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角色 新思维.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4238159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角色 新思维.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新角色 新思维.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新角色 新思维.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新角色 新思维.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新角色 新思维.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角色 新思维.docx

《新角色 新思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角色 新思维.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角色 新思维.docx

新角色新思维

“新角色新思维—跨国企业领袖论坛”

文字实录

  主持人:

年底的时候大家很忙,大家也会在最近一段时间里参加这样的论坛、讨论。

大家多多少少有一点压力,每天都在谈很重大的话题,如何才能在这样的场合,不辜负大家在周末的时间坐在这里听我们讲,能不能谈一点新意,个人的经验、感受、故事,我们的情感里多多少少有一个基础,这是我个人的倡议。

  说到2007年,只要在中国生活的,大多数人都有非常强的感受,过去我们说全球化多多少少还是比较遥远的一件事,但是全球化在2007年离我们多么近,虽然说拉丁美洲蝴蝶的翅膀煽动,我们还是感受不到,但是美国郊区的一些下岗工人由于失业还不起房子的贷款,才引发的危机,我们却真实地感受到了,所以全球化离我们很近了。

  2007年第二个比较大的感受是资本或者说资本化的浪潮。

年初的时候如果我和我的同事都有50万块钱,一个存到了银行,另一个炒股或者是买了房子。

到了年底,一位是50万富翁,另一位则是百万富翁,或者是更多。

你想参与吗?

有风险。

如果不参与就会被边缘化。

消费在升级、在分化,离我们不远的地方就是新光天地,如果大家有空去新光看一看大牌青年男女的目光,他们一定会给我们带来一些人生的思考。

  报纸上报道最近有一位甘肃的先生中了一亿元的彩票,报纸告诉他怎么消费,最搞笑的是报纸告诉他一亿元如果用来买猪,可以买50亿头猪,现在猪肉在涨价。

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很辛酸的事情,一个边缘化的,很失败的男人仅仅因为囊中羞涩,不敢在自己的老婆难产的事情签字,所有的事情都发生在我们的身边。

所以全球化资本套浪潮的冲击都是实实在在的,跟我们在一起,并不遥远。

  参加谈论的跨国企业的领袖,他们生活在这样的土地上,他们也有这样的趋势,他们的公司在中国本土化、双向融合、分享知识等等,有很多的经验,以及他们对未来的展望。

首先允许我把他们隆重地介绍给大家。

  跨国企业领袖论坛,新角色、新思维——全球经济一体化企业使命,参加讨论的有微软公司全球资深副总裁,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亚勤博士。

第二位是百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时大鲲先生。

思科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的总裁林正刚。

新闻集团全球副总裁、星空传媒(中国)首席执行官高群耀。

高通公司全球副总裁兼亚太区的董事长汪静。

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兼CEO郭为先生。

  欢迎各位老总参加今天的讨论,所有的人都有非常强烈的感受,我们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同样在中国做生意的全球企业或者是跨国企业也有非常强烈的感受。

有一些话大家也许不一定愿意评论,比如说一说惠普的谁走了。

每个公司所处的行业不同,2007年大家感受到的变化,我特别希望根据个人的感受、经验、经历、故事,觉得在全球化的影响下,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战略是不是要发生一些变化,或者在中国本土化的过程当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或者是新的变革。

比如说面临中国的中产者,过去是不挑剔的,现在变成又成长、又分化、又挑剔了。

中国的竞争对手、经商环境等等都在发生变化,跟我们分享分享。

在2007年的环境当中的一个感受,或者是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变化,跨国公司需要做出哪些调整?

  张亚勤:

我谈一下宏观的感受。

何总讲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是一趋势,对于跨国公司来讲,有几个新的现象或者是趋势,趋势。

首先很重要的是合作和竞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跨国公司的对资源的优化、分配在全球的范围内进行,包括市场的资源、技术的资源、人才的资源,这是十分重要的。

  第二,中国在全球的企业或者是跨国企业的战略布局中越来约重要。

现在在世界500强公司董事会里,中国战略已经成为很重要的话题。

中国目前不仅仅跨国公司很大的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大的潜在市场,很重要的一点是成为很重要的研发基地。

在过去两年年当中,很多的跨国企业把研发基地放在中国。

过去早期的研发可能更多的是外围的,比如说在软件方面的测试、本地化的,现在很多的核心产品的研发都放在中国,比如说微软现在中国研发基地,目前有3000多名工程师,包括基础研究、技术孵化、产品开发以及产品的合作,这是美国之外最大的、发展速度最快的、机构最完整的研发基地。

  第三,地球越来越扁平化了,大家都读过《世界是平的》的这本书,世界越来越全球化了,对一些观点是保留的,但是从某些方面来讲,世界并不是平的,人才、技术全球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市场越来越区域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四个“现代化”。

一方面中国的企业走向企业,要全球化,另外是跨国企业到中国,“中国化”。

最近一直讲跨国公司怎么“中国化”,我们有很多高层总部的执行官访问,比如说全球的CEO斯迪文,在成都到北京的专机上三个小时,我和刘风明先生花了一个半小时讲十七大的报告,给他洗脑,教育他十七大里面的精髓,以及对微软以后发展的正面的影响,现在已经基本变成了基本的课程,所有微软总部的来访问,首先是讲十七大。

我上个星期到总部见盖茨,半个小时的时间,讲了8分钟的十七大。

根据中国市场的特点,根据中国用户的需求制定中国的发展方案。

另外一方面,作为一个跨国企业,一定要主动地把自己融入到中国整个体制创新的企业里面。

微软不是一个美国公司,是一个全球的公司,在中国是一个中国的公司,它在中国也是信息产业的一部分,只有中国的信息产业成功,微软在中国有可能成功。

所以作为一个跨国企业不要自己孤立起来,主动地变化中国的一部分。

  主持人:

我们看到一个趋势,世界是平的,其实世界是圆的。

有一个“长尾”理论,那80个人很重要,当我们看到世界是新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多元化的趋势还是存在的。

本土化的问题,贸易产品的全球化基本上也做到极致了,知识产权、技术、人才、资金各种要素的流动是全球化非常重要的特点,我们今天立志努力学习英文,10亿人当中有两亿人都是英文非常好的律师,那英国的律师都要失业了。

接下来有请百事的时总讲一下您在中国做生意的感受?

  时大鲲:

如何解读十七大,最近经常提到“中国制造”,中国和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一般的消费者,这本书就是讲不去买“中国制造”的产品,结果花了一年的时间,非常痛苦,最后回来痛定思痛,还是买“中国制造”的产品。

再加上世界越来越扁平,所有的CEO都在解读十七大,我个人感觉中国真的起来了,全世界每天的新闻报纸,每一个头条新闻一定要有中国的,不一定是好的、坏的,但是中国真正起来了,问题是现在中国的企业也好,中国人也好,像我们站在台上,灯刺眼得很厉害,我们有没有办法面对这种热力?

2007年慢慢往一个趋势在走,这个趋势在2008年力不可挡,为什么?

奥运会是中国的契机,也是中国接受考验的一个制高点,我们有没有办法在2008年9月初,当所有的事情风平浪静以后,关起门来说我们确实做了一个全世界可圈可点的奥运。

当然台上所有的企业都在奥运会里有一个赞助的机会。

  百事进中国今年26年了,改革开放没有几年就进来了,目前在中国的食品饮料里也有一席之地。

但是2007年最大的一个攻克是怎样面对消费者的需求。

消费者在中国也是抬头,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多健康方面的需求,有生活方式的需求,有各种需要,我们怎样在中国有一个研发中心。

今年3月份,因为奥林匹克的关系,我们有一个产品佳德乐,广告上足球比赛赢了以后,运动员把一桶饮料往教练头上一浇,那就是佳德乐,几乎跟他们运动的水平有直接挂钩的关系。

佳德乐有一个很重要的运动科学研究中心,今年3月份把唯一的海外研发中心设在北京,正面对着消费者有很多的本土化的要求,本土化的要求将来会产生一个动量,中国会变成一个很大的市场。

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跨国公司提升的作为,第一,技术的提升,所有的公司都在做技术的提升,第二,做管理的提升或者是本土化。

本土化听起来很土,我就说提升,技术的提升,管理的提升。

现在进入第三个层面,服务的提升。

第四个开始做的是创新的提升。

如果技术的提升、管理的提升不够,还要有一个服务的提升、创新的提升。

在四个提升里面,等一会儿要谈一个4+1的理念。

最重要的是文化的提升,一个企业要是没有文化,做到最后不知道在做什么,不能有百年企业的风范。

接下来希望跟大家讨论这个事情,2007年是转运年,2008年一定要轰轰烈烈一番。

  主持人:

谢谢。

跨国公司未来在中国很大的挑战就是大众市场已经成为一个必争之地,中国成熟市场的诉求,市场的消费者越来越多,很多的领域,很多大牌的IT产品的价格能够为普通的消费阶层所接受,这是很重要的。

百事今年推出“中国红”,好像也有人觉得很成功,也有人觉得一贯蓝色的百事,怎么变成红色呢?

效果怎么样?

  时大鲲:

效果非常好。

中国的消费者有一个争议性的话题,我们叫“敢为中国红”,百事是绿色的,但是因为中国的原因,我们敢为中国红,不能不断地为中国红。

  主持人:

敢为美国蓝,也敢为中国红。

思科是全世界非常大的IT企业,这些年在技术上做了很多的工作。

林总觉得2007年在中国做生意有哪些很强的感受?

  林正刚:

有一个故事,我在思科已经接近10年了,我和我的大老板常常保持见面,但是他从来没有打过电话给我,老实讲我也不希望他打给我,通常大老板打电话都没有什么好事,尽量避免,所以一直是风平浪静。

一直到前天早上,大老板的私人助理打电话给我,我在成都,手机信号不好,没听清楚,问你是谁,幸好没有太凶,结果搞清楚是老板的私人助理。

约了时间谈,谈的内容是什么呢?

现在中国新的政府的架构,和十七大是一样的道理。

  2007年,很多跨国公司对中国的看法是180度的改变,过去都做投资,但都是细水长流。

但是我感觉到,至少在我们公司,一个月之前,我们老板来宣布了五年150亿美元的投入。

还有一个小小的差距,过去公司总部出来的PPT都是蓝色的,这次我们老板准备做中国的计划,他自己做中国的计划,他还要出稿,我还要改,都是红色的。

前段时间看过一本书,里面有一句话,“外国公司应该怎么看中国?

中国会是每一个跨国公司最大的客户,同时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也是最大的合作作伴。

在不同的角色里面,我们不断地找到平衡”。

紧接着下去是一个很有趣的发展。

从中国来讲,有很多机会的来临。

思科过去并购很多的公司,120多个,过去并购的公司基本上都在硅谷附近,有些在以色列,但是大部分在硅谷。

今年刚刚过去几个月,现在公司还在硅谷,但是公司是朗讯,花了32亿美元并购回来的,杭州人朱伟先生是发起人之一。

公司的一个特点,代表现在最火的软件发展的潮流。

  以思科为例,除了硅谷之外,中国还有很多创新的机会。

2007年,中国的经济已经发展到某一个程度了,每个公司对中国的看法完全改观了。

  主持人:

几位老总不约而同地谈到十七大和美国总部的沟通,这恰恰说明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地化、本土化,融入进程的深度、广度和层次已经和过去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新闻集团今年在全球的并购风生水起,在中国还是蛮敏感的话题,高总去新闻集团有半年?

在2007年有哪些感受?

  高群耀:

我以为我读十七大的报告花了不少的时间,但是现在发现是最差的,还需要努力。

“新角色、新思维”这个话题绝了,正好描述了我这一年,今年加入了新闻集团,有电视、出版业、互联网、手机、软件等等业务,似乎带来了很多的疑惑,《广播电视报》叫做一个转型,实际上我这一年的体会就是新角色、新思维。

为什么这样发展的?

也许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侧面,我们做投资常常会提到几个字,找到机会、找个趋势,找个朋友够可以做了。

这本身有中国的因素,也有产业的因素,也有人为的因素,首先是机会、机遇。

  我1992年从事软件产业,1995年做软体行当,这10多年见证或者参与了软件行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过程,而今天中国作为一个发达国家,必须也要有一个强劲的传媒产业,不仅是书籍、电视、杂志、网络等等,这是互相交流的之路,传媒是否是一个产业,但是给我的感觉,和10多年前的软件一样,有非常好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也许是命运的安排,我1999年给比尔盖茨打工,感受了很多。

去年2月份默多克先生打来电话,在美国待过10年,没有人不知道默多克是谁,到他家里经过一番谈话,后来这一年当中和他见了八次面,每一次有非常深入的交流,非常深的感受,他领导中国的产业潮流,道琼斯、媒体的行业朝哪个方向走等等,有非常强的感触。

人的一生当中和几个世界之首的风云人物一起工作,也不是一件坏事,是很好的机会。

  我自己感受到在整个产业当中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四个大的增长行业,电信、IT、互联网、传媒,这四个行业在急剧的融合当中,不仅是产业融合,若干年之后,微软的营业额将以广告的形式出现,产业在急剧地融合。

我们这一代人经历了两场革命,PC以及互联网所带来的革命,这两场革命对人们生活的速度之快是让人难以想象的,是以一个浓缩的版本发生着的。

其结果出现了一个非常特别的现象,这个现象和我们稍微年轻的人出现了明显的代沟。

如果我们把世界看作是数字化地球和数字化村,你会发现他们是生长在网络和计算机当中,他们是数字村的原居民,而我们是数字村的外来户。

移民和外来户之间所带来的差距,使得传媒产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原居民的比重在增加,数量也在逐渐地增加,这一代消费者的数量的崛起,对于做媒体的人带来非常大的挑战。

年轻人随时随地得到新闻,新闻消费已经变成快餐了,从手机上随时拿到信息。

如果让大众控制的媒体媒体才属于大众的话,原来所谓数字村的外来户,所谓操纵的媒体大权所谓的精英们,原来说我们忘记登这条报道了,而变成有人忘了看报道了,都在发生着变化。

我们也面临着很大的新思维,提供动态、激动人心的内容,这些内容不仅仅是实时更新的,成为读书消费的场所,提供视频内容等等。

过去有华尔街日报,人们早上起来喝咖啡抱着咖啡杯读华尔街日报的时候,我们希望明年抱着咖啡杯看着我们的网站。

广告本身也发生着变化,原居民需求的方式是在网络上找自己的对象,着就餐的餐馆,这种需求促使了网络广告的繁荣,广告的形式也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这个行业也出现了如何把广告打到人们当中,广告行业发生着很的大变化。

对于我们这个行业来说必须提供优质的内容,吸引流量。

新闻、娱乐、体育方面的行当,有线电视的《越狱》,国家地理、ESPN体育、中国星空等等,《我的父亲邓小平》等等这些巨大的内容、片库,如何以宽带的影响变成快餐式的消费,变成一个很大的挑战了。

如果引进印刷机是500年前的事,今年的印刷机和我们同样在一起。

现在的革命并不是旧的取代新的,广播的出现没有取代报纸,电视的出现也没有取代广播。

互联网意味着什么呢?

这是目前我们所扮演的角色。

我们希望科技的革命需要新角色、新思维,这四大产业的极致融合,鹿死谁手,将引向何方?

我们怎么有了新角色,怎么有了新思维,怎么有了创造力以及我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所以今年还算是新思维、新角色的一年。

  主持人:

谢谢。

技术的革新给各行各业都会带来变化,从表面上看,这种变化表现的形式是如此地多样,如果简单简单再简单地看这样的变化,也简单,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上下游的产业链条是什么样的,用户、终端、消费者在整个产业链中的地位显然是上升的,这是信息技术和产业融合带来最大的变化。

产品、服务,一切的一切怎么和最终的消费者,或者用户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结合,能不能嵌进去,镶进去,否则就会被边缘化。

  高通公司和中国做生意做了很久了,在整个电信市场当中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我们也分享一下汪总的跨国公司2007年在中国做生意的感受。

  汪静:

2007年对高通来说意义很重大,我们上了一个新台阶,2006年中国的业务对高通公司全球收入的贡献是第三位,在韩国和日本之后。

2007年,中国的业务收入已经占到了第二位,超过了日本,占全球收入的21%,这是很了不起了。

因为高通公司是移动通信技术的领先者,特别是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技术领先者,在中国还没有正式上3G的技术牌照的情况下,高通的中国业务收入已经占到全球的第二位,这是中国员工辛勤工作的结果,也是可喜可贺的。

也是中国的合作伙伴、运营商到设备制造商,特别是像华为、中兴、厦新、海信,在3G产品在中国市场还没有销售的情况下,积极地打入国际市场,他们的产品基本上占领了发展国家的市场,非洲、拉丁美洲、东南亚这些市场,而且一些高端产品进入了欧美市场。

高通公司在中国市场取得的成功,是由于中国这些厂家的成功。

  从全球范围来说,高通公司总收入70%以上是来自于亚洲,因为制造和设计业慢慢移到亚洲,中国大陆和台湾,日本、韩国这些国家和地区为代表的,全球的制造业和设计业的中心。

我们的业务重点也在亚洲,特别在中国,收入来源也来自于这些地区。

所以2007年对于高通公司来说,在全球业务收入分布里更加倾向于亚洲,特别是中国。

  从合作范围来说,高通和中国的合作更加广泛,3G产品市场的主要开发者和推动者。

高通公司以开发移动通信技术为主要业务,收入的20%左右投入到研发中,在研发的现代技术里,向全球厂家开放授权,中国厂家目前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他们的产品很有竞争力,以前以价格取胜,但是从2007年开始,并不是完全以价格取胜的,而是以质量取胜,产品质量并不比全球欧美其它国家的质量差,甚至还超越了他们,而且售后服务很好,产品开发周期更短。

中国通信制造业成了高通公司在全球最重要的合作对象。

  从高通业务的趋势来看,以移动通信作为传输方式,互联网业务今后的方向是慢慢趋向于移动互联网的方式,包括传媒,移动传媒越来越重要,而且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不仅行业存在融合的趋势,手机和终端的数据传送能力和计算能力越来越强大,特别是后3G之后,手机已经不是简单的通话或者发短信的工具,是今后十年随身携带的,甚至唯一的通讯和工作、娱乐工具,可以看电视、拍照片、听广播,甚至可以作为血压检测仪。

  主持人:

还可以支付。

  汪静:

还有移动支付,甚至于身份证,可以检测身份。

整个移动通信会带来新的产业转变。

从和中国通信行业合作的角度来说,我个人认为,以前跟中国的合作,要么把产品拿到中国市场卖,中国市场对任何一个跨国企业都是很重要的,或者在中国制造产品,到国外销售,中国劳动力成本比较低,而且中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丰富。

但是就今后的发展趋势来说,我个人认为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更高的层次,跟中国企业共同开发技术标准。

在技术标准之下再开发产品,技术含量就不一样了。

我个人的观点,行业的发展,技术市场的发展会很快突破国外标准或者国内标准的界限。

我认为对于每个国家来说,自主创新是非常重要的,自主知识产权也是很重要的,但是从技术特征来说,知识产权是不应该有国界的,技术标准也是没有国界的。

技术标准应该是全球化的,知识产权也是全球化的,所以我们本身要强调自主产权、自主标准,同时必须要突破这个概念,要认识到技术标准和知识产权不应该有国界。

从跨国企业的角度来说,高通今后的发展方向很可能和中国一起开发国际标准,而不是简单的在特定的标准下开发产品。

从中国的企业来说,2007年,在合作对象里非常成功的一点,华为公司宣布的2007年销售中的80%是海外销售,这是很了不起的,说明已经变成很大的跨国公司了。

中兴的海外销售绝对超过了50%以上,这里也有高通公司与他们合作的成果。

从中国企业今后的发展来说,产品和销售不光以价格取胜,更重要的是以质量和品牌取胜,韩国的三星、LG也是高通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我们的技术给三星、LG开发产品。

十年以前他们在国际上没有多少知名度,品牌知名度非常低。

十年以后,在全球手机行业国际一流的品牌。

我个人认为,中国企业也可以做到这一点,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全球的消费电子市场中能看到中国的一流品牌。

  主持人:

汪总在发言中,对中国的竞争对手或者合作伙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也许汪总旁边坐的郭总就是,不知道神州数码的郭总怎么定位自己的企业。

不管怎么说,前五位在中国做生意,是中国公司,但毕竟源起是中国公司。

郭总是源于中国的跨国企业?

  郭为:

我一坐到台上来就觉得很孤独。

不仅是跨国企业,而且全都是美国的跨国企业。

所有人都不会否认我们很羡慕美国,很尊重美国,为什么?

美国有强大的经济,强大的科技力量,强大的国防力量。

而支撑这种力量的是前五个企业。

他们今天说中国有多么好,包括也学习十七大,他们学习十七大的目的是什么?

都说中国多强大,今天中国多么热,头两天在西方对中国最友好的法国的总统来到中国,跟我们签走了将近300亿美金的合同之后,还要跟我们谈一系列对我们限制性的东西,所以我非常有危机感。

如果十年以后还是这样做,中国就没有希望了。

在全球经济当中,中国的地位,主席台上给了留了一个最边上的座位,让你跟他们同台演讲,但你是声音最小、最弱小的企业。

中华民族如果没有危机感,不能进行伟大的复兴,我们就没有希望了。

所以,谈国际化,首先要从一个民族的复兴角度来谈。

今天的中国人走到外国去,别人瞧不起你,15年前我在洛杉矶的时候,当时穿的稍微好了一点,旁边的人认为我是日本人,没有人说你是中国人。

但今天完全不是这样的了,我们到香港市场一看,全部都是说中国话的,而且很多都是讲东北话的,为什么?

因为经济实力强大了。

放在我这个座位席上来谈,最大的是危机感,中国企业什么时候能够真正跟跨国企业坐在一起。

  世界500强的企业,中国进500强的企业,主要是以做中国业务为主。

但是前五位没有一个是做美国业务为主的,都是全球化的,这是我非常切身的感受。

  说到好处,我非常高兴的是前五位都在跨国公司里当了非常高级的位置,都是副总裁,而且都是华人,都是中国人,这也是我们的希望,无论印度的崛起,软件业今天的发展,包括以色列今天在全球创新能力上的体现,以色列那么小的国家,在全世界创新能力的排名是第一位的,都是因为美国的犹太人和美国的印度人帮助他们,使他们本土的企业取得很大的发展。

今天我觉得很高兴的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发展的很好,在全世界发展的很好,但是在这些跨国公司的高层管理中有华人,而这些华人一定会帮助中华民族的企业走向世界500强,走向全球。

  在十七大之前有一个更重要的会议,就是全国科技大会。

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要花费15年的时间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什么这么做?

我自己认为,过去中国企业一直到今天,大多数企业的成功靠的是机会,靠的是改革开放创造的机会,而自身的竞争能力实际上有非常大的差距。

如果我们没有自主创新的能力,未来是没有机会的,世界是扁平的,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中国的优势不会变成中国企业的优势,而会变成跨国公司的优势。

亚勤讲他们在中国有三千人开发队伍,是好事吗?

未见得。

中国最高级的软件人员都到了微软,神州数码不就死了吗?

如何把中国的优势变成企业的优势,变成中国企业的创新力,这是中国企业家必须思考的问题,必须认真去想。

  最重要的一点,未来的15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怎样能够打造出一个真正具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是非常重要的。

以色列一个只有700万人口的国家,创新力排在全世界第一位,而且以色列喝的全部是海水淡化出来的水,成本非常高,但是他们在全球两大领域中做得非常好,一个是金融,另一个是高科技。

中国能不能做成这样的,犹太民族的创新精神,我们自己有没有这样的创新精神?

神州数码的总裁也好,负责人也好,最重要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危机感非常强,因为我看到了,今天跟跨国企业比,不仅仅是数量的差距,质量的差距更大。

有时为了给自己鼓气,说我们确实在很多领域里有很多创新点,希望能够在制度创新、业务模式创新和技术创新上走出一条新路来,比如说刚刚完成的股权制度的改革,实际上是制度创新的结果,在刚刚开过的创新大会上推出了120多个核心应用软件产品,这是技术创新的成果,但是面对这些跨国公司,我们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面对全球化的竞争,作为一个中国的企业,中国的中小企业,我们只有一种危机意识,非常强烈的危机感,同时希望所有的华人,特别是在跨国公司的高官们,能够帮助中国的企业成长。

谢谢。

  主持人:

感谢郭总给我们带来的危机感。

其实有时危机感也许是我们保持乐观很重要的基础。

尽管郭总有点抱怨,开玩笑,但其实今天在这样的时点中,看到这样一幅图景。

也许换一个空间或者换一个时间,比如十年或者十五年以后,或者再换另外一个空间,也许就会是另外一个图景。

今天很多人对竞争的理解……

  郭为:

我一点抱怨都没有,我很自豪能够跟您坐在一起。

  主持人:

大家多多少少都谈到了跨国公司诸位老总毕竟在中国做生意,怎么评价中国上下游的合作伙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