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docx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精选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精选汇编)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砌围墙
活动设计意图:
小小建筑师活动是大班的课题研究项目,幼儿特别喜欢戴上安全帽在"工地上"进行建筑活动。
本次活动就是顺应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学会砌单墙的基础上探索并解决砌墙角的问题。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此,我设计了这个科技活动。
活动目标:
1.在情景游戏中巩固练习砌单墙的技能。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课件引领等方式,尝试探索出砌墙角的正确方法。
3.学会观察、比较,体验合作砌墙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幼儿分为三组,每组房子模型一个、砖块若干。
2.大灰狼、小猪手偶各一个。
3.砌墙角的课件、大灰狼出现时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情节导入,引出第一次操作:
巩固练习砌单墙。
1.出示三座房子模型。
教师:
三只小猪盖房子的故事听过没有啊?
现在三只小猪变得聪明了,他们在小河边上都为自己造了一座牢固的砖房,三只小猪高兴地在一起唱歌跳舞。
这时候第三只最聪明的小猪说:
"可是我还是有点不放心,怎样让我们的家更安全呢?
"
2.教师以小猪的口吻:
"对了,上次造房子的时候还多了很多的砖,我们就在家门口再砌一堵墙吧!
你们会吗?
"
3.幼儿分组合作砌墙,巩固练习砌单墙的技能。
(评析:
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在幼儿参与砌单墙的操作中,提出墙面直、平整的要求。
)教师:
比较一下这三堵墙,你觉得哪一堵墙砌的最好?
为什么?
教师总结:
"砌墙的时候砖块要叠加整齐,墙面要砌的平平的、直直的。
"
4.(播放音乐)教师出示大灰狼的手偶,以大灰狼的口吻说:
"哈哈!
这堵墙根本挡不住我。
我呀可以从边上钻进去。
(做钻的动作)咦?
小猪不在家,今天晚上我会再来的。
"
二、观察思考,引出第二次操作:
自主探索砌墙角的方法。
1.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
(1)教师:
"哎呀!
看来砌一堵墙根本就没用啊!
怎么办呢?
"
(2)教师:
"围墙怎么砌呢?
"教师:
"墙面和墙面连在一起就形成了墙角。
那墙角应该怎样砌呢?
现在就请你们去尝试一下,为小猪家砌围墙吧!
"
2.幼儿分组合作砌围墙,自主探索砌围墙的方法。
教师:
"这么快就为小猪家砌好了围墙,我们看一下谁家的围墙最牢固呢?
"
3.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比较,检验围墙的质量。
(评析:
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墙角的问题,引发幼儿积极探索出砌墙角的正确方法。
)
三、观察讨论,引出第三次操作:
验证砌围墙的正确方法。
1.教师:
"我们通过观察比较发现了这么多的问题,而且我们最关键的部位就是砌墙角了,那到底怎样砌墙角才是最牢固的呢?
我们大家一起来看设计图吧!
"
2.观看课件,观察研究出砌墙角的正确方法。
3.幼儿体验操作。
教师:
"你们看懂了吗?
请两个小朋友来示范一下。
"(幼儿示范操作)
4.教师引导评价:
从墙角开始砌,注意砖块叠放的方法。
5.幼儿分组合作砌围墙,验证砌围墙的正确方法。
(评析:
幼儿精心观看课件,并进行体验操作,探索出砌墙角的正确方法。
此过程突出了幼儿学习的自主性,是幼儿自己学会,而不是教会。
)
四、活动结束,从孩子的问题中引出新的操作要点。
1.(播放音乐)教师出示大灰狼的手偶,以大灰狼的口吻:
"哎呀,这些围墙真牢固,这下可抓不到小猪了。
"
2.教师:
围墙挡住了大灰狼,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3.幼儿讨论回答。
4.教师小结:
下次我们再试一试如何在墙面上为小猪预留一个门吧。
让我们先一起研究一下施工设计图再进行!
(评析:
问题解决后又设置了新的悬念,激发了幼儿不断探索,着眼于幼儿的长远发展。
)
活动延伸:
在科学区继续开展砌围墙的活动,尝试在墙面上预留一个门。
教学反思努力打造"求真、扬善、达美"的科学课堂--《砌围墙》教学活动有感本科技活动是顺应幼儿的学习兴趣,在幼儿学会砌单墙的基础上探索并解决砌墙角的问题。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为了体现我园科技教育"求真--扬善--达美"的基本理念,在活动的第二研时,教师设置了"小猪盖房子"的情境,并通过形象的房子模型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以积极的情绪投入到探索活动中,幼儿乐学、善于思考的品质体现了出来,主动探索的欲望也很强烈。
但是通过研讨发现,"猪妈妈检验围墙质量"的这一环节正是遏制了幼儿主动探索,从而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机会,完全是教师占主导地位,代替了幼儿自主思考的过程。
所以在第三次活动时,及时进行了教学过程的调整,以孩子为中心,给予幼儿充分的观察时间、思考空间,再通过反复比较、讨论等形式,帮助幼儿完成解决问题的困难,"求真--扬善--达美"的基本理念在此体现的淋漓尽致。
求真,让幼儿通过多种方法,主动解决问题。
教师是一个观察者,只是为幼儿提供一些他们需要的线索和帮助他们进行问题解决,幼儿则通过自己的观察、比较、讨论等形式解决砌墙角的问题。
扬善,创设了故事情节,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带着对小猪的关爱,主动积极地参与砌围墙活动。
达美,无论是教学细节的精心设计,还是课件,音乐以及孩子的作品都给大家美的享受。
同时,求真--扬善--达美在活动中又是巧妙地融入一体。
孩子乐学、会学,教师巧引、妙导,活动效果较好!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天气记录
活动目标:
1.了解几种常见的天气,知道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的联系。
2.学习通过观察天气和温度计做天气记录。
3.能够大胆地参与讨论、设计天气图标,对天气记录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学光盘:
《天气预报》。
2.幼儿用书:
《做气象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观看天气预报,了解常见的天气状况。
1.教师播放“CCTV天气预报”录像。
师: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象,看看这是什么节目?
2.教师:
这是什么电视节目?
这位阿姨在干什么?
每个城市的天气一样吗?
你知道有哪些不同的天气呢?
3.师:
我们为什么要看天气预报呢?
天气预报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呢?
4.师:
你知道怎样预报天气吗?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气象台的叔叔阿姨都是怎样预报天气的?
(二)师幼共同讨论,确定天气记录表的内容。
1.教师:
天气预报对我们有很多的帮助,可在幼儿园怎样进行天气预报呢?
(引导幼儿提出在幼儿园进行天气记录)今天我们就来做一次小小气象员。
2.师:
我们要记录天气,可记录哪些内容呢?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确定记录天气的内容,如日期、天气预报、气温及记录人等。
教师一边和幼儿讨论天气记录的内容,一边在黑板上把相应的内容画在表格里。
3.师:
小朋友一起讨论制订了天气预报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要记录哪些内容,在哪里记录?
(三)师幼一起讨论记录天气的方法。
1.教师:
怎样知道今天的天气状况呢?
2.师:
怎样表示各种天气呢?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用什么样的图标表示各种不同的天气状况。
晴天可以用什么图标表示呢?
雨天、阴天、下雪天呢?
引导幼儿分组讨论,并用绘画的形式分工设计,并分别画在卡纸上。
3.集中交流。
师:
请你们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都是用什么图标来表示不同天气的,晴天用的什么图标?
4.师:
在这么多晴天的图标中,你认为哪种图标最合适,为什么?
大家认为这种图标最合适,那我们就用这种图标。
同理,师幼一起讨论确定阴天、雨天、下雪天的图标。
5.师:
怎样知道今天的温度呢?
(迁移温度计)温度计可以帮助我们知道温度。
6.师:
请你们以小组为单位分别看一看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度?
拿温度计时要注意什么?
幼儿交流各自观察到的温度。
(四)幼儿分组记录天气。
1.幼儿分别用图表记录今天的天气并相互交流。
师:
想不想把今天的天气记录下来?
请小朋友用自己设计的图标来记录今天的天气吧。
2.师:
我们已经学会记录天气了,那什么时间做天气记录最合适呢?
(鼓励幼儿坚持认真做好每天的天气记录。
)
活动延伸:
请幼儿每天做天气记录,两个星期做一次各种天气的统计,如晴天有*天、雨天有*天等,使幼儿深刻感知天气的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纸的制造
活动目标:
1、认识各种纸制品,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讨论及观察图片等活动,初步了解纸的制造过程以及造纸的原料。
3、进一步懂得用纸要节约,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
2、各种纸制品(书、报纸、纸巾、纸杯、纸盒等)及各种非纸类物品,相应的标志图两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你们看一看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东西?
(纸)你们看老师手上都拿着各种各样的纸,黄老师想知道我们班哪一个小朋友最聪明啦,谁来说一说这些纸用来干什么的?
(让幼儿来回答。
)
2、我们班的小朋友都非常棒,知道纸的用处可大了,它可以写字、画画、可以折纸、可以做漂亮的头饰、可以做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盒子装东西等等,但小朋友想不想知道纸是怎样制造的呢?
(想)
这节课黄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学习纸的制造。
二、认识各种纸制品,感受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板书:
纸的制造。
2、出示教学挂图进行教学。
(1)讨论做河粉的过程。
(2)告诉幼儿:
我们的纸跟做河粉一样也要有它的原料,做纸的原料是树皮和草。
(3)学习纸制造的过程:
第一步,先将树皮切碎,浸泡在水中加热。
第二步,清洗树皮后加漂白剂浸泡,让树皮变白。
第三步用搅拌器搅拌成纸浆。
第四步,把纸浆分布在抄帘上就是一张湿纸。
第五步,用木头把湿纸压平,并挤出多余的水分。
最后,在热热的烘板上把纸烘干整。
3、让幼儿感觉纸在生活的重要作用。
小朋友都知道我们的纸需要树皮和草做的,纸做出来的过程可不容易了,所以我们在使用纸和纸制造时应注意什么呢?
(让幼儿讨论回答)
三、认识各种各样纸制品及非纸制品。
1、师:
看一看老师的桌面上有些什么?
幼儿:
有卫生纸、书、报纸、纸巾、纸钞、纸杯、玻璃杯、塑料袋、等等。
2、按纸制品和非纸制品进行分类。
3、集体检查,交流分类情况。
四、收集各种纸制品。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
摩擦力
目标:
1、初步理解摩擦力的存在,感受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会改变物体的摩擦力,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表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
2、体验感受摩擦力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准备:
课件3个,幼儿两次实验的材料
过程:
一、引题:
出示图片,分别是爬雪山和冰上芭蕾以及他们的鞋底特写。
师:
比较一下两双鞋子的鞋底有什么不一样?
(雪地靴--平面的、粗花纹、又大又重;冰刀鞋--立体的、又滑又?
)
如果换一下穿可以吗?
为什么?
二、第一次实验操作,感知物体表面与摩擦力的关系。
1、师:
这里藏着什么秘密吗?
我们来做个实验。
2、介绍材料和实验方法。
(2条滑道--纸滑道和绒布滑道,2个纸筒。
轻轻放上去,轻轻放手,会发生什么?
3、幼儿四人一组进行实验
4、交流:
小纸筒从滑道上滑下来是又什么不一样?
(距离远近、速度快慢)并记录(出示课件一)
5、?
--为什么同样的纸筒会由这么不同的结果呢?
出示课件二,教师小结:
纸筒划下去时,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会牢牢拉住纸筒,不让它滑下去,这种力叫做摩擦力(跟念)。
当物体粗糙时,摩擦力就大,当物体光滑时,就拉不住纸筒了,摩擦力就小。
三、第二次实验,感知
1、实验要求:
同样的滑道,给纸筒穿上不同的衣服(卫生纸、瓦楞纸、毛巾),与光纸筒的比较。
2、交流:
你用了什么办法?
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这样?
(毛巾最粗糙)
四、讨论:
如果登山员穿上冰刀去爬山,会怎样?
如果……会怎样?
小结:
登山员只有穿上鞋底粗糙的登山鞋才能稳步爬山,冰上运动员只有穿上光滑的冰刀鞋才能翩翩起舞。
五、了解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出示课件三:
厕所里的防滑垫,为什么要垫?
(增加摩擦力,防滑)
滑梯的光滑(减少摩擦力)
六、延伸:
出示一瓶子,老师说遇到了困难,受手太滑,打不开瓶盖,怎么办?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我长大了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交流与讨论等活动,感知周围事物的不断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2、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3、在交流活动中能注意倾听并尊重同伴的讲话。
活动准备:
各种动物、植物小时候和长大的图片若干,如小蝌蚪、青蛙,蚕、蛾子,小鸡、大公鸡,小花籽、花朵,小树苗、大树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
我长大了,了解自身的变化。
1、教师:
上大班了,你们有没有发现自己的变化呢?
(引导幼儿从身高、体重、动作、语言等各方面进行讨论。
)
2、讨论以后的变化。
教师:
以后我们还会变吗?
猜猜你会变成什么样子。
3、教师小结:
原来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二、知道动植物的变化。
1、讨论动植物的变化。
教师:
人在不断地长大和变化,小动物和植物们也会变吗?
它们是怎么变化的?
(幼儿自由地进行交流)
2、观察动植物的图片,进行匹配游戏。
教师:
这里有些什么?
(小蝌蚪、青蛙、小鸡……)有的是它们小时候的样子,有的是它们长大的样子,你们能把它们找出来放在一起吗?
(幼儿分组进行匹配游戏)
3、进一步交流动植物的变化。
教师:
它们还会变吗?
(引导幼儿发现动植物也在不断地变化)
三、讨论生活中各种事物的变化,知道一切都在变。
1、交流生活中事物的变化。
教师:
除了我们人、动物和植物在不断地变化,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在变化呢?
(幼儿迁移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衣服变旧了,笔变短了等)
2、讨论并感受周围事物的变化。
教师:
是不是各种事物都在变呢?
(鼓励幼儿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并逐一进行讨论,感受各种事物的变化过程)
3、教师小结:
原来周围的所有东西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有趣的叶脉
活动目标:
1、探索发现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提高细致观察的能力。
2、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知道树叶都有叶脉。
活动准备:
1、拓印树叶用的油泥、泥工板,圆柱形积木。
2、《梧桐树叶叶脉什么样》的记录单、笔、胶棒、纸片梧桐树叶若干。
3、叶脉书签、叶脉图片、梧桐树叶、以及其他园内幼儿常见的树叶等
4、幼儿已经观察过落叶的现象,捡拾过落叶。
活动过程:
1、谈话引出拓印的内容。
教师:
叶子落下来了以后,时间久了会怎样呢?
我们把这些美丽的梧桐树叶留个影吧。
2、用油泥拓印梧桐树叶,引出叶脉。
(1)教师介绍新材料--油泥拓印梧桐树叶
(2)幼儿操作,用油泥拓印树叶
(3)教师:
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许多细线呢?
这些细线是什么?
(叶脉)是否每片树叶都有这样的细线呢?
3、观察梧桐树叶叶脉,探索其结构。
(1)幼儿猜测并绘画叶脉。
(2)集体交流自己的想法。
(3)细致观察实物。
(4)观察梧桐树叶脉的图片(PPT或实物)。
(5)再次绘画叶脉并交流自己的发现。
4、讨论叶脉的作用。
教师:
为什么梧桐树叶脉长的像一张网?
为什么会粗细连在一起?
一直生长到叶片的各个部分?
叶脉有什么用?
(植物通过根在泥土里吸收水分和养料,然后传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为了传送养料,像动物有血管一样,植物的身体里也长出了许多很细的管子,从根的末端开始,经过茎到叶子的位置,这些管子藏在茎里面,平时是看不见的,但是到了叶子里面就变成了更细更小的分叉的管子,它们就是叶脉,我们从外面就能看到;另外叶脉还能支撑叶子。
)
5、拓展
教师:
除了梧桐树叶长有叶脉,其他的树叶也有叶脉吗?
这里还一些其他的树叶,我们再看看,他们也有叶脉吗?
观察一下他们的叶脉是怎样生长的?
和刚才看到的梧桐树叶一样吗?
小结:
树叶的形状不同,叶脉生长的形状也会不同,但是他们都会有叶脉,叶脉可以帮助树叶输送养料和水分,还可以起到支撑树叶的作用。
延续:
我们下次再来看一看,印一印,把更多的树叶叶脉的秘密告诉你的朋友。
有趣的叶脉说课稿
1、活动设计的背景:
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
大自然大社会是活的教科书,落叶的时节,小朋友经常会在散步的时候捡一捡落叶,玩一玩落叶,有时候在撕玩叶片时,就会发现叶片里的"线"(叶脉)比较硬的,还很多,撕叶子的时候会连在上面,这些细线到底是叶子的什么?
它是怎样生长的?
它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用?
利用落叶的叶脉,引导幼儿探索发现关于树叶的秘密。
在叶子的结构当中,叶脉又是直观的,是孩子看得见、摸得着的,和孩子的已有经验相连接的,在探秘的过程中,了解叶脉什么样?
发展孩子细致的观察力,为什么叶子能够长大,它是通过什么吸收养料和水分呢?
培养对周围事物观察的敏感性,好奇心,继而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探究事物奥秘的兴趣。
教师及时发现捕捉孩子关注的兴趣点,把握好教育的时机,利用自然环境资源,进一步引导他们关注身边常见的事物,促进思考,引发问题,激发幼儿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大班幼儿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会进一步关注事物的细部特征,教师利用幼儿身边常见的梧桐树叶引导他们观察发现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了解叶脉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发现植物生长的秘密。
从而设计了这一活动。
2、活动目标的定位:
(1)对观察发现梧桐树叶叶脉的结构特征有探索兴趣,能细致观察并记录。
(2)初步了解叶脉的作用,知道树叶都有叶脉。
这是一节关于树叶叶脉的我园的原创活动,活动的设计得到了章丽园长的有利指导和帮助,非常感谢。
有关叶子的活动老师们可以设计成不同年龄层次的系列活动,幼儿年龄特点的不同,目标的定位也不同,在小班进行叶子的活动,目标可设计定位在:
观察落叶的现象,观察发现秋天到了,树叶会落下来,落叶有多种多样,用自己的动作表现落叶的情景。
而中班就可能扩散更多,在发现落叶的多种多样的基础上,玩一玩落叶,自己寻找不同的分类标准给落叶进行分类。
这节课与小、中班不同,大班就要是引导他们关注并探究实物的细部特征,引导他们进行细致的观察。
从而提升他们细致的观察力,以及引发他们对植物的研究兴趣。
3、幼儿的前期经验:
观察过落叶,捡拾过落叶,了解园内常见树木有哪一些到了秋天会落叶。
叶子的结构名称叶柄。
4、重难点的把握与有效教学策略的运用
本活动的重点之一是引导幼儿观察叶脉的生长特征--从叶柄像叶子的边缘,由粗到细,像一张网,延伸至叶片的各个部位。
教师利用自然物进行观察,是幼儿身边常见的东西也有一种亲近感,更能引起幼儿的观察兴趣。
与传统式的观察不一样的地方,教师采用的是主动探究式的观察方法:
教师分别运用了语言的提问引导,提供机会让动手操作,用油泥拓印树叶,发现细线即叶脉,幼儿的利用零散的经验猜想预测,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再到运用实物进行有目的的观察指导,以及树叶真正的叶脉的观察,到再次绘画观察记录,将幼儿的观察一步一步的进行深入引导。
在这样的过程中,引发孩子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同时孩子的观察力,主动探究的欲望得到提升。
运用大班幼儿的绘画技能,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大班幼儿具备这种挑战的能力。
引导幼儿主动探究,运用以点带面的方式帮助幼儿理解并获取有关叶脉的经验,梧桐树叶有叶脉,那么其他它树叶有叶脉吗?
如各种树叶的形状不一样,叶脉的形状也不一样,叶脉从叶柄开始由粗到细一直生长伸向叶子的各个部分。
他们的功能都一样,可以输送水分和养料,支撑叶子等。
难点之一是如何帮助幼儿理解叶脉的作用,了解叶脉在植物生长本身所起的作用,将叶脉、叶子、与大树之间建立联系,帮助他们理解植物生长的秘密。
老师可以让有经验的幼儿先来说一说,也可以让幼儿来猜猜,然后用图片配以浅显、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来帮助幼儿理解。
为了引发幼儿的进一步的探究,教师给幼儿留下继续探索的空间--再去观察更多不同的树叶,看一看,印一印,画一画,把你发现的更多的树叶叶脉的秘密告诉朋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大熊猫
活动目标:
1、使幼儿认识大熊猫的主要外形特征,了解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2、让幼儿知道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贵动物,是国宝,应保护大熊猫。
3、培养幼儿细致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丰富词汇:
珍贵、竹笋。
活动准备:
大熊猫玩具一个。
活动过程:
一、用谜语引出课题,让幼儿猜:
"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
竹笋当粮食,竹林里安家。
"(大熊猫)
二、出示大熊猫玩具,引导幼儿观察大熊猫的外形特征
教师出示大熊猫玩具,提出问题,引导幼儿依次观察大熊猫的头、嘴、眼睛、耳朵、鼻子、身体、四肢、尾巴等。
小结:
大熊猫的头是圆形,头上有嘴、鼻子、眼睛、耳朵。
一张嘴,一对小眼睛周围长着黑色的毛,像带黑色的眼镜。
鼻子是黑色的,在脸的中央,两只小耳朵是黑色的。
身体胖乎乎的是椭圆形,全是白色。
有四条粗短的腿,长圆形,是黑色的,尾巴短短的是黑色。
三、讲述大熊猫的生活习性。
教师提出问题:
大熊猫生活在哪里?
它喜欢吃什么?
怎样生活?
是怎样走路的?
小结:
大熊猫住在长有竹林的高山上,喜欢吃竹叶、竹笋。
它喜欢独居,白天睡觉,晚上出来吃东西,会爬树,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
四、谈话:
大熊猫与人类的关系。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
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大熊猫?
你喜欢大熊猫吗?
为什么?
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
"
小结:
(为什么称大熊猫为国宝参见教学资料)小朋友在动物园、电影、电视或图书中见过大熊猫。
大熊猫形体美丽,动作有趣,性情温雅,可供大家观赏,还可以表演精彩的节目,是我们和世界人民喜爱的动物。
但它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危险,我们要救救大熊猫,保护大熊猫,让它永远生活在地球上。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
大鱼吃小鱼
活动目标:
1、知道动植物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2、尝试将动植物按食物链进行排序。
3、懂得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环保意识。
活动准备:
1、各种动植物图片若干(如青蛙、田鼠、小鱼、大鱼、虾米、麦子、麻雀、老鹰等)
2、食物链底板一张。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入。
小朋友都知道世界上有很多很多的动物,这些动物都是人类的好朋友,但是我们小朋友想不想知道人类的好朋友是什么样子的?
喜欢吃什么?
怎样生活?
怎样活动的呢?
想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鱼吃小鱼》。
二、让幼儿知道动植物的依存关系,初步了解食物链的概念。
1、导出课题:
大鱼吃小鱼。
2、出示动植物图片。
(1)师:
看一看我们的图片上有些什么?
(让幼儿自由说动植物的名称。
)
(2)师:
小朋友都知道哪些是植物?
哪些是动物吗?
(让个别幼儿将图片进行动植物的分类)
(3)讨论、了解动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
师:
你知道这些动物平时是靠吃什么生存的吗?
(幼儿先自由发现结伴交流、再进行集体交流。
引导幼儿发现有的动物会认小动物为食有的动物认草类为食。
)
(4)了解大鱼吃小鱼,小鱼吃浮游生物的食物链。
师:
大鱼生存要吃什么?
小鱼生存又要吃什么呢?
(引导幼儿了解大鱼通常会吃小鱼、小鱼会吃水里的海藻或者浮游生物)
(5)观察食物链操作底板讨论食物链的排序方法,理解食物链概念。
师:
老师这里有张底板,小朋友想看看老师的底板上有什么吗?
(教师把大鱼放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