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答案.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4231405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3.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学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金融学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金融学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金融学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金融学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学答案.docx

《金融学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学答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学答案.docx

金融学答案

第一次作业

1.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

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简称币制。

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变化,货币制度也不断演变。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通货的铸造、发行与流通程序;金准备制度等。

2.存款乘数与货币乘数

存款乘数:

存款机构的存款变动和准备变动之间存在着一种乘数或倍数关系,这个乘数或倍数就是存款乘数。

货币乘数:

是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

3.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又称金单本位制,它是以黄金作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

其形式有三种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

4.信用中介

指买卖双方在交易过程中,由银行保管买卖双方交易的资金和相关的文件,根据买卖双方履行合同的情况,银行按协议约定和买卖双方的授权、指令,向买卖双方转移资金、相关文件,银行以中立的信用中介地位促成交易的安全完成。

5.不良贷款

亦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6.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

是具有使货币总量成倍扩张或成倍收缩的能力的货币,由流通中现金和金融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构成。

7.菲利普斯曲线

以纵轴表示通货膨胀率(ΔP/P),横轴表示失业率(U),如右图。

图中的曲线即菲利普斯曲线,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的相关关系。

当失业率越低时,通货膨胀率越高;反之,失业率越高,通货膨胀率就越低。

8.货币政策目标

这是货币政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通过货币政策去达到的宏观经济目的。

它随着西方社会经济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在50年代末以后主要发展为以下四个方面:

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

这些目标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在制定货币政策时,要根据各国的具体情况,在一定时间内选择一个或两个目标作为货币政策的重点目标。

9.派生存款

指银行由发放贷款而创造出的存款。

是原始存款的对称,是原始存款的派生和扩大。

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

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导致银行体系存款总量增加的过程

10.货币政策的时滞

货币政策从制订到获得最终目标的实现,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称为货币政策的时滞(TimeLag),它是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重要因素。

大致可分为三种:

①认识时滞(RecognitionLag),即从需要采取货币政策行动的经济形势出现到中央银行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的时间。

②决策时滞(DecisionLag),即从认识到必须采取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所需的时间。

③外在时滞(OutsideLag),即从采取货币政策措施到这些措施对经济活动发生影响取得效果的时间。

11.金融国际化

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表现为金融市场国际化、金融交易国际化、金融机构国际化和金融监管国际化。

金融国际化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国际化是指一国的金融活动超越本国国界,脱离本国政府金融管制,在全球范围展开经营、寻求融合、求得发展的过程。

金融国际化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12.金融市场

金融市场是买卖金融工具以融通资金的场所或机制。

之所以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场所,是因为只有这样才与市场的一般含义相吻合;之所以同时又把金融市场视作为一种机制,是因为金融市场上的融资活动既可以在固定场所进行,也可以不在固定场所进行,如果不在固定场所进行的融资活动就可以理解为一种融资机制

13.基准利率

基准利率指的是在市场存在多种利率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当它发生变动时,其他利率也相应发生变化。

14.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主要是指长期资金交易的场所,它包括证券市场和长期借贷市场

15.中间业务

中间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从事的按会计准则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影响其资产负债总额,但能影响银行当期损益,改变银行资产报酬率的经营活动。

16.通货膨胀

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

17.通货紧缩

是与通货膨胀相对立的一个概念,通常意义上是指一般物价水平的持续下跌。

巴塞尔国际清算银行提出的标准是一国消费的价格连续两年下降可被视为通货紧缩。

18.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必须保有的存款准备金对其存款负债总额的比率。

由于定期存款较活期存款相对稳定,一般地说,定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总是低于活期存款的法定准备金比率。

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中央银行可通过提高或降低法定准备金比率而直接地改变货币乘数,从而达到控制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所以,在货币乘数的各个决定因素中,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基本上是一个可由中央银行直接操作的外生变量。

当然,由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变动将对经济带来较大的冲击,因此,不宜频繁地进行。

19.货币存量

某一时点一国银行体系之外由政府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公众持有的现金。

20.信用风险

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21.双本位制

是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两种货币的固定比价,并要求按法定比价进行流通的货币制度

22.自然失业率

这是弗里德曼对菲利普斯曲线发展的一种观点。

他将长期的均衡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它可以和任何通货膨胀率水平相对应,且不受其影响。

因此,长期的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直线。

弗里德曼认为,菲利普斯曲线的最大弱点是采用名义工资率来代替通货膨胀率,并由此推断通货膨胀与失业率之间具有稳定的替代关系。

但这仅是短期内,通货膨胀尚未被人们预期时的情况。

一旦形成了通货膨胀的预期,工人会要求足以补偿物价上涨的更高的名义工资,而雇主却不愿在这个工资水平上提供就业,最终失业率又恢复到“自然失业率”水平。

第二次作业

1、以下属于紧缩的货币政策实施手段的是

A: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C:

提高再贴现率

D:

央行出售政府债券

2、一般来说,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时,会使商业银行

A:

提高贷款利率

3、商业银行为客户的货币结算与收付提供服务,它所处的作用是

B:

支付中介

4、我国的人民币发行机构是

D:

中国人民银行

5、货币均衡是反映的是

D:

货币运动的状况

6、信用工具按照融通资金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A:

直接融资工具

B:

间接融资工具

7、目前世界上约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体制是

B:

二元式

8、商品价值形式最终演变的结果是

D:

货币价值形式

9、货币最基本的职能是

A:

价值尺度

B:

流通手段

10、货币市场特点是

A:

期限短

D:

收益低

E:

风险小

11、在各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

C:

实际利率

12、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有

A:

费雪方程式

13、"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产生的货币制度背景是

C:

双本位

14、对通货膨胀进行补偿的利率是

C:

实际利率

15、对于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目前一般认为有

A:

收入和财富

B:

利率变动

D:

物价变动率

E:

制度因素

16、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B:

监管其他金融机构

17、基础货币"量”的规定性包括

C:

流通中的现金

D:

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

18、中央银行若提高再贴现率,将发生

B:

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

19、商业银行的功能主要有

A:

信用中介

B:

支付中介

C:

信用创造

D:

信息中介

E:

金融服务

20、下列关于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关系的论述正确的是

B:

初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

21、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国利率体系中的基准利率一般是指

B:

再贴现率

22、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

B: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

C:

再贴现政策

D:

公开市场业务

23、最基本也是最能反映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是

C:

信用中介

24、中央银行的活动特点是

A:

不以盈利为目的

B:

不经营普通银行业务

C:

制定货币政策

D:

享有国家赋予的种种特权

25、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通常有

A:

经济增长

B:

充分就业

C:

稳定货币

E:

国际收支平衡

26、能够作为商业银行"二线准备”的金融工具是

C:

国库券

27、在正常情况下,市场利率与货币需求成

B:

负相关

28、公开市场业务是____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的业务

C:

中央银行

29、需要承兑的商业票据是

D:

远期汇票

30、不会引起通货膨胀的是

D:

资本项目逆差

31、货币市场是指交易期限在1年以内的短期金融交易,它包括

A:

银行同业拆借市场

C:

贴现市场

F:

短期存贷市场

32、若一国的经济环境处于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状态,则该国市场为

C:

买方市场

33、现代经济中最基本的、占主导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C:

银行信用

34、当今世界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C:

不兑现的货币制度

35、中央银行以____手段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A:

提高存款准备率

C:

在市场上销售债券

F:

降低存款准备率

第三次作业

1.有价证券的市价与预期收益成反比,与市场利率成正比。

错误

2.在一国经济高涨时,中财银行一般是调低法定存款准备率。

错误

3.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又叫通知放款市场,特点是利率波动大。

错误

4.金融创新对经济发展具有双刃剑效应。

正确

5.支票实际上是一种即期汇票。

正确

6.中央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是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错误

7.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必须是现实的而且是足值的货币错误

8.复利计息法对借款人有利,对银行不利。

错误

9.当今世界各国实行的货币制度是兑现的货币制度即不兑现本位。

错误

10.我国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正确

11.复利计息法对借款人不利,对银行有利。

正确

12.当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明显高于存款利率时,人们往往更倾向于购买有价证券,因而会增加投资性货币需求。

正确

13.通货膨胀引起物价上涨,但物价上涨不全是由通胀引起。

正确

14.我国现阶段信用的最基本形式是商业信用。

错误

15.物价上涨都是由通货膨胀引起的。

错误

中央银行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他是一个国家的政策性银行

16.基金的风险可能小于股票。

正确

17.证券投资者所受的风险越大,其遭受的损失也越大。

错误

18.一国国际储备应该是规模越大越好。

错误

19.商业银行进行证券投资是为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和分散风险,所以多投资于期限短、质量优的债券。

正确

20.有价证券市场与预期收益成正比,与市场利率成反比。

正确

21.商业银行创造信用的能力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错误

2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都是在二级市场而并非一级证券市场进行的。

错误

23.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必须是足值的货币。

错误

24.货币政策诸目标之间既有统一性,但也存在矛盾与冲突正确

25.流通中的货币量与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正确

26.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水平的下降。

错误

27.有价证券的价格证明了它本身是有价值的。

错误

28.银行券实质上是银行开出的票据。

错误

29.消费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错误

30.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黄金为基础;但却是以美元为主要国际储备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自此体系建立起来,金本位制度就宣告崩溃了。

正确

通货紧缩就是物价水平的下降。

31.通货膨胀在本质上是货币现象。

正确

32.我国中央银行是一个特殊的金融企业错误

33.交易所是证券交易的集中场所,任何人都可以在交易所买卖证券。

错误

34.人民币的发行权属于中国人民银行。

正确

35.在西方国家银行体系中,机构数量最多、业务渗透最广、资产比重最大的银行是商业银行(即存款货币银行)正确

36.证券投资者的预期收益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

正确

37.货币执行储藏手段职能时,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但必须是足值的。

正确

38.消费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给消费者的信用,它属于间接信用。

错误

39.各种利率并存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是实际利率。

错误

40.证券交易所是公众均能进入从事证券公开交易的场所。

错误

41.期货交易是证券交易中最原始、最简单的交易方式。

错误

42.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流量数量。

错误

43.各国抑制或治理通货膨胀,运用最多的手段是紧缩货币需求。

错误

44.中央银行购买债券会使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应随之增加。

正确

45.劣币驱逐良币规律是银行驱逐金币规律。

错误

46.银行同业拆借是各家银行之间相关提供的长期贷款。

错误

47.目前世界各国中央银行以二元式的中央银行最为流行。

正确

第四次作业

1.简述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

(1)贵金属非货币化;

(2)信用货币主要采取不兑现的银行券和银行存款货币两种形式;

(3)信用货币由中央银行代表国家进行统一管理和调控;

(4)信用货币都是通过信用渠道投入流通中的。

2.简述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的相互关系

初级市场是指通过发行新的融资工具以融资的市场,二级市场是指通过买卖现有的或已经发行的融资工具以实现流动性的交易市场。

初级市场与二级市场间关系密切,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

初级市场所提供的新的融资工具及其发行的种类,数量与方式决定着二级市场上流通的融资工具的规模、结构与速度,而二级市场作为融资工具的交易场所,对初级市场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组织完善、经营有方、服务良好的二级市场将初级市场上所发行的融资工具快速有效地分配与转让,使其流通到其它更需要、更适当的投资者手中,使融资工具的变现提供现实的可能。

此外,二级市场上的供求状况与价格水平等都将有力地影响着初级市场的发行。

因此,没有二级市场,融资工具的发行不可能顺利进行,初级市场也难以为继,扩大发行则更不可能。

3.试述利率的杠杆功能。

利率是重要的经济杠杆,它对宏观经济运行与微观经济运行都有着极其重要的调节作用。

利率杠杆的功能可以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

(1)宏观调节功能

①积累资金。

资金总是一大短缺要素。

通过利率杠杆来聚集资金,就可以收到在中央银行不扩大货币供给的条件下,全社会的可用货币资金总量也能增加之效应。

②调节宏观经济。

利率调高,一方面是拥有闲置货币资金的所有者受利益诱导将其存入银行等金融机构,使全社会的资金来源增加;另一方面,借款人因利率调高而需多付利息,成本也相应增加,从而促使全社会的生产要素产生优化配置效应。

国家利用利率杠杆,在资金供求缺口比较大时(资金供给<资金需求),为促使二者平衡,就采取调高存贷款利率的措施,在增加资金供给的同时抑制资金需求。

运用利率杠杆,还可以调节国民经济结构。

③媒介货币向资本转化。

利率的存在与变动能够把部分现实流通中的货币转化为积蓄性货币,能够把消费货币变成生产建设资金,同时推迟现实购买力的实现。

④分配收入。

利息的存在及其上下浮动,会引起国民收入分配比例的改变,从而调节国家与人民、国家财政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以及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分配关系。

(2)微观调节功能

  从微观角度考察,利率作为利息的相对指标影响了各市场主体的收益或成本,进而影响了它们的市场行为,利率杠杆的微观功能主要表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①激励功能。

利息对存款人来说,是一种增加收入的渠道,高的存款利率往往可以吸收较多的社会资金;利息对于借款人来说,为减轻利息负担,增加利润,企业就会尽可能地减少借款,通过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等途径,按期或提前归还借款。

②约束功能。

利率调高会使企业成本增大,从而使那些处于盈亏边沿的企业走进亏损行列,这样,企业可能会作出不再借款的选择;其他企业也会压缩资金需求,减少借款规模,而且会更谨慎地使用资金。

4.简述决定利率的因素

答:

决定利率的因素有:

(1)利润率的平均水平。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利息仍作为平均利润的一部分,因而利息率也是由平均利润率决定的。

(2)资金的供求状况。

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的变动则取决于平均利润分割为利息与企业利润的比例。

(3)物价变动的幅度。

由于价格具有刚性,变动的趋势一般是上涨,因而怎样使自己持有的货币不贬值,或遭受贬值后如何取得补偿,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4)国际经济的环境。

以后,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在这种情况下,利率也不可避免地受国际经济因素的影响。

(5)政策性因素。

自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的利率基本上属于管制利率类型,利率由国务院统一制定,由中国人民银行统一管理,在利率水平的制定与执行中,要受到政策性因素的影响。

5.简述金融市场的功能。

(1)资本积累功能。

金融市场创造了多样的金融工具并赋予金融资产以流动性,借助于金融市场,可达到社会储蓄向社会投资转化的目的。

(2)资源配置功能。

金融工具价格的起落,引导人们放弃一些金融资产而追求另一些金融资产,使资源通过金融市场不断进行新的配置。

(3)调节经济的功能。

在经济结构方面,人们对金融工具的选择,实际上是对投融资方向的选择,,这种选择的结果,必然发生优胜劣汰的效应,从而达到调节经济结构的目的;在宏观调控方面,政府通过金融市场实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从而进行宏观调控。

(4)反映经济的功能。

金融市场是国民经济的信号系统。

首先,在证券市场,个股价格的升降变化,反映了该公司经营管理和经济效益的状况,金融市场反映了微观经济运行状况。

其次,金融市场也反映着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国家的经济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的实施情况、银根的松紧、通胀的程度以及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均会反映在金融市场之中。

最后,由于金融机构有着广泛而及时的信息收集、传播网络,国内金融市场同国际金融市场连为一体,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向。

6.简述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中央银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而达到的最终宏观经济目标,也就是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的具体内容因国家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基本上不外乎下列四种类型:

(1)单一目标型,如前联邦德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保卫马克”;

(2)双重目标型,如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稳定币值,发展经济;

(3)三重目标型,如日本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国内物价的稳定,国际收支的平衡,与资本设备相适应的总需求水平”;

(4)四重目标型,如美国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强调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就业水平的提高、美元购买力的稳定、对外贸易收支合理平衡。

货币政策目标还是一个因时期不同而不同,因经济形势变化而变化的问题。

货币政策目标的内涵主要包含:

稳定币值、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

货币政策目标之间是矛盾统一的关系。

稳定币值与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及平等国际收支都是矛盾与统一;充分就业与经济增长、平衡国际收支也都是矛盾与统一;经济增长与平衡国际收支也是矛盾与统一。

7.简述我国四大专业银行的主要责职。

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责:

(1)信用中介。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

这是商业银行最基本、最能反映其经营活动特征的职能。

(2)支付中介。

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3)信用创造。

是商业银行特殊职能,它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

(4)信息中介。

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5)金融服务。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服务已成为这已成为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能。

8.请列出金融市场分类表

金融市场的分类有:

(1)按融资期限划分为:

短期市场与长期市场(资本市场)。

(2)按按融资方式划分为:

直接金融市场与间接金融市场。

(3)按交易层次划分为:

一级市场与二级市场、初级市场与次级市场、发行市场与流通市场。

(4)按交易对象划分为:

资金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证券市场与保险市场。

(5)按交易方式可以划分为:

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

(6)按交易场所可以划分为:

有形金融市场(场内市场)与无形金融市场(场外市场)。

(7)按功能划分为:

综合市场与单一市场。

(8)按区域划分为:

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

9.简述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以及职能。

经营原则:

(1)盈利性原则

  盈利性原则是指商业银行作为一个企业,其经营追求最大限度的盈利。

盈利性既是评价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核心指标,也是商业银行最终效益的体现。

  

(2)流动性原则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现和满足客户告贷的能力。

流动性在这里有两层含意,即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受损失的前提下随时变现的能力。

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经常以合理的成本吸收各种存款和其他所需资金。

一般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流动性是指前者,即资产的变现能力。

  (3)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指银行的资产、收益、信誉以及所有经营生存发展的条件免遭损失的可靠程度。

安全性的反面就是风险性,商业银行的经营安全性原则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风险。

  (4)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原则的协调

  ①商业银行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原则,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作为经营管理者,协调商业银行的三原则关系,既达到利润最大化,又照顾到银行的流动性和安全性,是极为重要的。

  ②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安全性与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

盈利性与安全性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往往呈反方向变动。

  ③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三原则之间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流动性是商业银行正常经营的前提条件,是商业银行资产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原则,离开安全性,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也就无从谈起。

盈利性原则是商业银行的最终目标,保持盈利是维持商业银行流动性和保证银行安全的重要基础。

主要职能:

(1)信用中介信用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负债业务,将社会上的各种闲散资金集中起来,通过资产业务,将所集中的资金运用到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去。

  

(2)支付中介支付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利用活期存款账户,为客户办理各种货币结算、货币收付、货币兑换和转移存款等业务活动。

  (3)信用创造信用创造职能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职能,它是在信用中介和支付中介职能的基础上产生的。

信用创造是指商业银行利用其吸收活期存款的有利条件,通过发放贷款、从事投资业务而衍生出更多的存款,从而扩大货币供应量。

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信用工具的创造,如银行券或存款货币;二是指信用量的创造。

  (4)信息中介信息中介职能是指商业银行通过其所具有的规模经济和信息优势,能够有效解决经济金融生活中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

逆向选择是交易之前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它指那些最有可能不归还贷款的人最积极地争取贷款,并且最有可能获得贷款。

要解决逆向选择的问题,金融中介机构就必须尽可能多地搜集借款者的信息,在能够分辨信贷风险高低的基础上,决定是否发放贷款。

道德风险是交易之后发生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它指借款人可能掩盖借款的真实用途,从事对贷款人不利的活动。

由于银企关系的广泛存在和该关系的持续性,使商业银行等金融中介具有作为"**监督人"的信息优势,同时它还具有专门技术及个人无法比拟的行业经验,这就降低了在贷款合约中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