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427940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1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docx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3.1农业的区位选择教学设计

河南省太康县第二高级中学王庆华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较为详细地分析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社会经济等因素。

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发展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土地,提高经济和环境效益。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结果。

教材中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为例来说明这一问题,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中多图综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原因,同时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区位的概念。

2.理解农业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对不同的农业部门能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4了解农业地域的概念

【能力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案例,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2.结合本地区农业生产具体事例,能分析影响农业区位因素的利与弊,并找出利用和改造的措施。

【德育目标】

1.认识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协调人地关系,注意保护环境,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2.认识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可以改造的,从而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2.农业区位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教学难点

如何对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做到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教学方法

1.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并结合实际生活,了解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是稳定的,社会经济因素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并且这些因素可以改造,向更有利于人地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

2.具体分析一些事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通过多媒体手段做一些农业景观的课件,并收集新闻、图片资料,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课时安排

两课时课时

 

一课时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杨贵妃是四大美女中皮肤最好的一位,对她的描述是这样写的,“姿质丰艳,肤如凝脂”,她的容貌达到了道德伦理无法约束的境界,于是出现了唐玄宗父夺子妻的丑闻。

其实,杨贵妃的容颜得益于一种水果——荔枝,荔枝具有美容养颜的作用,杨贵妃酷爱荔枝,吃荔枝,喝荔枝酒,用荔枝酒洗澡。

唐玄宗非常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荔枝移栽到华清宫呢?

(承转)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1、农业区位的概念

1.农业

请同学们看看图片上的人们从事什么样的产业活动?

有的从事种植业,有的从事养殖业,有的从事养殖业..........。

其实,这些活动都是农业活动,(承转)那么,什么是农业呢?

农业:

是指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农产品的物质生产活动。

广义的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副业、渔业;狭义的农业仅指种植业。

(承转)那么,什么是农业区位呢?

2.农业区位:

(包括两层含义)

(1)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具体地理位置,也就是在什么地方,如图所示毛尖茶选定在信阳种植。

(2)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受什么影响。

(承转)为什么毛尖种植在信阳而牡丹种植在洛阳?

受那些因素影响呢?

接下来我们学习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二、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自然因素,一类是社会经济因素。

请同学们看图3.3给这些区位因素进行分类。

(互动提问)

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

市场

交通

劳动力

科技

政策

 

(承转)这些对农业区位选择构成影响的因素称为农业区位因素,下面我们进行逐一分析。

1.自然因素

(1)气候:

指某一地区多年的大气平均状况,气候决定农作物的种类、分布、耕作制度、产量、质量、栽培方法等。

气候对农业的影响表现在光照、热量、降水等气象要素上。

(承转)万物生长靠太阳,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光照,在没有达到光饱和点之前,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光照长短、强弱决定作物的分布和质量,对农产品的品质影响也很大。

如新疆地区,气候干旱,阴雨天气少,光照强;夏季白昼又长,光照时间长,光照十分充足,所以新疆瓜果品质非常好。

(承转)农作物的旺盛生长不仅需要光照,还需要一定的热量条件,热量是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对农作物影响体现在积温和昼夜温差上。

积温不同,适宜的农作物种类和耕作制度也不同,在农业区位选择时,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如图,南北方热量不同,耕作制度有很大差异。

另外,昼夜温差也影响有机质和糖分积累,从而营养农作物的品质,如新疆昼夜温差大,瓜果含糖量特别高。

降水也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利用状况和生产力。

南稻北麦就与降水有关;农牧区的分界线也是以降水为基础的。

(问题回顾,互动)

(2)地形:

指地表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

地形是通过地形类型、海拔、坡向来影响作物的种类、分布、规模化生产。

平原,土层深厚肥沃,地势平坦利于机械化作业,可发展种植业。

山区,耕作不便,水土流失严重,不适合发展种植业,可发展林业、畜牧业。

(3)土壤:

地球陆地表面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不同地区土壤类型不同,请同学们看看图片,东北地区的黑土,我们河南的棕壤,南方的红壤,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壤。

他们的肥力、酸碱性、土层厚度不同,从而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宜种作物。

(4)水源:

水的来源和存在形式的总称,是农业高产、稳产的保证,特别是西北干旱地区。

(承转)通过以上学习可知,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很大的依赖性,其实农业生产不仅与自然条件有关,还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

2.社会经因素

(1)市场

农产品要到市场上销售,才能实现其价值,因此,市场的需求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如图所示,郑州市郊区出现了一些奶牛基地,原因是什么?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化的进行,郑州市人口规模扩大,对农副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包括牛奶,鲜牛奶不便于长距离运输又容易变质,所以牛奶基地分布于郊区。

市场供求关系又怎样影响农业生产规模呢?

当某种农产品供不应求时,价格上升,导致农户扩大生产规模;反之生产规模减小。

(承转)为什么在我们太康县建业超市里可以很方便的买到南方热带水果呢?

(2)交通因素

农业区位选择必须充分考虑交通运输条件,蔬菜种植,园艺,乳畜业等由于其产品容易腐烂变质,要求有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所以我们在超市里很方便买到热带水果。

(3)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农业生产,一般都受到国家政策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我国的粮食收购价格政策;种粮补贴政策。

(4)科技

农业科技因素是农业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是提高农业劳动率的重要条件。

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提高产量、扩大农作物的区位范围。

另一方面,人们也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如改善农作物生长的水热条件、土壤条件。

科技因素,还可以通过影响其他区位因素来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如对交通运输条件的影响,生产资料的制造,劳动力素质的提高等。

(5)劳动力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也会影响农业区位,它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经营方式。

一般来说,经济作物对劳动力的需求大于粮食作物;种植水稻的劳动力需求量大于小麦。

3、农业区位选择

(承转)任何一个地域的农业生产都要受自然、社会经因素的制约,因此在农业区位选择时,要考虑到各个因素及其相互关系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该地域农业生产的

主导因素,确定其发展方向。

我们在农业区位选择时,只能利用其较有利的一个或者几个农业区位因素,不可能面面俱到。

假设你是农业决策者,你怎么进行农业区位选择?

(互动)

 

 

 

主导因素:

影响某种农业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该因素对农业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此地就不可能有该农业的分布。

农业的区位选择,就是综合考虑多种农业区位因素对农业的影响,实现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获得最佳效益。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就是:

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承转)不同地域,不同生产力力发展阶段,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最大,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也较大,所以要用发展的眼光、动态的观念看待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自然因素的利用与改造

对于自然因素,我们可根据现在社会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条件优势。

如江南红壤丘陵,红壤酸、粘、瘦是缺陷,从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利用的角度看,适宜种植茶树、柑橘等。

两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如图对水热条件的改造,对地形的改造等。

(承转)相比之下,社会经济条件却总随者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

2.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

(承转)由于市场的开放,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市场意识的增强,这对农业区位选择起到积极作用。

(1)市场因素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市场是最富变化的因素,市场的大小,市场的区位,产品的价格,以及政策等,都从不同侧面影响着市场的需求量,进而影响农业的区位。

郊区农业的发展就是市场区位变化的结果。

如图郑州市郊区的草莓基地,随着社会的进步,城市化的进行,大城市人口的集聚,对农副产品的需求量急剧增长,为此大城市周围的农民将生产重点转向蔬菜、肉、奶、蛋等农副产品。

另外,供求关系影响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影响作物种植的类型和规模,如图所示,中牟玉米改种大蒜就是这种道理。

(2)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加上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使市场与农产品生产在地域上出现分离,并逐渐形成了跨地区乃至世界性的农业区域专业化。

如荷兰的鲜花装点整个世界。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系统分析了农业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从而了解了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利用农业土地,使农业生产得到良好的发展。

 

课时作业

分组讨论:

1.一二小组讨论我们太康县种植小麦的区位因素。

 

2.三四小组讨论我们太康县种植玉米的区位因素。

 

3.五六小组讨论我们太康县种植棉花的区位因素;分析棉花种植面积减少的原因?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不同的地区,发展农业的区位条件是不一样的,既有自然条件,也有社会经济条件。

在一定的地域、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就会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农业生产地区,这就是——农业地域的形成。

五、农业地域的形成

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承转)为什么不同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农业地域特色呢?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下面我们就以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为例,来探讨农业地域的形成和哪些因素有关。

案例2: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互动)什么是混合农业?

我国有没有混合农业?

混合农业有哪些类型?

混合农业主要是既从事耕作业又从事畜牧业的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的农业在世界上占有怎样的地位?

澳大利亚既是世界小麦市场的主要供应国,也是世界畜产品的主要产地之一,还是世界最大的羊毛生产国和出口国,澳大利亚有“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美称。

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互动讨论)

生产结构:

种植业与畜牧业结合的混合农业。

经营方式:

家庭大农场。

科技应用:

划区轮牧、种植优质牧草、轮作制等。

农业专业化、地域化水平:

较高,世界主要的小麦、畜产品产地。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互动)

根据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图,确定小麦一牧羊带在澳大利亚降水分布图、气温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上的位置,结合澳大利亚的地形,分析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地区有利的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完成该题。

(互动)请同学们看澳大利亚小麦一牧羊带分布图,说一说小麦一牧羊带在其降水分布图上的位置。

小麦一牧羊带分布于澳大利亚的东南和西南部。

尤其东南部,这里处在大分水岭的背风坡,年降水量在300~750mm,降水适中,非常适合于小麦的生长。

(承转)同学们再看澳大利亚的气温分布图,说一说小麦一牧羊带在该图上的对应位置。

从气温分布图上可以看出,小麦一牧羊带所处的位置1月(最热月)温度约20℃左右,气候温和,适合小麦和绵羊的生长。

(承转)我们再来看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图和小麦一牧羊带之间有着怎样的对应关系。

小麦一牧羊带所处的位置人口密度基本在1~10人/平方千米之间。

既保证了足够的劳动力,又接近城市消费市场。

降水、温度、水源等为小麦一牧羊带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澳大利亚早期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习惯形成了原先以牧羊业为主的农业特点。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发展,牧羊业逐渐转变为小麦一牧羊为主的混合农业。

所以说澳大利亚混合农业是当地居民充分利用当地自然条件,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逐渐发展的结果。

自然条件是基础,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作用。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区位和农业地域形成的基本知识以及影响农业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通过学习,同学们了解了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城郊区农业变化大趋势的是()

答案:

B

2.近年来,我国塑料大棚菜田发展迅速的原因是()

①平原地形为主②雨热同期的气候③城市市场需求大④农业技术的推广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答案:

C

二、综合题

1.下列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自然条件中关系最为密切的区位因素是

A.横断山区的立体农业B.河西走廊的粮棉生产

C.东南丘陵适宜种植茶树D.天然橡胶分布在热带

答案:

A.地形B.水源C.土壤D.光热(气候)

2.读“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内容是:

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E________

(2)影响世界各地农业生产主要因素的差别很大,形成了极为明显的________特征。

因此,农业生产必须坚持________的原则。

 

板书设计

3·1农业的区位选择

一、农业区位的概念

1.农业

2.农业区位

二、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

气候水源地形土壤

2·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

三、农业的区位选择

四·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1·自然因素的利用与改造

2·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

五.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的概念

2·农业地域的特点

3·案例分析: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