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2282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8.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docx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

目录

一、京剧名称与变革………………………………………………………………1

二、徽班进京………………………………………………………………………1

三、“徽班”是安庆班程长庚唱的是“徽调”不是徽剧……………………2

四、四大徽班的形成………………………………………………………………4

五、徽汉合流………………………………………………………………………5

六、汉戏进京………………………………………………………………………5

七、京剧的形成……………………………………………………………………6

八、同光十三绝……………………………………………………………………8

九、升平署…………………………………………………………………………8

十、南府……………………………………………………………………………8

十一、宫廷大戏………………………………………………………………………9

十二、内廷供奉………………………………………………………………………9

十三、京派…………………………………………………………………………10

十四、海派…………………………………………………………………………10

十五、外江派………………………………………………………………………11

十六、京剧三鼎甲…………………………………………………………………11

十七、京剧小三鼎甲………………………………………………………………11

十八、四大须生……………………………………………………………………11

十九、南麒、北马、关东唐…………………………………………………………12

二十、四大名旦……………………………………………………………………12

廿一、南方四大名旦………………………………………………………………14

廿二、四小名旦……………………………………………………………………14

廿三、四大坤旦……………………………………………………………………15

廿四、三大贤………………………………………………………………………15

廿五、四块玉………………………………………………………………………15

廿六、时装新戏……………………………………………………………………16

廿七、坤伶…………………………………………………………………………17

廿八、坤旦…………………………………………………………………………17

廿九、梨园行………………………………………………………………………17

三十、梨园世家……………………………………………………………………17

卅一、精忠庙………………………………………………………………………18

卅二、梨园公会……………………………………………………………………18

卅三、京剧科班……………………………………………………………………18

(一)什么是京剧科班……………………………………………………………18

(二)京剧主要科班………………………………………………………………19

1、四箴堂科班……………………………………………………………………19

2、小荣椿科班……………………………………………………………………20

3、富连成社………………………………………………………………………20

4、三乐科班………………………………………………………………………23

5、崇雅社…………………………………………………………………………23

6、斌庆社…………………………………………………………………………24

7、南通伶工学校…………………………………………………………………24

8、中华戏曲专科学校……………………………………………………………24

9、稽古社子弟班…………………………………………………………………25

10、荣春社…………………………………………………………………………26

11、夏声戏剧学校…………………………………………………………………26

12、鸣春社…………………………………………………………………………27

13、上海戏剧学校…………………………………………………………………27

回顾京剧发展的历程

一、京剧名称与变革

京剧源远流长,从产生以来曾经有过许多名称。

计有:

乱弹、京调、簧调、二簧调、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黄)、二簧(二黄)、大戏、京腔大戏、平剧(北京旧称北平)、旧剧(针对新剧即话剧而言)、国剧、京戏、京剧等(旧时对“簧”字带竹头,后来因簧黄通用,将竹头省略,直接用“黄”字)。

京剧自清代咸丰年间形成以来,其名称几经变更,有过几个“曾用名”。

安徽省安庆市是京剧的起始,北京是这个剧种最后形成的所在地,故而在清末、民初一直把它称作“京剧”。

后来,随着京剧走出国门,使京剧合称为世界三大戏剧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

它曾一度称为“国剧”。

在此期间,梅兰芳、余叔岩等人曾在北京创立一个京剧艺术研究机构,取名“国剧学会”。

该会出版的期刊,叫《国剧画报》。

著名武生杨小楼当时被誉为“国剧宗师”。

国民党的“国民政府”1928年在南京建都后,下令改“北京”为“北平”,京剧便随之改称为“平剧”,如1942年延安成立的京剧院,就叫“延安平剧院”。

随着20世纪三十年代新剧(即话剧)的兴起,京剧也曾被称作“旧剧”。

直到新中国成立,建都北京,“北平”改称“北京”,京剧才又恢复了最初的名称叫“京剧”。

二、徽班进京

“徽”指徽调或徽戏,“徽班”指演徽调的戏班。

清代初年徽调在南方深受欢迎,有许多著名的徽班。

乾隆五十五年(1790)是清高宗(乾隆皇帝)的八旬“万寿”。

清王朝从前一年就筹办庆典,各省官员竞相献礼,以示忠诚。

浙江盐务大臣约集了久享盛名的安庆徽班“三庆班”入京祝寿,当时由主要旦角演员高朗亭率班入京。

三庆徽班在北京演出一炮打响,赢得了“京都第一”的声誉,这与高朗亭率领色艺双佳的演员和整齐的阵容是分不开的。

继三庆徽班之后,许多徽班接踵而来,而且逐渐取代了昆曲和弋腔在北京舞台上的位置,日益受到北京观众的欢迎。

三、“徽班”是安庆班程长庚唱的是“徽调”不是徽剧

安徽省始建于清康熙六年(1667),以安庆府治为省城,故安庆府的戏班均号称“安徽班”,外省人习称“徽班”。

徽调唱的是二黄调(即西皮二黄,合称为二黄),乃安徽地方戏,安庆是二黄(京剧的前身)发祥地。

它起源于九江、黄州、安庆三省交界(乃古之楚地),盛行于黄州(黄冈、黄安),是安庆艺人唱出名的(安庆名艺人高朗亭被誉为“二簧之耆宿”)。

安庆、黄州两府正是中国戏曲皮黄腔系的摇篮。

道光年间,两府杰出的艺术大师:

余三胜幼年曾坐科安庆学戏,与程长庚所唱乃同一剧种,只是因省界而分“徽、汉”二调。

所以,京剧史上的“徽班”是安庆班,程长庚唱的是“徽调”(或徽戏),不是徽剧,徽剧成立于1956年,显然是舛误。

乾隆五十八年(1793)的《扬州画舫录》明确指出:

“高朗亭入京师,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曰“三庆”。

其后,嘉庆间,安徽泾县人包世臣(曾任江西新喻知县)所作《都剧赋》中也说:

“徽班昳丽,始自石牌。

”徽州地区风光瑰丽,明、清两朝多高官富商阀阅人家,户户砖雕木刻,处处牌坊成群,当地流行谚语:

“无徽不成镇,无石不成班。

”说明徽州出高官显宦,巨贾富商,只有安庆石牌一带才出唱戏的。

例如安庆徽班历届著名艺人:

高朗亭(安庆人)、京剧创始人程长庚(潜山)、卢胜奎(石牌)、杨月楼(怀宁)、王九龄(桐城)、叶中定(太湖)、王鸿寿(怀宁)、夏奎章(怀宁)、杨隆寿(桐城)均为安庆地区人。

《长安看花记》谓“嘉庆以还,梨园子弟多皖人”(安庆为古之皖国),据《安庆文史》载,仅嘉、道间,京中梨园知名的安庆地区籍艺人,多达二百之众。

这在戏剧史料中,却找不出一名徽州籍的皮黄艺人。

20世纪五十年代初,提倡继承“徽班”传统时,由于对“徽”字的误解,便撇开安庆,去徽州地区挖掘“徽剧”。

徽剧是以高腔为主的徽州地方戏,其中虽有部分皮黄剧目,那是在“徽班进京”八年(1798)后,才由安庆石牌艺人传入的。

1956年建团时,又聘请浙江艺人教唱婺剧皮黄,正式命名“徽剧”。

可见它既不是当年高朗亭率领的“徽班”,更不是程长庚所唱的“徽调”。

1951年出版的《京剧发展略史》却把“徽、汉”二字曲解为“徽州、汉口”,该书称北京“这些戏班,有的从徽州来,有的从汉口来”,它是“京剧的起始”,继之便吹起一股“徽调即徽州来的徽剧;汉调即汉口来的汉剧”之风,人云亦云,成了研究京剧起源的热门话题。

《梨园旧话》载:

“记得某科团拜堂会,有钜公欲令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三伶共演一剧,提调戏事者,令三人自行商酌,议定演《战成都》,程饰刘璋,张饰刘先主,余饰马超……”果真“徽调”即徽州的徽剧,“汉调”即汉口的汉剧,可以想象,台上刘璋说徽州话,马超说汉口话,再加上刘备说一口的北京话,岂不成了一台滑稽戏吗?

何况戏曲史料中,根本找不到“徽州的徽剧,汉口的汉剧”,执此论者纯属穿凿之误,这本书流传至今六十年。

2011年6月17日,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快乐戏园》节目时,在对小学生进行关于京剧起源于“徽、汉”合流而形成京剧的问答中,将“徽”指徽调或徽戏,误解为“徽剧”。

像这种误解,在地方也时有发生。

现在应当还其本来面目。

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以前长期流行的,将“徽”字说成“徽剧”的种种说法实属误传,应予以否定。

四、四大徽班的形成

乾隆末年,徽班活动昌盛,技艺日臻成熟,有许多名声较大的班子,常年在苏、扬、杭、常等下江地区演出。

乾隆五十五年(1790)安庆名艺人高朗亭率三庆徽班进京“祝寿”,演出成功,誉满京都,成为徽班进京的开始。

随即四喜、春台、长春、启秀、霓翠、和春、双庆、合福等徽班陆续入京。

在演出过程中,几个班逐步合并到最著名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习称“四大徽班”。

它们在演出上各具特色,当时有这样的赞誉:

三庆的轴子,四喜的曲子,春台的孩子,和春的把子。

“轴子”是说三庆擅演有头有尾的整本的大戏。

“曲子”是指昆曲,说四喜班擅演昆腔的剧目。

“孩子”指童伶,讲春台班的演员以青少年为主,生气勃勃。

“把子”指武戏,说和春班的武戏火炽,最受欢迎。

四大徽班的班主:

1、“三庆徽班”进京祝寿演出成功后的第一代班主是高朗亭,即嘉庆二年(1797)接任的。

第二代班主陈金彩于道光初年(1821)年,有人说1834年。

第三代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新剧种——京剧已基本形成,其班主由京剧创始人程长庚接任。

光绪六年(1880)长庚故后由杨月楼接任为第四代班主。

第五代班主于光绪十六年(1890),月楼英年早逝,由王楞仙接任后一年多,三庆班解散。

2、“四喜徽班”在道光二十五年(1845)和咸丰元年(1851)班主是京剧奠基人之一的张二奎。

同治四年(1865)由姚增禄领班。

同治十一年(1872)其班主由梅巧玲接任到光绪八年(1882)。

巧玲故后由其子梅雨田接任。

1913年即民国二年由嗣子(即侄)梅兰芳掌管。

3、“春台徽班”在道光七年(1827)由陈孔蒸任班主,道光末年(1850)班主是京剧奠基人之一的余三胜。

光绪元年(1875)班主为时小福。

4、“和春徽班”解散最早,于道光十三年(1833),当时京剧还处在“孕育”期中。

五、徽汉合流

汉调即汉戏,又名楚调,现名汉剧,以西皮、二黄两种声腔为主,但更侧重西皮,是流行于湖北的地方戏。

道光八年(1828)以后,一批汉戏演员陆续进入北京。

这时徽班声势浩大,汉戏单独成班,难与抗衡。

由于徽、汉两个剧种在声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缘关系,所以汉戏演员在进京后,大都参加徽班合作演出。

徽、汉两班合作,徽、汉两调合流,经过一个时期的互相吸收、融化,又从昆曲、弋腔、秦腔不断汲取营养,终于形成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六、汉戏进京

汉戏演员进入北京,投身徽班,一些汉戏演员且成为徽班的主要演员(如余三胜即是)。

由于徽、汉两个剧种长期同台演出,彼此融会汲收,逐渐合流,为京剧形成奠定了基础。

据清代栗海庵居士著《燕台鸿爪集》(著于1828—1832)所载:

“京师尚楚调,乐工中如王洪贵、李六,以善为新声称于时……”,因一般将汉戏进京的时间划在道光八至十二年(1828—1832),先后进京的汉戏演员很多,见于当时的文字记载的约有:

四喜官、米应先(米喜子)、余三胜、李六、王贵、龙德云、童德善、谭志道等人。

七、京剧的形成

京剧形成到底多少年?

有两种说法:

依2010年计算,距今170或220年。

在戏曲史界,尤其在群众中有些争议,但比较准确的应是170年。

一个剧种形成的时期,当然不能像商店开业那样确切,应该说是170年左右。

1990年在北京举办徽班进京200年的纪念会,许多人因此认为这就是京剧形成已有200年的证明,其实徽班进京与后来的京剧形成虽有密切关系,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打个粗浅的比方,婴儿的年龄应从他降生的时候算起,不能把他从母体受孕以及在母体中的那段时间都算在内。

既曰形成,就得有个比较科学的界定。

徽班进京与京剧形成的区别即在于此。

京剧是徽、汉两个剧种在北京融合以后形成的产物,但在形成过程中,汉调实占重要位置。

严格地说,汉调的声腔、板式、剧目、字韵等,是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徽班则是融合徽、汉二调演员同台演出的“载体”。

没有徽班、汉调演员无所依附,京剧很难形成。

但是没有汉调演员,只有徽班,缺乏后来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照样无法形成京剧。

三庆徽班在1790年进京只是“载体”出现的标志,距离新剧种京剧的产生,为时尚远,所以我们不能含糊地说京剧已经形成距今220年。

汉调演员最早进京是米应先(米喜子)以演关羽戏著称,大约在1800年左右,曾搭春台徽班20年,但作为汉调演员,毕竟单枪匹马影响不广泛。

大批的汉调演员陆续进京,约在嘉庆二十五——道光十二年(1820—1832)之间,著名的有王洪贵、李六、龙德云、谭志道,最著名的是老生余三胜。

这些汉调演员同台演出,徽调演员多为二黄调、高拨子、吹腔、四平调等,间或亦演西皮调、昆腔和弋腔;而汉调演员的则是西皮和二黄调。

京剧声腔的主要组成部分,无疑是西皮和二黄。

从后来京剧的剧目的声腔看,更多的是源于汉剧。

如现在的传统戏《击鼓骂曹》、《乌盆记》、《碰碑》、《琼林宴》等都是源于汉剧。

至于徽调主要演员程长庚掌管三庆班后,与卢胜奎等编演了许多京剧本戏,如《三国志》就有36本等,那已经是京剧基本形成以后的事了。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

一、徽班进京,只是出现了产生京剧的载体;二、汉调演员进京搭入徽班,与徽班演员同台演唱,互相影响、融合,再加上京音化,逐渐变为一个皮黄系统的新剧种,但汉剧的剧目、声腔,实为形成京剧的主要内涵,所以汉调演员入京,实为产生京剧的重要步骤,没有这一步,只有徽班,谈不到产生京剧;三、大批汉调演员进京的1820年以后,第一代京剧演员成熟和被承认,大约是在1840年左右。

这就是我们认为京剧形成约为距今170年的历史根据。

另外还有一个佐证,就是第一部京剧剧本是在道光二十年(1840)刊行问世的署名观剧道人所著的《极乐世界》,其凡例中有这样的话:

“二黄之尚楚音,犹昆曲之尚吴音,习俗然也。

今将以悦京师之耳,故概用京音。

间有读仄为平者,无人北曲已有其例,幸勿嗤为谬妄。

”可见:

一、京剧主要尚楚音(即汉调)不是尚徽音。

二、由汉调演化为京剧的关键因素之一是京音化(当然只是部分字音的京化)。

三、在1840年《极乐世界》出现以前,并无京剧剧本,因此界定京剧形成的时间为距今170年左右,是比较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的。

八、同光十三绝

清代光绪年间,画师沈蓉圃以彩色绘制同治、光绪时期的13名昆曲、京剧著名演员的剧装画像,传世以后,称为“同光十三绝”。

画中绘老生4人:

程长庚饰《群英会》之鲁肃,卢胜奎饰《战北原》之诸葛亮,张胜奎饰《一捧雪》之莫成,杨月楼饰《四郎探母》之杨延辉。

武生1人:

谭鑫培饰《恶虎村》之黄天霸。

小生1人:

徐小香饰《群英会》之周瑜。

旦角4人:

梅巧玲饰《雁门关》之肖太后,时小福饰《桑园会》之罗敷,余紫云饰《彩楼配》之王宝钏,朱莲芬饰《玉簪记》之陈妙常。

老旦1人:

郝兰田饰《行路训子》之康氏。

丑角2人:

刘赶三饰《探亲家》之乡下妈妈,杨鸣玉饰《思志诚》之闵天亮。

所绘13位演员之面目毕肖,神情逼真,服装、化妆写实传情,为研究京剧史的珍贵资料。

九、升平署

清代掌管宫廷的机构,乾隆时称“南府”,道光七年(1827)改为升平署。

宫廷内每逢塑望节令、喜庆大典,以及某些日常演出,均有升平署所属演员应承。

演员有宫内太监,也有民间的职业演员。

十、南府

清代掌管宫廷演剧事务的机构,升平署的原名。

据云:

地址在北京市南长街南口,清初称南花园,是宫廷培值花木、盆景的地方。

改为戏剧机构后,隶属于内务府,因内务府位于西华门内,故此处称为南府,道光七年(1827)改名为升平署。

十一、宫廷大戏

清代宫廷创作演出的整本大戏,虽然是以昆腔演出,但对于后来的京剧剧目和演出都有巨大的影响。

比较知名和有影响的宫廷大戏有:

《劝善金科》(演《目莲救母》故事)、《升平宝筏》(演《西游记》故事)、《鼎峙春秋》(演《三国演义》故事)、《忠义璇图》(演《水浒传》故事)、《昭代肖韶》(演《杨家将》故事)。

其中《昭代肖韶》曾由慈禧太后命人改编为京剧剧本。

除上述五种大戏外,还有《封神天榜》(演《封神演义》故事)、《楚汉春秋》(演《刘邦与项羽》故事)、《盛世鸿图》(演五代末曹彬下江南故事)、《峰剑春秋》(演《后列国志》王翦与孙膑故事)、《兴唐外传》(演《说唐》瓦岗寨秦琼、罗成故事)、《征西异传》(演《说唐征西》薛丁山、樊梨花故事)、《阐道除邪》(演《混元盒》张天师除五毒故事)、《铁旗阵》(演杨七郎、杨八郎平南唐故事)、《如意宝册》(演《三遂平妖传》故事)等。

这些宫廷大戏中的许多关目,都为后来的京剧所汲取,宫廷大戏演出中的彩头、砌末、装扮也对于京剧产生很大的影响。

十二、内廷供奉

在宫廷中演出的戏曲艺人,主要指晚清在内廷演出的外班京剧演员。

乾隆初,仿前朝制,选年幼太监习戏曲、杂技,承应庆典,因集中于南花园,其管理机构为“南府”。

后又在景山培育旗籍、民籍学生为宫廷演出,亦归南府节制。

道光七年(1827)改南府为“升平署”。

同治二年(1863)除留太监承应外,外籍学生全部裁退。

光绪九年(1883)改变办法,选定外班著名京剧演员若干人任“教习”,给以银米,不定期地召进内廷演出,习称“内廷供奉”。

从光绪九年起,到三十三年(1883—1907),陆续进宫演出的有生行:

谭鑫培、王九龄、卢胜奎、孙菊仙、汪桂芬、杨月楼、杨隆寿、姚增禄、俞菊笙、王凤卿、王楞仙、朱素云、杨小楼、张淇林、李顺亭、王福寿、瑞德宝;旦行:

胡喜禄、余紫云、陈德霖、时小福、王瑶卿、乔惠兰、朱莲芬、孙怡云、田际云、田桂凤、郭际湘、杨小朵、李砚云、余玉琴、龚云甫、谢宝云;净行:

穆长寿、何桂山、金秀山、裘桂仙、黄润甫、钱金福、叶中定;丑行:

刘赶三、罗长寿、杨鸣玉、王长林;音乐教习方秉忠、孙佐臣、梅雨田等人,均曾为内廷供奉。

十三、京派

“京”指北京,是同“海派”相对而言,又称京朝派。

清末起逐渐形成。

主要特点是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鲜事物,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对京剧艺术的革新创造有很大贡献,这是海派的优良传统。

另一方面是艺术思想比较保守,接受新鲜事物比较迟缓。

近年来这种封闭式的思想已经逐渐消除,一般改称北派。

十四、海派

“海”指上海,是同京派相对而言,习称外江派。

清末起逐渐形成。

主要特点是勇于革新创造,善于吸收新事物,及时反映现实生活,对京剧艺术的革新创造有很大贡献,这是海派的优良传统。

另一方面是受到资本主义商业化的影响,追求噱头、华而不实、肤浅庸俗。

近年来这种商业化的影响已经逐步消除,一般改称南派。

十五、外江派

这是海派的又一称谓,与京朝派相对而言。

旧时京剧界常有门户之见,北京的京剧艺人自称京朝派或京派,而把上海及外地艺人称为外江派或海派。

当时京朝派自居为正统,对外江派有轻蔑菲薄之意,京剧是同治六年(1867)传入上海。

十六、京剧三鼎甲

即京剧三杰、京剧老三杰、京剧前三杰、京剧老三鼎甲、京剧前三鼎甲。

三鼎甲是清朝科举制度中,殿试考中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的荣誉称号。

“京剧三鼎甲”指的是京剧形成初期,第一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老生人才:

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

余三胜成名最早,隶属春台班,代表汉派(汉调、汉戏或楚调);张二奎接踵成名,隶属四喜班,代表京派(即奎派);程长庚成名较晚,隶属三庆班,代表徽派(徽调或徽戏),但程长庚后来居上,在早期京剧史上威望最高,影响最大。

十七、京剧小三鼎甲

即京剧新三杰、京剧后三杰、京剧新三鼎甲、京剧后三鼎甲,指京剧第二代演员中的三位杰出的老生人才:

谭鑫培、汪桂芬、孙菊仙。

十八、四大须生

京剧第三代老生演员,继新三杰之后,又有四大须生之说。

随着时间推移,“四大须生”的说法也有所变化。

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最初的“四大须生”指的是:

余叔岩、马连良、言菊朋、高庆奎,简称为:

余、马、言、高。

其后高庆奎因嗓败,退出舞台,谭富英崛起,四大须生又演变为余、马、言、谭。

这一说法延续时间较久,至40与50年代之交,余叔岩、言菊朋先后去世,杨宝森、奚啸伯相继成名,“四大须生”又演变为马、谭、杨、奚,直迄今日。

十九、南麒、北马、关东唐

南方的麒麟童(周信芳)、北方的马连良、东北三省的唐韵笙,都是以做工老生享名全国的京剧演员,虽然他们都以做工擅长,演出剧目也都有部分相似,但表演风格不同,各具特色,因此社会上习称“南麒、北马、关东唐”,以表示对他们表演艺术的赞誉。

二十、四大名旦

20世纪20年代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最早在1927年,由北京《顺天时报》发起选举,由群众投票,并未指定名额,选票印于该报一角,选举人剪下选票,填上拟选对象姓名即可。

但选票上规定:

被选旦角以挂头牌而又有个人小本戏的为限,因此小翠花(于连泉)、王幼卿等均因不符合这一条件而未能入选。

选举结果,前六名的名次为:

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徐碧云、朱琴心,这就是四大名旦的最早来源,也是当时还有六大名旦之说的根据。

其后不久,朱琴心即辍演舞台,遂又有“五大名旦”之说。

但徐碧云的舞台生命也没有维持多久,因此仅余四大名旦各树一帜,雄踞舞台。

四大名旦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独门剧目陆续问世,蔚成流派,“四大名旦”在京剧史上的地位遂成稳固不易之局。

至于四人排列的顺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人在艺术的创造、发展与成就,程砚秋后来居上(程年龄最小),习称“梅、程、尚、荀”或“梅、程、荀、尚”,说法不一。

至于社会上的与论,后来因小翠花在花旦行内独树一帜,技艺精湛,亦有推誉为“五大名旦”之一者,不过未被广泛公认。

以上,依据1995年出版《京剧知识手册》摘录,其实“四大名旦”由来,说法很多,具体不一。

为此,根据《中国京剧》杂志2000年第3期61页刊载:

石呈祥关于“四大名旦”称谓由来的两条重要史料,摘录如下:

……为了彻底弄清事实真相,笔者找到了那两份资料,从这几篇资料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1927年《顺天时报》举办的京剧评选活动,其目的是“鼓吹新剧,奖励艺员”,其主要内容是“五大名伶新剧本夺魁投票”,即由读者投票选举五位京剧名伶所演的新剧目,“就名伶新剧中选出最杰作者”,而并非选举“四大名旦”。

第二、这次选举并非“不限名额”或“未指定名额”,而是事先限定了五大名伶的人选和他们所演的新剧,每人各五出,规定从每位名伶的五出剧目中选出“认为最杰作者”一出,名伶新剧得票最多的一出当选。

选票上只印了五位名伶的姓名,排列顺序是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程艳秋、徐碧云。

选票上没有说明可以另选他人,也未留供补填人选的空格。

第三、同年7月23日公布的投票结果选出五大名伶的五出新剧,梅兰芳的《太真外传》(得票1774张)、尚小云《摩登伽女》(得票6628张)、荀慧生的《丹青引》(得票1254张)、程艳秋的《红拂传》(得票4785张)、徐碧云的《绿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