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846307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5.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 四单元 无限宇宙教案.docx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四单元无限宇宙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四单元无限宇宙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下学期科学教案(四单元)

四单元无限宇宙

1天上有条“河”

教学目标

1.了解银河系的组成,银河系的特点和形状,银河系的直径和厚度,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的位置。

2.通过计算体会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知道光年是长度单位。

3.通过上网、查阅书刊以及其他信息了解银河系更多的信息。

4.通过动手制作银河系模拟示意图进一步体会银河系的形状。

.使学生意识到宇宙之大,从而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

教学准备

1.教师、学生均搜集相关银河系的资料,包括图片、字、视频、网页等。

2.小组活动材料:

硬纸板、沙、抹布等。

教学建议

第一时

1.了解学生对银河系的了解情况。

(1)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看过天上的星星吗?

它们是什么样的?

(2)学生讨论并回答。

(3)教师提问:

晴朗的夏夜,仰望天空,你是否发现天上有一条比较明亮的光带,它是什么?

(4)教师谈话:

人们把这条光带叫“银河”,你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

2.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进一步了解银河的情况。

(1)学生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2)小组活动:

每个学生将自己知道的或搜集资料得到的有关银河的情况写下,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小组内将大家认同的看法归为一类,将有争议的看法归为另一类。

(3)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4)根据小组的汇报,将汇报结果汇编成的班级记录:

对于银河相同的看法对于银河的不同意见

…………

()教师谈话:

你们形成的共识都是正确的吗?

存在的争议到底谁的看法对?

2.教师出示相关资料(字、图片、有条的可用视频),学生学习。

(1)教师出示自己准备的资料供学生学习。

(2)提问:

根据这些资料,你了解了银河的哪些情况?

(2)简单归纳并且板书银河的基本信息。

(3)同学们对银河系了解的记录,哪些是对的?

哪些不对?

3.学习本上的资料。

(1)谈话:

刚才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许多银河的情况,下面请同学们翻开本,看本上给我们的资料。

通过学习你们又有哪些收获?

(2)学生看本上的资料。

(3)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

谁能说说牛郎织女的故事?

()教师谈话:

银河大约包含2000亿颗星体,其中恒星大约1000亿颗,太阳就是其中典型的一颗。

人们把由众多恒星组成的这一天体系统称为银河系。

(6)提问:

银河系有什么特点?

(主要让学生了解银河系形状像一个扁平的盘子,更像运动员投掷的铁饼。

银河系中心被一庞大而近于球形的晕所包围。

(7)提问:

从哪里可以看出银河系是一个相当大的旋涡状星系?

(银河系的直径约为80000光年。

中间部位厚度约为6000光年)

(8)谈话:

通过上面的研究,大家对银河系的了解现在是怎样的?

(9)学生回答本节的收获,其他同学互相补充。

4、教师介绍目前人们对银河系探索的状况,小结本节的教学情况。

、布置作业:

后继续搜集银河系的资料,了解更多银河系的信息。

第二时

1导入:

上一节我们学了些什么?

回家后你又搜集到了哪些资料?

2提出研究问题:

观察银河系的图片,了解银河系的的特点。

教师提问:

银河系到底有多大?

如何让大家清楚明白的知道银河系的大小?

什么是光年?

3了解光年的概念。

(1)谈话:

为了了解银河系的大小,先必须了解光年?

谁知道什么是光年?

(2)光年是计算天体距离的单位,1光年等于光1年所走的距离。

光的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算一算,1光年等于多少千米?

(3)全班同学计算。

(4)请同学到黑板上写出自己的计算过程,并向全班同学讲解。

1光年=300000×60×60×24×36=9460800000000

4计算银河系的直径、中间部位的厚度。

(1)谈话:

我们知道了1光年等于9460800000000千米,那么,银河系的直径是多少千米呢,中间部位的厚度是多少千米呢?

(2)学生计算。

(3)汇报计算结果。

银河系的直径是80000光年=300000×60×60×24×36×80000

中间部位的厚度是6000光年=300000×60×60×24×36×6000

(3)谈话:

通过刚才的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4)学生汇报。

()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计算,我们发现银河系的确非常非常大。

太阳系在整个银河系中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颗小水滴,更不用说我们的地球了,我们每一个人就更加渺小了,因此,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不要因为有了一点成绩就觉得了不起,同时还要有宽阔的胸怀,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

制作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

(1)谈话:

上次要求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带一些沙和大白纸,下面根据我们所学到的银河系的形状,做一个银河系的模拟示意图。

(2)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每一组的成果。

(4)请组长评价大家的成果。

()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制作,我们发现大家对银河系的形状掌握的很好。

同时在活动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能团结协作,共同配合,使每一组都获得了成功。

6布置作业。

进一步搜集银河系的资料和图片,把你认识的银河介绍给大家。

 

16艰辛的探索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探索宇宙的大致过程,特别是几次具有特殊意义的事。

2、能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动手办一份小报。

3、懂得搜集资料是科学学习的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4、意识到人类为了探索宇宙奥秘付出的艰辛。

、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和评议。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均要搜集人类探索宇宙的相关资料。

2、学生:

白纸一张,铅笔、彩色笔剪刀

教学建议

第一时

1.导入。

(1)提问: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天上有条河”,谁说说银河有什么特点?

什么是光年?

(2)谈话:

今天我们继续研究人们对宇宙探索的艰辛的历程。

(板书题)

2.了解学生对“人类探索宇宙情况”的了解。

(1)谈话:

大家知道哪些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事?

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一说

(2)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的情况。

3、汇报自己搜集的资料。

(1)小组内汇报自己所搜集的资料

(2)组长做好纪录,相同的归纳在一起。

凡搜集两条的就可得一个优,以此类推,看谁得的优多。

(3)组长先汇报本小组得优的情况,再汇报本小组搜集的资料。

(4)教师作好记载,注意将相同的资料归类。

()教师谈话:

刚才同学们搜集了很多资料,说明大家花了很多功夫,也很有收获。

4、学习本上的资料。

(1)谈话:

下面我们学习本为我们提供的资料。

(2)学生自学本上的资料,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自己的收获。

(4)教师提问:

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资料可以分为几类?

()教师谈话:

本为我们提供了两类资料,一类是人类探索宇宙的成功事例,包括1961年4月11日,世界上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首次登上太空,开创了人类历史上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另外的事是2003年10月1日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被顺利送上太空,并安全返回。

还有200年10月17日,神舟6号载人飞船圆满完成飞行任务并顺利返回,为中国航天事业续写了辉煌。

另外一类是失败的例子,主要有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起飞后发生爆炸,航天员全部遇难。

还有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降落时(6)提问:

看到这些资料,你们有什么想法?

可以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再请同学们汇报。

(7)教师谈话:

通过这段资料的学习,同学们有很多想法,大家认为人类为了探索宇宙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为了科学事业的献身精神。

、整理资料,体会收获。

(1)同学们既搜集了资料,也学习了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将自己目前所了解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可以按时间发生的顺序,也可以按其他自己觉得合理的顺序进行整理。

(2)学生整理资料,教师巡视。

(3)提问:

人类对宇宙探索的经历是怎样的?

(4)提问: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教师小结。

6、布置任务。

下一节,我们准备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办一份小报,要求大家带白纸、彩色笔,铅笔、钢笔、剪刀以及自己搜集的资料等。

第二时

1.导入。

(1)提问:

人类探索宇宙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2)谈话:

通过学习“艰辛的探索”你有什么想法?

2.办一份小报

(1)谈话:

上次老师要求同学们带一些材料,利用我们搜集的资料,以“艰辛的探索”为主题办一份科技小报,下面请组长检查同学们带材料的情况。

(2)提问:

怎样才能办好一份小报?

(3)小组讨论

(4)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同组其他同学补充。

(6)教师小结:

办小报首先要确定主题,也就是说小报的中心内容是什么?

然后需要哪些材料,当然大家先搜集了许多资料,也可以根据自己手上的资料确定小报的主题

其次要注意排版,根据手上的资料怎样摆放美观。

要搞好版面的设计。

第三粘贴,摆放好了后用胶棒将材料粘上去,材料摆放时可根据版面对材料的要求进行加工,该剪的剪,该裁的裁,最后达到美观。

第四加工,主要是对小报进行美化,可以用彩色笔等美术手段进行加工、美化。

总之,办小报就是要做到主题鲜明,有创意,版面设计新颖,构图美观。

(7)谈话:

说一说你准备办一张怎样的小报

3.学生自己办报

(1)学生自己办报,教师巡视。

(2)同学之间可以互相帮助。

4.展示作品

(1)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选择几张比较好的作品和几幅有特点的作品

(2)谈话:

请同学们看这位同学的作品,先让他说一说他的设想。

(3)大家再针对这幅作品谈谈自己的看法。

(4)再分析另外几幅作品。

.总结交流

(1)谈话:

通过办小报这项活动,你有哪些感受?

(2)提问:

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3)教师小结:

通过今天的活动,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希望大家回家后继续学习宇宙知识,了解宇宙奥秘。

6.布置作业。

搜集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图片。

人造卫星与飞船

教学目标

1.知道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是重要的探测宇宙的工具。

2.通过搜集资料、学习资料,了解人造地球卫星和宇宙飞船的种类和用途

3.通过开科学讨论会,培养同学们敢于发表不同意见的习惯、兴趣和能力

4.意识到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随技术的进步而深化和拓展。

.关注我国空间技术的最新发展。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搜集人造卫星和飞船的资料、邮票和图片

教学建议

第一时

了解学生搜集资料情况。

(1)谈话:

上次要求同学们在家里搜集有关人造卫星与飞船的资料,现在请每一小组的组长检查一下。

(2)各组组长检查,教师巡视。

(3)各组汇报检查情况。

(4)教师小结。

2.组织学生召开科学讨论会。

(1)教师谈话:

同学们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说一说你知道的人造卫星有哪些?

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先在小组内交流,再请代表在全班交流。

(2)小组交流,并且每组组长做好纪录,将本组搜集的资料可以贴在大纸上。

教师巡视。

(3)每一组派代表上讲台交流,将本组搜集的资料贴在黑板上,同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同学可以提出不同看法,有不同的观点可以展开讨论。

当一组发言,讨论完毕后,下一组再发言,再讨论。

(4)讨论会开始,由科代表主持,教师可作为一分子参与讨论,有时可以给他们帮助。

()提问:

通过开科学讨论会,你有哪些收获?

(6)小结:

刚才同学们召开了一次非常有意义的科学讨论会,在讨论会上,每一组同学根据自己搜集的资料,谈了人造卫星的种类及用途,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发表了各自不同的看法。

虽然有的同学的看法不一致,但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理由。

通过讨论同学们对人造卫星的种类和用途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为探索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