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433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docx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分析毕业论文

湘潭大学毕业论文

 

题目: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

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

     日 期:

     

指导教师签名:

     日  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XX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

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

     日 期:

     

提纲

题目: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分析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本文写作的背景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或者写为:

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框架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之处

二、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现状

(一)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简要介绍低碳经济、碳交易市场等几个重要的概念)

(二)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形式(简要介绍我国的谈交易市场的几种主要形式)

(三)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现状(重点描述我国现阶段碳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

三、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机遇和挑战分析(着重分析)

(一)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机遇分析

(二)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的挑战分析

四、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相关对策建议

(一)制定和实施碳交易市场的法律法规

(二)逐步建立一个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形成市场化的碳交易价格体系

(三)加强与规则制定者发达国家等的沟通

(四)构建全国碳金融交易市场,解决资金问题

(五)加快培养碳交易人才与服务机构的建设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在碳交易市场方兴未艾的背景下,中国被世界各国看成是碳交易市场的最大潜力国。

中国一方面积极响应联合国结能减排的低碳经济的倡导,另一方面也试图利用这个机会来实现本国的技能减排来调整能源利用结构,解决能源利用效率瓶颈问题,从而实现低碳经济。

但是中国碳交易市场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碳交易市场的还没完全统一、碳交易价格过低、难以参与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规则制定、CDM①项目开展领域狭窄和结构畸形、碳交易人才的缺失、碳交易服务中介机构少、碳金融市场②还未形成问题。

但中国碳交易市场前景广阔,因此有必要加强碳交易方法论的研究,通过研究学习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现状以及对中国的影响,结合国际经验和自身国情来解决上述问题,让中国分享到碳交易市场带来的利益,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关键词:

碳交易市场;低碳经济;碳金融市场;清洁发展机制(CDM)

TheglobalcarbontradingmarkettomakeChinaalowcarboneconomyandpromotetheinfluence

Abstract:

Inthebackgroundoffastandundyingdevolopingcarbonmarket,Chinaisregardasthemostpotentialcarbonmarketoftheworld.Ontheonehand,ChinaisperformingapositiveresponsetotheUnitedNationsinenergyconservationandemissionreductionoflowcarboneconomy,ontheotherhand,Chinaistringtomakeuseofthisopportunitytocutdownthewastofenergyandtoadjusttheenergystructure,solvingtheenergyutilizationefficiencybottleneckproblem,soastorealizethegoalofalowcarboneconomy.ButChinacarbontradingmarketisfacingalotofproblems,suchascarbontradingmarkethasnotcompletelyuniform,carbontradingpriceistoolow,thedifficultytogetinvolvedinmakinginternationalcarbontradingmarketrules,thefieldofCDMprojectisnarrowandthestructureisunformal,carbontradinglackoftalentsandcarbontradingintermediaryserviceinstitutions,carbonfinancemarkethasnotformedinthismoment.ButChinacarbontradingmarkethasabrightprospecting,soChinahasthenecessitytostrengthencarbontradingmethodologyresearch,throughtheresearchofdevelopmentofcarbonmarketintheworldandthepresentsituationaswellastheinfluenceonChina,combinedwiththeinternationalexperienceandourownnationalconditionstosolvetheaboveproblems,letChinatosharethebenefitsofcarbontradingmarketandavoidtobeimmersedinpassivesituation.

Keywords:

Carbontradingmarket;alowcarboneconomy;Carbonfinancialmarket;cleandevelopmentmechanism(CDM)

一、引言

碳交易就是碳交易基本原理是,合同的一方通过支付另一方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减缓温室效应从而实现其减排的目标。

随着环保与节能经济时代的来临,文章旨在为中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上存在的种种问题提供一些解决方法,例如如何积极参与碳交易价格的定价、碳交易规则的制定、避免陷入后京都时代的尴尬局面等来改善中国在碳交易市场的被动局面,使得中国在今后的碳交易上能把握主动权。

这样中国不仅积极响应了联合国关于环境保护的节能减排号召,还能同时利用这个机会来改善能源结构,实现中国未来的低碳经济,造福人类。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碳交易市场的研究主要在对国际碳交易机制的介绍和市场的简单描述,对世界各地区、各种碳市场的交易机制、市场运作流程和市场现状做了不同程度的分析,但是并没有从中国国情的角度来分析中国建立碳交易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建立碳交易市场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文章结合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现状,以及碳市场具体交易数据和规模重点案例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估计来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方案,让我国在碳交易市场中能处于主动地位,分到这次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杯羹。

二、现状分析

(一)、我国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形式

根据碳交易的三种机制,碳交易被区分为两种型态:

配额型交易和项目型交易。

配额型交易指总量管制下所产生的排减单位的交易,如欧盟的欧盟排放权交易制的“欧盟排放配额”(EuropeanUnionAllowances,EUAs)交易,主要是被《京都议定书》排减的国家之间超额排减量的交易,通常是现货交易。

项目型交易指因进行减排项目所产生的减排单位的交易,如清洁发展机制下的“排放减量权证”、联合履行机制下的“排放减量单位”,主要是透过国与国合作的排减计划产生的减排量交易,通常以期货方式预先买卖。

我国碳交易更多的是项目型交易,依托清洁发展机制产生的交易。

这个机制概括的说就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合作项目,发达国家通过提供技术和资金来换取项目下减排的温室气体减排权,从而使发达国家兑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

(二)、国际碳交易市场状况

《京都议定书》正式生效以来,协议规定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来促使温室气体的减排。

买家在“限量与贸易”体制下购买由管理者制定、分配的减排配额。

清洁发展机制的双赢机制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已经开启了一个巨大的碳交易市场。

据了解,2009年全球碳市场市值达到1440亿美元,业界人士预计到2020年全球碳市场将增长至3.5万亿美元,将与石油交易市场并列成为全球最大的交易市场。

而其他数据显示,从2005年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以每年100%的增长量高速增长。

2008年全球有近50亿二氧化碳交易量的达成,交易额达到1260亿美元,其中碳排放配额市场是930亿美元,CDM等项目碳交易是54亿美元。

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网站公布的数据,截止2007年6月,全球共有696个CDM项目成功获得在UNFCCC执行理事会EB注册,预期可产生的年均减排量可达1.5亿吨二氧化碳。

印度、巴西、中国和墨西哥是全球CDM项目注册数目最多的4个国家,占据了全球CDM项目总数的75%。

从项目的年均减排量来看,中国每年可以产生6477万吨二氧化碳含量,占全球总额的44%。

到2008年,活跃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主要来自欧洲、日本、加拿大。

200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在CDM交易市场的买家类型分布中,基金占34%、私营企业占58%、政府占8%。

 欧盟排放贸易体系依然是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引领者。

自运行以来,碳产品交易量和交易额一直占全球总量的3/4以上。

2007年欧盟排放配额的成交量是20亿,价值超过500亿美元,无论是交易量还是交易额都比2006年翻了一番,更是2005年的6倍。

2008年上半年由于欧盟排放配额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欧盟排放贸易体系的碳交易量和交易额与上年同期比较,又有很大程度提高;综合来看,2008年该体系的碳交易又有很大的发展,该体系依然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

而市场上最活跃的买家来自英国,他们大部分属于私营的金融机构,其次是意大利,主要是意大利的电力公司。

其中,日本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已经通过碳交易取得了显著的环境和经济效益。

如英国通过“以激励机制促进低碳发展”的气候政策来提高能源利用率,减低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德国通过碳排放交易管理收到了经济与环境双赢;美国他萨斯州农民通过农田碳交易,获得了农业新的来源;日本则把碳排放权交易看做是“21世纪第一个巨大的商机”,通过在世界各地大量购买和销售碳排放权,获得巨大的经济收入。

此外,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看到了全球变暖带来的商机,陆续进入全球碳交易市场“淘金”。

(三)、中国碳交易市场的状况

2009年我国的GDP占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