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7033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9.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docx

《西方经济学简明原理第3版》章后习题答案

第1章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

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种产品或劳务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的大小:

(1)苹果与食盐;

(2)录音机与磁带;

(3)小麦与时装;(4)理发与旅游。

答:

(1)苹果的需求弹性较大,食盐的供给弹性较大;

(2)录音机的需求弹性较小,磁带的供给弹性较大;

(3)小麦的需求弹性较小,时装的供给弹性较大;

(4)理发的需求弹性较小,旅游的供给弹性较大。

2.分析供给曲线的斜率与供给弹性大小之间的关系。

答:

供给弹性大的商品,其供给曲线较平坦,供给曲线的斜率较小。

3.借助于图形分析下列市场条件下的均衡价格与均衡产量的变动情况,并作简要的说明:

(1)需求增加,供给不变;

(2)需求减少,供给减少;

(3)需求减少,供给增加。

答:

(1)均衡价格提高,均衡产量增加;

(2)均衡价格不确定,均衡产量减少;

(3)均衡价格下降,均衡产量不确定;

4.有人说大学学习费用的上涨并未使入学学生减少,需求规律在这里不起作用。

你如何看?

答: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从而使得即使大学的学习费用上涨,入学学生却不见减少。

这不能说明需求规律不起作用。

5.用经济理论说明为什么毕加索的艺术作品的市场价格会那么高。

答:

毕加索艺术作品的供给是既定不变的,但收藏热使得对它们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所以其市场价格会很高。

6.见ppt

7.见ppt

第2章

1.富有的人对于丢失100元现金表现得无所谓,贫穷的人对于丢失50元现金却表现得焦虑不安,请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对此加以说明。

答:

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00元现金对于富人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他不在乎。

但50元现金对于穷人的边际效用很高,所以他很在乎。

2.运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和消费者均衡理论说明丰富多样的暑期生活对于愉快的暑假的重要性。

答:

如果暑期活动很单调、贫乏,那么少数活动带来的边际效用会急剧递减。

例如,对某一活动,如果天天玩,最后会觉得很乏味的。

学生在整个暑期的总效用不会高。

根据消费者均衡理论,应该从事丰富多彩的暑期活动,并使每一种活动的边际效用都相等,这时,学生的暑期生活才最愉快。

3.对于一部轿车来说,第二只轮胎与第一只轮胎相比较,……第四只轮胎与第三只轮胎相比较,边际效用并未减少,这是否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相矛盾?

为什么?

答:

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不矛盾。

因为在这里,四只轮胎是作为一个整体(一种商品)。

4.设商品A的需求函数为:

QA=200-10PA+8PB-7PC-9M。

其中,PA、PB、PC分别表示商品A、B、C的价格,M表示消费者收入。

那么A是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

A与B及A与C是属于替代商品还是互补商品关系?

又设商品F的需求函数为:

QF=150+19PF-5M。

则商品F是属于正常商品还是低档商品或吉芬商品?

再设商品J的需求函数为:

QJ=90-0.02PJ+0.07M。

则商品J是属于必需品还是奢侈品?

答:

A是低档商品。

因为QA与M成反向变化。

A与B属于替代商品关系,因为QA与PB成正向变化。

A与C属于互补商品关系,因为QA与PC成反向变化。

F属于吉芬商品,因为QF与M成反向变化,与PF成正向变化。

J属于必需品。

因为M的变化只会导致QJ的很小的正向变化。

5.评论下述对话。

答:

对话双方的观点基本正确。

6.见ppt

第3章

1.结合实际案例,用相关理论说明目前我国企业集团或大型公司建设中的成绩或不足。

答:

具体案例分析略。

一般来讲,成绩表现在:

企业集团或大型公司的建设符合了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要求的满足。

不足表现在:

有些企业集团的建设既没有体现对规模经济的追求,也没有体现对范围经济的追求,而且还常常是政府的意志,不是企业的自主、自愿行为。

2.一般而言,下列行为中,哪些属于规模经济?

哪些属于范围经济?

哪些既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范围经济?

(1)铁路部门将A城开往B城的客车车厢由过去的8节增至12节。

(2)铁路部门决定客运列车顺便承担部分货运业务。

(3)铁路部门将单层客运车厢改为双层车厢。

(4)将非就餐时间的餐车车厢用作茶座。

(5)冰箱生产厂家也开始生产保健饮品。

答:

(1)规模经济

(2)范围经济(3)规模经济

(4)范围经济(5)没有规模经济也没有范围经济

3.某人在2月1日以每股5.20元买进A股票1万股,7月1日以每股8.10元卖出。

而2月1日B股票的价格为3.80元,7月1日的价格为7.90元,请用相关成本理论分析该人的盈亏得失状况。

答:

从账面上看,该人是赢利了。

但从机会成本的角度看,该人是亏损了。

因为如果投资于B股票,利润率更高。

4.设某厂商的短期成本函数为TC=Q3-10Q2+15Q+50,请指出其中的固定成本并写出AC、MC、VC、AVC和AFC的函数式。

答:

FC=50AC=Q2-10Q+15+(50/Q)

MC=3Q2-20Q+15VC=Q3-10Q2+15Q

AVC=Q2-10Q+15AFC=50/Q

5.见ppt

6.由班级若干同学组成正、反两方举行辩驳赛,双方同学先各自阐述本方基本观点,然后依次反驳对方观点,尔后再由各自主辩总结,最后由班级其他同学诘问、发言。

辩驳赛题目为:

正方:

企业做大才能做强

反方:

企业做强才能做大

准备的基本思路(供参考):

正方:

企业只有做大了,才能满足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要求,才能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也才能达到做强的目的。

反方:

现实社会中,企业大而不强的案例比比皆是。

如果是规模不经济,规模大有什么用呢?

企业只有做强了,才可能通过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逐渐地去兼并别的企业,将自己不断做大。

第4章

1.为什么说利润极大化的一般原则是MR=MC?

答:

如果MR>MC,意味着厂商继续扩大产量可使利润总额增加。

反之,如果MR

这时减少产量倒可以使利润总额增加。

所以说利润极大化的一般原则是MR=MC。

2.为什么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会选择继续生产而不是关闭?

答:

因为假如厂商停止生产经营,但仍需支出固定成本。

在短期内,有时发生亏损的厂商选择继续生产,这时产品的全部销售收入除收回全部可变成本外,还可以补偿一部分固定成本,从而可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3.为什么说垄断竞争市场适合于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选择需要?

答:

垄断竞争市场上,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厂商依靠创造产品差别、提升产品品质来求得生存和发展,从而生产出多种多样、式样丰富的产品,满足消费者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和选择。

4.举例说明现实经济社会中的哪些产品市场大体上分属于四种不同类型的市场。

答:

略。

5.生产同一产品的少数几家大厂商为了制止价格的连续下滑而联合限制产量,你如何看待这一行为的经济利弊和社会利弊?

答:

利:

可以稳定厂商的收益,稳定厂商员工的就业。

弊:

有卡特尔形式的垄断之嫌,会保护落后的行业和厂商。

6.现实社会中,有的企业面对社会舆论的压力,经常为自己辩解说,我们这个企业不是垄断企业,因为生产这种产品或提供这种服务的企业不只我们这一家,因而这个领域不存在垄断问题。

对垄断这个概念不能滥用。

有人则批评说,这是偷换概念,将垄断直接等同于完全垄断。

非完全垄断的条件下,也存在垄断问题,也有遏制和治理的必要。

请结合现实社会经济现象评论这种争议。

答:

将垄断直接等同于完全垄断是偷换概念。

非完全垄断的条件下,也存在垄断问题,也有遏制和治理的必要。

例如,我国电信领域、石油供应领域等都存在垄断现象。

7.见ppt

8.见ppt

9.评论下述对话。

答:

对话双方的观点基本正确。

第5章

1.分别运用囚徒困境和智猪博弈分析一些现实社会经济现象。

提示:

参考教材上的相关分析。

2.分别给出一个上策均衡与纳什均衡的案例分析,并说明这两种均衡的区别。

答:

略。

3.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博弈?

请举例说明和分析。

答:

存在。

如在考试前,他们之间关于猜考试题与不让猜中考试题的博弈;上课时,老师维持课堂纪律与学生偷看手机短信的博弈;等等。

4.试分析围魏救赵、笨鸟先飞、狗急跳墙、虚张声势等成语或俗语中所包含的博弈过程或博弈中的策略。

答:

围魏救赵、虚张声势等体现了以虚假信息故意掩盖真实信息的企图和策略。

笨鸟先飞体现了首先行动的优势。

狗急跳墙与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等的博弈策略则是基本相通的。

5.见ppt

第6章

1.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对于社会经济发展有何意义?

答:

要素市场与产品市场是密切相联、相互依存的,如果要素市场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那么整个市场体系就不可能是完备的。

要素市场还关系到社会收入的分配问题,如果它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社会收入的分配也不可能是公正和有效率的。

2.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对于企业的劳动工资管理和激励机制构塑有何启迪意义?

答:

不能指望单纯地依靠提高工资来刺激劳动供给,还要十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方面的劳动激励。

3.你认为应该从哪些方面去考虑、评判企业家或经营管理者的收入的合理性?

答:

考虑的方面主要有:

经营的企业的业绩、社会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企业家的总体收入水平等。

4.举例分析现实社会中的寻租现象,并提出遏制的对策设想。

答:

略。

5.判断下述命题的正确与否:

(1)MRP=MFC原则与MR=MC原则的基本原理实际上是相通的。

(2)MRP值与MR值、MFC值与MC值是分别相等的。

(3)MRP可视作要素市场上单位要素变动所带来的MR,MFC则可视作要素市场上单位要素变动所带来的MC。

答:

(1)正确

(2)不正确(3)正确

6.见ppt

7.某市中、小学教育主管部门为了保证中、小学生午餐的质量和卫生,指定几家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有偿提供全市中、小学的午餐,规定学校不得接受其它公司的餐饮服务。

对此做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请运用经济学理论就此展开一场小型辩驳赛。

准备的基本思路(供参考):

正方:

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提供的午餐的质量较高,卫生状况令人放心。

信誉本来就是公司的一种显示信号。

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就如同奥委会为奥运会指定知名运动服装或优质饮料等一样,难道世界认可的奥委会的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吗?

反方:

教育主管部门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压制了市场的自由竞争,难道各个学校不知道在众多可供选择的餐饮公司中选择较好的吗?

教育主管部门一定比学校聪明、公正吗?

这种做法还会导致许多餐饮公司向教育主管部门寻租,寻租带来的结果会是可信的吗?

而且,“信誉较好”的餐饮公司即使在初期提供的午餐质量可靠,但在没有竞争的条件下,能保证今后的质量一直可靠吗?

第7章

1.下面三个事例分别属于何种行为:

是逆向选择,道德风险还是犯罪行为?

并说明原因。

(1)某人为自己的房屋保了火灾险后就不注意防火,最终导致房屋失火。

(2)保险公司被迫提高保险费率后,某人仍积极为自己的房屋投保,因为他知道自己的房屋处于火灾易发地区。

而不少其他地区的家庭则选择了不投保。

(3)某人为自己的房屋保了火灾险后就纵火把房屋给烧掉了。

答:

(1)道德风险

(2)逆向选择(3)犯罪行为

2.假如高档商品在地摊上出售,会遇到什么问题?

该如何解决?

答:

卖不出去。

因为地摊出售方式显示的信号是,这些商品是低档商品。

解决之策是,将高档商品放到高档商场去销售。

3.说明依靠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风险的局限性。

答:

道德风险主要源于信息的不对称,而道德教育对信息不对称几乎没有任何缓解作用。

4.列举并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委托—代理现象。

答:

略。

5.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问题。

答:

我国国有企业的委托—代理链很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