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2188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docx

小石潭记课例陈冬平周微燕

附件2

瑞安市初中“精品百课”课例

 

学校(全称):

瑞安市塘下镇罗凤中学

姓名:

陈冬平周微燕

课题:

人教版八年级《小石潭记》

手机(全号):

########

(内页不准署名)

填写说明:

1.课题要具体、明确。

通用格式为“**版**年级**内容的课例”。

2.写明学校(单位)全称、姓名、联系手机。

《小石潭记》课例

一、主题阐述

依据教学实际,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分析,同时深入理解文本,说明教学内容的选择(筛选、调整、整合、重构和补充)与呈现方式(情境创设、问题设计、实验演示等)的理由,对其中的创新点可重点解说,字数控制在500字以内。

1.学情分析

针对自己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了解情况,特别是在《小石潭记》前已系统学习了三个单元的文言文,有一定的文言文知识积累和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对文言文的分析理解也有一定的能力。

只是学生对柳宗元的经历不很熟悉,所以,在教学中,要穿插辅助资料帮助学生全面认识和评价柳宗元。

2.教学内容的调整、整合、解构和补充

如何确定文言文教学内容?

新课改以后,对于文言文教学内容的理解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文言,二是文章,三是文学,四是文化”。

《小石潭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清晰地记叙了作者出游、游览、返回的全过程。

观察入微,描摹细致,写出了“石潭”及其周围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

形似写景,实则写情。

作者在写景中传达出被贬居生活的悲凉茫然的心境,是一篇情景交融的佳作。

新教材入选这篇文章,我认为意在让学生学习名家名篇,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根据我所教的两个班的学生是农村的孩子,切合他们的实际的水平,我对教学内容做了一些改动。

在教授《小石潭记》时,确定教学内容为文言和文化,注重文言并行,突出文化味,即培养学生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和拓深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学素养,教学中借助朗读、品读、背景资料巧穿插等手段实现目标,从而认识柳

宗元的伟大之处。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确定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2.教学过程:

分环节简要说明教学活动的安排,包括主要教学问题与教学情境的设计,采用文字叙述的格式。

3.板书设计: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有一定逻辑联系。

4.作业设计:

简约、有效,具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积累常用文言文词语。

(2)了解作家作品的常识,能借助工具书和注释及已有的文言文知识和能力,疏通文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2)借助穿插的资料理解作者复杂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在贬谪期间悲凉茫然的心境。

教学重点:

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怎样来理解文中的乐与忧?

教学过程

(一)温习诗歌,导入新课

齐背柳宗元的《江雪》,简要谈谈作者当时的心情

今天我们来学习柳宗元写于同一时期的一篇游记散文《小石潭记》

[设计意图]关注《江雪》的复习巩固,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将学生注意力引入课堂,初步感知《小石潭记》的写作背景和柳宗元的孤独心情。

(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教师活动]

1、同学们,文章预习了吗?

老师很想听听大家齐读课文的声音,并且尽量要读准字音,能做到吗?

读后师简单评价,

2、同时还要注意下列字词的读音,齐读两次

卷(quán)石底以出参(cēn)差(cī)披拂

俶(chù)尔远逝悄怆(chuàng)幽邃(suì)

[学生活动] 

朗读字词,朗读课文,做到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言文教学朗读为先,诵读是基本方法和基本任务。

(三)找小石潭

[教师活动]

1、课文题目是小石潭记,那小石潭在哪儿呀?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第1段,可用课文原句回答。

2、点评、强调重点字词“西、乐”等的意思

[学生活动]

筛选并翻译第一句

[设计意图]既能落实重要字词,又能疏通文意,为下文游小石潭作铺垫。

(四)游小石潭

[教师活动]

1、作者听着清脆悦耳的水声,心乐之,于是伐竹取道,找到了小石潭,接下来游览小石潭时作者依次看到了哪些景物?

2、作者游小石潭时主要欣赏了水--石--树--鱼等景物,同学们,假如此时我们穿越到唐朝,与柳宗元一起游小石潭,拿着现代的照相机,准备要拍一个小石潭特写镜头,你愿意拍哪一种景物?

并试着给镜头取名。

接下来给大家一些时间,好好选景,以备拍照,

3、美景小结:

小石潭真是美不胜收,今天我们拍下这么多好看有趣的特写镜头,瞧,那活泼灵动的鱼儿在水中游玩,那姿态各异的树在随风飘拂,还有那神奇的石,清澈见底的水。

[学生活动] 

1、速读课文,筛选景物(水石树鱼)

2、选景品读取名

1水清凉清澈见底——清澈透明的小石潭

2石形状各异神奇——名副其实的小石潭

3树树木青葱形态之美轻柔、飘逸之美——清丽秀美的小石潭

4鱼自由活泼轻快敏捷悠闲惬意——人鱼共乐的小石潭

3、4人一小组朗读,读出享受的乐趣

[设计意图]欣赏美景时穿插落实字词理解和朗读指导,所谓“文言并行”,“言”“文”结合的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重点字词因为是在不同的时间段分散作为重点提出的,所以记忆的效果相对更好。

同时通过选景拍照取名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概括能力和口头、书面表达能力。

[教师活动]

1、看到这样的美景,我们流连忘返,作者柳宗元也是乐在其中,那么作者是否一直这么高兴?

引导赏析第3段和第4段

2、第3段翻译故意出错,落实字词积累(词类活用——斗和蛇)。

3、引导赏析前(1-2段)后(3-4段)景物的不同之处

[学生活动] 

 1、纠正翻译错误

2、结合具体词句(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赏析前后景物的不同之处(明朗与幽暗)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出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教师故意出示错误的理解,让学生去发现并改正,远比死板的字词分析、翻译效果要好得多。

在赏析课文内容时采用探究阅读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去理解课文,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悟小石潭

[教师活动]

1、穿插背景资料1引导分析不同景物背后的原因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

2、介绍中国古代文人贬官现象,仕途失意,寄情山水。

3、小结课文写作手法——借景抒情(文中景物的变化其实是作者心情的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最终作者用一句——以其境过清,而离开了。

4、穿插背景资料2和联系第3-4段的词句(“斗折蛇行”“不可知其源”),引导赏析第2段美景中隐藏的忧伤、茫然的影子

资料2:

子厚前时少年,勇於为人,不自贵重顾藉,为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穷裔.(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5、小结作者茫然、忧伤的情感(“皆若空游无所依”的“空”字道破了柳宗元当时贬官后内心的茫然,人在游,鱼也在游,但心是空游。

他想起自己难以把握的命运---仕途的渺茫。

[学生活动]

1、结合背景资料1理解柳宗元的情感(排解贬官的苦闷、抑郁、愤懑)

2、结合文中第3-4段词句(不可知其源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感受作者的忧伤、悲凉、茫然。

并通过朗读和肢体语言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

3、结合文中第2段词句(似与游者相乐—似皆若空游无所依--空游和无所依)和背景资料2(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再联系前面学过的第3-4段的内容(溪岸的“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感受作者隐藏的忧伤、茫然的心情(即人虽在游小石潭,但内心是空游的,对前途的迷茫)

[设计意图]按新课标的要求:

“学生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能说出自己的体验”,而且“对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我设计这个环节,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中,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理解文中包含的情感就是寓情于景。

从而体会游记散文借景抒情的特点,形似写景,实则写情。

[教师活动]

1穿插资料3引导分析作者复杂的情感

(如果此时我们能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一个孤独的背影站在潭边,遥望远方,我的未来在哪里?

那这个未来仅仅指柳宗元的仕途吗?

请大家再看下面的资料3,可能会有新的收获)

资料3:

十年南荒“系囚”,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

境,他这时的思想时常处于激烈的矛盾之中。

在巨大的挫折面前,他也有过灰心失意的时候。

居住在寺院里,与僧人问道参禅,得到心灵的安慰。

但另一方面,又怀抱着坚定的自信,执著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实现“行乎其政”、“理天下”的远大目标”。

-------《柳宗元评传》孙昌武

3、联系类似仕途失意文人(吴均、谢灵运、陶渊明、)和传统中国文人观念(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总结柳宗元永恒的魅力(穷者也要兼济天下)

4、最后——呈现一段解读柳宗元的文字

[学生活动]

借助资料3评价柳宗元,深入体会他鲜为人知的人格魅力——坚守理想

仕途坎坷又怀有信念的柳宗元

内心漂泊无根又茫然无奈的孤独的柳宗元

怀才不遇仍豁然处世的柳宗元

如屈原般“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柳宗元

[设计意图]按新课标的要求:

“对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我设计这个环节,预设又兼顾生成,留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活动空间、思考空间、自主学习空间。

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感情活动中,通过对内容的分析,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加深理解和体验作者在文中包含的复杂情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从而体会柳宗元的人格魅力,享受审美乐趣。

同样教师更容易随生而动,真正做到教学为生服务。

三、布置作业

1、积累文言词语

即运用表格的形式,按照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名句及虚词等进行归纳整理。

2、阅读余秋雨《柳侯祠》

读一读,悟一悟,也可写一写

[设计意图]记诵积累是文言文学习的重点,故设计第一题作业。

设计第二题意在培养学生对优秀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全面评价人物,以陶冶美好的情操。

四、板书设计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人鱼心

游游空游

抑郁、茫然之苦

忧伤、悲凉

坚守——理想

[设计意图]板书是在学生探究、讨论的过程中逐步写出,此板书设计将作者内心的情感清晰地表现出来,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并较好的理解作者情感的复杂性。

三、课堂实录片段

展现教学过程有价值的片段,包括成功与失败的,可采用师生对话式,也可采用师生对话+描述式等。

(五)悟小石潭

[师生互动]

1、师:

为什么一样的小石潭,在作者心中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先明朗,后幽暗,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生:

(借助课文导读资料)贬官

2、师:

穿插资料1——介绍写作背景

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850年)因拥护王叔文的改革,被贬为永州司马,王叔文被害。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

师:

有时了解一个人要论世,(即知人论世)那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问:

从这则资料中我们知道了关于柳宗元什么信息?

生:

政治上的失意,使他寄情于山水

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抒发自己的不幸遭遇。

3、师:

中国古代文人有这样一种现象,当他们仕途失意时,便会寄情山水,排解贬官的苦闷、抑郁、愤懑。

文中第3-4段有表明作者这种心情的词句吗?

生1:

不可知其源,不能知道水的源头,隐隐约约的无处可寻,迷茫之感

师追问:

仅仅是水之源无处可寻吗?

还可能是?

生:

其实那似乎是作者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内心的茫然

师:

此处的“源”可谓是一语双关,分析得真不错啊!

还有补充吗?

生2: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师:

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

凄凉寒冷

师:

从哪些词语感受到的?

生:

凄寒悄怆

师:

能否解释这些词语并翻译一下?

生:

使……凄凉使……寒冷忧伤的样子

使我(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师:

不错,到位,接下来通过朗读第3-4段进一步感受作者内心的茫然、忧伤之情。

生齐读第3-4段

师:

同学们,谁能用你的肢体语言表现作者当时的神态、动作吗?

生:

简单即兴表演(面容忧伤,黯淡无神,身体略微发抖)

师:

真好,此时同学们明白了作者风景变化的原因了吧!

小结:

文中风景的变化其实是作者心情的变化,一切景语皆情语。

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最终作者用一句——以其境过清,而离开了。

4、过渡:

其实这种忧伤、茫然的影子在前面的乐景隐藏了,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份忧伤的影子找出来。

生1:

似与游者相乐

师:

“似”能否去掉?

生:

“似”——好像,不是真正的相融相乐

师:

真细心,还有吗?

生2:

皆若空游无所依

师:

哪些字词可感受到?

生:

无所依

师追问1:

依什么?

生:

不解

师穿插背景资料2

子厚前时少年,勇於为人,不自贵重顾藉,为功业可立就,故坐废退。

既退,又无相知有气力得位者推挽,故卒死於穷裔.(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去世,终年四十七岁)

————《柳子厚墓志铭》 韩愈

生:

政治上扶持者,

师:

无人相助,前途渺茫啊!

还有吗?

生:

空游

师追问2:

鱼为什么是空游,此句有什么深意?

生:

“空”字是徒然的意思,表现出他内心的茫然。

生:

我记得,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空”字也是徒然的意思,表现出他内心的伤悲和怅惘。

师:

真好,能温故而知新,其实这个“空”字是作者茫然的最好表现,它与

前面学过哪些内容是相呼应的?

生:

溪岸的“斗折蛇行”,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师:

弯弯曲曲的路,隐隐约约的源头,与“空”字呼应,我们感受到了作者,人虽在游小石潭,但内心是茫然的,对前途的迷茫。

师小结:

“皆若空游无所依”的“空”字道破了柳宗元当时贬官后内心的茫然,

人在游,鱼也在游,但心是空游。

他想起自己难以把握的命运,他的仕途渺茫。

如果此时我们能穿越时空,仿佛看到一个孤独的背影站在潭边,遥望远方,我的未来在哪里?

那这个未来仅仅指柳宗元的仕途吗?

5、请大家再看下面的资料3,可能会有新的收获

⏹十年南荒“系囚”,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他这时的思想时常处于激烈的矛盾之中。

在巨大的挫折面前,他也有过灰心失意的时候。

居住在寺院里,与僧人问道参禅,得到心灵的安慰。

但另一方面,又怀抱着坚定的自信,执著地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实现“行乎其政”、“理天下”的远大目标”。

-------《柳宗元评传》孙昌武

师:

你读到了一个怎样的柳宗元

生:

仕途坎坷又怀有信念的柳宗元

生:

内心漂泊无根又茫然无奈的孤独的柳宗元

生:

怀才不遇仍豁然处世的柳宗元

生:

如屈原般“路漫漫兮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柳宗元

师:

同学们的评价很全面到位,特别是能理解柳宗元矛盾的苦楚。

(六)课堂总结

师:

传统中国文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有两种观念——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

达者指在朝为官,飞黄腾达的人要为国为民,帮助百姓。

穷者是官场失意的人,如被贬官或被迫辞官的人,他们常常忘情山水,放弃政治理想。

比如——

被贬官的吴均厌恶官场黑暗,决心远离官场是非,钟情富春江,享受山水之乐;

被贬官的谢灵运,沉醉山水,写下许多优美山水诗,成为山水诗鼻祖;

无奈辞官的陶渊明归隐山林,放弃政治理想,享受田园之乐。

但是柳宗元作为穷者,超越了这两种选择——穷者也要兼济天下

虽然他仕途失意,但他没有放弃理想。

柳宗元的痛苦源自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无非是为了一份天下百姓的希望。

这是一种伟大的精神,它早已穿越了时空,成为了不朽!

也许这就是柳宗元永恒的魅力吧!

最后——呈现一段解读柳宗元的文字

曾经的你风华正茂

除弊革新经世利民

不料,风云突变

贬为永州司马

一声叹息,闲人而已

时光渐走渐远

还是出去走走吧

望着永州山水,

心中的痛苦和理想纠结着,

不可无作为呀

但路在哪里只是空游而已

后来啊,又走了。

更远,柳州

你的心再次伤了,空了。

明媚的忧伤在空气中荡漾,

渗透进每一粒细微的尘埃

但,心底的信念再次响起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修水利开良田兴市场

你释然了你变得洒脱了

你走的是那样的坦荡

于是柳州的百姓记住了你

为你塑像为你建起祠堂

你用另一种方式完成了生命的华丽转身

四、教学反思

对教学设计与教学实际的落差,以及精彩与遗憾之处进行集中分析,做到深入浅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有机结合。

教学反思一:

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最大障碍是字词句的理解,没有扫清字词就无法理解文章的内涵;其次文言文教学的知识目标中都有字词教学,每次考试都会考到字词句的解释、翻译等;而文言文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常用词掌握的状况,取决于学生文言字词的迁移能力。

如果平时把字词教学落到实处,注重学生文言知识的迁移,那么学生就能提高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了,但是这一教学目标实施起来却颇有难度。

本文是一篇较长的文言文,如果逐词逐句解释、翻译不仅学生讨厌,自己也头疼。

所以,就采取了把字词教学融入在课文分析的过程中这一方法。

事实证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大为提高,课堂教学环节的推进也加快了。

当然,此举要建立在学生认真预习的基础上。

教学反思二:

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文言文教学,还应注意知识之间的互融性,迁移性,注意新知联系旧知。

如在品味小石潭水的清澈的特点的时候,就联系了《与朱元思书》一文中的句子:

“水皆漂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前句与与本文的“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都是对水的清澈作了侧面描写。

又如:

为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赏鱼是愉悦的心情,与《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一文中的“鱼”进行迁移、拓展,让学生明白:

一切景语皆情语。

从而理解作者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

再如:

引导学生体会“空”的深层含义时,联系了刘禹锡的“怀旧空吟闻笛赋”一句,让学生对“空”的内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

可见,旧知对新知的牵引作用是十分重要的,旧知迁移到新知的过程,也是新旧知识对比联系结合的过程。

只是我们在运用这个流程时要用好、用实,让复习的旧知贴合新知的生长点,成为新知成长的催生剂,让旧知为学习新知做好服务。

教学反思三:

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关键词句背后的隐含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

这是本课教学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教学时,抓住:

(1)“似与游者相乐”一句中的“似”,问学生“似”能否去掉?

(2)“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问:

“无所依”?

“依什么”?

(3)还是“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追问:

“鱼为什么是空游,此句有什么深意?

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句层层深入地追问,再结合背景资料,在追问中让学生逐步体会到关键词句背后的隐含义。

这样,学生对于文中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的理解就更加深刻,也更加到位了。

教学反思四: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散文,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命运心常戚然,无论隐居还是被贬,其实都是一种无奈,但艰难困苦,玉汝乃成,正是这种无奈,使得他们的人生放射出熠熠的光华。

而初中所选的课文又多此类文章,若想读懂这些文章,并能发掘文中深层意蕴,首先要“知人论世”,对作者和作品的相关背景有所了解,并且不拘一人一时,把零散的知识点连缀起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

因此,我关注对学生的人文文化熏陶,及时介入背景资料,帮助学

生理解文本,体会作者的情感,真正从文章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情感体验。

      

   

五、文献研究

提供参考文献,主要是与本课相关的教学理论性文献、教学实践性文献(教学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等),简要说明其中哪一两个资料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启发、影响最大。

1、黄厚江《文言文该怎么教?

》,上海,《语文学习》,2006年第5期。

  

2、王荣生《新课标与“语文教学内容”》,广西,广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21页。

3、杨聪《小石潭记》教学实录。

4、余映潮《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5、吴积兴《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杨聪老师的《小石潭记》对我们的教学设计启发、影响最大。

杨聪老师的课个性鲜明,独一无二,他的教学设计显著的特点有:

(1)浑然天成。

教学思路非常清晰,先引导学生发现表明作者心迹的“隔”字,再逐段探究作者见到的景色和当时的心绪,最后思考作者想融入山水却又无法真正融入的原因,整堂课就这么三个教学环节。

杨老师的“隔——不隔——隔”

的文本解读思路很深刻。

(2)雁过无痕。

教学显然有精心的设计,但去掉了板块似的呆板,以一个主问题一串到底——如果现在你拥有一块哈利波特的魔法石,你愿意成为哪一种?

石?

树?

还是鱼?

请阐述理由。

这一设计的好处是:

中心突出,重点突破,预设又兼顾生成,留给学生很大的发挥空间、活动空间、思考空间、自主学习空间。

同样教师更容易随生而动,真正做到教学为生服务。

流畅灵动的听课感觉也应该得力于此吧。

(3)厚实。

采用在文章教学推进的过程中,穿插相关的课外文学知识,如从石头形状各异: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引起中国人的石头情结——《红楼梦》《西游记》里的石头(浪漫的记忆),与诗人海子《西藏》比较阅读······

在杨老师的课的启发下,我们安排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1)整堂课三个教学环节:

找小石潭——游小石潭——悟小石潭

在这些环节中逐步归纳出:

人游——鱼游——心空游

以“空游”作为解读作者复杂情感的关键点,从而感受作者伟大的人格魅力。

(2)课堂主问题1:

假如此时我们穿越到唐朝,与柳宗元一起游小石潭,拿着现代的照相机,准备要拍一个小石潭特写镜头,你愿意拍哪一种景物?

并试着给镜头取名。

课堂主问题2:

为什么一样的小石潭,在作者心中会有不一样的风景?

先明朗,后幽暗,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3)引领学生解读作者的过程中,穿插三个不同层次的背景资料,先贬官——后无扶持者——最后矛盾中的坚守,让学生更到位的认识柳宗元。

书写格式:

1.使用统一封面(见附件),正文内不署学校及教师姓名。

2.标题为3号黑体,正文叙述用小4号宋体,正文点评用小4号楷体。

3.A4纸张,每页字数为30×35。

每部分留空只是参考,都可自行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