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9884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4.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

《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版《新高考 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 化学》 04小题练四 化学实验基础.docx

版《新高考二轮专题突破+考前集训化学》04小题练四化学实验基础

A组限时:

18分钟    

1.(2019四川绵阳第三次诊断,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溴水除去乙烯

B.只用Na2CO3溶液来鉴别CaCl2溶液、BaCl2溶液和稀硫酸

C.为检验某品牌食盐中是否加碘,将食盐溶解后滴加淀粉溶液

D.向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证明其中含有SiO

1.A 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液态BrCH2CH2Br,甲烷与溴水不反应,故将甲烷和乙烯的混合气体通过溴水,可除去乙烯,A项正确;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BaCl2溶液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B项错误;食盐中碘元素以KIO3形式存在,溶于水后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变色,不能检验是否加碘,C项错误;某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可能是H2SiO3、Al(OH)3等,不能证明该溶液中含有SiO

,D项错误。

2.(2019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仿真模拟,11)下列实验中,实验操作和现象,以及得出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取久置的Na2O2粉末,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盐酸

产生无色气体

Na2O2已经变质

B

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搅拌

液体不再分层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完全水解生成溶于水的物质

C

向黄色的Fe(NO3)3溶液中滴加氢碘酸

溶液变为黄褐色

氧化性:

Fe3+>I2

D

微热滴加了酚酞的NaHCO3溶液

溶液红色加深

NaHCO3分解产生Na2CO3

2.B Na2O2与盐酸反应生成O2,Na2CO3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故久置Na2O2粉末滴加过量的盐酸,产生无色气体,无法确定气体的成分,故不能判断Na2O2是否变质,A项错误;乙酸乙酯与NaOH溶液共热,完全水解生成乙酸钠、乙醇,二者均溶于水,而乙酸乙酯难溶于水,故液体不再分层时,乙酸乙酯完全水解,B项正确;黄色的Fe(NO3)3溶液中滴加氢碘酸,Fe3+、NO

(H+)均能将I-氧化生成I2而使溶液变为黄褐色,不能确定具体发生的反应,故无法比较Fe3+和I2的氧化性强弱,C项错误;NaH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HCO

+H2O⇄H2CO3+OH-而使溶液呈弱碱性,微热滴加了酚酞的NaHCO3溶液,平衡正向移动,溶液中c(OH-)增大,溶液红色加深,D项错误。

3.(2019湖南衡阳二模,8)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在仪器①、②、③中分别依次加入下列各选项中所对应的试剂进行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浓盐酸、浓硫酸、浓硫酸,制取干燥的氯化氢气体

B.浓盐酸、二氧化锰、饱和食盐水,制取纯净的氯气

C.稀硫酸、溶液X、澄清石灰水,检验溶液X中是否含有CO

D.浓盐酸、碳酸钙、水玻璃,验证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

3.A 浓盐酸具有较强挥发性,浓盐酸与浓硫酸混合放热,且浓硫酸能够吸水,可制取干燥的氯化氢气体,A项正确;浓盐酸、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Cl2,图示装置中缺少酒精灯,无法制取纯净的氯气,B项错误;CO2、SO2都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稀硫酸滴加到溶液X中,产生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X中可能含有CO

、SO

、HCO

、HSO

等,C项错误;由于浓盐酸具有较强挥发性,浓盐酸滴加到碳酸钙中,产生的CO2中混有HCl,CO2或HCl通入水玻璃中均产生白色胶状沉淀H2SiO3,要先通过饱和NaHCO3溶液,再将气体通入水玻璃,否则不能验证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D项错误。

4.(2019山东日照二模,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或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或解释

A

向废FeCl3铜版蚀刻液中,加入少量铁粉

铁粉溶解,未出现红色固体

蚀刻液中无Cu2+

B

将活性炭放入盛有NO2的锥形瓶中

锥形瓶气体颜色变浅

活性炭具有还原性

C

向盛有2mLNa2S的溶液中加入过量ZnSO4溶液,再逐滴加入同浓度的CuSO4溶液

白色沉淀逐渐变为黑色固体

Ksp(CuS)<Ksp(ZnS)

D

两支盛有5mL的H2O2溶液的试管,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绿豆粒大小FeI2固体

加入FeI2固体的试管中产生气泡速度快

I-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4.C 由于氧化性:

Fe3+>Cu2+,向废FeCl3铜版蚀刻液中加入少量铁粉,铁粉首先与Fe3+反应生成Fe2+,铁粉溶解,未出现红色固体,不能判断蚀刻液中是否含有Cu2+,A项错误;活性炭具有较强吸附性,将活性炭放入盛有NO2的锥形瓶中,NO2被活性炭吸附,锥形瓶气体颜色变浅,说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B项错误;向2mLNa2S的溶液中加入过量Zn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ZnS,存在溶解平衡:

ZnS(s)⇄Zn2+(aq)+S2-(aq),再逐滴加入同浓度的CuSO4溶液,Cu2+与S2-结合生成更难溶的CuS,使平衡正向移动,白色沉淀逐渐变为黑色固体,则有Ksp(CuS)<Ksp(ZnS),C项正确;FeI2与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Fe3+催化H2O2的分解反应,试管中产生气泡速度快,对H2O2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的是Fe3+,D项错误。

5.(2019安徽“皖江名校联盟”5月模拟,9)加热蒸干氯化镁溶液时因水解不完全会得到一种灰白色沉淀——碱式氯化镁,化学式可表示为Mgx(OH)yClz·nH2O。

设计如图装置验证其化学式。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碱式氯化镁受热分解可以产生氧化镁、氯气和水

B.结束反应时,先停止加热,通一段时间N2后再关闭活塞K

C.①、②中依次盛装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

D.只需称取原样品质量、反应结束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以及装置①增重的质量即可推出其化学式

5.A 碱式氯化镁受热分解生成MgO、HCl、H2O,反应开始前,通入N2赶走装置内的空气,反应后继续通入N2,使产生的气体被充分吸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

①、②中依次盛装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成的水、HCl,碱石灰防止外界的空气进入装置干扰实验。

通过称量反应结束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可知生成MgO的质量,称量装置①增重的质量可知H2O的质量,原样品总质量减去MgO和H2O的质量即HCl质量,即可推出其化学式。

碱式氯化镁的分解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为MgO、HCl、H2O,A项错误;反应后继续通入N2,使产生的气体被充分吸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B项正确;①中盛装浓硫酸先吸收水分,②中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HCl,C项正确;通过称量反应结束后硬质玻璃管中剩余固体质量可知生成MgO的质量,称量装置①增重的质量可知H2O的质量,原样品总质量减去MgO和H2O的质量即HCl质量,故可以求算碱式氯化镁的分子式,D项正确。

6.(2019河北武邑中学五模,11)实验室从含碘废液(除H2O外,还含有CCl4、I2、I-等)中回收碘,其实验过程如下:

下列各项操作选用的装置不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操作

操作X

氧化

装置

选项

C

D

操作

操作Y

操作Z

(加热及夹持装置略去)

装置

6.C 含碘废液除H2O外,还含有CCl4、I2、I-等,加入Na2SO3溶液“还原”时,I2被还原为I-而进入水层,经“操作X”将CCl4与水层分开,则操作X是分液,A项正确;含I-的水溶液中通入Cl2将I-氧化生成I2,为增大Cl2与溶液的接触面积,通入Cl2的导管末端接一玻璃球泡,并用NaOH溶液吸收Cl2尾气,B项正确;“富集”过程中加入CCl4,萃取水溶液中的I2,并利用分液漏斗进行分液,不需要过滤,C项错误;利用蒸馏法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分离出I2和CCl4,D项正确。

7.连二亚硫酸钠(Na2S2O4)俗称保险粉,易被氧气氧化。

利用如图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HCOONa、NaOH、CH3OH和水形成的混合液,通入SO2时发生反应生成保险粉和一种常见气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备保险粉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OH-+2SO2===S2O

+CO2+H2O

B.NaOH溶液的主要作用是吸收逸出的CO2

C.多孔玻璃球泡的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SO2能被充分吸收

D.为避免产生的Na2S2O4被O2氧化,使硫酸与亚硫酸钠先反应,需用产生的SO2排出装置中的O2

7.B A项,根据原子守恒判断生成物还有CO2和H2O,则制备保险粉的离子方程式为HCOO-+OH-+2SO2===S2O

+CO2+H2O,正确;B项,SO2有毒性,属于大气污染物,故NaOH溶液的作用是吸收SO2尾气,防止污染环境,错误;C项,多孔玻璃球泡的接触面积大,其作用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SO2能被充分吸收,正确;D项,保险粉易被O2氧化,装置内有空气,为避免产生的Na2S2O4被O2氧化,使硫酸与亚硫酸钠先反应,利用产生的SO2排出装置内的O2,正确。

【提示】导管末端接一多孔玻璃球泡,可增大SO2气体与混合液的接触面积,提高吸收效率;利用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产生的SO2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Na2S2O4被氧化。

B组限时:

18分钟    

1.(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10)实验室模拟工业上侯德榜制碱原理制备纯碱,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

A  B

 C  D

1.C 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是NaCl+CO2+NH3+H2O===NH4Cl+NaHCO3↓,由于CO2微溶于水,NH3极易溶于水,则通入NH3的导管末端插入饱和食盐水中要防止倒吸,A项正确;利用过滤操作从反应后溶液中分离出NaHCO3晶体,B项正确;NaHCO3受热分解生成Na2CO3、CO2和H2O,为了使NaHCO3完全分解,要在坩埚中充分加热,不能在蒸发皿中加热,故C项错误、D项正确。

2.(2019吉林辽源二模,7)废铁屑制Fe2O3的一种流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热的纯碱溶液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操作a是萃取

C.冰水既可洗去杂质又可减少固体的溶解

D.Fe2O3可用作红色颜料

2.B 热的纯碱溶液中CO

发生水解而使其呈碱性,油污中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钠和甘油,故可去除废铁屑表面的油污,A项正确;废铁屑加入稀硫酸溶解后,除去废渣所得溶液是FeSO4溶液,加入NH4HCO3溶液,Fe2+与HCO

反应生成FeCO3沉淀,故操作a是过滤,除去废液,得到FeCO3固体,B项错误;用冰水洗涤FeCO3固体,洗去杂质的同时可减少固体的溶解,C项正确;FeCO3经“煅烧”得到Fe2O3,Fe2O3是红棕色固体,可用作红色颜料,D项正确。

3.(2019山东聊城二模,10)将下列反应所得气体通入溶液中,实验现象能够支持实验结论的是(  )

选项

气体

溶液

现象

结论

A

蔗糖加入浓硫酸搅拌后产生的气体

溴水

橙色变无色

蔗糖经浓硫酸脱水后产物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

B

Na2CO3与稀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

Na2SiO3溶液

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

H2SO4>H2CO3>H2SiO3

C

Cu与浓硫酸加热至450℃产生的气体

BaCl2溶液

产生白

色沉淀

SO2可与BaCl2溶液反应

D

MnO2与浓盐酸共热产生的气体

KBr和KI的混合溶液

无色逐渐变为棕黄色

氧化性:

Cl2>Br2>I2

3.B CO2不能使溴水褪色,蔗糖加入浓硫酸搅拌,蔗糖脱水炭化过程中,部分碳与浓硫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SO2和CO2,SO2与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SO2+Br2+2H2O===H2SO4+2HBr,溴水褪色,A项错误。

Na2CO3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O2,通入Na2SiO3溶液,产生白色浑浊,说明生成了H2SiO3,根据酸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的规律可得,酸性:

H2SO4>H2CO3>H2SiO3,B项正确。

Cu与浓硫酸加热至450℃产生的气体是SO2,由于酸性:

HCl>H2SO3,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白色沉淀,C项错误。

MnO2与浓盐酸共热产生的气体是Cl2,通入KBr和KI的混合溶液,由于还原性:

I->Br->Cl-,Cl2先将I-氧化生成I2,无色逐渐变为棕黄色,说明氧化性:

Cl2>I2,不能比较Br2和I2的氧化性强弱,D项错误。

4.(2019安徽宣城二模,10)某研究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SO2和Fe(NO3)3溶液的反应原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装置B中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O

B.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

C.三颈烧瓶中通入N2的操作应在滴加浓硫酸之前,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D.装置C可能发生倒吸,同时还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

4.A 装置A中Na2SO3固体与70%硫酸反应制取SO2气体,通入Fe(NO3)3与BaCl2的混合液,产生白色沉淀是BaSO4,由于SO2具有还原性,Fe3+、NO

(H+)都具有较强氧化性,都可将SO2氧化生成SO

,故不能说明Fe3+能将SO2氧化成SO

,A项错误。

实验室中配制70%的硫酸,将浓硫酸和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故需要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烧杯、玻璃棒,B项正确。

在滴加浓硫酸之前,要先向三颈烧瓶中通入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O2对实验探究产生影响,C项正确。

尾气中含有SO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2SO3,体系内气体压强减小,可能发生倒吸,且不能完全吸收反应产生的尾气,应在导管末端接一倒扣漏斗(或干燥管等),D项正确。

5.(2019湖北沙市中学五模,11)实验室中用下列装置测定SO2催化氧化为SO3的转化率(部分夹持装置已省略)。

已知:

SO3的熔点为16.8℃,假设气体进入装置时均被完全吸收,且忽略空气中CO2的影响。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分液漏斗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旋开分液漏斗旋塞,缓慢滴加

B.用D装置制备氧气,试管中的药品可以是KClO3

C.当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

D.实验结束后称量,B中固体质量为m1g,C装置增重m2g,则SO2的转化率为

5.A 向圆底烧瓶中滴加浓硫酸,要先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使空气进入分液漏斗,再旋开分液漏斗旋塞,缓慢滴加,A项错误;加热时,KClO3在MnO2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O2,B项正确;停止通入SO2,熄灭酒精灯后,需要继续通一段时间的氧气,排出装置内的SO2,C项正确;实验结束后称量,B中固体质量为m1g,C装置增重m2g,由于SO3的熔点为16.8℃,则有m(SO3)=m1g,m(SO2)=m2g,根据元素守恒,得SO2的转化率为

,D项错误。

6.(2019广东深圳第二次调研,10)NiSO4·6H2O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

以电镀废渣(主要成分是NiO,还有CuO、FeO等少量杂质)为原料制备该晶体的流程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溶解废渣时不能用稀盐酸代替稀H2SO4

B.除去Cu2+可使用FeS

C.流程中a、b的目的是富集NiSO4

D.“操作I”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6.A 分析流程可知,滤液Ⅱ中加入Na2CO3溶液,过滤得到NiCO3沉淀,故溶解废渣时可用稀盐酸代替稀H2SO4,A项错误;由于CuS的溶解度小于FeS,故可使用FeS,将Cu2+转化为CuS从而除去Cu2+,B项正确;滤液Ⅱ中含有NiSO4,加入Na2CO3溶液,过滤得到NiCO3沉淀,再加入稀H2SO4重新生成NiSO4,上述操作的目的是富集NiSO4,提高溶液中c(NiSO4),C项正确;NiSO4·6H2O易溶于水,其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从NiSO4溶液中得到NiSO4·6H2O,需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步骤,D项正确。

7.灼热的焦炭与水蒸气反应所得产物为H2、CO和少量CO2,为了检验产物中的H2和CO(设气体均被充分吸收),设计如下实验装置。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为了实验安全,应先点燃①处酒精灯,后点燃④处酒精灯

B.②、③、⑤中依次盛装氢氧化钠溶液、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

C.④中黑色固体变红色,即可证明产物中一定含有H2和CO中的一种或两种

D.若用碱石灰替换无水硫酸铜也可以达到检验H2和CO的目的

7.D A项,H2、CO中混入空气,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为了实验安全,先点燃①处酒精灯,排出装置内空气后,再点燃④处酒精灯,正确;B项,②中盛有NaOH溶液,用于吸收CO2,③中盛有浓硫酸,用于干燥气体,⑤中盛有澄清石灰水,用于检验④中反应生成的CO2,正确;C项,H2和CO均能还原CuO,当④中黑色固体变为红色,说明产物中一定含有H2和CO中至少一种,正确;D项,干燥管中无水硫酸铜用于检验④中生成的H2O(g),若换成碱石灰,可吸收CO2、H2O(g),不能检验H2和CO,错误。

【归纳总结】加热可燃性气体与固体反应时,要先排出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用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用无水硫酸铜检验H2O(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