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427717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

《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思维习惯的培养.docx

思维习惯的培养

思维习惯的培养(转)

(2011-10-2612:

55:

59)转载▼标签:

题目发散思维教育

(一)养成孩子独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孩子在考试中面对试卷,不能向任何人请教,只能独立思考问题。

所以,要想让你的孩子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就必须在同时培养他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

黄全愈博士讲过这样的一个故事:

美国小学教师达琳在昆明进行教学交流时,因为看到中国孩子们的画技非常高,有一次就出了一个“快乐的节日”的命题,让中国孩子去画。

结果,她发现很多孩子都在画同样的东西——圣诞树!

她觉得很奇怪:

怎么大家都在画圣诞树呢?

开始她想,可能是中国孩子很友好,想到她是美国人,就把“快乐的节日”画成圣诞节。

接着她又发现不对:

怎么大家画的圣诞树都是一模一样呢?

结果她发现孩子们的视线都朝着一个方向看去,她顺着孩子们的视线看,发现墙上画着一棵圣诞树。

于是,达琳把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要求孩子们自己创作一幅画表表现“快乐的节日”这个主题。

令她深感失望的、更感到吃惊的是,把那墙上的圣诞树覆盖起来之后,那群画技超群的孩子们竟然抓头挠腮,咬笔头、瞪眼睛的瞪眼睛,你望我,我望你,不知道如何创造,就是无从下笔。

达琳不得不把墙上的那副圣诞树揭开……

是的,达琳面对的这群小“绘画天才”,只能够模仿,不知道如何创造,不会独立思考:

“快乐的节日”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应该放上什么样的景物、什么样的人?

怎样安排画面的布局?

例子虽小,却非常有普遍性,指出了国内学生普遍存在的痼疾:

不会独立思考!

他们面对考试,总是尽可能多地做题,记住各种题型的解法和标准答案,而不是在用自己的脑子分析、思考。

独立思考的能力需要培养,它的成长需要土壤、水分和阳光。

在美国,小孩上绘画课,经常是老师一给题目,让孩子们自己画,想怎么画就怎么画,老师一点也不管。

画完了老师就说——好哇!

好哇!

俗话说: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这些没有规矩的孩子到了大学,又会是什么情形呢?

美国大学的VLSI设计课程上的深处,学生就可以做出实实在在的ASIC芯片,然后拿着自己的设计去硅谷或别处工作面试。

说:

“这是我做的东西”。

是的,大学学生就可以开发设计自己的专利产品,用它来敲开微软公司的大门。

念到硕士、博士,考核内容就更加“离谱”了。

美国教授一般会让自己的学生多参加研究工作,而不是做重复性的项目。

美国的博士生一般只有一个考试资格,它是在硕士期将近结束时进行。

考试时提出一个新兴课题,摆出方案,由五人评议小组审核课题的新颖程度,意义和方案可行性等。

通过资格考试,你才可以在这个课题上开始你的论文研究。

如果评议期间有人就同一课题发表了阶段性研究成果,你就必须修改课题甚至从头再来。

UCLA和加洲理工学院的化学系博士资格考试有这么一项:

几个教授从某篇新发表的文章中提取的课题,让博士生在两三天内提出解决方案。

以此测验学生对前沿研究的敏锐程度。

这种考试有时一个通过的也没有。

看出来了吧,博士生就应该挑战学术最前沿的尖端课题,读博士是为了踩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得更高——这就是独立思考!

国内的中学学习很少有独立思考的机会,所以家长应该千方百计为孩子创造独立思考的条件,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毕竟,在高考中孩子是要自己独立面对的。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

1、让孩子用自己的话讲知识。

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把一段时

间学到的知识讲出来。

要求是越通俗越简单越好。

把课本的话变成自己的话,就需要一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个过程有助于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让孩子对各种题型整理归纳。

家长可以让孩子在做了一定题目的基

础上,对题型分类整理,概括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通过这种独立的思考,孩子再见到类似题型,就能够按部就班得出正确的答案。

3、陪孩子讨论难题,按思考的点打分。

家长可以陪孩子一起讨论难题,

孩子只要想出了一个角度或者一个步骤,都给加分。

这样做可以鼓励孩子从不同角度思考题目,明白只要多思考一点,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4、让孩子编题目考父母。

家长可以让孩子根据所学知识,编题目来考

父母。

编题目的过程,就是对所学知识深入思考的过程。

当孩子能在题目占设置各种圈套,家长就有理由相信,这些圈套在考试中再也难不倒自己的孩子了。

5、站在孩子一边。

当孩子的独立思考不符合标准答案,被老师判为错

误时,父母应该站在孩子一边,大声夸奖孩子了不起,想得比老师都多。

同时也要跟孩子讲清楚,我们既然要在考试中拿分,就得按时出题人的水平来做题。

6、在生活中,允许孩子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

在生活中,当孩子对父

母说出了真实看法,无论是对还是错,首先要鼓励孩子能独立思考。

如果想法不对,父母可以以平等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由孩子来自行判断,切记不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二)养成孩子善于发现问题的好习惯。

海森堡说过,提出正确的问题,往往就等于解决了问题的大半。

实际上,能提出问题,就说明学生在独立思考的过程中,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突破口。

如果面对难题不知从何下手,就肯定无法给出正确的答案。

而如果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就等于是迈出了解题的第一步,只要继续走下去,就有机会把题目做对。

在1994年江苏省中等农业学校招生中,作文题目是这样的:

“1992年,中日两国草原探险夏令营中,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家长走了,只给孩子留下鼓励,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的路段将孩子拉上小车;日本人说,中国的下一代不是他们的对手。

夏令营成了两国下一代人的一次较量。

这样的作文题说了这么多话,而真正留给学生的想象空间并不大。

作文意

向都已经在题目中预先设计好了,无非是说,中国的家长忽视了对下一代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如果这样下去,我们的下一代将输在日本人手上……

只有一个学生对这篇作文题的比较方式产生疑问,他认为日本参加夏令营

的同学和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同学,都不能代表中国全部。

中国参加夏令营的往往是一些家庭条件较优越的城里孩子,怎么能代表中国全部呢?

该同学的答案走出预先设计好的走向,命运可想而知。

孩子病了是否该回大本营睡觉?

倒有这样一件真事:

某个学生是全县统考

第一名。

有一次,学校组织马拉松长跑,恰好在这时,他患了病毒性感冒。

班主任要他带病坚持参加比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为全校学生树一个榜样。

就这样,他坚持跑完全程。

可是五天后,这个品学兼优的同学就离开了人世。

像这样有漏洞的题目,可以说是屡见不鲜,因为语文有很大的模糊性,所谓标准化的试题其实并不标准。

譬如按标准化电脑评分:

答案是惟妙惟肖,就不许答栩栩如生;答案是协力同心,就不许答同心协力。

令人遗憾的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却总是在成绩上受到惩罚,别的孩子看到了,就更加不敢有丝毫出格的想法。

结果,只能培养出一批善于揣摩上意的孩子。

孩子们都是在日常学习中被培养造就的。

日常学习中,常常遇到并不严谨的题目,如果提出了其中的问题,就不能得分。

然而,高考的题目质量更高,更需要孩子积极地思考。

如果以考大学为学习目的,孩子就必须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的习惯。

而且,从某种程度讲,正因为大多数孩子不善于积极思考问题,所以,谁的思维活跃,、能发出别人看不到的问题,谁在高考中就更有优势。

为了拉开分数差距,高考出题往往都有相当的难度。

既然知识点就那么多,出题不能超纲、超出所学范围,那么难点就只能在于要在看似容易的地方设置障碍,你以为很容易,结果一做就错。

可以说,在大多数学生面前,高考中的难题都是陌生的,需要独立思考,才能发现其中的问题,然后才能找到答案。

此外,当一个孩子善于发现问题,不仅能靠难题拉分,在容易的题目上,思维也会更加敏捷,答题速度会更快,准确率更高。

每个孩子都在题海中挣扎学习效果和考试的成绩。

实际存在着很大的随机性,取决于临场发挥的状态和对题目的熟悉程度。

在这条路上和别的孩子竞争,按照目前高考的录取比例,成功的希望是很渺茫的。

与其这样,还不如转而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孩子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面对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找到正确原答案。

怎样让孩子学会善于发现问题呢?

我们的建议是:

1、多问孩子为什么?

在学习上,要多问孩子“为什么”,引导孩子思

考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前因后果,同时可以让孩子耳濡目染,逐步养成爱思考,爱提问题的习惯,更能够发现问题。

2、在家中设立发现奖。

可以在家中设立发现奖,当孩子从教材上、辅

导书上和试卷上发现值得疑问的地方,就给予奖励。

这能鼓励孩子多思考,并为自己的发现高兴。

当他遇到想不通的问题的时候,就会试着采用不同的方法。

3、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

当孩子向父母提问,无论问题有多么幼

稚,都不可以粗暴地批评或者冷热讽。

尊重孩子提出的每个问题,就是尊重孩子的成长。

4、鼓励孩子多提问。

当孩子提问,父母要立刻给予鼓励,夸奖他肯动

脑筋。

这样,随着孩子提的问题越来越多,他的思考也会越来越全面,在考试中,也能发挥出更好的水平。

5、陪孩子一起提问题。

对于孩子比较薄弱的科目,父母可以陪孩子一

起学习,寻找其中的问题,留给孩子去找答案。

当孩子能找到那些答案的时候,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就有了很大的进步。

同时,还能帮孩子养成善于找问题的习惯。

6、在家里开展问题大赛。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谁在自己和别人身上,

能找到更多的问题。

通过这种游戏的形式,可以让孩子对找问题的过程充满兴趣,并逐渐养成习惯,对知识也就不会满足于一知半解。

(三)培养孩子善于分析问题的好习惯。

分析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一个好的学生,总是能把一个难题分解为各个部分,找出其中的关联,然后逐一击破。

然而,多年以来,我们的教育在这方面做的还很不够。

不信的话,请比较中国的大学和美国的小学教学的情形。

邵健教授至今难忘他布置的一次期中考试——解读一首美国民歌《花儿到哪里去了》。

它的内容大致如下:

“花儿到期哪里去了/花儿被漂亮的姑娘们摘去了/漂亮的姑娘到哪里去了/姑娘被大兵带军营去了/军营里的大兵到哪里去了/大兵们到坟墓里去了/哪些坟墓到哪里去了/坟墓上早就开满鲜花了。

试卷收上来,结果他看到的不是一篇篇不同的文章。

而是大家写得几乎是同一篇文章,好像是大家约好了似的,至少三分之二的文章思路一致,语言相同。

前者不外“爱国”,后者无非“献身”。

在他自己看来,这首诗哪怕与什么都有关,就偏偏与爱国无关。

为了强调爱国,一个女生在文中还这样写道:

“姑娘到军营,不是为了爱情。

”他在心里惊呼:

天哪,不是为了爱情,又是为了什么?

莫非把姑娘当作了慰安妇?

多么可怕的爱国献身!

在这样一首普通的民歌面前,学生们集体丧失了作为一个人的起码的感觉能力,甚至连对用词的感觉都那么麻木,比如“献身”。

他真不知道使用这个词的女孩子懂不懂什么叫身体,作为个人的感官所在,包括那些私密感官。

身体是可以像贡品一样,挂在嘴上献来献去的吗?

在课堂上,他对学生说:

“在你们上学之前,你们反倒是一个个不同的人,而你们上学之后,却慢慢变成了一个人,思维和语言都被导向一个方向。

这不正常,很不正常。

事后,他反思道:

“中国教育缺乏一种对人的关怀,故尔造成了对人的事实上的伤害。

经由这种教育所形成的人,他们的思维是同一化的,感觉是同一化的,语言也是同一化的,在他们身上丧失了用自己的大脑来思维来感觉来说话的能力。

美国小学虽然没有在课堂上对孩子们进行大量的知识灌输,但是他们想方设法把孩子的眼光引向校园外那个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他们要让孩子知道,生活的一切时间和空间都是他们学习的课堂;他们没有让孩子们去死记硬背大量的公式和定理,但是,他们煞费苦心地告诉孩子们怎样去思考问题,教给孩子们面对陌生领域寻找答案的方法;他们从不用考试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竭尽全力去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去赞扬孩子们自己思考的一切结论,去保护和激励孩子们所有的创造欲望和尝试。

一位家长问儿子的老师:

“你们怎么不让孩子们背记一些重要的东西呢?

”老师笑着说:

“对人的创造能力来说,有两个东西比死记硬背更重要,一个是他要知道,到哪里去寻找他所需要的比他能够记忆的多得多的知识;再一个,是他综合使用这些知识进行新的创造的能力。

死记硬背,既不会让一个人知识丰富,也不会让一个人变得聪明。

这就是我的观点。

两者比较,高下立判。

其间的差别,恰恰在于用自己的头脑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后,不但可以轻松应对考试,还能收益终生。

难道,这还不值得家长为之努力吗?

对此,我们建议:

1、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理由。

当孩子说出了自己的任何观点,父母可

以继续深入追问,为什么得出这样的结论。

这个简单的提问,可以使孩子深入思考,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

2、引导孩子深入分析。

在孩子陈述自己的理由时,父母可以继续深入

追问,让孩子的思考逐渐深入,考虑到其他未曾想到的方面。

这种继续追问的办法,可以让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考虑得更周全,在考试中将直接受益。

3、不能粗暴地打断孩子。

当孩子在讲自己的理由时,父母不可以中途

打断,无论自己多么不同意,都一定要让孩子把话说完。

无论孩子的观点正确与否,能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都是一种有助于分析能力的训练。

4、平等友好地提出不同意见。

请孩子作答。

当父母不同意孩子的观点

时,可以用平等友好的态度提出自己的看法,请孩子给出回应。

原则是,再尖锐的矛盾也不可以在态度上有丝毫的不耐烦。

父母能以理服人,孩子才能善于讲道理,善于分析。

5、当孩子做错题时,让他自己分析错误错误的原因。

孩子在考试出现

失误,家长不可急躁地批评,而应该平静地做下来,让孩子自己分析错误的原因。

通过自己的分析,孩子能对错误有更深刻的认识,记得玩牢,更不容易再犯。

6、让孩子为自己的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进行答辩。

当孩子为自己定出

学习计划和学习目标时,父母可以让孩子进行家庭答辩,父母不断提出各种问题,孩子必须一一回答,努力说服父母接受自己的方案。

这不仅可以促进孩子分析能力的提高,更能加深孩子的责任心,对学习更负责任。

(四)让孩子养成善于与所获得的知识建立联系的好习惯。

面对新的问题时,如果能和已有知识建立起联系,会让解题过程变得更轻

松。

考试的真正目的,也正是为了让学生自如地运用已有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

然而,联系已有知识的关键在于一个字——活,如果用得过于死板,反而会起到不好的效果。

已有的知识不宜刻板套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分析体系,是从西方套用来的。

这就是说,我们使用着中国语言,而衡量这种评议的标准却是西方的。

这套不合体的标准,却在语文课上被老师津津乐道。

而实际上,我们更应当从整体上去把握中国的语言,把握语言的整体特征,不能强调要每个学生都成为语言学家、逻辑学家。

正是语法体系的错位,使得我们的语言审美也出现了问题。

譬如〈明湖居听书〉中有一句:

“那双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宝珠,如白水银里养着

两丸黑水银。

”我们一定会说这一句很美。

然而,有学生就模仿这个,写,〈我的同桌〉:

“她的头发像黑色的瀑布,眼睛像夜明珠,鼻子像大理石,嘴角像一条小船,脸盘子像十五的月亮……”当所有这些比喻拼凑到一起时,就出现了一个极恐怖的形象,还不如直接说一句“我的同桌很美”来得实在。

这就是刻板套用已有知识。

这种毛病还不止出现在文科学习中,理科学习一

样存在着类似问题,例如用错了公式和定理。

这种刻板的套用,并没有真正理解。

高钢把九岁的儿子带到美国,接受美国的教育,就像是把自己最心爱的东西

交给了一个并不信任的人去保管。

终日忧心忡忡。

在那里,学生可以在课堂上放声大笑。

每天最少让学生玩两个小时。

下午不到三点就放学回家,最让父亲开眼的是根本没有教科书。

一个学期过去,父亲把儿子叫到面前,问他美国学校给他最深的印象是什么?

孩子笑着说了一句美国英语:

“自由!

”这两个字像砖头一样,拍在老爸的脑门上。

不知不觉一年过去了,儿子的英语长进不少,放学之后也不直接回家了,

而是常去图书馆,不时就背回一大书包书来。

问他一次借这么多书干什么?

他一边看着那些借来的书一边打着电脑,头也不抬地说:

“作业”。

这叫作业吗?

一看儿子打在计算机屏幕上的标题,父亲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中国的昨天和今天〉,这样天大的题目,即便是博士,敢去作吗?

于是严声厉色,问是谁的主意,儿子坦然相告:

“老师说美国是移民国家,让每个同学写一篇介绍自己祖先生活国度的文章。

要求概括这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分析它与美国的不同,说明自己的看法。

”父亲听了,连叹气的力气也没有,真不知道让一个10岁的孩子去运作这样一个连成年人也未必能干的工程,会是一种什么结果?

他只觉得,一个10岁的孩子如果被教育得不知天高地厚,以后恐怕是连吃饭的本事也没有了。

过了几天,儿子完成了这篇作业。

没想到,打印出来的竟是一本20多页的小册子。

从九曲黄河到象形文字,从丝绸之路到五星红旗……热热闹闹,父亲没有赞扬,也没评判,因为自己也有点发懵,一是他看到儿子把这篇文章分出了章节,二是在文章最后列出了参考书目。

这是父亲本人在读研之后,才开始运用的写作方式,那时,他已经30岁了。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看到,一个十岁的孩子,就能处理大量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编纂成书。

最初是对资料的搜集和筛选,然后是把选好的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连接起来,最后再从文字上顺一遍,配图、排版、打印。

分章分节本身就体现出了逻辑的递进关系,而列出参考书目,则显示出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整个过程中,找资料并不难,难的是在各种资料之间建立联系,把散乱的点连缀成篇。

有了这种能力,任何复杂的综合应用题都能迎刃而解了。

高考作文也不再可怕,对家长来说,让你的孩子获得这样的能力,其实并不难。

对此,我们建议:

1、让孩子找联系。

对于孩子学习上的难点,家长可以让它寻找各种关

联内容,或者在内容上有一定的逻辑关系,或者在规律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这样有助于孩子加强知识间的联结,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让孩子独立制作知识结构网络图。

家长可以让孩子把某一科目的知

识,都用图表的形式联结起来,体现出相互间的关系。

这能让分散的知识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尤其在自己动手总结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

3、遇到难题时,引导孩子回忆相关知识。

但孩子在难题面前“卡壳”,

父母可以引导他回忆以前学过的相关知识,努力寻找相互间的联系。

可以把难题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都用相应的知识解决,这同时也是对旧的知识的一次复习。

4、让孩子系统介绍某一科目。

家长可以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介绍某

一门科目的内容。

为了尽量全面,孩子就不得不寻找知识相互间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一旦建立,以后的学习就会事半功倍。

5、用创造性的题目,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家长可以仿照前面提到的

例子,出一些有创造性的题目,让孩子独立完成一篇论文。

题目景该能尽量引起孩子的兴趣,也保以由孩子自己来选。

你会发现,你的孩子也能完成一份研究报告,而且里面会有他自己的体会和心得。

(五)培养孩子发散思维的好习惯。

父母都不希望孩子在考试中丢分,那么不妨看一下为什么会丢分——难道

所用到的知识,自己的孩子没有学过吗?

不是!

丢分理由只有一个——思维不够灵活,不知道如何运用那学过的知识。

令人悲哀的是,孩子们在学习上花了那么多时间,付出那么多努力,却没有学会主动地、灵活地去思考问题。

黄全愈博士在美国,收到了一封厚厚的家信。

拆开一看,里面是一张约两尺见方的宣纸国画,画的是竹子:

疏疏落落的竹叶,斜斜弯弯的竹竿,面壁协调,浓淡有致,且远近成趣。

一读信,则大吃一惊——这幅画竟然出自3岁儿子的手。

教育系主任布莱恩博士正好进来,看到了那幅画,黄博士开玩笑说:

“这是一个著名的教授画的。

”只见布恩莱眨了眨那双蓝蓝的眼睛,点点头沉吟道:

“不错!

不错!

”当他得知真相,脸色在一瞬间掠过了几个变化:

既有被捉弄的尴尬,又非常不相信那是3岁的儿童的画,同时也对自己欣赏中国画的水平有点怀疑。

这事让黄博士震惊,因为把一个3岁儿童的画说成是一著名的教授的画,也有人相信,而且这人是一个美国大学的教育系主任。

这有两个可能:

第一是该美国教授鉴赏中国画的水平太低,这个“可能”是不太可能的;第二是儿子的绘画技巧实在太好,以致达到“乱真”的地步。

后来,黄博士没敢再开玩笑,老老实实“坦白”是儿子的画。

但是见者竟然没有一个相信,反而都以为他是在开玩笑。

然而,当他儿子到美国后,却不愿意学画画了。

因为老师根本不教绘画,一点都不教!

只出一个题目,让孩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有站着画的,有跪着画的,也有趴着画的。

他们笔下所绘,更是不敢恭维:

不成比例、不讲布局、不管结构、无方圆又没规矩、甚至连基本笔法都没有。

连这么破的画都能受表扬,孩子画得再好,又有什么用呢/没劲!

真没劲!

于是,父子俩一致决定退班,这简直是误人子弟,简直是“放羊”!

每次儿子画完画都要问父亲:

“像不像?

”既然有“像不像”发问,就一定有一个可依据的样板来评判“像”还是“不像”。

当一个人从小就反复接受这种模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就会习惯性的以“像不像”为样板来要求自己。

父亲开始仔细观察儿子,发现无论给他什么画,他几乎都能惟妙惟肖地画下来,或者说“拷贝”下来,“克隆”出来。

但如果要他根据一个命题自己创作一幅画,那就难了。

因为原有的训练模式是“黑板——学生的眼睛——经由学生的手把黑板上的样板”画“下来,这是一个简单的由眼睛到手的过程,由于没有”心”的参与,可以说是一个类似“复印”的过程。

长此以往,他的绘画过程就仅仅是一个由眼睛到手的过程。

因此,他的眼睛里有画,心里没有画。

眼睛里的画只能是别人的画的,只有心里的画才是自己的画。

也就是说,如果不能在自己的心中“创造”出一幅自己的画来,就只能重复他人。

父亲告诉儿子如果自己要画,可以照着他的相片来画,也可以写生式地画对面的他。

但心里更想画的,是数年前离开中国时,正要一头钻进车里,猛地觉得脑后被一股无形的第六感在吸引着,回过头来,只见朦胧的晨曦中,儿子被奶奶抱在手上,睁着两只大眼在看着爸爸,眉宇间流露的神情,与那3岁的“嘟嘟”脸显得那样的不协调……要画就画心中的儿子。

画心中的画才有动人心魄的震撼力!

找到心中最有震撼力的画面,就是一个发散思维的过程,一个创造的过程。

面对难题找出答案,也是这样的过程。

可以说,没有发散思维,就没有应变的能力,没有好成绩。

对此,我们的建议是:

1、鼓励孩子多提思路。

从小带孩子做题的时候,就应该不过于重视答案,

而着重于启发孩子,寻找不同的解题思路。

这样能让孩子养成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将受益终生。

2、对作文题目多列提纲。

为了培养孩子写作能力,可以要求孩子对每个题

目列出三到五份提纲。

这样,孩子就能更积极地思考,并且临考时,可以从几份腹稿中,选出最好的。

3、鼓励孩子的奇思异想。

当孩子提出任何奇怪的想法,家长应该立刻鼓励,

说“了不起”。

鼓励孩子的奇怪想法,就是鼓励孩子多思考,而批评,则只能让孩子的思维能力萎缩。

4、家中设立“创意奖”。

可以在家里设立创意奖,当孩子在学习上,想出一

条与众不同的思路,或者有了什么别的独创性想法,就应该予以奖励。

只要家长有这样的态度,孩子的发散思维就能受到极大鼓励。

5、和孩子做思维比赛。

父母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想的歪点子多。

这种趣

味性的练习,可以极大地提高孩子的思维活跃性,并让他逐渐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在难题面前永不言败。

6、把“脑筋急转弯”作为娱乐。

休息时,父母可以和孩子一人拿一本《脑

筋急转弯》,互相出题目考,谁输了就打一下巴掌或刮一下鼻子。

这种游戏直接锻炼孩子发散思维的能力,并且其中乐趣能很快驱散学习的烦恼,是非常好的休息方式。

(六)让孩子养成善于做阶段性总结的好习惯

《礼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

学习的目的,就是要找到自己哪里掌握得比较充分,哪里还有不足。

如果连自己的缺点和问题都不知道,你怎么复习?

你又怎么面对考试?

你的不足,不是试卷上老师打的叉,而是头脑里的知识的空白。

在考试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就是有一道难题,大家都不知道从何下手。

如果题目本身并没有超出所学的范围,那就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生产经营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