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5113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53 大小:560.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5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docx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共8套)

单元测试题一 步入化学殿堂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填在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C)

A.高粱酿酒B.炸药开路C.石头雕刻D.牛奶发酵

2.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

A.酒精挥发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D.水汽凝结

3.实验桌上有一包黑色粉末,为验证该粉末是铁粉,有同学提出将磁铁放在黑色粉末上方,这属于科学探究中的(B)

A.猜想假设B.收集证据C.归纳总结D.得出结论

4.以下是某学生实验操作,正确的是(D)

A.为节约药品,将实验剩余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B.实验完毕后先用嘴吹灭酒精灯,再盖上灯帽

C.用托盘天平称量没有腐蚀性的药品时,可用手直接拿取砝码

D.向试管里滴入液体时,胶头滴管竖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

5.在镁条燃烧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仪器是(A)

A.燃烧匙B.酒精灯C.坩埚钳D.石棉网

6.下列滴管使用或放置图示正确的是(C)

7.做完实验后,对于用过的废酸,你认为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A.拿出实验室B.留在实验台上,准备下次实验用

C.放回原瓶D.倒入废液缸中

8.下列实验项目所选取的仪器错误的是(A)

A.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用来量取液体——量筒D.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

9.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化学做出的贡献,下列关于人们的衣食住行是化学做出的贡献的是(B)

①地铁的铁轨 ②羽绒服的纤维面料 ③墙壁的涂料 ④酱油、醋等调料

A.①②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0.当你进入实验室面对新的实验任务时,不需要考虑的问题是(B)

A.实验目的是什么?

实验的原理是什么

B.合作的同伴是否为自己的好朋友

C.实验具体方法、步骤是怎样的?

实验是否会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D.实验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11.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读出液体体积)

D.加块状固体)

12.(变式题)在实验操作练习中,王敏同学观察记录实验操作过程,其中错误的是(D)

①通过品尝某包白色固体是否有咸味确定其是不是食盐 ②取用锌粒时,直接将锌粒倒入手中

③刷洗试管时,将试管中大理石和盐酸反应后的剩余物倒入下水道 ④在进行锌和稀硫酸的反应时,为使现象明显,应向盛有一粒锌的试管中多加稀硫酸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

13.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物质都是由许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D.现在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14.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可以测定出苹果汁和橙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相对多少,要得出正确结论,实验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控制的条件是(D)

A.烧杯中溶液的体积

B.两个胶头滴管滴出的每滴果汁的体积

C.烧杯中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的浓度

D.胶头滴管滴出的果汁的滴数

15.托盘天平是利用杠杆原理制造的一种称量仪器。

如果仅用一个20g的砝码称取19.5g的食盐,现有如下操作步骤,正确的称量方法是(D)

①在天平两边托盘上各放一张质量、大小相同的白纸 ②将20g砝码放在左盘 ③将20g砝码放在右盘 ④将游码拨至0.5g刻度处 ⑤在右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⑥在左盘添加食盐至天平平衡

A.②④⑤B.③④⑥C.①③④⑥D.①②④⑤

16.下列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C)

A)

B)

C)

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9分)

17.(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

(1)氢原子__H__;   

(2)氧原子__O__;   (3)氢气__H2__;

(4)氧分子__O2__;   (5)水__H2O__。

18.(5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

A__试管__ C__酒精灯__ H__铁架台__。

(2)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时要用到__E__。

(填字母)

(3)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__量筒__。

(填仪器名称)

19.(3分)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

(1)量取8mL稀硫酸,应选用__10__mL的量筒。

(2)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的一端__用水润湿__,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3)小聪同学采用左码右物的方法称得5.6g食盐(1g以下用游码),则他实际称量食盐的质量为__4.4__g。

20.(6分)(达州一中月考)现有下列数据,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入下列空格中。

A.

  B.

  C.0.1  D.45°  E.90°  F.1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不可超过酒精灯容积的__B__。

(2)在初中化学实验中所用的托盘天平一般精确到__C__g,量筒精确到__C__mL。

(3)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应使用试管夹,试管夹应在距试管口__A__处,试管里的液体体积不超过容积的__A__,试管要与桌面成__D__的角,试管口不要对着自己或旁人。

三、分析简答题(共16分)

21.(10分)实验过程中若操作不当会造成不良后果甚至引发事故。

请你在题后横线上简要说明下列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1)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__易引起火灾__。

(2)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

__容器炸裂__。

(3)将滴管伸入试管内滴入药液:

__造成药品污染__。

(4)给烧杯中的液体加热时没有垫上石棉网:

__烧杯底部受热不均匀而炸裂__。

(5)用试管刷刷洗试管时,用力过猛:

__损坏试管__。

22.(6分)下列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基本操作,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A所示,手握细口瓶倾倒液体时,细口瓶标签的一面要__向着手心__,细口瓶的瓶塞要__倒放__在桌面上。

(2)如图B所示,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盖灭后轻提一下灯帽,再重新盖好,对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__C__(填序号)。

A.平衡气压,方便取下灯帽 B.挥发水分,利于点燃酒精灯 C.减少挥发,利于节约酒精

(3)如图C所示,用酒精灯加热试管里的液体时:

①试管里的液体不应超过试管容积的__

__。

②先对试管进行__预热__,然后用酒精灯的外焰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

(4)如图D所示,如果试管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时,清洗试管一般先用试管刷蘸去污粉__洗涤__,再用自来水冲洗,然后倒放在试管架上晾干。

四、实验探究题(共17分)

23.(7分)同学们都点过生日蜡烛,蜡烛点燃后,发出明亮的火焰。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下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①如图A所示,点燃一支蜡烛,看到的主要现象有__abcde__(填字母序号)。

a.发出黄色火焰     b.熔化的蜡烛顺着蜡烛流下   c.发光、放热

d.产生淡淡的黑烟    e.火焰分层

②将一根木条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片刻后取出,观察到木条表面出现了如图B所示的圆弧状黑斑,说明蜡烛火焰的__外焰__温度最高。

(2)①如图C所示,取一个冷的白瓷片放置在火焰上方片刻后取出,观察,有黑色小颗粒产生,冷却后触摸有滑腻感,此颗粒是炭黑。

②如图D所示,将干冷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发现烧杯壁有__水雾__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含有__水__。

(3)如图E所示,在火焰正上方罩一个漏斗,用一根燃着的火柴接近漏斗截口处,观察到火柴__熄灭__,将产生的气体导出并通入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__变浑浊__。

(4)根据以上实验及现象判断,蜡烛燃烧的生成物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水和二氧化碳__。

24.(10分)酒精灯是实验室中常用的加热仪器,某小组同学对酒精灯火焰温度进行如下探究。

(Ⅰ)定性研究:

甲同学取一根火柴梗。

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酒精灯火焰中,1~2s后取出,观察到位于外焰的部分明显炭化。

(1)由上述现象得出结论:

外焰温度最高,你认为原因是__外焰与空气(氧气)接触更充分__。

(Ⅱ)定量研究:

乙和丙同学在老师指导下,分别利用高温传感器测得酒精灯各层火焰平均温度如下表。

火焰层

平均温度/℃

焰心

432

598

内焰

666

783

外焰

520

667

(2)由上表得出结论:

__内焰__(填“焰心”“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

(3)结合定量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__a__(填字母)。

(Ⅲ)交流反思:

不仅酒精灯的各层火焰温度不同,而且相同火焰层温度也有差异。

(4)造成乙、丙两同学所测相同火焰层温度差异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两点即可)①__酒精的浓度__;②__露出酒精灯的灯芯长度__。

单元测试题二 探秘水世界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填在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48分)

1.(青岛中考)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D)

A.海水B.自来水C.矿泉水D.蒸馏水

2.(潍坊中考)能够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隔”的事实是(B)

A.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B.空气被压缩后体积缩小

C.2L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后体积小于2L      D.满架蔷薇一院香

3.(葫芦岛中考)乌金塘水库是葫芦岛市的重要水源之一,将水库的水净化为自来水的过程中,下列描述缺乏科学性的是(D)

A.加入明矾使悬浮小颗粒凝聚B.投药杀菌消毒

C.通过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D.通过过滤除去可溶性杂质

4.(青岛大学附中模拟)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现象是(D)

A.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B.有氢气和氧气产生,且体积比为2∶1

C.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D.两电极均冒气泡,a管内气体与b管内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

A.熔点、沸点B.颜色、状态C.密度、硬度D.可燃性、稳定性

6.(重庆中考)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净水,下列有关水的净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过滤不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

C.蒸馏可将海水淡化D.电解水是一种常用的净水方法

7.下列反应属于化合反应的是(C)

A.水

氢气+氧气B.酒精+氧气

二氧化碳+水

C.硫+氧气

二氧化硫D.碳酸钙+盐酸―→氯化钙+水+二氧化碳

8.(聊城中考)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B)

A.原子可以转化为离子B.原子是最小的微观粒子

C.有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D.原子可以“搭建”成分子

9.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

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C)

A)

B)

C)

D)

10.(武威中考)今年4月,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光伏发电必需的元素―碲。

碲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

A.碲是非金属元素B.碲的元素符号为Te

C.碲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2D.碲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g

11.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

A.化合物B.混合物C.单质D.纯净物

12.(武汉中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13.(巴中市龙泉外国语模拟)M元素的离子为M2+,其核外电子数为a,核内中子数为b,则M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

A.a+b+2B.a+b-2C.a+bD.b+2

14.(孝感中考)在一定条件下,甲和乙反应生成丙和丁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不变   B.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发生了改变

C.保持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为水分子   D.丙物质由6个原子构成

15.(毕节中考)原子、分子、离子、元素等概念的学习有助于我们认识物质构成的奥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一切变化中,原子都不能再分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C.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叫离子,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D.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16.(娄底中考)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C)

A)

B)

C)

D)

二、填空题(共39分)

17.(9分)

(1)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①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__H__;②2个铁原子:

__2Fe__;③氯离子:

__Cl-__;④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__O__;⑤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元素:

__Hg__;⑥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__

__。

(2)指出下列符号的意义:

①3S2-:

__3个硫离子__;②Ca:

__钙元素或一个钙原子__;③5P:

__5个磷原子__。

18.(4分)(龙东中考)2017年3月22日是第二十五届“世界水日”,也是第三十届“中国水周”的笫一天,爱护水资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学校附近的水质状况进行了相关研究调查:

(1)取回水样,静置后过滤,实验室过滤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__玻璃棒__。

(2)可用__肥皂水__检验该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

(3)日常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的方法是__煮沸__。

(4)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是__②③__。

(填序号)

①工业废水达标处理后排放②随意丢弃废旧电池

③用含磷洗衣粉洗衣后直接排放污水④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19.(4分)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保持氢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__氢分子__。

(2)水通电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_氢原子和氧原子__。

(3)酒精温度计的液柱随温度的升降而升降__酒精分子的间隔发生改变__。

(4)食醋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醋的酸味会变淡__醋酸分子在不断的运动__。

20.(8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金牌中的金是__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酒香不怕巷子深”,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现象:

__分子在不停地运动__。

(3)现有下列六种物质:

①汽水;②氧气;③二氧化碳;④冰;⑤铜丝;⑥氯化钠。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①__;属于单质的是__②⑤__;属于化合物的是__③④⑥__。

(填序号)

(4)水通入直流电后可分解,如图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部分示意图,请按照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顺序排列:

__CAB__(用图中的字母表示),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水

氢气+氧气__。

21.(6分)(娄底中考)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第2、3周期的元素,请回答有关问题。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是__②③__。

①Na、Cl  ②O、S  ③F、Cl  ④Cl、Ar

(2)如图所示结构是由氟原子__得到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名称是__铝__。

22.(8分)有A、B、C、D四种元素,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元素原子第三电子层比第二电子层少一个电子,C元素的原子得到2个电子以及D元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的离子均与氖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写出:

(1)上述三种元素的元素符号:

A__Al__、B__Cl__、C__O__、D__Na__。

(2)画出B原子和C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B原子__

__;C离子__

__。

三、实验探究题(共13分)

23.(6分)(昆明中考)2017年3月22日是第25届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Wastewater”(废水),请回答下列与水有关的问题:

(1)废水中常含有难溶性杂质,除去这些杂质的操作是__过滤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实验室完成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外还有__c、d__(填序号),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引流__。

(2)除去难溶性杂质后,可利用活性炭__吸附__(填“过滤”“吸附”或“蒸馏”)废水中的异味和色素,污水经物理、化学或生化方法进行处理后得到中水,中水不可饮用。

(3)取某中水水样,滴加肥皂水,振荡,观察到泡沫较少,浮渣较多,该水样属于__硬水__(填“硬水”或“软水”)。

(4)家庭生活用水水费清单中不包含的一项是__A__(填序号)。

A.电费   B.水资源费   C.自来水水费   D.污水处理费

24.(7分)如图所示,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A、B、C三处各滴上一滴无色酚酞,再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1)用仪器X吸取浓氨水,滴在棉花上,X的名称是__胶头滴管__。

(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A、B、C三处的酚酞试液由__CBA__顺序先后变成__红__色,该实验说明分子是在__不断的运动__,还说明,酚酞和浓氨水两种试剂中__浓氨水__有挥发性。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其作用是__起衬托作用,便于观察滤纸条的颜色变化__。

(4)张华同学在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中所塞的棉花却变成了红色,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错误操作可能是__浓氨水滴在滤纸条上,酚酞溶液滴到了棉花上__。

单元测试题三 溶液

(时间:

6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请选出来填在括号中,每小题3分,共48分)

1.(眉山中考)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溶液的是(B)

A.面粉B.氯化钠C.泥土D.乳胶漆

2.(重庆中考)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A)

A.冰水B.碘酒C.食盐水D.浓盐酸

3.(荆州中考)实验室配制100g10%的NaCl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

A.酒精灯B.托盘天平C.胶头滴管D.烧杯

4.把100g2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到400g,稀释后所得溶液的浓度为(C)

A.20%B.10%C.5%D.1%

5.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应用到乳化原理的是(C)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B.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C.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脂D.用刷子刷除杯子上的污垢

6.将ag氯化钠粉末放入b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D)

A.等于(a+b)gB.小于(a+b)gC.大于(a+b)gD.不大于(a+b)g

7.将20℃时某KNO3溶液均分为两份,第一份恒温蒸发掉10克水,析出a克晶体;第二份恒温蒸发掉20克水,析出晶体b克。

则a与b的关系正确的是(B)

A.2a=bB.2a≤bC.2a≥bD.2a<b

8.(聊城中考)下列关于溶液说法正确的是(D)

A.将氯化钠和植物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蔗糖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存放等步骤

9.向右图装置的试管中加入某种物质后,U形管右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降低,左边支管的红墨水液面上升。

则加入的物质是(D)

A.氢氧化钠B.氯化钠

C.浓硫酸D.硝酸铵

10.关于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D)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溶质的溶液

B.降低温度一定可以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溶液中有固体未溶解,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当溶质晶体与其溶液稳定共存时,此溶液在该温度下是饱和的

11.(易错题)向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硝酸钾溶液中逐渐加水稀释,下列图像中符合此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D)

A)

B)

C)

D)

12.在配制10%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导致溶液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小于10%的可能原因是(D)

①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②配制溶液的烧杯用少量蒸馏水润洗 ③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取氯化钠时,游码不在零位置就调节天平平衡,后将游码移动得到读数 ④盛装溶液的试剂瓶用蒸馏水润洗 ⑤氯化钠晶体不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①②③D.②③④⑤

13.实验室现有足量的20%的NaOH溶液和蒸馏水,欲配制10%的NaOH溶液100g,需要20%的NaOH溶液(B)

A.95gB.50gC.100gD.10g

14.(变式题)室温时,有两瓶硝酸钾溶液,一瓶为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另一瓶为10%的溶液,下列实验操作中,无法区分这两种溶液的是(A)

A.加一定量水   B.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  C.略降低温度  D.室温时蒸发少量水

15.在20℃时,刘冰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图②中的溶液是不饱和溶液B.图③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图③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40gD.图③和图④中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16.(易错题)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稀释成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B)

A.436.8mLB.453.7mLC.456.0mLD.458.3mL

二、填空题(共30分)

17.(7分)写出下列溶液中溶质或溶剂的名称。

(1)石灰水中的溶质__氢氧化钙__。

(2)盐酸中的溶质__氯化氢__。

(3)稀硫酸的溶质__硫酸__。

(4)硫酸铜溶液中溶剂__水__。

(5)医用酒精中的溶质__酒精__。

(6)碘酒中的溶质__碘__,溶剂是__酒精__。

18.(8分)(易错题)请选用下列词语填空:

“饱和”“不饱和”“浓”“稀”“多”“少”“一定”“不一定”。

20℃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