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47316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2.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

《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模板曾智成.docx

教案模板曾智成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课程:

卫生与健康

教学目的

让学生了解生活卫生小常识,和如何健康生活,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健康生活。

教学形式

轻松、风趣地讲述卫生与健康的小知识,伴有提问和互动,也有游戏参与。

课程特色

课堂较活跃,学生没有太大的学习负担,分享乐趣和知识;题材贴近生活,学生较快接受。

教学课时

40mins×2课时

预期效果

学生能够学到一点生活小常识,注意个人的生活卫生习惯和食品卫生,对以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所帮助。

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前期准备

查询资料准备教案;打印相关文件。

具体安排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具体情况

第一课时:

个人生活习惯与健康

(1)不注意个人卫生带来的后果

(2)需注意个人卫生的原因和意义

(3)如何注意个人生活习惯?

v引题,讲述卫生与健康的含义(2mins)

v提问学生知道那些个人卫生小常识,和他们的疑问(5mins)

v讲述个人生活习惯和健康的常识(20mins)

v“你做我看”的游戏:

一名学生做出动作,另一同学指出有哪些常识错误,以此加强学生的意识(10mins)

v总结(3mins)

第二课时:

食品卫生与健康

(1)哪些食品不健康?

(2)为什么吃这些食品不健康?

(3)如何正常饮食?

◆回顾上节课内容,展开本节课话题(5mins)

◆讲述食品卫生的重要性,举出相关不健康饮食的例子及其危害(10mins)

◆学生和老师一起分享个人的常规饮食(10mins)

◆讲述应该如何健康饮食(10mins)

◆总结(5mins)

第三课时:

卫生救护

(一)

(一)以讲述及示范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救护。

(二)如何向120说明情况,如何进行止血,如何包扎。

(三)秋季防病常识。

◆回顾上节课内容,展开本节课话题(5mins)

◆提问情景模拟,一个同学手部受伤另一名同学向120求救,应该怎样讲述。

(10mins)

◆止血向同学们演示各个部位止血方法和按压时间。

(20mins)

◆总结情景模拟遭遇紧急情况拨打120好后如何进行临时性止血(10mins)

第四课时:

卫生救护

(二)

(一)以讲述及示范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救护。

(二)如何向120说明情况,如何进行止血,如何包扎。

(三)秋季防病常识。

◆包扎向同学们演示绷带包扎法和三角巾包扎法。

(15mins)

◆秋季防病常识胃肠道疾病、呼吸道感染、秋季易发红眼病预防等注意细节(20mins)

◆总结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包扎伤口方法(5mins)

第五课时:

交通安全以及校园安全教育

(一)在我们路上会发生什么交通事故?

(二)在校园中学生打闹会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

(三)我们应该怎样预防它们的发生?

◆情景模拟校园安全类新闻报道及相关题材引入(5mins)

◆交通安全根据学生上学路上较为容易发生的交通事故,进行预防教育(20mins)

◆校园安全让学生举例自身在学校追逐打闹时发生的意外,警示学生避免追逐打闹(15mins)

第六课时:

居家安全以及注意事项

(一)举例说明我们身边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二)发生事故的原因与危害。

◆回顾回顾上节内容,开展本节内容(5mins)

◆引入举例用电事故、煤气中毒、溺水事故、发生火灾(15mins)

◆防范通过讲解各类型事故发生的原因,教导学生如何预防(20mins)

第七课时:

学生健康、安全小知识

(一)采取先讲述然后提问以加深印象。

◆回顾回顾上节内容,开展本节内容(5mins)

◆健康小知识提问强大的方式首先提问,在学生回答问题后在详细说明。

(20mins)

◆雨雪天气骑车安全向学生讲解在雨雪天气骑自行车怎样注意安全(5mins)

◆火灾避险假想刚刚失火,面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10mins)

第八课时:

遭遇火灾如何避险(额外补充)

考虑到火灾在各种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且对于学校此类人员密集场所,在发生火灾时人员疏散较容易出现慌乱现象,故额外增加课时。

◆回顾回顾上节内容,开展本节内容(5mins)

◆对比与轻微火情进行对比,分析在什么情况下容易发生火灾(10mins)

◆如何避险先由老师讲述和示范,然后进行演习(25mins)

◆总结火灾之所以发生的人员疏忽原因,以及在轻微火情和火灾中如何让人避险(5mins)。

备注部分课时教材内容见附件

具体内容:

第三、四课时:

卫生救护

一.卫生救护

二.以讲述及示范的方式使学生学会如何救护

三.如何向120说明情况,如何进行止血,如何包扎,秋季防病常识

全国统一的急救号码——120。

全国统一的报警电话——110。

全国统一的火警号码——119。

怎样向120报告紧急情况

1、报告人姓名与电话;伤员姓名、性别、年龄和联系电话。

2、说清楚详细地址。

3、把病人当前最危急的病情表现(以及过去有什么主要疾病)说清。

4、现场所采取的救护措施等简要地说清。

5、不要先放下话筒,要等调度人员先挂断电话。

止血方法:

1、肱动脉指压止血法

手、前臂和上臂下部的出血:

适用于一侧肘关节以下部位外伤大出血。

用一手拇指压迫上臂中段内侧,阻断肱动脉血流,,另一手固定手臂。

将动脉压向肱骨,达到止血的目的。

2、压迫颞浅动脉止血法

头顶部出血:

在伤侧耳前,对准下颌耳屏上前方约1.5厘米处,用拇指压迫颞浅动脉。

3、压迫指动脉止血法

指压指(趾)动脉:

适用于手指(脚趾)大出血。

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压迫手指(脚趾)两侧的指(趾)动脉,阻断血流。

4、止血带止血法

指压止血操作要点

1.准确掌握动脉的压迫点;

2.压迫的力度要适中,以伤口不出血为准;

3.压迫时间为10—15分钟

止血带止血

1.止血带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棉织品做衬垫。

2.2.上止血带松紧要合适,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越松越好。

3.3.止血带定时放松,每40分钟—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分钟-3分钟,然后再次扎紧止血带。

4.4.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告诉接替人员。

上止血带总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

包扎方法:

伤口包扎在急救之中应用范围很广,可起到保护创面、减少伤口污染。

压迫止血、止痛、固定受伤肢体的作用。

常用有绷带包扎法和三角巾包扎法。

环形包扎:

是各种绷带包扎中最基本的方法。

多用于手腕部肢体粗细相等的部位

螺旋包扎:

适用于上下肢除关节以外的粗细不同处的外伤

8字形包扎法

本包扎法是一圈向上,再一圈向下,每圈在正面和前一周相交叉,并压盖前一圈的12,多用肩、髂、膝、髁等外。

秋季防病常识

秋季是肠道和呼吸道传染病多发季节,为了使同学们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康生活、学习环境,这里给大家提供预防常见疾病的一些小知识。

建议一:

生活规律,合理饮食,按时就餐,按时起居,保证足够的睡眠,适当的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建议二:

自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卫生防病意识,做到“四勤”——勤洗手、勤洗脸、勤饮水、室内勤通风,尽量减少前往人群集密、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

建议三:

现在正值秋季,是呼吸道、肠道疾病和传染病高发期,现将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等预防常识提供给大家:

一、胃肠道疾病

秋季患胃肠道疾病的人数往往会多于夏季,其原因有三个:

一是苍蝇在秋季的活力并不比夏季弱,凡吃了被污染过的食品,人就容易患各类肠道传染病(包括霍乱、急性细菌性疾病、肠伤寒及各种肠炎、腹泻症、甲型肝炎等);二是秋季天气凉爽,人的食欲增加,加之瓜果大量上市,有的人就暴饮暴食,致使胃肠负担加重,功能紊乱;三是昼夜温差较大,易引起腹部着凉,使一些原来有胃病的人旧病复发或使肠蠕动增强而导致腹泻。

秋季是食物中毒的多发期,更要注意饮食卫生。

预防措施:

1、搞好环境卫生,消灭蚊蝇;

2、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

3、尽量减少在外就餐,特别要杜绝在无证摊贩处的就餐;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应定量定时,不生食各类水产品如毛蚶等,不过量食用冷饮和瓜果,不吃过热、过硬、过辣、难消化的刺激性食物;

5、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

饮用水必须是烧开的自来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桶)装水。

6、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用科学的方式勤洗手,特别要加强饭前便后洗手习惯的培养;

7、防止腹部受凉,根据气候的变化适时增减衣服;

二、呼吸道感染

秋天气候多变,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源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还会引起扁桃体炎、气管炎和肺炎。

患有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的病人,症状也往往加重。

秋冬季也是流感、风疹、腮腺炎、麻疹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预防措施:

1、注意天气变化,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2、最好不要过早、过多添加衣褥,让机体逐渐适应忽热忽凉的环境;

3、有哮喘病史的人要尽量减少与致敏因素接触,若已知过敏原因者,更应杜绝接触;

4、加强室内通风,特别是学生宿舍、教室、教师办公室和会场等人群集中的地方;

5、大家应培养成自测体温的习惯,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早就医。

三、秋季易发红眼病预防需注意细节

近期校医院门诊接诊了几位“红眼病”患者。

秋季是“红眼病”的好发季节,所谓的“红眼病”就是“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发病急,传染性强,人群普遍易感染。

红眼病常呈“一人得病全家受累,一处传染四方蔓延”之势。

因此,预防很重要。

红眼病主要通过手及患者用过的毛巾、浴巾、枕巾、脸盆等直接接触传播。

一旦发病,患者常有眼部红肿、分泌物增多、眼睛发痒、流泪、怕光、灼痛、异物感,两天内达到高峰,严重者可影响角膜,使视力下降,甚至失明,一般1~2周痊愈。

在预防治疗红眼病时应多注意细节,关键要注意个人卫生:

脸盆、毛巾等生活用品要保持清洁,经常消毒,严禁混用;提倡流水洗手,不要用手揉眼。

一旦发病,要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治疗,一般不需住院。

此外,要注意,不论是眼药膏或眼药水,只能专人专用,以防交叉感染。

第五课时:

交通安全以及校园安全教育

教学内容:

学生日常安全知识。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日常安全知识,使学生从小树立安全意识,从而达到远离危险、防范风险、减少安全隐患发生的目的。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校园安全类新闻报道及相关题材引入:

通过现场演示,让学生生动和真实地感知到生命只有一次,以及珍惜生命、注意安全的重要性。

通过与学生沟通,让学生一起讨论“日常生活中存在哪些需要特别注意和小心的事情”,让学生了解哪些事情很容易发生危险,酿成事故。

从而引入和总结学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

二、教学过程

1、交通安全

演示一:

三个学生放学回家,并排行走,一路上有说有笑,过马路瞬间一辆汽车驰骋而来,三人来不及反应,其中一个都被撞伤了。

其他小孩哭了,跑去旁边找阿姨,阿姨人120后,救护车把小孩送到医院,可是腿折断了。

演示二:

熙熙攘攘的街道上,车辆穿梭,有些小朋友大路而被撞。

通过看这,你们了解到了什么?

说说你们的看法?

上放学路上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马路上行走时,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要走在道沿的上边或尽量靠右走。

(2)集体外出活动时,要有组织、有秩序地排队行走。

(3)在没有交警指挥的路段,要主动避让机动车辆,不与车辆争道抢行。

(4)过马路时,要做到"红灯停、绿灯行",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

(5)学会打120救人。

提醒小学生由于年龄尚小,在上放学时严禁骑自行车。

在马路上要注意交通标识和交通并教他们一些常识,不能追逐打闹,更不能做游戏,注意避让机动车辆和远离危险地带。

2、校园安全

演示:

放学了,同学们异常兴奋挤出教室,有人爬窗,并在楼梯上狂跑,由于拥挤有人被撞倒而被踩伤。

这段演示让我们知道了:

(1)上下楼梯时要有序、排队,缓慢地靠右行走,严禁拥挤,避免摔伤。

(2)不翻越门窗、护栏;不在走廊上追逐打闹;活动时身体不靠栏杆,更不能使身体重心外倾或用力摇晃栏杆。

(6)课间活动时注意安全,不追逐打闹,不能玩小刀、棍棒等危险物品。

有关诗歌

也许,在有人眼里,“安全”这两个字,只是一个抽象的词语。

可是,你享受了生活的赠予,就会明白它的含义。

“注意安全!

”一个普通语句,就像一张通行证,把守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多少次在你耳边响起,为的是不让你失去自己!

朋友,工作时千万别大意!

因为亲人们盼望,回家时仍是一个完整的你。

安全使生活丰富多彩,人人有自己的位置,安全让你延伸生命的轨迹,更多地为社会创造价值。

安全让天蓝水清,让你每天都快乐地生息。

安全的意义也不仅仅如此,生活会给你更多的启示,安全,其实是一首诗。

最后,小结一下本节课内容,并让学生回忆,提醒他们回家时注意交通安全。

第六课时:

居家安全以及注意事项

引入:

生活中,除了交通安全和校园安全以外,我们还面临着很多风险。

一用电安全

自从有了电,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中用电的地方也越来越多了,电一方面为我们带来生活便捷的同时却同样带来了危险,但是这些风险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所以,我们有应当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电常识。

触电是怎么回事?

当人的身体接触到带电体,有电畅经由过程人的身体时,轻则有针刺麻痹剧烈的疼痛等觉患上,重则发生痉挛、心律不齐、血压高、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在很瞬息间内心跳停止、灭亡,这就是触电事故

(2)触电的危险:

电击:

是电畅经由过程人的身体内部,当到达一定域值后造成人的身体内部社团破坏或者灭亡电伤:

是指触电后皮肤的局部创伤,如烫伤、电瘢等

(1)认识和了解电的原理,熟悉电源总开关的位置,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6)平时远离电杆、电线、高压电塔、配电房等与高压电有关的物体。

4、日常安全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14000名左右的中小学生在各种意外事故中死亡;大约每月死亡1200多人;每天死亡39人(相当一个班)的人数。

意外死亡的人数非常惊人。

(1)煤气中毒。

在使用煤气炉、及煤炉做饭取暖时,应保持室内通风,不能长时间离开,防止煤气中毒事件的发生。

万一发生煤气中毒事件,首先应当开窗通风,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

(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人工呼吸等急救常识)

(2)溺水事故。

溺水事故死亡占全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人数的30%以上。

而且主要发生在节假日或假期。

每年的3月至10月份为溺水事故的多发期。

主要因素是:

学生根本不会游泳或不具备游泳的基本技能,不慎掉进江河、水库或在无成人看管的情况下,擅自到灌渠、江河及水库中嬉水而造成的溺水死亡。

游泳要切记做到:

有成人陪护、熟悉水情、准备充足、不在高处跳水、不贸然下水救人。

(3)发生火灾

一旦发生火灾,要及时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

如果自己身受火灾的威胁,千万不要惊慌,要冷静,想办法离开火场。

逃生时,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三、小结:

只要我们处处小心,注意校园安全,掌握自救、自护的知识,锻炼自己自护自救的能力,机智勇敢的处理遇到的各种异常的情况或危险,就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第七课时:

学生健康、安全小知识

学生健康小知识

  1.读写时,眼离书本的距离应该一尺。

  2.要保护好牙齿一定要做到早晚刷牙。

  3.看电视时,座位与电视机的距离至少二米。

  4.预防蛔虫病和蛲虫病要做到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削皮。

  5.心脏在人体的左胸部。

  6.肺在人体的胸腔里。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小儿内科王新良

  7.预防流感主要是在流感流行期间尽量少到公共场所。

  8.预防肠道传染病应防止“病从口人”;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

9.预防甲型肝炎应做到:

注意饮食卫生;喝开水;饭前便后要洗手。

  10.老鼠主要传播流行性出血热。

  11.苍蝇能传播肠道传染病。

  12.预防贫血要多吃动物肝脏.海带等含铁量高的食物。

  13.吸烟可致肺癌。

  14.骨头.虾皮.豆制品的含钙.磷量较多。

  15.被狗咬后一定要及时到防疫部门处理伤口和注射狂犬疫苗。

在雨雪天气骑自行车怎样注意安全?

在雨雪天气里骑自行车,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l.骑车途中遇雨,不要为了免遭雨淋而埋头猛骑。

2.雨天骑车,最好穿雨衣、雨披,不要一手持伞,一手扶把骑行。

3.雪天骑车,自行车轮胎不要充气太足,这样可以增加与地面摩擦,不易滑倒。

4.雪天骑车,应与前面的车辆、行人保持较大的距离。

5.雪天骑车、要选择无冰冻、雪层浅的平坦路面,不要猛捏车闸,不急拐弯,拐弯的角度也应尽量大些。

6.雨雪天气。

道路泥泞湿滑,骑车要精力更加集中,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骑行的速度要比正常天气时慢些才好。

对轻微的火情怎样紧急应付?

形成火灾的,应及时报警。

对突然发生的比较轻微的火情,同学们也应掌握简便易行的,应付紧急情况的方法。

1.水是最常用的灭火剂,木头、纸张、棉布等起火,可以直接用水扑灭。

2.用土、沙子、浸湿的棉被或毛毯等迅速覆盖在起火处,可以有效地灭火。

3.用扫帚、拖把等扑打,也能扑灭小火。

4.油类、酒精等起火,不可用水去扑救,可用沙土或浸湿的棉被迅速覆盖。

5.煤气起火,可用湿毛巾盖住火点,迅速切断气源。

6.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

水是导体,这样做会发生触电。

正确的方法是首先切断电源,然后再灭火。

有条件的,还可以学习一些简易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第八课时:

遭遇火灾如何避险(额外补充)

遭遇火灾如何正确脱险?

先由老师讲述和示范,然后进行演习

遭遇火灾,应采取正确有效的方法自救逃生,减少人身伤亡损失:

l.一旦身受火灾危胁,千万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地确定自己所处位置,根据周围的烟、火光、温度等分析判断火势,不要盲目采取行动。

2.身处平房的,如果门的周围火势不大,应迅速离开火场。

反之,则必须另行选择出口脱身(如从窗口跳出),或者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水淋湿衣服、用温湿的棉被包住头部和上身等)以后再离开火场。

3.身处楼房的,发现火情不要盲目打开门窗,否则有可能引火入室。

4.身处楼房的,不要盲目乱跑、更不要跳楼逃生,这样会造成不应有的伤亡。

可以躲到居室里或者阳台上。

紧闭门窗,隔断火路,等待救援。

有条件的,可以不断向门窗上浇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

5.在失火的楼房内,逃生不可使用电梯,应通过防火通道走楼梯脱险。

因为失火后电梯竖井往往成为烟火的通道。

并且电梯随时可能发生故障。

6.因火势太猛,必须从楼房内逃生的,可以从二层处跳下,但要选择不坚硬的地面,同时应从楼上先扔下被褥等增加地面的缓冲,然后再顺窗滑下,要尽量缩小下落高度,做到双脚先落地。

7.在有把握的情况下、可以将绳索(也可用床单等撕开连接起来)一头系在窗框上,然后顺绳索滑落到地面。

8.逃生时。

尽量采取保护措施,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用湿衣物包裹身体。

9.如身上衣物着火,可以迅速脱掉衣物,或者就地滚动,以身体压灭火焰,还可以跳进附近的水池、小河中,将身上的火熄灭,总之要尽量减少身体烧伤面积,减轻烧伤程度。

10.火灾发生时,常会产生对人体有毒有害的气体,所以要预防烟毒,应尽量选择上风处停留或以湿的毛巾或口罩保护口、鼻及眼睛,避免有毒有害烟气侵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