的参政热情空前高涨

D.民主政治的局限性明显

【答案】D

【解析】材料中对于雅典一年召开40次,6000人几小时制定政策的做法感到怀疑,实

质上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直接民主的局限性,故D正确;A和B均不是材料中体现出的实质问

题;材料中体现不出民众参政意识的高涨,故C错误。

13.古罗马有裁判官的告示称:

“如果有人提出诉骗的指控,并且不提出其他诉讼;如果所

指控诈编发生时间不超过一年,我将允许提起诉讼。

”这体现了古代罗马

A.裁判官可随意解释法律

B.法律注重调整公民之间关系

C.司法实践注重诉讼形式

D.法律注重维护个人私有财产

【答案】C

【解析】材料中对于诉讼给予了明确规定,体现出罗马法司法程序中注重诉讼形式,故C项

正确;A中随意解释错误;材料中是诉讼问题,不是调节公民法的问题,故B错误;私人财

产保护不是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故D错误。

【点睛】《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

1.《十二铜表法》是第一部成文法,属于公民法。

2.公民法主要是调整罗马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适用于所有罗马公民。

3.万民法是指罗马帝国范围内的国际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14.在柏拉图的共和国中,正义原则要求统治者的统治应符合全体人民的根本利益;而每个

人不可能模仿许多事情,只能从事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司其职,不能任意更换。

这反映

出柏拉图

A.认为国家最佳政体为共和制

B.政治理想具有理性主义色彩

C.痛斥现实政治中非正义行为

D.代表古希腊全体人摇旗呐喊

【答案】B

【解析】柏拉图提出“理想国”的思想,“从事适合自己天性的职业,各司其职,不能任意

更换”说明柏拉图对于个人职业的选择比较理性,从个人实际出发,故B项正确;柏拉图主

张君主政体,故A错误;非正义不是材料信息主旨,故C错误;材料中是从实际出发,明显

不是个人主义思想体现,故D错误。

15.这一事件极大地冲击了西欧的思想、政治和经济领域,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联系日益

紧密。

从此,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和影响下,不断发展、不断前进,人类社会终于迎

来了近代的曙光。

据此可知,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在于

A.改变了世界的贸易格局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C.致使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D.促使资产阶级代议制普遍确立

【答案】A

【解析】“使各个地区、各个民族联系日益紧密”的信息说明该事件是新航路的开辟,该事

件导致世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故A正确;B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

C是商品经济发展,是新航路开辟之前;D是18世纪以后。

与题干信息事件不符。

【点睛】

(1)商业危机是指旧商路受奥斯曼土耳其阻断,造成欧洲市场上的亚洲商品奇缺,物价上涨。

(2)商业革命是指新航路开辟后,开始全球的商业联系;商贸中心转移,各国商业地位变化。

(3)价格革命是指由于美洲大量金银流入欧洲,使欧洲金银货币剧增,形成“通货膨胀”。

它促进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而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主财富相对贬值,走向衰落。

16.与莎士比亚同时代的本·琼生称誉莎士比亚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

而属于千秋万代”。

由此可知,莎士比亚

A.理性主义灵魂改变人类的命运

B.代表英国文学艺术最高成就

C.倡导的人文精神影响整个世界

D.显示工业时代人定胜天豪情

【答案】C

【解析】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家,材料中“时代灵魂”说明莎士比亚的思想和精神

影响深远,故C项正确;A是启蒙运动的核心思想主张;B说法不符合事实;文艺复兴是1

4——17世纪,工业革命是18世纪,故D错误。

【点睛】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

人文主义与理性主义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产物,都是资产阶级在思想文化领域里的

反封建斗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肯定人,注重人性,要求把人、人

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理性主义是启蒙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崇尚理性,向往自由平等的

理想社会,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

17.某同学在读了一篇文章后做了下图所示的读书笔记,对此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亚里士多德是逻辑理性的奠甚人

B.伽利略实现了对数学和实验理性的综合运用

C.古希脂哲学为两方近代科技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D.希腊哲学传统和近代工之传统的结合催生了近代科学

【答案】D

【解析】亚里士多德是希腊哲学的代表,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理性相结合产生了近代科学,故

D项正确;亚里士多德并不是逻辑理性的奠基人,故A错误;B是牛顿的方法;材料中论述

古希腊思维方法为近代科学提供思考方法,并不是奠定基础,故C错误。

18.周有光指出,发生在欧美的这场思想解放和社会改革运动“不同卑躬屈膝而是直接了当

进行夺权斗争,矛头指向封建制度”,运动中“学者提出了建设民主制度的理论和实施方

案”。

这场运动

A.萌发于英国,蓬勃发展于法国

B.从文艺创新扩大到了宗教改革

C.理论变为行动,革命变为改良

D.反对等级特权,首倡平等博爱

【答案】A

【解析】“矛头指向封建制度”说明是启蒙运动,该运动起源于英国,成就最高的是法国,

故A项正确;B不符合题意;C中改良不符合启蒙运动思想主张;D中首倡不符合史实。

【点睛】人文主义在各时期的侧重点

古希腊时期侧重于哲学领域,文艺复兴时期侧重于文艺领域,宗教改革时期侧重于宗教领域,

启蒙运动时期侧重于政治领域。

19.在1800~1870年间,按当年的价格计算的国际贸易增长了6.7倍,如果扣除价格下跌的

因素,实际贸易额增长了9.6倍,而在1720~1820年国际贸易额仅增长了1.74倍。

这反映

的本质问题是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B.世界政治格局发生剧变

C.电气时代世界经济快速发展

D.工业文明开创了世界市场

【答案】A

20.下面是英国议会改革进程表。

据此表格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A.英国基本实现了公民的普选权

B.英国民主政治得到不断发展完善

C.英国的“宪政民主”具有虚伪性

D.近代以来英国不再出现暴力冲突

【答案】B

【解析】表格显示1832年之后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下议员席位,随之,选举权和选举

范围不断扩大,说明英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故B项正确;A中基本实现不符合材料,21

岁以下没有选举权;C中虚伪性不符合英国政治特点;D中不在出现说法绝对。

【点睛】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议会是实;德国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议会

是虚,君主是实。

21.用格林的话来说,“在英格兰的宪政中寻找线索,来指导殖民地与母国之间的恰当关系,

是徒步无功的”,经潘恩、杰斐逊这帮“精英分子”援引法园观念来“启蒙”,猛一醒,有

意识地向“一体两面”接缝处捅,母与子拳脚相向,闹到不堪收拾,北美果然“自成一局”,

这“一局”非同小可,承上启下,具有划时代意义。

这主要反映在

A.英格兰宪政丧失了制度领先优势

B.法国共和制深刻影响到北美走向

C.英属北美殖民地确立起崭新政体

D.潘恩等人的启蒙思想发源于法国

【答案】C

【解析】材料中论述的是美国从英国殖民地获取独立,并建立了资产阶级联邦制共和政体,

故C项正确;两种民主政治制度没有可比性,故A错误;法国共和制是19世纪,不符合材

料中信息,故B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反映的信息主旨。

22.1813年和1833年.英国先后废除东印度公司和中国的贸易垄断权。

20年代,英国同各主

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把工业品的进口率降低到平均30%的水平,取消了丝织品的进口禁令,降低了生丝、羊毛、煤等的进口率税,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

这表明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B.自由贸易成为当时主流思想

C.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的效率

D.殖民掠夺稳固了英国的地位

【答案】B

【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开始盛行,材料中关税降低、取消禁令,

废止限制措施,都是因为自由贸易思想盛行原因,故B项正确;A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之后;C中生产效率材料无从体现;此时英国依靠的是商品侵略,不是殖民掠夺,故D错误。

23.马克思指出,空想社会主义者“认为贫困不过是贫困,他们看不出它能够推翻旧社会的

革命的破坏的一面,但是一旦看到这一面,这个由历史运动产生并且充分自觉地参与历史运

动的科学就不再是空论,而是革命的科学了。

”促使这一“科学的空论”向“革命的科学”

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社会矛盾的加剧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工人运动的推动

D.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答案】B

【解析】材料论述的是空想社会主义转变为科学社会主义,促使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工业

革命的开展,属于生产力的巨变,故B项正确;其他均不是材料中体现的主要原因。

排除。

24.1872年开始,法国政府创立了一批徒工学校。

1879年成立了技术教育委员会,1880年制定了《徒工手工学校和初等学校补习学校法》,把徒工学校纳入学校教育系统。

对此解释最合理的是

A.人文主义对个人素质的强烈关注

B.民主政治发展对国民的素质要求

C.工业革命对技术工人的巨大需求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激烈斗争

【答案】C

【解析】材料中的做法显然是培养技术人员,说明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对于技术人员的需求

量逐渐增大,故C项正确;材料中要求的技术工人,不是人文主义,故A错误;国民素质不

是材料体现主旨,故B错误;工业革命时期阶级斗争,不是材料现象的原因,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第25题25分,第26题12分,第27题15分,共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连上天都被中国圣哲赋予人格意志。

宋代二程——程颢,程颐创立了“性即理”的理学唯心主义国家哲学,认为人们内心本来就

具有一切事物之理,具有封建伦理纲常,要求人们“去人欲”,维护和身体力行三纲五常,

不要犯上作乱,才能“存天理”。

之后,朱熹构建的以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的庞大唯心主义

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其地位几近孔子。

继宋之后元、明、清三代统治者把发挥

孔孟之道的宋代程朱理学钦定为国家哲学。

——摘编自于今《国家哲学与社会主义国家哲学的理论概述》

材料二

《论法的精神》是一部政治哲学的著作,而不是一部纯粹意义上的法律书。

作为西方政

治学的一部经典,它在当时思想所能及的范围内,细致地讨论了自由、民主、平等的问题。

孟德斯鸠最大的历史贡献在于其对政府架构的思考。

在《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延续英

国先贤洛克的观念,归纳出“三权分立”的治理格局。

其理论特点在于,治理国家的三个权

力部门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似乎能够支撑起一个稳定的平面;立法、司法、行政之

间恰似“石头、剪子、布”一样相生相克,分权制衡,应该能够很好地治理一个社会(国家,

或者国家之下的行政单位)。

——摘编自何志鹏《孟德斯鸠与<论法的精神>》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程、朱构建的国家哲学的内涵并分析其对后世产生

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孟德斯鸠构建的政治哲学与程、朱构建的国

家哲学主要差异并分析原因。

【答案】

(1)内涵把维护专制统治和纲常名教的观念抽象化为“理”,建立起理学体系,

从哲学的高度赋予专制统治和君臣父子尊卑等级秋序的合理性等。

影响:

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奠定了明清政治是向专制和封闭

的理论基础等。

(2)差异:

程、朱强化专制秩序,孟德斯鸠则倡导民主、平等;程、朱主张集权、孟德斯鸠则倡导分权制衡;程朱重视理理价值,孟德斯鸠则强调法治作用等。

原因:

中国:

君主专制、人治,小农经济,儒家思想占主导;西方资阶级革命的兴起并扩展。

资本士义经济发展,人文主义思想传播。

【解析】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国家哲学则更加伦理化”“儒学纲常名教为核心

的庞大唯心主义国家哲学体系更加理论化系统化”的信息从纲常名教以及维护统治回答;第

二小问影响结合所学从适应统治阶级的需要以及南宋后逐渐发展成官方哲学角度回答。

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二“分权制衡”并结合材料一盒所学从“统治秩序、统治方式以及价值体

系”来比较差异;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中西政治模式、经济方式以及思想文化等角度思

考回答。

【点睛】横向比较型非选择题是把具有可比性的不同时期、不同国情以及不同历史事件或同

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反映放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其相同点或不

同点。

此类试题,虽然容易判断,审题难度相对较小,但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整合知识的能

力、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等能力,因而答题的难度比较大,因此解答比较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比较需明确宗旨。

对历史事件的比较决不是随意的为比较而比较,而是有一定目的,通过

比较异同,或阐明某一问题、观点,或揭示历史发展的某一规律。

2.比较需求同存异。

不同是绝对的,相同是相对的,绝对的相同是不存在的,相同只是从某种意义上说的。

因此,比较时应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即要适当放宽比较的要求与条件。

3.比较需分开层次。

要全面回忆要求比较的内容,从基本内容入手找异同。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摘编自朱迎平《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的构成和特点》

上表为中国古代经济文献简表。

从表中提取一个或多个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

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答案】示例:

论题:

中国古代经济文献涵盖广,分布广,体式多,不间断,他们详尽记录了古代社会经济

活动的方方面面,在世界范国内首屈一指。

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

阐述:

古代经济文献虽然在古典文献体系中未成专科,但其内涌极其丰富,其特色有下述四

点:

一是涵盖广:

土地、赋税,贸易、货币、财政等各类制度,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等各

类产业,衣、食、住,行等各类活动,无不留下详略不等的记载;二是分布广,数量巨大的

经济文献,分布在古典文献的各个部类;三是体式多:

古代经济文献既有正史也有奏议、专

著、统计资料等灵活多变的体裁;四是不间断:

古代经济文献自有文字记载以来2700多年而从未间断,期间的经济消长都得到了连续的记载,中华民族赖以繁衍生息的基本经济活动,

都呈现于这绵绵不断的经济文献长河之中。

同时,它也无疑是整个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必

将给世界各国乃至人类未来的发展提供宝贵的借鉴。

【解析】本题是开放题目,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依据材料给定的信息提取观点,并依据所学

对于提取的观点进行综合论证,本题可以从古代经济文献记载的内容来提取论题,论证依据

材料表格显示信息从“涵盖广泛、分布广、样式多、不间断”等特色的角度分析论证。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内阔制度萌芽于洪武,继承于建文,发展到永乐元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兵器核科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