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42346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 湘教版选修6.docx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试题湘教版选修6

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

【强化训练】

一.选择题(共30小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环境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B.环境是指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

C.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D.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所有事物

2.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是指

A.由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自然环境B.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创造的社会环境

C.以人类为中心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D.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组成的生物圈

3.下列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要素的是

A.土地、岩石、矿物B.社会、村落、动物园

C.丘陵、缓坡、梯田、水产养殖D.阳光、空气、水

4.下列事物中属于自然环境因素的是

A.科学技术B.生物C.生产力D.足球场

5.现在全球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

A.自然原因B.泥石流等灾害频发C.人为原因D.大力植树种草

6.下列能降低环境质量的自然原因是

A.地震、火山爆发B.煤炭资源的滥采乱挖

C.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D.围湖造田

7.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正确叙述是

A.环境问题的产生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主要是自然原因

B.环境问题只存在于部分国家,尚未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C.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很强,不必将环境问题看得过分严重

D.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类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和破坏

环境问题按产生的原因分为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

据此完成8~9题。

8.下列环境问题主要由自然原因引起的是

A.地方病B.土壤次生盐碱化C.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D.公害病

9.下列各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中,可能主要由人为原因诱发的是

①滑坡、泥石流 ②水土流失、地面塌陷 ③环境污染、森林火灾 ④火山爆发、台风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10.下列属于当前全球突出的环境问题的是

A.噪声污染和水土流失B.臭氧层破坏和地震频繁发生

C.水体污染和湖面缩小D.全球变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

11.关于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不属于突发性污染事件

B.突发性严重污染事件污染范围往往很小

C.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危害较轻,经济损失较小

D.事故带有突发性,往往很难预防

读“人类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箭头表示反馈作用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3.该图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环境间具有________的关系

A.人类依赖于自然界而生存和发展B.人类可以改造环境,环境又反作用于人类

C.环境供给人类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D.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读“人类文明发展四个类型示意图”,完成14~15题。

 

14.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是畏惧和崇拜的阶段是

A.①B.②C.③D.④

15.区域性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的阶段是

A.①B.②C.③D.④

16.下面的人类活动能促进人类与环境关系和谐的是

A.森林采伐量高于木材自然生长量

B.在呼伦贝尔草原扩大耕地面积,建立商品粮基地

C.黄土高原上退耕还林,走农、林、牧、副综合发展道路

D.新疆开垦草地,扩大棉花种植面积

17.下列选项中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A.流动沙丘掩盖农田、房舍B.地震导致河流改道,发生水灾

C.汽车直接向空气中排放含有氮氧化物的尾气D.暴雨引发山洪,冲毁农田和房舍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18~20题。

 

18.图中①②③④⑤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C.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D.荒漠化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酸雨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海域污染问题

19.与图中②环境问题无关的污染物是

A.工业排放的废气B.家庭炉灶排放的废气

C.汽车排放的尾气D.建筑工地的扬尘

20.图中①环境问题的面积日益扩大的自然原因是

A.滥伐林木,植被遭到破坏B.过度放牧,草原退化

C.沙漠边缘区气候干旱,风力作用强D.降水强度大,侵蚀作用强烈

当代环境问题,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造成的,如巨大的人口压力、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等,都是产生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据此完成21~22题。

21.分析下列生态问题的成因,分别由资源利用方式不当和资源利用强度过大造成的是

A.矿产枯竭,土地沙漠化B.土壤盐碱化,森林减少

C.水资源枯竭,物种减少D.物种减少,水土流失

22.下列属于合理利用资源的是

①盲目扩大耕地面积 ②退耕还林 ③山地缓坡修筑梯田

④围湖造田 ⑤随意开挖矿产资源 ⑥适度开采地下水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⑤D.②③⑥

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完成23~25题。

23.图中表示人类社会的是

A.内圆B.外圆C.箭头①D.箭头②

24.下列人类活动能用图中箭头②表示的是

A.废弃物B.生存空间C.物质和能量D.消费活动

25.若箭头④表示沿海低地淹没,则箭头③表示  

A.全球气候变暖B.温室气体大量排放C.极冰融化D.海水膨胀

26.下列现象属于环境反馈作用结果的是

①某工厂把大量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附近湖中,造成鱼类大量死亡 ②人们在火山山麓地带垦荒,火山喷发,喷发物毁坏了农田 ③长江三角洲地区,农民辛勤劳动,培养成了肥沃的水稻土,形成著名的鱼米之乡 ④珠江三角洲农民在低洼易涝的地方挖泥成塘,堆泥成基,形成著名的基塘生产环境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D.②④

27.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③④②①D.③②④①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宗教和哲学上的重大课题,在很多宗教的教义当中都渗透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点。

据此完成28~29题。

28.我国有句“天下名山僧占多”的古话,说明了

A.名山上自然资源丰富,便于充分利用B.佛教徒非常喜爱和爱护大自然

C.名山上游人多,便于传播佛教D.名山风景优美,利于居住

29.以孔子为代表的我国儒家思想著述《论语》上说“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这些思想反映了

A.对自然界采取消极态度B.满足于利用自然的原始状态

C.对大自然既利用又保护的观点D.过分强调人类利用自然的主观能动性

30.下列做法中,符合尊重和善待自然原则的是

A.加快对各种矿产资源的开发B.全面停止对各种生物资源的利用

C.对森林资源实行采伐与抚育相结合的利用方针D.降低世界居民的消费水平,以节约自然资源

31.环境伦理主要是指人对自然的伦理,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环境伦理观,下列选项符合正确环境伦理观要求的是

①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 ②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③经济发展应尽可能达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的统一 ④人类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应保持在环境承载量的范围之内

A.①②③④B.①②C.②④D.②

二.综合题

32.读图和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利比亚是一个典型的沙漠国家,尽管拥有1900多千米的海岸线,全境95%以上的地区为沙漠和半沙漠,全国550万人口绝大多数聚居在北部地中海沿岸的城市带。

现在,沿海地区的地下水已经消耗殆尽,加之海水渗透,水质咸涩难饮。

(1)指出利比亚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2)分析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带来的影响。

 

33.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全国降水pH年均值空间分布图

材料二 我国东部各省级行政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图

 

 

(1)我国酸雨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较图中我国东部各省二氧化硫排放量的异同,并分析造成其差异的原因。

相同点

不同点

原因

 

(3)请你为我国企业减排二氧化硫提几条建议。

 

34.青海省气象局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显示,青藏高原平均每10年温度升高0.16℃,而在过去的100年间,世界平均气温仅上升了0.7℃。

从降水资料来看,虽然近40年来青藏高原的降水总体在增加,平均每10年增加1.69毫米,但降水增加主要在冬春两季,夏季和秋季降水却在减少,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全年降水有所减少。

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青藏高原气候变暖对冰川有什么影响?

对青藏高原的湖泊有什么影响?

 

(2)青藏高原气温升高且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减少对长江、黄河、澜沧江等河流源头的补给有什么影响?

对高山上的草甸植被有什么影响?

容易引发什么环境问题?

 

(3)促使高原环境恶化的原因,除了气候变暖的大环境因素外,还有一些人为原因,据你了解的资料列举三条。

 

将选择题答案填在下表

 

选项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选项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选项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选项

31

答案

 

参考答案

1.B [环境是指相对并相关于某项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

中心事物不同,与其相关的周围事物的含义也不同。

以人类为中心,与人类相关的其他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是人类的生存环境。

]

2.C [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综合体,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

3.B [社会环境又称人工环境,是通过人类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创造形成的,因此社会、村落、动物园、梯田、水产养殖是社会环境。

而土地、岩石、矿物、丘陵、缓坡、阳光、空气、水属于自然环境。

]

4.B [自然环境因素是指人类没有干预、改造,或很少干预、影响,或影响不明显的环境因素。

科学技术、生产力、足球场都是人类创造或改造的。

]

5.C [环境质量是指环境因素受到污染影响的程度。

现在全球环境质量总体上呈下降趋势,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但人为原因是更重要的原因。

]

6.A [地震、火山爆发影响环境质量,其发生机制主要是自然原因。

其他三项都是人为原因。

]

7.D [当今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原因,分布上由区域性向全球性发展,而环境对废弃物的自净能力是有限的。

]

8.A [自然原因形成的环境问题有:

①火山爆发、山崩、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寒潮、水旱等自然灾害;②某些地区水土中缺少人体需要的某种化学元素,或含有某种不适合人体需要的化学元素,人们长期饮用这种水,或食用这类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农产品会导致地方病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